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病在床上一辈子,最后落不下什么名声也就罢了,在姐姐心里再……我这辈子真的什么都没得到。”瑶华吃力地说完这些话,淑华看瑶华的样子心里顿时难过起来,之前对瑶华的怀疑和气愤顿时散去了一大半。

“你先别说这种话,我去问问母亲。”说着起身让湘竹照顾好瑶华,从瑶华屋子里出来径直向大太太院子里去。

淑华走了之后,瑶华起身将药喝了。

湘竹一脸担忧地问,“小姐,你的身体这个样子,怎么办才好?”

瑶华胸口窒闷,忍不住喘息,好半天才平复下来,冲湘竹摇摇手,“没什么。”

湘竹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问,“小姐,那件事怎么办?”

瑶华躺下来,轻轻道:“现在恐怕没有了转圜的余地,只有等将来再想办法……”说着看向湘竹,“只是连累你们要跟我一起受罪……万一我真的要嫁过去,我会想办法让你留在府里。”

湘竹鼻子一酸眼泪掉下来,“小姐这是哪里的话,无论小姐去了哪里,奴婢都会一直跟着。”

……

淑华进到大太太屋子里,大太太正在和陈妈妈盘算容华的嫁妆,看到淑华过来,大太太笑着招手让她坐下,“你也帮忙算算,看看这些嫁妆够不够用。”

淑华哪里有心情看这些,却跟大太太说起瑶华的事。

大太太叹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只盼着你八妹妹先嫁过去,这边先拖着,日后再做打算。”

淑华皱起眉头,“母亲就看着外府生养的嫁去侯府做夫人 ?'…3uww'”看那些嫁妆竟比她那时候还多一些。“却让一个庶女捡了便宜,你的亲生女儿去为陶家牺牲,这是什么道理。”

大太太道:“那有什么办法,侯府看中了容华。今天三老太太那边还不是用你八妹妹的事才压下来的。你以为我愿意吗?我争这些年还不是为了你们姐妹两个,事已成定局,再想别的也没有用了。”

淑华听得大太太这话,一心觉得是瑶华吃了大亏,再听大太太说,“瑶华这孩子从小就波折,没想到婚事上也是如此,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们陶家亏欠了她。”

淑华别的话如何还能说得出口,只在大太太屋里坐了一会儿回到自己院子里。淑华考虑再三,觉得自己八成是误会了瑶华,却不知要如何向赵宣桓解释,想了又想只能日后再慢慢澄清这个误会。

赵宣桓看淑华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淑华又被自己妹妹左右,淑华心内深处虽是有一点的善良,却都用在了愚蠢上,也懒得再和淑华提起这件事,夫妇两个一起回侯府不提。

因有研华、秀华偷偷跑去看射箭在先,陶府对几个嫁期将近的女儿管得更严起来。但凡宴会只是匆匆尽到礼数就被送回屋子,不能和其他兄弟姐妹玩在一起,好在日子不长。

过了年,转眼就到了研华出嫁的日子。

大清早,大太太请了全人来给研华梳头,梳妆完毕,门口已经响起了爆竹声响,孟家上门迎娶来了。

研华心里一紧张,顿时坐不住了,还是二太太看出些端倪,陪着研华去更衣,研华一脸尴尬,二太太路上还连连劝说,“谁都是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嫁给你二叔的时候,也是叫更衣叫了几次呢。”

研华红着脸小声问,“我现在还没准备好,会不会误了时辰?”

二太太笑道:“哪里有这么快,新郎官还要去拜祖先、叩拜父母,还要吃腰食,有一阵子呢!”3uww小说下载

研华心里忐忑不安,也不知道孟家到底怎么样,将来她嫁过去又会是什么情况,万一孟春之秋闱不能高中,自己不知道要盼到哪一年才能出头。

研华心里惴惴不安,容华这边听着锦秀说前面的热闹。

“六小姐和姑爷吃了合婚饼,现在六小姐已经上了轿,小姐听外面的声音就是迎娶新娘子的礼乐呢。”

容华听着入了神,想到过几日就要轮到自己,到时候不知道又是如何,这样想着,心里不禁一阵慌张。

第二日陶府派人去孟家打探,陈妈妈笑着道:“太太大喜了。孟家正大宴宾客呢,看样子没有问题,一会儿孟府就会送礼过来。”

大太太笑着点头,“就等着明日回门了。”嫁女儿的就是要等到新婚之夜过了夫家确认新娘闺誉无损,夫家才算是承认了这个儿媳,娘家这边叫大喜也就能放下心来。

第二天研华和孟春之回门,先去叩拜祖先,然后叩拜父母和亲戚,新郎官到前院说话,研华到花厅里与姐妹们聚在一起。

与几位姐妹说了话,研华又去容华院子里看容华。

容华见研华来了,急忙将她让进来坐下。

研华穿着红色的妆花凤穿牡丹褙子,脸色红润比成亲前还要娇艳许多,笑着坐在容华身边。

容华问道:“六姐夫呢?”

