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宠--无赖皇后-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至今还记得你皇祖父,当年曾经说过,楚国江山传承至今不易,即使不能开疆扩土,也要保证楚国江山的稳固。
父皇从登基至今,已经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来,父皇不能说是一个好皇帝,却已经尽力让楚国的百姓安居乐业。父皇算是不负祖宗所托了。”楚皇转头微笑的看着楚靖瑶。
“父皇,您怎么突然跟儿臣说这些?”楚靖瑶疑惑的看着楚皇。
“瑶儿,你是楚国的皇太女,这不仅仅是父皇期盼的,也是历代先帝所期盼的。”楚皇牵着楚靖瑶的手,踏上白玉石铺就的台阶,走向正殿,“父皇知道,瑶儿定会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父皇。”楚靖瑶停下脚步看着楚皇,手搭上了楚皇的脉搏,眼中满是担忧,怎么听,怎么像是父皇在交代后事呢?
楚皇低头看着楚靖瑶的手搭在自己的脉搏上,笑着说:“父皇很好,没事。父皇是高兴,走。”
楚皇牵着楚靖瑶的手,踏上了最后几个台阶,大步走向正殿。
正殿布置的比起当日楚靖瑶来时,更加的隆重。因为上次来,正殿只摆放了历代帝王的灵位,而这次,竟然在灵位之上,挂起了历代帝王的画像。看守皇陵的太监们,全都按品阶装扮,分列在正殿香案两侧。
香案前,七个黄色锦缎前面一个,后面两个,最后面三个,依次摆放,香案上三牲祭品,瓜果,糕点依次摆放,硕大的香炉里,三柱点燃的香,正冒着青烟,香炉的两旁是两支二臂粗的白蜡烛,烛苗,摇曳摆动着。依次排列的灵位两侧,是绣着经文的黄幡,高低不一,垂直而下。
宽敞的正殿里,铜鹤,铜龟各有四只,分错摆放在两边。几个点燃白蜡烛的架子,整齐的摆放在殿内的四周。
看守皇陵的太监们见楚皇牵着楚靖瑶的手走进来,四个太监走出正殿,将殿门关上。
看守皇陵最高品阶的太监,上前一步,高声喊道:“陛下,皇太女殿下,进香。”
两个太监赶紧在香案两侧,从香筒里各自取出三支香,点燃,走到楚皇和楚靖瑶面前,弯腰低头,双手高举,将点燃的香呈上。
楚皇和楚靖瑶接过香,楚皇看着前面,最中间那副最大的画像,神情肃穆,恭敬的说:“楚氏第二十四代玄孙,鸿泽,携二十五代玄孙女,靖瑶,前来祭拜列祖列宗。”
看着楚皇跪下,楚靖瑶也在楚皇身后跪下。
楚皇双手举着香,看着楚国历代帝王的画像,神情肃穆,跪得笔直,心里默念:列祖列宗在上,楚氏第二十四代玄孙,鸿泽上禀,赖祖宗庇佑,楚氏命定之女已然出现,为楚氏江山传承,为天下万民福祉,鸿泽今日传位靖瑶,望列祖列宗庇佑,楚氏江山繁荣昌盛,承兆万年。
看着楚皇叩首,楚靖瑶也跟着叩首。三叩首后,两个太监接过楚皇和楚靖瑶手中的香,插进了香炉。
楚皇站起来,楚靖瑶也跟着站起来。这是她第一次随楚皇祭拜皇陵,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只有疑惑。
“开殿门。”楚皇一脸严肃的吩咐。
“开殿门。”殿内看守皇陵的太监,高声喊道。
‘吱呀’殿门打开,开始泛白的天空,随着打开的殿门,将那微弱的光亮照进了殿内。
“成皇,大皇子,三皇子,八皇子,闲王进殿,文武百官殿外祭拜。”杜延盛站在殿门外,高声喊道。
成君宸率先走进殿内,扫了一眼正前方历代楚皇的画像和画像下的灵位,脚步不停的走到楚皇的身后,站在了楚靖瑶的旁边。大皇子,三皇子,八皇子,闲王进殿,依次站在了后面。
“祭拜,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礼成。”
随着看守皇陵太监的高喊,在楚皇的带领下,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请陛下,皇太女殿下,成皇陛下,前往太祖墓前献祭。”
楚皇转身率先走出殿,楚靖瑶看看成君宸,两人一起跟了上去。
跟着楚皇走出正殿的范围,经过了好几个宫殿,走了越有半个时辰,白玉石的牌坊映入眼帘,黄色泥土的地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浮上了心头。
走了没有多长时间,楚皇停了下来,看着前面丈高的白玉石墓碑。
跟随的看守皇陵的太监们,从后面依次抬着三牲祭品,果品走上前。
楚皇转头看着楚靖瑶和成君宸,语气平稳的说:“这就是楚国开国皇帝的陵墓。”
楚靖瑶心中惊愕,这是楚国开国皇帝的陵墓?与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青石堆砌而成,墓前的墓碑及墓碑两旁是白玉石的。墓前除了祭台和石香炉,就没有其他的。
“太祖皇帝一生简朴,这陵墓也是安排太祖皇帝的遗愿建成的。”楚皇一边往墓前走,一边说:“陪葬之物,只有太祖生前的盔甲,兵器,及日常所用物品。”
太监们已经将三牲祭品等摆放好,三支点燃的清香,正冒着袅袅的青烟。
回宫之后,祭天,祭告宗庙,让楚靖瑶惊讶的是,此次祭告宗庙,不仅皇太后,皇后,皇贵妃来了,皇子,公主的母妃,也都来了,最最让楚靖瑶惊讶的是,她的两个儿子也都被抱来了。
出了宗庙,往崇政殿的路上,楚靖瑶悄悄的问成君宸:“父皇,这是什么意思?佑儿和佐儿姓成,父皇怎么让你和儿子们一起进宗庙呢?”
