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小医师升官路-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浩心中更加焦急,赵帆也是一脸急色,他看了一眼李强,很严肃的说。
“你说的这都是什么,什么风婆婆龙王爷的。风是热带气流产生的,风停了真不是个好事呀。
看来老大哥你是个行家呀!风停了雨量不减,那雨层一定很厚,没风根本散不了呀。大哥我问你,照这么个下法,你说城区的水什么时候能全部排到牡丹河?”
第621章 强势拍板
环卫工人李强瞪了赵帆一眼,认真的说。
“什么云层,龙王爷出行下雨,当然要带着云。那都是云里来雾里去的,你没见过不要乱说。
你那套热带什么气流的谁不知道,俺们老百姓就信龙王。这是造了天谴了,成天逼迫我们老百姓种牡丹,龙王能不怒?”
李强说着说着就过头了,可话说出来了,才意识到自己身前坐着的是王浩。
这可是牡丹市的大市长呀,虽然看起来年轻,但那可是主宰着牡丹市生杀大权的父母官呀。
完了,自己可是惹了大祸了,得,等着吃官司吧!
王浩瞥了一眼这个正直的中年大哥,沧桑的面孔使他看起来更显的憔悴。
雨衣已经脱下,橘色的环卫服上那草绿色的反光条,在这个阴沉黑暗的阴霾天气中显得格外的耀眼。
他有些拘谨的搓着手,又伸出自己的大手挠了挠头。
手湿漉漉的,手掌被雨水浸泡的有些泛白。前端的指甲里却依旧是乌黑的浊泥。
王浩清楚的记着,就是刚才,就是这双手在雨中拉扯着折断的树枝,捞取着塑料袋和堵塞着雨漏通道的垃圾。
“老大哥,现在还有人逼迫你们种牡丹?你们出来清理堵塞的雨漏,是环卫局统一安排的吗?”
看到王浩追问自己,中年大叔越发显得的忐忑不安。他唯唯诺诺的遮掩过去,避重就轻的说道。
“只要下雨,下大雨,出来疏通雨漏和排水管道。这事是必须要做的,是我们局里统一安排的。
我们老局长是个好人,做了二十多年的局长了,也快退了。哎!”
王浩这才点头,看了一眼赵帆,认真的说。
“赵市长,关于强逼老百姓们种植牡丹的事,一定要查,有问题的直接请市纪委出面,我看,这事雨季过后再说吧。”
这时宫芳打来电话,说她已经问过气象局了。是受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的影响。
继而又对王浩解释说:
热带风暴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其中心附近持续风力为每小时63…87公里,即烈风程度的风力。
是所有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每年飓风都从海洋横扫至内陆地区,强劲的风力和暴风雨过后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
热带风暴就是台风,是指中心最大风力达8…9级(17。米/秒)的台风。
但是由于牡丹市属于s省内陆地区,并不靠海。这次的降雨量相对其他城市来说较少,并且与今天傍晚就会逐渐减停,对牡丹市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好一个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凭直觉王浩感觉暴风雨绝对不会这么简单。昨天就开始阴,并有下雨的迹象。
一直等到现在中心雨层才下,那等云层过去的话,怎么也得到明天早上。这仅仅才几个小时,牡丹市区内就是一片wangyang。假如持续到明天早上,那情势一定不容乐观。
宫芳还是按照王浩说的召开了临时会议,王浩电话列席。
向大家说明自己正前往牡丹湖,路上积水已经半米多深,实在赶不回来。
宋乐斌对王浩的做作很讨厌,他是牡丹市的老书记了,牡丹市什么时候发过大水了,真是杞人忧天。
电视台都报了,雨也就是今天到明早。下完就完了,这么大的雨哪年不来一阵,这也是老天爷的工作吗。
“宫书记呀,我们牡丹市是个福地,自有牡丹仙子保佑。下大雨吗,没什么了不起的,兴师动众,不可取呀!