研华笑道:“在前面和爹说话呢,我本来想听几句,说的却是我听不懂的,于是觉得没意思就过来看妹妹们。”

香巧在旁边插嘴,“姑爷是怕奶奶听这些没意思,才让奶奶过来和小姐们说话的。”

研华抿嘴笑起来,还特意翘起眼角去看容华。

研华是觉得侯爷是个冷冰冰的人,不比六姐夫体贴,便说出这样的话来。

香巧和木槿到一边去说话,嘴里也都是孟家的事。

“姑爷家果然是孟子的后代。”

“不比外面的官宦之家,族里也没有几个纳妾的,这样的人家很讲究这个呢。”

句句是炫耀的意思。

研华亲切地问容华,“都准备的怎么样了?要不要我帮忙?反正现在我也是闲着。”

容华笑着道:“我也没什么事可做,不过有几件女红,也是消磨时间。”

回门的媳妇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去,研华又坐了一会儿就跟着孟春之回去了孟家。

送走了研华,木槿回去冷笑道:“听听六小姐说的话,敢情还要看我们小姐的笑话呢。句句夸自己的夫婿也不嫌脸红。”

锦秀道:“算了,六小姐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到底好不好,只有她自己清楚。”说着重新坐回到了容华身边,“不过孟家人确实很在意六小姐,昨天给了不少的回礼,今天六姑爷和六小姐更是一早就进了门呢,也怪不得六小姐会欢喜。”

木槿撇撇嘴,“就算欢喜也不应该到别人面前这样说话,也就是我们小姐大度,要是别人还不顶她几句。”

锦秀抿嘴笑了。

三月底薛家送彩礼过来。

都用红木漆彩的彩礼箱装了,放满了一堂屋,比起赵家聘大小姐的时候还要多。

大太太看着这些聘礼进屋,开始脸上布满笑容,数着抬过了二十四抬,大太太的脸色渐渐尴尬,上次听薛二太太的意思,薛家大房向来比较节俭,她就猜测薛家彩礼不会多了,加上瑶华还没有出嫁,她也就没给容华准备的太多,现在看来,如果按照她之前准备的过嫁妆,定会让她失了面子。

毕竟是长房长孙,加上薛夫人娘家得靠……她之前也没想透这一节。

薛家足足抬了七七之数,已经算是最大的礼了。

钱财是其次,重要的是礼节,双方嫁娶不管是男方的聘礼还是女方的嫁妆都要有个平衡,这样谁也不贪图对方的财产,这才是大户之家的做法,再说男方送来的聘礼,将来大部分要给弘哥娶妻时下聘用,这样也是向人表明,陶家的几位小姐都是正经聘出去的。

所以薛家人送的多,大太太准备的陪嫁就要更多。更何况薛家送来的东西有几样一看就是宫中之物,定是薛老太太的面子赏下来的。

这样算起来,要加上的嫁妆不在少数。大太太不禁皱起了眉头,昨晚老太太特意叫她过去商量容华的嫁妆,还让她将家里的账册拿了过去,若是真的要拨钱到容华这里,老太太就要发现有些银钱已经被她挪用了。

这事一旦说破,那可怎么得了。

薛家送了彩礼又递了知帖。

婚期定在六月初二。

老太太将大太太叫去商量容华的陪嫁,老太太看过单子果然觉得不够用,“府里还有多少现银,要不然支出一部分来用。”

大太太心里一颤,稳下心神来跟老太太商议,“就算拿出银子来也是要置办物品,现在时间这样紧迫恐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我嫁妆里有几件好东西,不如拿出来给容华添箱。”

老太太听得这话自然高兴,慈祥地笑笑,“那当然是好了。”

婆媳俩又说了会儿话,大太太起身去安排其他事。

待到屋子里的人都下去,老太太收起脸上慈祥的笑容,让芮青将她嫂子叫过来问话。

芮七家的进到屋子里,芮青便拿了锦杌让她坐下。

老太太和芮七家的说了会儿话,这才说到正题,“府里的执事这几年都被换了一遍,里面还有没有可靠的?”

