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首辅-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和猜想刘据选择这么一个位置藏匿;是为了方便日后卷土重来,此处退可直接出关,也算是留了条后路。

    作为一个张和心目中久居深宫的白莲花太子;刘据的表现可谓瞬间粉碎了他从史书里勾勒出来的粗浅印象。首先;十几里的山路;刘据竟然能认得路;仿佛是之前来过这里的一般。其次,崎岖的山路连张和这个现代人都连连叫苦,脚上走出了水泡,但刘据这个从小被多方宠爱娇惯的太子,竟然一声不吭;脚程不歇地往前赶路。

    “子珩。”他皱着眉头对张和说,“有人非得要置我于死地,虽然还不确定是谁;但我们必须要在天亮之前来到泉鸠里;我在那里有个朋友;只有藏在他家才是安全的。”

    刘据口中的朋友姓王;叫做王涉,家境贫寒,只得靠编织草鞋带到县城贩卖才能供应太子几人的生活。张和不知道太子是怎么认识这么一位穷朋友的,但太子及冠时皇帝就给他设立博望苑,据说里面多以异端进,因此认识几个藏匿在民间的穷人想来也不奇怪。

    王涉虽然穷,但气度不凡,见多识广,张和呆着无聊的时候,经常与他攀谈。也正是从王涉的交谈中,张和最后下定决心,暂时不要离开太子身旁。

    虽然他穿越过来的时候自带能听懂上古汉语的技能,但听懂归听懂,很多文言文的意思对他这个现代人来说太过艰深,他一个人出去恐怕很快就会暴露出自己的无知来。而且西汉出行需要路引,这东西要去官府打证书,张和觉得自己作为一个逃匿的太子…党,去官府就是马上被捉拿归案的节奏,他当然不敢轻举妄动。

    没有路引,文言文学得又不好,还没有在古代生存的技能,张和觉得自己出去单独行为绝对是死路一条,因此只好和太子一起过起了家里蹲的生活。

    王涉每天都会带上他和张和、刘据编的草鞋去县城卖,顺便打听从京城来的消息。京城带来的坏消息数不胜数,王涉只敢挑着好的说。但是随着天气转凉,能卖出去的草鞋越来越少了,家里过上了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王涉害怕太子挨饿,自己几乎滴米不沾,靠吃草根野菜度日,脸上渐渐凹陷?**ィ沼诒惶臃11帧?br/》

    “你不能为了我每日挨饿。”刘据说道,“我有一位富有的旧相识,就住在湖县的县城里,你替我前去寻找,问他借些钱财接济。”

    “万万不可!”王涉和张和几乎同时开口说。

    刘据一脸疑问地看着他俩,王涉抢先说:“人心叵测,谁知道太子殿下您富贵时的朋友,现在还是不是一如既往?仆觉得此举太过冒险。”

    刘据又看向张和:“子珩又是为何反对?”

    那当然是因为史书记载你托人找这位富裕的朋友,结果败露行迹,于八月辛亥日被地方官兵围捕,两个皇孙遇害,太子自缢而亡,主人为了保护太子遗体免受刀兵伤害,格斗而亡。张和心里这么想着,但他又不能直接这么说出来,太子非觉得自己疯了不可。

    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委婉提醒道:“据我所知,陛下并没有赦免太子的罪名,地方官吏还在搜捕,如果王涉在找殿下那位朋友借钱的时候不小心泄露了行踪,那不光太子,这里所有人都会处在危险之中,殿下还请三思。”

    “你们说得有理。”刘据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他听完两人的意见之后,放弃了找朋友借钱的打算。

    然而历史发展的车轮似乎并不以一个穿越者小小的改动而停止前行,就在张和松了口气觉得可以平安等待刘彻公开宣布太子无辜那一日重返长安的时候,一个叫做张富昌的兵卒敲开了王涉家的大门。

    “这位军爷有何吩咐?”王涉故意堆起讨好的笑脸,对张富昌说。

    那张富昌进了院子,先嫌弃地看了一眼倚靠在墙根的农具和铺满半个院子的草鞋,高声问道:“湖县泉鸠里人士王涉,你的户籍上是独门独户对吧?”

    “正是,请问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我听说你最近在县城买炊饼,总是一次买五个饼,这么多你一个人吃得下吗?”

