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640四海扬帆-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天后,凌晨。就像攀爬盖伦舷墙,志愿营以一个迅猛的登城突击拿下已经变成废墟的城楼。炸开城门,登州营沿着城市中轴线冲入城内。

第33章 台北府的一些麻烦

    城门碎片散落得到处都是,与城楼的废墟一起,被清理到路边。

    近处住宅的火焰已渐渐熄灭,尚有一丝余烬,散发出淡淡的青烟。

    幸存的绿营兵和家属排成不整齐的队列,被押向闽江上的渡船。

    士兵醉倒在路边,见到守序,挣扎着爬起来敬礼。他手掌上绑着绷带,似乎受了一点轻伤。

    破城已经三天。这是不幸的三天,这是狂欢的三天。守序手下战斗力最强的一只陆军,来自本土的志愿营自备军费出征,他们期待的就是这一刻。白银、女人,士兵的渴望不外于是。

    守序不知道福建省会有多少钱,他只知道占领福州最富庶的商区和绿营军营后,属于公中的缴获只有4万两白银和2千余担丝绸。很明显,白银对士兵的吸引力比丝绸大的多。

    女人的嚎哭从远处隐约传来,守序皱了皱眉,“那是谁?”

    金士英无奈地道:“周鹤芝。闽北各路起义军和我们都封刀了,只有周鹤芝还在继续。”

    郑藩在劫掠方面,向来是不留余地。守序对郑藩毫无约束力,只能听之任之。

    “不管他了,把属于我们的战利品运往南台和长乐县,福州让给他们。”

    “这就离开?”

    “我要遵守与刘中藻的约定,福州城是他们的,集结士兵准备出城。”

    “好吧,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守序看着金士英略显迷茫的眼神,“该去琼州了,台北的运输船到了我们就出发,你先把东西打包。”

    “我马上安排,“金士英显得很犹豫,”只是,国主,有件事我不知当问不当问。”

    守序叹道,“我们是兄弟,你尽管问。”

    “像福州这样的事我们还要做几次?”

    以金士英平时的表现,他现在的想法不难猜。

    “士英啊,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守序看着他的眼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你是想学岳飞吧?”

    金士英重重点头。

    “士英,看看那些士兵,你的和我的。每个人的眼神都是无比满足,每个人的表情都充满了喜悦。**的力量非常可怕,如果我们试图阻拦,一定会被他们淹没的。”

    “也许我们可以晓以大义?”

    守序摇摇头,“我的话也许不中听。如果现在说大义有用,你的皇帝们就不会吊死在煤山,也不会被将军们背叛,成为鞑靼人的俘虏。”

    金士英无言,表情落寞。

    守序拍拍他肩膀,“也不要灰心。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你我现在做不到的事不代表以后也做不到,慢慢努力吧。”

    金士英敬了个联邦军礼,“明白了,我去整顿军队。”

    守序回礼,目送他离开,对林出勇道:“让朗格曼来见我。”

    陆军团长半小时后才到,不知从哪个安乐窝里爬出来。

    守序没多说什么,只是问起战利品分配的事,“台北营的东西预留了吗?”

    朗格曼似是长出了一口气,“都准备好了,按老规矩办。”

    守序点点头,“你是中央陆军第一个团长,以后注定要当将军的人。台北的野战部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划到你的麾下。处理这些关系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你应该明白。”

    “是,长官。包括菲尔霍夫的礼物我也备好了。”

    “那就好。”

    福州是自伊柳塞拉岛以来,这个团队攻下的最大战利品。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战利品向来是让人烦恼的问题。守序不想留下什么后遗症。

    “收拾一下,我们撤军。”

    “是,长官。”

    ……

    联邦陆军和联系最紧密的盟友相继撤出福州府城,将属于自己的战利品陆续转运到闽江南边的长乐县,最后撤离南台港。

    福建新近投降不久,北京尚未任命巡抚和提督一级的封疆大吏。福州突然失守,大概把福建省的建州官员们打懵了。直到闽浙总督张存仁亲率千余督标兵进驻闽浙交通要道浦城县,来自闽南的绿营主力部队才在福建巡海道王三俊率领下,缓慢推进到闽清县,切断福州府与上游的联系。不知道这只人数多达7000人的军队离开驻地后,闽南的鲁监国会打出什么战绩,但肯定对他比较有利。