这么多年了,牡丹就没发过所谓的大水。牡丹河那是伟人指示我们最亲爱的人用肩膀和两只手治理过的。
不要说大雨,就是洪灾,那也没问题。再说央视和省台都说了,今天晚上雨势就会减少,马上就会大雨转小雨了。”
王浩在电话里一听就急了:“宋书记,气象台的预测如果转成小雨更好,但是现在我们牡丹市区内已经水灾成患呀。你们出来走走,出来看看吧。
雨水下不去,防洪管道堵塞,还是解放前的老排水系统。宋书记呀,居民们都在从家里拿盆往外舀水呀!”
牡丹市的经济实在太落后了,也就围着市委市政府那小片的区域内有一些楼房,除此之外便是民用平房。
这还是好的,再往前走,不出二十里,砖瓦墙早就被泥巴墙取代了。s省西南地区的情势让王浩心碎。
这么大的雨,泥墙土屋,后果可想而知,不要说山腰处还有个牡丹湖,几里之外便是水势汹涌的牡丹河。
仅仅是这么大的降水量加上这七八级的大风,也不是牡丹市民们的土屋所能承受得了的。
宋乐斌的话被王浩强势的否决,他要求领导干部们带头行动起来,以身作则,分片包干。
对牡丹河进行二十四小时的巡逻,对市区各地采取走访慰问,到市民的家中看看,想办法疏通下水道,一定要帮群众们解决好实际困难。
实在不行,该转移的转移,一定要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千万不能大意。
宫芳接过王浩的话直接强势拍板:
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党员干部们都动员起来,配合当地驻军,配合武警战士们,尽可能的准备好抗洪物资,帮助危难的老百姓转移。
只要是房屋危情严重的,年久失修的,土屋的,全部转移到市委市政府机关大礼堂,各地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的礼堂车库等地,对老百姓全部开放,准备安置。
会议不容讨论,宋乐斌隐晦的看了一眼政法委书记王林凯,王林凯不作声色的撇了一眼王清冠,三人很是不屑的摇了摇头。
这么点雨,就闹这么大的动静。牡丹市民们个个彪悍,对这些彪悍的市民们,你想让他们撇开家业,跟着你去躲雨,开什么国际玩笑。
尽管大家心中想法各异,会议还是开了一个多小时。根据王浩的建议,宫芳布置了一系列的任务下去。
驻地官兵武警和消防官兵们全部出动,紧急动员。就连警察学校也接到了市委的电话,请求帮助。
而正在这时,雨却渐渐地小了,王清冠没等大家离开会议室,便急忙起身,一把拉开会议室的塑钢大窗。
手指着外面,慷慨激昂地说。
“杞人忧天!兴师动众!杞人忧天呀!”
被他这么一闹,本先就有些不愿动的常委们心思也淡了。到处都是水,谁愿意没事乱跑,就是吃饱了闲的。
没事竟能瞎扯谈!
但就在这时,省委的电话却到了,省委书记钱沐瑾指示牡丹市委市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牡丹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坚决与洪涝灾害作斗争。
市委常委们一个个相互看着,雨都停了,还有什么灾害可以去防范。
宋乐斌连连摇头,有事没事就拿大佬压人,王浩呀王浩,就你身靠大树好乘凉,我们就得围着你转?
你撇下投资商不管,领着我们打水仗,这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吗!
第622章 六道十二口
宫芳放下电话,市委常委们都觉得小题大做。雨都停了,哪年不下雨,哪年没几个强热带风暴。
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天空,大家实在不愿意出门。宫芳也意识到了什么,直接起身,让秘书拿来雨衣,就开始穿戴。
常委们无奈,也纷纷散了,按照会议的安排下去执行去了。
可常委们刚走,省气象局的电话紧急打来。宫芳接起电话,便被气象局的专业术语震得面色惨白。
省气象局预测,今明两天,牡丹市将会迎来百年不遇的强降水。降水量最低将达到400毫米以上。
具气象局预测,雨势会持续三到四天。届时牡丹瀑布将会以万马奔腾之势注入牡丹湖,而牡丹湖就像一个架在牡丹市民头顶上的天锅,情势可想而知。
宫芳大喊着让常委们回来,秘书和工作人员小跑着去通知。可除了纪委书记马仁奎与牡丹区长费火以外,先前门的常委们早就乘车离开了。
于是宫芳紧急打电话挨个通知,还好,平时和自己与王浩贴心的常委们表示一定不负领导的期望,坚决完成这次抗洪涝灾害的任务。
而宋乐斌却大言不惨的叫着。
“宫书记呀,不要听风就是雨。省气象,就是国家气象又怎么样。就按市委会议讨论的执行吧,我负责牡丹湖,我这就去和王市长汇合,放心吧。”
此时的王浩已经赶到了牡丹湖,上了河堤赵帆大吃一惊,本来还是个小水洼的牡丹湖,几个小时之内已经变成了wangyang一片的湖海。
湖竟然比原先扩大了不止两倍!
