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花花肠子还真不少。以往她虽然也会有些感觉,却很少抓住什么真实的把柄。
这一回他启用流霜,真可谓欲速则不达。连月儿都听到了,这一切是他策划的。实在是……不能再小看他。那孙敏作为礼部尚书,表面上是爱奉承她,暗中却四处散布流言,说她牝鸡司晨。
哼——这些人,有意思!真当她年纪大了不成?
他们居然还敢把月儿嫁到吐蕃去?这么大的事情,跟她商量过吗?想到这些,她搁下茶杯,向站在不远处的杜六叶道:“你说,姚元崇的话可信吗?”
很有几分试探的意味,不仅在试探杜六叶的立场,也在试探李旦的忠诚。杜六叶的心里忽然想起了李旦的话,他的意思是要将一切都推在姚元崇身上,指他因爱生恨,嫉妒成性。才疯狂地攀咬李旦,往他身上泼脏水……
可杜六叶总觉得这么说有些不厚道,但也不排除姚元崇的心里,确实有这样的成份在作祟。
可怎么说,才能让武曌明白,自己与李旦并无关系,而且自己只忠心于她呢?杜六叶想了许久,才慎重开口道:“娘娘,我以前跟你说过,我与姚家的关系。那时候娘娘还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拿出来,鼓励我与公主,应该把自己所有吃过的苦,当作上进的一种动力!不能够被别人三言两语打倒。
娘娘也知道,姚夫人并不看好我,也不认可我,才三番四次的羞辱我,令我远离姚元崇。叶某福薄,也不想高攀姚家,更不愿掺和此事。
但娘娘一定有所不知,姚母为了使姚元崇断绝对某所有的念头。居然在姚元崇面前扇风点火,凭空捏造出我与冀王殿下有染;并且无中生有,说我是贪图冀王殿下的权贵。
娘娘,六叶今天在此向你保证,不会嫁与任何皇子!杜某今生今世只愿效忠娘娘,绝无二心!”
杜六叶说着,又慎重地跪在武曌面前,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她确实从来没有想过要嫁与王候之家,这些皇子们哪个不是妻妾成群?这本身与她的理念就不符,她唯愿觅得知已,灵犀相惜,不负此生!
“所以,你是说,姚元崇确当了真!心里上受了刺激,故此失了心智,意欲陷害李旦?”武曌以手拄头,伏在案几上,眸光流转,瞧不出心思。
“不……”杜六叶说这话时,长长地舒了口气,似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因为她心里一直有种怪异的情绪,她一直觉得姚元崇不应该是这样的人,他为何要在此时落井下石,去抨击李旦呢?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何况他与李旦还是执友,这么做实在不地道。
她本来也不想怪姚元崇,因为事情的起因,确实是为了她!可她更是不想因此而欺骗武曌。
于是,只好照实道:“姚元崇的话,的确是真的!”
武曌正若所思地在敲击凭案,闻言,手指忽然地停了下来,室内又陷入一遍寂静。她的眼神从先前的晦涩不明,到蓦地亮了几个色调,嘴角也噙起笑来。
不知道为什么杜六叶顿时如释重负,感觉压顶的乌云,正在逐渐散去。以武曌的精明聪颖,如实相告,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杜六叶想着!
“你是说,李旦早就在暗中与刘惟有所勾结?”武曌说这话时,又抬起眸子,似笑非笑,意味深沉地看着她。
“因为他们做的隐蔽,不但是叶某,他们甚至骗了太后娘娘,实在是叶某无能!”杜六叶赶紧认错,她必须撇清关系,不能让武曌觉得自己是在故意撮合他们。毕竟让李旦与刘家联姻,就是她出的主意。
要说李旦实在厉害,凡事都做得滴水不漏,几次都成功地利用了她。让他与刘锦铃成婚,他还装模作样的表示不愿意!去叶芽湾很闹了几回。结果呢?说不定他们早就暗通曲款。
朝堂复杂,人心难测!哎……以后还是小心为妙。
看着武曌的脸色又阴沉下来,杜六叶又赶紧说道:“可是娘娘别忘了,现在皇上是谁?最开始我们的初终,也是因为忌惮刘惟,才
想假借着冀王的婚姻,拉拢于他。
如今有些事情,虽然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毕竟冀王殿下也是有野心的。那我们为何不顺势推舟,将计就计?”
