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七年-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之后方才有些好转。
到了第四日,内阁首辅温体仁以及几个内阁辅臣和囊囊太后以及一些掌握实权的察哈尔部权贵见面,商量关于察哈尔部迁居到下水海之后的那些事情具体该如何做。
而也是在这一日,崇祯皇帝在乾清宫东暖阁召见了刘若宰。
“臣刘若宰叩见皇上!”刘若宰大礼跪下。
他低着头,却只见一双脚走到自己面前,然后肩膀上便搭了一双手。崇祯皇帝带着喜悦的声音传来:“刘爱卿,请起,快请起。”
原来崇祯皇帝竟是亲自来搀扶他。
刘若宰是那等极为忠君爱国之臣子,皇帝这般举动,让他感动的热泪盈眶,眼圈儿立刻就红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他赶紧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道:“多谢陛下。”
又磕了个头,方才站起身来。
崇祯皇帝见他苦的情真意切,绝无半点儿虚假,也是心中感动,他本就是个极为感性的人,这会儿竟也觉得眼眶有些酸涩,很是忍了忍方才止住要哭的感觉。他心下感叹:“这般忠君之臣子,这天底下,也没几个了。”
崇祯皇帝其实一直很瞧不起他的许多臣子们,在董策原来那个时空,他在闯军破城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众臣误朕!”
由此,大致就可看出他对不少臣子的态度,而且崇祯一朝,杀戮臣子,尤其是杀戮文臣,从不手软。其实崇祯皇帝这么想,这么做,还真是一点儿不冤枉他手下那些文臣。明朝末年的文臣们,为自己为宗族打算的多,为朝廷为皇帝打算的少,整日价忙着争权夺势,办正事儿没几个能行的,也没几个真上心的。而且文官们在前几朝嚣张惯了,欺负皇帝欺负惯了,结果碰上一个不愿意忍着也确实在具体行动上不忍着他们的崇祯皇帝,许多文官心中其实是对崇祯皇帝极其厌恶的。
这种厌恶,也体现在他们的许多行为上。崇祯皇帝在位这些年间,被这些人坑的次数可是不少,而且被他们蒙骗的时间更长。
第980章 九九八 臣,不愿入朝!
但他能看得出来刘若宰没有作伪,因此他对刘若宰的看重,更是增加了几分。
崇祯皇帝着人搬了个锦墩过来,道:“刘爱卿,坐。”
刘若宰顿时变得拘谨起来,不大敢坐,但又不敢抗旨,便只好挨着小半个屁股坐在上面了,他腰板儿挺的笔直,目光炯炯的瞧着崇祯皇帝。他这样其实是有点儿失礼的,但刘若宰激动紧张之下也忘了,崇祯皇帝也没在意。
崇祯皇帝问起了收服察哈尔部这件事的一些细节,他虽然看了奏章,但有些东西,终归还是问了亲历之人方才能够更清楚。
对于他问的问题,刘若宰一一详细作答。
崇祯皇帝显然对这件事很感兴趣,问得很细致,许多细节都要问,尤其是对那一夜董策等人袭杀建奴使节这一段,就更是上心。
听完刘若宰的描述之后,他轻轻拍了拍桌子,慨然到:“这董策,当真是我大明的班超班定远啊!朕有此等臣子,当真乃是幸事!”
他听着刘若宰的描述,竟很有些心驰神往,恨不得当时自己也在现场,策马扬刀,将那建奴斩于马下!
何等豪气,何等爽快?
一旁的曹吉祥听了这话,心中暗暗道:“刘若宰要了不得,这会儿又多了一个要了不得的人物!”
刘若宰终归是看重董策的,此时听崇祯皇帝夸赞董策,便也赶紧给董策说了几句好话,好生夸赞了他一番。
关于察哈尔部这个话题,两人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说的都口干舌燥了,崇祯皇帝兀自谈兴未减。不过他也很忙,还有许多事要处置,也知道自己不能把大量时间花在这上面,便主动结束了这个话题,转而说刘起了今日召见刘若宰的主要目的。
“刘爱卿,你这次功劳卓著,朝廷素来公正,有功须得赏,再说,朕也知道,你在冀北道任上做的不错。”崇祯皇帝笑吟吟道:“朕拟让你入朝,担当礼部左侍郎。”
他并没有问你意下如何之类的话,身为皇帝,他给臣子安排了差事,那自然是不容许臣子拒绝的。我让你做什么官,你就要做什么官,我何必问你的意见?而且,在他想来,刘若宰也不会拒绝。对于刘若宰来说,由冀北兵备道而一步走到礼部左侍郎的位子上,乃是连升好几级,这样的大好事,刘若宰岂能拒绝?
