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首辅-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的山路,刘据竟然能认得路,仿佛是之前来过这里的一般。其次,崎岖的山路连张和这个现代人都连连叫苦,脚上走出了水泡,但刘据这个从小被多方宠爱娇惯的太子,竟然一声不吭,脚程不歇地往前赶路。

    “子璋。”他皱着眉头对张和说,“有人非得要置我于死地,虽然还不确定是谁,但我们必须要在天亮之前来到泉鸠里,我在那里有个朋友,只有藏在他家才是安全的。”

    刘据口中的朋友姓王,叫做王涉,家境贫寒,只得靠编织草鞋带到县城贩卖才能供应太子几人的生活。张和不知道太子是怎么认识这么一位穷朋友的,但太子及冠时皇帝就给他设立博望苑,据说里面多以异端进,因此认识几个藏匿在民间的穷人想来也不奇怪。

第69章 上朝()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在经过了少府建筑之后,刘据带张贺穿过一道门;一处宽敞的宫室出现在了他面前。

    “这是”张贺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建筑;不明白为什么刘据会带自己来这里。

    “这里就是阿翁给舅舅新设的大将军幕府所在。”刘据介绍道。

    张贺大为惊讶;说好的皇宫禁地都是后妃宫女宦官;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呢?好虽然他来这里之后看到的很多都不是宦官。但是大将军幕府难道不应该和丞相府一样非常拉风得开在尚冠里,官署临街开设大门怎么气派怎么来吗?

    不过好在一直跟着照顾刘据的小黄门陶令聪明伶俐;张贺很快就朝他打听清楚了具体的情况。

    原来这西汉宫禁没有后来朝代的宫廷那么严格,里面很多工作人员用的都是士人,并不是全由宦官执行。在未央宫里还存在着中央官署和少府两处大型宫室,负责皇家的手工制造等各项业务,这些办公区域都位于未央宫西北,在石渠阁附近更是开辟了专门的作室门,供来往不绝的工匠由此进入未央西北的办公区。

    当然皇宫也不是随便进的;每个进宫的人随时都要携带符籍也就是进宫的证明,如果无证擅自入宫;那就是犯了阑入罪,最轻也是要送去劳动改造的。因此张贺这些皇子伴读随时都携带有符籍,张贺每次进宫前母亲都会叮嘱千万不能忘了这个。

    在刘彻时期的未央宫里,还存在着一群神秘的人群,叫做侍中。侍中可以出入禁中;本意为入侍天子;分掌乘舆服物;下至执虎子——当然实际操作起来的时候,端皇帝尿壶的自有宦官来服侍,侍中不必亲自动手,不过是照管一下而已。

    侍中在汉代为亲近之职,天子登殿的时候,侍中在一旁搀扶一下;天子接见诸侯王、列侯的时候起身,侍中要先称“皇帝为诸侯王、列侯起”;天子设宴款待群臣的时候,侍中常侍立在一旁;天子出行的时候由侍中为天子骖乘、佩玺、抱剑,当然能骖乘的只有“多识者一人,余皆骑在车后”,卫青年少时就曾获此殊荣,还被司马相如写进了名噪千古的上林赋中。

    到了刘彻治理国家的时期,因为登基初期的少年天子还处处受到窦老太后的压迫,刘彻为了尽快提拔一批属于自己的人才,比如严助、朱买臣、东方朔、吾丘寿王、枚皋、司马相如等人,这些人担任的虽然只有大夫一类的官职,但都加以侍中衔,可以随意出入禁中,参赞国事,事实上成为了紧密团结在刘彻周围的智囊团,正式形成了中朝。

    到了卫青今年拜为大将军,成为中朝的首席官员,刘彻又欲群臣下大将军,众人见到卫青要行跪拜礼,以大将军的权势压过了三公里的丞相成为事实上的首辅重臣为代表,中朝渐渐架空相权,天子本人的君权被刘彻紧紧握在了手里。

    张贺可是学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块还是当年文科的背诵重点,他当然知道刘彻开设中朝这一举措是为了集权。陶令给他这么一解释,张贺再结合他自己从现代带来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不过西汉的大将军可真是辛苦,五天都要在宫里办公,到了休沐日才可以回家休息。张贺一边感叹着,一边观察起了这座处处透着崭新的大将军幕府的地理位置来。