“一会你就知道了。”成君宸笑的高深莫测。
到了崇政殿的外,楚靖瑶被拦在了殿外,文武百官依次进殿。楚靖瑶心里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这场景,怎么这么熟悉呢?对了,楚靖瑶脑中一个激灵,跟自己皇太女册封大典的时候很像。
楚靖瑶的心开始忐忑了,她好像明白了,但是,心里又不敢肯定。
李詹和镇国公匆匆走出来,弯腰拱手一礼,站在两侧,恭敬的说:“殿下,请进殿。”
楚靖瑶心里犹豫了一下,抬脚走了进去,一步迈进殿内,楚靖瑶的脚步停了下来。
御阶之上,楚皇高坐在龙椅上,自己的座椅,已经被撤下了。苏太傅,慕家家住分别站在楚皇的两边。
“殿下,请。”镇国公低声道。
楚靖瑶看了已经走到自己前面的,镇国公和宰相一眼,抬脚往前走。
镇国公和宰相走到御阶之下,站到两边,面对着楚靖瑶,高声喊道:“皇太女殿下,觐见皇帝陛下。跪。”
楚靖瑶双手撩开袍摆,双膝跪地。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起。”
“殿下。”镇国公和宰相,侧身伸手,示意楚靖瑶到御阶上。
楚靖瑶的眉头轻蹙,镇国公和宰相正好将通往御阶上的,左右两条路给挡住了,正中间,这是帝王的御道。御道?楚靖瑶抬头,楚皇正微笑着,轻微点头。
果真是自己猜想的那般,天啊,可不可以跑?
“殿下。”苏太傅沉声喊道。
楚靖瑶在心里叹了口气,抬步走上御阶。
镇国公和宰相相视一笑,跟在后面,从左右上了御阶。
看着面前的绣云龙图案的跪垫,不用人提醒,楚靖瑶就双膝跪下,跪在楚皇的面前。
苏太傅面露微笑,拿起小太监捧着托盘里的圣旨。
“惟德动天,玉衡所以载序;穷神知化,亿兆所以归心。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宇宙,阐扬鸿烈,大庇生民。夫五德更始,三正迭兴,驭物资贤,登庸启圣,故帝迹所以代昌,王度所以改耀,革晦以明,由来尚矣。……皇太女靖瑶,睿圣自天,英华独秀,刑法与礼仪同运,文德共武功俱远。爱万物其如己,任兆庶以为忧。手运玑衡,躬命将士,芟夷奸宄,刷荡氛昆,化通冠带,威震幽遐。
……,今朕禅位皇太女,效古圣,先贤。”
禅让。楚靖瑶看着正值壮年的楚皇,心情很复杂。
“殿下。”苏太傅手捧诏书,低声轻唤。
“瑶儿。”楚皇微笑的看着楚靖瑶,温和的说:“父皇等这一天,等了二十多年了。”
“儿臣接旨。”楚靖瑶叩首,双手高举。
苏太傅将诏书放在了楚靖瑶高举的双手中,退后一步,高喊:“请陛下赐新帝册宝。”
楚皇站起来,慕家家主手捧放着楚国传国玉玺的托盘,上前两步。楚皇双手捧起玉玺,看着跪在面前的楚靖瑶,神情肃穆,沉声说:“朕,将楚国江山,万民交给你了。”
接过传国玉玺的楚靖瑶,双手沉甸甸的,她手里捧得不是传国玉玺,是楚国传承至今的江山社稷,是楚国万千百姓的生计,……
楚皇将楚靖瑶扶起来,牵着她的手高举起来,对着下面的群臣,沉声说:“楚国新帝乃是天定之人,卿等要尽心辅佐。”
“臣等参见新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书房,楚靖瑶看着一脸微笑的楚皇,心里酸涩的问:“父皇,为什么要禅位?”
