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急诊室-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十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大秦的军队,再一次在甘罗的带领下,从那隧道中穿出,直奔国内而来时,可以说一个将士的脸上,均是欢天喜地,笑逐颜开的。
与那西戎纠缠了近百年,有得,也有失。不过,任谁的家门口总是蹲着一条虎视眈眈的狼,也难以高枕无忧的。
这大败西戎的消息,立马就传至了大秦国内,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
大街小巷里,全是这场战斗的谈资,百姓们津津乐道着。十三王子,可以说是一夜之间便声名大噪。
这样举国关注,上下齐心协力的情况,来源于秦国是一个政策很特殊的国家。
“全民皆兵,重奖战功”!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儿在军队服役。民心所向,战斗力,自然便发挥到了极致。
话说大秦自秦襄王开始,便因兵力不足,而定下了“无条件全民义务兵役”的制度。
那男子十七岁就须“傅籍”。以后根据战争的需要,随时可征集入伍,到六十岁才能免役。
在秦惠公时,秦国有军队五十万,战车八千乘,人口只有不到三百万。
秦昭王时,有大军三十万,皆为精兵强将,人口才三百万而已。
而到了秦庄王这时,已有大军七十万,战车上万乘,人口已接近四百万。
说是“全民皆兵”,一点儿都不为过。因此,消息一传回来,便举国欢庆。
而在回返的路上,大秦的将士们更是眉开眼笑的,这一仗,打得既漂亮又痛快!
老十三注意到,唯有甘罗的一张小脸,绷得紧紧的。这孩子似乎有些心事重重呢。
忽然就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立马叫来袭人,俯首低语了几句,袭人领命而去。
几个时辰之后,飞鸽传书过来。果然不出他所料,那凤族耗时百年修建的隧道,已被炸毁。
一种深深的愧疚与自责,让老十三久久不能言语。
甘罗,这时反倒平静了下来,安慰着十三王子:
“凤族已藏身在须弥山近百年了,按照老祖宗的预言,也该重新崛起了。
一条隧道而已。
如果凤族能够崛起,那么要它何用?如果凤族真的灭亡了,那么留它也无用。”
一番话下来,让老十三感慨不已。
眼前的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孩子,老成得不像话,他预感到这凤族送了他一份儿大礼。
嬴政能如此迅速地平定了西戎,让秦庄王又喜又忧。
喜的是,这西戎一直以来都是大秦国的心腹大患。
时常出兵骚扰不说,那每逢秋冬季节,草原上的资源一枯萎,这些马上民族,就开始不时地出兵抢劫大秦国的百姓,百姓们是苦不堪言。
而西戎这一平定,可以说大秦国的西部边陲稳定了,再无后顾之忧。
忧的是,自己才三十五岁,尚在年富力强之际。
这老十三就已崭露头角,咄咄逼人。继承王位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这让秦王忧心不已。
嬴政能平定西戎,早已在莫小雨的预料之中。但她预感到这战争,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只是内心之中难免有些奇怪,据史料记载,这赢政可是从十三岁就继承了王位。
收服六国,是其继续王位之后的事。难道说历史真的因为自己灵魂的穿越,而发生了改变?
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期待一下“阿房宫”,她前世心中永远的痛,也可以消除呢?
“唉”,
莫小雨忍不住一声长叹,猛然惊觉,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的心里,竟已满满的都是那人了。
苦笑了一下。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便喃喃出声。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空中突然传来了老十三朗朗的声音,紧接着眼前一花,那人竟已站在了她的面前,情深意切地望着她。
刚想出声讥讽,转念一想,罢了。这前世今生的去想,她也是真累了。
遂长叹一声,既然尘缘未了,不如就顺其自然吧。
沉吟了一下,命听雨研墨,一首《醉红尘》便跃然于纸上,旁边小字落款莫小雨。
《醉红尘》
人世间,叹不归,几度轮回望断肠。忘川水,孟婆汤,三生石畔舞飞扬。
听琴奏,更声漏,执念成殇夜未央。前世情,今生债,再入红尘醉一场。
细细地读完,再抬头时,老十三的眼中竟已蓄满了泪花。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莫小雨的心中也是狠狠地一痛。对这样煽情的场面,还真有些不习惯呢。
眼珠子转了转,突然“扑嗤”一声笑了出来,
“我只道十三王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呢,原来,那心眼儿可比芝麻大不了多少。
我那好哥哥,可是你教会他的要在我房内睡觉?”
莫小雨不傻。即使是在儿时,那兄妹俩虽是形影不离,可也一直是分房而睡。
这莫天宇自打回这莫府,对自己寸步不离倒好解释,可非自己的房间不入睡,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她反复思索,这莫天宇在野外求生存了五年,动作机敏,嗅觉敏锐得已超出了人类的本能。
这老十三将他带走的这一年当中,一定是使用了什么法子,让莫天宇寸步离不开自己。
目的,除了是为了他不在自己身边的日子里,能替他挡去自己的烂桃花之外,还能跑得了哪去?
