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途-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得常遇春等人反剿张定边引起汉军混乱,汉兵无暇顾及其他,马秀英和朱元璋乘乱游远找机会上了岸。然而此处地势偏僻,两人不曾来过,拔掉箭稀里糊涂找路逃,竟是离营地越来越远。待找到有人烟的地方,两人乔装成逃难夫妻(也确实在逃难)一打听,居然跑到陈友谅的辖地波阳县了。
朱元璋又惊又惧,当即发起高烧,胡言乱语。
马秀英全身疼痛,似要断裂,却还强打起精神连背带扶把朱元璋弄到一处破庙。
刚巧庙里有两个乞丐把捡来的烂菜叶子、残羹剩饭、潲水进破罐里熬煮,热气腾腾的香味四处飘散。
昏昏沉沉的朱元璋闻见味道,不停喊饿。
马秀英就请求两个乞丐分给他们一点食物。
乞丐见他们面色发白,浑身又脏又湿,男的还病得不轻,就动了恻隐之心,分给他们一碗食物。
马秀英把食物倒入朱元璋口中。
朱元璋也是饿急了,狼吞虎咽,几乎嚼都不嚼就咽进肚里,吃完又要,不一会一碗食物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他吃了热食,身体顿时暖和起来,渐渐恢复精神,张嘴问道:“这是吃的什么东西,如此美味,我竟从来都没吃过。”
马秀英咽咽口水,忍住疼痛和饥饿哄道:“这是珍珠翡翠白玉汤。”
朱元璋贵为国公,饮食无一不精致,如果告诉他这是残羹剩饭,只怕他会恼羞成怒,为了不影响他的心情,马秀英就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两个乞丐听了直咂嘴,他们吃了大半辈子的残羹剩饭,还不知道有这么个好听的名字呢。其中一个方脸乞丐说道:“汉子,你媳妇把食物给你吃了她自己都没得吃呐。”
朱元璋这才警觉旁边还有外人,挣扎着想要站起来,然而腿上的伤让他根本就无法站立。
马秀英赶紧扶他坐下,安慰道:“别急,我们会有办法。”
另一个长脸乞丐说道:“汉子,你们不是普通人吧,你这伤口不像普通的伤啊?若不赶紧医治,说不定这条腿会废掉。”
马秀英见乞丐肯对他们施以援手,料想他们也是良善之辈,就说道:“我和夫君原本是从老家投奔亲戚,谁知途中遇到江左军和汉军作战,夫君误中流矢,身上钱物也不慎落水,我们只好暂时找个破庙落脚。”
“可怜啊,这打仗,那打仗,都没有我们老百姓的活路了。”乞丐忍不住抱怨,也只能抱怨,兵荒马乱的年代,除了发发牢骚还能做什么呢。
“两位大哥若是觉得没有活路,不妨跟我们去余干投亲,我夫君的大侄子是当地的大户,向来尊敬我们。今日|你二人帮助了我们夫妻,我一定要他加倍酬谢你们,重金答谢。”
马秀英早从朱门那里获悉朱文正打算阻拦陈友谅溃逃,正率军驻扎在余干县。此时她和朱元璋想要返回湖口必须先穿越陈友谅的战线,而汉军几乎人人都见过朱元璋的画像,难保不被人认出来,这个计划显然行不通。她就想到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先抵达余干,陈友谅的大军还在康郎山作战,波阳到余干的这段路程应该相对安全些。
然而他俩有伤在身,朱元璋腿不能行走,她自己也再没有力气背负朱元璋,就想到了面前的两个乞丐,如果这两个乞丐肯帮助他们,事情就好办了。
听到有福享,两个乞丐双眼放光,可是看到马秀英和朱元璋摇摇欲坠的模样又猛摇头,“你夫妻都这样了,还怎么去余干啊?”
“两位大哥若是信任我,可以先帮我雇一辆马车,到了余干|我那侄儿再付车资。”马秀英说话越来越吃力,她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连忙趴在朱元璋肩头断断续续低语,“文正在余干……我们先去他那里……再与大军汇……”话还没说完,整个人就昏死过去。
朱元璋豁然一惊,来不及想马秀英怎么知道朱文正在余干的消息,慌忙抱住她,从腰上扯下一块玉佩,“两位大哥帮我雇辆马车,我只求能和妻子顺利找到侄儿,剩下的钱都是你们的。”
方脸乞丐接过玉佩打量,“哥,这玩意是个好东西,看来他们没说谎,家境估计不错,我们要不要帮帮他们?”
