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启风云-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的一品将军虚衔,其他人不得已也遵从朝廷命令去掉虚衔各领一省。天启也没有亏待他们,私下下旨说只要他们遵从朝廷谕令,将来每人都会根据功劳得到荫封职位。荫封职位就是给后代子孙搏得一个铁饭碗,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就是继承的荫封职位,对此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总督、巡抚成为固定官职后,蔡复一为云南总督兼任广西总督,在南方主守势,朱燮元为贵州总督兼四川、湖广总督,由北向南主攻。让这两人兼职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统筹安排,避免再出现权力空白或是权力重复互相掣肘。现在改变策略要两人都取守势,而由张静安和赵率教来主攻平叛,想让两人刚柔相济达到一劳永逸的结果。为了避免外来军队与原来军队之间出现不服从指挥的情况,天启准备派人去坐镇,并想在军参处中派去几个人学习。

    这天上午,天启来到军务院军机处找孙承宗商议人选。原来孙承宗想亲自去南方督战平叛,天启没有同意使孙承宗很失落,认为天启虽然表面尊重自己但从心里不认同自己的能力,与人说话时都感到有些伤感。天启来到军机处后让周围的所有人都去外面等候,提起茶壶亲自给一脸落寞之色的孙承宗掺了一杯茶,然后笑着问:“先生还在生朕的气吗?”

    孙承宗先是欠身道谢接过茶杯,然后看着天启问道:“皇上是不是认为臣已经老了不能胜任了?”

    天启摇头道:“先生多心了,朕之所以不让先生亲自去平叛,是因为军务院离不开先生。前几年先生不在朝中的时候,那些人吵来吵去很让人无奈,在平叛这事上最后还搞出个权力重复一地两总督的事,致使后来水西兵败。自从先生主持军务院后,诸般事物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让朕很是舒心,先生要是去南方这里又有谁可以用呢?又有谁能让朕那么放心呢?再说南方潮湿容易生病,先生年纪渐老还是在北京比较好,而且朕还有重要的事需要先生拿主意。”

    孙承宗见天启说得热切,表示了关心和信任之外还突出了自己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心情大好之下问道:“多谢皇上关心,不知道皇上除了平叛还要做什么大事?”

    天启见孙承宗心情好转,于是笑道:“不要说奢崇明和安邦颜这两个叛贼,就算是女真人和蒙古人朕也没把他们看在眼里,成天只知道打打杀杀逞强斗狠,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南方平定是迟早的事,我们可以通过平叛的同时整顿军队废除土司制度,北方草原上女真人和蒙古人的争斗恐怕还要好几年,等他们斗得精疲力尽了收拾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朕要做的是对现在的军力民力加以巩固和提高,时机成熟了向四方扩张。”

    孙承宗想了想说:“看来皇上是在逗臣开心啊,开疆拓土当然好,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时机才成熟,也不知道臣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天启说:“现在虽然时机不成熟,但我们现在就可以动手布局,先生难道想置身事外吗?”

    孙承宗一听又惊又喜,问道:“皇上现在就要动手吗?准备从哪里开始动手?臣虽然老了但也不敢不尽绵薄之力。”

    天启说:“朕以前也以为还早,但现在接到的消息是一切都运作起来不能停,一停就会耽误很多人和很多事。”

    孙承宗疑惑地问:“皇上这话从何说起?难道这事情还像车轮一样转动起来要停下还会费力气吗?”

    天启点头说:“是的,先生还记得去年朝廷缺钱的事吗?其实我大明并不缺钱,只是很多人把银钱藏在家中不拿出来用。这一年来朕通过很多措施,把所有人的银钱都吸引了出来,所以军事上和民用方面才不怎么缺钱。先生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孙承宗寻思了一下说:“臣也觉得奇怪,以前朝廷经常欠边军军饷,后来军务院要人和兵部要器械需要银两,朝廷迟都不迟疑一下尽数满足,这难道是因为皇上让那些商家大户心甘情愿地把藏着的银钱拿出来了?”