劲风吹来波涛汹涌,再抬头一看,赵帆只觉得瑟瑟发抖。耳边轰隆隆的水声犹如天兵开战,鼓号震天。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瀑布,这是天河漏了,漏下来直接落到了牡丹湖!
可怕的瀑布宽达百米,水势涛涛,根本就不是落下,而是倾泻!注入湖内激起万丈水lang,水花翻腾,好像一条虐龙在水下发疯般的四处乱撞。
而更主要的是,牡丹湖到现在只有自然溢出的牡丹河在往外排水。其他早先设计的几处排水闸门并没有打开,依旧在那巍峨的紧闭着。
王浩与赵帆向最近的闸口走去,陈杰中与宋乐斌紧紧地跟着。那名中年岁数的环卫工人李强想了想,也紧跟上来。
看起来不远,走过去却颇为费劲。
雨虽然停了,却到处湿滑一片。一米多高的茅草早就被雨水冲倒,大堤上并排仅能站立两个人的小路也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已。
好在王浩年轻,他也不顾及自己的高档衣裤。灵巧的踩着茅草,绕开水洼,向前走着。
赵帆就没那么好了,在后面拉开了一段距离。安得利摇了摇头,扶住赵帆,这才使赵帆比较稳健的跟了上来。
突然见一声掺叫,环卫大叔李强一个趔趄摔到了大堤外侧,好在被赵帆的秘书陈杰中一把抓住,这才没滑下湖堤。
几人赶了过来,七手八脚的将李强拉了起来,安慰了几句继续向前走。
王浩心急火燎,凭直觉,他知道,就算是雨停了,那山上这么多的积水,唯一的流经还是牡丹湖。
即使不再下雨,牡丹湖也不可能蓄积这么多的水量。现在水面离大堤只有不到两米,而自然涌出的流向牡丹河的出口处水势蹿急,一看就不可能达到泄洪要求。
牡丹湖,危在旦夕。
下面百里就是老百姓的家园,老百姓们的家还是土胚房,后果可想而知。
即使牡丹河处的泄洪口巨大,但那也没用。
因为牡丹河没有强大的泄洪能力,一旦洪水袭来,在牡丹河之中形成万马奔腾的水势,如此揣急的流速奔腾之下,后果只能是大水漫过河堤,无可阻挡!
那河堤两岸可是巨资打造的mbi重点科技圆区呀!
那可是为牡丹市解决了八万多人的高科技企业。是牡丹唯一能拿的出手,百年来唯一的知名大企业啊。
站在泄洪闸口的王浩与赵帆脸色相当严峻,两位领导小声地议论着,一瞬间,就连环卫工人李强的脸色都白了。
他是个小工人,还是社会最底层的环卫工人。他以前天天对这个社会不满,对国家,对领导,都不满意。
因为领导们就知道让他们种牡丹,李强虽说是城市户口。但是家在郊区,孩子老婆都在农村。
家里的地,当官的指示村长,不准种别的,只准种牡丹。没粮食,等牡丹卖了买粮吃。
好吗,好好地粮农,成了花农。
这花农还名不正言不顺的,每亩地还得交公粮。
不种粮食哪来的公粮可以上缴?
可村里不管那一套,你不交,好啊,地收回,给别人种,你有本事你出去打工去,没人拦着你。
一切以上级的要求为准,以领导们的指示为基绳。
胳膊永远拧不过大腿!
可是现在看在眼中的却不是这样的,眼前的两个都是大人物,都是牡丹市的父母官,看样子一个是爹,一个是舅舅。
一个正职、一个副职。
还是老话说得好,官越大越没架子,越平易近人,你看人家和自己说话,轻声细语的,就怕吓到自己。
再看现在,父母官火了,正打电话呢。
“河务局吗?谁管牡丹湖的泄洪闸?我命令你十分钟之内给我赶到湖堤一号泄洪口,马上!”
