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味记-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季看着大姐把水倒进面内,像往常一样活起了面,她睁大了眼。
“月季,你先帮着切馅吧,对了,这个开面饺是用什么馅的?肉的还是素的?有没有什么讲究?”
芸娘看月季站着不动,出声询问。
“大姐,不是、不是这样的。”
月季喃喃地说着,大姐的动作真快,自己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动起了手。
“什么不是这样的?那是什么样的?不是要包饺子吗?”
芸娘一脸的不解。手里的动作却不停,继续揉着面。
“不、不是的。大姐,你先停下,听我说。”
月季有些好笑,大姐动作太快了,不过难得看到大姐也不会的,她觉得怪有意思的,忍不住笑了起来。
芸娘悻悻的擦了手里的面,看月季这个样子,合着自己搞错了吗?
不会的吧,开面饺,顾名思义,一听就知道是开面吃的饺子啊,还会错不成。
“这是昨个姑父家里送来的面,还有这是糖。”
月季说着去柜里拿出了面和糖。
芸娘皱眉,甜的饺子?为啥非得用男方送的,甜的能吃吗?难道就是为了图个好意头,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可甜的饺子也不好吃啊。
“大姐,咱们要活这个面才行,这意味着以后要吃婆家的饭了,还有这糖,是甜的,说明女子嫁了人,婆家会对她好,表示生活似蜜甜。另外这个不用做成饺子,只要揉成一个个的小团就好,就像咱们揉元宵一样,然后放进锅内煮,煮熟后加糖进去,就能盛出来了,这就叫做开面饺,并不是真的饺子。”
月季把她听到了告诉了芸娘。
芸娘听完是真的无语了,这就是开面饺?不如说是实心的元宵,也不对,元宵的糯米做的,这个是面做的,什么开面饺啊,合着自己闹了个乌龙啊,这开面饺并不是饺子啊,就是个四不像啊。
幸好月季跟着来了,不然自己等会端上去一盘饺子,还不被人笑掉大牙啊。(未完待续。。)
ps: 谢谢独奏二胡投的粉红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198章 出嫁
芸娘知道自己乌龙了,咧着嘴角,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幸好有你,不然我今个就要闹笑话了。”
芸娘说了一句,然后和月季一起上来揉面。
二人很快就揉好了面,又揉成了不少很小的面团子,月季也生好了火,只待水开。
“大姐,你说一会儿姑姑开脸会不会疼?”
月季小声的问着芸娘,她也不小的,懂很多了。
“肯定啊,把脸上的汗毛都绞干净,不疼才怪。”
芸娘说着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平时拔根汗毛都疼,别说全弄没了,自己成亲那天也要吗?一想她就不寒而栗,该多疼啊。
“不过听说开了面脸上会很白净,看上去很好看。”
月季眼内微微带着一点憧憬。
芸娘默然,这里有开面一说,并且一个女子一生只能开面一次,那就是初嫁的时间,以后就是再嫁,也是不能开面的。
而开面意味着姑娘时代已经结束。要成为媳妇子。
“我们一会儿去看看就知道了。”
芸娘笑嘻嘻的把锅内的开面饺盛在了几个碗内。
刚才月季已经告诉她了,这个所谓的开面饺是要先分给出嫁女子的叔伯兄弟,婶子嫂子姐妹吃的。
赵家人丁不旺,叔伯都是出了五服的,兄弟只有赵春生一个,给了赵春生一碗,然后再给几个近些的嫂子婶子一碗就可以。
自己的娘虽然是小姨的亲姐姐,但娘是不能吃的,因为娘是寡妇,而这里的人讲究全景,给寡妇吃了,意味着出嫁的女子也会丧夫。不是好意头,就是亲姐妹,也得回避。