    天启摇头道:“心甘情愿谈何容易,万事都是有代价的,把全国大户手中的银钱吸引出来的代价有两个,一是不能用皇权欺压别人,要获取天下人的信任,在银钱事务上朕跟普通百姓一样,一起交税一起封顶利润。第二个代价就是所有商业活动不能随意停下来,尽管朕给所有人都定了个两成利润封顶,但每年两成也不是小数,一旦因为朝廷原因不能够让商家大户获得满意的利润,朝廷和朕的信誉就会丧失怠尽,这是银钱方面的不能停。”

    孙承宗点头道:“臣也听说皇上亲自主持大铁公司,当时以为皇上是玩乐心性,现在想来才知道原来皇上是为了稳住皇室宗亲和商家大户。只是这公司事务一旦停不下来,皇上岂不是要一直劳累下去?这些出资人就好比是附在皇上身上的吸血鬼,万一哪天不能继续给他们利益了,皇上是准备翻脸把他们宰了呢还是给他们封疆裂土呢?”

    天启说:“杀人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手段,朕不会轻易这样做的,封疆裂土更是不能考虑,祖宗基业岂能送卖给他人?而且不但银钱事务上停不下来,人的使用方面也停不下来。以前朝中可用之人太少,不是迂腐愚忠之人就是混吃等死之辈,像先生这样智勇双全之人如凤毛麟角一般。”

    孙承宗微笑道:“多谢皇上夸奖,不过既忠诚又有能力的人确实不多,很多人都只有一腔热血而无干才。”

    天启说:“这一年来朕也在用人方面想了很多办法,先是让杨涟等人培训一批年轻官员急用,后来用经济审察制度、卖爵位补贴制度、年龄与品级挂钩等制度在现有官员中选出有才有德之人。对年老官员,朕成立了圣学院让他们老有所得还能发挥余热,对那些没能通过科举考试之人,朕通过分级辅政制度把他们团结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周围,现在还想让天下所有人包括女子都渐渐识字明理,这些人一有能力要停下来回到以前状态那更不可能。”

    孙承宗想了想说:“臣明白皇上的意思了,这钱多了有能力和有见识的人也多了,那么现在的现状就不适合大家继续生活下去了,必须要开疆拓土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那么皇上准备从哪个方向开始呢?”

    天启说:“开疆拓土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只是一个选择,建立公平合理的制度才是长久之计。至于说向哪个方向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要有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军队,这个军队不但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还要是种田放牧修路架桥样样能干之人。现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守边的部队只有赵率教和张静安的人能胜任,这次南方平叛的主要目的就不是平叛本身了,把几百万散居各地的疲弱之旅培训成有用之人才是主要目的。”

224 开疆拓土(中)

    孙承宗到现在才知道天启有个很明确也很细致的想法,就是要调动最多的银子和使用最多的人,同时要制定出最合适的制度,最后开疆拓土给全体国民最大的生存空间。人、钱、制度等事已经在慢慢做了,只是开拓疆土的军队还有能力全面的其他人才还没有培养出来。

    孙承宗想了想问道:“臣听人说天下很大,皇上准备开拓多远呢?是不是要极尽四方到天涯海角去?”

    天启摇了摇头说:“有句俗话叫有多大的面做多大的馍,人心比天高的话往往会一无所有。大明经过太祖和成祖两代英主的征战,建立了广大的疆域,到了朕手里已经损失太多。辽东以东以北疆域的奴儿干都司现在一半被女真人占据剩下的荒弃在那里,西面的乌斯藏都司和沙州、哈密等关西七卫也已经失去控制名存实亡,西南的澜沧卫和赤水卫等地被叛匪和异族所居。朕说要开疆拓土只不过是大话,其实只要能恢复旧土就不错了。”

    孙承宗点头道:“原来皇上的心并不大,臣以为你要积攒力量向西连通到泰西去。”

    天启苦笑道:“先生太看得起朕了,其实土地太宽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一个国家的疆域应该跟它的人口和制度相适应。人太少地太宽交通不便利守也守不过来,占地太远了也不好控制,到时候闹独立闹分裂的多了相当于替他人作嫁衣,朕不作这种赔本的买卖。”

    孙承宗想了想说:“原来皇上是想一步步做扎实了,如此看来皇上修路和整顿军队也是为了逐步扩边,聚集财物培养人才也有充实边疆的意思。前几月皇上让侯恂和洪承畴巡视长城沿线,是不是对扩充边疆之事先进行了解?还有臣听刑部尚书曹于汴曹大人说过,皇上为了给两位皇子祈福下令废除死刑,是不是有让犯人充实边疆地区之意?”

