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血祭山河-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九十章 国际政治的真谛(3)

    戴笠给高飞的是甲种团的编制给养,但是高飞却不想要那么多人,在高飞看来两个大队近六百人的编制,对于敌后游击作战也是相当的不利的,各部队必须拥有单独作战,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加强通讯联系,强化各部队之间的有效协同。

    想在给军统来一次大清库行动,显然高飞是想得太美了!不过能够接收苏械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林淑杰由于公务繁忙,所以还是有沈醉陪同高飞接收装备和点验物资,军统所部的忠义救**系统此刻已经拥有了第一到第七纵队,除了最先组建的第五纵队之外,其余纵队皆为甲种团建制的。

    在武汉近郊的一座秘密地下军械库内,高飞见到了tb…26轻型苏制坦克、七十六毫米野炮等等武器,显然这些武器都是给中央军所部换装预留,替换下的武器才会酌情补充下面的地方派系杂牌军,比如第五战区的众多部队。

    在高飞的记忆中,1937年4月的时候,当英、美、法诸多国家先后宣布向中国禁售军用物资和战略物资之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通知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如果中国国民政府愿意与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方面可以向中国出售其急需的飞机和坦克,并提供不少于一亿法币或五千万美元的贷款,以供中国方面购买苏联的军火。

    非常可惜的是中国方面当时顾及与德国和欧洲的关系,对苏联的热情给了一张冷脸,直到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才感到形势严峻,因为国际诸国根本不为中国利益所动,相比中国日本的这个筹码的分量要重得太多太多。

    不过战事的发展与欧美诸国对中国的出卖,也让蒋介石意识到了所谓国际政治的真谛,什么是同盟?何为友谊?没利益就没情意,没有最不要脸,只有更不要脸才是国际政治的真谛,于是恍然大悟的蒋介石才派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张冲,向苏联方面鲍格莫洛夫递交军火供应协议的草案!请求苏联政府在三到五个月内向中国政府提供三百五十架飞机、二百辆坦克和二百三十门大炮,而且恳请苏联政府将上述军火在协定签订之日起一个月内开始提供,同时还要求中国派苏联方面派遣飞行员、航空技师、炮兵和坦克手,以训练中国部队。

    直至1937年8月21日,淞沪大战进行到无比惨烈之际,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此后苏联方面才决定开始向中国提供经济贷款和军事援助,并派遣军事专家和志愿航空队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

    高飞记得后世很多人都在极力的诋毁所谓的苏援,对于美援进行不切实际的吹捧,实际上这些都是极度无知的额表现,美国也是当年入侵中国八国联军之一,美利坚合众国的中国文物比中国国内的还多,美国人是以搞人种灭绝和屠杀掠夺起家的,一伙当年从欧洲被流放的犯人的崛起有何荣耀可谈?谈谈美国人的祖先都是小偷、强盗、杀人犯、□□、骗子吗?

    实际上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样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美国人的基本准则就是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起点,从历史上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直到1941年,美国为日本提供了超过十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日本人用这些贷款购买了大量的战略物资,用从中国掠夺的贵重金属偿还美国人的贷款,同比美国人只给了中国几千万美国购买药品等非直接用于战争的战略物资,中国人民缺少的是抵抗侵略的武器,而不是医治伤痛的药品!这一点美国人恐怕最为清楚。

    实际上,苏联政府对中国方面的贷款对我国太平洋战争前抗战具有深远的意义,太平洋战争前国民政府共获得国外贷款五亿美元,其中苏联对华贷款占了整整的六成之多,居国际各国对华贷款首位,美国政府给予所谓一亿美元的贷款实际上是1941年11月30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给予中国,最为关键的是,苏联政府方面给予中国的全部是军火贷款,中国利用这些贷款购置大量苏制武器直接用于抗战,而西方国家予中国政府的十七笔贷款全部是非军事性的,没有一笔为军火贷款。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美国给予日本的贷款利息仅仅为百分之二点一,苏联方面予中国政府的贷款利息相比各国较低,为百分之三,相比英美援华给予中国政府百分之六点五的利息,苏联方面的利息实在很低,仅次于美国给予日本最惠国待遇的特殊贷款利息。

