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启风云-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谁天生就该比其他人高贵,要得到高的地位必须付出努力。”

    天启摇了摇头说:“王公贵胄的天生地位是因为他们的祖上为国家做了特殊的贡献,但是这些人所获得的好处已经明显太多了,比如全国上万的朱姓皇族,已经成了压在大明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等机会到了朕会慢慢削弱王公贵胄所占的份额。刘大人既然把百姓从雇工变成了家族成员,那就说说管家怎么管理家族成员吧。”

    刘宗周说:“因为雇工变成了家族成员,那么这些人就不会再逆来顺受,他们也有自己的要求和自己的思想,管家们对他们进行管理时就不能只想着怎么执行家主的命令,还要考虑这些被管理的家族成员的要求,这也就是皇上说的上下一致。皇上还多次提到过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臣等以此认为新形式下管家们需要多顾及家族成员的想法,也就是说今后大明的所有官员要偏重于倾听普通百姓的声音。”

    对刘宗周这种矫枉过正的说法天启从心里不同意,因为天启认为既然是上下一致就应该是一样而不应该有所偏重,对一个官员来说上级的要求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的,代表的是所有人的共性或者说是大局观的体现,下面百姓的要求多是从个体需要出发的,不一定有道理只能考虑多数人的要求。刘宗周这种从一直以来的zhuanzhi突然变得太**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就好比说危险的东西只能由有责任感的人来管理一样,人手一把刀枪社会肯定会**不已。

    天启看了看神情坚毅的刘宗周,知道他没有私心只不过被他自己的激情所打动,不忍心打击他的积极性。转头看了看徐光启,见徐光启虽然没说话表示什么但也在微微点头,知道他被龙华民、邓玉函等泰西人长期洗脑,对刘宗周的说法是表示赞同的。高攀龙虽然面无表情看不出喜好,但从东林党一贯走亲民路线的习惯来看,高攀龙也是赞成刘宗周的,说不准这里面还有东林党人的功劳。

    天启最后看了看信王,见信王在思考于是问道:“信王对刘大人的话有什么看法?”

    信王想了想说:“臣弟对刘大人的话感到很新奇也觉得有些不妥,但仔细想来又找不到什么错误,后来想到皇兄自己都带头给朝廷交税,觉得平等思想是皇兄赞同并不遗余力在推行,反过来看刘大人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对。”

    刘宗周问道:“皇上觉得有什么不妥吗?这只是臣等的不成熟想法,皇上认为不对或者觉得时机不成熟可以暂不实行。”

    天启说:“对不对朕说了不算,你们是想法朕也只是想法,假如现在轻易地肯定或者否定对大家都不好,等有机会把你们的这个想法在具体政策的制定上体现出来吧,就像博学院搞良种一样,实践后才知道正确还是不正确。现在你说说看在偏重倾听老百姓的声音时,这些官员该怎么做?”

    刘宗周说:“皇上前年要求每个官员在上任时和离任官员都要用书面报告的形式交接,要明确写出当地的人口、田亩、出产等具体情况,这在后来的制度制定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皇上年前又曾经说过要官员上任时不但要写现状的认识,还要写出将来他要怎么办,臣认为可以作点修改,如此一来就能够做到上下一致还对下面的百姓有所偏重。”

    天启问:“朕是说过这样的话,这还没实行刘大人就想修改,那么刘大人想作什么修改?”

    刘宗周说:“可不可以这样,每个官员上任时都让他根据辅政机构对将来的设想安排作个施政方案,假如这个方案得到上下一致的认可就让他严格执行,假如他的施政方案上面不同意或者下面有意见,就让他修改一直到上下都满意为止。”

    刘宗周的想法已经可以说很大胆了,不但要让官员作施政方案还要这个方案得到所有人满意,如果大家不满意就要修改到满意为止,这已经有要官员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了。

    天启想了想问高攀龙:“高大人管着都察院,这官员的任免升迁主要由你们拿主意,你认为刘大人说的这个让官员预先做施政方案,还要要求他的施政方案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一说怎么样?”

