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娱救世主-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诚也不准备和于麻那样以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取胜,从头到尾没有明显加戏,只是把很多不太符合人性和本时代观众理解力、显得假大空的地方改了。

    郭靖的随便一点小困难就身先士卒乱拼命、黄蓉的无差别厌恶少年杨过、程英的沉默静爱毫不争取、甚至杨过本人刚进全真教时无缘无故主动挑衅得罪赵志敬,这些不太合理的桥段,都被顾诚提议处理掉了。

    初稿完成之后,管狐立刻接手过去做分镜。

    刘慧这边,试镜当天新剧本草稿就同期发了下去,所有备选演员以这个临时版本揣摩角色。

    刘慧主导,林志凌在旁学习观摩,顾诚大部分时间不发话,只在个别时候提点意见。

    主要演员的筛选结果,基本上和那天商量的差不多。

    只不过,绝大多数美型的角色,刘慧都最终都至少试镜了十几个人,只有那些不太看颜值的角色。三天下来看得顾诚眼睛都花了。

    收工之后,顾诚忍不住吐槽了一句:“你不是说好了至少安排3倍候选人的么?怎么那些不太重要的角色都能有十几个候选人?”

    刘慧若有若无地白了他一眼:“金镛剧和琼瑶剧,不都这么选角的么。帅哥美女谁演谁红,有没有经验资都无所谓,那些混资的人肯定挤破头进来。

    我要是少选几个,万一有您亲自看得上眼想扶一把的呢你知不知道,要不是你有名头有背景,一般小电视台小制作公司,光想拿到改编权就要几百万了。”

    顾诚仔细一想,貌似还真是这么回事儿。琼瑶剧里的赵微范爷,当初都是纯萌新,一票而红;金镛剧里也从来不乏“演金镛剧时是第一次演电视”的萌新。

    越是有成名捷径的地方,涌动的暗流自然愈是激烈。

    “这里起码有50个塞红包求您联系方式、愿意让您睡的美女,我都帮你挡了,你不怪我吧?”

    “呃,不怪,做得好。”(未完待续。。)

第42章 土豪拍片的境界

    幸亏《神雕侠侣》是已经被翻拍过五六次的老剧,全体演员都可以至少省下一个月的熟悉剧情和准备时间。

    要是换个全新创作的剧本,同样40集篇幅的高特效武侠剧,想这般精雕细琢,开机前没个3月准备根本拿不下来。

    如今顾诚却是8月中旬拿到改编权、9月初已经选完角色、10月份就能开机。

    飞一样的速度。

    选完角,顾诚当天就很豪爽地请全体演员吃了顿大餐,亲自跟他们一个个碰杯,进组就先有红包讨个彩头。

    至于来参与了、但是落选的备胎们,按照行规的话最多稍微封点儿车马费,就算是很仁慈了。八成的剧组连这点车马费都不会掏毕竟就跟应聘的人去别人公司面试,刷下来也不会给补贴不是。

    顾诚的做派却比任何同行都得体。

    凡是来了的,至少路费全报,请吃一顿好的,另有红包。不方便当天回的还解决在钱塘的酒店住宿,想散散心还能玩几天,住宿费续在传奇影业公账上就行。

    每个备胎都从传奇影业感受到了被尊重,对经手这些事务的刘慧、林志凌都礼敬有加。

    顾诚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他对备胎都如此宽仁,好几个刷下来的小演员都想着签挂到传奇影业或者诚品音像这样的经纪公司旗下,直接签长约。

    顾诚把这事儿全权交给林志凌,让她看着靠谱的就签几个。反正这种小人物的约花不了多少钱,养人成本就跟某点的全勤奖差不多,连社保都不用交。

    除了备胎们,好几个才拍过一部片子或者纯新人的演员,也纷纷试图低价卖身给顾诚。

    比如杨蜜、孙丽这俩妹子,都是只跟原先的猎头签了最低级的星探约,经纪公司不保证任何资源,也不给固定工资。只有帮你找到活儿的时候,片酬四六开、经济公司拿走四成作为介绍费。

    在华戏或者京影这样的科班大学,更是有几家学院老师们关系户开的经纪公司,割韭菜一样无本收割本校学生的星探约。刘慧在拍这部片子之前之所以能找到她们,就是向某长期合作的京影关系户公司问的。