二人把东西端了出去,分了开来,最后一碗端在了赵春兰的面前。
赵春生脸色通红,羞怯怯的接过了碗。今天是她的好日子,她心里有些慌乱,加上来了不少帮忙的婶子嫂子又打趣她,她实在是不好意思。
赵春生低着头,端过碗背转身去吃了两个开面饺,然后又把碗放在了托盘上。好事成双,这个必须是双数才好。
“好了,好了,这开面饺吃过了。咱们就开始开脸了,有点疼,闺女忍着点,一会儿就好。”
那个石大娘笑呵呵的上了前。
她是个好福气的,嫁到婆家后给婆家生了四个小子,且个个都壮实,顶上公婆健在,身子骨也都壮实。他们夫妻和睦,她自己也是个孝顺的。所以十里八乡都觉得她是个有福气的,一般的女子出嫁都会请她开面,沾沾她的福气,图个好意头。
当然请她也不白请,主家要封红封的,至于红封的多少不定。看主家的条件,所以她不用做别的,这专门帮人开面化妆,也是个不错的进项。
芸娘就看着石大娘让小姨坐直了身子,然后让她微微仰头。脸朝着光线足的一面。
石大娘在小姨的额前、两颊、眉毛四周,嘴唇上下和下巴各处汗毛多的地方,擦上一些所谓的“开面粉”。
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麻线,一手拉着,一边咬在了嘴里,拉成夹子状,双手一拉一合,一松一紧,麻线就像剃刀一样在脸上来回的挽着,动作快而麻利。
石大娘用力依次在额、颊、唇、颏等汗毛稠密的部位反复绞夹,直到把小姨脸上汗毛绞得干干净净才罢休。
芸娘看的直哆嗦,如此一番的“开面”,称的上是别开生面。可是她真的觉得好疼啊。
“好了,看看干净不干净,不是我夸,这新娘子长的可真好,是个齐整啊。”
石大娘满意的点点头。
芸娘顺着她的目光去看,小姨的鬓角整齐,脸上线条分明,看上去眉弯如月,杏眼如水,而唇、额部光洁、白皙,一下子让小姨平添了几分姿色,看上去确实靓丽了许多。
“您这手艺可真是好,经您手这一弄,我春兰是好看了不少。”
秦氏也满意的点点头。
“还是恁闺女长的好,不然我就是再收拾也收拾不出个样子来,您老好福气呀。”
石大娘赞了两句。
“您太夸奖了,今个可是麻烦你了。”
秦氏呵呵的笑着。
“石大姐这手艺是没话说,现在石大姐弄完,可该我了。”
这时间又一个中年的妇人上了前。
芸娘一看,这妇人长的很是富态,但眼生,自己并不认识。
“她婶子,那闺女就麻烦你了。”
秦氏客套了一句退了后。
“放心,这大妹子梳头的手艺也是有名的。”
石大娘笑呵呵的站在秦氏的后面,她是开面的,另一个是梳头的,她们常被请到一家,彼此都熟悉,二人还相互介绍生意,算是有个照应,这次也一样,秦氏请了她来给闺女开面,她就推荐了梳头的,秦氏也应了。
原来是梳头的啊,芸娘笑了下,然后看到这个梳头的妇人拿起了梳子替姨娘梳头。
她不止是梳头,嘴里还念念有词:“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梳上又梳下,一生享荣华,梳头又梳尾;一家都富贵。”
芸娘暗自佩服,这真是各行有各行的道,这梳头也有道道,不光要手艺好,还有会说吉祥话才成。不然如何能讨主家的喜欢。
梳头的妇人替赵春兰梳好头,然后在赵春兰的鬓边插了一朵绒花。
芸娘明白,这意味荣华富贵的意思。
梳好的头,石大娘开始给赵春兰上妆。
脸上涂了白粉,黑黑的眉毛,脸上的胭脂很红,嘴唇也很红。
芸娘忍不住打颤,她不认同这里的化妆技术。粉太白,白的过了,看上去如面缸里出来的一样,惨白的吓人。
眉毛黑的像炭火,还不如不画,脸像猴屁股。嘴巴像喝了血,搞不懂为什么古人会觉得越这样越喜庆。
芸娘暗自摇头,却没有上前,这里的人都觉得好看,自己要是说不好,怕别人以为自己疯了呢。
赵春兰身上的嫁衣是镇子上买的,本来秦氏说买身红衣红裤就行,是芸娘做主买的嫁衣。