    说是大将军幕府,但其他中朝官员办公原本也在这里,只不过现在卫青当了大将军之后,将原本空着的正殿腾空,中间隔开做了他和他手下官吏的办公室,二楼划分为起居场所,而将其他中朝人员的办公休憩场所挪到了旁边的附属建筑里。

    这位置也很是便利,出于未央宫西北办公区域,紧挨着中央官署,另外一边是少府,南面正对着天子经常办公的承明殿,中朝官员无论过去和天子开会还是走路回去办公都很近。

    在幕府门口也有卫士佩剑站立两旁守卫,表情肃穆。刘据走过去的时候,卫士都行礼道:“皇子殿下长乐未央。”

    “你们辛苦了。”刘据学着父亲的样子说道,“卫大将军让我和张贺前来找他。”

    “殿下请往里走。”一位卫士在前面带路,当他离岗之后,马上另有一位同僚小跑过来,替他站在原来的位置。

    卫青办公的地方非常宽敞,背后是一整面骑马打仗壁画墙,左边墙上摆着高大的立柜,上面堆放着用骨签分毫类的各种书简公文,右边墙是明亮的窗户,正对着外面的花园,中间放着一张云气纹饰的案几,上面放着几卷摊开的竹简。

    这位新上任没多久的大将军穿着天青色的常服,正坐在案前看着新递上来的军务报告,看到刘据和张贺被卫士带进房间,连忙站起身走了过来。

    “据儿,张贺,你们来了。”卫青亲切地说道。

    “嗯,舅舅,我们学完今天的书就过来了。”刘据点了点头,“舅舅想见张贺是有何事?”

    卫青笑了起来:“我听说马镫马鞍的制作是张贺的点子,现在军队里正在推行这两样东西,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张贺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我只是一时突发奇想得的点子,不敢让您说请教。”

    “有什么不敢的。”卫青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我和陛下已经决定将最开始生产出来的一批马镫马鞍给最精锐的骑兵装配,骑术一般的士兵让他们先等着,我是准备将下一批留给骑术不精但可以通用这两样东西提高到出战水平的,增加我汉军骑兵的数量。”

    “大将军想得非常好。”张贺夸赞道,“只是不知道这里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

    “我有一个想法。”卫青说,“将马镫马鞍按照品质分成上、中、下三类,马鞍倒是好处理,直接交给工匠设计就好,但这马镫我还是想问问你的意见,目前生产出来的马镫,工序有些复杂,用料也耗费不少,如果想要短时间里生产大量可供普通士兵使用的下品马镫,在工序设计方面你是不是有好的方法?”

    张贺有点傻眼,他是属于管杀不管埋的类型,按照自己现代里对于马镫和高桥马鞍的印象画了设计图就撒手不管了,至于制作工序、设计原理什么的,天可怜见他只是个爱好文学历史的文科生啊。

    于是他着实费尽心思想了一会,然后开口回答:“要不我们做个十字马镫?”

    “十字马镫?”卫青楞了楞。

    啊,差点忘记汉代不用简体字也没有欧洲中世纪的十字架了,张贺默默鄙视了一下粗心的自己,然后改口比划道:“就是田字。”

    这么一说,卫青居然很快猜出了他的想法,让人拿了一块布帛出来,用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图案问道,“是这样的形状吗?”

    张贺连忙和刘据一起凑过去看,只见卫青画了一个椭圆形,在中间画了一个十字,然后在十的左右两端往上画了一个圆弧。

    “就是这样没错。”张贺点头道,“脚踩在交叉处也一样可以稳住身体,而且这个不用里子中空浇筑,只是将模子做得细一点,出来的实物照样很轻,并且可以实现一次浇筑成形,缩短了生产时间和用料。”

    “如此甚好,这样下次出兵的时候就可以大规模提升汉军的战斗力了。”卫青看起来很高兴,在正事谈完之后,作为长辈他开始关心起刘据和张贺的学习生活来。

    “最近书学得难不难?还有什么感兴趣的想要学吗?我看陛下给据儿计划好了很多要学的书,老师也找得差不多了,等据儿识字多了,就要给你开课学公羊。”

    刘据一听小脸都皱了起来:“公羊是什么啊?我连诗经后面的大雅都没读懂呢。”

    “其实读书没那么难,我像你们那么大的时候,还一个字都不认识。”卫青鼓励道,“多读几遍,不懂问书师或者问你博学多知的父皇,早晚会明白的。”

    “嗯。”刘据点了点头,“那我有喜欢读的书,阿翁会让我学吗?”