    天启看着孙承宗笑着说:“什么都瞒不过先生,朕确实有这样的考虑,这样考虑的原因是参考了历代的经验教训。想汉、唐之时,因为道路难行兼内有异族未得到有效管制,当时的军事力量对西边和北边只能战而不可守。道路不通畅的情况下强行去守就无法全额运送粮食补给,只有在当地驻兵屯田,这就造成了边镇之地守将渐渐坐大之势。汉之董卓起于凉州,唐之安禄山起于范阳,都是当时的边镇大将,怎么控制边镇大将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孙承宗点头道:“既要放心使用又要小心监督控制,这确实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兵连祸结使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臣想来想去只有让镇守边疆之将领只领兵不管民事,粮食、武器、衣被等物资都不得让其统管,但是现在皇上除了重视军队的战斗力外还重视军队种田放牧修路架桥的能力,岂不是给将来镇守之边将以机会?”

    天启点头说:“先生所虑极是,这就是朕要把屯田兵跟作战兵分化开的原因,朕重视军队的作战能力和生产建设能力,是要把两者分开让其各精一行,并不是要让每个军人都成为既能拿刀枪又能拿锄头的多面手。守边之军在前,屯田之军在后,双方互不统属互相监督,加上朕还要把地方守备部队和野外作战部队分开,也让两者互相监视,这样一来当无大碍。”

    孙承宗想了想问:“皇上想的有一定道理,至于效果如何现在不好说也就暂时不说了,臣现在想知道这次皇上准备让谁去贵州坐镇平叛?”

    天启说:“高第高大人。”

    孙承宗皱眉说:“高第为人谨慎在军队中也无威望,皇上派他去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完成任务。”

    天启笑道:“先生怎么忘了?我们这次平叛的主要目的是整顿军队,要那么快干什么?再说高第的最大特点就是听话,军队中也无甚威望在这里也成了优点。”

    孙承宗诧异地问:“主帅无威望就不好指挥手下将领,皇上怎么说是优点?”

    天启说:“这仗不需要急切之间取胜,也就不需要出奇兵只需要堂堂正正去与叛匪拼实力拼消耗,这种主帅只是个代表朝廷的象征,只要不是傻子和疯子谁都能干得下来。高第一贯听话且谨慎就表示他不会作怪,遇到事情多半会禀报上来而不会私自作主张。没有什么威望更是让人放心的地方,手下将领只会服从其发出的正确命令而不会对其服从到产生个人崇拜的地步,这样的人用起来才让人放心。”

    孙承宗点头说:“皇上这样一说臣心里也不那么憋气了,只不过看别人亲自做事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个地方出力有些不舒服。臣记得前一阵洪承畴提起过全国的军队有几百万,散布在不同地方,皇上如果想要所有军队都到贵州去接受整顿,恐怕不那么容易。臣在想可不可以在其它地方也搞几个整顿军队的地方,皇上是否有意这样做?”

    天启想了想说:“朕有过一点这想法不过不具体,先生既然有这考虑能不能说说可以在哪些地方整顿军队?”

    孙承宗说:“臣是这样想的,经过情报分析南方的叛匪没有再掀起大lang的可能,蒙古人和女真人才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虽说经过谈判能拖延一阵,但把自身的安全指望在别人身上总不那么让人放心。不如在辽东、蓟州、渤海三个军区选个合适的地方整顿培训,如此一来周边的军队都会交替着不断过来,边防的安全也可以无忧。”

    天启说:“具体以哪个地方为培训基地要好一些呢?这地方没有打仗恐怕没有贵州那里的条件好,只有真刀真枪地干过才能筛选出合格的人。”

    孙承宗说:“这事太大,臣想还是集思广益要好些。”

    天启想了想让卫士把军机处、军参处和军政处其他人叫来,大家商议完后好当场指派人员。天启早上来时军务院中的人就知道了,大家隐隐约约知道要选些人去贵州平叛,有人期待着选上自己好立功,也有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等结果,当内卫叫人去军机处开会时,所有人都立即放下手中的事赶了过来。

    见张维迎、高第、王永光等人还有军参处和军政处一批人到齐后,天启仔细看了看问道:“怎么倪元璐没来?”

