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朝好丈夫-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王信听得她这样说,只能陪笑。

    他知道王世强为了娶她,表示他的悔改之意,答应过绝不进普陀寺的条件。

    而季青辰一边看信,一边就在心里冷笑,嘴上讥讽着道:

    “你们家老爷,往年里修河道,后来又去了西南,总是不落家的。我只当他是要上进,立功业。如今看来,也少不了王夫人的督导之功。”

    王世强为赵端宁策划宫变登基的事情,最初不就是因为宫中传出了太子的小儿病?

    那根本也不是意外得病吧?

    大皇子第一次得小儿病时,是她从西南回来的时候。

    楼鸾佩在那个时间弹劾于她,只不过因为那时大皇子第一次传出了染小儿病。

    阎淑妃以为二皇子大位在握,才让楼鸾佩给了她这个谢皇后心腹一个下马威。

    只要看王世强和赵端宁通信的时间和内容,就能看出来了。(未完待续。。)

347 恩同再造

    等她看完了三十来封的时候,脚步声悄响,书房门关上。

    回府的王世强走了进来,笑着从她身后抱住了她。

    “在找什么?”

    他低声在她耳边笑语着,对她的突然来到带着欢喜之意。

    轻吻落在她耳边鬓发上,他也没阻止她翻密信,只玩笑着道:

    “今日不带发修行了?”

    “……”

    季青辰冷冷地侧头看了他一眼,没理睬他,继续看他的密信。

    他倒也随意,圈着她一径轻吻。

    她感觉到他的双唇从她的头发上贴向了她的脖子,他的双手隔裙在她的腰线上缓缓地摩挲。

    因为对他的亲昵曾经也格外地熟悉,她并不害怕,她一边看信一边道:

    “怎么没把止云娘子留在身边?”

    “……”

    王世强毕竟就有了些僵硬。

    而此时,她也看到她想看的那封信。

    信里是他和赵端宁商议,卖通了阎淑妃身边的医官去给大皇子下药。

    就算是把大皇子药死了,也和赵端宁无关。

    “官家,什么时候起了这样的心思。我竟然是半点也没有察觉出来。”

    她苦笑着,把信重新替他收好。

    好在她和赵端宁也就是患过一回难。其实互相并不深知性情。

    指不定这人就是深藏不露的野心家?

    而王世强也退后了三步。

    他伸手拖了椅子,斜坐在了书桌前。

    书房外静寂无声。冰花窗外隐约还能看到左成和王信守着的身影。

    他端详着她的神色,他只问:

    “怎么说起了止云?”

    “你不是挺宠她?以为你是要留在身边的。”

    她当然也不会说,她安排在王副相你府上的两个眼线。跟着去了明州的沧浪园。

    他把江止云打发去了普陀寺,她知道。

    在那之前,他和江止云在沧浪轩后轩里缠绵了三四日,没日没夜地饮酒作乐。他还带着江止云坐了画舫玩水欢爱。

    这事她更知道。

    她唯一不知道的是,楼鸾佩到底是个啥人?

    王世强这样的嚣张劲在京城府里的时候应该就有。

    她怎么就能忍得下来?

    她要是拿着教训楼云的劲头,去教教王世强,十个王世强也应该被她收拾下来了吧?

    她在书房里绕着圈。仔细打量着这屋子里他应该是随身带着的旧物。

    寻找她想要看到的东西。

    “……”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外的芙蓉花丛,斜照在她醉红胭的花冠上。

    王世强看着她紫白纱裙的明媚身影,他自知是不能把“不过是个侍妾。何必计较”这类的话说出口。

    楼鸾佩会觉得确实不值得计较,反正江止云没了江国公这个靠山,又怀不了孩子。

    但季青辰会直接掀了他这间书房。

    “我……”

    他想陪个礼,说他错了以后不会再犯。反正江止云已经打发走了。

    他只当江止云是个侍妾。

    但他在季青辰面前。似乎没有这不犯错的信用了。

    “她……”

    那天晚上是江止云勾引他的,这话他实在也说不出来。

    那一夜他是半醉了,觉得是楼鸾佩来了。

    但后来几日他可是清醒得很,就是贪恋江止云那媚人的劲儿。

    江止云是真喜欢他。

    而他也喜欢她年轻漂亮,喜欢她在他耳边软软糯糯叫着他:

    姐夫,姐夫……

    他承认这让他有犯忌的快…感。所以才会一时间忘乎所以。

    在宫变事成,他志得意满受封枢密副相后,他把她宠了好一阵子。

    直到楼鸾佩给她下了药。他才意识到,他有些过头了。

    他自然就收敛了起来。

    楼鸾佩这种不动声色之处。就是他一向觉得季青辰得学学的地方。

    她可不是为了药人,她药人就是为了提醒他。

    “这是……楼大小姐的笔迹?”

    她终于在他身边站定。

    她伸手,从他身侧的书架子上取了一本子手抄卷册。

    王世强没料到她没有纠缠江止云的事,此时也有些欢喜。

    她要是紧追着查问,抓着这个把柄翻了脸。

    她反悔不肯嫁给他,他也没有什么话能劝了。

    “这几册是我平常学古文时的抄卷。”

    他站起走到她身边,顺着她,指着那一排七八本卷册说着。

    书架子上大半都是书坊雕版印刷的精美文集。

    季青辰看着那一排七八本的手抄卷册,上面字迹她看得一清二楚。

    这是楼云的字迹。

    然而正如灵姐儿说过的,楼家子弟学字最初临的是亲近家人的贴。

    这些手抄卷其实是楼鸾佩的手笔。

    楼云的字和她几乎是一模一样。

    她离开青州前看到了楼鸾佩的信,以往也有过一两封信,都叫她看出过这些痕迹。

    她心里更恨这两人的关系太过密切,根本没办法撕扯开。

    “在楼相公的学士府里,这手抄卷我也见得不少。”

    沙沙纸响,她冷笑着翻了几页楼鸾佩的手抄卷。

    里面的内容,是摘抄分类了相似主旨的各朝古文。

    正文之外,楼鸾佩还用色笔写了她的心得与批注。

    瘦金体的字迹秀丽,分不出男女,一看就知道楼家人都喜欢临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

    然而她更知道,在楼云的书房里足足还有一百余册这样的手抄本。

    王世强淡然看着她,道:

    “听说当初楼相公学文之前,只识得二三百个宋字,全靠鸾佩启蒙教导。从百家姓一直到四书五经,她还遍摘了二三千年来的古文妙句,让他苦读背诵在心。”

    “……”

    季青辰和楼云这几年的相识又做了夫妻,她未尝没诧异过楼云的良好习惯。

    一个十几岁还参加神祭的夷人,怎么着就变成了如今这斯文假假的模样。

    除了骑马刀箭是每天的习惯,他居然比她这收藏了近万册走私书的人还喜欢读书。

    要知道这时代没有电视和网络各类娱乐,如果不喜欢在家里读书、研究金石古玩,家里有钱的男子就很容易多纳妾、多养家伎、多赌钱之类的声色犬马。

    “听说鸾佩的规矩,要是背不出来,也不会不给饭吃。会让他就睡在书房外面直接抄,冬天吹冷风,夏天挨虫咬。什么时候抄完了再睡觉。”

    王世强早在与楼鸾佩成亲后三天,就从文氏和钱氏两个侍妾嘴里听说了这些。

    所以他的承受力很强。完全不是季青辰那样难看的脸色。

    “就算是他做了武官,然后科举出仕,每年鸾佩都会抄出三四卷文册,拿去给他研习。他在山居苦修斋六年苦读,中了科举。除了请大儒指点,听说也是按着以前在楼家的习惯。每日背诵。背不出就出房到窗外坐着,抄写抄到能背出来……”

    没有楼鸾佩十多年的心血,就没有现在的楼云。

    “鸾佩为了他,还请托了京城礼部的亲戚,把殿试近百年来的题目和头三名的答卷抄出来,送给他。让他苦研……”(未完待续。。)

348 不可分离

    “……”

    季青辰听得这里,脸都绿了。

    她看向王世强的眼神,只有一个意思。

    他怎么就能忍着,不把楼云给弄死。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就算不是为了鸾佩,我不是一直都在这样做?只是差点反倒叫楼云取了我的命罢了。”