    这样的艺人,是社会最底层的普遍存在。很多长得漂亮或者帅的,在路上随便遇到一个星探塞名片就签的,大多是这种情况。

    这种松散契约关系的演员想走的时候,只要没耽误手头已经接了的活儿,就随时能走。

    于是,戏还没拍呢,杨蜜和孙丽就把长期卖身契给签了。

    这两人的签约,给其他几个名气境遇稍微好一些的演员也不少触动。

    比如蒋歆、杨蕊也只能算比杨蜜她们略好半筹。她们都拍过一部央视剧,身上的经纪约都已经换过一次了,虽然还不是限制跳槽的捆绑长约、也没有底薪,但目前的公司好歹都承诺她们每两年一部剧以上的保底出镜率资源。

    顾诚这儿如果没有任何承诺资源的话,蒋歆、杨蕊自然不会随便跳槽。

    至于刘菲菲这种上面有人、后台扎实的,就更谈不上跳槽了。

    演艺圈这种大鱼吃小鱼的地方,天生就是这么个生态,没什么好奇怪的。

    ……

    整个九月份,演员们都回家看剧本揣摩角色。大伙儿都得等着分镜剧副导管狐把分镜头剧本给做出来,这个月里就数他最忙。

    顾诚每天也会抽出两三个钟头学习一下管狐做出来的东西,和原先的文字剧本对照着看,好大致了解一下分镜头剧本是怎么个创作流程。不至于将来被人笑话:都挂了总导演的名头拍了一部剧了,连分镜头怎么做都不懂!

    负责选角和剧务的刘慧也没闲着别看角色已经选完了,需要她联系的业务这才算开了个头呢。

    因为是武侠剧,道具、特技要求比较高。选角副导演这种实质上相当于“采购部经理”的角色,要忙的事儿也比普通都市言情剧多得多。

    灯光、摄影容易搞定,一天就敲下了。

    道具和特技却着实折腾得死去活来,几乎把刘慧整个九月份剩下的时间都折腾进去了。

    刘慧从大学里念导演系时的实习、帮已经出人头地的前辈学长们做场记、剧务;到毕业后三年多的选角生涯,加起来也算有五六年的助导、副导资了。选道具和特效供应商方面,按说也是挺有经验的。

    但亏就亏在这个“有经验”上,让她直接轻车熟路走进坑里去了。

    在眼下02年的技术环境下,国内要想拍特效好的武侠剧,基本上都是对标刚刚上映的《风云雄霸天下》。

    尽管顾诚说了看不上《风云》的效果,但刘慧却不明白“看不上”这个词背后的差距,然后就掉坑里了。

    毕竟,人和人的沟通,对语言的程度理解是不同的。就像米国新闻界常常引用的那个段子:

    《norton新闻》总编跟记者们说:“我们是地方小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不要跟《纽约时报》和门户网媒那样抢大新闻,要更关注本地新闻”时,记者们get到的程度或许只是“本地新闻比重要更倾斜”。

    直到总编跟记者们再次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本地新闻可以登,我宁可登本县要人的电话本。那样都能让报纸销售量比登外地大新闻高,因为每个本县居民都会买报然后一个个仔细看自己的名字有没有资格登在报纸上”。

    话说到这个份上,记者们才彻底投降,知道总编对本地新闻的嗜好程度到了宁可登电话簿都不要外地新闻。

    刘慧一开始给顾诚看的方案,就是给《风云》做特技的公司做的,但是比《风云》升级了一些小改动。无论是视频的建模还是音频上用的合成器,都好了些。

    却被顾诚批得狗血淋头。

    “你这个技术方案我不认!怎么能直接用电脑特技做最后建模完成后的材质贴图呢?3d动画技术和动作捕捉,只是给我们处理模型动作用的。但是模型的表面材质显示不能直接用电脑合成的啊!我们要追求最真实!你把杨过的‘雕兄’拍成《风云》里的火麒麟一样浑身光影效果那么虚,我不接受。”

    刘慧一阵气苦,觉得顾诚太难伺候了:“那让你跟李偌彤那版一样,用贴毛的道具服大雕、真人替身演员钻进去演,您又说动作不像大雕而像人。”

    “对啊,所以,我要的是真的大雕的动作、道具大雕的材质。对了,还有杨过的玄铁重剑你就拿这么个薄铁皮的空心玩具来凑数?这种道具供应商怎么能过关,杨过的狂傲霸气都被你们折腾完了!我要真的钨铱合金打造的、黑沉沉色泽的‘玄铁’重剑做贴图材质!实际拍的时候可以用轻的剑,但是配上去的挥舞音效和贴上去的材质必须是实打实的重剑。”

    刘慧都快被顾诚的刁钻急哭了:“这……这根本做不到啊。顾总您别那么天马行空,去了解了解行情成不?”