    而且苏联政府还同意中国方面用农矿产品各半的方式偿还,此举对国民政府甚为有利。我国为所产钨、锑、锡为最为重要之战略物资之一,乃是苏方需要甚急,尤以锡需要为甚,因锡的主要产地马来亚控制在英国人手中,对于苏联人的购买要求,英国人甚至提出可以以现金换锡,但是,其时钨、锑、锡产量终究有限,德、美、英等欧洲国家都非常急需,全部属于战略物资。

    而且欧洲各国予华贷款无不要求中国政府方面以此类战略物资担保偿还,而苏联方面对此条件可谓极为放宽,虽然苏联政府方面的所谓援助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中国战场能够拖住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让日军从战略上无力北上,牵制住日军的战略方向转移,以免在最坏的情况下使得苏联方面被迫选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苏联政府在欧洲最大并且敢于付诸于行动的敌人恐怕就只有正在飞速崛起的德意志帝国了!

第九十一章  无事献殷勤(1)

    第九十一章无事献殷勤

    苏联人在军援问题上还是非常慷慨的,在高飞熟知的历史中,国际上诸多国家在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给予中国政府的军事援助问题上,苏联政府方面的援助是最及时,同样也是武器性能最好的,不同于英法欧美国家高价卖给中国的武器都是极端落后的淘汰武器。

    在英法美等国看来,在国联与九国公约组织的框架之内,武器禁运的前提下卖给中国政府武器就已经是一种施舍了,中国政府方面当感恩戴德,抱怨完全是不应该的。

    苏联政府给予的军事贷款援助的苏制武器性能、型号都是苏军最新装备的现役武器,比如出售给国民政府的歼击机是n-15、n-16,至苏德战争爆发前仍为苏军一线装备,n-15型歼击机低中空比较灵活,善于做盘旋动作,便于水平作战,是苏军的主力战机,而n-16型歼击机则更先进,就连苏军的远东部队也极少配备,其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便于垂直作战和追击,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歼击机之一。

    在日本的零式战机出现之前,这两种机型高低搭配,配合出击往往以少胜多,取得辉煌战果,中国空军与苏联志愿航空队依靠这两种主力机型与侵华日军反复争夺战场制空权。

    苏联方面援助给中国的轰炸机分为cb即轻型轰炸机和ab重轰炸机两种,两种轰炸机都属先进机种,相比日军新锐装备的九七重爆也毫不逊色,可以说cb轻型轰炸机在在性能、航程、载弹量等方面与日军的九七式重爆大体相当,尤其其的巡航能力为超过一千二百公里,最高时速四百一十二公里,升限达九千五百公尺,在携带增程燃料的情况下还可带载弹三百五十公斤。

    最为主要的是日军使用的九五式、九六式敞开式驾驶舱的攻击机,无论是升高与速度都不如cb新型轰炸机,从而无法实施截击。

    一般后世总是认为苏制武器质量粗陋简陋等等,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苏联制造的火炮质量在世界上也亦属前列,在接收苏制武器的时候,经过火炮专家验收苏式火炮认为苏联高炮命中率甚大,反坦克炮品质及性能均甚优好,较德国制造者为优,且用途甚广,决定大量购买!苏制武器往往考虑到的是实战功效和成本,在苏联武器设计者们的思路中,并不是武器要迎合使用者,而是使用者去适应武器。

    以苏联方面出售给国民政府的tb…26轻型坦克为例,tb……26是苏军三十年代列装的主要轻型坦克之一,其的性能不算良好,tb…26的驾驶员座椅的是简易的铁片座椅,驾驶员往往都要自行缝制一个厚坐垫,驾驶起来以免磨破臀部,而同期德国二型战车内的驾驶员座椅是经过了一百七十余道程序制作出的真皮座椅,即便到了战争后期德国物资匮乏,依然使用泡沫加帆布的工艺,这其中体现的就是两种不同的武器设计理念和思路。

第九十一章  无事献殷勤(2)

    但是,中国本身并无制造与组装的能力,只能进行简单的维修,所以每一辆坦克对于中**队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于是这批来之不易所以特别装备了第五军新组建的第二百师,组成了国民政府第一个机械化师,与在西方购买武器的艰难相比,苏联方面提供的军事援助贷款的优厚条件几乎让国民政府感激涕零,要知道同期孔祥熙在欧洲各国接洽之战前购买的飞机事宜,英方仅有表示供给二十余架,法方四十四架,全部要求中方付现款或者贵重金属,其价格较予在苏方方面足足高出了一倍有余?

