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黄金脑域-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董,可以解释为家传的,龙袍,却万万不能说是家传的,要不然岂不是成了皇室的后裔?
所以他就把剩下的三件古董,还有龙袍塞到柜子里,粗暴的程度让吴老看的一阵心痛。
把古董收缴,吴老立刻带着陆晨,来到发现古墓的田地里。
这个时候已经有一大群村民围上来,要不是有警戒线,有警察,可能早就一拥而上了。
考古队已经进驻,正在紧急加固现场,防止被杨大壮破坏的墓穴塌方,会进一步破坏古墓。
吴老驾轻熟就,虽然年纪大了,体力比不上年轻人,可是经验丰富,一到现场就指挥考古队员们,井井有条的展开工作,看似乱成一片的现场,一切进展却井井有条,没有一点出错的地方。
陆晨算是开眼界了,吴老和他说过,考古不是盗墓,盗墓是破坏,考古是保护。
考古队员们,差不多是一点一点的,把墓穴的外层全部挖开,把已经开出的通道牢牢加固。
“想不想进去看看?”看加固的差不多了,吴老笑着对陆晨说。
出发的时候,吴老一句话,就把陆晨也加入到考古队伍中,只不过不用像一般考古人员一样,进行墓穴处理等工作,他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即使加进去,也只会耽误其他人的工作进度。
“能进去?好啊!”陆晨当然愿意,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古墓发掘,当然有兴趣亲临实地考察。
同时进来的,还有一个吴老的贴身人员,不过在陆晨看来,有点军人的气息,应该是保镖,这个人一直跟随在吴老身边,寡言少语,却时刻出现在最重要的地方,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钻进矮矮的通道,一股腐朽的气息直钻鼻孔,让陆晨一阵不舒服。
看吴老,却一点也没有不适应的样子,淡定自若,显然对这种环境早已经习惯了。
陆晨想起来了,吴老退休之前就是从事考古的,当然进过不少墓穴,只是年纪大了,老不以筋骨为能,他的身体让他不能长时间从事考古和发掘,即使今天主持发觉,也只是指挥其他人动手,很少亲自动手。
进到已经清理出来的外围墓穴,让陆晨一阵心惊。
刚进来,金光就开始躁动起来,说明墓穴内的一切,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古董,有不少物品上,荡漾着令金光蠢蠢欲动的诱惑,不过为谨慎起见,陆晨并没有吸取,而是一件一件的仔细看。
“看出来是谁的墓穴了吗?”吴老一边查看墓穴里的物品,一边扭头对陆晨问。
“我觉得有可能是顺治皇帝的弟弟襄亲王,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的墓。”陆晨谨慎的说。
“哦?说说你的理由?”吴老眼睛一亮。
“从墓穴中陪葬品的风格特点来看,是清朝顺治年间下葬的,综合来启说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一个人,襄亲王,他和顺治竞争皇位,然而最终传位的时候,皇太极却把皇位传给了顺治,此举一直让襄亲王心中不满,一直渴望登上皇位,他有足够的动机制造龙袍。”陆晨一边回忆历史事实一边讲解。
“不错,襄亲王的确有动机私下制作龙袍。”吴老点点头,对陆晨的推理能力予以肯定。
“唯一的疑问就是,传说中襄亲王与母亲的埋葬在清昭陵,可如今他的墓葬却出现在这里,似乎有点不符合常理,要么是传说有错,要么就是这个墓穴另有玄机。”陆晨做出大胆推断。
吴老点点头,他经历的考古事件很多,传闻,就是传闻,只能做参考不能轻易相信。
尤其是关于陵墓,为了避免真正的陵墓被发现,古代王侯可谓是费尽心思,假陵墓多得很。
不仅仅陵墓有很多假的,里面还有诸多机关,杀人的陷阱,有很多盗墓贼就是死在陵墓中的杀人陷阱里,甚至在考古的时候,也会遭遇各种危险,人命,也是时有发生的,他就曾经见过。
今天敢直接进来不是忘了,而是已经有人探过路了,杨大壮是第一个,有陷阱早被触发了。
而且就在刚才,参加考古的人员,已经用简单的办法,确认在这一段路上并没有害人的机关,已经排除危险了,即使如此也要十分小心,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些是现代科技还无法解释的,就比如双龙鼻烟壶,双龙戏珠的景象是怎么形成的?