也不知长脸乞丐是被玉佩和马秀英的承诺打动还是真心同情这对夫妻,他思索了一阵,说道:“那就去吧,反正这波阳城我早就不想呆了,没准汉军和江左军哪天就打到这里来,还是早走为妙。不过你们身体撑得住吗?要不先找个郎中看看。”
“不必了,多谢两位大哥,若是有条件帮我买点金疮药,我们这就赶往余干。”朱元璋不敢进城去找大夫医治,他和马秀英中的是箭伤,万一被大夫捅出去,引起汉军的注意就糟糕了。趁着这时候陈友谅还未察觉他失踪的消息还是先赶到余干见到朱文正才能安全啊。
第三百一十四章 彻夜狂奔到余干
此时陈友谅在康郎山大败的消息已经传开,波阳百姓惶恐不安,唯恐战火会弥漫到波阳,纷纷携带细软往城外逃。
方脸乞丐不知从哪里雇了一辆马车,车夫只当朱元璋和马秀英也是逃难的百姓,倒是对他们没有起疑,只要肯出钱,哪里都去的。
一打听波阳县离余干县不是很远,两天车程就能赶到。然而朱元璋的腿伤已经开始恶化,马秀英更是在破庙昏倒就没有醒过,朱元璋心急如火,许诺车夫十倍车资请他连夜兼程。
这年头能遇到个大买主不容易,车夫也是拼了,扬起鞭子使劲抽马,跑了一天一夜终于赶到余干。
远远看到城墙上头插的是朱字大旗,朱元璋放下心,对城门的守卫说道:“小哥,我是你们大都督的亲戚,烦请帮我通知一声,就说朱重八求见。”
守卫一听是朱文正的亲戚,吓了一跳,赶紧层层上报。
两个乞丐也吓得不轻,他们一直都以为这对夫妻真的是来余干投奔有钱亲戚,那知人家投奔的直接是城里最大的官。
朱文正刚收到江左军大捷的消息,他完全想不到这场战役是在朱元璋失踪情况下打赢的,正在高兴庆贺的时候,忽然听闻有个叫朱重八的人求见,吓得他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
朱重八,那不是朱元璋以前的名字吗?他连衣服都来不及换,慌慌忙忙策马奔至城门,一干将领面面相窥,不知大都督为何会如此惊慌失措。
到了马车前,朱文正瞧见那张熟悉的面孔就要参拜。
朱元璋担心行踪暴露会被陈友谅的细作知晓,忙出声道:“大侄子,可算找着你了,你婶婶身体不好,快请个大夫。”
朱文正一怔,回过神来应道:“是,我这就去请大夫,”他看了看车夫和两个乞丐,手一挥,命令守卫,“把他们一起带走,回去再说。”既然朱元璋不愿暴露行踪,那这些人一个都不能放走。
车夫和乞丐吓白了脸,颤声道:“大哥,大哥,你给将军说下啊,我们没有对不起你夫妻二人呐。”
朱元璋皱眉道:“我答应付这车夫十倍车资,你把钱给他,让他在这小住一段时日,莫要伤害他。那两位大哥是我的救命恩人,你给他们安排起居好生照顾。”
朱文正一一照办,乞丐和车夫暗暗心惊,这马脸汉子是什么来历啊,居然把一个大都督喝来唤去。直到后来朱元璋彻底打败陈友谅,消息传开,他们才知道朱元璋真正的身份。
马车进入府邸,没了外人,朱元璋这才说起经过,“我和你义母误中流矢没有力气游回营地,只好顺江漂流,幸得遇到两个乞丐相助。我腿上中箭,你义母伤势可能更严重……”说到这里,他声音有些颤抖,“她是为了救我才受伤,你一定要叫人把她救过来。”
水中的那一幕,朱元璋至今都记忆犹新。当密密麻麻的箭镞如蝗飞至,将阳光都遮住时,马秀英突然游到他的上面,把他拼命往水下按。尽管有水的阻力,他还是能看到箭镞像标枪一样凛冽地扎入水里,他在下方都被流矢射中,何况是在上方的马秀英。
