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途-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秀英劝阻他下令,“为政者,不可偏听偏信,标儿刚才也说有人赞妾身温良娴舒,仁慈宽厚。皇上何不听听百姓之言再做决定。”

    “还不带路!”朱元璋有气无处发,冲着侍卫哼了一声。

第四百七十七章 荷花灯迷惹出事

    侍卫赶紧在前面带路。

    马秀英拉着怒气冲冲的朱元璋一再相劝:“今天过节皇上难得与民同乐,若是真有什么不好的言论也请皇上低调处理,不要惊扰了百姓,毕竟大部分百姓都是向着您、拥护您的,何必为几个人破坏了如此盛世祥和的气氛。”

    她不得不提前给朱元璋打预防针啊,万一朱元璋怒极一声令下又是血流成河,只怕以后百姓都不敢过元宵节了。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哼哼,虽有不满却不似刚才那般剑拔弩张了。

    众人来到议论的人群,这是一个灯谜摊子。彩灯高悬,上面贴着很多灯谜,图文并茂,引来无数人围观猜射。

    这种活动由来已久,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摊主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测。此类游戏既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参与的百姓众多,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群,摊主不得不时时提醒大家后退,让出一定的空档好方便后面的人也能看到灯谜。

    其中一个荷花灯上有画也有字。画中是一位光着一双大脚的妇女,怀里还抱着个大西瓜。旁边是字谜诗:“女子同眠,两又并肩,人挑扁担,月去耳边猜一人物。”

    有个进京赶考叫王庸的书生立刻答道:“应该是马皇后。”

    摊主立刻把荷花灯递过去,“恭喜这位书生答对了,你拿好。”

    与他同行的书生就问为何是这个答案。

    王庸解释道:“女子同眠是‘好’,两个又并肩是‘双’,人上挑扁担是‘大’,月去耳三个字合并是‘脚’四字相连,谜底就是‘好双大脚’。怀抱西瓜谐音‘淮西’。听说马皇后就是一双大脚,祖籍淮西。”

    有些本地百姓立刻联想到前两年坊间流传马皇后的谣言,为这事皇上还下过文字狱,这些聪明人当即默不作声离开灯谜摊子。

    王庸不知京城曾经发生文字狱一事,还在对同伴叹息道:“听说马皇后贤明淑德,可惜一双大脚美中不足。”

    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元朝被推翻后,世人为了恢复汉人传统,把这陋习也发扬光大,以至于缠足之风在明代特别兴盛,女子莫不以缠足为美,像马秀英一双大脚反倒成了瑕疵。

    同伴说道:“听闻马皇后出身平民,早年丧失父母,所以才没缠足。”

    一个满身酒气的年轻男子闻言痞笑道:“马皇后的那双脚肯定都撑破了弓鞋绣履,也不知皇上把玩起来是什么感觉。”

    他身边一群擦脂抹粉的少年附和道:“南巷的赵寡妇也是一双大脚,大哥去摸一摸就知道了。”

    王庸怒斥,“兄台慎言,他人岂能和马皇后相提概论?”

    男子悻悻道:“谁不知你们文人最喜欢三寸金莲,还有人题什么香艳欲绝、魂销千古的诗句,这会倒假正经了。”

    王庸和同伴怒视男子。

    男子瞪着眼,“怎么?不服气?老子就见不得你们这些人模狗样的家伙。老子说皇后咋了,老子还说皇上呢。”

    那群少年起哄道:“大哥,揍死这两个不开眼的家伙。”

    原本笑眯眯关注事态的灯谜摊主急忙劝说几人,却被男子一巴掌扇到地上。

    王庸和同伴自知惹不起这群地痞流氓,拿了荷花灯就欲走。然而此时想走晚矣,男子和众少年把他们团团围住,就要动手之际,突然冒出数个彪形大汉,把男子、众少年、王庸及其同伴和灯谜摊主都控制住。

    王庸对抓住自己的人喊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抓我和我的同伴?”

    男子喷着酒气,也对扣住自己的大汉叫嚣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敢抓你大爷。”

    大汉们亮出腰牌,冷冷地说道:“巡城御史办案。尔等非议皇后死罪!”

    王庸大叫:“我们没有!”