“哈哈,你个傻丫头。”楚皇笑着,宠溺的看着楚靖瑶。
镇国公,苏太傅等人也呵呵笑着。
成君宸握着楚靖瑶的手,低笑着。
“瑶儿啊,你是楚国的皇太女,也是成国的皇后,成国助你拿下罗国,明国。朕禅位给你,你与成皇是夫妻,这楚国和成国,包括已经征服的罗国和明国,不都是你们夫妻俩的嘛。”楚皇笑眯眯的说。
“这样两国合并,天下一统,就名正言顺了。”苏太傅笑呵呵的看着楚靖瑶和成君宸。
天下一统。楚靖瑶脑中想着这四个字,转头看着坐在身边的成君宸,脸上露出一个暖心的笑容。
——分割线——
大年初一,楚靖瑶作为楚国新一代皇帝,第一道圣旨:尊楚皇为太上皇,皇太后为太后太后,皇后为母后皇太后,皇贵妃为圣母皇太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第二道圣旨:加封百官和军中将领,大皇子,三皇子,八皇子封王,闲王加封纯闲王,归义候加封归义王,镇国公爵位不变,加俸一千,加世袭罔替,苏太傅封忠烈公,世袭罔替,宰相李詹封伯爵世袭罔替,百官各加封一品,军中将领封侯爵的十位,伯爵的十五位,子爵的五十位,男爵的一百二十位……
当晚,楚靖瑶和成君宸在崇德殿设宴,为两个小皇子庆生,抓周。军中将领,文武百官及家眷全部到场。宫中的烟火放到大半夜,下半夜,炎黄商会,在宫外接着放,直到第二天早上。
从初一这天到上元节,京城开禁。直到过了上元节,热闹的京城这才渐渐的恢复。
元月十九日,成国左相,右相,奉成国传国玉玺,疆图等,赶赴楚国京城。
元月二十二日,成皇和新继位楚皇共同下旨:成国与楚国合并,定国号:元;定年号:建宁。成皇为新朝皇帝,新继位的楚靖瑶为新朝皇后。原楚国京城更名为东都,成国京城更名为西都。划分天下为十五省,(下设府,县),五大军区。择原楚国,成国交界处,建立新都。
元月二十三日,皇帝成君宸下新朝第一道圣旨:尊楚国太上皇为仁武德圣太上皇,太皇太后为圣慈宣仁太后太后,母后皇太后为仁贤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为德惠圣母皇太后,长公主加封为永宁公主。
新的中央,地方制度,四国官员择选,军区选择点,还有新都的建立等等,楚靖瑶和成君宸忙的是焦头烂额。
进入三月,十五省划分完,第三拨官员筛选完,楚靖瑶和成君宸终于松了一口气,也终于按时用上了晚膳。
“今晚,终于能好好休息了。”楚靖瑶语气带着些许的欢快。
成君宸看着楚靖瑶瘦了好几圈的脸,心疼的说:“今晚好好泡个澡,早点休息。”
自从去年十二月二十六,太上皇禅位之后,就跟两位太后搬去了,距离永寿宫最近的天禄宫,顺带的楚靖瑶和成君宸的两个儿子,也被太上皇和两位太后带走了。
“要不,今晚去看看儿子们?”楚靖瑶懒懒的问。
两个多月没有见儿子们了,楚靖瑶心里还真是想的很。
看着眉宇间疲惫的楚靖瑶,成君宸一口否决了,“不去了,累了这些日子,今晚好好休息。等事情都定下来,你有的是时间陪儿子们。”
说完,也抱起楚靖瑶去了浴室,温热的水温,让楚靖瑶昏昏欲睡。
“新都,那里的进度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楚靖瑶闭着眼睛嘟囔着。
成君宸温柔的给她搓着背,低笑道:“放心,有天机府的人在那看着,还有那个死要钱在那管着,不会有事的。”
“恩。”楚靖瑶懒懒的应了一声。
正昏昏欲睡间,脖颈间一疼,楚靖瑶低呼一声,差点从水里蹦起来。
“成君宸,你……”楚靖瑶转头怒视着罪魁祸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吻住了。
一双手在身上四处游走,久违的感觉袭上心头,楚靖瑶的身体越来越软,无力的贴着成君宸的身体,双臂紧紧的攀着他的脖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记得被成君宸抱起来,然后就没了记忆。
第二天,楚靖瑶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成君宸已经不在身边了。静静的躺了一会,楚靖瑶喊了一声。
“来人,更衣。”
端着盛放衣物托盘,洗漱用具的宫女们,鱼贯而入,伺候楚靖瑶洗漱。
“皇上呢?”楚靖瑶漫不经心的问。
“皇上上早朝了,吩咐奴婢们不要打扰皇后娘娘。”一个宫女低着头,恭敬的禀告。
等候在寝宫外的小喜子,见楚靖瑶走出来,上前行了礼,笑着问:“娘娘您是先用早膳吗?”