无法解释!
所以在进入墓穴的之前,吴老就曾经提醒陆晨,千万要小心,墓穴里不仅有古董还有杀人陷阱。
“吴老,你看这些图案和文字,记载的是不是清朝的事件?”陆晨看到墙壁上有一些人物活动的壁画,还有一些说明文字,看起来像是记载的一场活动,其中有一个人在黄罗伞盖下出行。
看仪式的隆重程度,以及用品,只有皇帝出行才有如此派头。
“是吗?”正在查看一件珐琅彩的吴老,马上来到陆晨所在的石壁,手电照亮石壁上的文字。
第五十一章 墓中墓
吴老顿时被吸引住了,壁画和文字,果然是一场皇家庆祝的仪式,不过有一点和预料不一样,黄罗伞盖下的人,并不是当时的皇帝顺治,而是襄亲王,壁画充分暴露了他对皇位的渴望。
有这幅壁画,就能说明这个古墓即使不是襄亲王本人,也必然和他大有关系。
嗯?
陆晨观察一会儿,习惯性佣金光扫描的时候,却发现一个令他震惊的事实,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然而他的发现,却难于说出来,于是他一路观察下去,希望能找出一点破绽。
好,找到了!
陆晨在墙边寻找的时候,发现一块墙壁破碎了,看样子刚破碎不久,很可能是杨大壮弄坏的,他要的就是这个,破碎的石壁后不是石头,而是另外一层平整的石壁,石壁上同样有壁画。
然而壁画的风格,却和刚才看到的有所差别,明显不是一个朝代留下来的。
“吴老,你来看,这里好像有点奇怪!”陆晨指着墙壁破损,露出内部不一样壁画的地方。
“咦?”吴老用手电一照,顿时脸色就变了,这样有两层墙壁的情况,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蹲下来仔细检查,两层的风格明显不同,被掩盖的一层,年代似乎更久远一些。
不过露出来的只是一小块,巴掌大小,要做出准确的判断远远不够,最好能完全展露出来。
“小张,你带几个人过来,先把这里处理一下。”吴老看了一会儿,转身叫过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虽然已经是四十多岁,可是和吴老比起来,还要小很多,所以在吴老嘴里他就只是‘小张’。
“吴老,你说怎么办?”小张连忙带人走过来。
“把这里揭开,我要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小心一点。”吴老指指露出内层壁画的墙壁破损处。
老张答应一声,马上命人开工,不过首先并不是揭开墙壁,而是记录。
图像记录、文字记录一应俱全,在处理之前,把一切的状态都记录存档,毫无遗漏。
这就是保护性发掘古墓的一个必经程序,甚至每一块砖头,都需要作出详细的记录和编号,做到每一个细节都有记录可以查询,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记录复原,完整再现最初场景。
正因为如此,发掘的进度受限,一直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墙壁才被揭开。
里面是一幅大型的壁画,保存十分完整,一眼就看得出来,刚展露出来的壁画是明朝的风格。
“你怎么看?”在壁画面前停留很长时间,吴老问陆晨,他已经确认,是明朝留下来的壁画。
正因为确认了这一点,才产生巨大的疑问,在清朝的古墓里,出现明朝的壁画,太奇怪了,不仅仅是他奇怪,其他的考古人员也奇怪,这种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实在是想不清楚。
“我觉得这里有点奇怪!”陆晨一指壁画中心处,有一个镶嵌进去的龙形玉雕,栩栩如生。
壁画就是壁画,却镶嵌了一块玉,还是一块龙形的上等美玉,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还有一点是陆晨没说的,像这样的龙形玉,不是唯一的一个,总共九个,他们现在发现的只是第一个,其他八个分布在墓穴其他方位,只要继续发掘古墓,其他八块龙形玉也会被找到。
“是很奇怪,龙形玉和壁画中的内容完全没关系,甚至破坏壁画的完整度,完全是多余的。”吴老点点头,足有一尺多长的龙形玉,镶嵌进去的时候,恰好毁掉了壁画上的一个人物。
如果只是陪葬品,根本就用不着镶嵌到墙上,还用另外一堵墙遮住,做法明显违背了常理,又是一天过去了,同样的龙形玉被发现三块,分别在不同的位置,每一块都尽善尽美毫无瑕疵。
一直到第五天,龙形玉有五块被发现。
“吴老,我们发现存放棺椁的墓室了。”第五天下午的时候,陆晨正在和吴老鉴定刚拿出来的陪葬品,小张就走过来。
吴老立刻就来兴致了,放下手上正在鉴定的陪葬品,叫上陆晨直奔清理出来的墓室深处。
这个古墓的规模很大,有很多墓室,陪葬品更是不少,目前清理出来的,还不足全部的一半。
来到墓室,乍一进来直晃眼,珠光宝气!