    男子酒醒了大半,“将爷,有话好好说,我是杨……”

    “带走!”大汉一耳光打得男子嘴角流血,众士兵押着王庸等人就走,根本不给他们辩解的机会。

    看热闹的百姓顿时惊呼逃散,灯谜摊子被撞得七零八落,现场只留下朱元璋一行人。

    马秀英叫苦不迭,只顾叮嘱朱元璋,却忘记了后面跟随的官府人员,他们见皇上皇后受辱,自然不能视若无睹。

    出了这档事,众人都没有心情滞留,怏怏不乐地返回皇宫。

    马秀英让三个儿子下去休息,对朱元璋说道:“是妾身不好,连累皇上名声受损。若是妾身不提议出宫,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了。”

    朱元璋瞥了她一眼,闷气道:“你没错,是朕没有护住你,让你受了委屈。”

    马秀英摇摇头,“皇上赐妾身皇后尊位,准妾身父母配享太庙,还立标儿为太子。皇上已经给了妾身一生无法比拟的荣耀,皇上没有对不起妾身,妾身也不觉得委屈。妾身恳请皇上不要在节庆之日杀人。虽然那些人对皇上不敬,但他们罪不至死。”

    朱元璋拒绝道:“不行,他们说的话不堪入耳,罪不可赦。”

    “可是那两个书生并没有羞辱妾身,还有那个摊主也是无辜的。”

    “无辜?若不是那摊主挂的荷花灯被那书生猜中,怎会引出这些事来?你就是心太软,才让这些贱民无法无天。前年朕就要责罚非议你的人,被你劝阻,这次朕不能依你,不杀他们不能泄朕心头之恨。”

    “皇上杀了他们只能震慑一时,却不能杜绝百姓悠悠之口。”

    朱元璋蛮横地说道:“朕不管,但凡发现一个杀一个。”

    马秀英急得眼泪涌出来,“皇上是要把天下人都杀尽还是要让妾身背上千夫所指的骂名?即使妾身被千万人唾骂也无所谓,但妾身不能让皇上落下滥杀的名声,被人说成是昏君。”

    朱元璋动容,若是其他妃子被人羞辱,一定会哭哭啼啼要求他为她们报仇出气,马秀英被人羞辱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名声。这个全心全意为他着想的女人啊!他怎好拂了她的心意。擦去马秀英的眼泪,他轻声说道:“朕答应你,不滥杀无辜,但是那几个羞辱你的痞子不能放过。”

    “谢皇上答应妾身的要求,”马秀英泪还没干,眉梢已经冷冽,她可以不在乎别人说自己,但绝不能容忍别人踩到朱元璋头上,“那几个痞子连皇上都敢说,确实该杀!”

    看着马秀英维护自己的模样就像个护犊的母牛,朱元璋心里涌起一股酸酸楚楚的感觉,他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但他知道一生一世都不能辜负马秀英。

第四百七十八章 曾经姐妹今陌路

    清晨,马秀英送朱、朱出宫,母子三人依依不舍。路上碰到李儿和朱棣,李儿也是来送儿子的。马秀英见她愁眉不展,把她叫到跟前劝道:“棣儿能有自己的抱负,你这当娘的应该高兴,你做这姿态,让棣儿怎么放心去军营?”

    李儿挤出一个笑容,“臣妾是高兴,可棣儿从未吃过苦,又那么小……”

    “本宫也舍不得送他们去军营,可是孩子们总会长大,难道我们还能照顾他们一辈子。文正、文忠他们在这个年纪都敢上阵迎敌了。”想到朱文正在年前郁郁而终,马秀英心中一痛,顿时没了说话的**。

    “皇后说的是。”李儿低着头,默默跟在身后。

    朱和朱昨夜的兴奋劲还没过,他们的离愁情绪在见到朱棣就变成了炫耀,比手画脚给朱棣描述元宵节的热闹,听得朱棣羡慕不已。

    “皇上对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真好。”李儿幽幽地说了一句。同样是皇子,朱元璋却只带朱标三兄弟出宫,难道棣儿、儿就不是他的孩子吗?

