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主播的秘密花园-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形势依然很严峻,他将身段放得更低,但新旧两个新闻栏目在定位上的的趋近让招商依然举步维艰。如果紫峰集团的广告款还收不回来,如果再找不到肯大力投资的金主,他现有的资金连支付员工工资和缴齐下月款项都难。虽然不会有上个月那些“我们还曝光别人欠薪呢,自己都被欠”之类的怨言,但是留下的人、他要给他们更好的,才对得起他们留下。
知晓一切的岑宇桐心疼不已,她只恨自己在这方面完全就帮不上什么忙。她能做的,只是陪在夏沐声身边,便是为他揉一揉紧锁的眉心也好。
不,并非只是陪在他身边,她要做她擅长的,她能做到!
守护他,并非是句说说而已的空话!(未完待续。)
第二九七章 重下柳溪村
岑宇桐在新人时期被夏沐声训过很多次,其中最为震动她的是四个字:“内容为王”,他要她做出色的新闻、做像样的主播。他总说资金他由来搞定,他的职能就是顾好大后方,让下属专心做节目;而实际上,如果没有牛掰的节目在手,他拿什么去招商?在这个意义上,做好节目,就是他的大后方。
所以目下的情况,岑宇桐站好她的岗位,正是对夏沐声最大的帮助。
在借节目带被拒的第二天,岑宇桐便带着摄制组直接下柳溪村去了。暮春时节,柳溪沿岸一片绿油油的,前年推倒厂房种上的小树苗都长高了,绿叶随风飒飒地响;虽然到成材还需要时日,但是终究正努力地生长着。
时隔半年旧地重游,岑宇桐百感交集。柳溪村采访是她到《时事》栏目后的第一个自主采访,并且第一次到柳溪村时,因为担心她应付不来,于震亲自陪她下乡,夏沐声则暗地里提点她,可以说,她因为他俩而树立信心、树立风格。谁能想到半年之后的现在,他们几人之间是如此局面?!
李方义看到岑宇桐的神情,问道:“走不走?”这是行话,问她要不要做个串场口播。
岑宇桐收回神思,想想道:“走一个呗。”
他们停下车,在柳溪边找了个漂亮的角度做背景,李方义做了个手势,摄像机机头红灯亮了起来——看似熟悉的一切,可岑宇桐手拿话筒面对镜头。突然间头脑一片空白,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开场!
年初以来,岑宇桐几乎没有做过属于自己的选题。先是请假请掉大半个月。然后没多久便坐进演播室代《时事》的班,之间偶尔几个外景采访都是以编导为主导,她只是配合而已;一心想要当成回新闻中心第一炮的茶园生态调整又成了哑炮。
几重原因之下,当她必须面对镜头说她想说的话时,竟感觉到十分生涩。李方义习惯了岑宇桐张口就来,没想到这次涩住,他抬手想关掉摄像机。等她调整好再开始,她却摇了摇头,表示不必。拿起话筒,岑宇桐深深地吸了口气,说道:
“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转折》。我是岑宇桐。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柳溪边上,通往柳溪村的必经之路。
“对不起,我刚才愣住了,因为时隔半年再次来到柳溪村,我忽然有点儿害怕,当初我们的调查、我们给出的建议,会给柳溪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毕竟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后果。都得由柳溪村的村民自己来承受。
“不过,看到我身边的这些小树生机勃勃的样子。我多少安心了一些,希望柳溪村的现在也能和它们一样!好的,那我们继续前行,去探个究竟吧。”
岑宇桐说罢,走到镜头之外。
李方义将镜头摇至群山,做了个收尾,赞道:“宝刀不老嘛,我刚才差点被你吓一跳。”
岑宇桐主张保留自己头脑空白的那段画面,实际上是给观众一个暗示,接下去的一切都是她的主观镜头、是她的所思所想。这与《转折》要树立的类纪录片式风格是相符的,随即,她抛出了本期《转折》的主要内容、乃至《转折》想传递的理念——这个开场白,她给自己打八十分,听到李方义的夸赞,她嗔道:“什么老不老的,我什么时候老过!”