    “不瞒您说,鄙人劳作后特别能吃,这些都是我一个人吃的。”

    张富昌斜了一眼他凹陷的脸颊,哼道:“不像,你每天吃五个饼都不至于瘦成现在这样,而且我听说你上个月还是只买一个饼带回家,短短时间里食量增加又日渐消瘦,这里面一定有鬼!”

    张和一从外面回来就听到了院子里的争执,他连忙偷偷沿着篱笆绕到房间一侧,打开?**懒私ァ?br/》

    刘据正伏案休息,看到张和一反常态从窗户里爬了进来,顿时起了警惕。

    “殿下,快带皇孙先行离开。”张和急匆匆地说,“外面来了一个兵卒,正在盘问王涉有没有藏匿别人,很快就要过来了。”

    刘据一听连忙唤醒老二,却发现一向淘气的老三并不在屋内。

    “来不及了,带一位皇孙先走。”张和也不从案上爬下来了,就着蹲在窗口的姿势催促道,“再不走就晚了。”

    刘据拉着皇孙爬出窗子,就看到他用手往上一指:“弟弟在树上。”

    刘据张和抬头一望,那年纪最小的皇孙,可不正爬在院子旁边的一株桃树上摘桃子吗?此时听到院子里的声音,他心里也知道不对劲,就趴着树枝一动不敢动,生怕被下面的闯入者发现。

    可惜天不遂人意,只见一阵旋风刮过,桃树枝叶摇晃,小皇孙藏在袖子里的一个桃子掉了出来,正巧砸在张富昌面前。

    那个张富昌抬起头,看到树上趴着的少年,嘴角突然向上扯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哎呦,我说是谁呢?这不是李皇孙吗?”

    在场的三个大人心里都是警铃大作,这个张富昌认识小皇孙并能准确叫出他生母的姓氏,说明此人要么是在长安城见过皇孙本人,要么是有什么人给了他皇孙的画像,无论哪一种?**得髁耍矍罢飧稣鸥徊圆皇鞘裁雌胀u谋洌鸵宦飞献飞碧拥娜丝峙峦巡涣烁上怠?br/》

    张和从小无父无母,在福利院里长大,从未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却很是羡慕那些享受天伦之乐的人,因此特别喜欢小孩子。那小皇孙憨态可掬,这几日相处下来有些熟悉了,张和是无法忍受小孩子在他面前受到伤害的。

    “太子殿下。”张和压低声音对刘据说,“一会我去引开张富昌,你带着两位皇孙赶紧往相反方向跑,我们兵分两路,才能迷惑敌人。”

    刘据伸手要阻拦他的动作,张和躲避得快,只被拽到了袖子。

    “子珩,你”

    刘据的话还没说完,只见张和拔出腰间短匕,“刺拉”一声划开了袖子,整个人如脱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

    “什么人?”张富昌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张和挥起匕首就朝他刺将过来:“一个要你命的人。”他之前在剧组拍过武戏,有老师专门训练过,虽然是些花架子,但乍看上去很是唬人,倒像是哪里学到了武功秘籍一般。

    张富昌拔出佩刀反击,另外一边王涉也举起靠在梁上的犁耙,三个人缠斗在一起。

    张和一边打一边回头对小皇孙喊:“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跑!”

    小皇孙从树上滑了下来,朝刘据和他哥哥藏身的墙根跑去,张和听着杂乱的脚步声渐渐远了,终于放下心来,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付张富昌。

    那个张富昌原来可能在边关打过仗,是刀尖上舔过血的人,精明如他很快发现了张和是个花架子,另外那个王涉也只不过是一介农夫罢了。这么一来,他手上又多了一把刀,将双刀使得前后带风,张和他们两个竟然打不过他一个,并且越来越显露劣势。

    张和一开始做英雄出头,原本只是想还太子保他一路平安逃脱长安城的人情,并不想把自己的性命折在里面,很快就存了跑路的心思,但又不忍心将王涉一个人留下受死,因此很是犹豫了起来。

    就在这分神的当口,只见一道刀光劈面而来,而张和背后已经挨到了篱笆墙,退无可退。

    完了完了,这是刚穿越过来没几天又要再死一次的节奏?张和苦涩地想道,不知道这一次还有没有重生的机会。

    张富昌攻击的动作突然停顿了下来,一口血喷出来,溅了张和一脸,张和不可思议的目光顺着他近在咫尺的身体往下望去,只见一柄寒光四射的宝剑从张富昌的胸口穿过,站在张富昌身后,是不知道何时出现的刘据。

第164章 江充()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张贺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类似沙场的旁边,摆放着一个青色的帷帐;里面陈列着许多兵器。

    几人刚接近武帐,就看到一个穿着校尉军服的年轻人钻了过来;他长得又黑又高;对着霍去病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显得有几分憨厚:“霍侍中,今天怎么一个人来啊?”