芮七家的道:“老太太当年用的人,除了被支去了庄子上的,有几个之前就不实靠,现在时间久了更不得用了,还有些大太太提了他家的子弟,想必也没什么用了。”

老太太点点头。

芮七家的又问:“老太太觉得有什么不妥?”

老太太摇摇头,“没什么,只是问问罢了。”

芮七家的坐一会儿走了。

芮青端了杯茶上来,“老太太怎么想?”

老太太叹口气,“这门亲事大媳妇是不愿意的,怎么突然就要将自己的嫁妆拿出来给容华添箱?我怕是公中的账面有问题。现在家里用的这些人又都是她的,要查起来也不容易。”

芮青想起崔执事家的,“不然有机会老太太去问问崔执事家的。”

老太太沉思了一下,“不着急,看看再说。”

第99章 成亲(二)

第二天陈妈妈让人将薛家送来的绸缎衣料、戒指、耳坠、头饰等物送到容华屋子里。

陈妈妈笑容满面,态度恭谨,“大太太说让小姐看看,喜欢哪块料子先做两套衣服。”

容华笑着让陈妈妈坐下来,又让木槿倒了茶。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陈妈妈道:“八小姐有福气,昨日薛家送来那么多的彩礼,可见薛家那边对小姐有多重视了。”

陈妈妈这次来是什么意思?

容华抿嘴笑着听陈妈妈接着说。

“大太太连从娘家带过来的陪嫁也给小姐添箱了呢!这样小姐去了薛家才不会受委屈。”

原来是来替大太太说这些话来了,告诉她就算嫁去薛家,将来也要依靠娘家才能在薛家站稳脚。

大太太是看在薛家的面子上,才会给她再添嫁妆,不过能将从娘家带来的陪嫁给她添箱她倒是没想到。

想必也是迫不得已才会如此。

大太太的手段她是深有体会,“母亲对我的好我知道。”当年的那些事已经不用别人再来提醒她,说着容华抬起头看陈妈妈,目光中闪动着动人的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将来……一定会报答母亲。”说着敛下长长的睫毛,微微一笑。

虽然是软声软语,却让陈妈妈有一种莫名其妙地心惊,看着容华的笑容硬是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连老太太都说,八小姐是最妥当的人呢。”

陈妈妈坐了一会儿,回去将容华的话说给大太太听。

大太太点点头,“要不是她柔顺,就算不与薛家结亲,我也不会将她嫁过去,”特别是听陈妈妈说,容华要报答她的话,大太太心里才算舒坦一些,“报答我倒是不用,只要能听我的话,就算尽孝了。”

陈妈妈微微有些愣,不过仍是道:“太太就放心吧!”

陈妈妈在屋子里和大太太说着话,雅琴进来悄悄道:“大老爷从老太太屋子里出来了,现在去了八小姐屋子里。”

大太太嘴角一撇,脸上重重跳了两下,脸上露出解气的笑容,“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平日里她不是最不喜欢这个恭谨木讷的八小姐吗?现在八小姐要嫁去薛家了,他才这样下力气……八小姐心里,他这个做爹的能有多大的分量?”

陈妈妈笑道:“七姨娘没了,大太太又对八小姐这样好,八小姐心里能没有数?”这话像是安慰大太太又像是说服自己,“将来还是要靠大太太笼络八小姐。”

大太太冷哼一声,“他一个做爹的总不能时常去亲家家里看女儿,有什么事还不得我出面。”

陈妈妈连连点头。

大太太总算是长叹口气,放下心来。

陶正安往容华院子里去,除了五小姐,他还很少亲自到女儿院子里看女儿,加上八小姐是外府生养,他其实并不大在意这个女儿,没想到有一日要靠这个女儿帮忙。

陶正安进了院子,就有小丫鬟急忙进去向容华通禀,“八小姐,大老爷来了。”

屋子里所有人都是一惊。

众人都没遇到过这种事,顿时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才好。

木槿、锦秀从炕上下来,又服侍容华穿好鞋。

容华淡淡地吩咐木槿,“去给大老爷泡茶来,用柜子里上好的龙井。”吩咐红英,“将我那件鹅黄色的褙子拿来。”

