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首辅-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据连忙将他搀扶了起来,摇了摇头说:“你我之间何须拘礼。”

    张和还想说些什么,只见刘据将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张和连忙闭上嘴,不一会儿,听见脚步声由远而近,原来是那队官兵追到前面不见人影,又折返回来了。

    不过刘据躲避的这个民舍非常隐蔽,官兵找了一会没发现异常,就离开了此处。这个时候从阴影里又找出几名穿着黑衣的死士,对太子说:“殿下,这里去覆盎门不远,奉命守城门的是丞相司直田仁,他曾经是卫将军舍人,仆等前去斡旋,或可将殿下放行出城。”

    “那你们就去办吧。”刘据颔首道,“我就在此等候。”

    两名黑衣死士称“诺”后迅速离去,留下其余人等继续躲在暗处保护太子。

    “子珩,我知道你为人一向淡泊无求,到今天这个地步是我连累了你。”刘据只有在面对张和时,紧绷如弓弦的身体姿势才稍微放松一点,脸上也露出了悲切的神色,“如今长安城的形势,都说太子起兵叛乱,你作为太子舍人,留在长安恐怕性命不保,我只能带你先行出城,到时候天高海阔,任你想去往何方,我都不会干涉。”

    我正有此意,太子你真是太上道了。张和简直要握住太子的手叫好了,但作为臣下的身份他自然不敢放肆,只是凭着演技展现出了眼圈泛红大受感动的模样说道:“仆当为殿下效死。”

第149章 神明台()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这一战卫青打跑了匈奴的右贤王;这可是仅次于大单于的高级官员,可谓一次空前的大胜利,消息一传到长安;大街小巷都沸腾了。于是今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街道两边就被挤得水泄不通。

    刘据当然也想一睹自己的舅舅凯旋归来的英姿,因此提前一个晚上;卫子夫就带着刘据和三位公主;还有刘据的几位小伙伴;卫青的三个儿子;在北宫挑了一处最高的宫殿住下;推窗正好临着章台街;可以将街景一览无余。

    汉军红袍黑甲;看起来军容肃穆;卫青骑着刘彻新赐的白马,在队伍最前面行进,在他的马前,驱赶着一大群白色的羊群——这是他这次缴获的千百万计的牛羊里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留在了河朔草原,只有一部分象征性得带回来;作为战利品献给天子。

    “羊羊;好多羊。”卫不疑刚学会说话;伸出两只小手在空中抓着;看起来一脸兴奋。

    刘据也看得心情激动,拉着卫子夫的说:“阿母,我也要像舅舅那样,做天下人的大英雄。”

    卫子夫温柔地望着刘据:“皇儿你要学的更多的是如何治理这个天下,你父皇可是对你寄予厚望。”

    刘据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我就要找一个和舅舅一样英勇的将军。”

    卫伉笑嘻嘻地凑过脑袋来问:“你看我怎么样?阿翁最近在教我击剑和骑小马呢。”

    刘据和这个表弟素来胡闹惯了的,他伸出手揉乱了卫伉的头发:“你先别捣乱就不错了。”

    两个精力旺盛的小男孩扭打嬉戏在一起。

    苏武轻咳了一声:“别闹了,大将军快到咱们楼下了。”

    这一声可真管用,两个小孩顿时停了下来,一齐趴在栏杆上,对着下面喊着:“舅舅————!”

    “阿翁,看这里!!”

    在百姓热烈的呼声中,卫青似乎听到了这边的呼唤,他抬起头,朝楼阁上的亲人们微微一笑,略微点了点头,很快就骑着马过去了。

    “舅舅好威风啊。”刘据感叹道。

    卫伉更是说:“阿翁的蓝色披风飘起来真是太帅了。”

    张贺看事物的角度和他们却不一样,对于卫青的战绩他在历史课上就听过,但鲜活地在现场看到历史事件,给他带来的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整个长安街道都充满了一种热烈、积极向上的氛围,当时整个汉民族的精神面貌是尚武的,全民上下一心反击匈奴,民间的情绪非常高涨。

    此情此景,让他不由得想到了唐朝李贺的一首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自从重生以来,张贺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这边刚刚动了想去军营查探一番的心思,那边就有人递了恰好的梯子。大军班师回朝,刘彻按照他之前的承诺,对卫青部下论功行赏,共有七人封侯,还不包括三个万户侯,全军将士的赏赐多达二十万金。

