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苛侥辏克钕戎瞥傻亩婀模植荚诖影籽碌津唑鹊穆飞希扛羰锕乜ū闵枰还摹4蠊闹迷谟腥逭筛叩氖ザィ纳幌欤镏饨阅芴獬闪耸窬纳诼ィ路鸨狈奖呷姆榛鹛ǎ绵诹炼衷兜纳粼谖∥〈笊郊浯菅断ⅰ
蛮夷们起初很害怕,偌大的鼓挺立在天空,像恶魔张开的嗜血大口,隆隆之声撞伤了他们的耳朵,恐惧让他们夜不能寐,几乎想要搬迁入深山里。后来,受着好奇心的驱使,有大胆的蛮夷偷偷溜来打听,留守鼓楼的蜀军士兵并没有开弓撵走他们,一脸和气地告诉他们这是天神之鼓,瞧这鼓面还画着蛮夷们尊崇的图腾呢。
是天神之鼓?蛮夷们将信将疑,汉人总是能创造出匪夷所思的神奇玩意儿,谎言比林子里的黄鹂儿还唱得动听。他们战战兢兢地仰望着那一面面占据了天空一隅的大鼓,隐约感觉新的信仰正在南中的崚嶒山林间冉冉升起。
那会是什么?蛮夷们单纯的心廓不清,他们把目光转向蜻蛉,等待着蛮夷王给他们做一个不更改的决定。
此时的孟获却连自己也做不出决定,他听见漫山遍野传来金声玉振的鼓声,仿佛偌大的南中都被汉人占领了,每棵树上都飘荡着他们胜利的呐喊,他焦躁地把手中的菱角花球丢出去又拉回来。
他现在知道了,他遇见的这个对手比野狐狸还狡诈,汉人像烂水果一样坏透了,诸葛亮是汉人里最坏的一只水果,他真想一刀拍扁这只水果,结果悲哀地发现,被拍扁的是自己。不能再被诸葛亮擒住了!他发誓道。如果被擒,也,也……也不投降……
他怏怏地想着,耳畔响亮的鼓声挤住了他的脸,压出扭曲的表情。
良将殉国三军激愤,蛮王不服再纵仇雠
蜀军刚刚在蜻蛉扎下营寨,永昌郡功曹吕凯的死讯便传来了。吕凯死在从永昌不韦到越嶲蜻蛉的路上,才踏上澜沧江东岸湿漉漉的土地,还不曾来得及眺望蜻蛉的翠峰红树间飘扬的蜀汉旌旗,便在江畔遭到狂热的反汉蛮夷的袭击。一行一百三十四人只逃出五人,吕凯身上中了三十多刀,筋骨全碎,血流入澜沧江,江水染赤。
他其实有机会逃出,只因为要保护《南中志》,拖延了逃生的时间。那是他在永昌功曹任上,历十年之力,走遍了南中的高山急水、种落部族,书写的关于南中历史博物习俗的史志,共有三十多万字,装了整整一具竹笥,本来想献给诸葛亮,以为朝廷管理南中之便。可惜半道上遭遇惨祸,书册一多半被掀翻入江,剩下的几册被拼死杀出重围的永昌属吏带入了蜻蛉的朝廷中军。
残稿用永昌特产的桐花布包住,原本白生生的布已浸染鲜血,像谁的魂在苍白的死亡天幕开出的血红大丽花。