    台北船队再次驶进闽江口,守序在南海号上召开军事会议,梅登、阿勒芒、朗格曼、梅洛4人参加。

    “海军今年会有个大行动,拉斐尔号和南海号我这次都要带走。”

    台北二人组面面相觑,他们很意外。

    阿勒芒:“台湾直面战区,海峡形势混乱,我们还要兼顾泗礁山,拉斐尔号走了我们的压力更大。”

    梅登见阿勒芒挑头,连忙补充道:“去年和今年,台北承接了太多新到的移民,其中有很多人对我们的态度很是可疑,我需要更多的军队。“

    梅洛:“海军在珠江口不能白挨打,两艘巡航舰我们肯定要带走。台北的移民如果有不安份的,你们杀了就是。”

    守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没有表态。

    梅登:“说起来容易,一下涌入了十几万移民,上帝保佑,让我撑到现在没出事。”

    阿勒芒:“阁下,新移民中有许多人和舟山、福建的中国官员保持联系,说实话,我对此很担心。”

    守序点点头,他能理解台北府的顾虑。也许对部分大陆上的势力来说,与建州比起来,台北是个看上去更容易对付的目标。尤其是在有带路党的存在下。”

    “你们现在能信任的移民有多少?”

    梅登:“综合各方面得到的信息,我们评估最先到台北的北方移民相对更可靠,他们对由南方官员拥立的政权似乎并无太多兴趣。”

    守序:“那这样吧。福州的人口,你们不要安置到海峡对岸的台北和台中,全部放到宜兰。我记得那边还有些空地?”

    “是,宜兰是我们属地里最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但这次的人有点多,地不够。”

    “剩下的人放到山间的盆地,总之不要靠海。”

    “好吧。宜兰的市长是你招募来的,最好你能给他写封信鼓励鼓励。”

    宜兰市长是前东流知县周鹿卿,联邦境内现在唯一一个进士,令人印象深刻。

    “这事我来办,”守序道,“你们选几个合适的女人送给他,成家立业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效力。”

    美女是稀缺资源,不过解决官员等中上层人士的问题暂时不大,还不至于到二五八团那种程度。

    守序看向朗格曼,“卡尔,你能说服本土营在台湾多驻一年吗?”

    朗格曼:“我试试,如果台北府能提供必要的条件,应该问题不大。”

    台北总督点头表示认可,守序拍板,“那就这么定了。陆军尽量多留人,拉斐尔号跟我走。”

    朗格曼:“如果有余力,我建议你们在本土营的基础上扩编陆军,但是要选你们觉得可靠的士兵。”

    陆军团长的建议很好,守序道,“我补充一下,只选那些平时表现优异的移民,最好是父母妻儿都在台北的人。”

    朗格曼微笑道,“阁下,我不觉得中国政府军的军纪有多好。也许我们可以把在福建这边发生的事在台湾做些宣传。不用夸大,只要把事实说出来。以我的观察,很多人肯定不会愿意战争再次打破他们在台北平静的生活。”

    守序看了朗格曼一眼,看来与明军打交道多了,他也有些感触。

    “照卡尔说的办吧,卫国的觉悟也许他们没有,但保家一样与我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宣传是成本最低的动员方式,不用用太浪费了。

    梅登:“我还有个问题,那些战俘怎么办?”

    “受伤的俘虏,找个鞑靼人控制地区丢了。其他的带走,你的矿山难道人满了?”

    梅登连忙摇头,“矿山的人永远不够。”

    “那还有什么问题?”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表示没有了。

    领导的艺术大部分体现在协调属下各部门的关系上。见几人不再争抢了,守序道:“季风不等人,我要先走。剩下的战利品和长乐县的人你们慢慢搬。今年台北府的任务是消化发展,大陆各势力间的争斗波谲云诡,你们贸然插手会很危险。梅登总督,我会给你个正式命令,再大的诱惑都不允许出兵。”

    梅登长出一口气,“台北已经消化不良了,你放心,我不会出兵的。”

    守序站起,高举酒杯,“先生们,在散会之前,让我们举杯同庆。你们不要着急,机会将永远存在。以后我们要攫取比福州城更加富庶的城市,但那要等待更多的战舰下水,更多的陆军营编组完成。”

    “干杯!”

