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珉倒还不至于就饿成这样,他现在只想找个地方坐下。他都快要站不住了,吃东西,可以掩饰一下他的虚弱。

    都打到这个地步了,他可不想现在倒下去,影响自己的光辉形象。

    府兵团方面的谈判事务,由冯紫英出面。就在贾珉吃饭的功夫,陈也同和赵大海也率兵赶到,见了如此情形,是既高兴又遗憾。

    高兴的是战争结束,成功地收复了南温都拉。

    遗憾的是没赶上这最后一场好戏看。

    “珉长官真是神勇无敌,可惜啊,我来晚了,没赶上。珉长官,若是还有下一次,一定等等我们,叫我们四团的弟兄们也好好见识一下珉长官的风采。”

    赵大海毫不掩饰自己的遗憾。

    “是啊,珉长官,下次一定别忘了我们。”

    冯奎和徐明涛也在一边儿敲着边鼓。

    “下次你们行动快儿点儿,就能赶上了。”

    你们三个王八蛋,还想有下次。真是看热闹不怕乱子大。这一次,老子就差点儿把小命给丢了。

    下一次,老子就派你们出阵去打,看你们还敢不敢说轻巧话儿。

    谈判很快就有了结果。

    希德哇人即刻撤出南温都拉,至于俘虏,则由希德哇人回去后,拿钱来赎。钱到位,卜奎方面即刻放人。

    希德哇既然战败,此时叫他们在这里逗留,他们也不愿意在此呆的久了。

    战败的消息如果传回了北温都拉,沃特尔人和瓦力谷人,很可能就要对他们采取行动,所以,此时尽快赶回去,稳定部落,才是最佳选择。

    由于他们的撤出,南温都拉就留下权力真空,此时就需要府兵团来填补这个权力真空,以维持南温都拉的秩序。

    去年打败四大部落时,府兵团就曾经接掌南温都拉一段时间,后来才交给了朝廷派来的官员。

    所以,此时接掌南温都拉,已经轻车熟路。先由军队维持秩序,随后卜奎衙门自己培养的官员就将进入。

    在几处要地和关卡留下了何参将的部队后,大部队就开始撤军。

    经过三天四夜的战斗,在鞑靼人占领了南温都拉将近八个月后,贾珉率领府兵团六千官兵和京营七千五百名官兵,成功地收复了南温都拉草原。

    卜奎控制的版图,又重新回到了今年春季北温都拉之战前的区域。

    那场十五万大军轰轰烈烈的北征,除了留下很多的士兵尸体,很多士兵被俘为奴,以及战败的耻辱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第0434章 不愿接受的事实

    还有一个来月就过年了。

    今年的帝都形势,比去年要平静许多。

    在帝都的各大家族里,情形也是如此。

    去年的这个时候。,各大家族基本上都有两大话题。

    一是贾珉在卜奎率领府兵团,取得了南温都拉大捷。朝廷准备对北温都拉用兵。

    这让那些大家族,尤其是有府兵团的大家族,也看到了挣军功的希望,纷纷准备参战。

    参战的愿望倒是实现了,挣取军功的希望则完全落空。

    随着十五万大军的完败,各家府兵也损失惨重。除了一些侥幸逃回来的,绝大对数家族子弟,不是战死,就是失踪。

    原来为了练兵所投入的金钱,也随之打了水漂。

    唯一的例外,就是由贾家,史家、冯家、陈家、卫家五家六府组成的卜奎府兵团。

    不仅去年取得了南温都拉大捷,今年还在二道江打败了鞑靼人,成功地阻止了鞑靼人南下的步伐。

    虽然这次战役因为牵涉到了贾珉这个敏感人物,人们不愿意公开谈论此事,但是,在私下里,还是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这件事。

    随着太子和公主先后被救回的消息传来,卜奎府兵团的话题,再一次被人提起。

    那个敏感人物贾珉,也不可避免地被提及。

    看看卜奎府兵团的辉煌战绩,再看看自己家府兵团的遭遇,就难免出现许多唏嘘感叹。

    在一片哀愁中,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和治国公四家,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他们几家的子弟牛继宗、柳芳、陈瑞文、马尚德得救了。