    这是在抱怨?马秀英瞥了李儿一眼,淡淡地说道:“棣儿也是皇上的孩子,皇上对他一样好,昨日还夸他性格刚强,做事果敢。”

    “臣妾没有别的意思……”李儿脸色微窘,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鬼迷心窍了,竟然会当着马秀英说出那句话。虽然她心里隐隐不平,嫉妒朱元璋陪马秀英母子三人出宫游玩,对她和朱棣、朱不闻不问,可这些话无论如何也不该当面说出口。

    “你最近有些浮躁,回去再抄几本经书吧。”马秀英对李儿有些失望,后妃中她最亲近的就是李儿,毕竟两人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李儿和她曾经一度情同姐妹。入宫后她力排众议把李儿升为妃,让这个奴婢出身的女人高高在上,原本是指望李儿能成为她的助力,可是李儿却缩在自己的寝宫一心一意带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无奈之下她才提拔了成穆贵妃。若李儿一直安分守已倒也罢了,可是李儿先前为了道衍一事失态,现在又隐隐流露出嫉妒的心态。什么时候这女人也和自己背心离德了呢?

    “臣妾遵旨。”李儿的头几乎垂到胸口,让人看不清楚她现在的表情。

    快步走过冗长寂静的永巷,马秀英没有回头去管李儿委屈柔弱的模样。曾经她们是主仆,是朋友,是姐妹,现在她们却无话可说。

    来接三位皇子的是袁兴,他现在是骑兵营统领,封授武毅将军,管军千户。

    “舅舅,舅舅!”朱、朱见了他立刻欢呼,朱棣也上前跟着轻轻喊了一声。

    马秀英会心一笑,宫中有规矩,外男不得随意见后妃,所以尽管袁兴有时在皇宫值岗,却从没有私下见过她,几次传话也是托人相传。可以说入宫后她就没见过袁兴了,每次只能从朱元璋口中知道袁兴的一些消息,想必这次是朱元璋刻意安排他们姐弟见上一面。有袁兴在军营照顾几个孩子,她也能放心一点。

    “末将见过皇后娘娘,妃娘娘和三位皇子。”袁兴笑着向几人行礼,目光只在李儿身上停留了一下就很快挪开。

    “去把你们舅舅扶起来。”马秀英对两个儿子呶嘴,她现在是皇后,不能再碰触朱元璋以外的男子,即使是弟弟也不行。

    “棣儿就拜托袁将军了。”李儿知道马秀英和袁兴有话要说,又叮咛了朱棣几句就主动告退。

    她睫毛微微颤抖,余光瞟了瞟身形魁梧的袁兴,当年这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也成五品大将了。如果当初选择了他会是什么光景呢?唉,男人都靠不住,曾经她听说袁兴一直未成家,还以为袁兴当真对自己一往情深。结果呢,现在这男人还不是照样娶妻生子,区别只在于比朱元璋少几个女人和孩子而已,可是朱元璋能给予自己的地位和荣耀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去宫门等着,母后和你们舅舅说两句话。”马秀英叫逊影把三个孩子带走。

    等只剩下他们两人,袁兴的笑容就显得轻松自然起来,“姐,听说你和皇上昨天出宫玩了?”

    “你听谁说的?”

    “这还用人说,昨天晚上我们军营都戒备了。直到你们回宫的消息传来,宣德侯才让士兵下去休息。”

    马秀英无奈道:“本来想微服的,没想到还是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还有更大的动静呢。”袁兴神秘兮兮地说道:“兵马司昨夜杀了几个人,其中一个是杨丞相的本家侄子。我进宫的时候听人说杨丞相要倒霉了。”

    “杨丞相杨宪?”马秀英楞了楞,她知道杨宪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并不低。

    此人本名杨毕,原为元朝官员,后朱元璋攻下应天府,他投奔居幕府,掌文书,常代表朱元璋出使敌方阵营。尤其是他两次出使张士诚营部,还差点把命丢掉,后来被朱元璋视为亲信,赐名杨宪。因为他办事干练,向朱元璋报告某人某事还都有凭有据为,在洪武元年朱元璋任命他为中书参知政事,二年迁左丞。

    袁兴幸灾乐祸地说道:“当初皇上立杨宪为丞相的时候,刘太史就曾言杨宪有丞相的才能,却没有丞相的器量。现在看来这人果然得罪了不少人,许多人都等着弹劾他呢,丞相位子还没坐热就要被轰下来。”

    朱元璋登基后封赏文武百官,功劳最大的武将首推徐达、常遇春;功劳最大的文臣,就要算李善长、刘基。

    刘基知道自己已遭朱元璋猜忌,所以每次封官拜爵他都一再推辞。

    朱元璋对李善长还是很信任的,封他做了右丞相,赐爵韩国公。然而这两年他隐隐察觉到官员弹劾马秀英以及文武相争的背后都有李善长做推手,就有点想换掉他的意思了。

    他找来与李善长最不合的刘基商议,刘基却说道:“韩国公功勋很高,又能调和诸将,不应该轻易换掉。”

    “李善长常常揭你的短,你还要替他说情吗?朕本来打算让你来做右丞相。”朱元璋诧异,他还以为刘基会落井下石呢。

    刘基自谦道:“这就像是堂中换柱子,必须用大而结实的木材。要是用小木材的话,不是墙倒就是屋塌。臣是小材,怎么能做丞相呢?”