    “豆校尉,我今天是私下来的,带几位弟弟来参观一下兵器。”霍去病打了个招呼;说明了来意。

    “这样啊,那刚好,我给皇子殿下和几位小公子演示一下。”那名年轻人往外迈的腿马上缩了回来;一脸热情地自我介绍;“我叫豆如意。”

    张贺回顾了一下自己以前查过的资料;这次跟着卫青封侯爵的人里好像是有这么一号人,因为有功被赐爵关内侯。

    ”豆大哥,我们想看看环首刀是怎么使用的。”苏武开口询问道。

    “这没问题。”豆如意从武器架上抽出一把在张贺目测长达一米的大刀;对大家说,“这个就是骑马砍杀用的最大号的环首刀了。”

    “它和剑不一样;只有一边有刃。”观察仔细的小皇子抢先说道。

    “正是;这样可以把力气都灌注在一边;砍?**ネΩ蟆!?br/》

    说完,豆如意抡起环首刀,往一个木制的练习架上劈砍而去,只见那截横生的木头瞬间被齐齐削断。

    “好刀。”张贺不由得喝了一声彩。

    “你倒识货。”霍去病点了点头,“这个武帐平时天子或者舅舅来点兵的时候要使用的,里面放的都是锻造出来的最好的兵器。”

    “不过这刀最好还是配合骑马使用。”豆如意说,“走走走,咱们去外面,我给各位耍两下子。”

    走出武帐外,豆如意一吹口哨,一匹黄色的高头大马跑了过来,豆如意一拽马缰绳,整个人就迅速飞身跨上马背,不愧是跟随大将军作战多次的校尉,骑术看起来很是了得。

    那把环首刀就背在他背上,只见他纵马飞奔,经过一颗小树的时候,抽出环首刀用力往树干砍去,随着马匹前进的力量,那棵碗口粗的小树竟然被生生劈成两段。

    “豆大哥太厉害了。”小孩子们哪里见过这个世面,都惊讶得不得了,一个个鼓掌夸赞。

    豆如意跳下马来,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我带你们去看弩机。”

    弩是一种比弓箭要小巧很多的远程射击武器,由青铜器制造,机关精巧,看起来形状和差不多大小,可以悬挂在腰间。它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使用时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而后扳动弩机,弓弦回弹之后箭即射出。

    “我来给你们演示一下。”霍去病拿了一只弩机和三根方镞箭,又让张贺去取了一只木酒盏来。

    “你把它往上抛。”

    张贺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将酒盏用力往前抛起。只见霍去病将一根箭放在矢道内,迅速射出第一箭,正好把酒盏往?**酵疲幼潘稚涑鲆患庖淮稳镁普翟诳罩蟹烁錾恚詈笠患芯普抵行模砻娉舛硕苏囟ぴ诹艘恢炅魃稀?br/》

    “霍哥哥也很厉害。”几个小孩子又一窝蜂跑去柳树旁边围观那只被射穿钉在树干上的酒盏了。

    在军营里度过了愉快的几个时辰之后,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豆如意。豆如意还非常大方地表示:“以后要是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随时到建章营找我玩。”

    多大人了你还玩张贺在内心默默吐槽着,不过对方和自己上辈子年纪相近,而且人也质朴纯真,交谈起来倒是有几分亲切,张贺内心里有点想和他交个朋友,于是就问道:“可是这军营我们平时是进不来的,要怎么找你玩呢?”