李方义笑道:“好好好,不老不老,谁敢说我们宇桐老!说你老岂不是得罪你?我可没这熊心豹子胆。”
岑宇桐一边跟在他后面上车、继续往柳溪村的方向开,一边道:“是是是,你要得罪了我,就得请我吃超级大餐!”
她同夏沐声的事并未公开,毕竟上司和下属之间谈恋爱,怎么说都有点别扭;“实时”员工虽然也猜测她留下来与夏沐声有关,但是没有坐实,猜测就是猜测。她私下央过李方义,让他不要外传,李方义答应了,不过他向来就喜欢说酸话,对时不时地调侃她两句是乐在其中,横竖没说出去就是给足面子了。
车子很快开到柳溪村外,因为想要拍到最真实的柳溪村现状,岑宇桐没有事先联系柳承德或是村支部书记吴庆忠。摄像机一进村就开机直接上镜头,但见半年前的田地里换种了农作物,不再是莴笋了,一片喜人的绿色里,有几朵嫩黄嫩黄的花朵探出头、仿佛等不及地呼吸春的气息。
岑宇桐一边走向田地里一边道:“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看着有点像油菜地,到底是不是呢?咱们再凑近点。”随着她的指引,镜头跟进拍摄:果然是油菜地!
柳溪村地处龙江上游的深山,海城市区已经带有初夏的潮热,而这里却还微有凉意,看来再过半个月,这里的油菜花盛开之时,必然极美极美。不过,即便油菜花只有零星地开出,已然有嗡嗡的蜜蜂赶了过来,动与静相得益彰,拍出的画面更是漂亮。
这里拍摄正欢,油菜田边有人发现了岑宇桐他们,远远地便喊道:“电视台的!电视台的记者又来啦!”一些村民应声前来围观,有几个却拿出手机打电话给吴庆忠。
回想起当初村民是焦急心痛,与如今的充满期待相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岑宇桐被他们的情绪感染,觉得一切都会变好。
不一会儿,吴庆忠飞奔的身影出现,见到岑宇桐,他冲上来紧握住她的手道:“小岑记者,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岑宇桐道:“吴书记好!是好久不见了!”她向地里一指,问道,“柳溪村现在改种油菜花了?”
“是的是的!”吴庆忠喜笑颜开地道,“油菜花好啊,你看,可观赏,可榨油,多层次利用!我正想和你打个电话,邀你来玩玩,顺便帮我们宣传宣传呢!村口这些你说全开起来漂亮不?跟我走,往山里走更漂亮!”(未完待续。)
第二九八章 不通则变
吴庆忠说着便引岑宇桐和摄制组往柳溪村的深处走,一脸的得意,而原以为油菜花就是成片原生态油菜地的岑宇桐着实被眼前的美景惊艳了一下。
村子深处依山开垦的梯田也种满了油菜,一层一层地,同刚才的成片油菜花是完全不同的风貌,可以想见,当所有的油菜花盛开,满山野的黄灿灿将是何等的美!
不单如此,在菜地与菜地之间,明显经过一番很讲究的划片规划,除了用自然作物分割外,还放置形态各异的雕塑以及休息椅等,不少新建的小景观非常适合拍照,不但能吸引摄影爱好者,就算是普通人也能照出宜人的风景留恋照。
一望而之,柳溪村的油菜地绝对不是纯粹的农业作物,而是如吴庆忠说的“两条腿走路”,村民们在种田的同时,正向旅游农业的方向发展。
简而言之,当初岑宇桐请教专家为柳溪开出的“药方”,被他们接受并且贯彻实施,柳溪村的改变就是证明。那么,这改变会达到预期的成效么?从对美景的迷醉中回到工作状态的岑宇桐开始了采访:“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打算几时开门迎客呢?”
