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娱救世主-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顾诚决定目前还是先在米国设立一个研究机构,以及yy网络科技的子公司,过个两三年等他盘面更大了,再从长计议把核心研发人员挪去华夏。

    ……

    “深度学习算法”是未来人工智能的鼻祖,虽然不是其唯一实现路径,却为人类开启了一条“让机器慢慢根据数据标识自我修正”的思路。

    历史上,这一技术最初的应用场景,其实是谷歌的图片搜索引擎,和facebook的人脸识别技术。

    在此之前,谷歌搜索只能搜文字信息,却没法搜图片

    别看百度和谷歌都很早就开放了“百度图片”之类的功能,但是最初的“百度图片”并不是根据图片的内容来决定搜索结果的,而是靠该图片所属的网页链接的文字标题来搜的。

    所以09年以前的“百度图片”功能,其实并不是真正“读懂”了图的内容。只不过外行用户只看疗效,所以并没有在这段还算平滑的技术过渡中察觉出什么异常,还以为后来的“百度图片”识图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只有基于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真正应用之后,人类才学会了让机器直接读图本身。

    不过,这个应用场景虽然很宏大,却跟顾诚的生意没什么关系。那是需要百度李老板和阿狸马风去操心的。李老板将来或许可以做图片搜索,马风则可以做淘宝找同款。顾诚最多在合适的时机提点一下、换取自己的好处,却不会亲自下场。

    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的第二个应用场景、也就是平行时空facebook的人脸识别,则是和顾诚眼下的生意非常契合的。

    如今,扎克伯格还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家伙,他只想着在哈佛女生当中扬名立万,被无数人崇拜,混进最顶级的豪门俱乐部。所以十有**会被顾诚劝诱至麾下。顾诚也不打算另搞facebook了,而是准备直接在海外运营“yy网”。

    考虑到墙的因素,以及墙里墙外的内容差异,到时候国内那部分就把英文的“yy网”倒过来,改叫“人人网”好了。

    名字不重要,反正两者最后都会是基于yy的朋友圈类空间产品。

    国内腾云那边,马腾如今正在做qq空间,而且腾云的资金链比较紧张。等qq空间误入歧途之后,顾诚再公布自己的开发计划教做人也来得及。

    按照这个计划,顾诚估计他回国后全面推进“yy网”和“人人网”的开发计划、四季度十一黄金周前后上线网站,基本上就可以卡住几个关键时间点。

    除了历史上facebook和谷歌已经干过的事情之外,“深度学习”在顾诚手中自然还有他独到的用处,那就是“用户偏好分析”。

    这事儿在平行时空的起步,比前两项应用要晚得多,但顾诚深知那并不是这件事情技术上比前两项难多少,而是因为平行时空最初接触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的巨头们,统统都没有涉猎娱乐/内容产业。

    换言之,如果第一批接触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换成亚马逊公司,“用户偏好分析和推送”肯定会变成第一优先级的存在。

    顾诚的生意,和亚马逊的重合度非常高,而且他是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一领域的布局。

    只是这块工作量比较大,一方面要堆叠算法,另一方面也要让把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大量文娱作品进行标签化分类和数据标识、将来再长年累月一步步细化细分数据表示。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用户偏好分析和推送”至少要在实验室里躺两三年,才能谈试运营的问题。

    幸好顾诚钱多,做得起这种长线投资。

    ……

    在多伦多盘桓了三四天,挖够了人之后,顾诚就准备驱车回波士顿,了结一下跟扎克伯格的赌约。

    然而算算日子,跟扎克伯格的一周之约还没到期,顾诚只好先去纽约休假两三天。

    以他这么忙的身份,就算在纽约也不会很闲,至少也要电话遥控一下生意。

    这不,他人还在多伦多的时候,就把公司的准cfo柳倩从纽约发配去了旧金山,让她在硅谷投资一块办公楼地皮,在那儿注册一间yy子公司、同时留心一家成立还不到两年的初创公司,尝试一下收购。

    被顾诚盯上的这家公司,便是后来在05年拿出了世界三大物理运算引擎physx的ageia公司。这家公司历史上应该于08年被英伟达(nvidia)收购,后来成就了英伟达的完全体gpu大业。