    高攀龙一直没说话,但是他不说话不表示没意见,相反的是他对刘宗周的话还非常赞同。见天启问他高攀龙回答道:“臣认为既然要做到上下一致,按辅政机构的设想安排做施政方案是做到上面满意,只不过朝廷必须完全掌控各地的辅政机构,要让各地的辅政机构不打折扣地贯彻朝廷的意图,否则的话就有大麻烦。在对让下面满意方面,先作施政方案并修改到下面满意为止不失为一个办法。”

245 归纳演绎(下)

    天启被信王一席话搞得哭笑不得,摇了摇头对信王说:“你这样唯一的目的就是方便给娶了媳妇的人发东西,比如说发点首饰什么的就可以说在座的一人一份就可以了。我们用这些方法的目的主要还是运用,比如开始说的有百姓私下卖粮给蒙古人的事,这十多年来明军的主要力量用在蓟州、辽东方向,宣府、大同方向的力量就越来越薄弱,尽管如此锦衣卫还是根据情报发现有百姓从几个防得不严的峪口偷偷进出。”

    见天启举例子讲,信王立即收起笑容认真地听,天启继续道:“一开始只发现几个峪口有人进出偷卖粮食,锦衣卫根据这些人所带粮食的数量、走的距离分析这些人是哪里的人,准备去哪里卖给谁,由几个不同的人或事归总在一起分析共同点这就是归纳法的运用。锦衣卫根据分析发现走私粮食的行为已经从商**批走私变成百姓多批次小量走私,就想这几个峪口有人走私,会不会其他地方也有人走私呢?”

    信王问道:“有没有呢?”

    天启说:“当然发现了而且还逮住了不少,根据一种普遍的认定来假设特殊的地方是不是符合这种普遍存在,这就是演绎法的运用。从这件事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运用方面归纳法和演绎法一般都是结合起来运用的,二是尽管没有总结出来但这两种方法大家都在用且用得很娴熟。”

    信王、高攀龙等人听了不住点头,谁知道刘宗周这时候问道:“皇上,臣发现这个归纳法跟多数人决定事物的正确与否有相似之处,皇上曾经说过多数人赞成的不一定正确,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从多个事物上归纳出来的特性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呢?”

    刘宗周这话让天启太震撼了,这个说法曾经得到过激烈的争论,也就是历史上归纳派和演绎派的争论,归纳派就是偏重于用归纳法的人,演绎派就是偏重于运用演绎法的人。归纳派攻击演绎派主要说的是演绎法没有告诉人新知识,而演绎派攻击归纳法的缺点就是说归纳法归纳出来的结果不一定正确。不过这些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事了,现在刘宗周竟然问出这问题,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天启想了想说:“这两者确实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不同的地方。首先说人是会变的而且变化非常快,心情高兴了可以赞成一件事喜欢一个人,但是心情恶劣时很可能对同一人同一事持否定态度。而事物的特性是不容易变化的,就算有变化也非常非常小。不能以赞同的人数多少来判定一件事物正确与否,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的不确定性,而事物特性的不易变动这一特点,使我们更容易相信归纳法产生的结果是正确的。”

    信王想了想问:“臣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皇兄话里的意思是人还不如物品值得信任?这跟圣人先格物后修身的训诫不一样啊,一般来说后者总比前者要高一个级别的。”

    天启笑着说:“信王的话让为兄想起了一个笑话,说有个人去跟邻居借马,邻居吝啬不肯把马借给这个人就撒谎说马不在家被人借走了。借马的人刚要走恰好这时候邻居家的马在里面长嘶了一声,借马的人就责怪邻居撒谎,邻居很不服气地问:‘你是信我还是信一个畜牲?’信王认为这人问得有没有道理?该信人还是信马?”

    信王摇头道:“看来确实是人最不可信。”

    刘宗周这时说:“皇上说人比事物更有不确定性这点臣认可,不过尽管如此也不能说凭事物的归纳结果就一定正确,以此来说归纳法也不是完全绝对有效的办法,不知道臣说得对不对?”

    天启点头说:“刘大人说得很对,不过这天地本不全人怎么能苛求完美呢?再说人世间有很多未知未了之事,假如有完全绝对之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还会对很多事抱憾吗?”