    顾诚觉得有必要给手下人洗洗脑:“刘姐,我觉得是你应该了解一下前沿科技去年年底上映的、纽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拍的《指环王》上,已经用过这种技术了,他们就是实打实严格按照要求,把武器道具找匠人定做打造出来。然后把其表面纹理、光泽扫描进电脑的材质库里面,动作捕捉建模之后,再把扫出来的纹理材质贴回到模型表面。听说12月份要上映的《指环王2:双塔奇兵》,这方面的材质效果绝对做得比一代更好!”

    刘慧听了,简直一阵头晕目眩:“你打造那么多拍戏的时候演员根本挥舞不动的重型兵器道具,就是为了用来扫描一下表面材质?顾总,我们只是拍个电视剧啊,你怎么能拿《指环王》对标特技要求呢?人家是花了3亿美元拍出来、拿了11项奥斯卡奖的神作啊!”

    “彼得杰克逊打造了4万件仅仅为了‘贡献表面材质’的奇幻兵器、硅胶假人类道具。我没要求这么多啊,我们只是拍武侠剧,杨过的玄铁重剑、小龙女的银索金铃、金轮法王的五轮兵器,你总得实打实按照《指环王》的标准处理吧?

    我要求不高,人家造4万件这样精度的道具,我只要40件,再加点硅胶假人反正国内对血腥度审查比较高,太多会飙血浆的硅胶假人也用不上。彼得杰克逊花3亿美金拍片,我只给你额外追加300万人民币打造一批实打实的兵器道具,这总做得到吧?再追500万做3d建模修模,你有好的想法只要说得清楚,还能追加。”

    当初拍《流星花园》的时候,所有成本加起来,才20万人民币一集。

    如今将近两年过去了,物价上涨、电脑合成的后期技术开始普及,加上《神雕》是武侠剧,刘慧一开始做的预算是50万一集毕竟神雕的演员知名度和片酬,也比当初纯新的《流星》、《金粉》要高。按照当时知名演员的片酬对标一下,去年赵微、林新茹在《情深雨蒙》里的单集片酬都接近了10万;今年的《风云》里,何闰东演的步惊云也要6万一集。

    现在看来,顾总对特效和道具的支出,远远超过了传统国产武侠剧的比例。总预算超支50%只怕都不够了。(未完待续。。)

第43章 返璞归真

    正如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家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以穿西装为荣。但十年八年之后,随着史的轨迹走入九十年代,粗制滥造的廉价西服就成了“农民企业家”的代表特征。

    真正的成功人士反而开始喜欢穿低调内敛的服饰。尤其是互联网圈兴起之后,真的大佬都拿范思哲的圆领polo衫或者至少是乔布斯那样的牛仔风为标杆。

    在影视圈里,对“电脑特技”的看法变化,也基本上是这么一个经过。

    当年没有电脑合成cg可以用的时候,大家拍武侠特效都是乖乖的吊亚威、埋炸药。除了飞檐走壁,就是用爆破来表现“噼空掌”和“无形剑气”。

    等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米国那边卢卡斯和卡梅隆开始玩星球大战激光剑和终结者镭射兵器之后,一种“就是要让观众看出咱这个特效是电脑cg合成的、就是要让观众看出这玩意儿不像真的”为荣的价值观开始泛滥。

    因为那时候电脑特效稀罕、昂贵,连ps神器都是卢卡斯影业为了拍《星球大战》而发明出来的。要是拍出来“毫无ps痕迹”,那不亏了?就是要特地让观众看出ps痕迹,才显得哥高科技。

    一直到1994年,卡梅隆和施瓦辛格再次用《真实谎言》把这个时代的门关上了,然后米国人就像突然觉得“农民企业家西装太土”,幡然悔悟开始追求“用电脑特效cg,但cg的目的是为了把片子拍得更真实,而不是故意追求更不真实”。