    他只是这样笑叹了一句,伸手到她面前。

    他的两个指头夹起了她手里那一册子手抄卷,凝视着上面飘逸的瘦金字,喟叹道:

    “她对我不是不用心了。但比起楼云来……”

    差了十万八千里。

    季青辰在肚子里补充着,而王世强只是道:

    “她对我,也就是对灵姐和麒儿一般吧。”

    “……”

    季青辰只能用眼神向他表示无限的同情。

    她心里虽恨透了楼鸾佩和楼云,此时又转念一想,楼云受了楼鸾佩这样恩同再造的好处,就因为她在家里吃醋吵闹,他现在不给楼鸾佩送茶叶,送东周鼎了。

    她按节气给亲戚各家备礼物,他也从不过问。

    难不成他对她季青辰还真的挺情深?

    ……

    “大小姐。”

    普陀寺的寄居精舍里,山荫幽静,钱氏奉了团凤茶进来,看着楼鸾佩抄写佛经的模样。

    虽然一身素净,仍掩不住她殊丽出众,国色天香。

    钱氏放了茶在几桌上,忍不住道:

    “大小姐。你要是对老爷多用些心。他心里不记着云相公的事说不定就好了。”

    “……我越是多用心他越是会烦我。更不愿意踏进正房。”

    楼鸾佩叹了口气。侧目看向了这陪嫁丫头,

    “继夫人在明州家里骂我的话,你没听过?似我这样替男子用心。如果是你的麒儿倒也罢了。但凡和我匹配的男子都会对我避之唯恐不及。”

    “秦氏那就是个狐狸精!”

    钱氏一想起明州府里的继室。恼恨之心就难以忍住。

    “她不过是仗着年轻漂亮,又会撒娇撒痴地扮弱,时不时哭一场。”

    所以把楼大老爷迷得连亲生女儿都不顾了。

    “我记得小时候。母亲也未尝像我这样对夫君。更何况父亲喜欢她。现在她病倒在床,看着也不算是年轻漂亮了,父亲还是衣不解带地照料她。”

    楼鸾佩终归是放了笔,在水盆里净了手,只能苦笑着。

    “哥哥以前没有教过我这些……”

    他只教给了她,为人要有志向,做事要有恒心。

    她也学会了在明州楼家这般的世家中。待各房家人要有权衡决断,但也要包容关爱。一姓之礼在于收宗敬族,子孙不绝。

    这才是世家之道。

    然而能教她女子处事之道的,只有一个不时还要听小姑子拿主意的齐大夫人。

    焚唱声声。普陀寺的护法施主以四明王家为首。她在这里寄居自然是事事不需担心。

    江止云每天哭泣的模样,她都可以打发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她走到几桌上,翻着手抄的佛经。

    她已经很久不曾抄佛经为母亲祈福。

    哥哥在的时候,也时常劝诫族中子弟不可佞于道佛,失了志向。

    要不是为了王世强,她当年是绝不会踏进普陀寺里的。

    她还记得四五岁时,在书房架子后。看到王世强十岁时小小少年的模样。

    还有大公子打发他回去时,王世强小心回了头。透过书架,和她悄悄地对视了一眼。

    他是记得她的。

    所以在普陀寺里,他看到了她第一眼,就一直在这寺院里等她。

    这是她小小的秘密。

    直到拿到了和离书,她才写在了书信里,告诉了那位季娘子。

    “小姐,要不要给季娘子再写一封信……”

    钱氏觉得,这时候再不去求饶,将来想求饶都来不及了。

    “……”

    楼鸾佩半晌没有说话,钱氏看她的神色,也只能暗叹。

    楼鸾佩倔就倔在,凡是王世强的事,她就容易想不明白。

    “其实我待百年,已经是退无可退了……”

    楼鸾佩轻叹着,

    “我为他已经改了很多了。”

    她从没有像教训楼云一样教训过王世强。

    ……

    西京城里,楼云一边要和王世强商量,准备出兵去黑水城迎回被幽禁的西夏罗太后。

    他一边还要在白云观里拦住了季青辰,百般解释着,道:

    “青娘。王夫人她虽然没有母亲教导,但她是个联明女子。我当初对她没有男女之情,她心里是明白的。她就是从小被大公子亲自教养,照顾得无微不至,养成了她爱照顾人的性子……”

    “……”

    季青辰扭头看他,冷笑着,

    “我不如楼鸾佩聪明会照顾人,所以你觉得我当老婆挺好的吧?”