    众人皆大欢喜三日之后,霍去病拜访了椒房殿。人气很高的霍表哥一亮相,很快就被小男孩们包围了,刘据坐在霍去病膝盖上,缠着他讲关于跟随卫青打仗的事情。

    霍去病这次虽然没有争取到卫青和刘彻的允许奔赴前线,但大军凯旋后他跟着卫青不放,了解了很多关于对匈奴作战的情况,还是收获良多,并且获得了下次出征带上他一起去的保证,因此当几个小表弟围绕着自己询问的时候,他都很有耐心地回答了。

    刘据首先问道:“匈奴人凶恶不凶恶,下次你要和他们打的时候害怕吗?”

    “我跟着舅舅,不怕,匈奴人虽然凶恶,但我们可以打得更凶。”

    “听阿翁说这次骑兵配了大量环首刀,据说砍人很顺溜,你用过吗?”这么问的是卫伉。

    “舅舅说没上过战场之前先别用这个,伤手腕,不过我看他用过,骑在马上的时候砍起来确实比寻常刀剑管用很多。”

    环首刀可是汉匈战争中汉军的制胜兵器,张贺还是现代人的时候就久仰大名,因此他也开口问道:“我听说环首刀很长,使用的时候是不是对臂力要求很大?”

    霍去病定睛看了一眼他,似乎颇有兴趣的样子:“你就是那个张贺?我听陛下提过你。”

    看来天子似乎对马镫这个发明很满意,张贺谦虚一笑:“我就是张贺。”

    “你的问题问得很好,环首刀对臂力还有骑兵的高度都有一定要求,因此我们只给最好的骑兵配置这种武器,让他们冲杀在最前面。”

    “表哥表哥,我们想看看环首刀,你能带我们去吗?”刘据对这种武器产生了兴趣,对霍去病说。

    “想看吗?”霍去病冷峻的面庞上露出一个微笑,“我带你去建章营看看,那里还有弩机。”

    “表哥太好了。”刘据开心地蹦下来,一溜烟往正殿跑去,“我去和阿母说一下,咱们这就过去。”

    卫青的又一次胜利使得卫子夫这几天都面有喜色,因此很快答应了刘据想要出宫的要求,于是因为刘据的请求,张贺得到了这次军营一日游的机会,导游是西汉赫赫有名的名将霍去病,真是贵宾vip的待遇。

    建章营在历史上是个非常有故事的地方,卫青当年未知名的时候就是给事建章,被馆陶长公主的人绑架险些丧命,却因祸得福被刘彻升为建章监。这个地方在太初元年的时候将被刘彻正式编制成建章营骑,后来改名为羽林军更是声名赫赫。

    而此时,位于长安城外、未央宫西的建章营,只是一个神秘的部队驻扎地,在这里培养出很多骁勇善战的骑兵,委派到各个军队里任中级官员,可以说是一个精英训练营。

第150章 西域都护()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哎;原来是小小猪啊。”阳信公主脸上带着微笑;摸了摸刘据的头;“今天怎么跑来玩了?不识字了吗?”

    “书师昼食后才来;父皇让孩儿来沧池玩耍。”

    卫伉虽然平时很调皮捣蛋,但对于这位长相和刘彻有几分接近、容貌威严的公主,总是有些害怕,于是只是和张贺、苏武一起远远地行礼:“见过皇后公主。”

    阳信也不见怪,笑着对卫伉说:“卫青不是说你很调皮捣蛋吗?不用拘束;过来和据儿坐一起。”

    她又对张贺、苏武说:“你们就是据儿的伴读吧,都来一起坐;今日我来这里本来就是和家人游乐的,据儿的三位姐姐也在。”

    话音刚落;就听到屏风后面传来笑语声;恰好是卫子夫的三位公主到小山上玩耍回来了。裙摆摇晃,环佩丁当,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容貌妍丽的小少女,头发在两侧挽成垂鬟,脸若芙蓉,明眸皓齿,正是刘彻的第一位女儿;深受今上宠爱的卫长公主。跟着她身后的两位小公主一位看起来只有十岁;一位看起来只有六七岁;比起五官看起来更加接近刘彻而显得张扬的卫长公主,她的两位妹妹眉眼倒都有几分和卫子夫相似的秀美。