自从太上皇传位之后,小喜子就一直跟在楚靖瑶的身边。
“去御书房,早膳摆在御书房吧。”楚靖瑶想也没想的吩咐。
“是。”小喜子低眉顺眼的应了一声。
“太皇太后,太上皇,两位太后和两位小皇子最近怎么样?”楚靖瑶边走边问。
“回娘娘,太皇太后,太上皇和两位太后身体康健,有两位小皇子陪伴,每天心情也很愉悦。”小喜子弯着腰,恭敬的回道。
“那就好。”楚靖瑶点头。
一路无话,到了御书房,成君宸还没有下早朝,楚靖瑶坐在御案前,翻看太傅和宰相呈上来的新朝官制。刚看了一半,御书房外传来杜延盛的高喊。
“太上皇驾到。”
楚靖瑶微微惊愕,赶紧起身,往外应。
“参见父皇。”看着满脸微笑,走进来的太上皇,楚靖瑶弯腰行礼。
“快起来。”太上皇扶起楚靖瑶,抱怨:“你两位母后,说朕不疼你们,把一堆事扔给你们,自己逍遥。”
楚靖瑶听了不由的乐了,自从传位给自己之后,父皇就跟两位太后搬去了天禄宫。原先皇宫中的妃嫔,育有皇子,公主的晋封太妃,太嫔,其他的后宫嫔妃按照惯例,全都京城外的静心庵出家为尼。这后宫一下子就清净起来了。
“事情都处理的如何了?”太上皇微笑问。
“各地的辖区已经划分分明了,三分之二的官员已经到达,昨天择选的官员,过两日就会启程去任上。最终留在京师的官员,还没有确定下来,原来罗国,明国,成国再加上咱们楚国,京城中的官员,还真不好抉择。”楚靖瑶扶着太上皇,坐在御案前应道。
楚皇翻着楚靖瑶没有看完的,新的官制。
“除了增设了一个内阁,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楚国改制后的官制,只是皇室这一部分增加了一点。”楚靖瑶微笑着说。
“这又是你的点子吧?”太上皇笑着问。
楚靖瑶笑而不语,这哪是她的点子啊,这是前世华夏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完善,自己只不过搬了过来罢了。
“新都建成之前,你们就呆在这里了?”太上皇放下手中的册子问。
“这个,还不清楚,应该是不能吧?毕竟成氏的祖宗也得祭奠。”楚靖瑶犹豫着说。
“奴才,参见皇上。”
御书房外,传来杜延盛和小喜子的声音。
跟随成君宸一起回来的,还有镇国公,苏太傅,李詹,闲王,原成国左相和右相,三王爷和五王爷已经回了西都。
几人进来一看,太上皇居然在,全都赶紧的跪地行礼。
“参见太上皇,参见皇后娘娘。”
“都平身吧。”太上皇笑呵呵的说。
“参见父皇。”成君宸弯腰行礼。
“行啦,行啦,朕是被赶来帮忙的,该干嘛都干嘛吧。”太上皇有些抱怨的说。
“先传膳吧。”楚靖瑶看了眼成君宸。
“朕用过早膳了,你们用吧。”太上皇摆着手说。
小喜子早就命人在御书房西侧,摆桌子,提着食盒的内侍,鱼贯而入,摆早膳。
用完早膳,杜延盛和小喜子指挥内侍给众人上了茶。
“五大军区的地点要尽快的敲定,这么多大军,驻扎东都,时间长了不是事。”镇国公皱着眉说。
苏太傅叹了口气说:“其他三国京师官吏到了之后,要尽快敲定,朝中各部官吏。新都建成之后,各部搬迁,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都要提前做准备。”
成君宸开口说:“这样吧,五大军区的所在地,由镇国公负责,外公,李大人,左相,右相,与朕一起审核官吏。”
“修订律令的事情,就有劳父皇吧。”楚靖瑶接着成君宸的话,笑着说。
太上皇点点头说:“行,这事交给父皇了。”
封为归义王的季玄鸣,在原罗国地域划分完后,带着原罗国京城官员,在四月初到了东都。
原明国太子太傅,被封为诚意伯的冷时延,也在四月初,带着原明国京城的官员,到了东都。
三王爷和五王爷则在四月中旬,将西都的官员带到了东都。
一时之间,东都,大街之上,随处可以看见穿着不同官服的官员。
小喜子将这事当笑话,讲给楚靖瑶听。