    在中国抗日战争罪艰难的时刻,英法为首的欧美国家依然没忘记继续盘剥中国,爬在中国的血管上继续吸血,在国际政治上中国人就是一个孤儿,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朋友!

    高飞记得在历史上直到1941年6月间,苏德战争全面爆发,苏联援华贷款宣告结束。期间苏联著名经济史专家斯拉德科夫斯基进行过统计,苏联共援华各类型飞机904架,坦克82辆,牵引车602辆,汽车1516辆,大炮1140门,轻重机枪9720挺,步枪5万支,子弹1。8亿发,炸弹31600颗,炮弹约200万,以及其它军火物资。

    可以中肯的说苏联在次期间还是给予了国民政府方面非常大的支持,回顾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给予中国的所谓的援助,那一次是真正的出于无私的目的?苏联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哪一个国家没出卖过中国的利益?他们都是在极度无奈的情况下才给予国民政府以帮助!孤独的中国在孤独的抵抗,这句话可谓恰如其分。

    面对大批的苏械,高飞还是感觉到有些微微的无奈,因为高飞所指挥的第五纵队是一支特种作战模式下的作战分队,其所需要的武器装备也是特制而成的,根据执行任务的需求和特点所进行装备。

    比如让高飞特别热衷的手枪、冲锋枪消音器,实际上消音器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大致上消声器按照消声原理主要有膨胀式、涡流式、能量吸收式、密闭式、枪管开孔式等,效果比较好的膨胀式消声器是在枪口处安装一个大容积的膨胀室,使高温高压的燃气得以膨胀、减压后再施放的原理,这种消音方式对单发射击比较有效,但是对连发射击却无效。

    唯一对连发射击有效的模式是枪管开孔式消声器,其在枪管上靠近枪口的一段距离内打许多小孔,消声器套在外面,射击时,在弹头发射出枪口之前就已经有一部分燃气进入了消声器,从而达到降低枪口压力、减小枪口噪声的目的。

    而高飞选择的则是复合式的消音器,就是膨胀式消音器配合开孔式消音器同时结合使用,不过在得到良好消音效果的同时,要以牺牲枪弹的杀伤动能为代价。

    高飞非常清楚,中**队大多擅于防守大部分缺乏进攻的意识,而高飞在下一阶段战役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防御,更多的则是进攻,

第九十一章  无事献殷勤(3)

    但是,最为关键重要的是进攻的精神,而并非武器,武器是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即便在后世从天上的卫星到手中微分子技术制造的武器武装起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依然声称赢得战争的关键在于操作武器的士兵,而并非武器。

    高飞不同意美国人的唯精神制胜法,也不同意英国人的武器制胜法,高飞认为他所需要的是一种有效的结合,给极富进攻精神拥有顽强意志的官兵组成的部队装备上先进的武器,将武器的效能威力最大化,去更多的杀伤日军,可以说高飞的所谓理论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实战理论。

    所以高飞需要的武器并不是一般普通的武器所能满足的,比如选择配备的冲锋枪,高飞最开始选择的是mp…18德制冲锋枪,也就是国内俗称的花机关,但是由于mp…18冲锋枪在加装消音器后显得过长,而且威力下降过多,所以被迫放弃,在陆续试验了几种冲锋枪效果均不理想后,高飞一度几乎放弃了给冲锋枪加装消音器的念头。

    不过很快贴心无比的沈醉给高飞送来了一款伯格曼mp35冲锋枪,该枪发射九毫米的派拉贝鲁姆手枪弹,高飞曾经在枪模杂志上见过伯格曼mp35冲锋枪,该枪在二战期间曾被德国国防军、武装党卫军和□□使用过,但是其知名度远远不如同样发射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大名鼎鼎的mp38冲锋枪和mp40冲锋枪。