    高攀龙这时候问道:“皇上说归纳法跟演绎法往往是结合起来运用的,而演绎法还是归纳法的反推,既然归纳法不是很完美能做到绝对正确,那么演绎法是不是也不完美呢?”

    天启说:“是的,归纳法有缺点演绎法也有缺点,信王说要发现出其他几种方法为兄先祝贺你成功,不过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只能运用这两种有缺陷的方法去探寻未知领域。归纳法的缺点是不一定正确,比如信王开始说我们这里坐着的人都是娶了媳妇的人,而四周站着的人都是没娶媳妇的人,信王你敢确定王体乾和谈敬他们还有其他内卫们都没有娶媳妇?”

    信王转头看了看王体乾和谈敬两眼惊讶地问:“皇兄是说他们有可能娶媳妇?他们可都是太监啊!”

    天启说:“信王怎么忘了?魏忠贤当年和客氏还结过对食呢,这难道不是娶媳妇?”

    信王想了想说:“确实是如此,看来真如皇兄所说归纳法确实有缺陷。”

    天启说:“演绎法也是这样,你把大家放在这里一比较,至少比较出了个结果就是在座的都是娶了媳妇的,得出了一个看起来很对的结果。反过来根据站着的所有人都没有娶媳妇这一判断,运用演绎法可以指出任何一个人没有娶媳妇这一事实,这并没有得出什么新知识新东西,不能告诉大家新东西难道不是演绎法的缺点吗?”

    大家开始听说探寻未知领域有两个好方法,不禁都有些高兴而且期望很高,谁知道分析来分析去两个好东西都变得光芒尽失,顿时就变得有些失望。天启看出了大家的情绪,笑了笑说:“万事有长处也有短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运用得好再加一些辅助办法,这两种方法也未必不能放心运用。就好比我大明的军队,几年来丟城失地让人非常失望,但跟其他卫所军一比他们还是好的,怎么办?还不得好好运用起来。”

    刘宗周问道:“皇上这么说肯定有好的辅助办法,不知道皇上的好办法是什么?”

    天启说:“开始刘大人把归纳法跟多数人赞同不一定正确相提并论,现在看来刘大人是抱着目的说这话的,朕开始让你们圣学院研讨怎么在产生官员时保证其上任后能够做到上下一致,并且要在产生制度上体现这一点。刘大人当时提出过运用泰西人的办法直接选举但被朕否决了,原因就是朕认为多数人赞同的不一定正确。假如现在能够想出辅助办法保证归纳法的使用,是不是对刘大人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刘宗周一愣,想了想点头说:“臣没有偷懒取巧的想法,只不过接到任务脑袋里就始终想着这事,皇上如果认为臣不愿意多动脑筋就当臣没问过,只是臣确实很好奇不知道皇上是否有办法。”

    天启缓缓摇头说:“朕也没有好办法,不过朕认为只要保持个好的态度去运用,就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其应有作用。当然,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有缺陷,我们需要对结论进行验证,就像锦衣卫根据判断怀疑不止是看到的人走私粮食,没看到的地方说不准也有人在走私,他们马上就去其他地方巡差验证并被证实。假如去其它地方巡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那就得另外找原因不能抱着老思维。”

    刘宗周问:“验证是肯定的,不过能够在开始就预见到不是更好吗?在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方法时皇上认为该保持什么态度呢?”

    天启想了想说:“归纳法和演绎法不完美不能放心绝对使用,需要一个辅助方法来弥补其缺陷,怎么样总结个辅助方法出来应该也是你们圣学院的事。朕现在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正确,朕认为在归纳法的运用上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是不求完美能用就行,当年太祖根据广泛求证和综合案例归纳总结出了大明律,他老人家认为这制度是最完美的万世都不容改变,现在仅仅过了两百年谁还能说大明律是完美的呢?”

    刘宗周问道:“不求完美是不是就是有限运用?”