    这太伤自尊心了。

    她也是个有追求有志向的女子好不好?

    她难道就不会照顾夫君?

    “天下不如楼鸾佩的女子多了,楼相公尽管去再娶一个吧!”

    她甩下了目瞪口呆的楼云,出了白云观上了女车。

    楼铃坐在车里,小心地看着她的脸色,她还在冷笑自语着道:

    “他是觉得楼鸾佩标准太高。他没办法配得上就只能落荒而逃吧?”

    楼鸾佩择夫的衡量标准,不用想都知道只有一个:

    楼大公子。

    说不定如今还要加上楼大老爷对继室夫人的不离不弃。

    听说那继室瘫倒在床养病,也不算年轻漂亮了,楼大老爷还是衣不解带地照顾。

    女车到了西京城里的长湖,她下车坐了画舫。

    待得湖光尽入眼中,她这才勉强心平气和,倚在了雕栏边给自己轻轻扑扇,然而她马上又想了起来:

    她季青辰选丈夫的眼光也很高好不好!?

    一想到她得到的都是楼鸾佩挑剩下的,她明知道这样比较很无聊也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

    楼云就是奔着她对夫君没啥要求才选了她?

    她可不是陈文昌那样的厚道人!

    ……

    所以她看着王世强挑帘而进,也没有多少好脸色了。

    “王副相有事?”

    她那脸色怎么看就是一个意思:

    不管有事没事,她现在在等着王清河,没功夫和他瞎扯。

    “过几日,我要去西夏了。”

    王世强早就为了楼云心情不好过,特别能理解她现在的心情。

    他侧目看了一眼,看到了被她留在了岸上的楼铃。

    他缓步走近,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约是半年,我不在西京城。”

    “我也要回京城——”

    她的话刚说完,王世强一抬手,拨下了窗勾。

    一声清响,描着仕女图的青竹帘子落了下来。

    画舫里清阴一片。

    她皱眉看着他。

    他凝视着她,缓缓伸了手,把她抱进了怀里,轻声道:

    “你不要回京城了。跟着我去西夏吧。”

    她觉得他抱得太紧。

    她也根本不想和他这样亲近,便伸手抵住了他的胸口,道:

    “黄夫人会去西夏。黄七哥不是也要随队。我去干什么?”

    她这些日子和王清河商量的,自然就是他们在西夏的那支驼队。

    “……你别走了。”

    王世强把头埋在了她的肩膀上,“我离了你不行。”

    “……”

    季青辰太了解他,知道王世强的意思不是他想她想得要命。

    他这话的意思是:

    如果她不在眼前盯着,给他个虎视眈眈的压迫感,他迟早要在西京城这边纳小妾。(未完待续。。)

349 碉寨同行

    “陈山长的信,夫人不回?”

    回白云观的时候,楼铃没问王世强的事,反倒在女车上这样试探着。

    “……”

    季青辰不用看她,也知道这是楼云想问的。

    “不回了。”

    她这样答着。

    她不是为了给楼云吃定心丸才不回陈文昌的信。

    她只是觉得陈文昌一直对她没什么要求,这就和她对楼云没什么要求一样,原来都

    是因为真的很喜欢。

    她后悔了。

    和陈文昌退亲过了这些年,她第一回后悔了。

    她应该再和陈文昌磨合磨合的。

    谁愿意嫁给楼云,被拿来和楼鸾佩比来比去!?

    亏他还有脸,嚷着不要和陈文昌比!

    ……

    揣着这种“和离真没错,这日子她早就不想过了!”的感觉,她和王清河一起坐了车。

    黄七郎带着他们,夹在商队里随着川陕军的甲兵前进。

    “这回你家的二郎,议下了金宋的新合议,听说官家已经有意让他升为州制置使了。”

    王清河换了西夏的汉人女装,在季青辰看来,这衣裳样式有点像大宋的骑装,束腰窄袖,裙边开衩,外面没有罩长背子。

    最不同的还不是式样,而是裙子烫金纳彩,十分明丽。

    “这是花刺子模来的织金缎子?”

