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劫个夫君来洞房:抢婚王妃-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2章 情有独钟2()
“补偿?”霍承胤无奈,如今她已是父皇的妃子,再多的补偿都还不回多年前那无邪单纯的模样了。
“你以为她这么听话是忠心?呵,这世上就没有个不贪心的人,她如斯不过是希望将来能侍奉你左右。反正只要她现在好好替我办事,这点小要求算得了什么?”
“什么侍奉左右?母亲糊涂呢,儿子已经成亲了。”
姜氏轻笑,有些小得意,“母亲知道,不过让她侍奉又没说什么身份,你若不喜欢,随便打发了就是,侍妾什么的也都可以的,反正多她一个也不多。”
“母亲,她是父皇的云嫔,就算不是,我也从未想过要娶她,您怎么能自作主张,随便应允她?!”
霍承胤脸有怒气,姜氏见状也是气恼,“我是你的生母,这点家还当不了吗?当初你成亲娶妻,我都不能过问,如今为你选个侍妾罢了,怎这多话?母亲知道她已不是什么清白之人……”
话越说越离谱了,霍承胤打断,“母亲,你别瞎操心了,儿子已是有妻子的人了,旁的谁都不要。如今云岫已是这样了,那就只能如此了,你别再吩咐她做事了,儿子什么承诺都给不了,您也给不起。”
姜氏一愣,半响都没反应过来,霍承胤起身告辞道,“夜深了,母亲早些睡吧,儿子先回去了。”
“等等!”姜氏抓着霍承胤的问,“什么叫旁的谁都不要?三妻四妾你还差一大截呢,难不成你这辈子就赵孟茴这一个女人?”
“是。”
姜氏的质问被霍承胤斩钉截铁的一个字堵住了,她脸色一红,气恼道,“是不是孟茴让你如此的?这样善妒那还了得?当初听说你要娶她,我就不满意了,但也说不上话,如今她竟还敢管你纳妾,我看她这皇子妃是不想当了。”
“不关她的事,母亲干嘛迁怒于她?”
“那关谁的事?难不成母亲想让你子嗣昌盛错了?”
霍承胤却也不想和母亲争吵,便说,“是儿子自己不想,朝廷上父皇吩咐的事太多,无心旁的。再者,后宫里女人间的争斗儿子见多了,不想再有人如母亲这样受冤委屈,不如让一切不曾开始。”
“你这是因噎废食,别以为我不知道,那孟茴再无生育能力,你不可能一辈子就一个孩子啊!”
“怎么不可能?”霍承胤笑对母亲,“这辈子,儿子觉得一个妻子一个孩子很好啊。”
姜氏不敢置信的看着霍承胤,“你简直不像皇家的儿子。”
“儿子从不以生在皇家为荣。”
“你!”
姜氏怒不可遏,霍承胤道,“母亲不必生气,儿子不明白,您为何希望儿子妻妾成群,就为了子嗣昌盛?可是,昌盛有什么用,如果做父亲的不能一视同仁,常常冷落、苛待,那何必将他们带到这世上来?”
“你在说你父皇吗?”
“儿子谁也没说,儿子只是觉得,儿子能力有限、精力有限,现下妻儿足以,并非什么多就好的。您也别说是孟茴的主意,她从不曾干涉这些。这些年儿臣在前朝奔波,疏于对母亲的照顾,都是孟茴提醒儿子多关心照顾母亲,她也时常亲力亲为,并不曾因您被贬而有所轻视,有儿媳如此,母亲该觉得欣慰才是。瑞儿很乖,改日抱来给母亲看看。”
“母亲知她好,只是外面传她……”
“谣言的亏母亲还没吃够吗?当年若非有人谣传母亲杀了太子,又岂会沦落到今日这般田地?”
姜氏眉宇倏地暗淡下来,想起当年被冤枉,虽然依旧怒在心头,却没有曾经那般歇斯底里的怨恨了。时间真的让人成长许多,她也一样,不再养尊处优,也不再软弱可欺。
霍承胤牵着姜氏的手,轻声道,“儿子知道母亲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好,只是儿子不想母亲这样操劳,您少跟云嫔来往些吧,对你对她都不好。”
“我明白了。”姜氏说着,道,“你先回去吧,不早了别让人看见了。”
霍承胤点了点头,从偏室了出来,心中想着母亲的话依旧不放心,她说“明白”到底是真明白了,还是敷衍他?