    由瓦尔特厂生产的伯格曼mp35冲锋枪采用的是实木枪托,整体萧切机匣锻造精密机械加工的模式,能够适应多种恶劣的环境,保养十分简单,不完全分解状态下全枪只有九个部件。

    伯格曼mp35冲锋枪安装新型消音器的试验结果让高飞还算是比较满意,但是望着九毫米的派拉贝鲁姆手枪弹,高飞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那就是老子的后勤补给该如何保障啊?

    与敌鏖战,缴获于敌,反击于敌?这话说得简单,用缴获日军的武器去消灭日军?前提是不顾及己方的伤亡作为代价,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什么战神,在将军荣誉的光环下则是累累的将士白骨。

    高飞的主张就是使用比日军猛烈的火力在所受控的范围之内,对日军形成有效的压制火力,所以第五纵队在武器方面绝对不能含糊,而且第五纵队的真正作战部队不会超过三百人,即便加上陆仪凤的帮众也不过七百余人,与一个甲种团的编制相差甚远,戴笠在用人方面可不搞什么信而不疑。

    军统历来都是搞人盯人的策略,就算是无比热心的沈醉,高飞在称兄道弟之间也防了一手,毕竟是人心隔肚皮,高飞自问自己没有哪点能够让沈醉这样心高气傲之辈与自己攀谈相交,而且只有他高飞有求于沈醉,沈醉可没什么要求他高飞的,这样的关系之下,其间厉害关系自然不言而喻。

    高飞记得有句老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第九十二章  报纸的秘密(1)

    第九十二章报纸的秘密

    高飞浑然不觉,但是沈醉还是特别的上心,就在高飞在武汉整编部队期间,高飞所言的逃生过程都得到了戴笠派遣特务的调查认可,高飞的身份刚刚一确定,沈醉就带着戴笠的委任状来到了位于珞珈山荣军院的第五纵队秘密营地。

    可以说调查之后高飞浑身上下没有任何一个疑点,这也让戴笠着实的松了口气,高飞是军统的人,又是□□在非常时期树立起来的一面大旗,如果这面大旗若是倒了,恐怕从他戴笠一直到蒋委员长,没有一个人的颜面能好过。

    现在可谓是尽弃忧虑之责,于是国民政府方面开始极为高调的宣传高飞在燕子矶英勇抗敌的事迹与其绝处逢生的奇迹。

    不过国民政府军政部与宣传部、政训处等联手打造得“高飞历险记”让高飞自己听了都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当时高飞不过是要牺牲自己为南京的数十万军民夺一条求生之路,远远没有电台宣传中那样心怀蒋委员长的谆谆教诲,忧国忧民,一心为国家之干城!就连高飞从小敬党爱国,军校时期精诚团结的故事都全部罗列出来作为证明。

    高飞此刻恨死了操办此事的张群,不过高飞的恨可不敢表露出来,每次见到张群高飞都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一口一个老前辈或者张长官的称呼不离口,原因是张群此人系保定陆军学校出身,后考取赴日留学生,进入日本军部所办的一所陆军军事预校振武学校学习。

    在学习期间张群与同在该校学习的蒋介石相识,原本张群的愿望是学习步兵科,但是与蒋介石一见如故之后,改为炮兵科,可谓是与蒋介石朝夕相处,而且在东京张群与蒋介石一起加入了同盟会,期间张群充当了蒋介石的绝对跟班和鞍前马后的小跑腿,对此张群却乐此不疲,经常拿出来吹嘘一番,证明自己的眼光多么的独到。

    在完成了振武学校预备课程之后,张群又与蒋介石到日本新潟高田的陆军第十三师团步兵第十九联队见习,后于第十期考入士官学校。

    而且在高飞的记忆中,张群此人历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会委员兼政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政府主席、外交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行政院副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可谓是长荣宠信不衰,这就如同后世一些单位与公司的人事道理一般,为什么干不好工作?上挤下压工作无法开展?其原因就是因为上峰领导不“挺”你,有领导的全力支持,一切的困难皆不在成为困难,张群显然就有一个“好领导!”