各种陪葬的瓷器、玉器、金器,在灯光照耀下珠光宝气,可以说是富丽堂皇。
陆晨都不用金光鉴定,就知道这里的陪葬品全都是真品,每一件都价值不菲,都是巅峰之作。
墓室的中间是一口大棺材,令他感兴趣的是,在棺材盖上有一只龙形玉。
和其他八只龙形玉不同,这一只更大,足足有一米长的龙,而且是上等美玉雕刻而成。
就是不计较雕刻工艺,单单是巨大的上等美玉,就价值惊人,更何况雕刻也可以说精美绝伦。
“龙,龙穴?”陆晨脑中闪过其他八条玉龙的方位,显然是以棺材上的最大的玉龙为中心,组成一个奇特的空间结构,联想到古代墓地的特点,他顿时一阵豁然开朗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小陆,你说什么?”吴老就在陆晨身边,听到他的话扭头问道。
“我想起龙形玉的作用了,吴老,龙形玉可能是风水法器。”陆晨有点兴冲冲的说。
陆晨对于风水并不了解,然而古玩有时候会涉及到风水,所以他也看过一些有关风水的资料。
古人下葬,甚至如今的人下葬,也讲究要安葬在一个风水宝地,意图惠泽后世子孙。
王公大臣们就更讲究了,尤其是皇室,很多皇帝还在壮年的时候,就开始修建造规模宏大墓地,最有名的要算是秦始皇了,秦始皇陵,震惊世界的一个浩大工程,前后消耗的人力物力不可计数。
“的确有可能!”吴老点点头,他也不是没想到玉龙是风水法器,只是一直都不确定而已。
作为一个考古学家,对于风水不能不了解,因为古代的陵墓,多数都是按照风水学说建造的,甚至内部布局也是,掌握风水学说,有利于针对墓穴的发掘,更能避免一些不惜要的损失。
“小张,把墓穴布局图给我拿来,另外,准备一份详细的地图。”吴老连忙催促。
“您老想明白了?”
“有一些猜测,还需要验证!”吴老拿过墓穴布局图,已经发掘出来的部分都被标注在图上。
陆晨在布局图上,一一指出已经发掘出的龙型玉的准确方位,吴老用一支笔画下来,然后开始勾画一些陆晨看不懂的线条,虽然看似凌乱无章,却又有一种十分特殊的韵律和规则支配。
“如果真如我猜想的一样,这里,应该还有一条龙型玉。”吴老勾画了一会,凭空点出一个点,这是一个尚未发掘的部分,然后叫来小张在图上指示:“小张,你带几个人,把这里发掘出来。”
小张领命,带几个人按照吴老的要求,先记录,然后开始慢慢发掘。
怎么回事?