本来,李旦暗中勾结刘惟,肯定也是做了许多龌龊事的。比如与长孙家有染,制造了骇人听闻地凌歌崖血案,甚至,只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墨许那些人歹徒行刺武曌。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否则何以成大事?
skbshge
第551章 拖出去()
本来,李旦暗中勾结刘惟,肯定也是做了许多龌龊事的。比如与长孙家有染,制造了骇人听闻地凌歌崖血案,甚至,只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墨许那些人歹徒行刺武曌。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否则何以成大事?
武曌心思通透,她自然比谁都明白其中的厉害。李显如今已经临朝多日,从边疆到地方,已经悄然调换了一批自已的人手。虽然并未大张旗鼓,也未伤到她的筋骨。但从她不将这个母后放在眼中的态势,就可看出,他胃口有多大!迟早朝中内外就都是他的人!他现在不正想办法,使毒计要将李旦赶出洛阳吗?
等他摆平了李旦,下一个就轮到她了,只怕连月儿都要遭殃,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鳏夫。又在那遥远的边陲之地,到时候是生是死都难道,她的长女已经不在了,只有这一个小女儿,又怎么能够忍受她去受那种罪?
所以,无论李旦在暗地里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她现在都不能动怒;而是应该将他留在洛阳。这样才能够制衡李显……
“依你之见,认为现在应该怎么办?”武曌习惯性的微眯起眼睛,形态慵懒而随意。
“娘娘,其实这是个绝好的机会!”杜六叶见她问,立即就来了精神。李显虽然聪明,他应该想不到李旦一直在利用他消耗对抗其母,欲意最后鱼翁得利。既然现在他们也不知道水的深浅,不如抓住这次行刺案,大做文章。思毕,她目光熠熠地小声说道:“不如……”
※※※
贞观殿内,两只仙鹤青铜的宝鼎内,淡淡地青烟正在舒缓而袅袅地升起。纤尘不染的地面,光可鉴人。映照着百官如同重枣般严肃呆板脸孔。
玛瑙碧玺瀑成的珠帘后面,羽扇辉煌,锦衣华丽,暖风怡人。
武曌正在想着,她有多久没有到这里来了?还是先皇在的时候,她在这里处理过政务。而李显一直在承乾殿临朝,国之重地,名正言顺。
既然李显要求她退居幕后,她无法去承乾殿上朝,在这里召见百官,总不为过吧?
杜六叶与李令月二人,一左一右分立在武曌的左右。透过帘子往前面看,只见堂下模模糊糊的全是人影,俱是看不真切。但她们却可以感觉到李显地不自在,他仿佛如坐针毡。
李显确实很不安,他脊背僵直地坐在龙椅上,一早他就听到了些风声的,他就知道,最为妥当的办法,就是杀了那个流霜,就像杀梦菁坊的老鸨一般,干净利落。否则,迟早要坏他的事。想到这里,他偷偷地朝着孙敏看了一眼。只见孙敏面不改色,一派从容,李显微微提起的心,又慢慢地放了下来。
孙敏虽然没有回应李显的目光,可是站在不远处的李旦却是清清楚楚地把一切都纳入眼中。看着李显,他心情格外的复杂,他们是亲生的兄弟,向来感情深厚,从小到大,都没有在外人面前红过脸。李贤刚刚去逝的时候,李显表现得多么惶恐?他每天觉都不敢睡,是自己不厌其烦地去府上,探望他,安慰他!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
他曾经百般谦让,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说自己不想当太子。结果刘惟稍稍用计,他就入宫气死了父皇,还把一切的罪过都推在他的头上,迅速的登基称帝。
这兄弟之情,到底有几分是真的?他们之间何必相煎太急?
忽然,只听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大喝道:“带上来——”
李显明现吓了一跳,他暗暗的握紧拳头。他心惊胆颤抬袖子擦了擦额上的汗渍。
这当然是来自他那可敬可叹的母后,别人不知道,但他光听这语气,就知道母后心中有暗气。就像她高兴时唤他显儿……动怒直呼李显那般,闻弦易辨音!
“遵命——”程务挺浑厚而洪烈的声音响起。不多时,就见他领着一个衣着整齐,绝色秀美的女子自大殿外从容地走了进来。不是流霜还能是谁?