    朱元璋其实只是试探刘基的心意,听他这样说,就转问道:“那杨宪怎么样?”

    刘基直言不讳地说道:“杨参知有丞相之才,但没有丞相的器量。”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呢?”

    刘基摇头,“还不如杨宪。”

    朱元璋最后问到胡惟庸身上。

    “不行,不行,如果用他的话,恐怕会招来祸端。”刘基暗暗吃惊,他知道朱元璋有重用胡惟庸的意思,但是没想到朱元璋打算给胡惟庸如此大的权利。这人为了权利谁都可以利用出卖,实在不是一个良臣啊。

    朱元璋默不作声,后来他没有取消李善长右丞相的职位,但是仍然让杨宪做了左丞相。

    李善长听闻朱元璋差点换掉自己,心中又怒又怕,听说刘基曾经帮他说好话,他不仅不感恩,反而冷笑道:“刘基老儿这是以退为进,把消息传出去,看他还如何在文官中立足。”

    “他如今有马氏撑腰,哪里会把我们放在眼中。”胡惟庸恨死了刘基,竟敢给朱元璋说他是祸端,阻碍他的前程,此人留不得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上任几月就落马

    官场上从来都是雪中送炭的人少,落井下石的人多,只怕杨宪这一次不好翻身了。马秀英摇摇头,对袁兴警告道:“这事你别去掺和,皇上的心思如今连我都猜不透,小心把你牵连进去。还有你以后不准喝酒了。”

    “为什么?”袁兴怪叫一声,军营里哪个将士不喝酒?酒可是个东西,平时喝两杯拉拢袍泽关系,必要时还能喝酒壮胆上战场杀人。

    马秀英怒道:“杨宪的侄子就是因为喝醉酒口不择言冒犯皇上才丢掉性命,不仅害死自己更是连累亲人,你要学他吗?你自己出事不打紧,小苗和瑛儿怎么办?”

    当初袁兴和夏小苗成亲的时候马秀英一再告诫他不能辜负夏小苗,所以他成亲后还算循规蹈矩,隔了一年两人生了个儿子取名袁瑛,马秀英当时还派福顺送去贺礼。

    儿子当然是袁兴的命心肝,但是酒也是他无法舍弃的东西,他苦兮兮地央求道:“我少喝一点,保证不喝醉。”

    马秀英也知道自己提的要求他根本就做不到,转而说道:“你也不能仗着皇上是你姐夫就胡作非为。”

    袁兴一本正经地说道:“除了徐大哥他们,我从不跟别人提我和你的关系。皇上几次要升我的官,都被我拒绝了,现在这个武毅将军是我凭自己本事挣来的。”

    马秀英欣慰地笑道:“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我不求你大富大贵,只希望你平平安安。”

    “姐夫真要动武将了?”袁兴心里咯噔一下,皱起眉头,马秀英的话里有话啊。

    马秀英打断他的话,“不要胡思乱想,守好你的本分。不该说的不要到处乱传,不能参与的事情要坚决拒绝,只要你不做错事,没人敢动你分毫。”

    袁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我带儿他们去军营报道了。”

    “不要惯着他们。”马秀英犹豫道:“也别让他们太吃苦。”

    袁兴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吧,这几个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还能让人欺负了去。”

    马秀英瞪了他一眼,“也不能让他们随意欺负别人!要是让我知道你惯着他们,我先收拾你!”

