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途-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筱儿趁机说道:“贵妃命奴婢把皇上和皇后娘娘打赏的东西都收拾一处,正要上交给皇后娘娘。”
马秀英笑道:“贵妃不必如此节俭,你总要留些物品装点自己。”
“让皇后见笑了,虽是杯水车薪,却是臣妾的一份心意。”孙氏脸上写满诚恳,眼神也坦坦荡荡。
“你这份心意本宫姑且收下了。”马秀英赞赏地点点头,孙氏经过流产、荣升一事后,做事愈发有分寸,虽位冠诸妃之上,却不骄不躁,约束宫人、谦卑行事,倒叫马秀英越来越欣赏她了。
第四百四十七章 秉公执法不认情
“皇后有事传唤臣妾一声即可,不敢劳皇后凤驾。”孙氏请马秀英坐在上位,自己侧坐于下方。
“本宫来是为了杨婕妤一事。”马秀英笑容渐敛,说实话她一点都不想管杨婕妤的事,可是这背后牵扯的关系太多她又不好不出面求情。
“皇后可是怪臣妾责罚不当?”孙氏立刻诚惶诚恐地站起身。
“贵妃责罚皆出宫规,何来不当?”马秀英示意她坐下,“本宫并无指责贵妃的意思,只是法理不外乎人情,嫔妃们都是我们自家姐妹,一家人不必过于较真伤了和气。宋朝有许多贤惠的皇后,贵妃不妨翻阅典籍,查看她们是如何打理后宫的。”
孙氏严肃地说道:“臣妾觉得宋朝的皇后太过仁厚了,正是因为她们的仁慈反而叫一些妃嫔目无宫规、以下犯上。皇后切勿重蹈覆辙。”
马秀英不以为忤,笑道:“过于仁厚有何不妥?总要比刻薄好吧!”她又有意反问孙氏,“黄老之学是什么?为何汉朝的窦太后非常喜欢此术?”
孙氏答道:“黄老之学把清静无为作为根本。像弃绝仁义,让老百姓注重孝顺友爱,这就是它的教义。”
马秀英叹道:“孝顺友爱就是仁义?难道有让人弃绝仁义却只去讲究孝顺友爱的道理吗?”
孙氏沉默不语,她有她自己的底线。马秀英虽然说的有道理却不能说动她,她猜想马秀英可能身居高位看不见下面的刀光剑影,其实后宫里的女人不是我踩你,就是你踩我,哪有什么真正的孝顺友爱。勾心斗角在后宫是常见的,姐妹情谊也不过是昙花一现。马秀英可以不在乎那些私下搞小动作的女人,她却不能放过那些陷害她的女人。
像这次流产之事,杨婕妤就和郭惠一唱一和硬把事情说成意外。其实宫中妃嫔都清楚,哪有那么多的“意外、凑巧”,无非是上位者的态度决定了事情的性质。如今她成了一后之下的贵妃,她的态度也能左右事件的大小,她可以抓住妃嫔僭越的事大做文章,也可以轻轻放过,然而杨婕妤先前和郭惠联手对付她,这次落到她手中自然不能善罢甘休。
马秀英见孙氏不作答,知她听不进自己的劝,遂说道:“罢了罢了,既然你心中自有主意,本宫以后不再干涉,本宫早说过,你的决定即是本宫的决定,今日倒是本宫食言了。”
孙氏不卑不亢地说道:“臣妾惶恐,只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皇后以情度法,反而滋生了妃嫔的骄纵,臣妾能够理解皇后的体恤,其他妃嫔未必珍惜皇后的苦心。”
马秀英默然,她总是习惯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众生,然而在这个尊卑有序的朝代,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权一说。就像杨婕妤佩戴违规饰品一事,在她看来只是无足轻重的一件小事,可是尊卑次序在那里,低级妃嫔穿戴高级妃嫔的装束便是犯了僭越之罪,她的不予计较反而是一种破坏制度的行为。再则她和孙氏考虑的出发点不一样,她要考虑到后宫和朝廷的纽带关系以及对社会和百姓的各种影响,孙氏却不用考虑那么多,只要依法处事即可。其实这样也挺好,有孙氏的秉公执法在前,反倒能让她从许多不好决断的事情中抽离出来。
想到这里,马秀英不由连连苦笑,“贵妃说的是,倒是本宫的失误了。”
孙氏施礼道:“多谢皇后不计较臣妾的出言不逊。”
“谁说本宫不计较,”马秀英佯怒,在一众宫人的惊惧神情下缓缓说道:“本宫罚你以后必须执法严谨、公正办事。”
“臣妾谨遵皇后懿旨。”孙氏赶紧应道,愕然的表情还没从脸上消失呢。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误会尽在不言中。