    “目前看来天子没有干涉皇子兴趣的想法。”卫青拍了拍刘据的肩,“你现在还小,就有喜欢读的书了?”

    “还没有。”刘据笑呵呵地回答,“我准备多看一些,到时候就知道我喜欢哪个了。”

    “那么张贺呢?你喜欢什么?”

    “我想看兵书。”张贺坦言。

    “伉儿也是这么说的。”卫青看向张贺的眼睛更加慈爱起来,“我认识一个叫做杨仆的御史,正准备让他将现存的兵书整理成兵录,其中包括韩信散落的兵书三卷,我给你写个凭信给他,等你识字多到能读懂一卷书的时候,可以带上我给你的这个凭信,去石渠阁找他求疑解惑。”

    张贺不由得一囧,这两个小孩子还惦记着这事啊,于是他回答道:“请跟我来观看。”

第70章 小甜点()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贺儿今天来还有什么事?”张弛问道。

    张贺笑着在一楼张望了一圈,仰起小脸问道:“我来找一个人;请问大伯;平时里是否有士兵来这里喝酒?”

    张弛一愣:“有是有的,你要找的是军营里的人?”

    张贺点了点头:“一个叫做如意的人;能告诉我他们一般在哪喝酒吗?”

    “应该在楼上。”

    张贺谢过张弛,拒绝了他作陪的要求,带着封姑和王福就往二楼走去。果然二楼看起来比一楼要热闹,一些穿着盔甲的人坐在窗边喝酒玩乐。

    张贺走到离他最近的一张桌子上,开口脆声声地问:“请问,校尉豆如意在吗?”

    被他问的是一个彪形大汉,只见对方一下子站了起来;对着不远处的桌子喊:“豆如意,有个小孩来找你。”

    靠窗的那桌里有个背对张贺坐着的年轻人马上站起来,转过身露出了一张友善的脸,正是前几日在建章营见过的豆如意。

    “哟,这不是张贺小公子吗?”豆如意很是热情地打招呼,“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玩?”

    “我来找你问一件事。”张贺回答。

    “哦,什么事?”

    “我想学习武艺;将来能和豆大哥那样成为一名骑射都非常出身的人。”张贺面不改色地恭维;表情一脸真挚;“但是我不认识可以拜师学艺的师父;不知道豆大哥有没有什么建议。”

    “小小孩童倒是有志气。”豆如意问;“你是想学拳术、剑术还是弓箭呢?”

    张贺其实在路上已经想好了,他开口回答:“拳脚功夫在战场上作用不大,我想先学习刀剑,听说京城颇有几位游侠,不知道豆大哥觉得我拜谁为师比较好?”

    “这你倒问对人了。”豆如意一拍桌子,“这游侠我倒是认识几位,赫赫有名的郭解郭大侠,你可想过要拜他为师。”

    张贺摇了摇头:“郭解名满长安,我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恐怕入不了他的眼。”其实内心里他是这么想的,这个郭解不就是迁徙茂陵的时候卫青为他求情没成功,最后还是被当做豪强咔嚓了的那位吗?秦汉时期,韩非子的名言“侠以武犯禁”还如雷贯耳,当时侠客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张贺当然不会让自己和将来要被刘彻打击的郭解用师徒关系联系起来,所以赶紧拒绝了。

    “说得也是,现在要见他一面可不容易。”豆如意点头道,“更遑论拜师了。”

    “那能否有名气没那么大但剑术出众的游侠呢?”

    豆如意思索了片刻:“长安有一个叫做樊仲子的游侠,我在当兵之前曾经和他学过武艺,他的剑术非常出色,听说能破空取人首级。”

    “真有这么神奇?”张贺睁大了眼睛,这不是唐传奇里游侠的形象吗?怎么西汉也有这种画风的大侠?