    “这倒不难,休沐日的时候我经常去西市的一家叫做衡兰楼的酒肆喝酒,你们去那里也可以找到我。”

    衡兰楼,这不就是大伯的产业吗?张贺乐了,正好下次休沐日去看看葡萄酒酿得如何了。

    休沐日那天,张贺和父母说了自己要去大伯家的酒肆看看,就带了封姑和王福,骑着自己那匹被皇子赐名夜风的小黑马,大摇大摆地去了衡兰楼。

    衡兰楼的地理位置很好,紧邻着夕阴街,一边是长安民众熙熙攘攘的西市,一边是居住着达官贵人的北阙甲第,因此两边的生意都做。

    酒楼分成里外两进,临街的一楼是敞开式的,供普通老百姓喝酒,从一侧的回旋楼梯通往二楼,上面是比较高级的雅座,再往后由复道通往里面那进,是装饰更为华贵的包厢。

    早上的时候人还不多,张弛正坐在一楼的柜台里结算昨天的账本,一抬头就看到张贺骑着小马从街上而来。

    “贺儿,今天怎么有空来大伯这儿?”张弛看到自己弟弟平日里对自己多有夸赞的这个宝贝儿子,心里也是非常喜欢的,上前就把张贺从马上抱了起来。

    “大伯,我想来看看咱们的葡萄酒酿得怎么样了?”

    张弛笑道:“小孩子心急什么?葡萄要两三年才开始结果。”

    原来张汤前年从张骞那儿讨来的葡萄秧,经过张弛悉心照料,今年已经在院子里爬满了藤,但还没来得及收成。

    张弛抱着张贺来到院子里,站在葡萄架旁边,然后张贺用手去摸上去新结出来的小巧的青色的小颗粒,现在只有豌豆那么大,看起来如同一串串绿珠子簇拥在一起。

    “要等到秋天才能成熟。”张弛说道,“到时候我会用第一批果子中的一半来试着酿酒,另外一半留着制作一些果脯和果干。”

    “希望葡萄今年长得又大有甜。”张贺摸着青色的小果子,心里充满了对久违的葡萄酒的想念。

    张贺在去西安旅游的时候,曾经拜访过未央宫遗址公园。不管多么华丽的宫殿都化成了土,连天的荒草中堙没了逝去的风华,只有未央宫前殿的土基还在暮色中成为一座孤独的壁垒。而此时出现在他眼前的宫殿、复道、回廊、花木,都是鲜活的。

    元朔年间刘彻后宫还没有别的宠妃,未央宫的妃嫔居所并不算多。宫殿里不能乘车,所以中宫宫人抱着张贺一路前行,在经过了一处静谧的园林之后,一座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高大宫殿群出现在面前。

    椒房殿为皇后所居,是未央宫里除了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前殿之外最大的建筑。此处宫室由正殿和位于北部的配殿、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正殿正对着未央宫高耸的前殿后方,一对凤阕拱立,两层高的椒房正殿坐落在高台上,?**苋缒癯崆唐穑旅嫘易沤翘旌焐闹樱窕u拇案瘢芪в刑さ篮突乩龋蠓绞且淮νピ海辛杩崭吹篮凸扒磐ㄍ涞睢?br/》

    椒房殿有自己的宫卫,今日中宫刚在殿内接受过后宫妃嫔的朝觐,因此中宫卫尉亲自当值。他引领着张贺一路攀登上正殿高台,别说以张贺目前的小短腿,这个高度也爬得他有点气喘吁吁,殿门开启,一股苏合香混合着兰草的气味飘了出来。张贺在宫人的帮助下越过门槛,很快见到了这座传说中宫殿的室内装饰。

    椒房殿得名以其用花椒花瓣制作的粉末粉刷墙壁而来,又取花椒“多子“的吉祥意味。不过张贺这是第一次看到实物才知道原来花椒花瓣的粉末涂上去时,墙壁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粉红色,倒是贴合了宫殿主人?**岬呐云省?br/》

    一个面容?**岬呐哟乓患缟恼埃俗诖蟮钫械淖缴希谒砗蟀诜抛乓幻娲幽显浇崩吹陌倌癯锲练纾蛔笠挥伊阶┥铰诿致鲆恍┭愕难涛怼k堑苯窕屎笪雷臃颍淙荒暧馊成下源诵┧暝碌暮奂#匀豢梢韵爰背跄侨玫弁跻患阈牡那謇鋈菅铡?br/》

    在她身边端端正正坐着一个穿着白色皇子正装的小男孩,正是前几日张贺在卫青府上见过的童年刘据。

    卫子夫开口了,声音宛如春风般和煦:“你就是张汤之子张贺?”