听了这句话,其实刘若宰心中没有丝毫的高兴,反而是一片黯然。
他不想入朝。
朝中大员勾心斗角,蝇营狗苟,无尽的龌龊,不休止的争斗,这种情况,在崇祯朝一直存在着。而他身为礼部左侍郎,已经可以是称作一支相当不弱的力量,他已经猜到了,等自己正式做到那个位置上去之后,肯定会被一方拉拢,而只要是自己贴近了一方,就会被另一方打压。
就此,便要身不由己的卷入这种争斗之中。
但是他能选择不加入超然物外么?如果他的地位更高一些,权势更大一些,可能还有可能。但是现在,他这个礼部左侍郎的官位,说小不小,但是在朝中这些大员们看来,也着实是不算多大。他还没有资格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游离于这些势力之外。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毫无疑问会遭受到各方势力的攻击。
只要入朝,就会身不由己的被卷入这些事情中,躲都躲不了。
刘若宰对这一点认识的非常清楚。
事实上,他还在大草滩的时候,就通过种种渠道得知了朝廷可能对他的任命,当时他就知道自己很大可能是要担当礼部左侍郎的,当初他就非常抗拒。
他不想被卷进朝争之中,他想切切实实的做一些事情,而且他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在礼部这种清贵而且权力不是特别大的衙门做事,他想要独掌一方,手握重权。他想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他想要施展自己的心中抱负。
如果让他入朝之后担任一个权力更大,更重要,同时也是时时刻刻能接触到皇帝的差事,哪怕是被卷入朝争之中,他也认了。但是现下这种局面,他觉得不成。
从大草滩开始,他就想着该怎么着能推却了这次任命,或者是改变皇帝的想法。他动用了种种手段,想了很多办法,结果都是没用。
而现在,皇帝都亲口说了,自己还有什么改变的机会么?
不可能了是吧?
只是在此时,刘若宰心中忽然涌现出一股极其强烈的冲动,心中更有莫可名状的力量在翻涌奔腾,他内心深处忽然有个想法浮现出来:“我既然不愿,我为何不直说?我为何用那些私底下的手段想要改变皇帝的想法?我直说就是了!”
“我一心为了大明,一心为了朝廷,一心为了陛下,我就把我真实的想法说出来,陛下圣明,想来也能理解我的苦衷。”
想到此处,刘若宰心中的这个冲动再也按捺不住。
他霍然起身,把曹吉祥和崇祯皇帝都给吓了一跳,刘若宰一撩下摆,跪倒在地上,高声道:“陛下明鉴,臣,不愿入朝!臣愿继续为陛下统领边镇,操练士卒,为我大明,练出一支强军来!”
乾清宫东暖阁中一时间陷入难言的死寂之中。
崇祯皇帝紧紧的盯着刘若宰,一言不发,刘若宰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地面上铺设的平滑金砖。一旁的曹吉祥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喘口气就打破了此时的局面。
他心中暗叫不妙,骂道:“刘若宰啊刘若宰,你怎地这般不识抬举,不知好歹?皇爷破格提拔与你,你还不领情?陛下想让你入朝享福,你非要自己去苦寒边地受罪?你这是何苦?激怒了陛下,只怕你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捞不到啊!”
刘若宰和曹吉祥都以为崇祯皇帝要大发雷霆了。
但是却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许久一语不发。曹吉祥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却见崇祯皇帝此时眼神怔怔的,竟然是在出神!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往事,竟然在这种时候走神了。跪着的刘若宰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走神儿了,对于他来说,这种等待皇帝裁决的时候,每一秒都过去的极为艰难,极为漫长。很快,他额头便有大滴大滴的汗珠滴落了下来。
第981章 九九九 大同巡抚!