    “是不是真的反正我也没见过。”豆如意一口饮尽了碗中美酒,“不过我和他倒是有过数面之缘,兄弟我今天陪你去闾里拜会一下。”

    张贺一听,喜笑颜开:“谢谢大哥。”

    闾里位于长安城北,是普通居民居住的住宅区,由密密麻麻的巷陌切割成一百六十多个区域,樊仲子居住的房子位于闾里最东边,有一个**的小院子,院子里长着一棵半大的槐树。此时院子黑漆漆的大门紧闭着,豆如意上前敲门道:“有人在吗?”

    约摸过了一会,门被人从里面“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看起来年逾三十,身材精瘦的男子出现在门内。

    “樊大哥。”豆如意一见那人就自来熟地揽了过去,“还认识我吗?我是如意啊。”

    “原来是如意。”樊仲子淡淡地说,“听说你这次打匈奴赐爵关内侯,我还没祝贺过你。”

    豆如意连忙说:“小弟我只是跟着大将军获了微薄的战功,今天来找你,是因为有一位小小兄弟所托。”

    “哦?”樊仲子转过头,目光落在张贺身上,“是这位小公子吗?来找我有何贵干?”

    张贺礼貌地行礼,嘴上说道:“樊侠士,我听豆大哥听说您剑术非常厉害,因此非常好奇,想要上门拜访。”他也不说自己是来拜师的,只是利用自己的演技,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对方,满是渴望期待的神情。

    樊仲子是什么人,他自少年时学剑有成,就游侠闯荡天下十余年,什么把戏没见识过,一眼就看穿了这位小公子虽然心有所求,却并没有急着道明来意。这小小年纪就有这份心机,令他觉得此子前途可期,因此他耐心地说道:“想要看我樊仲子舞剑的人多得是,你要用什么请动我?”

    张贺当然是做好了准备前来的,他转头说:“王福,将咱们放在车上的两坛酒搬过来,封姑将之前那物也带过来。”

    王福搬运来的是张贺从张弛处购买的两坛上好的果酒,不过礼物只有这个也有些微薄,但马镫马鞍是军事机密不能泄露,所以张贺只好让封姑将家里之前做好的一副积木带过来作为礼物。

第71章 担忧()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元朔五年春,刘彻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命令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都隶属于车骑将军卫青,一同从朔方出兵;又命令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出兵。

    大军从中渭桥开拔,为了鼓舞士气;这天一大早刘彻就乘坐撑着华盖的马车,来为三军将士践行。舅舅、大姨丈都奔赴前线,据儿从前夜就吵着闹着要和刘彻一起去;刘彻对自己唯一的儿子很是宠爱;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皇帝在最打头的马车上视察军队,刘据、张贺、卫伉和苏武就坐在后面一辆精巧的安车上,由阳信公主帮忙照顾。

    这还是张贺第一次出长安城;因此按捺不住心中好奇,一路上掀起帘子看着窗外的景物。长安正是春…色满园的好时光,春天的草花开满了田野,看起来一片片仿佛色泽艳丽的地毯。

    大军在渭水旁边整合队伍;绿色的柳丝温柔地在暖风中轻拂;而大汉的精锐骑兵则各个黑甲红缨;骑在膘肥的战马上,脸上斗志满满。在队伍最前方骑着一匹白马的正是卫青,他一身青色战袍,披着银白色的战甲,腰上挎着环首刀,正在来回巡视大军的集合情况。

    “是阿翁呀。”卫伉不无骄傲地看着父亲的背影。

    苏武也焦急地向人群望去,他的父亲苏建也在军队里,骑着大马,一脸严肃认真。

    张贺仔细观察,突然发现一件事情,西汉的时候没有马镫和高桥马鞍,只在马肚子两侧垂挂下两条软软的绳圈,供上下马是临时踩踏用。因为绳圈柔软,在马跑动的时候是无法固定住身体的,没有高桥马鞍只有平铺的织物马鞍也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因此骑兵们都是要用大腿紧紧夹住马背,这对长途奔袭作战来说无疑是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卫青这次出征之后,汉朝对匈奴的大规模作战还有几次,张贺心里盘算,一定要想办法把马镫和高桥马鞍发明出来,这可是件造福将士、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正盘算间,大军军容肃穆,已然按照方阵列好,卫青驱马来到刘彻站立的马车前面,飞身下马,单膝下跪向刘彻禀报:“陛下,这次出战的骑兵已经全部集合完毕。”

    “好。”刘彻点了点头,“卫将军到车上来。”

    “诺。”卫青站在天子一侧,这是一个非常荣宠的待遇,刘彻将腰间的天子剑解下赠予他。

    “望你这次旗开得胜,朕在长安等着诸位将士的好消息。”

    “臣定不辱使命。”卫青接过天子剑,高举在半空中,对着骑兵高喊,“陛下威武,汉军威武!”