    她摸着王清河的衣料,手掌心感觉到这料子的质和两浙路比起来竟然差别不大。

    等到沿着黄河进了西夏国的安州城。看到了西夏男子全都是光头。

    他们和女真人、契凡人、蒙古人的各种小瓣子一比,一眼就能区别出来。

    这时,她看着程家男子梳髻长衫的宋服打扮。总算也觉得果然很顺眼。

    “楼大人,这边请。”

    楼云虽然没有来,但程二公子正落力地巴结着同行过城的楼大鹏。

    他刚被从长江江操军调到了黄河隘口,将来就是他们黄河伐帮的父母官了。

    “夫人,要不要去程家的城寨子里住着?”

    楼大鹏当然是楼云调过来的,还把他塞进了王世强的队伍里同行,

    “云哥已经让我查看过了。安州城以前经常有金人来攻打,里面简陋的得。这一带能供夫人起居的地方只有程、黄、白、洪几姓汉人大户结寨自保的碉寨。程家既然来接,咱们去住着也方便。”

    “……多谢程二公子的好意了。我跟着黄七哥和黄夫人。去他们远亲家里的黄家堡住。”

    季青辰早就有所决定。

    她才不要去程家。

    然而等她们的车路过了程家寨子,她不免就吃了一惊。

    程家寨四门大开,无数的人货从黄河水道川流而来。

    绕过破烂的安州城,载货驼队经了西夏国内极为完备的驿道直通京城兴庆府。再从兴庆府向西走十驿。直接能到西契丹国。

    过了西契丹,就是花刺子模了。

    她这才知道,王世强攻占西京城之前,原本的金、夏的边境榷场居然就在程家寨子里。

    她果断决定要给程家一个面子。

    ……

    “你这是……”

    王世强看着她梳洗换衣,换了一身佛门供养女的打扮走出来时,也不禁有些哑然。

    她很淡定地表示,她虽然和全真教做了亲戚,但她也很尊重党项这类少数民族。

    人家信佛教。她当然就要入乡随俗。

    她是寺奴出身,怎么能对不起佛祖?

    寨子里的行人频频与她互相交换着合什的信众佛礼。而寨子水道上,水力吊装机在黄河码头上吱牙轰响。

    所以王世强不觉得程二公子对她有些太过谄媚,看起来不怀好意的模样。

    他见得程二走开了去招呼楼大鹏时,才笑着道:

    “他倒是识货。”

    唐坊的机械、长江沿岸的工坊、还有火器军械,程二公子都想尽办法从季青辰手里买了过来,在黄河边用了起来。

    想起这些事情,一起并肩走着的黄七郎也咧嘴大笑道:

    “这里经常被金军攻打的,这边的汉人大户本来就夏人、都金人不清不楚的,大妹子把这些都卖给了他。王贤弟的川陕军又出了大散关,他们当然就愿意帮着大宋在这里巩固边州了。”

    在宋金和议后,按夏、宋两国的合议,王世强率军来接受西夏国割让的六座边州。

    如此,黄河河套地区,已经在大宋西京城的疆域之下。

    “王贤弟、大妹子,你们看,那就是俺的家。”

    黄七郎回了安州城这个家乡,兴高采烈地指着路边卖皮毛货的榻房。

    季青辰连忙看去。

    那边三四排的榻房,总共不下一百二三十间,货都堆出了榻门。

    相连的榻房附近,有穷民们搭着明显不一样的破毡帐子和木棚子。

    黄七郎指的地方,坐着都是秋日里还光着膀子的壮汉。

    一看就知道,这里是黄河伐帮里扛货小弟们的地盘。

    想当年,黄七郎也是扛货小弟之一,一步一步在帮里爬到了头目角色,然后为了王清河,把打拼出来的家业一朝抛下。

    他带着她偷渡黄河,去了大宋。

    季青辰的眼光扫了过去,顿时就有不长眼的小子看到了她这样的漂亮宋女。

    口哨声此起彼伏,小子们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