他真是太久没来看母亲了,竟不知道她变了这么多。或许这也不是她的错,毕竟从高高在上到卑微如尘,如此大的落差,确实非一般人能承受的。
霍承胤眉头深锁,心中有些压抑,他逐步让自己强大,却不曾想母亲早已等不了了。
过去,为了自保,他不得不将自己放在角落里,希望所有人将他忽视。而如今,他也不需要太过“委屈”自己了。
正走着,有一人挡住了去路,她穿着戴帽的披风,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垂着头,霍承胤乍一眼还没看清是何人。
见霍承胤停下脚步,那人才抬起头,借着远处微弱的灯光,霍承胤才看清云嫔的容貌,她依旧半隐于披风的帽檐之下,只清声道,“我等你许久了。”
想着她承宠皇上皆因母亲的主意,不免对她没有向过去那样冷言冷语,却也没有过分怜悯,只问,“有什么事吗?”
“无事就不能见你了吗?这些日子,你虽住在皇宫,却难以见上一面,方才意外见你过去,便一直侯在这里。”云嫔说着,情不自禁的上前几步,想靠近霍承胤,然而他也是条件反射,连退了几步。
她不悦,娇嗔道,“难道我会吃了你不成?”
“没别的事,我先走了。”霍承胤不和她纠缠,然而毕竟要从她身侧而过,云嫔不放过机会,一把拉住他的手,“你别急着走。”
“娘娘请……”
“自重是不是?我知道。”云嫔不以为是的嬉笑,“你骂我什么都好,我就想和你在一起。”
说这话时,她有些撒娇,那模样就像过去在思君楼一样。那时候,他怜惜她们是姜氏一族的幸存者,对云岫很是照顾,就想当初照顾表妹一般,说到底也只是兄妹之情,并无其他。而如今,这点兄妹之情也被她纠缠得所剩无几了。
为了让她死心,他言语一向刻薄,“你一厢情愿罢了,我不想和你在一起。”
“你母亲答应我了,你甩不掉我了。”
“既然她答应你了,那你跟她去。”
“二皇子……”
“放手!”
“我没骗你,你母亲真说让我将来……”
“别说了,不可能。还有,少去我母亲那儿,她可跟你没有一丁点关系!”霍承胤警告道。
云嫔笑,“怎么没有关系?我们分明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既然知道,还不住手!”
“我为什么要住手,我心甘情愿啊,只要能为你做点事,怎样都好。这么多年,我在皇上身边,你却从来没有让我做过什么,这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感觉白白入了宫一般。”
“你不就是白白入宫了么。如果不进宫,你早就嫁人了,指不定儿女成群了,那才是你该有的生活。”
“可是现在不可能了,我将来的生活只能在你身上实现。”云嫔说着,抱着他的胳膊,霍承胤有些抓狂,却不能发脾气引来外人,他耐着性子转移话题道,“孟茴遇刺一事和你有关吗?”
云嫔摇头,“虽然我很想这么做,可是真不是我做的。”
“你想都不能想,今日我也知不是你做的,若真是你,我就杀了你。”
“我知道你不会的。”云嫔撒娇,霍承胤怒目而视,“我会!”
他的目光冷锐,云嫔不由得打了个寒战,霍承胤冷声道,“天寒地冻,还是回宫吧!”
“你还是关心我的。”
她简直是不可理喻,霍承胤无可奈何,低头俯视她道,“既然你总说想帮我,那有件事你能不能帮我下?”
“什么事?只要你说我一定做到。”
云嫔满脸期许,只要她帮了他,他便欠了她人情。这人情债最难还了,她就不信他还能奈她如何。更何况,她是皇帝的宠妃,他想争权夺势,早该来巴结自己了。
然而,就在云嫔心中小小得意之时,霍承胤的话让她从头顶凉到脚心,他说,“离我远点,这个忙你帮不帮?”