    “干杯!”

    ……

    1646年3月15日,永历元年(岁次丁亥)二月十日,舰队扬帆启航。

    守序抽调150艘船,这占了台北远洋运力的80%。每当这时候,守序都会感叹,帆装简易的戎克船做运输船还是不错的,至少一艘七丈福船只需要20几个水手就能操纵。

    修复一新的南海号、拉斐尔号2艘巡航舰,冒险号、卓越号2艘老船为船团护航。外伶仃洋是守序航程中最担心的区域,船队在三门岛锚泊了5天,休整并补充淡水。直到从香港岛地主汪汇之那里获得西班牙舰队早已返航马尼拉的消息,守序才放心驶过珠江口。

    如果是战舰编队,从福州到琼州东水港只需要10天时间。可带着龟速船队,路上用去了40天。

    船团在海南岛分拆。登州兵、贵州兵和他们家属留驻海南岛,铁匠们去了三亚,移民大部分去后江府。战舰则与广船队一起,满载各种战利品返航本土。

    琼州海峡的局势非常紧张,守序今年不回国了,他带着2艘老船留在琼州。

第34章 最后的防线

    浪花卷起白沫,拍击着海口守御千户所附近的沙滩,海浪的声音响彻耳膜。沙滩背后,三座棱堡拔地而起,扼守住琼州海岸线最便于登陆,也是最危险的地段。

    海口所城北城楼,十余面军旗随风摇摆。隶属于督标中营的数十名亲兵身穿几乎遮盖了整个脸部的铁棉甲持刀肃立,将城楼团团围住。

    来自天南海北,身穿不同制服的十几位军官在城楼第一层的大厅里,小声交换着情报、意见和心得。很自然地,他们按照地域、旧部和语言分成了数个小群体。

    杨羹卿和金士英刚到琼州,二人与已升任琼崖副将的张时杰在东南有过交往,此时便凑到一起,轻声议论。

    广州的邵武天子只是个小小的插曲,隆武帝殉国后,永明王作为血统最接近神宗的宗室,有无可争议的继承权。南方三重臣,两广总督丁魁楚、粤西巡抚曾樱、广西巡抚瞿式耜全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明神宗的天子门生。在感情上,他们全都倾向于神宗嫡孙的永明王。明军中的另一支柱,湖广总督何腾蛟更是早早就想拥立永明王。

    得到四大实力派的支持,永明王成为大明朝残山剩水名义上的主人。

    丁魁楚攫取了定策头功,顺理成章地成为永历朝廷的首辅。因为争夺粤西蔗糖出产,自年初开始,丁魁楚与曾樱之间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丁魁楚秉政后立即收回粤西兵权,派亲信洪天擢出任高雷廉琼巡抚,调曾樱入阁。这么明显的明升暗降,曾樱很干脆地以练兵为由拒绝奉诏。

    琼州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全被曾樱控制在手里,丁魁楚硬调只能是送脸下乡。在永历朝廷中央,已升任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兼掌吏部事瞿式耜居中解围,让永历天子升曾樱为东阁大学士,督师沿海军务,并节制广东、广西二省。

    佟养甲、李成栋占领广州后,沿西江追击永历皇帝。广东全省大部地区望风而降,永历帝退回广西,琼州与行在失去了联系,现在不知道皇帝在哪。

    李成栋对永历皇帝的兴趣并不大,追击的施福、施琅部在梧州停下脚步。李成栋转而将一大半主力用于攻击粤西。

    驻防高州的总兵李明忠投降,高雷廉琼巡抚,实际上此前只能管到高州府的洪天擢退进山区,同样也失去了联系。

    李成栋派到粤西的部队番号很多,共有总兵阎可义、张道瀛、张月、罗成耀、杨大福数部,这些成栋旧部进入广东数量后如滚雪球一般膨胀。敌军数量、质量暂时都处于优势,雷州、廉州二府无法守御。敌军兵临海峡,让琼州的明军神经很是紧张。

    更加危险的是,民由周珍、周玉、李尝荣三人率领,集体投向李成栋。成栋在此基础上,又招降珠江口四姓海盗之一的郑廷求。郑廷求得到李成栋帮助,迅速灭掉仍然打着明军旗号的另外三家。绍武帝的军事支柱,广东水师总兵林察只得向西逃到高州府。