马秀英想起一件事,“本宫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皇上已经让人找到你的兄长。”
“真的?臣妾兄长可安好?”孙氏喜形于色,满脸的雀跃如同一个刚刚捡到宝贝的孩子,先前的端庄肃穆荡然无存。
“估计你兄长正在来京城的路上,不日|你就能见到他了。”注视着孙氏发自内心的笑容,马秀英也觉得心情愉悦。
“臣妾谢皇上大恩,谢皇后大恩。”孙氏跪下,恭恭敬敬地叩首。几个月前她以为自己就要死了,谁知转瞬荣升贵妃,还能和亲人团聚,这都是多亏有马秀英啊。
“毋须谢本宫,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造化。”没有孙氏多年如一日的恭顺,马秀英哪会费心帮助她、提携她。
告别孙氏,马秀英回到坤宁宫,杨婕妤刚刚离去。马秀英猜测她听到了风声,知道自己没有帮她劝说动孙氏,不想太难堪才借故先离开。这样也好,自己也少费一些口舌了。
逊影嗤之以鼻,“还好她识趣自己离开了,否则奴婢定让人把她赶出去。娘娘您就是太仁厚了,若是像成穆贵妃那样严厉,谁还敢在您面前放肆。”
马秀英轻笑道:“本宫面前就站着一个放肆的丫头呐。”
“奴婢去看看晚膳准备好了没。”逊影吐吐舌头,一溜烟跑掉了。
马秀英只得冲她背影喊道:“多准备一点,没准皇上会过来。”
不一会,朱元璋果然出现在坤宁宫。
虽然马秀英知道朱元璋已经查阅过自己和刘基交谈的记录,还是上前一五一十地重复了一遍。
朱元璋换下衮服,拉着马秀英的手说道:“皇后辛苦了。”
“妾身不辛苦,皇上日夜操心政事才是辛苦。多亏朝廷有诸多贤臣良将辅助皇上。”明知朱元璋不喜欢听,马秀英还是把话题绕到大臣身上,她实在不忍看到这些功臣因为朱元璋的猜忌而落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局面。
朱元璋虽知马秀英谏言的用意,但是他仍然不愿改变自己的处事方法,淡淡地告诫道:“皇后打理好后宫,便是为朕分忧。”
马秀英神色黯然,只得打算另找机会劝说朱元璋。
逊影见气氛有些凝滞,赶紧说道:“今日贵妃娘娘捐献了一些物品充作军资,奴婢已经记录在册。”
“哦。”朱元璋脸色缓和,对马秀英笑道:“孙氏晋升了贵妃反倒比以前懂事,越来越像你的做风了。”
马秀英赞道:“成穆贵妃敏慧端丽而娴礼法,言动皆中矩,妾身有她相助,后宫清明了许多。妾身见她几乎捐出了皇上赏赐的所有物品,还请皇上另作嘉奖。”
“依你所言,待她兄长到了京城,朕再赐她兄长一官位。”
“妾身还有一事相求,妾身听闻元朝的察必皇后煮弓弦织帛衣之事,大受启发。准备在后宫架设织布机,和妃嫔们一起织些绸衣料、缎被面什么的,赐给那些年纪大的孤寡老人,叫他们不忘皇家体恤。”
朱元璋大悦,“此言甚善,叫年长的公主也和你们一起纺织。让她们习于勤劳,不滋骄惰之性。”
第四百四十八章 妃嫔皆做纺织娘
待朱元璋离开后,逊影忍不住问道:“主子操心宫中琐事,何苦还要做这些劳作?此事一兴,少不得让那些妃嫔多有抱怨。”
马秀英淡然地说道:“正是因为这些妃嫔闲得无聊,本宫才要给她们找些事做,省的她们一天到晚只知享乐攀比,无事生非。”
之前朱元璋把御花园改成御菜园对妃嫔们的影响并不大,她们又不需要去种菜,只是少了一处观赏风景的去处罢了。这次马秀英打算让每个妃嫔都具体参与到劳作中,不给她们无聊滋事的闲暇时间。
“那主子让杨婕妤多织些布料,她就没空来坤宁宫发牢骚了。”逊影掩着嘴直笑,原来马秀英的用意在此。数一数后宫的妃嫔不少呢,一人三五天织一块布的话,数量就非常可观,一月下来不知能帮助多少孤寡老人。
皇后将亲自带领公主、妃嫔刺绣纺织的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在后宫激起轩然大波。
且不说公主们出身贵胄,从来不知劳作之事,就是妃嫔中大多也是被家人捧在手心的千金小姐,个个柔荑纤纤如葱白,何曾做过桑蚕之举。
一想到白嫩玉手会变成纺织娘那种粗茧手掌,妃嫔们就泫然欲泣。有哪一朝的皇宫像大明的皇宫,又是种蔬菜又是织布,她们想要过富贵安逸的生活,不是进宫来吃苦做纺织娘的啊!
