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启风云-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县令说:“她们两位一个是学的医术另外一个学的织绣,据她们自己说在宫中学习了一年多,其技艺只能说过得去谈不上精通。依下官看来她们的作用更多表现在召集人互相学习集体做事上面,以前很多女子讳疾忌医小病拖成大病最后不治身亡,自从宫女医官回来后召集了很多女医生替女子治病,生意好还被很多人赞扬。假如她真嫁到邻县去女医馆也不会关门,好多有生意头脑的人都准备接手,下官也正跟人商量是让私人做还是继续向上面要人。”

    杨涟摇了摇头说:“估计上面也派不出来人,你们最好先让私人做起来加强监管就好,以后人多了再慢慢收回来或者另外新开医馆也可以。宫里要放宫女出来还得等年底看,反正我听说皇上的意思每年都会从宫中放一批人出来,同时收一批人进去,相当于宫里在替各地培训人才,你们应该感谢皇恩才是。”

    卢县令一听忙说:“皇上恩德天高地厚,我们做臣子的确实应该时时刻刻感念皇恩。”

    杨涟想了下问:“你说要嫁到邻县的是学医的?那已经嫁人的是不是学习织绣的人?她嫁了人还抛头露面来县里管事有没有人反对?而且你说她丈夫是做生意的,她当着官家里又有生意有没有人说长道短?”

    卢县令说:“大人目光如炬明见万里,她确实是一边在县里管事一边照顾家中生意,县里给她配了两名女捕快专门保护她,她丈夫都没反对估计也没什么人说什么。最开始确实也有两三家认为受到不公平竞争派人上门闹事,后来东厂出面弹压这几家人才不敢再乱来,当然这宫女也宣布她家不再做跟纺织有关的生意,如此一来大家也才没话说。”

    刘侨诧异地问道:“难道这宫女还跟魏忠贤有旧?怎么东厂替她出头?”

    卢县令摇头说:“这个下官就不清楚了,当时闹事的人很多下官只是派人去其夫家保护,并快马向上面禀报此事,具体内情下官就不知道了。”

    杨涟仔细一想,知道当时天启正生病,皇后早就说过出去的宫女都由她照管,肯定是皇后让人传令给魏忠贤要他出头。杨涟问这些关于宫女嫁人的陈年旧事并不是因为他有窥探**的爱好,而是想到一件事觉得多了解点宫女的情况也许用得上,杨涟的意思是既然这一切的原因是农忙时男人不够用,为什么不组织些女人到织房中做工?宫女能够在一年时间内学成技艺,普通人也许学上几个月就可以边学边做。

    这只是杨涟的私下想法还不成熟,需要多问几处多比较判断才能说出来,想到这里杨涟问道:“以前的巡按御史到处巡视其作用并不是很大,我就知道很多地方听说御史要来就尽做表面文章,甚至有御史到处勒索寻求好处。现在朝廷将六品巡按御史都任命为县监,在县里坐镇固定监督变行商为坐贾,卢县令认为这样做是否妥当?两月前贵县出现意外事情县监是否出力?平时他又做了些什么?”

    卢县令想了一阵说:“从解决问题这个角度看,现在固定监督肯定比以前走马观花要好得多,就如大人说的那样固定监督就是变行商为坐贾,他至少要对此地负责而不是出了事就置身事外。两月前鄙县出了点纷争,县监知道后立即来询问过下官,下官提的不收割完田里粮食工场不许开工的建议,也是在县监的大力支持下才强行执行。他平时不是很爱管事,只喜欢喝茶和跟人下棋,只是隔一阵才派人来了解下官的处理事务经过,过得很是轻松惬意让人羡慕。”

    杨涟听了卢县令的话微微点头,心道这县监本来在平时不该干涉县令做事,只是发生特殊事务了才出来处理,假如平时县监也对县令指手画脚,可能县令就该不满了。不过杨涟也从卢县令的话中听出县监平时很清闲,按道理县监在没事时应该多跟当地百姓对一下话拉一下家常,了解民间的情况方便特殊事务发生后能得到及时处理,同时也可以给自己在百姓中添加点亲民形象。