    刘彻目前只有这么四个和卫子夫所生的子女,后宫里波澜不兴,所以张贺也不用和别的穿越男一样,拿着宫斗剧本就开始忙活,因为他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宫斗的客观条件和需求。

    卫长公主一看就活泼机灵,她款步走到阳信公主面前,将一大捧紫红色的野豌豆花放在案几上,撒娇道:“姑母,我们刚才在岛上采薇,这些都是献给您的。”

    诗经里唱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张贺今天才知道,原来这采的是野豌豆花,一种可以拿来吃的作物。不过这一大捧看起来也挺好看的,远看和蝴蝶兰也差不多。

    阳信公主对卫子夫笑道:“婉仪就是嘴甜,可会哄我开心。”她又招呼另外两位公主一起过来:“这两位是据儿新来的小伙伴,你们可认识啊?”

    卫长公主摇了摇头说:“听阿母说过这件事,但弟弟刚开始学书,我们没有去打扰他,因此还没见过。”

    “我也是第一次见。”阳信公主回头问道,“你说送他们点什么见面礼好呢?”

    “姑母刚才赏赐给我们的玉环不错,也可以赏赐给几位弟弟们。”卫长公主大方应答。

    阳信公主对左右吩咐道:“将我之前要你们采买的玉环再拿几个出来。”

    四个小孩子各自分到了一块玉环。刘据和卫伉得的是碧玉,张贺苏武得的是白玉,玉环设计非常小巧,仅有两枚一圆硬币那么大,上面绑着编织精巧的五彩丝线,显然是阳信公主特地让人采办用来赠送给宗室里的小孩子的。

    “君子如玉,如琢如磨。”阳信公主说道,“今后你们可要好好陪伴据儿,用心读书。”

    张贺思索这意思,阳信公主对他们可是寄予厚望。不知道她如果知道遥远的将来自己的弟弟一不小心把宝贝太子作没了,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正在胡思乱想,突然听到湖面上传来黄头郎划船的歌唱声,卫长公主欣喜地抬起头,开口说道:“去病哥哥来了。”

    霍去病!张贺本着对这个名字如雷贯耳的反射弧,马上朝湖上望去,只见苍绿色的湖水上,一叶扁舟缓缓而至,穿着红色战袍,外面披着黑色盔甲的少年正按着腰间的汉剑手柄,笔直站立在船头。少年的眉眼里满是意气飞扬,黑发在头顶高高束起马尾,金色的阳光倾泻在他的身上,更显得他整个人烨烨发光。

    “臣见过皇后、公主。”霍去病跳下船之后就直接来到水阁,先向卫子夫和阳信公主行礼。

    “去病啊,你是从哪过来,怎么一身战甲?”阳信公主问道。

    霍去病在靠近卫子夫一侧的席位上坐下,回答道:“我刚从建章营过来,舅舅在挑选骑兵,我也去看看。”

    “又要打仗了吗?”卫子夫感叹道,“自青弟二年征战回来,才修整了两年。”

    “自从舅舅夺取河南地,陛下在那里建筑朔方城之后,匈奴右贤王怨恨在心,多次侵扰朔方,杀略吏民无数。照着陛下的意思,得让舅舅把对方打趴下才行。”

    卫子夫就不再多说了,她问:“那你怎么一个人来了?”

    “哦,舅舅还要和这次出征的将军协调大军的分配,涉及军机,我就先回来了。”

    “这个卫青,才闲了没多久又忙了起来。”阳信公主说。

    “是啊,我都好久没见过舅舅了。”刘据走到霍去病旁边,扯了扯他的衣袖,“去病哥哥,什么时候带我去玩。”

    “你还太小,陛下不让。”霍去病拉起刘据的小手,“我带你去玩划船吧。”

    这话一说完,卫长公主也站起来说:“我也要去。”另外两个公主也吵着要一起玩。

    霍去病摇了摇头说:“我一个人带不了那么多,据儿和婉仪和我一船,其他自己解决。”

    刘据注意到张贺在一旁眼巴巴地盯着霍去病看,以为他也非常想一起玩,就将小伙伴拉了过来:“让贺和我们一起吧。”