云嫔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霍承胤并非怜香惜玉之人,更不想随便怜香惜玉招致麻烦,故而虽然她现在看上去有些可怜,他还是狠心的将手抽出,不曾回头的大步离去。
天空还飘着雪花,云嫔呆呆的站在雪里,望着霍承胤离去的背影,她多想狠狠地报复他的绝情,多想将他的骄傲踩在脚下,让他也尝尝被人冷落无视的滋味。
可惜,她终究没有这样的勇气,她如此懦弱,只能爱不敢恨。
日子如流水匆匆而过,一转眼孟茴已出了月子,便搬离了皇宫。
离宫的第一件事,她便去探望了小竹,如今她已不再卫府,早已康复回了自己的居所。
孟茴见她时,瞧着她气色已好便放心了,问及救她的蒙面人,小竹说当时自己吓得不清,加之对方蒙面,并不知是谁,故而想道谢也寻不到恩人。
第113章 江山易主()
而关于霍承胤复位一事,皇上提及时,被他婉言拒绝了,只道自己没有功劳不敢受赏。皇上却道是对他致力西北的嘉奖,霍承胤则以为如此真到他西北建成之日再赏也不晚。
言语极尽恭谦,毫无沾沾自喜之态,更没有居功自傲,皇上喜欢这样不狂妄的人,当下便同意了,只等西北建成再行封赏。
西北之地早已有了气色,经开采地下资源也是极丰富的,皇上较之过去更为关注,加之霍承胤得子,故而近来他显得春风得意。不过他也知事事小心,比起荣王依旧要低调许多。
提起荣王,虽然郭将军这个靠山没了,他规矩低迷了一段时日。然而,他是诸皇子中唯一的王爷,自幼便骄纵跋扈惯了,如今哪怕情势不同往日,也一时没有看透,依旧我行我素。
为他的乖张奢靡,四皇子连番上谏,皇上对荣王已是心有不满,却始终隐而不发。
四皇子年轻气盛,口没遮拦的说皇上偏袒荣王,本是随口的一句话,却不想惹恼了皇上,将他斥责了一通,说他对兄长不恭、对父亲不敬,罚抄了些孝悌方面了文章。
四皇子受罚,越发滋长了荣王的气焰,自以为是嫡子,深得皇上喜爱,在宫里宫外更是横行霸道,众人已颇有微词,但四皇子是前车之鉴,纷纷是有怒不敢言罢了。
霍承胤不理会这些事,任由四皇子和荣王去斗,他依旧专心于他的西北,闲暇就陪陪孟茴和孩子,这日子依旧平静。然而,他却有种预感,皇上对荣王的放纵绝非幸事。过去皇上看中荣王,是念在外有郭大将军征战沙场,故而怜惜皇后,怜惜荣王。如今郭氏一族已没有可用的人才,本就不喜欢皇后的皇上又岂会对他们一再宽容?这其中必有缘故,只是荣王太过得意,并不曾想过罢了。
孟茴因生子风光了一阵子,而因她和霍承胤行事低调,并未因着孩子而邀宠,也没有向皇上要什么赏赐、提什么要求,故而并没有博取人眼球的地方,时间久了,皇上得皇孙的喜悦也就慢慢冲淡了些,日子依旧在过,孟茴一家三口的日子总算归于平静了。
转眼冬日过去,迎来了百花争鸣的春季,而这意味着孟茴到燕国整整两个年头。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孟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冷漠带刺的落魄公主了,人们也似乎渐渐遗忘了那些关于她过去不好的传言,只知道她是霍承胤的妻子,是燕国的二皇子妃,是皇长孙的生母。而这些,也慢慢成了孟茴生命的全部,没有赵国,没有权斗,没有利用,只有这平静美满的生活。
虽然燕国不乏尔虞我诈,但在霍承胤的保护下,她确实度过了一段很平静很惬意的时光,她像许许多多寻常妻子一样,围着丈夫转,围着锅台转,围着孩子转。这朴素的生活,原也是她最想要的。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他们生在皇室,就注定了休想独善其身。
朝廷之内,荣王和四皇子的争斗时常波及霍承胤,这让孟茴常常为之担心,生怕一个不留神又遭了算计。而朝堂之外,却是她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这一年年关刚过,就在这代表一切美好和希望的春天里,一场杀戮拉开了帷幕。她知道一切无法避免,这些年她祈求燕赵和睦却终究只是徒劳,尽管没有她的帮助,尽管她不曾接到容宣的书信也不曾向对方透露燕国的动向,也依旧阻止不了这两国的兵戎相见。
在某一日的清晨,因一件现在已说不清的小事,燕国和赵国的戍边士兵大打出手,从一对一到后来的一个军队对一个军队,这场混战就此开始。而孟茴平静的生活也因此结束。