陆晨大吃一惊,吴老预测出来的位置很准确,他用透视能力看过,吴老标注的一点都没错,他甚至差点就怀疑,吴老和他一样拥有透视能力,不过他马上就否决了这种猜测,不可能。
如果吴老真有透视眼,他随身佩戴十多年的仿品子冈玉,就不会出现在十多天前的交流会上,还有传说中的佛脂,更不会等到陆晨见到才被发现,种种迹象证实,吴老不可能有透视眼。
两个小时之后,在吴老指出的地方,果然有发现一条玉龙。
“吴老,您究竟是怎么找到玉龙的?”陆晨大感兴趣,刚才他全程观看,显然吴老掌握着一种技巧,或者是一种技术,可以根据已经发现的玉龙的方位,推测出另外几条玉龙的方位。
“还是你提醒我的,风水!根据风水学说,这个墓地是一个龙穴,风水龙眼,安葬在这里的人,会接受龙气的熏陶,来生登临九五。”吴老在纸上继续勾画,很快又点出其他玉龙的方位。
“风水龙眼?你是说襄亲王想借助这里的龙气,下辈子当皇帝?”陆晨恍然大悟。
“你说的没错,你看这里的墙壁,襄亲王建造的墓地,只把原来的墓地掩盖了,并没有毁坏,都是按照原来的布局,你知道为什么吗?”吴老一边走,一边指出墓穴结构是明朝的风格,然而墓穴里的陪葬品,却全都是清朝时期的。
“难道和风水有关?”
“你又说对了,风水学说是很玄妙的,风水龙眼一旦形成就不能动了,此前明朝建造的墓穴,充分利用了风水龙眼,等到襄亲王发现这里的时候,想要改造已经不可能了,任何轻微的改动,都可能会让风水龙眼失效,所以他只能把墓穴的据为己有,却不能改动任何布局结构,即使是壁画,他也只能贴上一层而不敢毁掉。”吴老的学识积累,陆晨短时间内根本赶不上。
“吴老,您来看这里。”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按照吴老指示行动的小张,呼叫两个人过去。
第五十二章 七星铜镜棺
陆晨和吴老走过去,是最后一枚龙型玉被发现了,九枚龙型玉,恰好让龙气聚集到棺椁上,同时也证明了吴老的理论,这的确是一个风水大阵,为了不破坏风水大阵,襄亲王修建的墓穴,才没有破坏明朝修建的墓穴,只是掩盖了一下。
“按照风水学的理论,安葬的棺材也应该十分特殊才对。”吴老又想起一个问题,两人回到棺材前。
再看棺材,果然和一般的棺材大不一样,不仅有一条玉龙,居然还有镜子在棺材上。
不仅仅玉龙和镜子,即使是棺材的本身也大不一样,居然整体都是铜的,而不是木材打造的。
棺材又名老房,专为死者设的‘居所’,也称为寿棺、枋、寿枋、老房、四块半、十大块等。
古代的时候,科技不发达,封建迷信大行其道,古人认为人死不可复生,却可以归天。
于是为了能更舒服的归天,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加美好,就要对死去的人进行安葬,厚葬,对于死去的人的安葬,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至少有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不至于曝尸,或者直接埋了。
棺材就应运而生,很多人以死后能有一副好棺材而自豪,甚至还在生前就开始筹备棺材了。
人有不同,用的棺材也千差万别,首先棺材的用料就大不一样,一般人使用的棺材,多为松木、柏木,因为这些木料比较便宜,用不着倾家荡产;比较富裕的人,用的材料就讲究一些了,像是名贵的楠木等珍贵木料,一般人是用不起的,当然还有一些棺材特殊一些,用水晶、石头,甚至金属制造而成,甚至有用黄金的。
棺材的外形大同小异,都是前大后小,呈梯形。
每一块棺材板,都要严格斜面对靠,打造成型后,呈现出前大后小的斜面。
普通人家,或许就直接入棺安葬,富裕人家,或者是官宦人家,还会有一些华丽的外部装饰。
官宦之家或者是大富之家,还会有一些珍贵的陪葬品,也直接导致盗墓行业的兴起。
如果只有棺材和死尸,盗墓者除非精神有问题,才会去挖坟。
襄亲王的棺材就是金属材料的,不过不是昂贵的黄金,而是相对便宜很多的铜,上有七枚铜镜,不过有三枚铜镜已经损坏了,让吴老大呼可惜,如此珍贵的古玩铜镜,就这样少了三枚。
“看,这七枚铜镜也是风水法器,按照七星的形状排列。”吴老指着棺材上七枚铜镜的方位。
“我好想在一本书上见过,据说这种排列方式可以辟邪通灵。”陆晨回忆他不久前看过的资料。
“没错,可惜这种棺材在战国之后就很罕见了。”吴老摇头感叹。