“早就开始了!”吴庆忠信心满满地道,“我们年后就请了不少的本地旅行团来考察过,他们评估之后,认为前景不错,是值得推荐给市民的周边短线游项目,我前几天还和他们对接,共同商量定了精品游路线。
“同时呢。我们在微…博、微…信平台上,也做了一些造势,是因为头一年。无图无真相啊,也不敢空口白说,但是相信等第一批的客人来之后,拍拍照,网络上传一传,能达到发酵扩散的效果。毕竟现在互联网+时代嘛,多维度宣传少不了新媒体。”
岑宇桐一边听一边暗自点头。她实际是个“老古董”,虽然身在新媒体时代,也受教过几回网络的威力。但是还不曾深入其中,听到连吴庆忠这样的“村官”都如此注重“互联网+”概念,不免有几分惭愧。
将柳溪村的主要景区走完,吴庆忠仍是志兴满满、意犹未尽。岑宇桐提了一个问题:“吴书记。我想问下,您主持工作将柳溪村的路子全换了,有受到过阻力、有人质疑过吗?毕竟,您刚才也说了,这是第一年,效果怎么样,还得看后续的发酵扩散。”
吴庆忠的笑脸微微地一滞,说道:“这个。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啦,大家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是为全村谋福利,大家都很理解配合。”
官话上嘴,必然有假,岑宇桐换了个角度:“那么你想过这样大刀阔斧的改变万一又失败了呢?毕竟,柳溪村的转型已经失败过一次。”
吴庆忠再一次滞住,突然赌气似地道:“再失败,我不干了嘛!引咎辞职!”
岑宇桐紧接着追问:“你对持反对意见的村民也是这么立军令状的?”
吴庆忠道:“是啊!”他神色微变,头侧过一边,岑宇桐这才看到他的鬓角藏了白发,想必这半年压力不轻,她有点不忍心,但是她的职业逼着她继续追问:“柳溪村的油菜地看上去是花了力气下去做规划的,前期投入应该也不小吧?是不是有人对此不理解呢?你的压力主要来自何方?”
这是她一路走来就想到的问题,此刻突然抛出去,正打中了吴庆忠的心窝子,他感叹着道:“小岑记者,你真的是懂我!柳溪村这半年整治成现在这样子,我是劳心劳力、心里的苦啊,真是说不尽哟!”
农民一向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柳溪村在以景区分片重新规则时,确实受到一些阻力,这还算好的,有些是根本不愿意做改变,认为农民就是农民,就该好好种地,想别的都是不务正业;而将好容易争取来的上游水资源保护补贴放到村里整体规划、而不是分到各人手上,有些人也颇有微辞。
岑宇桐的采访,只能帮他们到“提建议”,但是要怎么做、做不做得下去,远比做一期节目来得复杂。
“诚如你所言,我的压力确实大,但是还好,都挺下来了!”吴庆忠很快收掉了苦笑,换之以一开始接受采访时的意气风发,“你说得也对,我们转型成功不成功,现在还说不上有结果,但是不论结果是好是坏,我作为一个村支书,认为自己做出这个选择是没错的。
“既然之前的路走不通了,干嘛还死死赖在那条死路上等死?不通则变!旁边的这条道也不一定就能走得通,不过你总得走试试才甘心嘛,万一真走通了呢?”
吴庆忠说着话锋一转:“在这我要特别谢谢电视台对我们村的帮助,真的,做农民的视野不够宽阔,如果不是你们给我们一个新的方向,我们哪里想得到这么多?柳溪村是否能破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存着一颗感恩之心!谢谢,谢谢你们!”
他的话音落下,岑宇桐知道,今天的采访至少能达到及格线了,接下去应该找个普通村民拍细节、拍故事。这些都是工作上相对程式化事,岑宇桐没想到是,她竟被吴庆忠最后一席话打动了!
“既然之前的路走不通了,干嘛还死死赖在那条死路上等死?不通则变!旁边的这条道也不一定就能走得通,不过你总得走试试才甘心嘛,万一真走通了呢?”
在海城广电办借带手续被拒后,她当头遇到于震。明明如愿拿走了《时事》和团队,于震脸上却未见喜色,不,或许在别人面前,他并未有什么变化,但面对岑宇桐,他却不想刻意掩饰他的不快乐。
可这些不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吗?为什么还要不快乐?即便是不快乐,难道不是选了就要接受吗?岑宇桐不理解,这不是她的人生观。
“告诉老夏,别再斗气下去了。”于震如是说。(未完待续。)
第二九九章 指路
于震此话何意?