这心眼儿,可不就是比芝麻大不了多少嘛。
嬴政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确实,在这一年当中,他从莫府可顺走不少莫小雨穿过的衣物。莫天宇那超级灵敏的嗅觉,已完全熟悉了莫小雨的气味。
不过,他嬴政可以对天发誓,他是真没想到,莫天宇竟连睡觉都离不开自己的妹妹。
莫天宇这么做,他赢政也很郁闷的,好不好?
莫小雨兴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哈哈,活该!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
看见莫小雨那久违了的笑脸,老十三的心都要被融化了,也跟着傻乎乎地笑了起来。
两个人正开心地笑着,袭人已过来回禀:秦王让十三王子即刻回宫,有要事相商。
深深地看了看眼前这小人儿脸上明显的忧虑,一个想法突然在他脑海中划过,灵感一现:
既然未来的三年,他都要在南征北战中渡过,那么为何不将这小人儿带至身边?
越想,这主意就越是可行。
脸上的笑容便愈发地灿烂了起来,那张妖孽一般的脸,晃得莫小雨忍不住轻呸出声。
一声“妖孽”还未出口,老十三已经收住了笑容,正色道:
“灵芸的手术已耽搁不得。
你放心,这手术需要的眼珠子包在我身上。有时间,便去看看王公子与灵芸吧。”
说完,便深深地看了一眼莫小雨,随着袭人纵身离开。
莫小雨留在原地,咀嚼了一会儿嬴政话中的深意。遂吩咐听雨与嬷嬷备好马车,她要亲自去王府一趟。
果然,这一趟王府,莫小雨可真没白跑。
那王公子不愧是鲁班的后人,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头戴式显微镜,已经基本成型。只是那目镜的距离,还暂时调节不了。
而这,已经足够让莫小雨欣喜若狂了,迫不及待地将那初具雏形的头戴式显微镜戴起来。
哈哈,这王公子可真够上心的了,目镜的距离,完全是按照莫小雨的瞳距来做的呢。
心里面便对这古人的智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如果,把大脑解剖开来,与现代人相对比一下,恐怕这古人大脑皮层的沟回并不比现代人少呢。
现代人之所以在各方面都要发达于古代,那绝对是千古智慧的结晶。
如果,能有人随意地穿行于古代与现代之间就好了。这大脑皮层的研究成果,是绝对可以震惊世界的。
莫小雨的傻笑,在王公子看来,有些莫名其妙。遂小心翼翼地问:
“那个什么贝什么奖的,对你来说很重要吗?”
莫小雨这才回过神来,一张小脸红得好像那一撞就会破了皮的薄皮柿子。
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又将那“诺贝尔奖”喃喃出声了。遂鄙视了一下自己:
“这是对那诺贝尔奖有着多大的牵挂呀!”
下意识地去擦了擦嘴角,还好口水没流下来。遂干笑了几声,随口胡诌道:
“我是说你这巧手真可以获得'人间至宝'奖呢。有了你这双巧手,那灵芸姐姐的手术,成功的希望又增添了一倍。”
这话倒不夸张。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更何况是这要求精细的角膜移植手术?!