    在高兴之余,也未免有些遗憾。救他们的人,竟然卜奎府兵团。

    这几家,原来跟贾家都是颇有龌龊的,今天这个结果,叫他们不免有些尴尬。

    尽管如此,几家还是不能不有所表示。

    于是几家人组织在一起,携带者礼物,到贾家、史家、冯家、陈家和卫家拜访了一圈儿,表示感谢之意。

    这几家嘴上客气,心里却不免有些得意。

    尤其是荣国府,就更是如此了。

    当初那几家在公交马车生意上算计他们,虽然后来失败了,但是,牛家等几家却一直没有正式道歉。

    这一次,几家说的都很诚恳,叫老太太、贾赦、贾政等人,心里都很受用。

    去年此时的另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各大家族里效仿贾府的年会了。尤其是那个最佳败家奖,甚至连皇家都跟着效仿。

    但是,今年这个时候,却没有人再提这个话题,也没有一家举行类似的活动。

    原因也很简单。

    一是由于各家府兵团兵败,既没有心情也没有理由举行这样的活动。

    二是这个主意的创始人贾珉,至今还是个敏感人物。就连去年举办得红红火火的皇家都没张罗此事,别的家自然不敢出头张罗。

    贾珉之所以成为敏感人物,自然还是因为坚决反对对北温都拉用兵的缘故。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的敏感性质。反而随着他一手缔造的卜奎府兵团在二道江的战绩和救回太子和公主的战绩,让这种敏感,变得更加敏感。

    有些内幕,老百姓不清楚。这些消息灵敏的大家族,却是清楚的。

    所以,在现在的帝都,贾珉不仅是个敏感人物,还是个令许多人尴尬的人物。

    似乎还嫌这种敏感不够刺激,从卜奎又传出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

    在长安公主殿下和温都拉事务钦差王子腾的主持下,朝廷成功地收复了南温都拉。

    不可一世的鞑靼人已经被打败,乖乖地退回了北温都拉去。

    在十五万大军被鞑靼人打得大败而逃之后,王子腾的京营七千五百人,打败了四千鞑靼人。

    贾珉创建的府兵团六千人,打败了一万四千鞑靼人。

    这样的辉煌战绩,跟春天朝廷的十五万大军战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说是长安殿下组织实施了这场战役,但是,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明白,长安殿下手下并无兵马,参加作战的,都是京营和卜奎府兵团。

    其中卜奎府兵团虽然人少,却是此战的主力。

    只要提起卜奎府兵团,就离不开贾珉的影子。

    虽然贾珉不在帝都出现,也没有什么官职了,但是,这些战绩,却似乎在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们,当初对北温都拉用兵的错误。

    收复南温都拉,对于朝廷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挽回了朝廷的体面,证明了朝廷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其次,对于一些藩属国和周边的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是个强有力的震慑,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对朝廷不敬。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此前一直在帝都跟朝廷谈判,态度强硬的鞑靼人使团,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悄然启程,离开了帝都。

    另外,此战彻底解除了鞑靼人对于东北的威胁。从此不用再担心鞑靼人会南下。东北局势趋于稳定。

    这个巨大的战果,在民间引起了阵阵欢呼。在官方,却如一潭死水,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似乎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此事一样。

    人们唯一期待的,也就是等着长安殿下返回帝都,为整个北温都拉战争画上一个句号。

    此前,听到收复南温都拉的消息,曾经有人认为,贾珉会因此升官儿,至少也会官复原职。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却没见有什么动静。此时人们才明白,原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救回太子也好,救回公主也好,收复南温都拉也好,若是换作其他任何人来做,都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上上下下大肆庆祝一番的事情。

    但是,由卜奎府兵团完成了这些大事,就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这是包括皇上在内的许多人,都不愿意接受的一个事实。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打造了卜奎府兵团的贾珉,是当初反对对温都拉用兵的人。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长安公主在王子腾派出的一百人的护送下,返回帝都。