听到燕赵开战的消息时,孟茴却觉得自己竟也没有预想中的那样惶恐和震惊,这两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惶恐的事情如今终于发生了,莫名的觉得心中那紧绷的弦反而松了。
因为过去她一直在为没有发生的事而惴惴不安,这如今发生了,才知道她本就是无力回天的,那过去的担心忧虑显得是如此的微不足道、自作多余。
燕国要扩张疆土,要称霸,就免不了侵占和掠夺,而这个混乱的世界便是如此。强者生,弱者亡。孟茴曾天真的以为会有和平共处的一天,如今梦已碎。
其实,较之父皇昔日的推测,燕国对赵国动手已整整晚了一年,也算是给了赵国准备的时间,然而,孟茴记忆里的赵国虽比之其他小国要强大许多,却终究是不足以抗衡燕国的。
这一次的战斗打响,没有像上次一样派和谈使臣,而是直接发病边疆。
燕国已进入警戒,街上出现了大量的士兵,而孟茴每天都可以看见城中调兵遣将前往燕赵交界。
这一战势在必行,孟茴知道求谁也没有用,当得知边界交战的消息时,她正在太子宫和怀柔一起逗瑞儿,闻言,惊得血液都凝固了,而怀柔却平静异常,只说,“早就想到会有这一日,孟茴,我们远嫁是明智的,祸及不到我们。”
怀柔素来娴静善良,孟茴从未见过她如此冷漠的时候,那话语似乎在幸灾乐祸,又似乎只聊着一件无关的小事,她并不为赵国担心,也不为父皇担心。
孟茴却只以为自己听错,见着怀柔依旧笑颜如花的逗着瑞儿,那般美好温柔。
当她得知消息的那一天,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皇上便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兵,而主帅便在荣王、四皇子和霍承胤之中选。
这是霍承胤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只是孟茴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她的丈夫会以攻打自己故国以及父皇的方式来建功。
不过最后,霍承胤落选了,有人说他娶了赵国公主,担心他偏私,故而最不该派遣的人就是他。
最后,这主帅几番争议后派了四皇子,因燕国准备充足,在许多人眼里是场必胜之战,四皇子也是积极前往的。
孟茴多想求皇上收兵,然而,她早已没有了话语权,她和怀柔这来自赵国的公主成了重点监视对象,怀柔在太子宫里出不来,孟茴在府内也是形同软禁,就连瑞儿也被皇上以国家动乱为由,抱进宫“保护”了起来。
纵然她不愿意,却也无法抗旨,霍承胤找皇上恳求了几次,不但没有要回瑞儿,反而被皇上斥责。
孟茴觉得自己就是那刀俎上的鱼肉,无计可施。尽管霍承胤多加安抚,说很快就没事了,就一家团聚了。
可是,没有孩子在身边,孟茴依旧六神无主。而自己的解禁之日,极有可能是赵国的兵败日,她不想见如此。
自从不能出府,孟茴几乎要与世隔绝了,每日只能从霍承胤嘴里得知点瑞儿的消息。其实她本不用担心,皇上疼爱孙儿,定然不会将他如何,他不放心的从来就是她而已。
孟茴也得知,这次出征挂帅的是容宣,从默默无名的行宫侍卫到如今的大将军,这一路,容宣只用了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孟茴已不知如何表述此刻烦乱的心情,只每日看着窗外升起又落下的太阳,不知今夕是何年。
不过战场上的结局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燕国派了大量兵马且让皇子挂帅,本意是想士气大增,一举攻破赵国边防,却不料边界开战半月之内竟连输两场,四皇子狼狈回京,皇上大怒,斥其领军不利,当即就关了四皇子禁闭,听候发落。
随即,皇上改派卫侯前往边界领兵。
而容宣征战是连连告捷,赵帝甚喜,正值帝王诞辰万寿节,又逢天娇公主产子,三喜临门,皇上大喜,为鼓舞士气,犒赏三军,皇城更是大肆庆祝。
孟茴听闻赵国首战、二战都胜了,虽然意外,却也以为是父皇这些年勤兵苦练的结果,只要赵国还在,她不安的心便也安了。既然燕国不敌,赵国也无意挑衅侵犯,孟茴只等着翌日看成否求助卫妃让她见皇上一面,恳求休兵,毕竟两国曾是盟友,她不想再这样打下去。
然而,还不等她去求情,翌日清晨,便有消息在京中蔓延开来:赵国亡了!