岑宇桐盯住他明灭不定的脸色,更加不明白了:“要和他斗气的不是你么?我今天连带子都借不出来了。”
于震一愕:“是么?我并不知道这件事。台里因为上星,很多规矩都在变,我也不尽了解。”
岑宇桐见他不似作伪,说道:“其实也不算特别要紧的事,能借就借,不借也不是非要不可。”
于震叹了口气:“宇桐啊……”
岑宇桐应了声,道:“恩,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她既然站了队,便不愿和他过多接触,虽然答应说还做朋友,但是两人都知道,无论如何也回不到最初了。
于震并不打算马上放她走:“你真的对老夏这么有信心?”
岑宇桐听他如此说,收回踏出半步的脚:“当然。”
于震欲言又止了两次,终于道:“宇桐,我就说实话吧,台里不会放任定位相似的两档新闻栏目在自家撕杀、损伤元气,今天只是不给借带,明天或许还会有别的事。”
岑宇桐细忖他话中之意,但觉一股寒气陡起:于震此话何意?他是说,海城卫视方面将对《转折》继续各种设卡,直至逼退夏沐声、让他缴完一年时段费用后就另谋高就?反正海城卫视卖时段的资金已经到手,明年续期再换人便是。
抛开恶意揣测,海城卫视的考虑无可厚非。
如果《时事》还是在夏沐声手上,虽然两者都是新闻栏目。但是他会把它们的定位分得更加精准,保持各异的风格,但现在《时事》是在于震的手上。很明显,于震正在把《转折》最闪亮的东西带进《时事》,两者变得风格趋近,谁知道什么时候,于震就会把《时事》改版或扩版,将《转折》的模式作为特别版直接放进《时事》里。
在这种情况下,两者对冲。除非《转折》突然间得到能轰动全国的题材,几乎全无胜算。如今离正式开播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转折》真有这样的好运气吗?谁也不敢压上这样的宝。
所以。“实时”不但面临资金危机,就连夏沐声本来引以为傲的节目内容本身,也是危机重重。这一点,无论是于震方还是夏沐声方都心里明白。不过当岑宇桐面对于震。她至少要保证面子上的傲气:“创立新节目自然艰难,这点你在创《时事》应该就感受过了;既然如此,《转折》也无所畏惧!”
岑宇桐绵里针的讽刺,于震怎么可能听不懂?他的瞳孔收缩了下:“宇桐,我刚转了三千万给老夏,他同时还我一张一千万的欠条。我知道他傲气,所以暂且收下欠条,但我不可能真要他还……‘实时’的资金应该还是很困难。如果少这一千万,他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他……很在乎你。你能不能劝劝他?”
岑宇桐摇摇头:“对不起,他有他的主意,这事我无能为力。”
于震道:“宇桐啊,请你不要排斥我!如果连你都把我拒之门外,我真不如死了算了。”
岑宇桐默然无语,半晌道:“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至少,你接受我的帮助,可以吗?”
岑宇桐想,你能帮我什么吗?难道让我留在“实时”又不用辞职?没有意义,她的离职手续已经进入程序,无可挽回了,他应该也知道。那么他之所指又是什么?
其实于震向来说一句话缩半句,一点都不利索,岑宇桐从前一味地崇拜他,并不觉得如何,但现在却觉得颇不耐烦:“你能帮我什么?除非是帮老夏,因为你帮他就是帮我,但是,老夏不会同意的。”
她的单刀直入叫他惭愧:“宇桐你很聪明,诚如你所言,我帮他、他一定不会同意的。所以,我想请你帮我的忙,接受我的帮忙。”
“没有意义,通过我帮他,他一定会知道——他没这么傻,而我也不愿意骗他。”
“难道你不想帮他走出困境?”
岑宇桐咬住唇,她想,她很想,但是她帮不到他;而于震,她相信他能够,只是……
于震看出她的动摇,继续道:“其实不是我帮他,是你帮他。我提供给你情报,能不能做成,得看你的本事。”他忽然笑笑,“你只不过是偶然听说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八卦,从中找出机会来而已,谈不上接受我的帮助。”
岑宇桐听得更加糊涂了:“于震,我不懂。你到底在说什么?”