后来上了岸也不知怎么就到达一处破庙,还是乞丐告诉他,他们亲眼看到马秀英连背带扶把他弄进来,又把仅有的一点食物全都喂给他。
想到这里,朱元璋愈发难受,哽咽道:“我上岸后就昏迷,可怜你义母比我伤势更严重,还要照顾我,好不容易等我醒过来了她却又昏倒……”
“义父,你别急,我已经找了几个大夫,先让他们看看您和义母的伤势。”朱文正赶紧叫大夫都进来。
几个大夫正要看朱元璋的腿伤,朱元璋说道:“别管我,先看我夫人。”
“夫人伤在何处?”大夫一瞅,不得了,床上的女人面若金纸,气若游丝,纷纷担心救不过来,为难道:“我们这没有女郎中啊。”
“我夫人伤在背部,你去。”朱元璋指着一个年长的大夫说道,此时救人要紧,他也没想那么多。
还是朱文正考虑得周到,“义父,先让丫鬟把义母的衣服换掉,再请这位许大夫看伤口吧。”
朱元璋点头应允,朱文正就让人竖起屏风,叫丫鬟给马秀英换衣服,衣服后背剪了一个大洞,露出伤口,这才让许大夫进去。
“义父,你也快给周大夫瞧瞧腿伤。”
朱元璋刚把裤腿撕开,就听屏风后面许大夫说道:“夫人的伤势很严重,伤口已经溃烂,需要马上切掉腐肉。”
“切吧。”朱元璋心一紧,连周大夫按捏他的腿都没察觉。
“老爷,你这腿还有没有知觉?”给他治病的周大夫又问了两次,在不同的穴位用力按压。
“有点感觉。”朱元璋这才注意到腿上传来疼痛。
“有知觉就好。万幸老爷的腿还能保住,不过伤口被水泡过,这些地方都要一一处理……”
朱元璋打断周大夫的话,很不耐烦地说道:“该怎么治就怎么治,不用问我。”他这会心思都在马秀英身上,哪有空听周大夫废话。
等了一会,许大夫满头大汗地退出来,瞄了瞄朱元璋,又瞄瞄朱文正,忐忑不安地说道:“小民已经给里面的夫人上了膏药,但她伤势很严重,又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小民不敢保证……”
许大夫不认识朱元璋,但是认识朱文正,见朱文正在朱元璋面前事事恭敬,就知这个中年男人来头不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稍不注意就会把命丢掉,他倒是想说点好听的话让朱元璋放过自己,可是马秀英伤势已经严重到被他剔肉削骨都没反应,眼看人十有八|九都救不回来,早隐瞒晚隐瞒效果都一样,他干脆就实话实说。
朱元璋目龇欲裂,恶狠狠地警告,“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把她救回来,否则我就要你全家性命!”
许大夫就知道是这种结果,无奈地应道:“小民尽力而为。”
几个大夫正在庆幸不是自己医治马秀英,就见朱元璋目光一扫,如狼般的盯着他们,“都给我想办法,若是我夫人有个闪失,你们一个都别想活着离开这里!”
第三百一十五章 这个丫鬟好牛气
众大夫不敢争辩,慌忙下跪求饶。
朱元璋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叫朱文正派人把这些大夫看押起来。
屏风撤去,他看着气息微弱的马秀英,仿佛一下子就老了十多岁,喃喃地念叨:“夫人,你快醒来,我和孩子不能没有你……”
朱文正鼻腔发酸,劝道:“义父,您先歇一会,义母一醒来我就通知您。”
朱元璋缓缓抬起头,沉声问道:“湖口那边可有派人通知?”
