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而言之,这个陨石坑,就是山中所有怪异现象的根源,清除这个根源,一切怪异就会烟消云散。

    但如何才能进入那个陨石坑内呢?

    疯子六提议,既然那个巨鸟,能从陨石坑下面的洞中出来,说明陨石坑附近,肯定有一个很大的入口,只要找到那个入口,我们就可以进到那个洞中了,这个方案乍听起来不错,但细细考虑一下,却发现事实未必那么简单——表舅说,如果附近真有一个那么大的洞口,陈老先生他们应该早就知道了,所以,巨鸟出来的那个洞口,应该是可以开合的,平时绝对看不到,但如何才能打开那个洞口?我们对此还一无所知。

    陈老先生夫妇听完表舅的话后,也连连点头,他们说在附近一带,从没见过有通往陨石坑的洞口。

    此时,外面虽然还依旧那么阴沉昏暗,但雨却停了,秋雨过后的山中,显得既潮湿、又有阵阵的寒意。

    听了表舅的话后,疯子六却并不死心,执意要去找一下那个洞口,如果让他一个人去,我们有点不放心,于是,由小磊和我陪着他,又一次来到陨石坑旁边,来寻找那个洞口,从巨鸟飞出的时间差计算,那个洞口应该就在附近,我们仨便地毯式的搜索起来,可是在附近找了好几遍,却一无所获,继续增大搜索范围,仍然没看到任何山洞,最后,我们不得不无功而返了。

    看来要进陨石坑,没那么容易。

    虽然事情的进展、暂时又陷入了困境,但总体来说,还是收获不小,通过出现的这些怪鸟,使我们对那个陨石坑,有了更深的了解。

    不过今天经历的这一切,也够可怕和诡异的,为了缓解这种气氛,大家暂时换了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谈陈老先生的研究项目,谈老两口平时的生活等,但那个陨石坑、还有种种诡秘,仍然在我们心头挥之不去,聊了一会后,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心思不自觉的又都转到了那个陨石坑上。

    “唉,老头子,我忽然想起件事来,咱们老说方圆几十里内,除了咱们外,再也没有别的住家,其实不是这样的,你没想到吗?就离咱们三四里的地方,还有个守墓的老头呢,我想,那个老头在这一带、已经住了几十年了,他是不是对这一带的情况,比咱们了解的更多呢?”

    听完老伴的话,陈老先生一拍大腿,兴奋地说了句:“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我们则都如坠云雾中,守墓的老头?来这里后,还真从未听这老两口提过。陈老先生看我们一脸迷惑,便笑着解释说:“正如我老伴所说,附近有个守墓的老头,今年也八十出头了,好像是姓袁,原来也是和老伴一起在这里守墓,前几年的时候,老伴死了,他就一个人在这里孤零零的,看上去挺可怜。

    这个老袁头,好像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在山下的镇上开药材店,不过这个侄子倒是很孝顺,每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来看老袁头,并且带些日常用品。

    老袁头好像耳聋的很厉害,也不太爱说话,他侄子倒是挺热情的,有一次,还特意来我们家,说他伯父的年纪大了,拜托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于他伯父的状况,能够注意一下,我当时还很奇怪,问他为何不把伯父接走,那位侄子含糊地说,这是他们的家规,家族中必须有一个人、来这里守墓,况且,他伯父也绝对不同意离开这里的。

    我当时还很奇怪,觉得这是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家族有这种奇怪的习俗,不过看老袁头的这个侄子如此孝顺,我倒是挺感动的,唉,不怕你们笑话,我自己的亲儿子,一年都来不了几趟。

    我们和老袁头,反正离得也不远,散步的时候,就能过去看看他了,并且,我们单位上定期送来的生活用品,我都会分给老袁头一些,反正他一个老头子,吃用都很有限,这样一来,老袁头的侄子就省心很多,一到过年过节的,他总会给我们送点礼品,以表感谢之情。