    杨涟想着想着就觉得应该给东湖县的县监提个醒,而且不止是东湖县想必其它县也有这些情况,作为以监督县令公正做事面目出现的县监,得到百姓了解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要让百姓知道县监始终会跟百姓站在一起,不然的话就会两头不讨好。后来转念一想,七品县令都不允许轻易下乡骚扰百姓,六品县监也不方便三天两头找百姓问话,加上要这些书生脱下长袍在田间地头跟种田的农夫打成一片也不现实,还是要在当地选一些代表百姓的人物出来才对。

    杨涟想了一会儿对卢县令说:“经过对你开始的话的分析,我认为应该在辅政机构里增加一些当地人,一是当地人跟当地人沟通要方便一些,也容易探听到百姓的真话,二来也可以对县里的事务多点帮助,卢县令你以为如何?”

    卢县令眨了眨眼睛说:“下官平时处理事务起来也觉得缺少点什么,总是认为百姓的话不好理解,他们的情绪也不好控制,明明是占理的事说不清楚只知道嚷,女的呢也只会掩面哭泣,想来是没有人能真正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或者说他们有话但说不出来。假如真能选出一些人代表百姓那肯定好,不过就怕一些不怀好意之人会从中渔利,而且是这些不怀好意之人得了好处却要县里来挨骂。”

    杨涟诧异地问:“卢县令何出此言?”

    卢县令说:“这还是上一任的真人真事,说曾经有个衙役专做包揽词讼这一行,说他专作不法之事吧好像又不是,只能说是他巧妙地欺上瞒下从中获利。这个衙役在县令审案时会事先根据具体情况和县令的风格作出判断,假如他发现有人会胜诉而这人本人又不知道,他就悄悄到这个人那里去索要好处并说是县令要好处可以包打赢官司。本来时间一长就会败露,但这人机关做得好让人觉察不了,他甚至可以带人去看自己跟县令的交涉过程。”

    杨涟奇怪道:“既然是欺上瞒下怎么又会让人看他跟县令的交涉过程?难道这县令真有问题?”

    卢县令说:“不是这样的,这个衙役做的事下官的前任根本不知道,比如说衙役把事主叫到堂外,悄悄问事主想胜诉愿意出多少银子。事主说一个数后衙役就进去问县令肚子饿不饿要不要吃点心,县令摇头他就出来对事主说县令嫌少要加价,等事主加了一些衙役又进去问县令需不需要换杯茶,等县令同意后衙役就出来对事主说县令同意他这个数要他交钱过两天升堂官司必然赢,事主亲眼从堂外看见里面的县令摇头点头哪有不信的?你们说衙役狡猾不狡猾?”

    杨涟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个衙役因为知道县令什么时候吃点心什么时候想换杯茶,利用信息优势欺骗事主给钱,其实事主不出钱官司也能胜,看来上一任县令是个认理不认钱的好官,只是被手下蒙蔽欺骗了。”

    卢县令说:“是啊,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官清如水,吏滑如油’,官员需要接受经济审察制度但小吏不需要,他们捞起银子来那是一点顾忌都没有。前任县令本是清官结果被百姓暗中骂成贪官伪君子,久而久之被上司知道后给了个差评,三年任满吏部考核时又有人说小话只得黯然回乡,好在朝廷缺人去年又复出被朝廷召去外地做事,据说因为有能力还升了品级,也算是好人有好报。”

    杨涟点头说:“人善人欺天不欺这话是有道理的,能不能找到不狡猾的人谁也不敢保证,不过我想加强监管措施和惩罚力度应该也没有问题,我只想问你一句话,假如真找到人每个人就要你县里出一份银钱,县里银钱方面是否充足?”

    卢县令说:“自从朝廷留了一半税收后,留下来这一半的一半留在县里,除了正常的支出外每年还有节余,给几个人开支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杨涟说:“好!明天你就跟我们一起去四处走走,怕人说你骚扰百姓就换上便服,就算今后有人对你说三道四本官替你挡下来就是。”

    卢县令一听大喜道:“大人有命下官当然遵从,只是不知道大人究竟是谁?”