    顾诚要搞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要搞卷积神经网络,挖一家这样的公司就非常有必要。

    就如前几天顾诚和史蒂芬。库克教授谈到的那样,任何“神经网络”和传统计算机网络最大的区别,是“没有中枢,每个神经元节点完全平等,彻底云分布”。

    所以在执行“神经网络”相应的运算时,人类传统的电脑cpu效率其实并不是很高,无论英特尔还是amd。

    因为稍微懂点计算机常识的人都知道,cpu是“时分占用”的计算硬件,通俗的说,一个4g主频的cpu,只是一秒钟能够运算40亿次,但每一瞬间依然只能计算一次,windows的“多任务处理系统”,本质上只是“把cpu的时间占用细分,每个后台程序在每一秒里占用那么几微妙”来实现的。

    比如一个人打cs游戏的时候,后台开了个qq。运行qq需要占用“每秒1亿次运算”的cpu处理资源,那么实质就是“4g主频的cpu每秒分出25毫秒处理qq”,而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同时处理cs和qq”。

    这种只能单核运算的模式,注定了不适合未来卷积神经网络越来越多的“并线操作”。所以06年当卷积神经网络的曙光出现之后,平行时空的英特尔公司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挣扎。只不过英特尔公司最初的挣扎方式是“开发多核cpu”。

    这才有了后来人们熟知的“英特尔酷睿双核/四核”。

    可惜历史最终证明,cpu再多核,要满足浩如烟海的并线操作,也是杯水车薪。

    要彻底满足神经网络的并线胃口,还是得靠最初作为显卡物理运算用的gpu。

    这才有了后来人工智能在软件领域爆发后,倒逼硬件计算企业市值剧烈波动。做显卡gpu出身的英伟达公司,一下子在两年里股价市值跃升了十几倍,俨然对英特尔都形成了竞争。

    用一句文科生都听得懂的话来解释这里面的区别:为什么所有的显卡都没有“双核/四核”概念?就是因为显卡gpu的每一个单元都是天然并行运算的。显卡处理电脑图像的时候,每一个像素都是单独同时处理的。没有了“时分占用”的瓶颈,导致gpu显然不像cpu那样需要多核。

    (注:gtx…titan系的显卡有些被称作“双核”,其实是商家的错误宣传,那些显卡的本质是“两块显卡”而不是“双核”。)

    顾诚的打算,就是在英特尔还准备靠多核挣扎的时候,他直接一步到位看穿其中的大坑,直接跳到gpu一统天下的路数上去。

    如今的ageia公司成立还不到两年,也没什么牛逼到爆的科技成果市场化。柳倩挥舞着顾诚的支票本出发,断无不利之理。

第106章 被怀疑性无能

    收购ageia这种小公司没什么难度,自然不需要顾诚亲自出面,他也懒得东海岸西海岸两头折腾满世界跑。

    柳倩被打发去加州之后,顾诚便坐镇纽约等消息。

    眼瞅着还有几天功夫就能收服扎克伯格,顺带跟哈佛方面把本学年的手续了结一下,眼下的顾诚倒是陷入了一个暂时可以歇两天的空窗期,每天只要打打电话处理处理邮件就行。

    这天,已经是6月10几号。

    前阵子股权手续处理完之后,潘洁颖一个人在纽约闲着没事儿,又不喜欢一直住酒店,就随手在曼哈顿上东区买了个现成的小别墅。算上花园占地0。3英亩都不到,花了1500万美元。

    见顾诚空下来了,潘洁颖便让他一起去看看房子喜不喜欢,顺便挑挑看还有没有什么要布置的。

    顾诚听了表姐的所作所为,也是苦笑不已。他倒不是舍不得表姐花钱,而是觉得“哥本来就只是来纳斯达克一年游,没必要整这么大阵仗”。

    对于顾诚言谈举止当中流露出来的对“剁手”的不满,潘洁颖振振有词:

    “在纽约买个房子,才能表明你在纳斯达克长久坚守下去的的决心,将来才更容易让孙正意上当。你看张超阳丁三石那些2000年上市的人,哪个在纽约没有房子?”