    其实只是在研究霍去病真人和历史记载里的霍去病有什么区别的张贺:真是太谢谢你的体贴关怀了。

    史记记载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不过他目前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对着几个孩子倒没有流露出一脸冰山模样,而且大家都很喜欢这位霍表哥,叽叽喳喳地缠着他说话,霍去病虽然很有些孩子王的派头,但也只是偶尔回答几个字或者点头摇头。

    终于坐上了小船,这次霍去病亲自划桨,小船便在水面上旋转起来。张贺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这位天生富贵的少年显然从来没干过类似的活,并不懂得如何让船前进。

    “去病哥哥,你是故意让船打转的吗?”刘据天真无邪地问。

    霍去病严肃地点了点头,仍然面不改色地滑动双桨,那船转动得更迅速了起来。

    张贺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轻咳一声,开口说:“贺曾听阿翁说过,要让船转弯,用一支桨划就可以了,另外一支要横在水上。”

    “是吗?”霍去病照着张贺说的做了,果然小船慢慢转弯,船头朝向了浩渺的湖水一边。

    “把桨放入水里,用力往回拉,应该就可以前行了。”张贺继续指导。

    霍去病虽然从没亲自划过船,但他一点就通,很快就将船划得又快又平稳,分开水波往湖中央划去,在不远处,高耸的未央宫前殿以其巍峨的气势矗立在龙首山上。

    刘据拍起手来赞道:“去病哥哥真厉害,贺也懂得真多。”

    张贺在心里默默吐槽,不是你哥哥我懂得多,是你去病哥哥不懂划船而已。

    正午的阳光和煦地照拂下来,时间已值八月,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早开的桂花的香味。在一户独立的农家小院里,一位男子正坐在胡凳上,低头编织着手中的草鞋。奇怪的是虽然日头已经不毒了,他头上还带着一顶破旧的斗笠,帽檐低压下来,将他的脸藏在阴影里。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此前从长安城里逃脱出来的张和。他本来打算离开长安城就和太子分别,但一路上陆续有几伙人追杀太子,全靠死士打退对方才好几次化险为夷,张和只有跟着太子走才是最安全的,起码能被人舍命保护。

    就这样,当他们逃到深山里的时候,最后一名死士也伤重未愈,很快离开了人世。张和与刘据带着两位皇孙,在野兽出没的山里寻了一处山洞躲了两天,刘据方才趁着星斗还未西斜,带着大家往湖县继续走去。

    湖县距离长安城三百余里,和潼关、函谷关都只有几十里的路程,地处于山谷中,地势险要又扼守关内外的交通要道。山中有条泉鸠涧,往北一直通往黄河,泉鸠里就位于这条涧水旁边。

    张和猜想刘据选择这么一个位置藏匿,是为了方便日后卷土重来,此处退可直接出关,也算是留了条后路。

    作为一个张和心目中久居深宫的白莲花太子,刘据的表现可谓瞬间粉碎了他从史书里勾勒出来的粗浅印象。首先,十几里的山路,刘据竟然能认得路,仿佛是之前来过这里的一般。其次,崎岖的山路连张和这个现代人都连连叫苦,脚上走出了水泡,但刘据这个从小被多方宠爱娇惯的太子,竟然一声不吭,脚程不歇地往前赶路。

    “子珩。”他皱着眉头对张和说,“有人非得要置我于死地,虽然还不确定是谁,但我们必须要在天亮之前来到泉鸠里,我在那里有个朋友,只有藏在他家才是安全的。”

    刘据口中的朋友姓王,叫做王涉,家境贫寒,只得靠编织草鞋带到县城贩卖才能供应太子几人的生活。张和不知道太子是怎么认识这么一位穷朋友的,但太子及冠时皇帝就给他设立博望苑,据说里面多以异端进,因此认识几个藏匿在民间的穷人想来也不奇怪。

第151章 授印()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太子以宾客为将领;发动长安城的百姓;和代丞相刘屈氂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巷战,一时间血流遍地;这临时丞相刘屈氂被打得哭爹叫娘。但甘泉宫传来消息,刘据以为刘彻已经去世朝廷被奸臣把持只是一场误判;帝王归来,匆忙起兵的太子瞬间失去了民心所向。

    张贺就在这个时候,在兵荒马乱的长安城寻找太子的踪迹。

    长安城的巷子里垒起了壁垒,墙壁上随时可见刀砍火烧的痕迹;几个跟随太子起兵的囚徒急匆匆地从张和面前跑了过去;嘴里嚷着:“太子兵败了,快跑啊。”

    张和眉头微皱;按照剧本要求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上前揪住一个囚徒的衣领问道:“卫太子在何处?”