    王永光回答道:“回皇上,倪元璐倪大人去博学院去了,昨天在渤海军区试炮的孙元化和茅元仪回来了,找倪大人去商议大炮上海船的事。”

    听王永光这样一说,天启想起了前一阵渤海军区王在晋的奏报,他说渤海军区造了大量的渔船,与山东、南直隶、浙江等省达成了互利互惠的合作。合作的内容就是各省出钱让渤海军区统一造渔船,造出的渔船和打到的鱼归各省所有,渤海军区可以从中抽取一定费用造炮舰,炮舰护渔船渔船出费用大家皆大欢喜。但是在福建海边的时候受到了盘居在台湾的外国炮舰攻击,渤海军区的炮舰跟敌人打了几仗,虽说收复了一些小岛但自身损失惨重。

    渤海军区失利的原因很简单,自己船上的大炮没别人的大炮打得远打得准,自己的船是全木结构防护能力也比不过外国炮舰蒙有铁皮抗击打。王在晋气不过就请旨让人去帮忙造炮改船,天启让博学院中的孙元化和茅元仪带人去实地考察,并说过还需要帮助的话可找倪元璐,因为倪元璐正跟几个泰西人在造新型大炮。天启询问过龙华民等人,龙华民说在台湾的那些人跟他们不是一个国家的,双方还处于敌对状态,天启想外国人的技术应该能对付外国人。

    听到孙元化和茅元仪回来了,天启说:“事情应该不大,如果事情不好办孙元化他们应该来军务院求助,现在他们只找军备处的倪元璐去,可能是遇到点小问题想解决了继续研究。先不说他们了,我们说说整顿军队的事吧,前一阵我们商议过在贵州平叛外带整顿培训军队的事,后来觉得全国的军队都到贵州去不现实,所以想多设立几个培训地点。开始孙先生提出在辽东或者蓟州军区培训,这样做可以加强北方的兵力,你们有什么好意见?”

    王永光首先赞叹道:“皇上,孙大人的巧思那是极好的,臣是非常地佩服!臣一直也担心张静安和赵率教带走七万人南下,北边的防务就会不会很空虚,万一蒙古人和女真人联手进犯,虽说不一定遭受好大的损失,但也会让朝廷手忙脚乱。现在如果能在北边也建立个培训基地,山东、河南、北直隶的军队就相当于轮换着来拱卫京师,如此巧思怎么会不让人佩服呢?反正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孙承宗听王永光如此拍自己马屁,心情大好之下谦虚了几句,但也向其他人说道:“这只是本官的一个建议,你们有什么不同看法或者补充都可以说一说。”

225 开疆拓土(下)

    前一阵大家已经对在贵州和四川边界处平叛的事有过商议,事后军务院中的众人又多次私下探讨过,因为平叛和整顿军队跟军参处和军政处有直接关系,所以这两个部门中的人都在深思熟虑,知道天启迟早要过问所以大家都做足了准备。

    军务院的人喜欢思考的主要原因源于天启的奖励制度,在对个人的奖励方面,天启不以人的年龄、资格、品级来定,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束缚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的年龄、资格、品级已经在俸禄上作了体现,奖励只能以贡献来区分,这样才算是公平,也才能激发年轻人和有进取精神之人的激情。军务院中人都不是玩刀舞剑使力气的人,他们的长处是个人的智慧,所以天启规定奖励要根据谁出的主意多和效果好来定。

    在这一制度的驱使下,每次要轮到大家出主意时大家就知道机会来了,每个人都憋足了劲要露一手。上次倪元璐出了个制造手雷的主意,经过几个月的研究终于做出来了,并在宁远之战的关键时刻立了功,倪元璐回来就得到三千两银子的奖励。三千两相当于倪元璐十五年的俸禄,这让好多人都眼红得不得了,据说这次新型大炮的奖励更多,只要造出不炸膛、不变形、内口均匀射程远的大炮,一万两的奖励不会少一分,这让几个军机大臣都很羡慕。