于震道:“我接下来要说的,是言氏集团的八卦……”
“我听说言氏集团已经冠名《时事》,而你也成为言氏的代言人;你说他们的八卦给我听,难道不怕得罪金主?”《时事》的广告上了言氏的冠名,而于震和宁蔚的形象也布满各主要媒体,岑宇桐一头雾水之下,恨不能把于震打翻在地,把他肚子里的货一口气倒出来。
“没有关系,两码事。”于震道,“冠名和代言是言简之的决策,只是言氏集团运营品牌的一部分,言氏集团还有很多其他的渠道……以下的话,你就当我在和你闲聊吧,言简之有个儿子,去年才回国,回国之后,言简之给了他一亿让他自行分配投资。”
岑宇桐奇道:“你这是让我去争取这位小言公子的一亿?于震,且不说我没有这么大的能耐,要谈也是老夏去谈;就说这位小言公子吧,言简之选择的是你,如果他跑来支持被他父亲放弃的‘实时’,那不就是和自家老子对着干吗?他不至于这么蠢吧?”
于震高深莫测地笑了笑:“对,就是因为他喜欢和他老子对着干,所以你们去争取他的成功率很大。他回国的半年多,没少让言简之怒火中烧,无可奈何。如果你给他个机会气死他老子,他肯定很有兴趣。他手里的一亿,能放个十分之一到‘实时’,老夏就轻易过关。”
说到这里,于震话锋一转:“除非你对老夏没信心,认为‘实时’不管怎么挣扎都干不过我。”(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 待花开时再来
于震说罢,微带挑衅地看着岑宇桐,静待她的回答。岑宇桐手心汗出,冰冰凉,事涉高达一亿资金的金主,他说的这个关于言氏集团的“八卦”确实诱…惑力巨大。
去年以来,全国的经济形势不好,不少企业资金收紧,无法像过去那样拿出大笔资金做宣传,加之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来临,又吸走了相当部分的广告投放。大环境加上“实时”自身的困局,夏沐声虽四处奔走,但收效甚微。
正如于震所说,如果攻下那位手握巨资又一心想和老子赌气的富二代,那么夏沐声的困局就豁然开解。但是除了那虚而又虚的父子矛盾可以利用外,她凭什么顺利拿到资金呢?
岑宇桐对于震口中的“亿少”心动了,追问道:“这位小言公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于震道:“他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他的英文名叫troshin,喜欢刺激、不按常理出牌。而也许是想要反抗他老子给他找了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后妈,据说近来特别喜欢到**厮混。”
岑宇桐心里一格登,“比他没大几岁的后妈”,那不是宁蔚么?于震知道言氏这种深层次的八卦,难道是宁蔚透露出来的?她让小言公子跳出来明面上反抗父亲是几个意思?
豪门里的宅斗,普通人是高山仰止。但岑宇桐至少看过不少八卦、追过一些剧;她随意一脑补便觉得这事儿没怎么简单,别一不小心又成了被宁蔚利用的刺刀。另外。“喜欢到**厮混”又是什么意思?是那种暗示吗?晕!
无论如何,这种花花公子不靠谱,不能碰!岑宇桐作出如斯判断。回复于震道:“谢谢你,于震,我记下了。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向你进一步请教。”
于震听她如此回答,就知道她应该不会去尝试了,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请你相信。我是真想帮忙。”
“如果真想帮忙,就放《转折》一条生路吧。”岑宇桐道,语气有些冰冷。今天遇到于震,她始终克制着保持表面的客气,直到现在知道他所谓的“帮助”是这么回事,便有点忍耐不住了。害怕和他再呆下去她会恶言相向。她急匆匆地告辞了。当然,也没再详细问那位小言公子的事。
不过,采访之中,柳溪村村支书吴庆忠关于“换路走”的一席话,叫岑宇桐想到这天的事,不由有些唏嘘:有别的路选还是幸福的,“实时”会有吗?如果有,那条路又在哪?
结束采访后。岑宇桐让李方义等到柳溪村各处补补镜头,自己则去了柳承德老柳家。老柳一到春天就犯哮喘病。所以正在家里歇着晒晒太阳,看到岑宇桐走进院子,慌忙迎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