    那个囚徒一脸仓皇;嘶哑着嗓子回答:“往、往南边去了。”

    张和正想将剧本里的下句台词念出来;突然听到刀刃入肉的声音;囚徒口中吐出鲜血;直挺挺地扑倒了下去;他背后被刀劈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汩汩地往外冒;空气中都弥漫着明显的血腥气。

    不愧是着名导演拍摄的古装正剧;连血浆都做得这么专业。张和正这么想着;就看到那名砍死囚徒的汉兵一刀朝自己劈来。

    这和剧本写的不一样啊!张和条件反射地往旁边一避让,那人的刀砍偏了,张和只手臂上挨了一下。

    就那么一下,让他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这刀划破他华丽的戏服,在手臂上划拉了一道口子,随着尖锐的疼痛传来,血很快染红了衣服,这可是把真家伙,对方也是真的想置自己于死地。

    张和再往四周一看,看似晦暗的巷子里本来搭建有不少摄像机移动轨道,民房上还打着明亮的大灯,此时巷子里夜雾四起,这些临时搭建的拍摄设备却不翼而飞,哪还有半点剧组片场的样子。

    那还能干什么?跑啊。张和追上跑在前面的囚徒,边跑边问:“这位兄弟,请问长安城南边往哪个方向跑?”

    囚徒伸手往左一指:“武库就在前方,你一直跑就是了。”

    “多谢。”张和一个急拐弯,就往一条小路跑去。这条小路堆积着很多杂物,张和跑得慌乱,连着跌了数跤,还好追兵循着人数较多的囚徒而去,并没有尾随过来。

    他一个人在天色将近昏暗的长安城小路上摸索前进,越走心越往下沉。燕山影视城再大,也构建不出如此规模巨大的汉代民居群落,更何况他触摸到的一些物品都是实物,根本不是影视城里粗制滥造的泡沫道具。

    这么说自己是在拍摄巫蛊之乱的时候穿越到了历史上真正的巫蛊之乱,并且穿越成了所饰演的张贺?老天要不要这么和自己乱开玩笑。

    张和虽然哭倒长城的心都有了,但长安城不相信眼泪,他只能继续寻找去西市的路。因为他通过之前做角色功课时查阅过的文献资料知道,巫蛊之乱时期的长安城,简直是一个大型绞肉机:站队太子的,死;对付太子的,死;就连那骑墙观望的,也是死;还牵连无辜死者数十万,不管你怎么选择都必死无疑。

    如果他现在的身份是张贺,留在长安城哪怕不死也会失去宝贵的蛋蛋——历史上张贺因为太子宾客被下狱,几死,还是他弟弟张安世在汉武帝刘彻面前求情,最后给减刑成腐刑。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到正准备逃离长安城的太子,和他会合之后顺利出城,从此天高任鸟飞。

    这么想着,张和不顾自己手臂上刀伤火辣辣的疼痛,在近乎空旷无人的长安城里飞速奔跑起来。

    西汉实行宵禁制度,到了薄暮便关闭城门,百姓不得无故夜行,由执金吾负责巡视。此时月上中天,普通百姓家的灯火早已熄灭,就连王公贵族府邸也因为这几天长安城的动荡而闭门不出,只余几盏灯笼在风中无声摇曳。

    张和经过武库的时候,入口处用杂物垒起了一道半人高的防线,显然是曾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激烈的巷战。道路上随处可见倒伏的尸体,有穿着汉军服饰的,也有穿着平民服饰甚至囚服的,早已不计生前立场,只是层叠着凑做一堆。

    作为一个长在红旗下的社会主义青年,张和哪里见过那么多死人,吓得连忙从壁垒的缺口里迅速离开,还不小心在一具尸体上绊了一跤,险些和一个死不瞑目的小兵来了个亲密接触。

    武库往南有几栋房子着火了,燃起了冲天的火焰。在这种时候,有火的地方代表着发生了冲突,也许能在那里找到卫太子的踪迹。张和连忙往那边跑去。

    令他失望的是,着火的是一间酒肆,已经烧得差不多了,显然不是刚刚才起火的。张和只好继续往南走去,他在学习西汉历史资料时候看过汉长安城的布局示意图,武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