莫小雨随后又去内院见了见灵芸,细致地检查了一番眼内情况,无甚异常。
而且看十三王子刚刚的意思,这手术好像不能再拖了。
于是,这三人一商议,就将那角膜移植手术定在了三日之后。
三日,足够她熟悉这头戴式显微镜了。
莫小雨这边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角膜移植手术,朝堂之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素日里能言善辩的大臣们,一筹莫展地看着秦庄王。其它六国的使者,已陆陆续续地在赶往大秦国的路上了。
目的嘛,自是不言而喻,和传说中的凤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臣们,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指点江山 挥斥方遒
当嬴政一走进朝堂,看到的就是上述景象。
秦庄王与大臣们正面面相觑,一个个一筹莫展的。可以说,整个朝堂的气氛,极其低迷。
仅仅几日不见,那秦王的头发似乎更白了一些,愁容满面的。
从前高大的身躯已略显佝偻,目光混浊,完全没有了往日里那意气风发的模样。
若说老十三对这秦庄王,一点儿父子之情都没有,那绝对是撒谎。
他还记得小时候,父王无论对哪一个儿子,都一视同仁,不冷不热的。
弄得这些王子们,只要远远地看见他来,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似的。
偏偏只有他不怕,这倒引起了秦王的兴致。
于是,每日下朝之后,都要来他母妃的寝殿之中,把他抱在怀中,逗上一逗。
这老十三虽生性不羁,但对这个父亲,早期还是发自内心地尊重的。
毕竟父王在位早年,也是时刻谨记自己为王者的本份。
为秦国的百姓们操碎了心,连大秦的版图,在他的手中,也是扩张了不少。
其早年,最大的政绩就是曾派吕不韦统领十万大军,一举攻灭了东周的七邑,铲除了周王朝的最后残余。
形成了目前七雄鼎立的局面。
在铲除周王朝后,他又继续蚕食三晋,为秦国攻占了大片的土地。
赢政,本打算助他一臂之力。在秦庄王的手中,完成大秦国一统江山的千秋霸业。
而他本人,是原打算只做一个闲散王爷,陪那小人儿浪迹天涯,遍赏蒹葭。泼墨吹蜡,点笔寒桠。琴瑟饮茶,两袖烟花的。(汗,这是荷语自己的理想)
可是,秦王近几年的所作所为,太让他失望了。不但宠信奸佞之臣吕不韦,还荒淫无耻,挥霍无度。
不仅将商人出身,晋献宠姬赵氏有功的吕不韦官拜丞相,还封其为文信侯。
以至于,那吕不韦食河南雒阳十万户,家僮万人。
并养食客三千人。连荀卿之徒,都在其门下。
大秦朝臣,无不莫名惊诧,纷纷上书曰: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民将不民,大秦危矣。”
但那秦王置若罔闻,甚至在吕不韦的怂恿之下,开始迷恋上了长生不老之术。
别以为他不知道,秦王的后宫就有一隐秘之所。有那吕不韦为其找来的江湖术士,在秘密为其冶炼所谓的“长生不老”金丹。
甚至派出那方士徐福,几次东渡渤海,为其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
让国库本就不丰盈的大秦,更加捉襟见肘。
而且千不该万不该的,是不该把主意打在莫小雨的身上。连父夺子妻之事,他也敢想!
已经到了寡廉鲜耻,无耻之尤的地步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今,他嬴政既然敢把凤鸾星动的消息传至天下,心中自是有了万全之策。
扫视了一遍朝堂,老十三这才朗声开口道:
“父王,儿臣倒是觉得惟今之计,只有趁我大秦国士气正盛,一扫六国,平定天下!”
此话一出,朝野一片哗然。
“横扫六国,平定天下!”这十三王子也真敢出口。
“黄口小儿,乳臭未干,南柯一梦,异想天开。。。”
各种各样的讥讽和嘲笑,便在朝堂之上,如苍蝇一般,嗡嗡地作响。
老十三也不气恼,只是气定神闲地站在那儿,一副胸有成竹,镇静自若的模样。
唯有百里奚的眼前,就是一亮。
所有的人,这才回想起老十三出生时的异常,百里奚素日里对其的推崇,以及近日平定西戎的大捷之战。
一个个的,包括秦庄王在内,便用一种审视的目光,重新打量起十三王子来。
这嬴政也不退缩,傲然挺立在朝堂之中,隐隐已有一副君临天下的王者气势。
这十三王子不知从何时起,竟已褪去了青涩与稚气!
那英俊无俦的五官,仿佛是用大理石雕刻出来的一般,棱角分明。
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而且那锐利深邃的目光,不自觉地,就给人一种压迫之感!
还未等秦王说话,那吕不韦就已出列跪禀: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出兵之事,还请王上三思。”
挑了挑眉毛,老十三出言讥讽:
“丞相素以'兼儒墨,合名法'称道于天下。
敢问这'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如何才能让我大秦国脱离目前的困境?!”
百里奚见状,也急急地跪下,出言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依下官之见,十三王子多谋善断,定是成竹在胸。
大王何不给十三王子一个机会,让这十三王子陈善避邪呢?”
语末,又意味深长地看着秦庄王道:
“凡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矣。”
这秦王的面色便在阴晴不定中,来回转换着。
看老十三这架式,绝对是有备而来。
想起近日朝中一浪高过一浪的,要求老十三继承王位的呼声,这心中难免就是一阵凄凉。
遂想起来,不知道是哪个高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但他还没昏庸匮乏到,把大秦的百年基业置之于不顾的地步。
罢了,罢了!既然老十三有这雄心壮志,成全了他,也是成全了祖宗的基业。
而且,近一年当中,他只沉迷于女色和长生不老之术,倒让这身子一天较一天的虚弱了起来。
常常是神志恍惚,心神不宁,对这国事已有力不从心之感。
于是,虚空一抚,让堂下跪着的两位爱卿平身,转过头,目光突地锐利起来,盯着老十三道,
“那么,你就来说说看罢。”
那虎死威不倒的气势,倒让老十三有了瞬间的失神,但开弓已无回头箭!
遂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朗声道: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避邪谓之敬。儿臣恭敬不如从命!”