迫于朱元璋的命令,妃嫔对马秀英的安排敢怒不敢言,只得各自教唆自己的女儿去向马秀英求情。
几个大皇女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等纷纷向马秀英哭诉:“母后,宫中并不缺乏织娘,衣袍也有织造司制作,为何要让儿臣等纺织衣料?儿臣的手要是破损了,将来如何见人啊?”
马秀英叫逊影找来一个小内侍。这年头多有穷苦家庭养不起孩子,迫于无奈把孩子送进宫中做太监的事发生,是以逊影很快就领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内侍。
小内侍正在宫中劳作,突然被马秀英传唤,不知何事,一脸惶恐,满头大汗,进殿头也不敢抬就趴在地上问安。
马秀英让伏地的小内侍站起来,询问了他的年纪出身,然后对几位公主说道:“这孩子与你们年纪相仿,已能奔走服役。你们不可自恃年幼就怠惰不学。”挥退了小内侍继续说道:“你们父皇曾对太子说过‘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你们生长在富贵家庭,不知民间疾苦,不懂珍惜衣食。今日体会衣食之艰难,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将来你们出嫁,方能勤俭持家。”
公主们陷入静思。
马秀英又叫逊影拿出几个精美的琉璃瓶,说道:“母后已让太医制造出一种护手膏,里面有特制的滋养成分,每日劳作后涂抹在手上,不仅能立刻愈合皮肤上的伤口,还能让双手更加细嫩滋润。只有愿意劳作的公主才能得到这瓶膏药哦。”
“儿臣愿意纺织。”几位公主含羞带怯,捧着琉璃瓶默默退下。
逊影笑得肚子疼,公主们的情绪一下就被几瓶膏药带动,这也太好打发了。其实那些膏药就是平时冬天用的腻子膏,只不过马秀英让人在里面加了一些香料成分再用精美的琉璃瓶装盛而已,就把公主们哄得团团转。
公主都被说服,妃嫔自然无辙,每天请安后留在坤宁宫偏殿刺绣纺织半日,初始还有一点新鲜感,三五日后便觉枯燥难耐,看着双手布满针眼,耳边只闻织车臻臻声,这些妃嫔都快疯了。没过几天,刚刚才解除思过处罚的杨婕妤便又犯幺蛾子,以生病为借口不愿再来。
马秀英自有办法对付,亲自带着太医和织车前去探望。
此时的杨婕妤哪敢打扮得花枝招展,旧衣布钗,脸上刻意涂了一层姜水,双眼迷离似乎没有焦距,给马秀英请安时也是双手无力地扶着宫女,两腿发软,一副随时要倒下的样子。
马秀英嘘寒问暖一番就让太医诊治。
太医不好得罪杨婕妤,更不敢欺瞒马秀英,诊完脉诺诺道:“婕妤只是寒湿燥火,吃一点清热解毒的泻火药物,再休息几日即可恢复如初。”
马秀英并不揭穿杨婕妤的装病,淡淡地说道:“既然如此,杨婕妤就好生将养,未防病气过给皇上,本宫暂时扣下你的牌子,等你身体好了再服侍皇上吧。”
杨婕妤急了,她上次被罚面壁思过已经错过了一次朱元璋的临幸,这次再被马秀英扣下牌子,岂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她顾不得装病,中气十足地说道:“臣妾听太医这样一说,精神已好了大半,估计吃了太医的药就能马上康复。”
马秀英似笑非笑,“杨婕妤身体不适,还是再将养几天?”