    高飞现在才体会到所谓宣传的威力和国府的一贯习惯做法,那就是要捧自己高飞,不管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功劳统统的都归高飞了,一堆高飞干过没干过的事情,都算在了高飞的头上,这让高飞非常的无奈,只能私下暗自咒骂,你们丫的一帮不要脸习惯的家伙,这么的吹捧不是让老子开心吗?你们不要脸,老子可还要脸啊!

第九十二章  报纸的秘密(2)

    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高飞发觉自己似乎已经不再是自己,取而代之的是金钢葫芦娃、哪吒、孙悟空、超人、变形金刚等等重生在世,大可吐口水击落日军攻击机,放屁蹦飞日军战车的主。

    沈醉此番前来,高飞被逼无奈向其大倒苦水,实际上高飞真的是享受不了这样堪称“神奇”的宣传,日本人不是白痴,国人也皆非傻瓜,这么宣传下去自己恐怕就会成民国英雄变成民国笑料了,过分的吹嘘也会让人陷入自卑境地。

    沈醉在表示无奈之后道:“这个是最高军事委员会所订的,恐怕张群也不过是个负责的而已,只能向局座反应一下,局座在委座面前还是能够说上几句话的,我想上面的人也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这点请稍安勿躁便是。”

    高飞点了点头道:“另外一点就是我部下最近得罪了不少拍我照片记者的相机,兄弟我干的是敌后出生入死的营生,为国捐躯牺牲在所难免,但是要死在照片泄密上面恐怕就太过冤枉了,现在我们的报纸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不知情中大量的泄露我军的军事机密,我真想不同为何有些长官那么热衷在记者面前胡言乱语一番?”

    沈醉听高飞说报纸泄密顿时为之一愣道:“老弟!这种玩笑可开不得,这与你抢几部相机,曝光几卷底片不同,可要有案例和真凭实据才行啊!”

    高飞正色道:“一个叫雅各布的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德国旅游的小册子,在介绍德国各地风景胜地的同时,还详尽地公布了德军的编制结构,以及超过一百六十名部队指挥官的姓名简历,甚至对德军新成立的装甲师步兵部队也作了详细的介绍。德国元首希特勒为此勃然大怒,下令彻底追查,调查之后原来发现,这个名叫雅各布英格兰人是个极为有心之人,长期搜集德国报纸上发表的涉及军事情况的报道,积累了大量资料和卡片,经过综合研究判读,整理出了大量的军事秘密,这样的例子在欧洲不胜列举了!比如广播和报纸都能够让日军了解我军的下步战略安排部署情况,比如战区、集团军司令长官的姓名都应该是极其保密的。”

    沈醉惊讶无比的望着高飞道:“你不干间谍真是太可惜了,不过这小小的报纸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高飞翻出一份旧报纸拿在手中道:“记得在南京的时候教导总队最精锐的宪兵特勤中队遭到日军夜航轰炸机大规模轰炸的事情吗?”

    沈醉有些惋惜道:“那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啊!一个连阻击日军一个大队都不是问题的劲旅啊!可惜遭到轰炸之时全员正在休息,伤亡惨重啊!委座听闻其驻地遭到日军轰炸都落泪了,唉!可惜了啊!”

    高飞将一份民国二十五年的旧报纸递给沈醉道:“你自己看看吧!就是中央日报给日本人提供了情报,才让宪兵特勤中队遭到了灭顶之灾。”

    沈醉翻开报纸看了好一会,不解道:“我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啊?不过是介绍其精锐之所在,即便敌军看了也是震慑其胆,挫其锋芒而已。”

    高飞将报纸展开指着上面其中一段道:“该部在紫金山勤加操练,傍晚徒步急行军返回二龙沟宿营,如担负战备警戒任务则在紫金山营区宿营。”

    高飞望着沈醉一句一字道:“报纸都将咱们的军事情报出卖光了,在看这条,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汤恩伯军团表示一定痛歼日寇?李宗仁长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