逃出生天的永昌属吏一见到诸葛亮,哭得满脸血泪交迸,一面倾诉吕凯横死澜沧江的不堪回首的惨景,一面将血迹斑斑的残稿呈递上去。残缺的《南中志》在诸葛亮面前缓缓展开,干成花斑的血深深烙在濮竹削成的书册上,颇似旧年惨淡的桃花。泪水忽然攫住了诸葛亮的眼睛,他从来没有见过吕凯,不知这人的身高形貌、声音言举,更不要说有过面之缘,可又仿佛是认识了很久,“吕凯”这个名字曾经无数次跳上他那被躁乱、匆忙、焦虑堆满的案头。在昭烈皇帝驾崩后的两年里,蜀汉和他一起经历了最痛苦的煎熬,在那些艰难得透不过气的日子里,当南中的叛乱像毒焰般吞噬着朝廷的边疆,当紊乱的朝政像山一样压住他日渐消瘦的肩臂,总有一个温暖的声音告诉他,永昌郡仍然太平,因为那里有功曹吕凯誓死守卫,南中还有希望,蜀汉还有希望。他为此上表朝廷,请示褒奖,夸赞“永昌风俗敦直乃尔”,他已决意擢升吕凯为镇守南中要吏,只等孟获服膺,朝廷在南中树立威信。
吕凯却等不得了,他一生的辉煌仿佛只是为了帮助蜀汉渡过最艰辛的难关,把所有的智慧、忠诚、节义都凝聚在那座秦代流徙罪犯的不韦城,当边郡的危险渐趋离散,他的使命也完结了。
诸葛亮忽然后悔自己贸然把吕凯调来蜻蛉,他应该继续让吕凯待在永昌,等着南中叛乱彻底掠定,再召吕凯相见,偏偏为这等不得的心急害死了耿耿忠臣,真像是上天对自己无情的锤击。
帐内的将军们听说吕凯的事,都哭花了眼睛,马岱头一个切齿道:“蛮子好狠的手段,绝不能饶过他们!”话音落尘,周围是一派附议之声,没有附议的,也权作默认。
诸葛亮的伤情被这杀气腾腾的气氛扼住了,他环顾周遭,只有龚禄保持安静的哀伤,哈哈脸上虽然有泪,却并不激愤。
他心里拿住了主意,散帐后,把龚禄独留了下来,请教道:“德绪以为此次蜻蛉之战如何?”
龚禄道:“再次生擒孟获并不是难事,只是有两点疑虑。”“哪两点?”“一为要孟获俯首难,二为将士心有不甘,欲擅行杀戮。”
龚禄话一出口,诸葛亮便谋定了自己所料无差,赞同道:“德绪所虑甚是,将士深入南中腹地日久,战事久拖不决,诸般变故或会骤生。”
龚禄沉着道:“丞相颁南中军令,以攻心为用兵之道,将士会依令执行,却未必会心服。夷汉仇隙非旦夕能泯,唯有择可用之臣镇守边陲,恩以赏功,威以惩罪,天长日久或可消弭夷汉隔阂。但那是叛乱平息之后,目下最要紧者,在于孟获一人,只有他归附,诸持两端的种落必会望风而动。”
诸葛亮感慨一笑:“德绪深谋也,”他挥起羽扇轻飘飘一摇,“此次生擒孟获的主帅,非尔莫属!”
龚禄惊住:“诸将皆勇武善战,我何以敢当!马将军前次生擒孟获,已有必胜之心,何不遣他?”