    只是他们家守墓的传统,让我觉得挺怪的,不过,我能隐约感动,无论是老袁头还是他侄子,好像都不太愿意谈论这个话题,我也就没追根刨底的细问。

    不过,那个老袁头虽然八十多了,但身体还可以,做饭洗衣,都能自己来,就是特别沉默寡言,平时也很少活动,顶多就在他那个木屋子附近走走,或者坐在那里发呆,从我来了后,他一次都没来过我这里,我和老伴倒是请了他几次,他都说自己岁数大了,不愿意活动,也不想给我们多添麻烦,虽然他很少说话,但却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们给他送东西、或看他时,他都会特别的感谢我们,他还有一手很厉害的篆刻技艺,给我刻了好多精美的图章,我好几个朋友见了,都喜欢的不得了,央求我送给他们,因此,袁老头的篆刻,成了我送朋友最好的礼物。

    尤其是我一个在画院的朋友,想高价收购袁老头的篆刻,但袁老头都婉拒了,他说自己一辈子淡薄名利,并且马上就要入土的人了,要那些钱有啥用,他送我那些篆刻,只是表达他谢意的方式,这让我心里热乎乎的,觉得这个袁老头,别看平时不声不响的,却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人。

    对了,我给你看看他的篆刻,老婆子,你从书架上拿几枚来。”

    听陈老先生吩咐,老伴连忙从书架上拿了一个盒子,然后递给我们,里面装的就是一枚枚的篆刻。

    这些篆刻用的材料,是一种绿色的势头,并经过精心打磨而成,至于上面刻的篆字如何,我们却没能力鉴赏,只能靠表舅判断了。

    表舅拿起一枚来,边看边兴奋地说:“哎呀,太好了,古雅质朴,清新脱俗,线条如游龙,刀锋似卧虎,俊雅飘逸而毫无轻浮之习气,古朴雅致而又毫不呆板滞笨,真是篆刻一流名家啊!”

    表舅说这些词,我们好像不太懂,只知道他反正是在夸篆刻好,疯子六也拿起几枚来,一个个的端详着,虽然他在这方面,远不如表舅专业,但嘴里也忍不住的说:“不错,确实不错。”

    表舅看了几枚后,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但张了张嘴,却没说出来,好像不好意思说,最后,显然是鼓了鼓勇气后,这才对陈老先生说:“我太喜欢那个袁老头的篆刻了,你能不能割爱,送一个给我?”

    陈老先生一听则很爽快的说:“哎呀,当然可以啊,你看我这里还有好几块呢?”

    见陈老先生应允了,表舅显得异常高兴,连声称谢,看来这种篆刻,在表舅心目中可是宝贝。

    得到一枚后,表舅仍然爱不释手地把玩着其他几枚,忽然,不知为什么,当一个个的观察这些印章时,表舅的表情渐渐变了,由原来的惊叹和惊喜,变成了吃惊,好像在那些篆刻上,发现了什么秘密似的。

    我们本来想问问他、到底发现了什么,但看他眉头紧锁,眼睛紧紧盯着那些篆刻发呆,好像是陷入了沉思中,大家生怕打断他的思路,所以都一言不发地坐在旁边。

    过了一会后,表舅才忽然问了一个很莫名其妙的问题:“老袁头真的姓袁吗?”

    陈老先生被表舅问的一愣,不知道表舅为何会这么问,便不解地回答:“是啊,我来之前,就听我们单位相关人员,在向我介绍这里的情况时,就提到附近住着个老头,而我来之后不久,就去袁老头家了,还特地问他姓什么,他说他姓‘袁’。”

    这时,陈老先生的老伴,忽然插话说:“对了,老袁头的侄子,前阵子来的时候,给我过一张名片,说万一老袁头有事,可以通过名片上的联系方式找他,不过,当他递给我名片时,我正在切肉,满手油腻,当时我就请他把名片、直接放到了书柜上了,你们看看书柜上还有吗?他侄子肯定和伯父姓是相同的,至于那老头是不是姓袁,看看他侄子的名片不就知道了。”

    小磊连忙按陈老先生老伴说的位置,去找那张名片,果然,名片还在那里,小磊把名片拿了下来,我们也都连忙围过去看,只见名片上,赫然写着三个字“宣勋”——原来老袁头的侄子叫“宣勋”!

    不用说,那个老袁头并不姓“袁”,而是姓“宣”,这两个音很像,肯定是陈老先生听错了,而且一错就是这么多年。

    不过大家想了想,感到非常奇怪,老袁头的姓被搞错,表舅好像知道这一点似的,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但表舅是怎么知道的呢?

