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神的极品贴身神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有更多的营业额的话,那肯定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的,只有得到患者的认可,他的医馆才能越做越大。
今天一天陈浩摆脱了宠物的打扰,不过却迎来了许多感冒发烧的病人,四五月份的时间正式冷热交替的季节,所以便成了感冒发烧的高峰季,很多医院、诊所在这个时候的床位都会供不应求。
本以为又会是较为空闲的一天,谁能料到今天的感冒的病人这么多,有的甚至一家老小都过来看病,最令陈浩感到无奈的是,这些人跟之前的那位母亲有着一样的想法,即便陈浩百般劝解,但是他们还是选择输液。
陈浩同志一天的时间就在配药、扎针、换药、拔针、收费无限循环中度过了,只不过陈浩也是另辟蹊径,在输液的吊瓶中都掺杂了一些保护血管的中草药粉,把静脉注射的弊端降到最低,这样才让他良心上过得去。
医馆中的人越来越多,忙碌的陈浩连中午饭都没有吃,好在马倩倩下午听完讲座便赶了过来,将处在崩溃边缘的陈浩救了下来。
接下来所有的注射工作都是马倩倩来完成的,陈浩只是帮忙换个药或者去拔个针,他最重要的工作还是给这些病人宣导静脉注射的弊端,希望可以改变他们错误的观念,虽然给客户输液确实可以给诊所带来更高的收益。
客户输液完毕后陈浩也是推荐他们服用中药来调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人都觉得中药煎煮麻烦,而且起效还比较慢,所以都坚持服用一些西药。
陈浩自己只是提一个友善的意见,既然病人们不赞同,他也不再坚持,因为西药也是同样可以医治这些症状的,陈浩极为细心的给病人们都拿好了药,然后将用药的剂量都写在了纸上,方便病人服用。
这一天的忙碌足足忙碌到了晚上九点多,病人们相继输完液离去了,陈浩看时间也不早了,匆匆准备了一些晚饭,二人一起吃完后便让马倩倩离去了。
陈浩将医馆收拾收拾,看样子也没有病人再来了,于是他便关了医馆的大门,只是在门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晚间前来的病人可以找的到他。
辛苦劳作了一天,陈浩伸了个懒腰舒适的躺到了床上,心中突然想起病人们拒绝中药的缘由,实际上只要对症下药,中药对于这些感冒发烧的效果并不会比西药慢,甚至如果下一些猛药的话,会比西药还更为迅速。
另外一方面就是中药煎煮的问题了,中药在熬制方面确实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即便是一些以中医立足的医院,所购置的那些加快煎煮过程的仪器,煎熬中药的速度也并不能和现成的西药相比。
而且就是现在比较常见的用塑料袋事先封好的汤药,虽然病人可以省去了熬制的过程,但是这种局限性却非常大。
首先这种制作只适用于大医院量产,其次这种事先熬好的中药并不能保存很长时间,大概也只能保持一周的时间,最后最重要的是,用药是需要对症下药的,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在用药上肯定是有差异。
这种量产的汤药很显然并不适合陈浩使用,单单是资金方面的问题,就足以把陈浩拦在门外了。
陈浩思来想去倒还是让他想到了办法,如果把所有的中药都研磨成粉状,那么这些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病人可以直接讲这些草药当做冲剂饮用,而且自己可以根据病者的症状更为灵活的选择药方。
市面上确实也有这种冲剂,但是对于灵活运用方面肯定是比不上身为医者的陈浩的,不过接下来却又出现了一个难题。
这些中药研磨而成的药粉虽然会大大节省病人的时间,但是在缺少了熬制的过程,其中有一些药效是达不到逾期效果的。
毕竟中药需要熬制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在熬制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中药成分,只有经过不停地融合升华,才会体现出神奇的功效。
如果将这些研磨的药草简简单单的当冲剂引用的话,虽然也会有些作用,但是很难最大化的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这些药草,就需要陈浩仔细的研究实验了。