    这个大帽子一扣,顾诚竟然觉得表姐买房的行为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然后他就被抓包,驱车去看房子了。

    别墅的原主是个高盛投行的客户,因为生意上出了问题,把房子托管给了圈子里的经纪公司。

    在曼哈顿,每年都少不了投资失败而心灰意冷退出这个圈子的人,走的时候房子状况基本上都很好,接盘的人可以马上入住。

    加长版林肯沿着第五大道一路往北,过了中央公园之后拐到哈德逊河畔,顾诚亲眼看到车子停下来之前,刚好经过了哥伦比亚大学,前面不远处就是百老汇。别墅盖在沿河的一面,背靠大学,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也算是闹中取静。

    顾诚也知道,真想要绝对清净的大庄园,只能去地广人稀的长岛区解决;在曼哈顿,就算巴菲特也没法整几英亩的大豪宅。

    “喜欢么?”在四层露台上凭栏眺望了一会儿哈德逊河的景观,潘洁颖温柔亲昵地推了推顾诚,询问他的意见。

    “难为你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这么好的房子。”顾诚赞了一下表姐的选择,回身往阳伞底下架着的红木摇椅上一躺,拧开一瓶冰酒的木塞,给小茶几上的两个杯子都斟上半杯。

    潘洁颖见状也往旁边另一张摇椅上躺下,拿过酒杯喝了两口。似乎觉得这个姿势下小西装绷得胸口憋闷难受,她不顾形象地解开扣子,露出里面的小线衫,顿时觉得一阵松快。

    喝完酒,潘洁颖想起个事儿,便问顾诚:“过两天苏富比拍卖行有个场子,要不要去买点东西来挂家里?”

    顾诚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不用,我们又不是暴发户,凑这个热闹做什么。真要挂画,挂几张朋友的画不就行了。下次我找王忠军订两张,他现在都是40万一张明码标价,还能‘命题作画’。买画就要买舍得挂在客厅里的,真买了那些要藏在真空箱保险柜里的文物等增值,那才叫俗呢。”

    潘洁颖没有坚持,只是微微叹息了一声:“买画不是关键,关键是你这人太低调了。房子都买了,局都做了,也不露露脸让大家知道一下。”

    顾诚想了想,说:“你只是想借这个机会,高调宣布我们会把事业重心向纽约倾斜?那还不如找圈子里的富商们开个party呢,或者上个米国人的财经类访谈节目或者富豪脱口秀,都比你说的法子有效。”

    潘洁颖没有马上接话,只是在心中默默捋了一下。她前几天买房的时候,接洽的这家地产经纪公司,是某个纽约大地产商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而那家集团好像同时就有别的涉猎电视娱乐节目/会务的子公司。

    在曼哈顿,买豪宅远远不仅仅是买豪宅,更是一种融入圈子的表现,买完房子马上重金开party遍邀名流宣示自己入圈,或者上富豪脱口秀做个节目,都是很重要的一步。所以在纽约做豪宅经济的公司,都有这方面的增值服务,或者说“整体解决方案”。

    “那这事儿我去张罗着问问吧,你就别多想了。”潘洁颖知道这种细节和顾诚没法商量,索性自己大包大揽了,“对了,还有几句话忘了问你,听车姐说,那天你跟哈里森校董看赛车的时候,遇到三星的李小姐了?她好像还打算跟你和解来着?”

    “哪有的事儿,那种大小姐病发作的人,说话太冲了,我又给他怼回去了。”顾诚想了想,表情还是有点嫌恶。

    潘洁颖一听就有点急:“你也是,人家从小娇生惯养的,面子拉不下来不是很正常的么,毕竟已经让了很大一步了。我都听车姐说过其中经过了,你要是可以和李小姐处好关系,也是一桩美事……”

    顾诚有些烦躁,从躺椅上站起来,认真地看着表姐:“姐,你就省省吧,除非李允欣为那天晚上的事儿给你道歉,否则我不会给她好脸色的。再说了本来就是毫无交集的人,混不到一个圈子里,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潘洁颖柔声劝说:“何必呢……那天晚上,她的保镖只是推了我一把,我也没摔伤。我毕竟是穷人家的孩子,这点小事儿不算啥,我自己都不介意了,你干嘛……”

    “我介意,不行吗?我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的。”顾诚霸道地握住潘洁颖的手,“不要看轻自己的出身,你是我表姐,要有自信。就算米国总统的女儿欺负你,你也不必逆来顺受。”