诸葛亮摇头:“德绪适言及攻心军令未必人人心服,既要真正服膺夷人,必要择一能明白军令者为帅。马岱勇猛过人,可他太过刚硬,我怕他伤了孟获。”他不禁笑起来。
龚禄不能推辞了,俯身一拜:“遵令。”
蜀军十里一鼓,鼓声响起来,烈风吹拔,峰峦呼喝,蜻蛉的山水被铺天盖地的声音海洋罩了个结实,那声音仿佛是百万大军拥旗席卷,刹那间号角连营,整个世界已被硝烟掩去了真面目。
从蜀军的中军帐望出去,雾霭缭绕的禺同山撩开了厚重的面纱,火红的光在烟水缥缈间飞逝,仿佛传说中骋光倏忽的金马碧鸡。那曾惊动汉天子的奇异神相在南中的荒蛮中长久地流传,光芒一直落入绵丽澄洁的蜻蛉河里,宛如一声久远的叹息在时间的悠长绵延间沉没。
孟获在禺同山设了二十寨,蜀军一寨接着一寨攻拔,每攻一寨便开示降意,俘虏的蛮夷若是反抗太强烈皆捆了暂押,若是温顺,便放了去给后寨的蛮夷宣布蜀军抚民之意。如此一面以武力摧伐,一面以怀柔相慰,蛮夷的战心像黄沙堡垒般纷纷垮落,越往后战事越容易,一寨比一寨更快地瓦解,到最后只剩下五寨,却也如风中纸烛,烧不了多久了。收到战报的杨仪去中军帐报给诸葛亮,笑道:“龚将军果真了得,方才半日,我军便连克蛮夷十五寨,孟获二次被擒只在掌握。”诸葛亮却没有太多喜色,他想的不是战事胜利,胜利一直在他的运筹中,战胜素无军纪训练的蛮夷于蜀军来说并不难。他想的是能不能真正降服孟获,让那一颗倔强的头颅匍匐在朝廷的大纛下,让南中人心柔化无反叛,让泸水平静,瘴气消散,让夷汉的仇隙如冰雪融化。
只有把南中完完整整地纳入国家版图,让一颗颗猜忌仇恨的人心在怀柔中平和,国家方能后顾无忧,他才可以,可以……他微微仰起脸,营外有透明的白光照进来,多像飞过北方年年迁移的候鸟留在天空的痕迹,誓言般苍硬而永恒。
新的战报又到了,杨仪这次面有难色:“丞相,孟获烧寨了,后边五寨连着烧成一片。”
诸葛亮神色微起了涟漪,他先是静了一下,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倏地站起来,大步走出了中军帐。
营外大火烧天,血似的火光烧烫了半边天,灼热的气流被风吹向蜀军营帐,浓重的热腥味儿扑在脸上,呛得留守军营的士兵喷嚏连连。天边的红紫色更浓更广了,仿佛天被剥了皮,撕烂的血肉正在残忍地显露出来。
诸葛亮心中莫名一紧,他也不管身边站着的是谁,不容置疑地命令道:“去告诉龚禄,速速把火扑灭,不能烧着了民居!”
孟获本来不想烧寨,可十五寨被蜀军攻克的消息接踵报来,他那昂扬的斗志像被冷水浇了,蔫成了百年老腌菜。
难道蜻蛉又将成为他孟获的耻辱之地么,这里可是汉朝皇帝遣特使拜祭金马碧鸡的圣地,蛮夷的神不保佑蛮夷,却去保佑汉人,神也会见风使舵么?
羞耻的愤怒让他失了理智,与其在汉人手上遭受失败的侮辱,不如自我毁灭,那还能获得轰轰烈烈的悲壮赞美。
他犟脾气冲上来,两把火丢将下去,火像恼羞成怒的情绪,患了狂躁的风魔病,顷刻间连成了不可遏制的气势。
龚禄远远看见五座营寨烧着了火,火随风势,便似那得逞的毒蛇,呼啸着噬灭一切生命,眼见着火势越发猖狂,一条粗重的火线迅速蔓开,燎着了寨后的民居,一片接着一片尖锐的喊叫声炸开了锅。
“快救火!”他顾不得所以,亲自策马奔入火场。待得诸葛亮传令灭火的使者奔到时,龚禄早和麾下士兵泼风般在火场来往进出,因那兵寨设在当道,半里之外便是长满了茂密顺林的山,若是火势继续肆虐下去,烧去了山上,树木易燃,又是密得不透风的原始森林,大火三日也熄不了。山上的蛮夷看见火起了,都慌得从屋里逃出来,一窝窝地往山下跑,因太急,十来个人直摔下山崖,不是砸在火海里成了灰烬,便是跌落绝壁粉身碎骨,只听得一声声惨叫被热风抛起来。传令兵好不容易在烈焰肆虐中找到龚禄,捂着口鼻,呛着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龚将军,丞相、丞相,救火……”龚禄满脸黑灰,因嫌碍事,把铠甲也褪了,手里不知从哪里寻来一只大水桶,一个劲地泼出水去,口里连声道:“知道、知道,回去告诉丞相,他放心。”