    李成栋几乎在一夜之间拥有了一只战斗力不弱的水师部队,将军们都明了,现在的形势很不乐观。

    皮靴钢钉伴随着中国官靴的声音从楼梯上,杨羹卿急忙熄灭烟斗,磕掉烟灰,肃立等待。

    曾樱头戴七梁进贤冠,云鹤织锦大绶藏在外黑内红的皮氅下,只露出一点边角,这已是一品文臣服色。永历就剩下西南小小一块地盘,节制数省的大学士、总督却有好几位,其实这就是个空头官衔,曾樱实际控制的地盘仍然只有琼州。

    守序扶着曾樱,从城楼顶层并肩走下。

    守序今天穿了一身款式略显得有些特殊的军服。大檐帽,黑色修身军服,颈中悬挂骑士勋章和镶嵌大块蓝宝石的元老院勋章。马靴,白色的羊毛手套亮得晃眼。提督权杖顶端的红宝石在阳光照耀下,反射着动人心魄的光芒。守序平时更习惯穿普通的船长服,这套海军提督礼服一般都压在箱底,一年中只有少数像今天这样的场合才会拿出来。

    “参见阁部!”

    军将们拜倒一片,只有外人,驻防东水港的琼北营营长安德烈奥西微微鞠躬。

    “诸位将军免礼。”

    将领们起身,盔甲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曾樱转头,轻轻说道,“你来讲两句吧。”

    守序停在楼梯的平台上,环视整个大厅。

    琼州的部队长都在厅中了。

    来自海北道的雷廉副将郭经才、横山兼白鸽门水寨参将何承乾、廉州参将李标、廉州卫指挥使张烈。

    随征总兵张鹏飞、琼崖副将张时杰、随征参将金士英、杨羹卿。

    督标营游击曾文德,琼州团练兵前后左中右五个营的营官彭信古、曹君辅、陈武、吴履泰、谢志良。

    这些明军加起来,人数近2万。只是除了张鹏飞、金士英、杨羹卿三部,其他陆师新兵比例太高,战斗力都很弱。

    “各位将军,从今天开始,我将接管琼州防御的指挥权。”淡淡语气中,透露出来的却是不容置疑。

    三亚是联邦控制区内唯一一座富铁矿,不能坐视明军把琼州再搞丢了,守序只能亲自上任。

    “阁下,请允许我代表琼州军民,欢迎你成为我们的统帅。你被称为常胜将军,我们很荣幸能在你的麾下效力。”

    守序循着声音看过去,说话的是琼州团练前营守备,万州千户曹君辅。曹君辅今天仍然穿着守序当年送给他的胸甲,盔甲蒙着一层油光,闪闪发亮,看来一直以来都得到了精心维护。

    “曹千户,”守序微笑着点头,“先生们,你们其中有些人曾与我并肩作战,有些人与我素昧平生,有些人虽未与我一起战斗,我们彼此却久仰大名。不管以前我们是什么关系,从今天开始,请各位把性命交给我,我一定会带领你们成功守护琼州。”

    大厅中瞬时响起轻轻的议论声,守序挨个看过去,明将们脸上的表情丰富多彩。

    张鹏飞、张时杰、金士英和杨羹卿脸上露出的是喜色,海北营兵是讶异,曹君辅则眉飞色舞,对周围的琼州本地军官们解释着什么。

    “我有几个问题想咨询几位。”守序走到海北道撤退的四个明将身边。

    白鸽门水寨参将何承乾忙道:“国主请问。”

    “你们的骑兵实力如何?”

    理论上,雷廉二府营兵建制内应当有骑兵部队,守序对此很感兴趣。

    海北的三个明将对视了一眼,郭经才轻轻吐了一口气,“骑兵?简而言之,骑兵几乎没有。”

    守序点点头,继续问道:“弹药?”

    “也是有限。”

    “火炮、刀矛,补充兵员呢?”