    此时,大家都看着表舅,等他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表舅却又忽然说起了那些篆刻来:“你们注意没有,这每枚篆刻上,都有一个篆体‘鸟’的标志。”

    听表舅这么一说,我们又连忙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些篆刻石章,果然发现在每个石章的侧面,都有一个篆文‘鸟’的标志,难道从这个篆文‘鸟’的标志上,表舅就推测出袁老头其实不姓“袁”、而是姓“宣”吗?

    这时,一个念头突然在我脑海闪过,让我惊得嘴巴大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我忽然想到那个宣恒!而宣恒家族,和鸟有特殊的渊源——他们家世代养鸟,并且靠鸟发家,难道那个老袁头,就是宣恒的后人吗?

第478章 攻心术

    不光是我,大家也都想到了这一点——那个老袁头,可能是宣恒的后人吗?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表舅。

    李姐试探着问:“您的意思是说,那个老袁头其实是宣恒的后人,而他在这里守墓,守的也是宣恒的墓吗?”

    表舅点点头,他的这个推测,让陈老先生老两口也很震惊。如果老袁头是宣恒的后人,而那个宣恒,则是随同明朝藩王朱乐庭、神秘的消失在这个坑中,并不是正常死亡,老袁头怎么会是给宣恒守墓呢?

    “既然那个老袁头是守墓,那他守的坟墓,你们两位亲眼看到过吗?”疯子六问陈老先生老两口。

    老两口连连摇头,说在周围从没见到过坟墓,并且连墓碑都没见到过,这就更加诡异了——既然老袁头是在这里守墓,那附近应该有坟墓才是,可实际上为什么却没有呢?

    表舅略一沉吟,然后对陈来先生说:“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带我们拜访一下那个老袁头?我隐约感到,他应该是个很不寻常的人。”

    陈老先生没立即答应,而是稍微思索了一下后,才下定决心似的说:“好,虽然那个老袁头沉默寡言,但性格却比较平和,我带你们去,应该没问题。”

    因为只有三四里路,所以说去就去,大家在陈老先生的带领下,去寻访那个老袁头。

    从陈老先生的院中出来,经过陨石坑继续往后走,有一个羊肠小道,顺着这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再往上走,转过几个小山包后,前面出现一片空地,而在空地上,有两三间用石头和木头搭建的房子,不用说,这就是老袁头的住处了。

    因为刚下完雨,所以地面上有一滩滩的水,水滴从房顶上,也不停地滴滴答答的掉下来。

    “袁老哥,在家吗?”陈老先生来到门前,拍打着房门高声喊道——虽然已经知道老头姓宣,但可能是叫习惯了,所以陈老先生依然没改口。

    屋里传来一阵咳嗽声,紧接着门慢慢打开了——开门的老头看起来非常普通,属于那种见过几次、但却仍旧会记不住模样的那种,老头脸上皱纹堆垒,显得非常苍老,头发和胡子也全都白了。

    当看到门外站着这么多人时,老头很吃惊,他睁大眼睛,先看看我们,再看看陈老先生,显然搞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陈老先生微笑着解释道:“这几位是省文化局、和考古所的,来这里做文化探访和考古工作,知道你在这里生活的时间长,所以他们几位想来拜访你,向你求教一些问题。”

    陈老先生这套说辞,是我们来之前就商量好的,因为这种身份,更便于了解一些我们想知道的信息。

    听完陈老先生的介绍,老袁头“嗯嗯”了两声,没特别热情,但也不算冷淡,把我们让进了屋里。

    屋里显得有些阴暗,但收拾的却非常干净,并且还有种檀木的香味,让人非常舒服,又感到非常古雅,并且屋里还有一个很大的书架,上面都是些线装书,桌上铺着几幅墨迹未干的大字,没想到这个外貌普通的老袁头,还很有传统文人风范。

    表舅踱到桌前,认真的看着那几幅字,不由得啧啧赞叹说:“真没想到,老先生您的书法造诣竟然如此深厚。”

    听表舅这么一说,大家都凑过去看,发现那种字体非常怪,我们看了一阵后,竟然一个字也认不出来,这让我们联想到、在井形峡谷石头上的那种字体——“篆草”,听疯子六说,那种字体,在战国到汉初比较流行,但后来慢慢失传了,后来大书法家于右任,曾经根据出土的竹简,对那种字体做了恢复。

    我忍不住问旁边的疯子六:“这是不是也是那种‘篆草’,就是咱们在井形峡谷的石头上、看过的那种?”