这话不但暗合了百里奚之意,也将秦王恭维了一番。
不仅秦王意外,连百里奚也禁不住在心中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
“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后生可畏呀!”
就见老十三,示意袭人将手里的东西递了过来。
嗬,木制的小箱子,外观上倒是有些精巧,但并无过多出奇之处。
可是,马上就有将士认了出来,平定西戎时,十三王子也是拿了一个类似的东西出来。
立马,朝堂之上,就响起了低低的议论之声。
老十三也不多言,只令袭人搬来了一张较大的桌案。然后,便当着众人的面,“啪”的一声,按动了巧簧。
小木箱瞬间弹起,并铺展开来,一副立体的七国地图便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如从空中俯瞰一般,栩栩如生。
“父王请看!”
老十三的手中玉扇,不知何时,柄部已伸长变细,众人这才恍悟:这玉扇的柄,原来也是暗藏玄机。
看起来和普通玉扇无甚区别,不过,内有乾坤。需要时,只要轻按机关,便自动弹出,成为一把利剑。
忍不住暗暗抽气,这十三王子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镇定自若地握住手中玉扇的柄,老十三随手在那七国地图之上,开始讲解起来。
颇有一番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帝王气慨。
随着老十三的讲解,众人才恍然大悟:
老天对大秦国其实已是十分的厚爱了。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西戎这一平定,可以说是独占西陲。
进可攻,退可守。已无后顾之忧!
而且在历代秦王的不断努力之下,这大秦的疆土,不知不觉中,竟已扩展到仅次于楚国。
八百里秦川,又因郑国渠的灌溉而连年丰收。
据老十三翔实的数据显示,即使未来颗粒无收,这国库中的粮食供给七十万大军未来三年的粮草,也是毫无问题。
至于吕不韦刚刚提出的“宁武子”之道,老十三则语含讥讽,这答案还用问吗?
大秦国自秦襄王始,便已“全民皆兵,重奖战功!”。这让秦国的百姓不但不惧怕战争,反而渴望战争!
分析到这里,老十三的双眼熠熠生辉,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
即使是一袭青衫,也掩盖不住他卓尔不群的英姿。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死一般的寂静。
几乎每一个人,包括秦庄王自己都被这番宏伟的蓝图,所震撼了,久久不能回神。。。
似乎过了能有一个世纪之久,朝堂之上竟然响起了掌声。
这掌声从一开始的缓慢犹疑,到最后的热烈坚定,从一开始的声若蚊蝇,到最后的振聋发聩,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
大秦国的中流砥柱们,已被这老十三的这一番话语,燃起了壮志豪情!
而让老十三颇感意外的,是这掌声的起源,竟然来自于高坐在王位上的秦庄王!
这秦庄王也不是个糊涂的。
虽然近一年当中,如同中了魇一样,沉湎于女色与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但骨子里仍有那嬴姓男儿的血性。
心中暗自感慨:雄鹰击翅,是因为它神往高山白云!麻雀抖羽,是因为屋檐就是它的天堂。
扫视了一遭朝堂之上的群臣与那些面色各异的王子们,心中已然拿定了主意。
如果说,他还能为大秦问鼎天下做些什么的话,也许扫除老十三的后顾之忧,是个不错的选择。
(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秦王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这个风华正茂,气宇轩昂的老十三,仿佛是第一次才认识自己的儿子一般。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
自己即便是长生不老,那颗业已丧失斗志,垂垂老矣的心,又能给大秦的江山带来些什么呢?!
挥了挥手,只留下了老十三,那余下的大臣们,便都识趣地退下了。
就这样,两个人一路沉默着,一同回到了尚书房。
这秦王忽然就起了兴致。
吩咐身边的太监取来了蒙尘已久的围棋,他要与老十三痛痛快快地对奕一场。
毕竟是血浓于心,面对自己父王的强颜欢笑,老十三的心,突然就软了下来。
这棋风也就变得微妙了起来,处处手下留情。
直至对奕到第五场,那秦王蓦地就把棋盘推翻了。双眼紧紧地盯住老十三,目光竟变得无比犀利起来。
“想要称霸这天下,你还缺了一颗冷酷无情的心!
即便我是你的父王,只要是挡在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你都应该毫不留情地踢掉!”
这让老十三也再一次重新地认识了自己的父王,赢姓男儿,果然没有孬种!
深深地望了一眼自己父王那斑白的鬓发,嬴政,第一次,心悦诚服地起身,恭恭敬敬地给秦王磕了三个头。。。
父子俩,生平第一次,秉烛夜谈。直至那天边泛起了鱼肚白,这才意犹未尽地回到了各自的寝殿。
一踏进殿的大门,老十三便察觉到房内有人,忙放出灵玉的灵识去看,竟是太夫人。
心知今日朝堂之事,必是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