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太太笑着点点头。

陈妈妈忙出去安排,几个婆子刚进了屋,瑶华也从内室里出来,一脸关切道:“母亲要小心些,要是疼痛就不要吃力了。”

大太太道:“我知道。”说着几个婆子上前去搀扶,大太太微微动了动脚,似是就要站起身,忽听外面一阵嘈杂的声响,屋子里的人分了神,陈妈妈刚要出去看,只听传来芮青的声音道:“老太太不好了。”

满屋子的人顿时一惊,大太太听得这话也皱起眉头,脚上不慎吃力,顿时一阵疼痛,“哎呦”一声跌坐下来。

屋子里眨眼功夫鸦雀无声。

半晌众人似是才缓过神来,瑶华上前去查看大太太有没有伤到。

大太太喘几口气道:“没关系,只是不小心……你祖母……”

容华道:“母亲别急,我先出去问问,黄御医经常给老夫人看脉的,医术高明为人妥当,老太太不舒服,就让黄御医去给老太太看看。”

大太太脸上一阴,似是有什么话却又不好说,转头看向瑶华。

瑶华也露出担忧的表情来,“我和八妹妹一起去看看。”

王氏道:“早上娘还好好的……”微微一顿道,“我们都去瞧瞧。”

廖氏也跟着点点头。

容华转身向前走,特意看了一眼陈妈妈,陈妈妈目光闪烁。

容华心里一惊。

容华出了门,只见芮青通红的眼睛里半含着泪,整个人似是已经不管不顾,看到容华脸上有浮起一丝期望,嘴上急忙道:“八姑奶奶,快去瞧瞧老太太吧。”

容华看向芮青。

芮青上前几步到容华跟前,刚要开口,只看到八姑奶奶目光清澈、坚定,“别着急,慢慢说。”

芮青这才猛然回过神来,再看看容华身后的瑶华、王氏、廖氏,长喘了一口气,“早上起来老太太就有些胸口闷,刚才只说头疼,刚吃了些药,忽然就昏了过去。”

容华早已经给锦秀使了眼色让锦秀去请黄御医,这边也就不耽搁,和芮青一起往老太太院子里去。

走到月亮门,芮青道:“老太太这几日只是喜欢睡一些,进的饭食也少,我还以为是夏天天气热的缘故,”说着顿了顿,咬咬嘴唇,“大太太也请了郎中来给老太太看,郎中也没说出什么,只拿了些平日里吃的药。”

容华点点头。

芮青接着说:“刚才老太太觉得头疼,我化了药丸给老太太吃,却不见效的,老太太要从炕上起来,我正扶着,谁知道老太太就晕了过去。”

容华问道:“现在怎么样了?谁在那边看着?”

芮青道:“老太太缓过气来了,我就让一个得力的丫鬟伺候着,我忙过来禀告大太太。”

芮青已经镇定下来,容华道:“别急,让黄御医看看到底怎么样。”

几个人径直走向千禧居,容华进了门直接走向内室,丫鬟见八姑奶奶来了,急忙让出老太太床前的位置,容华走上前去看,老太太躺在迎枕上,脸色苍白,呼吸还算平稳,容华还没说话,陶老太太已经睁开眼睛,看到容华点点头,慢慢地道:“容华回来了。”

容华点点头,“祖母哪里不舒服。”

陶老太太摇摇头,“别的倒是也没什么,只是头晕的很。”说着看向床边的其他人,目光在廖氏和瑶华脸上稍作停留,然后看看王氏。

王氏道:“娘,八姑奶奶请了御医过来,让御医给娘看看脉。”

陶老太太道:“就是老毛病,不用看了。”

芮青听了哭起来,“老太太这几日总是这样说,这才将病延误了。”

瑶华等人也急忙劝老太太,老太太却摆摆手,“你们先下去吧,容华好不容易回来,我跟容华说说话。”

王氏立即看了一眼容华,瑶华手指猛然一缩,抬起头道:“我也留下伺候祖母吧!”

陶老太太看向瑶华,“好孩子,你先出去,我问问你八妹妹些事。”

瑶华目光一闪,这才站起身,一步三回头地和王氏、廖氏几个出去了,屋子里只留下容华和芮青。

芮青给陶老太太换了一个稍高的引枕,容华帮着芮青一起将老太太扶靠在引枕上,容华手还没拿下来,被陶老太太一把握住,容华抬眼望过去,陶老太太睁开眼睛,目光清亮,“容华,你是不是怨恨过我,之前弘哥抓住马道婆,我却没有将事情问清楚,就将马道婆放走了?”