火红的嫁衣,上面绣了吉祥的图案。看上去显得赵春兰身量纤纤,比红衣裤要好很多。
虽然芸娘不喜欢小姨现在的妆,可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小姨是美丽的。
赵春兰本来并不是很出众,可她年轻,花一样的年纪,身上满是活力,此刻又娇羞无比,平添了几分娇媚。让人移不开眼睛。
“真好,真好。我春兰长大了。真是好看。”
秦氏边打量边落下了眼泪,
“婶子,今个可不行哭啊。这是喜事。”
旁边有人劝着。
“不哭,不哭,我是高兴的。”
秦氏急忙拿袖子擦了眼泪,一时间芸娘心里也多了份不舍。
自己这个小姨是个实在的人。利索能干,可惜女子迟早都要嫁人的,但愿小姨从此夫妻和顺,能幸福一生。
“来了,来了。迎亲的来了。”
有个年轻的媳妇子跑来报信。
“是啊,这就来了,那赶紧收拾。”
秦氏有些着慌,虽然说不是第一次嫁闺女了,可每次嫁闺女都是割她心上的肉啊。
这边忙忙活活的,屋里人太多,芸娘和月季退了出去。
院子里也都是人,到处闹哄哄的,二人就站在了灶屋的门口看着。感受着这份热闹。
门外鞭炮声声,门口处一堆的半大小子堵着大门,要着开门的红封不算,还想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招数来考新郎官。
热热闹闹的,芸娘静静的立着,真好,年轻真好啊,看他们闹哄哄的,一个个喜笑颜开,好像此刻他们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一样,单纯而美好。
自己却没有了这样的心态,不是自己不年轻,而是没有这份心境,心有些沧桑,享受不到这份单纯的快乐。
在芸娘的思绪中,那些半大小子终于达到了心意,院子门哄的一下打开了。
芸娘看着李二牛为首走了进来。
李二牛身上穿着暗红色的长袍,袍子上是黑色镶边,看上去质朴而透着讲究,胸口带着一朵大红花,显得他神采奕奕,这身衣服应该是下了本钱的。
芸娘微微一笑,满精神的,这也算是给两家撑场面。
李二牛脸微微有些红,不过看着他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便知道他对于这门婚事是极满意的,而不是应酬。
李二牛被人拥簇着进了屋子,芸娘和月季想跟进去都不成,门口被人堵住了,那里人挤人,二人根本挤不进去。
二人面面相觑,今个可是自己家的人成亲啊,结果她们挤不进去,只能在外面等着,这幸好是新人不用像她们行礼,不然她们不在,还不乱了套啊。
二人相视一眼又笑了笑,她们不是长辈,不然也不会跑出来看热闹。
听着里面哄哄的笑着,大概是新郎在见礼。
新人要拜别长辈,要哭嫁,怕是得闹一会儿才能出来。
月季又看着人群不住的动着,一会从里面钻出来几个小脑袋,而打头的正是栓子。
芸娘噗嗤一声就笑了,栓子他们几个很狼狈,满肉的汗水,身子的新衣裳也被弄的皱巴巴的。(未完待续。。)
ps: 本来十一点多就写完了,可看了下,开始写的场面太多,最后想了想,精简去了很多讲究,因为上两本也写了不少的嫁人场面,这次就不写那么多了,毕竟后面还有女主嫁人。所以弄到了现在,晚了些。
谢谢太平洋石猴投的粉红票,谢谢1186061357送的平安符,谢谢大家的支持。
199章 八宝甜饭
芸娘看着栓子的样子好笑,看他钻出来四处张望,急忙冲他招手。
“大姐,姐,我说在里面怎没看到你们,原来你们在这儿啊。”
栓子急忙跑了过去,用袖子擦了下脸上的汗水。
“我们也想进去,可你看看门口那些人,根本就挤不进去。”
芸娘笑的无奈。
“没进去也好,里面那个婆子说什么让姑姑哭两声,结果姑姑一哭,大姑和姥姥也跟着哭了起来,我看了心里难受,就和他们出来了。”