说做就做,陈浩忘却了浑身的疲惫,果断起身穿上衣服到医馆的中药房中研究了起来,正好这里的草药也非常充足,足够陈浩研究一段时间了。
陈浩先是取出了鸡蛋花,这是针对治疗感冒发烧的主药,鸡蛋花在《岭南采药录》中有记载,治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又能润肺解毒,鸡蛋花素具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对于细菌和结核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将鸡蛋花研磨成了粉状,陈浩又依次研磨了金银花、菊花、薄荷,将这些研磨的药粉分别放在准备好的玻璃罐中。
将所有药粉准备完毕,陈浩首先按照比例,配好了一副药方,接着将他们房子被子里,然后加入了热水,将这些药粉充分搅拌,然后简易版的药汤便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便是药效的问题了,陈浩很果断的以身试药,作为医者的他是不需要在乎药物对他产生的副作用的,一杯汤药下肚,陈浩开始运用真气对于汤药的药性进行评估,看这些汤药是否能够达到治病的标准。
实际上陈浩亲自搭配下的这杯汤药,相较于市面上销售的冲剂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是陈浩对于这种结果还是不怎么满意。
经过陈浩的亲身测试,简易版的汤药只能达到煎熬汤药的五分之一的药效,所以并不能达到迅速遏止病症的作用。
陈浩又换了很多药方的搭配,结果都有些差强人意,就当陈浩准备放弃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上次在九寨沟采下的一株中药。
这味中药被那位悟道前辈成为古参,虽然挂着一个参字,但是和人参却大不相同,因为这株古参的样子,就像放大的谷莠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狗尾巴草。
虽然样貌普通,但是陈浩却清晰的记得悟道前辈的解释,这株古参其实并不能直接拿来医治病人,因为它没有针对任何病症的作用,但它却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作用,那就是催发草药的药效,让草药的效果更加显著,这就是古参最重要的地方。
陈浩从柜子中翻出了自己摘来的古参,心疼的将它磨成了药粉,好在陈浩只在简易的汤药中加入了一点,就察觉出这汤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手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真的让人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接着陈浩便把这改良的汤药一饮而尽,经过陈浩真气的评估下,这杯汤药已经达到了煎煮汤药的一半的功效,对于病者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一杯汤药下肚足够可以媲美那些西药中的特效药了。
第62章 奇怪的女婴()
改良版的汤药终于是得到陈浩的认可,不过唯一一点难处就是自己并没有多少这种古参,虽然用量不大,但是毕竟不是常见的药物,终究是有用完的时候的。
陈浩暗暗下了决定,过一段时间一定要再去九寨沟一趟,把药王谷中的古参想办法给移植过来,否则就算陈浩很难将这种改良的汤药扩展出去,除非他能够找到可以替代古参的方法。
如果这种可以当做冲剂的汤药可以推广出去的话,中医的地位将再次提升一个档次,这对于一位医者而言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医者本来便是中医学中的顶尖人物,所以这种推广中医学的责任毫无疑问就落在了他们肩上,任务重大,意义更为重大。
纵观华夏历史有很多璀璨的历史,而且这些历史传承经历数千年的磨砺却并没有出现断档,这都是其他古文明国家无法比拟的。
华夏当今有很多尚古的优良思想出现,这对于华夏人民来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古人虽然没有当今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十分强大,如果没有这些古人的研究思索,后人很难会取得今天的成就,这种继承关系是无法辩驳的。