    天启点头说:“刘大人说得对极了,归纳法归纳出来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其正确有局限性和时效性,过了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结论就不能再用了。虽说归纳法有局限性和时效性,但在时间和范围之内归纳出的结论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同样的道理,演绎法不能给人带来新知识,无论根据的结论是什么以及正确与否,演绎出来的结果既不会放大也不会缩小,它能节约时间和精力把隐藏或者半露的知识变得完全公开透明,这就是演绎法的优点。”

    信王笑着说:“这点臣弟明白,就像小时候跟师傅们学下棋,经常在同一种局面上为难不知该赢还是该和。后来师傅说了些结论比如说什么单车必胜双象或单车必胜马双士等,再遇到这些局面心中就有底了。”

    天启点头说:“演绎又可以称为推演,就是根据一个结论推出另外一个结论,只要前提是正确的那么推出的结论肯定也是正确的。我们这里就有个人对此方法有很深的研究,他就是徐光启徐大人,他翻译的书《几何原理》里面演绎推理用得很多,徐大人是不是这样?”

    徐光启见大家都看着他,笑了一下说:“臣只是翻译的《几何原理》前几卷,后面的确实涉及推演的地方很多但臣没有翻译完,皇上既然喜欢臣就再去动手翻译就是。”

    天启急忙制止住说:“徐大人别去干那劳神费力的事,身体要紧还是让那些泰西人去干要好些。”

246 兵分两路

    就在天启在北京更改制度推行新观念的时候,军机大臣、西南五省经略高第在正月十五向贵州进发,准备跟去年就去了的张静安和赵率教汇合。天启元年和天启二年,久蓄异志的永宁宣抚司奢崇明和水西土司安邦彦分别起兵,他们趁明军苦战女真人无暇他顾之时,率兵杀官造反并宣布成立大梁国,攻陷了泸州、重庆等地并先后围困了成都、贵阳,风头一时无两跟努尔哈赤遥相呼应。

    几年来经过成都保卫战、重庆收复战、贵阳保卫战以后,现在明军已经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从云南、贵州、四川三个方向慢慢压缩。云南总兵沐天波坚守在曲靖、武定一带,四川总兵秦良玉恢复泸州、叙州后沿江布防,并跟驻守贵阳的朱燮元会师于遵义,将奢崇明和安邦彦压缩在鸭池河以西金沙江以东的地段。奢崇明和安邦彦的老巢织金、水西等地已经变得不再那么让他们感到安全,主力人马稍有向西退缩的迹象但还是有十万余众,其中主力约有五万。

    高第先是到了湖广省,得知已经有五千余人在年前就奉旨跟着张静安和赵率教去了遵义,他没有停留一直南下到了广西,在广西又征调了五千余人向西进贵州来到贵阳。在贵阳高第见到了朱燮元和蔡复一还有张静安和赵率教,他没有二话立即宣旨,任命云南总督蔡复一和贵州总督朱燮元为其副手,在贵阳协助他这个五省经略调配人手平叛。张静安和赵率教分驻贵阳和遵义,轮番训练五省兵马。

    朱燮元曾经因为跟蔡复一职责重复造成漏洞,错失消灭反叛的良机,现在他是贵州总督兼湖广总督,见朝廷派高第来坐镇感到很有意思。朱燮元一直在地方做事,心里面有些瞧不起像高第这样管武事的文官,他这种瞧不起不是只会舞枪弄棒的大老粗士兵对文弱书生的瞧不起,士兵对书生的瞧不起是因为他们认为书生只会动嘴不会动手,朱燮元对高第的瞧不起是他认为高第不自量力不会动手偏要来,丢丑败事是迟早的事。

    高第安排完后问道:“诸位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我们这次是要按军务院的安排来平叛,不能随心所欲自作主张。假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先说出来,本官能解决协调的尽量解决协调,不能解决协调的本官会据实上奏求助。”

    朱燮元见高第没点担当,心中暗笑但正色问道:“奢、安叛匪已经是笼中之鸟翁中之鳖,只需要精兵强将前去将其抓出来。这次张将军和赵将军一共带了七万人来,高大人准备何时派兵出击平叛?下官等人绝对不自作主张一定遵命从事。”

    高第看了看朱燮元,见他一脸平静很是真诚,于是也很真诚地回答道:“这七万人里面有湖广的五千卫所军和广西的五千卫所军,里面多为久不征战之人恐怕短时间无法上前杀敌。”