    杨涟微微一笑说:“本官乃都察院左都御史杨涟。”

297 府县分工

    接下来的几天卢县令带着杨涟、刘侨还有钱谦益一众人等在东湖县转,卢县令当然知道让杨涟高兴就是对自己官位的巩固,所以杨涟要去哪里他都立即去做安排。他们一行人都是穿的常服以免惹人注目,当然如果有人询问其身份他们也没有刻意掩饰,就说县令陪同几位京里来的官员来巡视,无论是谁听了也不会有不满。对有点背景的人需要直接说,但对一般人就说是出来游玩顺便看看田园风光。

    几天转下来遇到几批人,有当地原来的普通百姓,也有些大户之家中人,还有从北方到南方的移民,大家都跟这些人有不同程度的交流,不过没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原来在此种田的百姓言谈间对官府中人没有什么好感,一开始见到杨涟等人也是保持警惕,知道问话的几个人是出来游玩的读书人才打开话头。他们对谁当官执行什么制度不是很关心,只是说到外来移民很团结,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惹出大风波。

    前年北方各省都遭遇了大旱,北方各地的粮食都不够吃需要救济,南方路远加上路不好走救援起来很麻烦,后来朝廷决定分批次向南方移民,至少让救济点离粮食产地近一些。北方移民到南方后当地官府根据空闲地的分布,给他们集中修建了住房,还租借给这些移民田地,只是说这些地是官田不能出卖,需要他们从第二年开始每年交租。移民们能够安顿下来不愁吃住也很满意,但他们怕当地人随意欺负他们所以很团结,一家受了气周围的邻居都过来说话。

    官府遇到这些事也很头疼,如果真是当地人联合起来要驱赶移民或者说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那么官府出面替他们出头也应该。问题是他们在一些小事上也很敏感,比如说谁家的瓜菜被偷摘或者哪家的狗被人打了两棒子,移民们都会上升到当地人排外的高度上去,有人甚至说出如果官府不管他们就要上京告御状,让当地官府哭笑不得。

    杨涟等人并没有听信一面之词,特意又去找了家移民了解情况,移民们的意见也很统一,实行什么政策他们管不着也不想管,只需要做到跟当地人一样就可以。杨涟知道这些都属于互相了解不够的原因,相当于一家中女儿和儿媳妇的关系,当父母的骂女儿无论怎么骂骂过就算了,也没见谁家的人还会记恨。但是如果谁拿骂女儿的话去骂儿媳妇,那这个儿媳妇绝对想不通要记上好多年,脾气不好的说不准第二天就会叫上娘家人来讨说法。

    移民们其实也在逐渐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有个老人就说他们一开始来南方吃不惯大米,觉得没有面食经饿也没有面食味道甜。后来大家也慢慢接受了大米的清香味,好多人还喜爱上了辣椒花椒等南方人才喜欢的调味料,尽管人们不清楚南方湿气重多吃辣椒花椒等东西可以除湿,但身体需要就决定人的口味终究会改变。也有人吃了大米还是离不开面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米食面食结合着吃的人身体还特别好。

    移民们也说了一件事引起了杨涟的主意,他们说北方天旱是减产的原因,但尽管天旱减产人们还是有收成能吃上饭,问题是旱灾过后经常伴随着来的是虫灾。旱灾如果不是特别凶达到颗粒无收的境地,那么百姓心中还有点盼头,但是成千上万的蝗虫遮天蔽日飞来,百姓就只有望着哭的份,蝗虫过后不但粮食没有了连秸秆都会被啃一半,也就是说大家不但没有吃还没法生火取暖,充分感受到什么叫住饥寒交迫。

    蝗虫算是大虫灾,人们气急了也不是没有办法,有狠人看到铺天盖地的蝗虫吃自己的庄稼后就招呼人来捕虫并吃虫。虽然说味道有些苦没有猪羊肉那么香,但好歹也算是荤菜平常时期难得吃到,用水煮一煮去掉苦味加点盐就可以吃,吃久了还很香据说会吃上瘾。开始大家都怕吃蝗虫会生怪病,谁知道吃了几天蝗虫没多少吃蝗虫的人还活蹦乱跳的一点事没有,后来大家都知道吃掉蝗虫是对付虫灾的最好办法。