容华摇摇头,“没有。”老太太是骄纵了瑶华,却没有到让她怨恨的地步,如果老太太想要插手帮瑶华,她也不会顺利地嫁去薛家。

陶老太太松开手指,目光柔和起来,“好孩子,到底是一品夫人的命。”说着看看芮青。

芮青急忙走到外面去。

陶老太太长出一口气。

容华道:“祖母的病还是要看看。”

陶老太太道:“看也没用,我知道自己的病,我这病之前已经发过一次,一位老先生给我诊过脉,说的清楚,只要第二次再发,就是药石无效,虽然能熬过一年半载,也是难得清明,这些日子我已经昏昏沉沉睡过一些时候,我嘱咐芮青,只要你回来务必要喂我吃那老先生留下的药丸,让我支持些时候好跟你说说话。”

陶老太太面沉如水,“你大姐已经没了,好多事已经弄不清楚,没有真凭实据谁又能怎么样?我只是后悔,抓住马道婆的时候没有狠下心来,总觉得给她个教训让她知道,却没想到她并不知悔改,”说着淡淡地道,“要是之前能狠下心来,也不会有今日。”

容华知道老太太说的是瑶华,只是没想过疼爱瑶华的老太太最终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陶老太太叹口气,“现在我能让她留下来尽孝道,恐怕她不会不答应,只是假以时日我难以言语之时就不知如何了。”

“你大姐给她选过一个人,我也知道。只是那人……”陶老太太脸上露出冷冷的笑容,“发妻死时是那般,将来能如何?我本来想既是你大姐选的人,就让她嫁过去,将来若是应了佛家说的因果,也算是公平。”

陶老太太拉起容华的手,哀叹,“我嫁到陶家六十几年,没有将陶家……愧对你祖父,我不一定能看清楚了,陶家将来若是这样下去,少不了要出事,就看你肯不肯……”说着喘息起来。

容华急忙上前用手顺抚老太太的胸口。

老太太道:“一时半刻也无大碍。”

老太太看向容华,“就看你肯不肯插手,毕竟你也姓陶,”不等容华说话,“别人我也不为难你,弘哥是个好孩子,你怎么也要护着他。”

容华点点头答应下来,就算老太太不说,她也会护着弘哥。

老太太道:“你二叔、三叔两家你能照应的也给些照应,再有就是芮青,一直跟在我身边,年纪大了也没有放出去,我走之后,就让她跟着你,她是一个极妥当的孩子,值得你照应。”

“我现在清楚,就将这些话都说了,免得有一天糊涂起来……”说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小巧的盒子交给容华,“我名下的庄子你不要也罢,这个东西将来你为难的时候能用得上。”

容华接过盒子刚要劝,“祖母……”

陶老太太道:“你不用多说,一会儿让御医给我诊脉看看也就是了。那东西是我最后的心意,也算是长者所赐,你说什么都要收下。”

容华点点头,“不然祖母暂时离府休养一段时间。”

陶老太太摇摇头,“我还想要多看看陶府,你父亲毕竟还要名声,不会对我如何。大不了是我糊涂的时候,做些我的主,上次本来要给你的米粮,就是让她们……”

没想到陶老太太会跟她解释这一节,容华眼睛一红,忙道:“祖母,我都明白。祖母现在就安心养病,其他的事不要多想。”

陶老太太点点头,“本来就只有你这一件事让我牵挂,想要叫你回来,却怕别人多心难免要惦记着,现在将话都跟你说了,我也就放心了。”顿了顿,“好了,让她们进来吧!”

容华将盒子收好,放下幔帐这才让黄御医进来诊脉。

黄御医到外间里,容华让人放好了屏风。

不等容华问起,黄御医已经道:“老太太的病,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且这病症已经有些时候了,老太太最近常常昏睡、身上麻木乃是病症越发的重了。”

容华急忙问,“要怎么才能治?”

黄御医道:“也没有特别的方法。”

容华想到刚才老太太的样子,心里顿时一沉。

王氏从里面出来听得这话,顿时红了眼睛,“这可怎么办才好。”

黄御医开了方子,芮青从里屋出来道:“老太太又睡下了。”

黄御医进内室里为老太太施了针,然后和容华一起到大太太房里将老太太的情形说了。

大太太不禁道:“都怪我,没有早些发觉,现在可怎么办?”