蜀军都释甲弃兵,到处搜来可用的盛水器皿,幸而此处离蜻蛉河不远,取水容易,便从河畔到火场甩出去十来支长队,盛水器便在一双双手间迅速传递,“哗哗”的泼水声和“哔剥”的噬燃声不协调地融在一处。蛮夷士兵和百姓四散逃离,仿佛一只只爬出地窖的土拨鼠,身后带着明亮的火团,身前扑来耀眼的火苗,知道的在心里害怕地骂着孟获,不知道的还道这把火是汉人所放,惊慌之余不免又生出几分恨意。龚禄已深入了火场最里面,直奔到蛮夷民居前,衣服被烧得开了笑脸,脸和胳膊也受了伤,一串火泡从眼角拉向嘴角,却是浑然不觉。
他一面亲自动手救火,一面指挥士兵分队救护,嗓子也喊得嘶哑了。浓烈的黑烟冲得眼睛也睁不开,他用力抹了抹眼睛,才一抬头,却见燃着大火的民居里忽地冲出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嘴里喊着含混的蛮夷话,像在哭,又像在吼叫。
龚禄的蛮夷话不太好,周遭又是黑烟炽涨,烈火肆虐,更是听不清楚,他只得用他仅知的夷语呼喊道:“快走!”
女人像是没听见,一巴掌扇将过来,龚禄没提防,直被她打翻在地上,他怎么也没想到蛮子女人力气大得惊人,许是比一些汉人男子还有力量。
他爬了起来,心里不免窝了气,语气很重地道:“娘们火忒大,快滚!”
女人血红的眼里满蓄着稀释不了的仇恨,两只拳头掐得咔咔响,哭喊着又喊了一些话。附近逃命的蛮夷都听见了,几个壮实汉子以为龚禄欺负女人,命也不逃了,一窝蜂扑了过来。
龚禄莫名其妙,他不想再理会这疯女人,对正在一旁救火的几个士兵喊了一声,可那声儿才在唇齿间弹出一个漩涡,整个人像烧断的房梁,重重地倒了下去。
“打死狗汉人!”这是龚禄听见的最真切的夷语,他被疼痛撕裂的视线挣扎出一条光亮的缝,他看见火红的天幕上晃动着数不清的人影,人影的边缘闪出不可逼视的光芒,似乎是蛮夷爱使的牛角刀、木棒、石锤,那么多沉重而锋利的光芒同时劈下来。
然后,一切都沉寂了。
龙佑那坐不住了,一会儿躺一会儿坐,一会儿唉声一会儿叹气,听见营外有隐隐的金戈之声,白帡幪上映着流动的玫瑰色,恍惚是火光,更是如坐针毡,很想出营去看看,一是脚踝伤了行动不便,二是他身为俘虏不能有自由。
营帐掀开了,修远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根邛竹杖,照面便见得龙佑那坐立不安的窘迫样儿,他心里明镜儿似的清楚,却装作不知情。
“蛮子牛,”他把竹杖丢给龙佑那,“给你一只脚,别总让人抬着!”
修远的好心让龙佑那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倒似那竹杖是眼镜蛇,碰碰便会丧命。
修远嗤道:“蛮子牛不要就还给我,你当我乐意做这竹杖?”原来这竹杖是修远亲手所制,龙佑那说不得是什么滋味儿,到底还是一把握住了竹杖,也不说“谢谢”给他。“外边……”他慢慢地摸索着竹杖,本想彻底问个明白,却始终说不出口。
修远心里暗自好笑,悠闲地坐下去:“你放心,你们那蛮夷大王迟迟早早会被捉了!”
这话刺耳,龙佑那不爱听,棱着眼睛道:“胡说!”
修远讥诮道:“就凭你那笨脑壳的蛮子牛大王敢和我们丞相比智谋?你若是有良心,劝他乖乖归顺了,别又耍赖要我们丞相放人,嚷嚷什么整兵再战,犟!”