栓子眼眶红了起来,虽然以前姑姑在家的日子不多,可他一直记得,姑姑对他们很好,每次回家来都会给他们带一点好吃的,非常的疼爱他们,现在姑姑要出嫁了,不再是赵家的人了,他心里不好受。
芸娘无声的摸了摸栓子的头,嫁闺女就是这样的,不比娶媳妇,是添人进口,这个家再好,自己还有月季也和小姨一样,迟早都要嫁出去的。
“好了,好了,大家让个道啊。”
里面有人喊着。
人群让了道,芸娘就看到小姨盖着红盖头被一个婆子背了出来。
芸娘明白这讲究脚不沾地。
此一去小姨从此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芸娘感觉自己的手一紧,她知道那是月季,她正紧紧的握着自己的手,显然她心里也和自己一样。
芸娘回头,门口站着秦氏,正在拿袖子抹眼泪。
赵氏站在她的身边,眼眶红红的,脸上充满了不舍。
很多人往门口涌去,芸娘还有月季也随着人流到了门口。
小姨已经坐在了牛车上。那车虽然简陋,可也披了红,贴着红字,显示着喜庆,正有个婆子围着车不知道说些什么。
由于距离远,芸娘听不清楚。
她以为她不会伤感的。可为何眼睛花了起来呢,眼前雾蒙蒙的感觉看不清楚,她伸手一摸,脸上已是冰凉一片。
牛车慢慢远走,看热闹的有的散去,有的还在议论着。
芸娘跟着秦氏等人进了院子。
院子内赵春生正在安排人,一会儿他要领着人去李家的,要选年轻的,要选能喝的。他们是娘家人,李家要找陪酒的,要两边都喝好,最好都喝多了,这样才算热情。
等赵春生带着人走后,赵家是彻底的安静了下来,帮忙的那些人也都走了,屋子内就剩下了秦氏。赵氏,芸娘和月季。栓子也跟着赵春生去了李家。
看秦氏愣愣的坐在桌子前不说不动的,芸娘暗自叹气,家里人都盼着给闺女找个好婆家,一直忙活,可出嫁的时间,心里会空落落的。看这样的情况,怕是得好几天家里才能缓过劲来。
果不其然,这几日赵家的气氛都很低沉,一直持续到了三日回门的日子。
“春生,春生。你喊好人了吗?”
一大清早,秦氏就大声的喊着儿子。
“喊好了,娘放心吧,他们说一会儿就来。”
赵春生呵呵的笑应着,他喊了本家的两个兄弟过来陪客,一会儿得好好陪着二牛喝一杯才行。
“芸娘,灶屋里那一摊都安排好了吗?”
秦氏又喊芸娘。
“姥姥放心。”
芸娘也笑着应了,菜早已买好,六个凉盘,六个热盘,她早就有了打算,不会丢人的。
“那就好,那就好,春花屋子可收拾干净了?”
秦氏又问赵氏,她心里七上八下的,实在没底。
“收拾干净了。”
赵氏微微的笑着,娘也太紧张了。
“我看看这院子里的地扫干净没有。”
秦氏不放心,又出去看了一遍,院子里的地上也扫的干净,各处井然有序,她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又伸手拢了拢齐整的头发,拉了拉很板正的衣裳。
芸娘看月季捂着嘴偷笑,她自己也乐的不行,姥姥也太紧张了,都说新姑爷上门,新姑爷紧张,这做丈母娘的紧张个啥吗。
芸娘和月季相视一眼,二人去了灶屋,她们得准备一会的饭菜。
芸娘并没有做太特别的,都是正常的待客饭菜,六个凉菜,四荤二素,虽然没有特别出众的材料,可芸娘也装饰了一番,样子很好看。
刚做好了冷盘,外面就响起了说话声。
“大姐,姑父和姑姑他们来了。”
月季放下了手里的活。
“走,咱们也去看看,一会儿再来。”
芸娘擦干净了手,解下了腰间的围裙。
二人相互打量了一下,头发并没有蓬乱,脸上也很干净,衣服是新的,颜色虽然不是很靓丽,不过看上去干净整洁,不会失礼。
到了院子,秦氏正在和赵春兰说话,母女二人手拉着手,眼内都闪着泪花。
芸娘打量小姨,她此刻已经盘起了头发,用一根银簪别起,做了妇人的打扮。
脸上精神尚可,虽然激动,可也带着娇羞,显然李家并没有亏待她。
她身上穿着一套红色的衣裤,如新嫁娘一般,看着很喜庆。
李二牛身上的衣裳也是新的,看的出来是好好的收拾了一番,虽然脸上带着丝紧张,却很精神,看着赵春兰的目光满是柔情。