    “姐,你真嗦。”袁兴很酷地甩了个后脑勺给马秀英,走出宫门招呼孩子们上马车。

    直到马车拐进另一条街道不见了踪影,马秀英还站在宫门口张望。

    逊影提醒道:“主子,回去吧。”

    马秀英收回留恋的眼神,说道:“我自己先回去,你去打听一下朝堂今日发生的事情,看皇上会如何处置杨丞相。”

    逊影不知杨宪犯了什么事,既然马秀英吩咐了她便去查。

    此时朝堂里气氛诡异,群臣面色阴晴不定。

    兵马司首先叙职,“启禀皇上,昨夜带头羞辱皇室的人正是杨丞相的侄子,此人已被诛。”

    话音刚落,都察院巡城御史奏道:“臣要弹劾杨丞相纵容家人,目无法纪。”

    纠察院枢密使奏道:“臣亦弹劾杨丞相欺下瞒上,心狠手辣,胆大包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经查证,杨丞相在扬州为官时,为了制造全面复耕的假象,赶在检查组到来之前在所有的田地上面撒了一层浮土,实际上复耕的土地不到一半。后来为了加快开发进度,驱使百姓不分昼夜干活,一些人活活累死冻死饿死。他还逼迫百姓拿出口粮充作税粮,拿不出的就关进大牢。为讨皇上欢心,他花十五两黄金从南洋商人手里买了两株半尺长的稻穗,敬献给皇上冒充他治下的粮食,而后将南洋商人杀死灭口……他仗着皇上的恩宠,大刀阔斧,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新科进士李进就因为见他没施礼,被他罚在太阳底下跪着抄写十遍公文……”

    纠察院枢密使每念一条杨宪的罪名,官员就惊呼一声,几个和杨宪关系较好的官员本来想要为他求情,这时都悄悄把脚缩了回去。

    杨宪跪在龙椅下方,浑身颤抖,面如死灰,他没想到因为侄子的事牵扯出自己这么多罪证。他恨不得把侄子的尸体挫骨扬灰,可是他还有这个机会吗?他不敢去看朱元璋的表情,只能寄希望朱元璋能念在他这些年兢兢业业的份上从轻发落。

    朱元璋的心情极度愤怒,他也没想到一个偶然事件会牵扯到自己信任的臣子身上。杨宪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可是这个亲信却背着他做了这么欺上瞒下的事。

    胡惟庸和李善长交换了一个微妙的眼神,杨宪的罪证就是他们派人去收集的。谁让朱元璋有让杨宪取而代之李善长的意思,同时也阻挡了胡惟庸的晋升,所以两人很早就开始收集对杨宪不利的证据,准备把杨宪拉下马。这次杨宪侄子触怒圣颜正好成为一个突破口,让他们有了攻讦杨宪的机会。

    胡惟庸站出来说道:“杨丞相在中书省执政时,专决省事,罢去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左丞汪广洋,专横跋扈,妄自尊大。其侄子都敢口出狂言,可想他平时有多骄横放肆。”

    李善长盖棺定论,“臣以为此人放肆为奸事,罪不可赦!”

    群臣附议,“请皇上下旨责罚杨宪!”

    听着百官交相弹劾攻击自己,无一人为自己陈情,杨宪瘫在地上,连下跪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心里有悔也有恨,后悔自己担任中书左丞,成了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后时常和右丞相李善长、参政胡惟庸明争暗斗。恨自己太大意,没有看清两人的险恶用心,两人总是避其锋芒,表面尊敬有加,他还以为把两人降服了,谁知两人在这等着他。刚弹劾他的官员皆出自两人门下,他们竟然悄悄收罗了这么多证据,这是要一击致命啊!

    朱元璋毫无感情地问道:“铁证如山,杨宪,你还有何话要说?”

    杨宪匍匐在地,声泪俱下,嘴唇哆嗦了半天也没抖出一个字来。

    “拖下去,五马分尸!家产充公!男丁发配边境充军,女子贬为奴婢。”朱元璋挥挥手,仿佛在驱赶一只苍蝇。

    群臣人人侧目,面露不忍,谁能想到风头正劲的杨宪才任中书左丞几个月就从高处跌下来,一摔就摔了个灭顶之灾。

第四百八十章 一人罪全族株连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尽管有规定不准后宫的人打探朝堂的事,逊影依然能找到办法。

    梁珉是之前代替赵成在朱元璋身边服侍的大太监,赵成回宫后,他只能退居二线。就这赵成还不肯放过他,唯恐他东山再起夺了自己的权势,经常打压刁难他。

    梁珉自然没有办法向朱元璋诉苦,他见赵成很受朱元璋信任,走朱元璋的路不通,就转而向马秀英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投靠之意。马秀英也不愿让赵成一人坐大,把持宦官势力,就把他派到内务局掌管宫中吃穿用度,这是一个权力大、油水多的职位,梁珉很快就站稳了脚跟,也有了跟赵成抗衡的资本。

    逊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