龙佑那气得想把手中的竹杖砸过去,他心里有一个自己别扭地感觉修远的嚣张有道理,另一个自己却执拗地不肯承认,他被生生分裂成两半,敌人似的彼此仇视。
修远忍着笑,他乐意看见龙佑那又气又不能发火的憋屈模样,那让他感觉这些日子照顾蛮子的窝囊气烟消云散。
“徐主簿!”营帐外有人急声呼喊。修远一扭头,是传令兵:“怎么了?”“出、出大事了,”传令兵满脸热汗,心里烈火似的着急化成断续不成章的语言,“龚将军被蛮子袭击……马将军冲出营找蛮子算账……丞相也去了……”像一锅没有主次的杂烩突然砸过来,修远半晌没回过神来:“你说什么?”
传令兵飞快地整理着思路,重新道:“龚将军被蛮子袭击,人、人……”他哽咽了一下,没把那个血淋淋的结局说出来,“马将军领着营下的弟兄把五百多个蛮子抓了起来,说要为龚将军报仇,丞相听说了,正赶过去拦阻。那片地儿现还燃着火,周边尚有蛮兵出没,太危险了……”
修远已经明白了,不待传令兵把话说完,他纵身跃起,心急火燎地冲出了营帐。
龙佑那先是呆愣了一下,后来似被一棒惊醒,什么顾虑猜疑都抛去云霄,一骨碌撑着竹杖,狠狠咬着牙,一瘸一拐地跟着修远跑出去。
第157章 南中平乱(12)()
马岱甩了甩马鞭子,周遭血红的火线影儿被凌厉的弧线劈开一个角,却又很快合拢了,他眺望着大火中烧成红炭似的蛮夷营寨,红得发紫的光在天上急剧地流淌着,仿佛是割伤了心口的血,把满腔冤屈泼向绝情的世间。
他垂下眼睑,却刚好触上龚禄被砍得血肉模糊的尸体,他忽地转过头,泪不由分说吞没了他清亮的眼睛。他忍住悲痛,解下披风给龚禄轻轻盖上,却发现龚禄的一只手耷拉在外边,他小心地握住了,却错误地觉得自己握住的不是人手,而是湿漉漉的破布团子。
“王八蛋!”泪水和咒骂一起落入尘埃。他站了起来,满是泪的眼睛像霹雳般扫射而去。一共五百一十五名蛮夷,一半是蛮兵,另一半是妇孺,皆抱着头蹲在地上,周围一溜是持刀严阵以待的蜀军,火还在燃烧,仿佛盛夏时热烈生长的当季之花,泼辣辣地向上冲锋,势要烧坍那片脆弱的天空。
马岱用力扯着马鞭,字儿像钢镚儿似的蹦出来:“龚将军为了救蛮子,不惜以身犯险,亲赴火场,狗蛮夷却恩将仇报,害了龚将军的命,这仇我们报是不报?”
“报!”士兵们的回答整齐一致。乐哈哈的龚禄极有人缘,他的惨死在士兵心中激起了不可掐灭的愤怒,再想起南征以来受到的种种苦楚艰辛,那怨愤更深厚得难以消解,必要用疯狂杀戮蛮夷来填补复仇的空洞。马岱一扬手,马鞭摔出去,逼开了空气里大片大片的黑灰,他恶狠狠地说:“都给我逮了投进火里!”士兵们拥上去,刀把子狠狠地敲在蛮夷的后腰上,有不肯走的,便拎起后衣领逮起来,再用力踹上一脚,赶着往火海里走。五百来人哭的哭,喊得喊,有女人奋力挣脱逃跑,也被抓回来,脸上还挨了几击沉重的耳光,队伍中有小孩儿哭哑了嗓子,也没博得蜀军士兵的同情。
马岱凝视着这一群走向死路的蛮夷,目光没有一丝怜惜,他当年和兄长马超抄掠关中,曾一夜之间血洗万人城池,当中一多半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五百人的生命于他如缥缈云烟,一宿过后便皆忘怀。
“马将军!”后边有人喊他,来人竟然是杨仪,他气喘吁吁地奔到马岱身旁,劝阻道,“莽撞不得,快、快放了他们!”