    还有一种虫灾叫小虫灾,就是无论稻谷还是麦苗蔬菜都会生虫,眼睛看得见的小肉虫可以用手去捉,那些小菜籽一样的小虫就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从北方移民到南方的有心人发现,南方也有小虫啃吃庄稼蔬菜,但有几种草本身不会被虫吃不说它周边的作物虫子也不会去碰,说明虫子害怕这些草。他们问过当地上说这些草叫什么食虫草,说是本身有毒不说还能杀虫吃虫,他们就想能不能把这些草移栽到北方去治虫,就算不行可不可以拿些干叶子回去试。

    杨涟知道这些移民很多人都不一定能回到北方去了,但他们还是把北方故乡看成家乡,想着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杨涟理解这种心情答应有机会找人去试验,看能不能把南方有用的作物推广到北方去。其实杨涟对这种事心中是不以为然的,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的道理南方的作物到了北方不一定能成活,在比较温暖的南方生活惯了到了北方不一定能吃得了那个苦,首先是气温就要它们的命,植物又不可能穿棉衣,因为气候北方的树木都比南方长得慢。

    杨涟也知道京里博学院正在研究能不能把豆薯跟一般作物混合栽种,因为豆薯的种子有剧毒可以克制虫害避免虫灾,博学院中人也在想能不能通过嫁接等方式使豆薯适合在全国栽种。杨涟听了移民的话突然想到能不能只在一个产量最高的地方大量栽种豆薯,叶子种子之类的傻话就免了看能不能取些汁液用来喷洒,从而达到治虫的效果。想到这些杨涟没有动声色只是问大家还有什么要求,谁知道移民也好原住百姓也好都只关心自己的房子和土地,官府的事对他们来说跟天上和山中的神仙一样关系不大,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足矣。

    一般百姓不管不表示其他人不管,有几家大户在接受了杨涟这帮人的询问后立即判断这些人是官家的人,因为在他们眼中除了真正的官府中人,还有那些读了两天圣人书就成天想着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傻读书人外,没有人会关心国家大事。大户们当然希望在取得一定的经济地位后还能在管理事务上说话,如何管理好国家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也没有必要去想,但当地的政策变化肯定会影响到自己还有自己家族的利益。

    杨涟等人在东湖县转了几天后又到其它县去看了看,一路看过去也不断打听消息,所得到的消息和情况都大同小异,最后他们来到和州见和州知府。和州知府当然认识杨涟,一番客气见过礼后请杨涟等人上坐看茶,和州知府姓陆比钱谦益要小些大约是四十来岁,他早就听说治下来了一批人在到处打探情况。一开始陆知府也很慌乱怕有人在整自己的黑材料要对自己不利,后来京中的关系说跟他关系不大只要他配合就好,陆知府一颗乱跳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

    当陆知府问杨涟等人的来意时,杨涟也没有掩饰直接说了是因为两月前东湖县的事,因为朝廷在设立四级辅政制度时和州把东湖县立为试点县,现在东湖县出了事自然就代表和州都有问题。陆知府并没有因为这事有什么歉疚之意,反正事情早就解决了就算要再出事也是明年的事,还有大半年可以去慢慢琢磨也不急在这一时。当然陆知府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表露出来,而是做出一副心情沉重的样子表示自己也很担心。

    杨涟问道:“我们一行人到和州几县都走了一圈,顺便跟当地的很多人做了一定的了解,朝廷一开始就认为需要在各县增加一些人代表百姓说话,同时也避免官员跟百姓沟通交流不到位出现事端。可是本官经过这么多天的走访,发现除了有些大户有这个需求外,普通百姓对此漠不关心,陆知府怎么看这问题?你是倾向于增加还是保持原状?”

    陆知府想了想说:“杨大人,以前一个县一个主官几个从吏就能治理好,不过这样的治理多为像放牧牛羊一样的牧养式治理,这样官民少接触的方式确实能减少很多麻烦,一般不会出现以外但是一出现事端就是大事件,下官想皇上要实行新政恐怕也是看到这一点。下官平时也对皇上的新政进行过揣摩,发现增加辅政机构确实可以达到分工协作的目的,同时也能跟上面和下面多沟通交流,但现在这样做会不会太急了点?”

    杨涟说:“你说太急了是根据什么说的?你又有什么好建议?”