这么大的雨,河务局却不派人巡视河堤,巡视湖堤,真是岂有此理!
赵帆看样子真火了,他放下电话对王浩说。
“我看河务局竟些吃白饭的,据传局长马德斌是肖金成一手提拔起来的。是牡丹区马家庄人,这人还是个转业干部,一会你见到就明白了。”
王浩威严的点了点头,就见不远处急急忙忙走过来两位穿着雨鞋雨裤雨衣的巡防员。
二人来到近前,一脸的忐忑。
竟笔直地立正站好,还对王浩一伙敬了个礼。
“报、报告领导,我是马颜,我是魏旭东,我们是河堤巡视员,负责一号泄洪闸,请领导指示!”
面对两个小兵,王浩也不好说什么道理,抬手一指泄洪闸,大声说道。
“还愣着干什么,开闸放水呀。这都超过警戒线了,你们这红油漆标示的水位线,难道不作数?”
两人,相当为难的点了点头。马颜刚往闸口处走了两步,就听魏旭东说道。
“市、市长,这水放,放不得呀。超出水位线也没事,这不雨停了吗?牡丹河处的自然泄洪,不用一晚上,水位就能下去。
闸口可是开不得呀,这六道十二口。开了,每秒的流速将达到六十立方。而下面人工挖掘的泄洪水渠,绝对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水势。
这是为了农田灌溉而准备的闸口,开了,毁了农田,会被老百姓们骂娘的!”
第623章 利益与利益
不开闸口,那就得全指望牡丹河。
可怕的是王浩的电话响了,市政府的马晓友打来电话,说牡丹河的情势不容乐观,他正在河堤上巡视。
牡丹河是自然河堤,仅仅在市区牡丹长廊处,用石头砌成了人工河堤,而其他地方,那根本还是自然的缓坡形式存在。
如果牡丹河全线崩溃那将给牡丹市造成了不可预测的洪灾,王浩为牡丹百姓们打造的幸福安康的生活即将付之东流。
他辛辛苦苦引来的mbi也将不复存在!
水火无情,mbi是搭建的彩钢车间,哪架得住河水的冲袭。毫不客气地说,万马奔腾的牡丹河所到之处,那牡丹市区将不复存在。
彩钢板,土胚房,王浩心急火燎。
“王市长,下命令吧,我们先少量的放水,闸门提一半,相信这样,灌溉渠还是能承受的。”
看着翻腾不已的牡丹湖,王浩点了点头。
“赵哥,你一定要组织好人力物力,我现在去牡丹河。东面是国际牡丹园,实在不行,你就往东放水,至于以后的损失问题,市里会研究的。”
赵帆点了点头,王浩非常不放心的看了看两位闸口巡视员。招呼安得利上车而去,急速的向牡丹河行进。
好在雨停了,但路上的积水却揣急不停。王浩的命令,让所有人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正在这时,就见宋乐斌与河务局的局长马德斌走了过来。
马德斌紧张万分,立刻指示自己身后的秘书,要求组织河务局的职工、紧急调集防洪沙袋,全力以赴地确保牡丹湖的安全。
好在牡丹湖大堤的一些薄弱的地方,事先堆积了一些防洪物资,市武警大队也奉命赶到,开始投入到湖堤的加固中去。
看到两位闸口人员开闸放水,马德斌暗暗焦急。看了一眼宋乐斌,宋乐斌隐晦的使用眼神阻止。
等赵帆向二号闸口走去的时候,马德斌心急火燎的对宋乐斌说道。
“宋书记,这、这牡丹湖,我们河运局下属的渔业公司刚投入了几百万的鱼苗。闸口一开,后果损失惨重呀。
宋书记,渔业公司新培育的河豚鱼苗,还有食用鳖,那可是动用了全部的家底呀。”
宋乐斌摇了摇头,无奈的长叹一声。
“老马,你糊涂。水位离湖堤不到三米,你看看这天,阴沉沉的,估计还得下呀。
肖金成的案子还没把你惊醒吗?这事省里已经知道了,打电话指示一定要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老马呀,钱没有了可以再赚,职位要是没了,难道养出来的河豚,还会有你的份?”