马岱乜起了眼睛:“威公休得为蛮夷求情,蛮子命如蝼蚁,便是杀光他们,也抵不过龚将军的一条命!”
杨仪累得话也说不利索:“不是,不是我,是丞……”“是我的军令!”背后一个威严的声音说。马岱惊得汗毛炸立,绷直了的马鞭子耷软下去,他战战兢兢地回过头去,正是诸葛亮已站在他面前。
诸葛亮沉声道:“放了他们!”
马岱颓唐地沉默了一会儿,忽地,巨大的悲愤让他昂起了头颅:“丞相,龚将军的命不能白白丢掉!”
诸葛亮望了一眼龚禄的尸体,戚戚地叹了口气:“龚将军阵亡,我也很难过,但,这不能成为你滥杀无辜的理由!”
“我没有滥杀无辜!”马岱豁出去了,“他们是罪有应得,丞相,不能和蛮夷说道理,只有用武力威慑,他们才会归附!”
诸葛亮按捺住心绪:“我知道,龚将军物故,将士心有不平。但一事归一事,尔忘了南征军令么?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为南中永久太平,不得妄杀而逞意气!”
“丞相!”马岱还想争执,很少有人敢忤逆诸葛亮。诸葛亮在蜀汉的权威不容置喙,可马岱已被悲痛冲决了一切顾虑,便要撞一撞诸葛亮这座坚硬的山。
“军令如山,请马将军遵从!”诸葛亮冷酷地说,目光带着不能抗拒的力量。
马岱死死地咬着牙,双手狠狠地扯着马鞭。他忽地失了力气,手上一松,马鞭子掉了下去,他猛地背过身,肩膀撞开两个挡路的士兵,飞快地跑了远去。
诸葛亮仿佛如释重负,却又仿佛怅然若失。白羽扇在他的颚下幽幽地摇着,他看着押解蛮夷的蜀军士兵,声音柔韧而有力地说:“放了他们。”
强硬的马岱将军都屈服于诸葛亮的威严,蜀军士兵不敢不遵令,尽管心里百般的不满意。这就像将到手的债再还回去,而且极有可能永远也没有偿还的一天,每个人都不能释怀。
一只脚已迈进死亡之门的五百蛮夷恍若做了一场噩梦,他们眼巴巴地望着那位放了他们的中年男人,火光映着他憔悴的脸,有几分凄绝的美。没有人说感谢,也没有人发出声音,连哭泣也忘记了,只有重生的虚脱感压在肩头。人群沉淀着压抑的寂静,唯听见火海中房屋“轰隆隆”崩塌之声。诸葛亮见众人长久不动,他知他们疑惑不能信,略上前两步,声音沉凝地说:“尔等本系纯良之民,不慎为孟获所误。我奉天子诏令,恭行天罚,靖难只为除首恶者,不与南中百姓为难。尔等且各自归家,勿要与朝廷为敌。”
五百蛮夷都呆呆的,像听见天外玄音,半晌没有丝毫反应,刹那间,有人低低地抽泣了一声,而后仿佛瘟疫传染一般,哭声渐渐大了。五百颗头颅伏低了,口里含糊地哼鸣着什么,像是百感交集的慨然叹息,又似在小心翼翼地说谢天谢地。
“你、你为何放火烧、烧我们的屋子……”有个大胆的蛮夷汉子战战兢兢地开了腔。
“这火分明是孟获所放,若是我们肇难,何以还助尔等灭火!”杨仪抢话道,倒说得一众有疑问的蛮夷哑口无言。
诸葛亮不想解释了,他叹了口气,因对左右道:“将火扑灭,不得伤损百姓。”
他忽然觉得很累,周遭的烈焰吐出黑浊的气,一点点地蒙蔽着他清爽的意志。他很担心自己会倒下去,像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虚弱,他用羽扇挡着半边脸转过身,却发现修远不知何时跑来了,后面跟着杵着竹杖的龙佑那。
龙佑那怔怔地看着诸葛亮,又看向他的同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