康郎山一役,江左军大捷的消息他已从车夫口中得知,可惜陈友谅逃了。他现在很担心江左军群龙无首的状态下会让陈友谅找到反扑的机会,所以必须尽快告知大家他安然无恙的消息。
“义父放心,孩儿早已派人快马加鞭赶往湖口送信。”当时朱文正见朱元璋突然出现在余干又身负重伤,就知事有变故,他马上第一时间着人通知湖口将领。
朱元璋点点头,问道:“你不守着洪都,跑余干来干嘛?若不是你义母提起,我还不知情。”
朱文正心一慌,嗫嚅道:“孩儿想着如果陈友谅的大军被义父击溃可能会从各个地方逃亡,就想堵住余干这条退路不让他逃走。”
“胡闹!洪都乃重镇之地,岂能无人把守?”朱元璋训斥道:“你总是这样自作主张,先前洪都一事我还没跟你算账,你又私自出兵。”
洪都解围后,除了朱文正要写疏章禀明战况,邓愈等将领也要上折。朱元璋拿着几分折子一对比,就知洪都当时真正的情况。他有些恼怒朱文正的自大自狂,好在朱文正死守洪都最后创造奇迹拖住了陈友谅的后腿,算是将功补过,他才隐忍不发,没有当场撸掉朱文正的职位。不过这会他心情不好,忍不住就拿此事来敲打朱文正。
朱文正好似一盆冷水淋了个透骨寒,连忙跪下,“孩儿一时心急,请义父恕罪。”
“罢了,看在你守卫洪都有功,加上这次的事,我就不跟你计较,以后若是再犯,别怪我不轻饶。”朱元璋训斥几句,就把目光放到马秀英身上。现在大军不在身边,他想做什么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候消息。
到了傍晚,朱文正竟把常遇春领来。
原来湖口那边派人沿江搜寻朱元璋下的落,久寻不见,众将领心急如焚,亲自出来分头寻找。此时已距朱元璋失踪有两日,常遇春等人都快绝望了,忽然在半路上碰到朱文正派出的信使,一问得知,朱元璋竟然流落到余干。常遇春当即大喜过望,一边派人继续向湖口传送消息,一边亲自赶来余干拜见朱元璋。
常遇春见了朱元璋立刻伏地痛哭,“国公,属下找得您好苦。咦?您受伤了?”
朱元璋百感交集,悲痛地说道:“这点伤不碍事,前日我身临险境,若非你和诸位将士冒死相救,我命休矣。”
当时情况之凶险,让朱元璋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如果不是常遇春一箭射中张定边引起汉军混乱,只怕他和马秀英当场就会被射成水中刺猬,哪还有机会逃生。
常遇春不敢居功,“多亏韩将军为国公争取了时间。”
“韩成|人呢?”
“韩将军已不幸阵亡。”
“找到他的尸首,回应天府厚葬。”朱元璋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你们做到很好,没有把我落水的消息走漏,否则军心不稳。我听到陈友谅的战舰竟被烧毁八成,心里那个高兴劲,真恨不得马上赶回去主持大局……”
常遇春连忙把当日的战况一一道来。
朱元璋越听越高兴,“陈友谅的左膀右臂都被折损,他已是秋后蚱蜢蹦不了几天了。这次将士们立下大功,等我回去一定要好好嘉奖。”
朱文正在旁边听得颇不是滋味,他以四万人坚守洪都八十多天,没有功劳也也有苦劳,可是朱元璋只字不提,只会责骂他,他这个义子还不如常遇春一个外人呐。
常遇春问道:“国公何时能动身?军中还需您主持大局。”
他不是不知道朱元璋受了伤最好静养,但是战况刻不容缓,几十万大军还等着朱元璋发号施令,这两天朱元璋一直没露面,已有将士猜疑,再不露面恐怕军队都会哗变。
“陈友谅从哪个方向逃走的?”朱元璋也知事态紧急,可是马秀英还没醒来,他实在放心不下。
“听说他往水修逃了。”常遇春扼腕,当时要是朱元璋仍在,陈友谅根本就没有逃跑的可能。
一边是战事,一边是马秀英,朱元璋左右为难,他不能置战事不顾,然而马秀英的情况也很凶险,没准下一刻就天人永隔。他想了想,说道:“命令我军在余干集合,三天后大军从余干出征讨伐陈友谅。”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把马秀英放在比战事还重要的地位上。为了不影响马秀英的治疗,他宁愿耗动大军奔波。此时此刻,让马秀英活下去是他最重要的信念,这个女人为了救他连命都不顾,他怎么可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放手离开。
“呃?属下这就赶回湖口通知诸位将军。”常遇春楞了楞,还是依言退下。他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舍近求远,要知从余干到水修可比从湖口到水修多了近一倍的路程。还是朱文正送他离开时告诉他,马秀英重伤昏迷情况不妙,他才恍然大悟。
从湖口到余干是顺水,所以在常遇春离开的第二天中午,大军就已乘船出现在余干水域。一众将领迫不及待跳下船,争先恐后跑到府里觐见朱元璋,不管常遇春如何形容,他们必须见到活生生的朱元璋心里才能踏实。
朱元璋照例要加冕众将领一番,肯定他们的功劳。
众人喜极而泣,纷纷下拜,“国公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国公,夫人呢?”一道惶急的声音响起,打断了众人拍马屁,绑着绷带的逊影突兀地出现。她不熟悉这座府邸,府里的人也不认识她,朱元璋、朱文正又聚在大堂,她急着见马秀英,就干脆闯入大堂直接问朱元璋。
“夫人昏迷不醒,大夫还在竭力抢救……”朱元璋脸色一暗,这都过去几天了,马秀英还不肯醒转,若不是鼻下勉强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都会怀疑马秀英是否已经死去。
“奴婢去照顾夫人。”逊影风一般的卷走,她实在无法理解朱元璋的思维,自己的妻子生死未卜,他还有心情在这里和将领议事。
众人暗暗咂舌,马夫人身边的丫鬟好牛气,连朱元璋都不放在眼中。
朱元璋略微恼怒,看到逊影也受了伤,加上马秀英正需要人照顾,也就没计较逊影的无礼,继续问道:“刘先生他们呢?”