华夏民族为世界文明所作出的贡献更是无与伦比的,有很多西方的先进技术都是从华夏传来的,只不过后来在西方更受重视,所以才让华夏古国的地位渐渐跌落神坛。
不说其他的方面,单单只论医学的话,西方所一直沿用的麻醉以及手术,在华夏很久以前的三国时期,便已经由曾经的一位医圣——华佗,开始使用了,这些案列也在一些史书中有记载,比如给蜀国猛将关羽刮骨疗毒。
好汉不论当年事,以往的辉煌历史都已经过去,现在的陈浩既然得到了医圣传承,他就一定要再次把华夏的中医学推往一个更高的高度,让曾经扬名四海的中医学再次屹立于世界医学的巅峰。
研究完了这种新型的汤药,已经是凌晨三点钟了,在兴趣的驱使下陈浩倒并没有感到乏累,不过为了明日以饱满的精神为患者治病,他还是赶紧洗漱一番,躺倒床上休息去了。
陈浩刚刚进入梦乡,他的手机就响了起来,被吵醒的陈浩以为医馆外有人来求医,所以起身接通了电话“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陈浩小友,我是李一仁,不好意思打扰你睡觉了,但是现在医院这边有个比较棘手的患者,我希望你能来看一下。”话筒里传来李一仁焦急的声音。
李一仁的医术极为高超,这个点的他还在为患者诊治没有休息,可见这名前来看病的患者必然是得了一些极难处理的疾病。
陈浩赶忙回应道:“李院长,请您稍等我马上就过去。”
“用不用我派司机去接你。”
“不。。。不用了”
即便是这位司机开的再快,也需要一个往返的路程,怎么也不比陈浩自己坐车去比较快,而且陈浩对于这位司机还是十分恐惧的。
陈浩穿好了衣服便下楼了,凌晨三点的街道十分冷清,好在华南市比较发达,所以凌晨十分依然还有兢兢业业的出租车在马路上行驶着。
陈浩很快便拦到了一辆出租车,说明目的地以及事情比较紧急,的哥师傅便踩着油门轰鸣而去,路上并没有多少车辆,所以一路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停顿,很快出租车便稳稳地听到了华南第一人民医院的门口。
付过了车费陈浩便轻车熟路的往急救室奔去,陈浩的速度简直可以和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有一比了,三步并两步飞快的赶到了急救室。
急救室的门口围了很多人,看来深夜前来急救的病人不止一位,陈浩从人群中看到了四处张望的李雪,便向她跑了过去“李雪小姐,你爷爷呢?”
李雪看到了陈浩,赶紧带着陈浩向急救室中走去“陈浩,这位病人是一位一个月的婴儿,病症十分奇怪,现在爷爷和几位医生正在急救室中商议诊治的方案。”
进到了急救室中,李一仁看到陈浩便招呼着他过来“陈浩小友,这个婴儿不知道换了什么病,从监控的仪器上来看,似乎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但是她却依然还有呼吸,而且一直瞪着眼睛,好像是受到了什么惊吓一样。”
陈浩走到婴儿面前,这时一位女婴,陈浩从李一仁的介绍中了解到女婴的基本情况,这个婴儿从出生便十分奇怪,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个婴儿从出生喝不了母乳,一旦喝了母乳就会吐出来,这一个月的时间女婴只是用奶瓶喝了一点水。
本来女婴的家长也带他到医院中诊治过,但是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觉得孩子可能还并不适应母乳,等几天便会恢复了。
家长也认为不会有什么大碍,所以就继续给女婴喂水或者添加一些营养粉,以维持女婴的生命,直到女婴满月的今天,她连水也喝不下了,而且就一直瞪着眼睛,四肢一直保持着僵直的状态。
陈浩看了看女婴的监控仪器,正如李一仁所说,监控仪器中所有的指标都显示不出一点生命迹象,陈浩将面部凑到了女婴的鼻子前方,可以感受到微弱的气息。
院方从女婴入院开始,已经用尽了各种办法,出动了各个科室的精英,但是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女婴又太小了,不能使用一些刺激的仪器,所以医治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
陈浩又将手指轻轻的搭在女婴脖子下方的动脉处,女婴的脉搏依然还在跳动,只不过跳动的频率和强度却非常微弱,如果不去细细查看的话,根本便感受不到她的脉搏。
观察了一会的陈浩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于是陈浩便将真气缓缓的注入女婴的体内,希望这些真气能够帮自己探查出女婴的身体状况。