    然后好莱坞那边就开始返璞归真,渐渐走回《黑客帝国》和《指环王》的路数上来了。

    而在当时还相对贫穷的华夏,米国人大玩特玩激光特效的时候,华夏人玩不起。

    《真实谎言》后米国那边“以不像真的为荣”的特效开始大量淘汰,导致那些低端特效的价钱开始暴跌。

    国内尤其是湾湾一些导演发现原先用不起的高大上黑科技居然这么便宜了,开始和暴发户一样大量引进,把过去十年没钱过的瘾一次性过个够。

    武侠片里这么干的渊薮,大概要推到98年杨佩佩工作室帮任贤奇版《神雕侠侣》搞的那部分特效了。

    在此之前,谷天乐李偌彤的《神雕》也好,黄曰华的《天龙》也好,都还比较正统;

    在此以后,直到《风云》,导演和观众们看到了一条武侠片的新路子:

    原来武侠片还可以这么拍,还可以请丝毫没有武术功底的纯偶像演员、并且连武替都不怎么需要。拍出来之后任贤奇站那儿一动不动,就看到激光缭绕,刀光剑气刷刷刷把金轮法王给秒了。

    如今,距离任贤齐版的《神雕》又过去了四年。

    国人导演们早年因为缺爱哦不是缺钱没过过的cg瘾也差不多该过够了。

    (好像小时候穷怕了留下心理阴影的,阔了之后都容易矫枉过正。就像兔军在上甘岭被范弗里特弹药量炸得教做人了,现在阔了就开始疯狂勐造大炸逼。而米国人那边从拉姆斯菲尔德时代就连“十字军火炮”项目都砍了。)

    以顾诚这么有逼格的人,他要亲自下场,自然要教教国内的导演“什么才是返璞归真的特效价值观,如何才能缩短和好莱坞之间的意识代差”。

    具体导演电影的技术细节他教不了,也没这个本事和资格。

    但是艺术鉴赏的三观,以他的高瞻远瞩是有资格教做人的。

    该打造真实道具然后扫描进去当材质的,就绝对不靠ps画。哪怕让美工猫们p一把玄铁重剑的价钱,只有打造一把真实玄铁重剑的十分之一。

    真正的贵族,一天换四身衣服,绝对不是让人一眼就看出他换了衣服的。

    ……

    刘慧觉得自己这半个多月里,成长了很多。

    相比之下,原先对特效片的见解,现在回首看来就和“乡镇企业家”差不多。

    她推掉了三家原先合作过的道具公司,以及cg工作室。

    工业光魔和天行者音效不接单就找d2,连d2都不接单就找d2里面跳槽跳出来的独立工作室。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管技术怎么样,三观上首先要比好莱坞还返璞归真,一切以毫无ps痕迹为准绳。

    顾诚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段纪录片,给刘慧学习。上面是一个米国的络腮胡大叔,带着几个助手,用一个有好多奇怪机床的铁匠铺,帮彼得杰克逊导演制造阿拉贡和莱戈拉斯的兵器,帮暴雪公司制造《魔兽争霸3》宣传用的“霜之哀伤”。

    这一切严谨,深深震撼了刘慧,让她变着法儿开始亲自跑本地的高端定制金属件加工厂。

    都已经新世纪了,华夏从来不缺乏有手艺的技术工匠和加工制造能力。当时华夏的实体制造业总量早已超过了米国和德国,只是高端订单不足,大家也舍不得升级技术。

    刘慧通过朋友介绍,找到几家原先不是道具厂的加工单位,把几十件武器道具的订单交过去,对方一开始听说这么没科技含量只是打出来拍着玩的,订单量还这么小,根本不陪她玩。

    后来听说这么小的单子,给的单价却极为不菲,那些供应商才悚然动容。听说只要合作好了就有可能拍纪录片、跟那些给《指环王》和《魔兽争霸》服务的好莱坞顶级道具商一样得到曝光,那伙人终于拍着胸脯开工了。