徐达答道:“刘太史听闻国公无恙,就驾舟去水修查看地形去了。”
朱元璋怔了怔,“这个刘基比我还心急。”
徐达禀告道:“刘太史说陈友谅老奸巨猾,如果这次被他逃了怕是留下大患,所以他请国公火速发兵,不要给陈友谅喘息的机会。”
朱元璋神色一凛,“刘先生的话很有道理,速速给我准备一艘战船,我要亲自去水修督战。”
常遇春担忧道:“国公,您的腿?”
朱元璋坐在那里不动,要不是常遇春提起,其他人还不知道朱元璋腿上有伤呢。闻言赶紧询问朱元璋的伤势。
朱元璋大手一挥,毫不在意,“这点伤哪能和亲眼看到陈友谅败亡相比,快去给我弄个抬椅来。”
“是!”众人急忙弄了个椅子风风火火地抬着朱元璋上战船。
所有人都喜笑颜开,唯有李善长面色阴沉,朱元璋对刘基的赏识已经大大超过了他的承受范围,他又妒又忌,恨不得自己能够取而代之刘基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夫人至今还未醒
朱元璋受伤的事还是被陈友谅获悉,他在各地都有细作,听闻朱文正把一个马脸男子唤着义父,又把全城大夫弄进府中,就猜朱元璋有伤在身,而且还不轻。他急忙召集余下的战舰,出兵余干,想要趁朱元璋脱离大军这个衰弱的机会在余干把朱元璋逮住。
谁知朱元璋的动作比他快了一步,早把大军从湖口调到余干,他的舰队刚刚驶过一半路程,就迎头碰上朱元璋的大军。
“杀!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朱元璋亲自擂击战鼓,声声敲在众将士的心上,霎时让他们热血沸腾,驱驶舟船前仆后继。
陈友谅傻眼,不是说朱元璋落单了吗,不是说朱元璋重伤不治了吗?这会出现在甲板上奋力擂鼓的不是朱元璋又是哪个?若非条件不允许,他真想把那传递消息的探子抓起来千刀万剐。此时已没有时间多想,他慌忙派军出击。
然而康郎山一战让汉军的战舰折损大半,许多重要部将都被大火烧死,余下的人心有余悸,打小股势力他们不惧,可是看到江左军的战舰铺天盖地,来势汹汹,顿时就想逃。
朱元璋挥军乘势发起猛攻,又毙敌两千余人。可惜余干到水修的江段是逆水,陈友谅西逃十余里,眼看追不上了,朱元璋这才鸣金收兵,他担心马秀英,便叫大军返回余干。
第二天一大早大军回到余干,朱元璋急忙去探望马秀英,“夫人还没醒?”
逊影整夜都没有休息,守在马秀英床边不停呼唤。见他出现,逊影也不像昨天那样冲动,“噗通”一声跪到地上,抽泣道:“国公,奴婢没有尽力劝阻夫人不要出府,没有照顾好夫人,愿受责罚。一切都是奴婢的错,求您不要责怪夫人,求您救救夫人吧……”
这个时候怪罪谁都无济于事,更何况马秀英是为了救他才伤得如此严重。朱元璋看着脸色苍白、双眼紧闭、气若游丝的妻子默默无语,只要她能够活下来,他什么都不会计较,老天快让她醒过来吧……
逊影给朱元璋抬来一张椅子,朱元璋却没有坐,而是半边屁|股挨着床沿,问许大夫,“三天了,夫人为何还未醒转?”
这会许大夫已经知道朱元璋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堂堂吴国公,他愈发惶恐谨慎,吞吐道:“夫人身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