武曌端庄而优雅地坐在凤辇上面,笑着理了理自一丝不苟的衣襟,笑道:“你只管大胆的说……”
“遵旨!娘娘——”流霜闻言礼节俱周地跪了下来,有条不紊地说道:“启禀娘娘,当日小人受人蒙蔽,遭人指使,方大逆不道地欲意行刺太后娘娘。承蒙太后娘娘仁慈,网开一面。流霜感激不尽,愿意说出一切真相。”
言毕,她又“咚咚咚”地连着磕了几个响头。
百官听了这话却是大为惊骇,偷偷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不解,不明白这女子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前一段时间,行刺太后的那个舞伎吗?
按说太后娘娘已经身居后宫之中,还召集他们来贞观殿做什么?不过裴炎吩咐大家都务必出席,他位高权重,也没有人敢反驳。
不知为何,坐在前面的皇上,身体开始轻微地抖动起来。刚才他就不安地用袖子擦汗,这深秋清冷的,哪里还热不成?难道这件事情跟皇上有关?百官大部分都已成精,都嗅到了一丝不寻常。那李家元老,譬如李由和李元嘉之流,则互相交换了个眼色,那意思是说,这老太婆是怎么回事?都已经退居后宫了还不安份?欲意插手前朝吗?哼——绝不能让她卷土重来。
虽然隔着一道珠帘,百官的面容她看不真切;但武曌处政二十几年,阅人无数,最多的还是与这些大臣们过招。不过,表面上她仍是非常满意的样子,点了点头,继续朝着流霜问道:“你受何人蒙蔽?又受何人指使欲意行刺哀家?”
流霜跪得端正,目不斜视,一字一句地大声道:“小女子受皇上指使行刺太后娘娘,皇上还令小女子将此事全盘嫁祸给冀王殿下……”
她话未说完,堂下已经是一遍哗然……百官顿时面面相觑,议论纷纷,对着流霜指指点点。
“你胡说八道——你这个妖女……信口雌黄,来人呐,把她拖出去,杀了她!”
skbshge
第552章 要治罪()
“你胡说八道——你这个妖女……信口雌黄,来人呐,把她拖出去,杀了她!”李显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生怕她再说下去。胡乱挥舞着手臂,朝着御前侍卫呼喊着。
“慢着,皇上,你怕什么?让她说完……”武曌威严的声音,又自珠帘后面想起。李显身边虽然有些亲军正蠢蠢欲动,但摄于太后淫威,又见程务挺巍然不动地按着刀柄,一时不敢妄弹。
大臣们还在嗡嗡蝇蝇地议论着,前段时间在皇上的婚宴,那一介舞伎行刺太后的事,早就传得沸沸扬扬。听说那舞伎的身材曼妙,婀娜多姿,但功夫实在着强人意,还没有等御林军出手,就被那个小侍中给制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小侍中武艺高强?
再说了,据称那舞伎见皇上来了,立刻就招认,指是冀王派她近身刺杀太后的。当时不管是皇上还是太后,似乎都不太相信,更遑论文武百官了。众人心里明镜一般,都寻思着,就算是冀王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派人行刺太后?对他有什么好处?而且,还派个功夫平平的丫头……不是自投罗网吗?朝堂内外,曾为了此事争论不休。各有各的看法!
想不到,今天大家就亲眼看到了这个小女子,这回,她还自称是受皇上指使……
这……暗中支持冀王的大臣,心里都很是高兴。无论怎么看,这是一个很好的转折。那场刺杀的确有些像是一个局,目的应该离间冀王与太后之间的母子之情,以便把他赶出洛阳。
可是默默支持皇上的人,心里却七上八下的叫苦不迭。看太后这个架势,已经是相信了。并且有十足的把握要治皇上的罪了。
也是,行刺其母,天下百姓怎么看?首先是不孝;又嫁祸给其兄,残害手足,是为不仁不义。别人怎么看还在其次,最主要就是太后想怎么处置这件事情了。既然已经召集了文武百官,就是不会善罢干休了。看来,皇上此次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那流霜跪在地上,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原来,她本是岭南边陲一名将军之女,因救过李旦的性命,自幼便与李旦相识。哪知自从救了李旦之后,家中就遭了大难,父亲被指贪污受贿军响,数额之庞大,实属罕见。随后就被抄了家,父亲更是被斩于菜市。全家老少,男丁俱是被流放在外。女眷则带罪被充入教坊司。
她深解父亲其人,是绝不可能贪污受贿的。所以一直苦苦哀求冀王殿下重审此案,哪知李旦总说旧案重提,困难重重,对她推三阻四。在她苦闷之际,皇上却找到了她,说她握有吴将军当年贪污案的证据,或可帮她全家上下洗清冤屈。流霜不由大喜过望,心里想着,他毕竟是皇上,一朝天子,万万人之上。必定是有此能力,并且言而有信的!