298 府县分工(中)

    杨涟跟陆知府本就认识,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组织就是东林书院,陆知府的这个官还是通过高攀龙的特别照顾才得来的。以前人们都说君子不党,魏忠贤为了给东林书院的人泼点脏水在身上臭,就直接说他们是东林党,好在东林党的人不搞钱权交易提倡任人唯贤,天启对东林党也没有什么恶感,只是提醒他们要注意影响不要误了朝廷大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陆知府说在辅政机构中增加人有些急时杨涟才没有不快,自己人提点意见很正常。

    陆知府见杨涟没有不高兴,只是轻轻问自己这话是什么意思,就知道杨涟是真心想听意见,于是点了点头说:“无论县里还是州里,虽然都成立了辅政机构但人都不多,一来是人员不好找二来也没有那个必要。大人真要在一个县里找那么一两个人代表百姓,恐怕一两个人也代表不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到最后很可能代表普通百姓的人都会去替有权人和有钱人说话,这恐怕有失朝廷的初衷。”

    杨涟点了点头说:“陆知府的话有一定道理,不过我想只要从代表的产生渠道上想办法,就能找到真正代表普通百姓的人。这辅政机构的成立是皇上亲自要求的,如果不能达到皇上的要求,就算皇上不怪罪我们也会不好意思。只有真正代表百姓利益的人才能有助于解决问题,像陆知府说的那样找出来的代表最后都代表有权人和有钱人去了,肯定会使各级官员受到蒙蔽,真想着为了百姓做好事到最后也会变成办坏事。”

    杨涟这话就是让陆知府知道,找几个人充实到辅政机构中去是皇帝的意思,现在应该想怎么办而不是想该不该办。而且找的人不能是滥竽充数或者说挂羊头卖狗肉,真正代表百姓就能够真正替百姓说话,从高处说可以使所有人都越来越平等,从低处说也可以避免百姓和官员之间产生对立情绪。大明现在仇富和仇官的现象很多,真如陆知府说的那样表面上说代表普通百姓,其实是代表了有权和有钱的人,那么贫富差距会不断拉大,官民关系也会更尖锐。

    真到了那种时候不要说越来越平等,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和官民关系日渐紧张的情况下,百姓们就算不揭竿而起也会跟朝廷离心离德,遇到内忧外患朝廷得不到普通百姓的大力支持,有些对朝廷极端失望的人说不准还会盼望敌人打进来。防微杜渐这话可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很多时候不注意细节就很可能有大损失。三国中赤壁之战时曹操假如能防备到连环火攻,三国的结局恐怕就会改写。

    陆知府明白了杨涟的意思后想了想说:“既然大人已经决定要这么做,下官就说一下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供大人参详,也许会对大人有些帮助但也可能没有。大人开始也说了要从产生代表的渠道上想办法,下官认为这普通百姓并不适合亲自来当这个代表,必须要另外找人来代表他们。”

    杨涟说:“这事我知道,在东湖县时卢县令就说过,普通百姓因为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所以都不大通理,就算真是他没道理他都会固执己见不服气。但有时候真到了他们理直气壮的时候吧他们又会因为激动或者委屈说不出话,要么是叫嚷要么是哭泣,而且他们说话没有条理东一句西一句难懂其真正意思。我路上也一直在想,可不可以找些口齿伶俐的人专门来代表百姓,替百姓跟官府对话或者把官府的意思解释给百姓听。”

    陆知府笑了笑说:“大人的意思下官清楚了,大人是要找像是民间讼师一样的人物,不过讼师这样的人在民间都没有好名声,大人想用这样的人恐怕百姓不会信任他们我们地方官也不敢委托他们重任。讼师惹人讨厌是因为他们经常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公理和正义,不过话又说回来,不为利益只为公理和正义的人他们也无法生存,就算跑跑腿写个状纸也得用钱,讼师做事只为钱不为理不可原谅但也可以理解。”

    杨涟点头说:“任何事都不是一开始就十全十美,先要有然后逐渐完善才是正道,假如真能一开始就要求完美无缺才能动手做,那么世上也没几件事可以去做了。找几个人代表百姓入辅政机构的事就说到这,我会将这一阵了解到的情况给朝廷上报,现在陆知府能不能说说工场矿山招走人后做农活缺人的事,两个多月前正是因为东湖县的上书才引起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