曹吉祥看了不落忍,有心想提醒崇祯皇帝一下但又不敢。
还好崇祯皇帝走神儿也没走多久,很快就回过身来,他瞧着刘若宰,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他有一次起身,将刘若宰搀扶起来,这已经是他今日第二次亲自搀扶刘若宰了。曹吉祥在一边都呆住了,崇祯皇帝召见过许多臣子,但能够有这等待遇的,可是寥寥无几。
被崇祯皇帝搀扶起来之后,刘若宰也是呆了片刻,但他接着便是心中涌起一阵狂喜:皇帝有这等举动,这说明,自己方才的那一番话,并未激怒他?
崇祯皇帝看着刘若宰,温和道:“刘爱卿,如你这般忠君之臣子,现如今,当真是不多见了。不入朝中,而自请去往苦寒边地,为朕戍守边疆,操练强军,刘爱卿,朕,当真是没有看错人!你没有让朕失望!”
说到后来,他一时哽咽。
刘若宰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瞬间脸色一片通红,高声道:“为陛下,为大明,乃臣之本分!”
“好,好!”崇祯皇帝嘴角露出一抹讥诮:“可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连这本分都做不到!当真是该杀!”
他狠狠的说了一句,便接着就醒悟到,这会儿说这种话似乎有些不合适,便立刻转移了话题,道:“刘爱卿,你想去哪儿?”
刘若宰瞧着崇祯皇帝,沉声道:“陛下,臣愿去大同!大同镇,臣更熟悉,而且这大同镇,离着察哈尔部要迁去的下水海很近,臣去了那里,更方便处理和察哈尔部的一应事宜。察哈尔部跟臣颇为熟悉,做起事来,想来也比别人得心应手一些。”
“好,那就去大同!”
崇祯皇帝没有丝毫的犹豫,断然道:“焦源溥在大同巡抚任上做的一塌糊涂,朕早就有心撤掉他,正好,你就去大同!”
他高声道:“曹吉祥,拟旨!”
“是!”曹吉祥赶紧应道。
他这会儿当然是寻摸不到纸笔,不过先记下来,待会儿再写也没问题。
崇祯皇帝朗声道:“大同镇冀北道兵备副使刘若宰,功勋卓著,国之栋梁,迁兵部右侍郎,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钦此!”
曹吉祥赶紧记下来。
“刘若宰,你去大同,朕对你,可是期许颇高。”崇祯皇帝道:“去岁建奴入寇,大同镇残破,弃城失地,朕当时也很震怒,杀了不少人,撤了不少人。但是现下想来,大同镇之弱,是弱到了根子上,弱到了骨子里!军兵羸弱,将官怯战,怎么可能打得赢建奴?”
“大同镇原来那些军兵,已经不能指望了!刘若宰,这一次你去了,便给朕练出一支强军来!若是建奴再度入寇大同镇,大同镇还是去岁那般表现,朕便要杀你的头!”
崇祯皇帝盯着刘若宰,厉声喝道:“朕说得出,做得到!”
刘若宰沉静无比,重重点头:“若是臣做不到,陛下杀臣,臣毫无怨言!”
他心中沉甸甸,却又欢愉无比,终于能回去了,能回到大同镇,回到那个能让自己大展宏图,大施抱负之地!
等到自己在大同镇做做出一番大事来,再回朝中的时候,那才真正是可以影响朝堂,影响陛下,彻底实现自己的宏愿。
很快,刘若宰告退。
不多时之后,这道圣旨便到了内阁,内阁极为阁老面面相觑,都是有些呆了。之前不是说,要让刘若宰当礼部左侍郎么?怎么忽然任命他为大同巡抚了?