    元亨天子非常高兴,亲自在午门前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欢迎长安载誉归来。文武百官,王公贵族等三百多人,出席了迎接仪式。

    在迎接仪式上,元亨天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称赞长安公主率兵收复了南温都拉。文武百官也纷纷附和,盛赞长安殿下文韬武略。立下不朽功劳。

    在迎接仪式上,皇上颁布圣旨。赏给长安黄金一百两。

    追赠李成斌为将军,赏给家属银两千两。追赠立夏、立春、立冬为正五品嫔,赏家人银各一千两。

    一直护卫太子的孙参将,因为护卫太子有功,由参将升为将军。

    王子腾办理温都拉事务有功,加封尚书衔,由正二品升为从一品。赏银一千两。

    有些人以为的卜奎府兵团的将领会得到嘉奖的说法,没有得到证明。

    第二天,长安公主把她和立春一路上收集的关于北温都拉之战时,各个军台给她的关于大军空额和霉烂军粮的材料交给了元亨天子,被元亨天子留中不发。

    总领温都拉事务钦差王子腾上奏,请求提升卜奎府兵团幕僚长冯紫英为卜奎游击,卜奎府兵团有功武官各升一级。

    元亨天子看后久久不语,折子被留中不发。

    随后,皇上口谕,由京营驻卜奎参将何参将,暂时署理卜奎衙门。

    至于冯紫英等人的官职,由于皇上没有明确旨意,军机大臣鲁大学士等人廷议后,决定暂时保留原职不动。

    腊月二十六早朝,都察院御史肖道忠出奏。鉴于各大世家府兵团在北温都拉之战中,没有任何战功,损失惨重,如今绝大部分名存实亡,请求裁撤所有的府兵团。

    这个动议,得到了军机大学士罗启华、兵部尚书李源、户部尚书万新堂附议。

    这个动议,被皇上搁置,留待以后再议。

    九门提督刘长风奏请追查北温都拉之战中,宁古塔将军韩天魁、高丽将军等二十余名将领临阵脱逃罪。

    此议被皇上搁置。

    顺天府尹修同贵,转呈东北一些地方的讼,有人揭发在北温都拉之战时,有不法粮商将发霉粮食卖给大军。

    元亨天子口谕转回当地查证处置。

    这是戊寅年的最后一次早朝。其他大臣本来也有事要奏。但见皇上不是搁置就是转回原籍处置,觉得自己出奏,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也就纷纷泄气,不再出奏。

    戊寅年的最后一次早朝,就这样草草收场。随后就是过年,衙门即将休衙,诸事就推到年后再说。

    戊寅年,对于朝廷来说,头等大事就是北温都拉之战。

    以正月里轰轰烈烈开战开始,到十一月下旬以收复南温都拉结局。

    明面上不说,私下里,还是有不少大臣们议论。

    那些主张开战的,战场上逃跑的,吃空饷的,贪墨军饷的,售卖霉烂军粮的,这些该追究的,都没有追究。

    罗启华、李源、万新堂、韩天魁等人,都照旧当官,孙参将碌碌无为,升了将军。

    反对开战并在营救太子、公主中立下汗马功劳,在危急时刻将鞑靼人阻截在二道江,阻止鞑靼人南下,并且收复了南温都拉的贾珉和卜奎府兵团将士,没有一个人得到奖赏。

    不仅由何参将接掌了卜奎大权,府兵团还可能面临着裁撤。

    有功的不赏,还可能会受罚。有过的不罚,反而受赏。

    这样的事情,也算是一道奇观了。

第0435章 贾府的烦恼

    随着宝玉的归来,之前笼罩在贾府头上的焦虑逐渐散去。贾府逐渐又恢复到往日的气氛之中。

    这种气氛的基调,基本上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

    生意上的事情,现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这是当初贾珉留下的格局。

    一个是东府在秦可卿把持下的公中生意和西府在李纨和探春把持下的公中生意。

    东府中,尤氏会作为秦可卿的助手,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辅助。

    这种辅助,在最近变得多了起来。因为最近秦可卿生产,产下了一个男婴,正在坐月子,所以生意基本上都由尤氏在打理。

    西府的生意,外面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交给了薛蝌打理。

    两府的生意,今年都不错。无论是经营项目还是经营方针,都是贾珉当初定下的方略。

    在这方面,贾府可以说是非常听贾珉的话。因为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这更好的模式。

    既然能赚钱,何必要去改呢?