    由于大家都准备得比较充分,孙承宗叫大家说话时反而冷了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在微笑着观望。见大家都笑嘻嘻的不说话,黄道周说:“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我就来抛砖引玉吧。我认为既然要通过平叛整顿军队,就应该慢慢来做扎实点,不一定要固定在某个地方,只看哪个地方合适就在哪里办,其中还得遵循某些原则。比如说这次之所以要以贵州为中心整顿军队,是因为那里有叛匪,我们这样做是平叛整顿一举两得。”

    天启点头说:“黄大人所言极是,一步一个脚印才是长久之计。既然说到贵州平判,朕先宣布一下,这次由高第高大人坐镇贵州协调指挥,请高大人不要推辞。”

    高第一听大喜说:“臣遵旨!多谢皇上看重,臣一定不负皇上重托!”

    天启点头说:“高大人谨慎稳重,宁远之战之所以取胜离不开高大人的亲自主持,相信这次贵州平叛高大人也一定能马到成功,只要记住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就行了。”说完又转头对黄道周说:“黄大人开始说要遵循某些原则,不知道黄大人认为有哪些原则需要遵循?”

    黄道周说:“皇上,臣认为既然要整顿军队就得准备打仗,打仗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是让战争远离百姓,现在大明虽说地大人多,但是没有一个战争的缓冲地带。万历年间的播州之役、宁夏之役虽说各自发生在某一地,但也波及到四川、贵州、湖广、陕西等好几省,朝鲜之役更是动用了举国之力,嘉靖年间的倭寇祸乱也让东南各省的百姓受尽了苦,战争影响到百姓的正常生活会削弱国力民力,臣认为今后应该想办法让战争远离百姓。”

    天启想了想说:“黄大人所言有道理,以前的不说就说现在,奢崇明和安邦彦叛乱影响了四川、贵州、云南、湖广等好几省,盛产粮食的四川和湖广的粮食产量都因此下降。辽东女真叛乱,几十万辽民或被迫入关或受其欺凌至今还没彻底解决,想起来让人心中有愧。黄大人说让战争远离百姓朕赞同,但不知道黄大人有具体做法吗?”

    黄道周说:“有!臣这么久以来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后来发现如果在守边军队和百姓居住区设置个缓冲地带,打仗归打仗种庄稼归种庄稼,这样一来就能够生产打仗两不误。”

    天启说:“朕明白了,黄大人的意思是要分个内外,大明的四周边境地区都应该有个军事隔离区,或者说是军事警戒区,现在没有军事隔离区的就要向前扩展出一个军事隔离区,是不是这样?”

    黄道周点头说:“是的,像当年的倭寇祸乱,就是我们没有在海岛上成立军事警戒区,致使倭寇直接就登岸劫掠百姓了。北边也一样长城边就是百姓居住区,蒙古人一过长城百姓就会遭殃,但自从皇上在两河口到喜峰口和古北口连修两道边墙后,臣听闻长城边的百姓心中大定。两道边墙的防守力量并不大,但它能起到警戒作用不至于蒙古人打过来时百姓还在梦中。”

    天启点头说:“黄大人言之有理,军务院下来要好好议一议,谁再来提好建议?”

    陈奇瑜这时候说:“皇上,黄大人思虑深远臣等素来佩服,臣的办法或许是黄大人建议的补充。现在只有辽东、蓟州、渤海三大军区既有守备部队又有机动部队,臣想是否可以根据地域再组建几支独立于各省守备部队的机动部队,这些部队专门用于野外作战受皇上直接指挥。野外作战部队受皇上直接指挥可以增加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还可以让其与地方守备部队互相监视避免出现奢崇明、安邦彦、努尔哈赤那样的叛匪。”

    天启笑道:“开始朕跟孙先生正商议是否在贵州之外再在蓟州设置个地方,用来整顿培训军队,陈大人居然说要按地域组建野战部队,不知道陈大人认为应该在哪些地域组建多少野战部队呢?不过这些野战部队全由朕亲自指挥朕怕忙不过来,也没有那个军事才能,朕可不想重蹈英宗的覆辙。”

    陈奇瑜说:“南北两京各有一支是肯定的,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还得组建四支以安定四方,开始说到有外国人占据了台湾,那么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