或许说亡了并不确切,应该是降了。
一切是如此的始料不及,没有人知道赵国是如何亡的,只知道前一日在还庆祝皇帝的万寿节,翌日便江山易主。一夕之间,翻天巨变。
无人知晓赵国到底发生了什么,赵帝下落不明,刘皇后暴毙,由太子赵昶称帝,而他称帝的那一天便脱下龙袍、交出玉玺向燕国俯首称臣就这样燕国轻而易举的吞并了赵国,看似不费吹灰之力,然而没有人知道内里的真相。只是燕国人人对此津津乐道,传得神乎其神。
现下,赵国成了燕国的一座城,除却京都之外的地界都划分到了别的州府,只有京城更名为赵城,城主:赵昶。
原赵国皇宫依旧得以保存,赵昶住在宫内,主掌着这儿的一切,看上去他还是和过去一样,一样的华美宫室,一样的锦衣玉食,一样的奴仆成群……可是,一样,却也不一样。
赵国偌大疆土已所剩无几,就这皇城方寸之地,赵昶的投降换来了他的一世安稳,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容宣和天娇以及他们刚出生的孩子不知去向,外界并没有关于这些人的议论传闻,只都在猜测赵国一夜灭亡的真相。各种说法都有,却最终没有人出来证实这些猜想。
孟茴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赵国再怎么弱,也不至于一夕亡国啊。并且父皇失踪,为什么昶弟却可以高枕无忧,反而还投降起来?
虽说如今刘氏一族,刘皇后和刘太师已是命丧黄泉,但孟茴却在为这些蹊跷事而心难安,她也像外人一样想过无数种导致赵国迅速灭亡的原因,最终答案却只有一个,那便是有内奸。
而这个人……就是赵昶!
尽管这样猜想时她内心异常煎熬和痛苦,可是,除了他有还有谁?父皇都没有投降,却是他打开国门向人俯首称臣。
曾经她最担心的就是赵国灭亡父皇和昶弟该如何是好,如今昶弟自己寻得了生路不用她担心,她却没有一丝宽慰反而觉得讽刺。父亲最疼爱的儿子啊,真的是他背弃了父皇、背弃了赵国吗,为什么?
其实,赵国的灭亡,孟茴是预见了的。所以当赵国真正亡掉之时,她并没有彻骨悲伤,因为她知道一切不过是大势所趋,而赵国早就大势已去。父皇曾让她刺探燕国兵力,这些让她看到了燕国的强大,也看清了赵国的弱小,被刘氏把持朝政这么多年,这赵国的江山早就被压榨得不剩什么了。
她算不上个好公主,自己的国家亡了,自己除了感慨几句,却也是什么都做不了。更何况,如今她的震惊远远高出了悲伤。或许真应了怀柔的话,父皇从没有拿我们当公主,又何必为这冷漠的江山而悲伤?赵国亡后,怀柔渐显对其的冷漠,孟茴没有资格说她,毕竟自己也不过是无病呻吟几声,毫无用处。
但此时此刻,她多想知道父皇的消息,哪怕他和赵昶一样降了也好啊,至少那样的安全的。然而,她也是了解父皇的,对燕国的敌意、警惕早就开始了,又岂会轻言投降?
两国交战便有胜负怨不得旁人,更何况赵国是自己投降的,孟茴现在只想见赵昶,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父皇在哪里,她想知道,一定要知道。
然而,如今已经没有了赵国,只有赵城,那千里之外的地方,她回不去了。
第114章 他是太子!()
自打赵国降了之后,燕国的警戒也解除了,孟茴出入随意,连瑞儿也给送回来了。燕国的帝都一派喜色,大有举国同庆之势。
卫侯本是派去边疆的,如今还没有去两国战争便已经结束了,而四皇子因起先吃了败仗被皇上关了禁闭,本以为燕国如今大胜了就可以放他出来,却不想皇上竟将他贬出了京都。
不过,说“贬”也不确切,真切的说是升了。皇上只说如今四皇子早就成年了,大了不便久留京城,给他封了王赐了封地,打发去了一个尚算富庶却很是偏远之地。如此一来,此生再无争嫡之望。
霍承胤昔年封王是因为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