看样子二人处的不错,挺甜蜜的,芸娘满意的点了点头,只要过的好就成。
“娘,让妹夫和妹子都进屋吧,咱们也不能站在这里说话。”
赵春生看着李二牛,也一脸的满意。
“瞧我,一看到你们啥都忘了,快,快进屋。”
秦氏拉着闺女的手并没有松开。
等人都进了屋子,李二牛和赵春兰双双跪倒对着秦氏磕了头,叫了娘。
秦氏急忙扶起二人。含泪给二人一人一个红封。
“二牛啊,你现在叫我一声娘,我受了,娘也和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娘啊,别的什么都不图,只图你能好好的待春兰,春兰吃苦受罪我都不怕,只要你好好待她就中,要是她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只管和娘说,娘收拾她,娘在这里先谢谢你包含她了。”
秦氏说完要冲李二牛弯身,李二牛急忙拦住,嘴里接道:“娘,你别这样,您尽管放心,我这人没多大的本事,别的不敢说。我肯定能让春兰吃饱,这一辈子我不说不发脾气,但我肯定不会动春兰一根手指头的。”
李二牛的话说的很实诚,并不虚浮,秦氏不住的点头,这庄户人家,汉子脾气都大,有时间自己的媳妇一点做的不对。张嘴就骂,抬手就打。他能保证一辈子不动闺女一根手指头,已经是最好的了,比别的甜言蜜语都好。
“春兰啊,这是人家的人了,往后可不比在娘家,可不能任性。你要孝顺公婆,要尊敬自己的男人,不然娘就饶不了你,你听见了吗。”
说道最后秦氏脸上已带厉色。
“娘,您放心。闺女一定会真心孝顺公婆,不让娘操心的。”
赵春兰急忙点头。
芸娘看着这一幕眼睛有些湿,姥姥能这样,是一片爱女之心,放低身段对女婿,不是图什么,只不过希望女婿对女儿好点。当面教闺女,也不过是做给女婿看的,希望他能在做娘的面子上,多容忍闺女。
“娘,春兰是个好的,我爹娘都夸呢。”
李二牛替自己的媳妇辩解了一句,脸红了起来,赵春兰也低下了头。
秦氏眼含笑意,满意的点了点头,女婿能护着闺女就好。
“大姐。大哥。”
李二牛和赵春生又对赵氏和赵春生行了礼。
赵氏和赵春生也改了口,说了几句。
芸娘拉着月季上前,一个叫“姨夫、姨娘。”
一个叫“姑父、姑姑。”
二人行了礼。
赵春兰给二人一人一个红封,算是改口的钱。李二牛也红着脸和几人问了一句。
相互坐定,说了几句闲话,芸娘和月季要回灶屋。
“我一起去吧,我也帮把手。”
赵春生习惯性的站了起来。
“你快坐下,哪就用你,你啥时间见过回门的闺女下厨的。”
赵氏一把拉住了她。
“这做饭的事,就交给她们姐妹俩了,她们现在手麻利的很,走,我和娘有话问你。”
说完拉着赵春兰跟着秦氏进了里屋。
赵春兰的脸色通红,芸娘和月季嘻嘻一笑。继续回灶屋做菜。
六个热菜,蒸煮烹炸都有,另外芸娘还做了一个八宝米饭。
蒸米饭用的糯米昨天晚上芸娘已经洗干净浸泡了起来。
此刻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松松地放入笼屉,笼内垫有薄布,芸娘不担心会漏下去。
月季早把火烧的旺旺的了,等旺火蒸熟成糯米饭,芸娘打开了笼屉。
笼屉热腾腾的冒着气,熏人的眼睛。
她把蒸好的米饭倒入了盆子内中,然后往里面加入了白糖、熟猪油、开水,搅拌均匀。
月季已经摆好了几只小碗,碗底按芸娘的要求抹上了猪油。
芸娘把蜜枣、桂圆、糖莲子、瓜子仁、苹果、山楂、桔子、红绿瓜丝等在碗底按图案排列好,然后放入少许糯米饭,再入豆沙,最后把糯米饭填满至碗口,揿平,放在笼屉上用旺火蒸约半个时辰,使糖油完全渗入饭中即可。
蒸好后芸娘取了出来,然后倒覆于盘中。这个就是凉了也不怕,再回笼去热就好。(未完待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