但皇上却承诺在此之前,流霜必须帮他做一件事,事成以后,许她平冤昭雪之旨。并且除去她的罪奴的身份,让她还家为良家子。
当时她有犹豫过,可她又想着,如果不是因为救了冀王,她家里可能根本不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饶是如此,冀王仍是对她不管不问,实在是令人伤心至极。在这情况下,她就答应了皇上的要求,行刺太后,嫁祸给冀王。
可事成之后,她被囚禁于刑牢,由太后亲自派人看管,皇上竟然一次也未去看她。更别提平冤的旨意……她才惊觉有可能是被人利用了,如今沦为弃子……
正当她绝望之时,冀王却亲至,向她细诉其中的苦楚,又恨其不能将自己救出。
流霜感动愧疚之际,才打算说出实情,以正视听……
百官见她一席话,前因后果清晰,有条有理,不像是作假。纷纷点头,并向着正坐在龙椅上的李显看了过去。
李显神情紧张而呆滞,他汗如雨下,已是湿透了衣襟。他向来在众人面前表现得胆小懦弱,这次更是毫不例外,甚至比以前任何一次的恐惧,都更为浓重。
大臣们看着,又有些疑惑了,皇上仁慈,胆小,他真的会做出这种事情吗?还是……这其中有什么误会?又或者,会不会是太后娘娘在捣鬼?
见大臣们都没有说话,李显故作镇定地清了清嗓子。咳嗽道:“十一弟,你不要听她胡言乱语。当日她说受你所指,要行刺母后,朕就觉得不可能……这不可能。所以,朕根本不信她,只是把这个贱奴给关了起来。你是知道的,对不对?母后……她也知道……”
说到母后二字,李显格外的忐忑,她不安地回头朝着珠帘内望了一眼,咽了咽口水,继续艰难道:“这种教坊司里的舞伎,为了银子,不择手段,出尔反尔,什么下作事做不出来?你万万不可听信她的胡言,以免伤了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
李旦同样是呆若木鸡,脸上没有半点表情。兄弟之情,哎……生在皇家,他们之间还有感情吗?还是说早就被利益权势,和那些阴谋诡计,给磨得差不多了?他觉得眼睛有些涩,想说点什么,又说不出口。
可那天,李显确实不信流霜的话,第一个出言帮他求情的。这么说来,其实他还是在意自己这个弟弟的。
但,她是流霜啊,她怎么会是“不择手段,出尔反尔”的下作小人呢?若是别人,李旦肯定就动摇了,他应该会相信李显的话。可这个人是流霜,他们相识于危难,扶持于流年。她其实是个非常可怜的女子,为了家族苦苦求生,忍受一切磨难。她或许也被蒙蔽过,但却是不会说谎的!
他一直没有答话,朝堂顿时一遍寂静,落针可闻。
许久,武曌才幽然开口,淡淡地叹道:“皇儿……你够了,人证物证确凿,岂容你狡辩?你欲意行刺母后,实为不孝,残害手足,是为不仁……如此狼心狗肺,昏庸无德,怎么能够成为一国明君?
哀家与你父皇,又怎么放心,把江山交到你的手里?”
skbshge
第553章 既弑母()
许久,武曌才幽然开口,淡淡地叹道:“皇儿……你够了,人证物证确凿,岂容你狡辩?你欲意行刺母后,实为不孝,残害手足,是为不仁……如此狼心狗肺,昏庸无德,怎么能够成为一国明君?
哀家与你父皇,又怎么放心,把江山交到你的手里?”