杨婕妤咬着唇,“今日未能和姐妹们一起刺绣纺织,臣妾都有些不习惯呢。臣妾这会突然觉得有精力可以织布了。”
马秀英故作为难道:“可是杨婕妤还是要以身体为重。这样吧,本宫带来一辆织车,就放在你的殿中,你若觉得有精神了就活动活动,若是身体不适就多休息休息。”
“臣妾多谢皇后体恤。”杨婕妤低下头,掩住满脸的怒火和怨气。前段时间成穆贵妃才罚她闭门思过,今天马秀英又带来织车让她独自在住处织布,分明是在继续羞辱她。反正马秀英说过让她有精神了再织布,她就拖到月底再随便弄一块交差。
然而这念头才刚刚升起,就听马秀英不紧不慢地说道:“每月宫中会对最勤快的妃嫔做出嘉奖,杨婕妤也要努力哦。”
杨婕妤笑容僵在脸上,心想,看来得让宫女帮自己织布了。
岂料马秀英的话还没说完,“皇上让诸位妃嫔劳作是想让你们知道衣食艰难,了解百姓疾苦,你们可不能辜负皇上的心意。”
此话一出,谁敢让宫女帮自己织布就是违背朱元璋的旨意,杨婕妤银牙紧咬,硬着头皮说道:“臣妾一定好好领悟皇上的旨意,认真体会百姓的辛苦。”
第四百四十九章 贤后美名传京城
杨婕妤装病都没逃过织布,寝殿还多了一架纺车顿时成为笑柄,后宫妃嫔再不敢造次,俱都老老实实地和公主们在坤宁宫刺绣纺织。
一月下来,颇有成效,绸缎布料摞成了一座小山。前期的织造品还有些毛毛躁躁,后面的织造品就越来越精致了。毕竟妃嫔最大的爱好就是攀比,即使刺绣纺织也不甘落后,如果有人的织造品精美无暇,有人的织造品不堪入目,她自己也受不了别人嘲笑的眼光。听说马秀英还会从中挑选几件献给朱元璋,谁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能入皇上的眼啊。
马秀英选了几副特别精美的织造品献于朱元璋,其他的都命人赐给那些年纪大的孤寡老人,想不到此举竟在京城引起了轰动。
这些织造品可都是宫中贵人亲手织造的啊!且不说孤寡老人感动得涕泪横流,莫不以此为荣,许些人当天就供在桌上。就连一些富贵人家都眼红不已,纷纷表示愿出高价从孤寡老人手中购买绸缎布料,要是能沾染上一点龙气多有面子。
马秀英从发放织造品的监侍口中知晓此事后,让人告诉这些孤寡老人不必忌讳皇家物品不敢出手,倘若能换取银两让生活过得更好才是真正发挥了这些织造品的作用。甚至她还通过内务府告知达官贵人,可以直接出资购买后宫的织造品,所得银两则直接缴入国库用于军资民生。
此举获得朝廷内外一致赞扬,纵使有些妃嫔的家人暗恼马秀英苛待他们的女儿,竟把他们的女儿当作纺织娘使唤,但是在大势面前还得强装笑脸赞颂马秀英一声贤后。
马秀英听闻淡淡一笑,她从来就不在乎什么贤后名声,只是凭心做事而已,她也从来不认为后宫的女人高人一等,可以不劳而获。最重要的是后宫的女人有了事做后,都安分了许多,虽不似真正的纺织娘那般艰辛,可对于从不劳作的她们来说也累得够呛,每日劳作完就迫不及待地回宫休息,哪有时间相互攀比,挑唆是非。
当然这只是让部分妃嫔收敛了心思,却阻挡不了极度憎恨马秀英的郭惠和苦大仇深的杨婕妤等人。
上次郭惠派人询问李善长的意思,等了数日只等到“稍安勿躁”四个字,差点没把郭惠气个半死。
每次都以为能给马秀英制造事端,可是每次都被马秀英轻轻巧巧化解。等!等!等!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难道要等到自己人老枯黄?郭惠抚摸着自己精致的面容,无奈而又感伤,若是她的父兄还在,她何至于借助李善长的势力,自有家人为她摇旗呐喊,纵使她不会像郭宁莲和杨婕妤那样嚣张跋扈,断也不会如此忍气吞声。
郭惠知道李善长老奸巨猾,稍有不慎就只顾明哲保身,况且朱元璋刚下严令,不准后宫妃嫔与外臣来往,看来李善长那里是暂时指望不上了,她把视线落到还在絮絮叨叨的杨婕妤身上。
杨婕妤一脸怨恨,咬牙切齿道:“成穆贵妃排挤臣妾,皇后又变着法的折磨臣妾,拿我们的辛苦换取她的荣耀,皇上还置之不理。唉,这宫中都快没我们的活路了,娘娘您可得想想办法啊。”
“本宫能有什么办法,皇上的旨意在那呢。”郭惠叹气道。
杨婕妤眨巴眨巴眼,酸溜溜地说道:“那也不能任由皇后这样折腾下去啊。您瞧这天寒地冻的,坐上片刻臣妾就手脚发麻,几个时辰捱过去,臣妾都冻僵了。还是娘娘好命,有皇嗣傍身,皇后都不敢对您喝来唤去。”
杨婕妤能不嫉妒吗?郭惠上次差点被马秀英贬降为嫔,幸亏查出有身孕,处罚也就不了了之,同时她还不用刺绣纺织,窝在景阳宫好吃好喝。
郭惠心中冷笑,那是杨婕妤偷懒不做事才会被冻僵,真做事的人累得满头大汗,哪里感受得到寒冷。嘴上怜惜地说道:“本宫这里有几个手炉,待会你带一个回去。”
杨婕妤撇撇嘴,“谢娘娘关心,臣妾也有,可总不能抱着手炉织布吧。”
郭惠掩嘴笑道:“那婕妤就快点怀上皇上的子嗣,这样一来,可就没人敢让你劳作了。”
杨婕妤眼睛一亮,很快又暗淡下去,略微羡慕地说道:“臣妾若是像娘娘这样好命,为皇上生育几个子嗣就好了,可惜皇上雨露均沾,臣妾每月都只能见上皇上一两次。”
郭惠故作惊讶,“皇上最是宠爱婕妤,婕妤怎么才能见到一两次?”