陛下未免也太,太草率了些吧?当然,这话都是在心里说的,谁也不敢说出来。
温体仁也有些摸不清头脑,皇帝这忽然的任命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如果刘若宰不当这个礼部左侍郎的话,那文震孟就很有可能成为礼部左侍郎,而文震孟跟温体仁素来不合,他当上礼部左侍郎,温体仁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
这让温体仁有些恼火。
只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压下心中的恼火。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一直呆在首辅的位子上,因为陛下的旨意,他不会抗拒。他会欺瞒崇祯皇帝,甚至会坑他,但是他绝不会让崇祯皇帝知道,更不会和皇帝硬抗。
所以这道旨意,他也遵从了。
旨意在内阁这儿过了,便算是产生了效力。
崇祯皇帝也很着急,立刻将旨意下达下去,傍晚时分,京中绝大多数的官员,公侯勋戚,以及那些有资格知道,有门路知道的人,便几乎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各方反应不一。
而四日之后,旨意被八百里加急送抵了大同镇。
这一日,也正好是王中敏从磐石堡被耶律斡里和羞辱一番的日子。
大同总兵府邸。
王朴的书房之中。
王朴虽然是个武将,但他乃是将门世家出身,家世很好,从小也读了不少书,事实上,他素来举止打扮,更像是文官而不是武将。似乎,他也想削弱人们对他武将这一层身份的认识。
舞文弄墨,他也没问题,吟诗作赋,倒也勉强应付得来,素日里,王朴也是和不少文官交往。事实上,由于他更偏向于文人的这种特质,他和大同巡抚焦源溥的关系极好。
这也使得他在大同镇的地位很高,几乎没人敢招惹他,没人敢在他头上动土。
所以当出现了一个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人的时候,他就格外的愤怒,愤怒到了极点。
他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抹着眼泪哭哭啼啼的幼孙,面无表情。
王中敏的表情很委屈,抽抽搭搭道:“爷爷,那些磐石堡的人,忒也不讲道理,孙儿不过是说了几句话,便杀了咱们的人,还那般威胁孙儿!您一定要好生整治处罚他们!”
自家这孙儿的德性,王朴是很清楚的,事实上,他知道,此时的王中敏言语中肯定颇多不实之处,说不得是隐瞒了许多,三分真七分假。王朴很清楚,这件事情的起因,肯定是自家孙儿主动挑衅,而主要责任,肯定也是要落到他头上。
但那又如何?
我王朴,乃是堂堂大同总兵,在这大同镇的地面儿上,就只有我王朴的人欺负你的道理,你还敢反抗?你若是老老实实的,我便欺负你欺负的不那么狠,你若是敢反抗,我便直接打杀了你!
第982章 一零零零 收拾不成了
因为我是王朴,我是大同总兵!
他感觉自己对这个孙儿亏欠良多,所以就更是不允许他受一丁点儿的委屈。
他心中已经是杀意凝聚,只是脸上却依旧面无表情,而且似乎注意力有点儿不太集中,在沉思着什么。他年纪已经不小了,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也有许多,早就已经可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王中敏说完,却是久久没有得到自家祖父的回应,他本来是低着头的,但这会儿却忍不住了,抬头看了一眼,却见自己爷爷似乎正在神游物外。王中敏顿时很是委屈,跺了跺脚,拉长了声音道:“爷爷,你在想什么呢?孙儿说的话,你听到了么?”
“哦…什么?…哦,呵呵,听到了,听到了!”
王朴思绪被拉了回来,呵呵一笑,慈爱的看了王中敏一眼,笑道:“乖孙,放心吧啊,乖孙!这口气,爷爷替你出了。”
“我不是要出气,我是要报仇!”王中敏咬着牙,脸色狰狞道:“羞辱我的那个将官,还有他手下那些兵,都必须死!而且我要他们的家人一个个都被贬为奴婢,让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还有董策,我要让他跪在我面前给我磕头!”