红英急忙给容华穿好衣衫,老大爷已经撩帘子进了屋。

容华忙上前去行礼。

大老爷将容华扶起来,方正的脸上带了些笑容,“快起来。刚才在你祖母那里说起话,路过你这边,就过来看看。”

每日都去老太太那边,怎么这次就是路过。

陶正安看过去,容华稍稍有些不自然,想来是因为极少与他见面,在他面前不免拘束。

陶正安坐下来,容华亲手将茶端过来递给陶正安,然后乖巧地坐在一旁。

陶正安悄悄观察着这个女儿,果然像大太太说的那样,乖巧、柔顺、胆子也不大,这样的孩子虽然木讷但是听话。

只是……陶正安想了又想,在儿女面前不能有失尊严,自己的事要怎么开口才好?想到这里陶正安微微皱起了眉头,再回过神,看到容华一脸担忧地看着他,然后鼓起勇气开口问他,“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陶正安仔细思量,这才道:“你祖母已经跟你说过顾瑛的事。”

容华点点头,同样皱起眉头,“这件事怎么办?爹总不能真的将二姐……将来那人真的去诬告,爹要早些想想法子才好。”

陶正安叹口气,“我又何尝不想想个完全的法子,”顿了顿看向容华,“顾瑛告我的无非是我和苏锡尧有关联,武穆侯对这件案子十分了解,将来等你嫁过去,要想法子让侯爷帮忙。”

终于说了出来。容华心里微微一笑,想拿捏着尊严,却又不得不说,还要别人先提起才能顺着话茬将事说出来。

容华再看陶正安的脸色,真的只有这一件事?却怎么将这事说出来之后,陶正安的表情还没有轻松一些。陶正安到底还有什么秘密不好说出口?

想到这里,容华又看向对面的陶正安,尽量软声软语,“爹爹放心,女儿能做到的一定会想办法。只要不用怕那人,二姐也就不用嫁过去,我们陶家也能度过这一关。”

陶正安点点头,脸上犹疑着欲言又止。那件事要不要说出来?要不要让小八套套侯爷的口风?

陶正安稍稍迟疑,“还有些事……还是以后再说吧!眼下你的婚事最要紧。”

还是不大信任她吧!总有一天陶正安要将那件事告诉她,反正已经等了那么长时间,她并不着急,想到这里,容华羞涩地笑笑,不再说话。

说完这些,陶正安顿时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坐了一会儿和容华说了说茶经,就起身走了。

容华将陶正安送到门口。

她只要再耐心地等两年,弘哥长大了,她不必依靠娘家才能在薛家立足,那时候无论是陶正安还是大太太都要还她们欠下的债。让他们还债的前提就是她要生活的幸福、快乐,让人羡慕,让这些害她的人无法企及。

……

薛二太太去薛夫人那边看了给薛明睿准备的新房。一边往回走一边得意,大房不过也就是这样,若是等到明霭,里面的布置必然比薛明睿的新房要漂亮许多,得意了一会儿薛二太太又沮丧起来。

她们不是长房,薛明睿又有爵位在身,明霭的婚事再怎么样也不能比薛明睿办的隆重,明霭的屋子也不能布置的太张扬。

不过若是要顾及常宁伯的面子呢?那就能办的稍稍好一些……薛二太太想着匆匆去给薛老夫人请安。

婆媳俩笑着说了些话,将薛老夫人逗得高兴了,薛二太太趁机道:“明睿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娘也该想想明霭的事。”

薛老夫人收起笑容,微微思量,却道:“不着急,等到明睿完婚之后再说也来得及。”

薛二太太却怕迟则生变,“上次钦天监来给明霭算了算,明霭也是这两年成婚最好呢。”

薛老夫人道:“还有这回事?”

薛二太太笑道:“是啊,要不然我也不急,就怕过了这几年明霭年纪大了,再说我也希望能娶回个儿媳好好管管明霭才是。”

薛明霭和屋子里丫鬟的事薛老夫人也有耳闻,现在二太太说起来,薛老夫人觉得这话也有理。薛家的祖训没有娶正妻之前是不能纳妾的,明霭与他屋子里的丫鬟走得十分亲近,万一将来……早娶正妻也是好的。

薛二太太见老夫人的态度有所改变,急忙又道:“娘还记得上次我说过常宁伯家的四小姐,如果娘同意我就去寻个妥当的保山去说了。”

薛老夫人看了一眼二太太,“不着急找保山,先去找人打听打听。”

老夫人大概还担心常宁伯家不愿意,殊不知常宁伯四小姐早就对明霭有了意思。不过既然老夫人这样说,就算再去问问也无妨,想到这里,薛二太太欢欢喜喜地点点头。

过了两日薛二太太找人打探回来,结果却让她意想不到。

“听说常宁伯赵夫人要将四小姐送回老家去。”

薛二太太不禁一惊,常宁伯家这样匆忙将四小姐送回老家,难道是想要避开这门亲事?