“现在,大街上可是官满为患了,十步起码能碰到三四个穿着不同官服的人。百姓们都说,不用这些大人开口,只要看他们穿的官服,就知道他们是哪里人。”
楚靖瑶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事还真是疏忽了,光想着让这些人,来东都考核,却忘了给他们配备官服。
成君宸回了御书房,就看到楚靖瑶呆坐在御案前。
“怎么了?是不是累了?”成君宸将楚靖瑶抱到腿上搂着,关心的问。
进了四月初,各地送来的奏章全都是楚靖瑶批阅。成君宸则是与苏太傅等人,考核三方来的官员。镇国公跟武将们,则是成天的在研究,这五大军区的最终地点。
看着成君宸眼中的担忧,楚靖瑶贴在他的胸口说:“不是,是今天小喜子跟我说,各地来的官员,百姓不用听他们说话,只看他们穿着的官服就知道是哪里人。我们疏忽了,光顾着新朝的官制了,把这事给忘了。”
“确实是疏忽了。”成君宸皱着眉说:“成国以黑色为尊,楚国以黄色为尊,罗国以紫色为尊,明国皇室虽然也是黄色,但是他们是以蓝色为尊。”
楚靖瑶笑盈盈的看着成君宸调侃道:“请问皇帝陛下,您是要黑色的龙袍呢?还是黄色的龙袍呢?”
成君宸佯装思索道:“现在成国和楚国合并,天下一统,朕以后不仅要供奉成氏先祖,还要供奉楚氏先祖,要不然,就半黑半黄?”
楚靖瑶一听‘噗嗤’乐了,捶着成君宸的胸口笑道:“那成什么了?”
脑中想着成君宸穿着半黑半黄的龙袍,越想越乐,笑的眼泪都流出来。成君宸也忍不住,抱着楚靖瑶笑。
“还是黄色吧。”楚靖瑶看着成君宸,眉眼间全是笑意,“据说黄色是君权的象征。”
看着楚靖瑶的笑脸,成君宸心里瞬间柔成了一滩水。
“恩,让内务府给我赶制一套龙袍,至于官服嘛,就照着东都官员的做。让内务府,赶制官服,尽快让都了东都的官员换了。”成君宸看着楚靖瑶,柔声说。
“那就让人去内务府传旨吧,对了,官员审核,还需要多久?”楚靖瑶翻开面前的奏章问。
“用不了多久,等官员审核完,你就不用这么累了。”成君宸亲着楚靖瑶的脸颊,温柔的说。
“恩。”楚靖瑶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
休息,新都没有落成之前,恐怕这都是奢望了。
四月底,驻扎在东都的大军开拔,赶赴筹建新都之地,帮助修建新都。
同时,四国京师官吏考核完,新的各部官员,全部到任。
五月初,没有被选上的人,全部返回故里。
九月底,新朝律法编修完成。建安二年初一,大元第一部律令《建安律令》颁布实施。
——分割线——
日升月落,时光飞逝,三年时间很快过去。三年的时间,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大元各地粮食收成,比四国并立之时,涨了两成,全国赋税比四国并立之时,涨了五成……,频频传来的捷报,说明新的王朝,正在日益走向强盛。
新都初落成,建安三年十月,成君宸为新都题名: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并下旨,迁都。
中央机构随帝后,先行迁往新都,太上皇,太皇太后,两位太后,两位皇子随后启程。东都,西都功勋世家,有的在旨意下达之前,就已经迁到新都,有的则是选择年后搬迁。
十一月底,楚靖瑶和成君宸先到达新都长安。
站在新都长安皇宫前,楚靖瑶对成君宸笑着说:“还真有点新朝的感觉。”
成君宸含笑看着楚靖瑶,牵着她的手说:“走,看看我们的家。”
“你怎么跟个癞皮狗一样,别跟着我了,主子快到了,我还得接主子呢。”带着火气的娇斥传来。
“谁说我跟着你了,我也得去迎接皇帝陛下和皇后陛下。”不紧不慢的斑驳声。
熟悉的嗓音,让楚靖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