    张贺连忙上前朝皇后行了大礼,朗声回答道:“正是臣张贺,见过皇后和皇子。”

    “青弟推荐的果然没错。”卫子夫笑了起来,“小小年纪,举止得当有礼,是可造之材。”

    张贺连忙低头谢道:“多谢皇后夸赞。”

    “好了,快起来吧。小小年纪,说话做事不用太过老成,在这椒房殿里,你们还是按照儿童心性行事即可。”

    卫子夫说完,张贺这才发现这正殿里还有其他几个小孩子,都老老实实地坐在西厢,里面其他人他是不认识的,不过一眼就认出了块头最大的卫伉。这卫伉虽然在自家调皮捣蛋,但显然是有些畏惧眼前这位三姨母的管教的,此时也规规矩矩地坐正了,将两只小手放在膝盖上,看得张贺暗暗好笑。

第165章 安北都护()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嗯。”张贺点点头,“殿下如果感兴趣,不妨等休沐日和我一起去西市看看。”

    “还等什么休沐日,就现在去。”

    “可是中宫说了这几日不得外出。”

    “我们偷偷溜出去不就好了?”刘据笑道;“只带陶令和两个侍卫,昏时回到椒房殿见母后即可。”

    张贺看着刘据那跃跃欲试的表情,不由得有想要扶额的冲动,这分明很像刘彻嘛。

    因为皇子准备微服出行;几个人都换了普通百姓的服装,张贺和刘据穿得像某大户人家的小公子,从中宫马厩偷偷拿了一驾小车,从北宫门溜了出去。

    沿着华阳街走到底就是西市,他们过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西市里的人流开始热闹起来;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

    刘据是第一次来到民间集市;看什么都新奇,一会拉着张贺去买西域的烤羊肉串;一会又对香喷喷刚出炉的馅饼馋个不停。张贺一律大方请客;先自己尝过了;觉得卫生没什么问题才递给刘据。

    街角两个赤膊壮汉正在变戏法,一会表演喷火;一会表演吞刀;刘据看得连脚步都不肯挪动了。

    “殿下。”张贺跑到他耳边小声地说;“别看了,我找到滇人的铺子了,就是前面不远,快跟我来看看。”

    “好,我这就来。”刘据抬腿就跟着张贺走了过去,陶令拿着一个布包跟在后面,如果两人购买了什么稀罕的小玩意,就由他装在包里一路抱着,那两个侍卫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保护。

    那滇人的铺子开在比较偏僻的街角,但新来的店家招揽生意很有一手,他让人在门口吹奏竹子做的乐器,两条大蛇自竹篓里冒出脑袋,嘶嘶吐着红信,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左右扭动。

    很多人没看过这个热闹,就围拢在路旁,有些人看完就顺便进铺子里逛上一圈,也会买点小玩意出来。

    两人走进房间里,很快被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吸引了目光。滇人非常亲近自然,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花鸟鱼兽皆可以做成青铜饰品,刘据手掌上托举着一直憨态可掬的铜貘,转头对张贺说:“你看这和我们养在白鹿观里的那几只是不是长得一样?”

    呃,理论上来说所有熊猫都长成那样圆滚滚黑白两色,不仔细辨认确实都差不多。张贺点点头:“确实很像,我们许久没去看望它们了,不知道又长大了多少。”来到古代才有的近距离和国宝摸摸抱抱的福利,一定要多享受几次才行。

    “那我们下次休沐日再去吧。”刘据说,“也是这般单独溜出去,不用太多车马跟着,感觉和民间的小孩一样自由。”

    的确自由,张贺看着刘据将青铜滚滚交给店小二包好,又跑去看其他饰品:“这个是什么?”

    张贺走过去一看,只见五色斑斓的布料上陈列着一个青铜做的环状物,中间一圈全部用绿松石的碎片密密装饰满了,看起来古朴中透着一股神秘的感觉,张贺觉得那些绿松石看起来莹绿可爱,因此拿在手里,对着阳光看了一会。

    “这个是绿松石臂环。”店小二连忙跟过来说明,“是我们滇人平时套在手臂上的装饰品,这个是大人戴的,两位小公子要戴恐怕会掉出来。”

    “张贺你喜欢这个手环吗?”刘据看张贺一进门虽然兴趣缺缺,但明显多看了几眼臂环,就关切地问道。

    比起那些适合小孩子把玩的青铜摆件,张贺觉得这个臂环还是比较符合现代审美的首饰,还自带复古歌特风,上面的绿松石也非常美丽,但他听说在汉代中原地区的人不喜欢手镯这种装饰品,觉得和刑具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