短短几句话,说得轻松而散漫,却于无形之中,挟着一股山雨欲来的血腥。把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其实整件事情已经非常明显了,且不说李显的申辩听起来有些苍白,只要武曌认定了这个结果,其它的根本不重要。
果然,裴炎见状,已是率先拿着朝笏不慌不忙地出例,朝着武曌揖了一礼,才字正腔圆地说道:“皇上既然弑母害兄,违背天理人伦,德性全失,难为天下表率,不如退位禅让……选有德着居之……”
裴炎地嘴巴一直在张张合合,但李显已经听不见他在说些什么了,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如同一尊雕塑,只是双眼木然地看着裴炎。
好像朝臣在他的面前吵了起来,有些还在推推搡搡,似乎就要撸起袖子动手。以李由为首的宗室代表自然不同意裴炎地说法,可裴炎既为百官之首,拥护者众,又有太后撑腰。岂会怕了那些并无实权的李家宗亲?
越来越混乱,所有人都在高声的各抒已见,喧哗嚣扬。如同市井流氓那般,不顾往日仪容,在他的面前吵成了一锅粥。
“够了——你若不退位自省,只怕难以服众,更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一声断喝,惊得李显立即清醒过来,战战兢兢地正了正身子。这当然是那他那母仪天下,端庄高贵亲娘了。这次她是真的打算趁机废了自己?可是自己才当皇帝几个月?只怕连椅子都没有坐热?
都怪流霜,为什么她会忽然改口?李显此刻肠子都悔青了。女人心,每底针。女人的话真是不可靠啊!当初一刀了结了她,死无对证,只怕也不会有今日之祸。
太急了,这回真的是马失前蹄。可像这种不足以为提的小事,以前孙敏没少帮他策划过,为何单单此次大意失荆州?他隐隐约约觉得,可能跟杜六叶有点关系,毕竟杜六叶不止是跟母后走得很近,连跟着李旦关系也十分要好。会不会是她使诈?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只是,假如他真的退位禅让,到时有可能连命都会丢掉?怎么办?他以眼神,于几百人中搜寻着孙敏的身影……
任凭百官在他身边熙熙攘攘地争吵,孙敏也没有动弹,更没有发一言。他的表情有些僵硬,刻板之中又带着阴戾。此时感受到了皇上的目光,他亦是朝他回望了过去,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挺了挺脊背站了出来,虽是高声却依然显得有些嘶哑,“太后娘娘息怒……此事其实不能够怪皇上,全是为臣狼子野心,指使舞伎流霜借献曲之机行刺,然后再嫁祸给冀王殿下。然皇上仁德,不肯苟同,却经不住我反复劝说挑唆,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孙敏说着说着,就满面愧色地跪了下来,断续悲痛万分地陈述道:“臣罪该万死,这一切全是由臣而起,还请娘娘责罚,请务怪罪于陛下!”
四周一遍安静,之前吵吵闹闹地人群,全都安静了下来。众人皆是面色怪异地望着他,有鄙夷的、有嘲讽的、有意外的、有敬佩的、有释然的……种种神色,各各心思,皆不相同。
武曌冷冷一笑,朝着旁边地杜六叶望去。杜六叶也是慢慢地弯起嘴角。想不到孙敏还有这种魄力,这是要舍卒保车了。无所谓,反正她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一下子就扳倒李显。既然他肯送上门来,怎么的,也要意思意思!
武曌也故作无奈地顺势推舟,重重地处罚了孙敏。因他唆使皇上行刺其母,残害其兄,罪不可赦!便革去其一切职务,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然后又狠狠地训斥了李显一顿,说他用人不明,任人不贤。听信奸臣妄言,不仁不孝,祸国殃民,命他在同心阁中静心反省,朝中一切事务,都交由年事已高地太后自己,暂时打理。
李由等人虽有不服,奈何皇上有错在先,又被人抓住了把柄。再加上有裴炎等人地大力支持,他们胸口虽然有气,但表面上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得闷声不吭地走了。
至此一场闹剧才渐渐收场,武曌又留了杜六叶散朝后回集仙殿说话,称是还有要事,欲交由她去办。
不用想,杜六叶也能猜到,如今对武曌来讲,李旦才是她真正的心腹大患。因为表面上李旦虽然纯率,可实际上城府实在太深,又藏得滴水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