    另一部分,就是各房的私人生意。经营的有好有坏,总的来说,还没有赔钱的生意。

    其中以王熙凤在宁荣街的超市生意最为赚钱。当然,王熙凤不会说自己赚钱,反而时常说赔钱,要把铺子兑出去。

    但是,真的有人要兑的时候,她却不出兑。这个时候人们才明白,她不过是说说而已。

    背靠荣国府和宁国府这两大优质客户群,生意常年火爆,她怎么会舍得兑出去呢?

    整个花果山的猴儿加一块儿,都没有琏二奶奶一个人精,她会做这么傻的事儿?

    所以,贾府在生意上的局势,现在还很不错。这也是贾府令人喜乐的部分。

    府里叫人有些忧愁的事情,则主要表现在宝玉的问题上。

    在宝玉回来之前,府里已经接到了贾珉和贾琏的信,向府里通报了宝玉得救和贾环在北温都拉被鞑靼人杀死的消息。

    两人的信,是通过军台,走的是军邮系统,从卜奎到野渡居,有个七八天时间就到了。然后再由野渡居给送到了贾府。

    对于贾环之死,除了赵姨娘和探春表现的比较悲伤之外,其他的主子似乎没有多大的反应。

    这一点倒是叫府里的管家和下人们,都感到比较奇怪。但也只是奇怪而已。主子们的事情,似乎不是他们该操心那么多的。

    宝玉要回来的信息,倒是更加叫他们关心。

    不仅仅是因为宝玉的问题,还是因为宝二爷在北温都拉娶了亲,娶了一个鞑靼女人,还有了身孕。

    这件事情,就有些复杂了。

    对于主子们的想法,管家也好,下人也好,其实不太关系。他们现在想的,是自己在在这件事中,要怎么做?

    以后这个鞑靼女人,就是府里的二奶奶了,这个人怎么样?以后怎么跟她相处?

    这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况且,这个新来的二奶奶,还是长安公主殿下的结拜姐妹,就更加叫人感兴趣了。

    所以,塔娜现在还没在府里露面,就已经成为府里的焦点。

    宝玉回来了,叫府里很是欢乐了一阵。

    但是,这种欢乐的气氛,没有持续多久。很快,气氛就变得有些诡异起来。

    首先是宝二爷新娶的二奶奶没有跟着他一起回来,反而要跟长安殿下一起回来。回来之后还要直接进宫里,然后再娶进门里。

    这就有些奇怪了。

    不是都已经娶了吗?还怀了身孕,怎么还要再娶一回呢?

    再看宝二爷,虽然娶了亲,但是,回来之后,似乎没有一点儿高兴的样子。

    每日里不是把自己关进房里,就是到铁槛寺跟那几个和尚在一起。

    这哪里还像个新郎的样子?

    按说,宝二奶奶有喜了,夫人和老祖宗应该都很高兴,可是现在看她们,似乎没有什么高兴的样子。就是大老爷和二老爷,也是如此。

    现在,长安殿下回来了,应该把宝二奶奶带回来了,这回该给接回府里了吧?

    下人们关心这件事情,还只是背后的议论和观望,但是,对于府里的主子来说,就是个现实问题。

    此时,老太太、王夫人、邢夫人、贾赦、贾政,就正在商议此事。

    “公主把那个什么塔娜的给带回来了,你们都说说,怎么办吧?”

    老太太坐在炕上,神情有些萧索。似乎没有了往日的自信。

    “这件事情,真的就再也没有挽回余地了?”