“好,好,不是出气,是报仇,都依你,都依你。”
王朴站起身来,拍了拍他脑袋:“惹我的乖孙儿生气了,这些人,都该死。”
王中敏这才转怒为喜,笑道:“爷爷真好。”
“那是,那是。”王朴捻着胡子哈哈笑道。
好一会儿之后,王中敏离去,王朴招手,让门外伺候的内府管事进来,在他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
那内府管事点点头,快步离去。
少顷,他带着一个人过来了。这人一身寻常打扮,但还是能从他身上瞧出几分战场杀伐的铁血气息来,不难猜出,此人乃是行伍出身。他大约四十来岁,又高又瘦,面色阴鸷,看人的时候,眼睛都是眯着的,眼神恶毒而不怀好意,似乎能把人身上的一切秘密给看穿。
他的身份,大同城中知道的没几个,许多人看来,这个名叫公孙绩的中年汉子不过就是王朴王总兵麾下一个寻常的游击将军而已。
但是真正知道他身份的人却是都对他极为的忌惮。
王朴权力很大,势力很大,生意做得也很大,而同时,得罪的人也很多,仇敌也很多。王朴干过的见不得人的事儿,为数不少,为他干这些见不得光的活儿的人,便是公孙绩。
公孙绩来到书房门口,轻轻敲了敲房门。
过了片刻,里头方才传来一个声音:“进。”
公孙绩推门进去,又赶紧掩上,他走到王朴面前,低着头,一言不发。
王朴淡淡道:“磐石堡守备董策,三日之内,寻到他的把柄,要让他家破人亡,罪诛九族的那种。有把柄就寻,没把柄,便罗织罪名。”
“是。”公孙绩一句话没多说,只是低低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
他和王朴,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交流的方式。两人从来不多说话,每次都只是简短的一两句话的交流,而这一两句话,就足以决定许多人的命运。
公孙绩刚离开没多久,书房外面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朴眉头皱了皱,心里隐隐然有些浮躁和烦闷。
他书房所在的这个小院儿是府中的禁地,除了指定的三个日常打扫这处小院儿的几个信得过的心腹下人,寻常人都不能进来的。尤其是他在书房的时候,除了在门外伺候的内府管事之外,其它人没有命令都不能过来。
甚至连他的儿子们都不例外。
能在这时候过来的,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是他的乖孙儿王中敏,另外一个,则是他的师爷。
楚子昂。
楚子昂既是他的师爷,也是他的首席幕僚,还是他的智囊,甚至在王朴带兵打仗的时候,军中的粮草等事情,也都是他在操办。
他做事能力极强,替王朴把许多事情都是处理的井井有条,可说是极大的为王朴分忧了。
王朴对他也是极为倚重,视作左右手,对他也非常礼遇,从来不直呼其名,而是以先生称之。连秀才功名都没有,一介白身的楚子昂,在王朴为首的大同镇边军体系中地位非常超然,许多参将游击将军这一类的大将,见了他,也都是要恭恭敬敬的行礼,道一声楚先生。
王朴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却眼不花耳不聋,身体还是非常康健的,已经听出来了,这脚步声正是楚子昂的。
楚子昂素来镇定,此时脚步声却是这般急促,可见定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而偏偏王朴此时最怕的就是发生什么突发性的大事,在他看来,维持现状就好。
脚步声到了门前,略略停顿了一下,王朴扬声道:“是楚先生么?进来吧!”
“是。”门外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接着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楚子昂推门进来了。
他大约五十岁上下,很清瘦,也颇为俊朗,留着一部美髯,大致可称为美男子。
他拱了拱手,道:“见过大人。”
“楚先生不必多礼。”王朴笑道:“先生有什么事么?”
楚子昂却是不作答,他指了指门外,道:“大人,小少爷的事儿,我知道了,他在磐石堡受了羞辱。而且咱们的人,还死了一个。”
“嗯。”王朴淡淡点了点头,没多说。
楚子昂知道这事儿很正常,在他麾下,楚子昂权力相当大,不但是他的公务,便是府中的私事,楚子昂也有资格过问。
“方才学生来的时候,瞧见公孙绩了。”楚子昂接着道:“大人您是不是派他去寻那董策的霉头,准备整治董策了?”
“没错儿。”王朴道。
楚子昂叹了口气,道:“大人您待会儿还是把他叫回来吧,这董策,整治不成了?”
王朴动容道:“此言怎讲?”
“朝廷有旨意到达了大同镇,现在这旨意应该是刚刚到达焦源溥焦大人那儿,知道的人只怕还没几个,学生也是刚得到消息,便赶紧来寻大人了。”楚子昂道。
“朝廷有旨意?”这一下子,王朴也沉不住气了,急声道:“旨意中说的什么?”
“是两道任命。第一道,便是关于那磐石堡守备董策的。”
第983章 一零零一 北东路参将!
“什么,董策的任命?这厮升官儿了?”王朴问道。
“没错儿,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