    “火炮、刀矛数量有限,补充兵员数量稍好,不过他们不习战阵,战力堪忧。”

    自去年秋收完毕至今的半年时间里,曾樱在海北彻底动员,全军撤退。

    雷、廉二府的军户、营兵及其家属中相当一部分撤到海南岛,民户也跟随撤了不少,官兵百姓连家属总数大约在10万左右,人力资源暂时还是充足的,问题只是未经训练。

    “人可以慢慢练。我会给你们补充一部分在福州缴获的武器,希望三位将军能尽快回复所部战力。”

    守序缴获的武器大部分留给了福建当地起义军和台湾,只将一半佛朗机、鸟铳、盔甲等带到琼州。

    听说能得到武器补充,三位海北明将脸上都是一喜。

    守序再问琼崖副将,“张时杰,海口所的海滩上布置了多少障碍物和地雷?”

    “3000个,阁下。”

    守序习惯性地抬起权杖,轻轻点了张时杰几下,“这不够,我们要在整个海岸布上地雷和障碍物,包括每一个海滩,每一个沙丘,还有每一块礁石!一个月内,要增加到5000个。”

    张时杰有些犯难,“阁下,我们的人一刻未停,根本未提及休整的事,士兵们已经筋疲力尽。”

    “张将军,你是愿意让你的士兵们筋疲力尽,还是丧命?”

    张时杰张嘴动了两下,欲言又止。

    守序提起权杖,迈出城楼门槛,沿着城楼行走,眺望海峡远处。今天的天气极好,海口城楼上能隐约看见对岸的雷州府。

    守序手扶海口所城墙上架设的大号佛朗机炮,“看看对面,先生们,海峡如此的宁静祥和。横亘在海南与大陆之间的这条海峡,是我们最后的防线。隔着这条海峡,鞑靼人与我们各据一方。在那边平静的海岸线上,潜伏着一只怪兽。鞑靼人正到处搜集船只,集结军队,想要一鼓击溃我们。但我保证,没有任何一个鞑靼人可以登上这片海滩。无论敌军入侵发生在何时、何地,我都会在海滩上歼灭他们。”

    “是。”

    “是,阁下。”

    守序用权杖指指张鹏飞,“耀羽将军,琼山县境内所有水师由你统一指挥。时杰将军,海口所地面防御交给你了。”

    琼山直面大陆,是入侵最有可能发生的地区。守序将这里交给了水陆各一位老兵负责。琼州4个本土营沿着海南岛北部海岸线部署,分驻儋州、临高、澄迈、铺前等地。

    从海北撤回来的各营兵,水师战船也分散到各个港口中,遂行侦察、防御和低烈度的作战任务。

    金、杨二部,并曾樱的3个督标营,为全岛的机动部队。杨羹卿驻临高,监理杭州。金士英驻琼山府城,监理澄迈、文昌二县。

    守序将东水港一半防务交给曹君辅,抽出了琼山营和跟随琼山营训练的那个明军新兵营,共800人亲自控制。

第35章 琼海壁垒的总设计师,何良焘

    整体上,资源有限。保卫琼州主要依靠明军自己的力量。

    守序接管指挥权后,第一件事便是视察整个琼北沿海防线,防线的工事在原本明朝海防工事基础上,添加了诸多棱堡。守序将这条棱堡线命名为琼海壁垒。

    所有工事主体工程均由三合土夯筑而成,各要塞依托地形将锐角堡向外延伸,部分如墙基等关键位置使用条石、红砖和火山灰水泥加固。海南本岛的火山灰质量和数量都一般,曾樱只能咬牙挤出部分外汇外购火山灰。白银储备有限,工事修筑只能勒紧裤腰带精打细算。不过三合土夯筑结实后,防实心弹效果相当好。

    一路行来,没想到,曾樱将琼北防线经营地如此完善。

    守序询问身边的曾文德:“曾将军,这条防线是谁主持修建的?”

    “澳门何良焘,以前家父任福建巡海道,围剿大盗刘香时与他有一面之缘。”

    “这位何良焘打过仗?”

    “崇祯七年,何良焘在温处兵备道薛邦瑞军中赞画军务,参与清剿刘香残党。父亲曾说他谋能料敌,技谙火攻。”

    既懂实战也懂理论,又是一个差点被历史湮没姓名的牛人,守序托着下巴,“剿灭刘香之后呢?”

    曾文德定定叹了声气,“宣大总督卢象升调何先生去长城,可惜的是……”

    提到卢象升,守序了然,何良焘在长城的服役经历大约不是太好的回忆。

    “西式铳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