“皇后早就把牌子安排好了,哪里由得臣妾想见就见。”杨婕妤一提到马秀英,就忍不住切齿痛恨。
见火候到了,郭惠凉凉地挑拨道:“虽有宫规,可皇上每日罢朝还去坤宁宫用膳,可见这规定也是因人而异的。”
杨婕妤大发牢骚,“是啊,她自顾她自己的恩宠,哪管我们的朝思暮想,天天让我们劳作,分明是想把我们折磨得不成|人形,她才好独霸皇上。”
郭惠不接话,转而说道:“本宫听说有些妃嫔的家人很是心疼,都在劝说皇上以繁衍皇嗣为重,毋令妃嫔们过度操劳。”
杨婕妤绞着娟帕,说道:“臣妾的父兄听闻臣妾受的委屈也很心疼,可是他们远在山东,无法面圣,只能上书求情。”
“到底你还有家人关心,哪像本宫……所以这世上最重要的还是亲情啊,幸得本宫还有几个孩子聊以慰藉。”郭惠红了眼圈,悠悠叹道。
得了启示的杨婕妤若有所思,安慰郭惠几句就告辞离去。
“娘娘快上床歇着,小心动了胎气。”郭霞小心翼翼地扶着郭惠回房,问道:“娘娘不舒服何必还见杨婕妤,她哪一次来不是只会发牢骚。奴婢去请太医来瞧瞧吧。”
郭惠一把抓住郭霞的手,警告道:“不准去,本宫怕有人会加害本宫的孩子,等邹太医当值了再让他过来看看。”兴许是她自己害了成穆贵妃的孩子,这次怀孕竟有些疑神疑鬼了,每一次饮食都必须先让郭霞仔细检查,连诊治的太医也只用自己信得过的。
郭霞忍着指套掐入肉的疼痛,转移了一个话题,“杨婕妤目光短浅,娘娘跟她说这些有何用?”
“她若想怀上孩子就得想方设法争取爬上皇上的龙床,想爬上皇上的龙床就得争宠。后宫其他女人岂能放任她恣意勾引皇上,她有父兄撑腰必然也不肯吃亏。呵呵,但愿他们会斗得不可开交。马秀英一向主张以和为贵,本宫倒要看看她这次如何平息妃嫔的妒火。”郭惠得意地笑起来。
第四百五十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个冬天对妃嫔来说真是一个难捱的冬天,去年的冬天她们都是窝在自己的寝宫,即使为了展现曼妙的身姿穿得单薄,可是有熊熊燃烧的炭火相伴,依然感觉不到寒冷,照样行动自如。
今年不行了,除了生病和怀孕的妃嫔,其他每个妃嫔都要去坤宁宫偏殿刺绣纺织。尤其是马秀英又下令节约宫中用度,也不知宫人是有意还是无意,只在偏殿角落烧了四个炉子,纵使妃嫔抱团聚集在一起,照旧感到寒彻入骨。
舒适惯了的妃嫔自然闹着要添加火炉。
福顺眼皮都不抬,细着嗓子说道:“各位娘娘息怒,奴才也想多放几个火炉,可是殿里到处都是织车和丝线布料,要是不慎着火就麻烦了。走水事小,万一烧了宫殿,奴才和娘娘们谁都担不了责任啊。”
妃嫔们只好低声咒骂,倒是有些羡慕把纺车放在自己寝殿的杨婕妤了。一些地位低微的妃子看到自己红肿开裂的双手都忍不住哭泣起来。其实马秀英给每位妃子都发放了护手膏,那精美的琉璃瓶包装和芬芳的香气让众人以为这是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