真气开始一点点的在女婴体内排查起来,显然无往不利的真气也是遇到了难题,并没有很快的给予陈浩反馈,过了许久,不停排查的真气才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排查出的问题,其实对于现在的病症是有些无关紧要的,真气给予陈浩的反馈便是女婴的胃部和正常人有些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她的消化功能会非常差,很难正常的进食,这虽然会和女婴现状有关系,但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向。
也许女婴家长早点认识陈浩,通过陈浩的治疗改善,女婴并不会有这种情况,试想一个从小都吃不下母乳的婴儿,每天只靠一些水已经营养液维持生命,她的身体一定是十分匮乏营养的,这种羸弱的身体,更容易被一些疾病所打倒。
陈浩将女婴胃部的情况暂且放下,试着用真气进入女婴的精神世界中去,陈浩变得小心翼翼,因为劲松前辈也给他讲过,擅自将真气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如果不小心的话会让这个人变得痴呆或者失忆。
女婴只有一个月,如果可以治好的话,她还有许多的光阴,陈浩可不希望以后她变成一个傻子,而且陈浩也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确定是精神世界的问题,他只不过是根据女婴的情况作出的一个假象而已。
谨慎小心的陈浩将自己的控制能力发挥到极致,体内的真气便向一根小小的银针一样,一点点扎进了女婴的精神世界,女婴终于有了反应,只不过是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
周围围绕的医生看到了女婴的变化,纷纷心想到“有门!”,虽然不知道陈浩做了什么,但是只要女婴有反应,那边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
精神世界中的医圣传承感受到了陈浩吃力,于是便绽放出了银色的光芒,这些光芒深入到了陈浩的真气中去,陈浩吃力的感觉顿时消失了,医圣传承的帮助让真气十分轻松的便进入了女婴的精神世界。
终于,陈浩在女婴的精神世界中找到了病因,经历过心魔的陈浩十分清楚精神世界的状况,女婴的精神世界和之前的陈浩的情况极为相似,都好像经历了一番大战一般。
医圣传承中银色的光芒不停地涌入女婴的精神世界中,陈浩从女婴的精神世界中看到了一些虚影,从中判断下来,应该是这位不正常的女婴,并不怎么受人待见,虚影中的人显得极为粗鲁,这个应该就是经常照顾女婴的人,让女婴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虽然不知道这位照顾女婴的人是何人,但是陈浩也决定治疗好女婴后,一定要给这人好好的上一堂课,因为从这些虚影中可以看出,女婴受到了很多的虐待。
虽然小孩是记不住这些发生的事的,但是会在她的精神世界中本能的产生畏惧的情感,所以这个女婴才会像是被吓到的样子。
好在陈浩在劲松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精神世界的知识,以及一些治疗方法,所以女婴的性命算是可以保住了。
第63章 另辟蹊径()
对于女婴的情况来说,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鬼门十三针,但是对于一个一个月大的婴儿来讲,女婴的身体是经不起这种程度的治疗的,如果冒然施展鬼门十三针的话,也许很产生许多可怕的后遗症。
针对精神世界的治疗不得不慎之又慎,这样的女婴本就比较脆弱,强行施展针灸的话肯定后患无穷。
陈浩仔细想了一会便下定了主意,将李一仁拉到一旁说道:“李院长,这个女婴的情况,我有一定把握,但是不排除会出现意外,我需要给病人家属交待清楚,让他们做这个决定。”
“这是应该的,医院做手术也会讲所有的风险告诉病人家属,你跟我来,我们一起和家属聊聊。”李一仁说完便带着陈浩出去了。
推开急救室的大门,病人家属很快围了上了,女婴的父母极为迫切的问着女婴的状况,看着急切的家长,看来虐待女婴的并不是她的父母,这让陈浩心中稍稍有点欣慰。
李一仁将女婴的父母带到了急救室旁的谈心室,然后给他们倒上茶水“陈浩,既然你有一定的把握,现在你就跟病人家属好好谈谈吧。”
女婴的父母听到李一仁的话面露喜色,只是看着陈浩的年龄略有些疑惑,不过女婴的父亲还是表态道:“这位医生您好,我是病人的父亲李猛,有什么事情您就直说吧,我们都能接受。”