“打听清楚了吗?”

吴妈妈道:“打听清楚了,四小姐院子里的仲婆子跟我是同乡,早就认识的,我问起来她就都说了,还说这之前常宁伯发了大脾气,将四小姐关了好几日呢,还是后来赵夫人求情,才要将四小姐送回老家去。”

难道是常宁伯知道了四小姐留诗的事?

薛二太太仔细思量,又让吴妈妈去打探,“再去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日吴妈妈又来回道:“大概是和四小姐的婚事有关,还提到了我们薛家,再具体的却又不知了。”

薛二太太点点头,让人拿了五百钱给吴妈妈。

薛二太太正觉得这门亲事恐怕是难成了,还是薛明霭来打听这门亲事的结果,然后给她解忧,“母亲放心,我自然有办法。”

薛二太太只顾得惊喜,却未想薛明霭怎么会突然对这门亲事上起心来。

第100章 成亲(三)

进了六月,虽然大事都准备停当,薛府、陶府放眼望去仍旧是异常忙碌。

陶府下人也都喜气洋洋,“我们家真的要出诰命夫人了。”

两个丫头笑说着,却被陈妈妈听到训斥了一通。这话让大太太听到还不又会生出闲气?怎么听都像是提到了大小姐似的,毕竟大小姐还没成为诰命夫人。

教训完小丫头,陈妈妈到八小姐的院子里来。

容华笑着起来行礼。

陈妈妈望过去,八小姐正在写字帖儿,字帖上的字迹还像往日一样俊秀、整齐。

眼见这几日就要出嫁了,八小姐看起来一点都不慌张似的,平日里只觉得八小姐是个胆小的,怎么遇事却这样平静起来。

陈妈妈目光闪烁,笑着道:“小姐,太太让你过去一趟。”

容华微微一笑,“妈妈稍坐,我换了衣服就过去。”说着让红英找了衣衫出来,又带上木槿。

陈妈妈一直等在屋子里,见到容华带木槿从内室出来,笑着道:“锦秀姑娘哪里去了?”

容华道:“在屋子里帮我整理东西。”

陈妈妈更是笑容可掬,“小姐不如也带上锦秀姑娘,那边准备了不少的东西,小姐身边的姑娘们都该晓得才是。”

锦秀是大太太房里出来的丫头,临跟她去薛家之前,大太太那边必然会有特别的交代。容华点点头,让木槿将锦秀叫出来,跟着陈妈妈一起向大太太院子里去。

容华和陈妈妈进了大太太的主屋,大太太立即放下手里的茶碗,冲容华慈祥地笑道:“去看看丫头们做的针线你喜不喜欢,不喜欢就让她们重做。”

容华羞涩地笑笑,雅琴拉着容华,木槿、锦秀跟在后面,大家都挤进到东厢房里,丫鬟们在炕上做针线,看到八小姐来了放下手里的东西。

春尧手里拿着一只石榴花的绣鞋,正往里缝麸包,见容华看过来,就将绣鞋捧给容华看。

看到满室的喜庆,容华的脸不由地红了,匆匆忙忙将炕上的东西看过,从里面出来。

大太太笑问:“怎么样?”

容华腼腆地点点头笑了。

大太太脸色更加柔和,又起身让容华陪着到暖阁里说话。

大太太坐下来,让容华坐在身边,“原本想将你多留在身边一段时间,谁知道侯府那边催的急,才定了六月。我和你爹商量要多给你准备些嫁妆,将来你过去也好做人,我想来想去,别的东西都不好,银钱也不能长远,唯有换成土地才稳妥,薛家送来的彩礼我也换了土地,怕你不懂管,人手我都帮你安排妥当,再选两个陪房跟着你一起过去,以后有什么不懂得,只管问他们就是。”

薛家的彩礼换做了土地,那就是说留给她的现银少之又少。再说那些土地到底用了多少银子,谁又能知道。

这些土地,全由大太太安排的人手来管,生怕她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