    潘洁颖觉得心中突然一阵慌乱,被顾诚地霸道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脸色一红,便改口顾左右而言他。

    “那就不说李允欣了。对了,上周你去波士顿的时候,还在哈佛的俱乐部里认识了一个mit的女生?你还带她回酒店了?”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潘洁颖的神色显然有些好奇,甚至有些期待。完全不同于刚才谈到李允欣话题时的患得患失。

    “怎么?是小徐告诉你的?”顾诚想都没想,就知道应该是自己的保镖兼司机向表姐汇报了。林志凌毕竟是他到了多伦多之后才接上的,不知道之前发生的事情。

    潘洁颖怕顾诚拿保镖撒气,连忙劝阻:“是我逼问他的,你不要怪他。”

    “没有怪,我交代过他,你想问任何事情,他都可以说。”顾诚直截了当地坦言了,他并没有任何事情准备瞒着姐姐,“只要你别太干涉我的决定就好。”

    潘洁颖松了口气,八卦的控制欲又开始萌动:“听说那个女生叫李莹,mit硕士毕业,麦肯锡工作了两年,艾科诺一年半,目前做到cmo,23岁跟我同龄,人长得也不比我丑条件很不错啊。带回酒店之后有没有……”

    “没有,”顾诚对表姐实在太熟悉了,不等对方说完就知道她要问什么,于是趁着她没有把污的话问出口之前,顾诚就粗暴地打断了她,“我只是随便聊聊,多交个朋友。说不定将来想挖她来做市场呢。话说,你已经了解得比我还多了。我跟她聊了半个晚上,都没问人家的履历,你好歹还知道她在麦肯锡干过。”

    “你这孩子……那天说好了要给孙正意做局,说好了要弄点儿‘让你和小雅决裂’的事件,找点妹子逢场作戏一下。结果你看看你,李允欣那儿一点都不给人女生好脸色看。好不容易遇到个送上门来的,又崇拜你又有才还长得好、勾勾手就能要到的女生,你也不上。你这个逢场作戏还怎么做?就是虚与委蛇一下也好啊。我真要被你气死了。”

    潘洁颖越说越是叹息,姐宝病又发作了,对弟弟不找女朋友甚至连**都不找的情况深感担忧。

    “阿诚不会是有病吧?还是取向有问题?他对小雅是挺好的,但难道他自己也不知道那只是兄妹之爱?”

    潘洁颖想着想着,就愈发觉得可怕起来:“听说好多gay佬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是gay佬的,压制自己的潜意识,不敢面对。莫非……这可如何是好,外婆就阿诚这么一个孙子,老顾家三代单传可不能由着阿诚乱来绝后啊……”

    毕竟,顾诚这辈子的**表现来看,着实还是个处男。至于他的灵魂因为上辈子无爱之性过于泛滥、上得有些恶心、抵触,刻意想追求灵肉合一……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外人是没法理解的。

    潘洁颖能看到的,只是表弟空长了那么帅一个皮囊,还那么有钱那么有才华事业成功,但偏偏对女生的**毫无反应。

    “你想什么呢?脸色这么差?”顾诚却不知道表姐的内心此刻有多污,还以为她身体不舒服呢。

    “啊……没事,那开party庆祝乔迁,或者上财富脱口秀的事情,我就帮你张罗了。”潘洁颖面色潮红,把心虚掩饰了过去。

第107章 别逼我显摆

    潘洁颖陪顾诚看完房之后,就联系了她买豪宅时找的地产经纪公司,询问他们有没有相关的“全套解决方案”。

    那家地产公司名叫川普地产,是川普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接洽这种上千万美元豪宅生意的经纪人,自然在公司里也都是颇有能量的。

    对方非常谦卑地了解了潘洁颖的需求,得知她是想“帮顾诚更好地预热融入纳斯达克的圈子”后,立刻秒懂了,表示会联络最好的相关资源。

    当天下午,一个声线甜美的女生就把电话拨回来了,潘洁颖接起来的时候还觉得一阵发腻,适应了几秒钟后才舒坦。

    “mrs…pan,您好,我叫伊万卡,是一档nbc电视台和川普传媒合作的财富脱口秀节目《飞黄腾达》的筹备人,这是一档近期就会筹备完成的电视节目。昨天我非常荣幸地听说您和顾先生近期有相关的需求,不知能否邀请你们担当首期节目的嘉宾呢?”