这么推心置腹的话,宋乐斌都说出来了,老马一时语塞。是呀,钱算个屁,没了再搂,但官帽子飞了,那什么也别想了。
看到二号闸口也开了,马德斌心疼的蹲在地上。闸口都在最底下,同样,鱼苗与河豚最喜欢往水流揣急的地方跑,因为那里氧气充足啊。
天这么阴,气压这么低,湖面却没有鱼泡,那只有一个解释,鱼都在水流揣急的地方。
马德斌好像看到千万尾的鱼苗顺水而去,仿佛看到自己的钱袋子在慢慢的变小、变瘪、变空。
王清冠也来了,他和宋乐斌负责牡丹湖。找到赵帆,做了交接,市委给赵帆安排的任务是动员百姓们搬迁到市委礼堂,以及大单位的临时厂房中躲避洪水。
老百姓的土胚房确实不堪一击,很多土胚房已经自行倒塌。
土胚墙,哪架得住这么大的雨水浸泡于侵袭。
赵帆得知情况马上离开了,房子倒了,有没有人员伤亡,还不知道。这里有两位常委负责,虽然牡丹湖的闲情严峻,但自己的责任也很重大。
劝说群众们转移搬迁,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破家值万贯,哪那么容易劝,说搬就搬,老百姓们舍不得呀。
赵帆看了一眼打开的六道闸口,虽然闸口只开了一半。但是看样子情形还是好的,心理作用使赵帆感觉牡丹湖的水位正在下降。
他和宋书记道了个别,毅然的乘坐着武警的野越车离开了。
看到赵帆一走,宋乐斌边对马德斌点了点头。马德斌一个高站了起来,小跑着走向闸口。
“关了关了,他妈的,雨都停了,放什么水。在这守着就行,真是没事闲的蛋疼。河运局今年的损失大了呀!”
闸口的职工哪敢跟自己的局长顶牛,看看阴云密布的天空,也不敢说话。赶紧放下了闸门,水也止住了,鱼苗也保住了。
马德斌这才来到宋乐斌面前,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看着武警大队的大队长龚长宁讪讪的笑着说。
“宋书记,龚大队长,走,没什么好看的,雨都停了,让战士们加强巡视就行,我们到湖区办公室坐坐。”
宋乐斌点了点头,也请龚长宁一起前往,不想龚长宁却很严肃的说。
“宋书记呀,我这刚来,当兵的都在扛沙子,我这个大队长去不得呀,我的在这看着呀。
我要是走了,他们就懈怠了。你们先去,我巡视一遍就去。”
哈哈哈,哈哈哈。
宋乐斌笑着点了点头。
“老龚呀,还是你会带兵,首长亲临第一线。那我就先过去了,放心吧,牡丹什么时候发过大水。
你看雨都停了,就瀑布这点水,几个小时也就缓了。你看,上面的峰崖都露出来了,这就是水势小了吗。
老马呀,带相机了吗,给我和龚大队长来一张,可惜了,就是天太阴了,恐怕效果不是太好。
真看不出来呀,牡丹湖还有这么美的风景,气势磅礴呀!”
马德斌赶紧掏出自己的索爱,他这索爱手机可是五百万的像素,本来就是一个拍照手机。
咔嚓咔嚓的为两人连拍了好几张,王清冠走了过来,身后竟跟着牡丹市电视台的记者。
“宋书记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亲自指挥抗洪抢险。龚大队长也率部支援,可歌可泣呀,还不赶紧采访?”
宣传部长发话,记者不敢怠慢。赶紧架起长枪短炮进行现场采访。
宋乐斌面色严峻,指点江山,大话套话说了一顿。
无非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军队的无私帮助下,确保了牡丹湖的真正安全,为牡丹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云云。
第624章 我宁愿犯错误!
说完让记者赶紧采访一下人民的战士,那才是最值得采访的人。这才掉头和王清冠去了湖区办公室。
看到宋乐斌走后,龚长宁生气的跺了跺脚,暗骂一声,推开了采访自己的记者,往闸口处走去。
“你要是个党员干部,是个有良知的新闻记者,那你就把这些都拍下来。水位线已经超出了三四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