“好,李先生,那我就照实情给您说了,您的孩子我有七成的把握可以治愈,但是我不保证会有意外发生,如果出现意外的话,您的孩子可能会产生精神障碍,也就是我们说的痴呆状况。”陈浩正色说道。
女婴的父亲面露难色,他对于女儿还是非常疼爱的“陈医生,说实话我们夫妻俩也是年龄不小了,好不容易才得来的这个女儿,所以我们真的不想失去她,希望你能够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可以康复。”
“李先生请您放心,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质,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但是也请您做好心理准备,毕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太小了,所以有一些方案不能施展。”
“陈医生,孩子的性命就交给你了,有七成的把握,也比我们毫无头绪的等待要强。”女婴父亲点燃了一支香烟,狠狠抽了一口,拿定了主意。
尝试一下总比看着孩子等死要强,李一仁也在一边说道:“李猛先生,孩子的身体也请你放心,我们医院给您所说的都是较为保守的估计,陈浩医生医术十分高超,我相信你们的孩子肯定会痊愈的。”
跟女婴家长商议过后,陈浩二人再次返回了急救室,陈浩对李一仁说道“李院长,其实我说的七成的把握,并不保守,还有一些乐观的成分。”
“我当然知道你说的不是保守估计,但是我们尽可能的要给病人家属一点希望,这对于我们医生来说也会增添几分信心,放手去做吧,陈浩,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对于李一仁的信任陈浩也十分感激“李院长,请放心,我肯定尽我所能,另外一会我自己在急救室中就可以,有一些方法是不传之秘,还望您能理解。”
李一仁也没有废话,将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叫了出来,随后询问了陈浩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在被告知没有其他要求后,李一仁便关住了急救室的大门,只把陈浩和女婴单独留在了急救室。
陈浩先是取出了自己背包中的银针,自己的医馆开业后自然也应该备上这些常用设备,和老梁的银针不同,陈浩的银针针尖处呈玄黄色,显得十分亮眼。
通过辨别陈浩依次找到了女婴的十三出鬼穴,并且依次轻轻的将银针扎入,陈浩一直密切的关注者女婴的状态,看来是自己多虑了,一切都很正常。
然而就当第十三根银针扎入最后一出鬼穴的时候,女婴的身体不受控制的剧烈晃动了起来,嘴角溢出了白沫,陈浩赶忙将所有银针拔出,用真气护住女婴各条经络,好在陈浩反应迅速并没有让女婴受到实质性的伤害。
看到这种情况陈浩的眉毛紧皱了起来,看来他想象的还是太简单了,银针根本无法全部扎入鬼穴,所以这针法也就发挥不了丝毫作用,陈浩一时也陷入了困境。
可以感觉的到,银针治疗对于女婴来说劲道还是太大了,这一门针法虽然正对女婴的症状,可是施展不开说什么都是白费,而且就算退而求次用劲松前辈使用的方法,依然也是无法奏效。
陈浩思来想去,找到了一些方法,既然银针对于女婴的刺激太大,那如果有一种更小的介质,可以帮助真气的传输,便可以完美的解决问题了,但是这种介质却并不太好找,银针之所以作为最针灸的必备物品,就是因为银针是真实传输的最佳介质。
如果陈浩可以达到医圣的境地,那他就不需要这些银针了,医圣是可以以真气化针,然后用这种无形的针法施展针灸,这种无需介质的针法,才是针灸的最高境界,但是很显然陈浩现在离医圣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然而没有介质的作用下,以陈浩目前的水平,并不能完成对穴位的冲击,有些焦虑的陈浩走到了急救室中的清洗池前,用凉水冲着自己的脑袋,他现在需要让自己迅速冷静下来,只有心如止水才能更好的思考解决办法。
好在女婴的情况被陈浩控制住了,所以也并不需要这么焦急,陈浩对着镜子拿出毛巾擦拭着自己湿漉漉的头发,擦拭了一会陈浩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头发!头发!”
头发本来就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相信它可以承担起真气输送的介质,而且头发丝比银针要细了许多,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