    国内这么干的,或许此前还没有吧。

    这一磨,就到了九月下旬。

    刘慧把所有道具师、布景师、道具都筹备得差不多了,然后跑去高大松的录音棚找顾诚汇报。

    顾诚本人,这半个月里正在忙着录歌,给自己的电视剧准备主题曲。

    从《流星》开始,顾诚已经形成了“凡是哥参与的电视剧,片头曲片尾曲都由哥自己搞定”的惯例。

    《流星》的《情非得已》、《流星雨》,到《金粉》的《暗香》、《菊花台》。再到眼下《神雕》的《江湖笑》、《发如雪》。

    这次,顾诚照例没有抄抄抄,只是约曲求投稿。

    《江湖笑》是湾湾那边曾经给任贤奇工作室御用的小虫作的词曲。

    该曲本来史上就做了刘菲菲版《神雕》的片尾曲,而且考虑到小虫当年的上一首《神雕》主题曲《伤心太平洋》缔造了湾湾史上销量最高唱片,所以借势和炒作帮助都非常大。

    一旦顾诚唱了之后,销量可以压过任贤奇当年的《伤心太平洋》,也能就此创造一段史,证明本剧是“史上音乐作品最成功的一版金镛剧”。

    《江湖笑》本身质量是好歌,只不过在另一个时空被黄晓民和张制片那种不懂唱歌的人客串唱烂了。现在既然是顾诚这种专业级歌手素质的人来唱,就没必要换了。

    至于《发如雪》,自然是从周洁伦那里约稿过来的。顾诚只是提了个感情基调的要求,起了几句词,说明了要用于“杨过苦等十六年一夜白头的隽永爱情”这一题材,然后让周洁伦和方纹山。

    然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顾诚不经意间干扰了周洁伦的创作轨迹的缘故。本来02年的周洁伦创作风格就还没成型,停留在《八度空间》的水平,中国风的歌只走到《东风破》的程度。

    而顾诚不慎把《菊花台》邀稿用掉了,又机缘巧合弄出了《兰亭序》,结果周洁伦的思路似乎变得闭塞了些,顾诚不去约稿,他自己潜意识里都不觉得古风的中国风也是可以尝试的创作风格。

    为了不让《发如雪》、《青花瓷》这些曲子在这个世界就此湮没,顾诚也只能时不时约个稿,拨一拨动一动。大不了最后写明方纹山周洁伦词曲、顾诚演唱,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除了片头片尾曲,顾诚还制作了一些磅礴大气的bgm,准备用于杨过领悟玄铁剑法、黯然**掌或者重阳宫大战等场合使用。

    不过那事儿比较麻烦,刘慧来的时候也还没搞定。

    ……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顾诚在录音棚里,把最后一条音轨合上去,觉得效果非常完美,这才收工。

    刘慧在高大松的工作间里,隔着镀了增透膜的隔音玻璃,看着顾诚发挥了好久。直到顾诚离开隔音区,她才回过神来。

    她连忙恭维了一句:“顾……顾总,您真是天生的情圣,唱得我都陷进去了。这首歌一定会大红的。”

    “说正事儿,客气啥。”顾诚擦擦汗,喝了点茶水,随和地说。

    刘慧一紧张,blabla毫不停顿地往外倒词儿:“你安排的主要道具,总算都做好了,您要不要亲自过目一下?其他次要道具也会分批到位,肯定不会误了时间的。血浆硅胶人打样了几个,剩下的可以倒模,到时候用多少补多少,很快的……”

    “慢慢说,一样样说。”顾诚拍拍刘慧的肩膀,示意她别急,“先看看那几件最重要的道具吧。”

    刘慧抿了抿嘴:“那……去外面休息室看?那个仿的‘玄铁重剑’,七八十斤重呢。还打了把内部用普通弹性造船钢、外面包了层铱钨合金的,稍微轻点儿,三十斤。”

    顾诚点点头,示意刘慧带路,然后很快在休息室里看到了他要的道具。

    顾诚拿起来试了试,三十多斤的那把水货,他好歹能够举平挥几下。八十斤重的那把就只能拎着剑柄了,连伸平手臂都难。

    这还是顾诚身体素质不错、当初练过两年舞、如今还坚持健身的结果。

    试想一下,这种感觉就跟单手拎着一桶大桶桶装水,还得把桶侧着拧平。

    真拍的时候,部分打斗激烈的场面,还是得拿形状完全相同的、内置动作捕捉传感器的绿漆木头道具凑数,后期cg时再把剑的模型材质p回去。

    当然,很多人习惯性觉得使用“电脑合成cg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