    疯子六则摇了摇头:“乍看起来有点像,但仔细看时,却发现很不一样,字的构造和书写方法,都与那种‘篆草’很不同。”

    表舅听完我们俩的议论后,则微微一笑说:“哈,你们说的那种‘篆草’,是曾经广泛使用过的一种字体,那是在隶书和楷书还没成熟之前,篆体的一种快速书写方式,那种字体,从战国到汉初,曾经流行了很长时间,而袁老先生写的这种字体,则被称为‘草篆’,正好和你们说的那种字体的名字相颠倒,两者却是完全不同的——老先生写的这种字体,是明朝后期、著名大书法家赵宦光所创,我看起其功力和飘逸,不在赵宦光之下。”

    也许是表舅的博学打动了老头,听完这番话后,老袁头马上对表舅变得肃然起敬,并连连摆手说:“过奖,过奖,您真是博学多才,这种字体,即使一般的书画专家,都未必认识。”

    接下来,老袁头对我们的态度,热情了很多,表情也没那么木然了,他和表舅又讨论起赵宦光的字来,并且好像越谈越投机似的。

    事情进展出奇的顺利,顺利到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

    看来,这个袁老头一点也不聋,只是他不愿意和话不投机的人多聊罢了,虽然陈老先生对他很好,可陈老先生毕竟是学植物学的,对于书法文史所知非常有限,这就和袁老头的爱好、兴趣相差太远,所以因为没有共同语言,袁老头不太喜欢和陈老先生说话,这就让陈老先生误以为老袁头有点耳背。

    表舅可是文史界的一流专家,当然积学极其深厚,两个人谈了会书法后,又开始说篆刻,老袁头好像遇到知音一样,把自己最喜欢的几枚篆刻,都拿了出来,让表舅品赏。表舅对这些篆刻的点评,极其到位,说的老袁头地连连点头。

    而我们坐在旁边,则是一句话都插不上,因为他们俩说的那些,我们一点都不懂。

    我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这次有表舅来,要不然,我们根本和这个袁老头说不上话,就更别想从他口中、探听什么消息了。

    但我们可不是来和老袁头来谈书法、篆刻的,看看外面的天色越来越暗,我们都有点着急,疯子六偷偷地向表舅使了几个眼色,但表舅好像没看到一样,仍然和老袁头谈笑风生。

    又过了好大一会,表舅这才咳嗽了一下,转换了话题:“我们今天到这里来,主要是向老先生您打听点事,听说您在这住几十年来,对这一带应该非常了解。”

    袁老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没有顺着表舅的话题说,而是反问表舅:“你们在这一带考察,有什么收获吗?这里也并没什么古迹吧?”

    表舅微微一笑,看着袁老头,不慌不忙地说:“这里不但有古迹,并且还非同寻常,有很多匪夷所思的诡异现象,也在这里出现了。”

    听到表舅这句话,袁老头好像大吃一惊,见我们都在看他,又赶紧强作镇定:“哦?诡异现象?这里有什么诡异现象呢?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都还从没见过。”

    表舅则仍旧不动声色,眼睛紧紧盯着袁老头说:“明朝藩王朱乐庭,当年就是在附近那个陨石坑里消失的,并且和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他的谋士宣恒,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不知什么原因,朱乐庭和宣恒并没死,他们活了三百多年,并且就躲在那个陨石坑的下面。”

    我们谁也没想到,表舅竟然如此开门见山,毫不拐弯抹角,把这些直接就说了出来。

    这时,只听“啪”的一声,原来是袁老头的茶杯、掉在地上摔碎了,只见袁老头眼睛大睁,直愣愣地盯着表舅,仿佛被电了一下似的,惊恐的干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一脸的惊恐之色,并且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屋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我们也都心头一缩,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袁老头会不会勃然大怒,把我们轰出去;还是会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晕过去呢;空气好像凝结住了,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足足过了一两分钟,袁老头才稍微恢复了点正常,他满脸的皱纹,仍像在微微颤抖似的,红梅连忙倒了杯水递给袁老头,并低声问:“您老人家没事吧。”