    “是miss…pan。”潘洁颖脸若冰霜地纠正,“你能说详细一点儿么?那是一个什么类型的节目,什么时候可以上,我们已经在米国耽误了太多时间,最多一个星期就要回华夏了。如果时间不方便,只能将来有机会再谈。”

    “我们可以加急,”那个名叫伊万卡的女生立刻改口迎合了潘洁颖的需求,似乎是为了显示己方的能量和诚意,她还补充了一句,

    “本来这个节目几个月之内都不一定排得好,主要是没有持续的嘉宾。不过你们是华夏最近崛起的互联网业界新星,那么年轻,富有传奇色彩,我们相信愿意在电视上看到您的人会很多,所以可以为你们做一期特别版的节目,就当是访谈互动,阐述这档节目的筹办宗旨和意义。因为只是坐在演播厅里聊聊天,配一些财经素材,所以本周末就可以上。”

    伊万卡话中特别强调了这是特别版的开季场。

    《飞黄腾达》本该是唐纳德。川普04年过年之后才和nbc电视台筹备合办的财富真人秀节目。唐纳德是节目的主持人,相当于“xx好声音”里面的“导师”,然后点评一些参加创业项目的年轻人,用一年时间跟踪这些年轻人的成就。

    这也是唐纳德。川普第一次完全以他个人主导筹备的脱口秀节目,而此前他都还只是在电视台主办的节目里当主持人而已。

    至于22岁的伊万卡,如今还在费城的沃顿商学院读大三,沃顿商学院是宾州大学的商学院,也是当年唐纳德。川普的母校。

    眼下已经是6月过半,作为富豪子女,伊万卡总是能拿到一点儿特权提前结题放暑假,所以来到父亲身边实习,客串一下综艺节目筹备工作,长长见识。

    而且她本身就是超级名模,高中的时候就担当过nbc电视台选美节目《miss…usa》的主持人,对电视综艺节目的某些制作环节非常熟稔(虽然她当上《miss…usa》的那次,她爸是节目的出资方/制片方。)

    潘洁颖在电话里了解清楚了来龙去脉后,一下子觉得挺有面子的,于是就答应了。

    伊万卡也非常高兴出师告捷,表示会一并帮他们筹备乔迁酒会,到时候一定请到纽约资本圈子里尽可能多的豪客。

    ……

    第二天一早,潘洁颖就亲自去nbc公司在纽约的电视台跑了一趟,拿了脱口秀节目的大致提问清单、时间安排,然后兴冲冲赶回上城的豪宅,把东西交给顾诚。

    “给你安排了一场财富脱口秀访谈节目,到时候想说啥就说啥吧。”

    “这么效率?纽约的大地产商都是这么全套服务的么?”顾诚接过东西时也忍不住吓了一跳,心说曼哈顿果然不缺有门路的人。看完节目清单和安排之后,他才释然地笑了,“原来是唐纳德。川普的节目,怪不得。”

    潘洁颖没想到顾诚居然还知道对方,便有些好奇:“咦?很有名吗?你还认识。”

    “还行吧,是个臭名昭著爱装逼的富商,纽约三大地产商么。论有钱,这种人连米国前50名都排不上号,不过比他更有钱的富人都很低调,没他那么装逼,所以综合来看,这应该是米国最有钱的人里面出镜率最高的人。”

    毕竟,米国财富榜前50的人里面,其他人可都是不屑于亲自进入娱乐圈,还稳定上电视节目的。

    至于顾诚说唐纳德臭名昭著,眼下也不算错。因为如今的经济环境下,一个做房地产的人,实在很难让民众有好感。而唐纳德的名声好转,历史上要到08年金融危机之后。

    米国的民意,有时候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他们往往在崇拜华尔街大鳄和硅谷英豪之间来回摇摆。一旦遇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崩溃、寒冬,人民对硅谷英豪的好感就开始下降。到了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又把华尔街大鳄们恨之入骨。

    加上随着硅谷黑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无人车、无人配送机器人、机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