    骑兵也齐声高喝同样的口号,声音直震云霄。

    在刘彻的马车旁边跟着红袍黑甲的霍去病,骑着枣红色的战马,马儿在这激昂的气氛中有些激动,不停地踱来踱去。

    当年轻的将军带着他的军队离开长安城之后,刘据在渭水旁边折了一支柳条,杨柳青青,上面是新抽出来的嫩绿的新叶。

    “古人都说折柳相赠,希望舅舅表哥他们能早日平安归来。”刘据稚嫩的声音顺着打着旋儿奔流的渭水飘了开来。

    “一定会的。”刘彻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目送队伍消失在远方。

    在回去的车上,苏武有点担心地开口:“阿翁这次能打胜仗吗?”

    “当然可以了。”卫伉自信满满地挥舞小拳头。

    这次休沐日回家,张贺缠着张汤想要骑马。虽然不知道儿子为什么过早对骑马产生了兴趣,不过听张贺讲述了那日送汉军出征的情景之后,张汤觉得他可能只是受到了鼓舞,毕竟每个孩童心目中都有过将军梦。

    “但是你还太小了,骑不动高大的马匹。”张汤斜了一眼张贺的两条小短腿说道。

    “阿瓮可以抱我上去骑。”张贺连忙要求道,他可是要找个理由让张汤帮忙制作马镫,这连马也没摸过就说不通了。

    对于张汤这样骑术一般的人来说,骑马再带个小孩简直是挑战高难度,他摇了摇头就要反对。

    张贺看势头不对,小嘴一瘪,马上要靠着精湛的演技哭了起来。

    秦芸看着心疼,连忙上来哄道:“就给贺儿买一匹小马驹,也用不了多少钱,去年贺儿让你参与种葡萄也赚了不少钱。”

    张汤这才应允,将张贺抱在臂弯里,朝前走去:“去西市买马。”

    长安城的集市主要集中在城市西北,有东西两市,其中西市里有一些西域的货物和马匹贩卖,想要买到好马,就要去那边慢慢挑选。

    西市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不过张贺今天目标明确,他就是来买马的。来到一处胡商的店铺,张汤询问道:“可有适合小孩骑的小马?”

    大胡子的店主连忙迎上来:“这位客人,是想买好马呢?还是一般的马呢?”

    张汤疼爱儿子,就回答:“好一点的马匹。”

    “那请您跟我来。”胡商引领着两人来到后厩,在这里养着十几匹良马,各个体态膘健,毛色光亮。在后厩旁边有一株小树,上面绑着两头小马驹,只堪堪超过张贺头顶的高度,一匹黄马一匹黑马。

    “您看看想要哪一匹?”

    张汤对马没有什么研究,他问:“要性格稍微温顺一点的。”

    胡商就把那匹黑色的小马牵了过来,张贺上手摸了一下,毛皮的手感概括起来就是——用飘柔,就是那么自信。而且这匹小马性格恬静,只是低头吃草,尾巴偶尔甩一下,一双大眼睛带着点濡湿,看起来惹人怜爱。

    “阿翁,就这匹,我喜欢。”张贺当即拍板。

    张汤也是直来直去的人,他听说儿子喜欢,简单砍了价之后就将小黑马买了回去。

    “公子,小心啊。”忠心的老奴王福一直在后面叮嘱着,他是张府负责采买的,因此张汤将小马驹买回来之后,就由他负责照顾张贺骑马。

    跟随一同来到张府的还有一名胡商的手下,他帮忙给小马驹按上了编织有飞翔的朱雀的毡子当做马鞍,还在下面垂下绳圈以作踏脚之用。

    张贺上辈子在剧组拍戏的时候是学过骑马的,但现代的马匹全是装有马鞍和马镫的,这只有绳圈的马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