    朱燮元点了点头说:“卫所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容乐观,但还有六万从辽东前线调来的精兵,对付奢崇明和安邦彦应该没有问题,叛匪虽号称十几万但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超过五万,这六万人对付五万叛匪应该没有问题。”

    高第摇了摇头说:“这六万也不能拉出去打仗,其中三万人训练以来从来没有打过仗,还有三万人的专长是修房建屋架桥补路,要消灭叛匪还得靠当地的军队。你们跟叛匪打了好几年的仗,手中的军兵应该都是百战老兵,打败叛匪是迟早的事。”

    朱燮元还不觉得什么,也许是年纪稍微大些也成熟很多,因此他有意见也只是藏在心里,听高第说带来的七万人暂时都不上战场只是一笑而过,但他旁边的蔡复一就忍不住了。蔡复一年界五十是云南总督兼四川总督,少年就接连中举又中进士,最看不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当场就不高兴地问道:“不知道朝廷派这七万人来这里是干什么的呢?贵州云南多山且出产不丰,七万闲人可不好解决他们的衣食啊!”

    高第是文官本身有涵养,在宁远呆了一年早就养成了宠辱不惊的性格,对蔡复一的讥讽能做到充耳不闻,高第这种作派蔡复一两人都有心理准备,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张静安和赵率教两人的异常平静。一般来说只要有人怀疑自己部下的能力,主官都会很生气感到是在怀疑自己,但张、赵两人的平静却显得有什么地方没对。朱燮元对张静安和赵率教说:“蔡大人对两位将军没有恶意,他只是把这里的现状讲给大家听,请两位将军不要介意。”

    张静安淡淡地说:“我们都是军人,皇上要求军人只有忠诚与服从,所以没有介意不介意一说。”

    蔡复一是个实在的人,本来他就认为只要集中兵力跟叛匪来几次决战,贵州一带恢复原貌不会有什么问题,当然有援军总要比没有援军好一些。年底援军来了但要等高第,谁知道高第来了也不打他就想用语言激起张静安他们的斗志,谁知道张静安一点都不激动,赵率教更是连话头都不接,让蔡复一很是不满。蔡复一没有半途而废的习惯,他想了想继续问道:“既然张总兵说只有忠诚和服从,不知道你们来这里准备用什么行动展示你们的忠诚和服从?”

    张静安看了赵率教一眼说:“末将的目的是坚守,赵总兵的目的是修房修路,不过这都是我们的次要目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军队,让他们学会了修房修路最后平定叛乱。”

    蔡复一听了张静安的话气得差一点儿笑出声来,你们浩浩荡荡来了好几万人却不动手,你们不动手不说还要让这里的军队都跟你们学,难道你们要把所有军队都教得跟你们一样游手好闲吗?

    朱燮元这时候也忍不住了,问高第道:“高大人,不知道两位总兵要如何训练军队?贵州山多路多漏洞也多,这里原来的军队都在各处严密防守,抽出人来恐怕出事。”

    高第皱眉问道:“听说云南、四川、贵州三省来平叛的军队总数有二十万,难道每次抽五千一万人都抽不出来吗?”

    朱燮元说:“云南贵州两省的地势高山路难行,四川更是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在如此复杂之处要守住十来万叛匪,二十万人已经是竭尽全力了,请高大人慎重考虑。”

    见高第低头作沉思状,这时候久不说话的赵率教说话了,他说:“守得多漏洞就多,不好守的地方就放弃找好守的地方守就是了。”

    蔡复一开始见赵率教不怎么说话,以为他年纪大要老成持重一些,谁知道赵率教竟然说出不好守的地方可以退回来找好守的地方守这样的话,蔡复一愤怒之下大声说道:“赵总兵真是坐着说话腰不疼,你知道我们当初为了抢一个关键关卡要死多少人吗?照你说的那样也许会节约点兵力,但你又知不知道离开一个关卡很可能要退出好几十里,如此一来包围圈子就会变大,最后很可能得不偿失!”

    赵率教心里纳闷,我一个领兵打仗的人都不激动,你一个耍嘴皮子的文官激动个啥?因为不满意蔡复一的语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