    王夫人到现在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自己一辈子都在为宝玉操心,没想到,在宝玉的终身大事上,竟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完全意外的结果。

    怎么想,她都拐不过这个弯儿来。

    此前,王夫人曾经考虑过宝钗,甚至曾经认为宝钗才是最为中意的对象。

    但是,考虑到老太太比较中意黛玉,加上宝玉和黛玉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所以黛玉也可以接受。

    后来还曾经考虑过史湘云,觉得史湘云也可以。

    后来随着宝钗跟贾珉关系的确定,史湘云被许配给了卫若兰,王夫人这才把目标最后锁定为黛玉。

    对于黛玉,各方面也都是可以接受的,就连贾元春也首肯了。

    没想到,现在半路上杀出了个塔娜出来。

    这一点,叫王夫人实在难以接受。

    首先是塔娜的异族女子身份。仅仅是这一点,就已经叫人很难接受。外人知道了,会怎么看?

    其次,塔娜的家世,跟荣国府也门不当户不对。竟然还是个和尚的女儿。

    若是这样的媳妇进了家门,还不得叫人家给笑话死?

    原本以为她这样的小户人家,将来也好处置。没想到,如今塔娜竟然又跟公主拜了姐妹。

    这样算来,将来不就是跟娶了个公主进门差不多?

    名声上虽然是好听些,但是,若是她以后就摆起了公主架子,那可怎么办?

    宝玉性子本就疏懒,若是她不拿宝玉当回事儿,宝玉还不得受气?

    若是她再跟别人摆起架子,一家人不都得受气?

    若是真的公主,也就罢了,偏偏是结拜的,出身还不好,只是因为跟公主结拜了,才乌鸦变凤凰。

    这又怎么能叫人甘心?

    “如今已是既成事实,还有何办法?”

    贾政其实早已经认命了。

    虽然他一直痛恨宝玉不争气,但是,宝玉的婚事,事关贾家的后嗣,他也是关心的。

    这样的结果,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嗯……,关于宝玉的婚事嘛,如今我看也没有什么可议的。”

    贾赦清了清嗓子,说话了。

    “其一,琏哥儿和珉哥儿在书信也提到了,这个塔娜是宝玉的救命恩人。若是我们不认这门亲事,将来就是忘恩负义之人,这个名声,我们担不起。”

    “其二,这个婚事,也是塔娜长辈的媒妁之言,用的虽是是温都拉的规矩,但也是明媒正娶。虽然事前没有我们这边的长辈同意,但是宝玉自己也是认可了。”

    “其三,塔娜已经有了贾家的骨血,这一点,我们也是要认的,难道还能叫咱家的后代,随了别人的姓?”

    “其四,此事公主殿下已经插手了,若是皇上真的给个封号,倒也不至于辱没了咱家。虽然她出身寒微,但跟公主结拜了,也算是给够了咱家面子。”

    “此事要怪,也就只能怪珉哥儿当时把她给带了回来。不过细想一下,珉哥儿也只能这么做。”

    “塔娜已经有了贾家的骨血,他能看着不管?况且没有亲家相助,也不一定能把宝玉给平安带回来。换做了我们去,也只能如此做了。”

    贾赦这一番分析,其实已经不算是分析。只是在阐述一个现实。

    这就是目前的事实真相,也是他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之所以特意提到了贾珉,是因为宝玉回来之后,把带回塔娜的责任,都推到了贾珉的身上。

    他的论调是:如果贾珉当初一见到他,就带他走。后来就不会见到塔娜,也就不用带塔娜回来,现在也就没有那么多麻烦。

    老太太和王夫人虽然对宝玉无限溺爱,这一回,总算是守住了一点儿底线,没有同意宝玉的论调而怪罪贾珉。

    带回了塔娜虽然令人棘手,但是对于贾珉的做法,还是赞同的。

    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塔娜已经怀孕,那是贾家的骨血。

    至于塔娜对于宝玉的救命之恩,倒还在其次。

    在他们看来,救命之恩固然是要认账的,但可以通过钱来弥补。贾家的骨血,却是一定要带回来的。

    邢夫人这回比较明智,一直没有表态。

    其实,她早就把事情看明白了。甚至在心里还有些幸灾乐祸。

    此前,老太太一直偏心二房。王夫人和王熙凤又把持了家政,这就让她始终感到有些不平,但是又无可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