说话的时候,其他考古人员已经做好清理和记录,周围的文物已经稳妥的运出去了,一切准备已经就绪,接下来就是另一个重头戏,开馆,棺材里还会有一些珍贵的陪葬,这是历来的习俗。
不过在棺材开启的时候,众人都离远了一些,谨防棺材内的意外。
古人下葬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对付盗墓贼的方法,就像在陵墓中设计一些机关陷阱。
棺材里,经常会出现一些致命的东西,就像是弩箭,或者是一些剧毒,据说有不少盗墓的人,就是在开棺的时候不小心,或者是小心了也没防住,结果在最后一步的时候把自己搭进去了。
棺材开启,没有意外,通风之后也没有发现任何剧毒。
众人来到开启的棺材前,发现棺材里的尸体保存完好,居然一点腐烂的现象都没有。
铜棺的密封性很好,棺材内部不会有湿气和空气进来,所以尸体放很长时间,也不会腐烂,不过在古代,受到技术限制,一般人对于铜棺,只能是仰望,是只属于一些少数人的专利。
陆晨一阵难受,死尸,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尽管穿着华丽的衣服,也抵挡不了恶心的感觉。
“我第一次见到死尸的时候,比你还难受,习惯就好了。”看陆晨的脸色有点不对吴老安慰。
考古的人,死尸和骸骨很常见,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像陆晨这种经历是必须要经过的一关,他还算好的,反应比较轻,有些反应严重的人,直接就哇哇大吐,甚至手软脚软的瘫倒在地。
“我知道!”陆晨点点头,他就曾经听过,上医学院学医的人,有一些专业会上解刨实践课,把尸体解剖的血肉模糊之后,那些学生好长一段时间,一见到肉就脸色苍白,甚至大吐特吐,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素食动物。
可是在熬过去之后,就不以为然了,听说有的人,忙的时候直接就在尸体边吃饭,也不会吐。
躺在棺材里的襄亲王,身穿一身华丽的龙袍,果然就是临死,也没忘记享受一把皇帝待遇,可惜皇帝死会被埋在黄陵,无论是规模还是华丽程度,都不是这个墓葬能比较的,差的太远了。
襄亲王身边也有很多陪葬,真正的珠光宝气,让人眼花缭乱。
负责记录的考古人员,马上开始记录,都是珍贵文物,缺少一件,都是非常严重的大事件。
吴老第一个拿起来的,是一个翡翠白菜,当然不是历史上的哪一件,翡翠白菜也不止一件,一看就知道是上等翡翠,毫无瑕疵,能工巧匠雕琢下,不注意,就会以为是一颗真正的白菜。
即使放在棺材中很长时间,也没有受到任何损坏,反而增加了一些历史的厚重,价值更高。
陆陆续续其他的古玩,也都被一一拿出去,然后马上用专用的包装包好,防止因环境变化造成损坏,没过多长时间,襄亲王身边的随葬品都被从棺材里拿走了,剩下的就是他身上的陪葬品了。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从微微张开的嘴巴里,露出来的口含。
口含,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丧葬习俗,就是到今天,也仍然有人沿袭这一习俗,通俗一点说,就是在死者的嘴里放进一些物品,一般是比较珍贵一些的珠宝,穷苦人家,有些时候也用硬币替代。
襄亲王嘴里的,当然不会用硬币替代了,而是一枚珍珠,足有鸡蛋大小的珍珠。
对于珍珠的价值,一般会从四个方面来判定,分别是形状、光泽、光洁度和大小。
形状,简单来说就是看是不是圆形,和正圆差别越大,评分就越低,价值就越低。
光泽,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指反射的光芒,看看明亮程度,均匀程度,和影像是不是清晰。
光洁度,就是用肉眼看看,看珍珠的表面,是不是光滑的,有没有瑕疵。
最后一个判断标准就是大小,珍珠的大小对价值影响也很大,我国古代有:“七分珠八分宝”之说,意思是说七分的是珍珠,而八分就是宝贝,七分和八分,指的是计量单位中的毫米。
被襄亲王含在嘴里的珍珠,无论是形状、光泽还是光洁度,都是最顶级的,无上的。
而大小……还用说么?
鸡蛋大小的珍珠,怎么说也有几十分了,七分珠八分宝,几十分应该怎么说呢?
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