    袁老头接过水,喝了几口,紧接着又长长的叹了口气,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内心好像经过了非常多的挣扎。

    “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问这一句的时候,袁老头语气中带着许多无奈。

    这时,表舅才语气无比恳切地说:“我们来您这里,并没有任何恶意,只是真诚地来寻求您帮助的,如有冒犯和唐突之处,一定请您原谅,我们也是迫不得已。”

    紧接着,表舅便把和高瞎子之间的斗争、还有我们经历的那些事件,以及在陨石坑旁边遇到的一切,都简明扼要地告诉了袁老头。

    一直讲到掌灯时分,我们也七嘴八舌的在一旁补充,袁老头听的非常认真,并且没插一句话。

    我们这时,全都松了一口气,看来,表舅这种“直捣黄龙”式的策略奏效了,再加上我们坦承的态度,让袁老头并没表现出抵触情绪。

    听我们讲完这些后,袁老头这才长长的叹了口气,很感慨的说:“我能看出来,你们几位都是好人,你们说的那些,我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虽然你们的猜测有些是准确的,可也有很多误差。”

    看来我们的努力没白费,听袁老头的口气,他好像愿意告诉我们很多秘密似的,看来在很多方面,他确实比我们了解的更深。

第479章 洞内的秘密

    袁老头又扫视了我们一眼,看大家都在诚恳地看着他,这才又长长叹了口气,开始讲了起来:“我确实是宣恒的后代,这一点你们猜的没错。”

    这些我们虽然猜到了,但听袁老头亲口确认后,还是让我们很震撼,难道那个宣恒真的没死?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袁老头在这里守了几十年,又是为什么呢?

    大家屏息凝神、听袁老头继续讲下去:“我的祖上宣恒——确实如史料记载的那样——随朱乐庭王爷进入那个陨石坑后,就神秘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那年,宣恒正好四十一岁,两个儿子都已娶妻生子,他当了爷爷。

    其实,早在出逃之前,他就把家眷偷偷送往江南了,要不然,我们全家都难活命,那也不会有我们这些后人了。

    我们家谱上记载说,当家眷们在江南,听说这一带被李闯王的部队攻陷,都觉得我那位宣恒老前辈,也一定身死殉国了,于是就在江南设了灵堂,给他办了丧事,还埋了个衣冠冢,本来这一切就应该结束了,但接下来却出了怪事。

    一天深夜,宣恒的大儿子一家正在酣睡,忽然,外面有轻轻地敲击窗户的声音,宣恒的大儿子一下子就惊醒了,看看旁边的妻儿仍然在酣睡,于是就顺手从墙角拿了根棒子,悄悄的来到外面。

    在月光下,有一个人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站在那里,宣恒的大儿子吓得差点叫出来,但忽然觉得,那人的身影竟然那么熟悉,稍微镇定了一下,马上就分辨出来,那明明就是父亲!

    不管站在面前的父亲是人是鬼,作为至亲骨肉,他竟然不怎么感到恐惧,而是又惊又喜,连忙上前两步,扑通一声便跪了下去,声音颤抖地叫了声‘父亲’,而那个皮头散发的人,并没说自己是不是宣恒,而是声音低哑地说:‘今夜的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把这本书拿过去看看吧,我所有要说的话,都写在里面了。’那人说着递过来一本书,大儿子赶紧接了过来,从声音上,他更加确定,这就是自己的父亲宣恒无疑了。

    说完这些后,那人转身就要走,大儿子站起身来,刚想阻拦,却听那人依然用低哑说道:‘儿啊,你不要拦我了,现在我最多算是半人半鬼,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我都写到那本书中了,你拿回去好好看吧。’说这些话的时候,那人头发依旧遮着脸,声音更显得阴森可怕,大儿子这才忽然感到有点毛骨悚然,当他一愣的时候,那人迅速出门就不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