王氏道:“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照着御医说的方子试一试,兴许就见效了。”

几个人说着话,外面的丫鬟进来道:“舅太太来了。”

大太太拉起容华的手笑着道:“可巧了,你和舅娘从未见过,今天正好认了亲。”

说着话,帘子一掀,进来一个穿着翠蓝褙子瘦长脸的妇人。

那妇人见了容华眼睛一亮立即上来行礼,“这位就是武穆侯夫人吧?”

大太太笑道:“都是自家人哪里要那么多礼呢。”

二太太王氏、三太太廖氏与舅太太见了礼,说了几句话忙下去安排老太太的事。

大太太拉着容华、瑶华和舅太太说了会儿话,问问新搬的宅子,舅太太笑着道:“还没收拾干净,毕竟是有些仓促。”却掩不住脸上的笑意。

大太太笑道:“也是不忙的,我们家搬来这里多少年了,园子里还不是好多处没有修葺好,这些事就像中馈一样,要慢慢来。”

舅太太顿时笑了。

大太太道:“今天容华回来,我让厨房做了好些吃食,等一会儿端到我屋子里来,我们也好乐一乐。”

舅太太一边点头一边用眼睛去睃容华,将容华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似是在悄悄估量,不期然地对上容华的眼眸,那双眼睛清澈却看不到底,平静无澜,不喜不怒,大大方方地看过来,倒让她心中一慌挪开了视线。

舅太太讪讪一笑,看看大太太房里堆积如山的礼物,想想武穆侯夫人原本的身份,又重新有了信心,“我们家准备了两件礼物要呈给静妃,还要请武穆侯夫人帮着看一看。”

大太太笑道:“不急,眼见就要到午时了,吃过饭再说。”

……

瑶华找了借口回到自己房里,躺在贵妃榻上休息。

就算容华做的再好,到了拒绝的时候还是会很难开口,毕竟二婶、三婶都在,母亲万一发了脾气,谁脸上都不会好看。

虽然是一品夫人,毕竟还是为人子女,所以容华才会在表面上做足了功夫,到时候就算拒绝也是以薛家妇的身份,作为陶家的女儿她是做了应尽之事。

可是未必所有事都像容华想的那么简单,母亲和舅太太是商议了好长时间,岂会那么容易就放过她。

马上就要到午时,这顿宴席,有些人恐怕难以下咽。

瑶华想着刚闭上眼睛,耳边传来脚步声。

湘竹走上前低声道:“二小姐,武穆侯来了。”

瑶华猛然睁开眼睛。

……

大太太也听到了丫鬟的禀告,侧头看向容华。

容华也难免惊讶,“侯爷并没说要过来。”昨天晚上她在一旁绣花,确实想及今日的事,薛明睿问起,她却没有如实说。

舅太太抿嘴笑道:“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侯爷。”目光闪烁地看大太太。外面传言都说武穆侯是冷面侯爷不好相处,现在看来也未必。说不定武穆侯也是看中了静妃的位置,都是在朝廷为官的人,还不是都一样,见到利益谁不想伸手……

大太太问那丫鬟,“侯爷现在进府了?”

那丫鬟点点头,“老爷陪着在前面说话。”

大太太讶异道:“老爷也回来了?”武穆侯和老爷一起回府,在前面不知道说些什么。要不是她行动不便,大太太不由地有些焦急,打发丫鬟去前面,“跟老爷说宴席都准备好了,家里也没有旁人,请侯爷移步花厅。”

那丫鬟应了急忙下去。

去花厅?容华看看大太太的腿,“母亲要去花厅?”

大太太道:“我行动不便却不能让侯爷来我屋里,就让你父亲陪着,不是还有舅太太在。”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都要让薛明睿见到舅太太。

容华心中冷冷一笑。

……

和武穆侯坐在一起,陶正安额头上的汗不停地流下来。

陶正安赔笑道:“现在政局动荡,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户部也有官员被御史弹劾,这……”

薛明睿放下茶碗,细长的眼睛扫向陶正安。

陶正安心中一惊,似是读懂了薛明睿的意思,心跳顿时加快,“那可怎么办?皇上正在气头上,工部现在是这个样子。”

薛明睿道:“岳父还是少与别人有过多的来往。”说着敛下眼帘。

陶正安嘴唇一抖,“侯爷的意思是。”

薛明睿道:“只做好自己的差事。”

并不像没有所指。

施勉之前是多么风光,皇上还写了“能臣”的牌匾给他,最后又如何?一瞬间家破人亡,工部又有多少人被牵连其中。

陶正安心念一动,小心翼翼地道:“那舅老爷……”

薛明睿抬起头看了眼陶正安,深不见底的眼睛里似是有一抹淡淡的笑意。

那笑意却让陶正安整个人一颤,顿时住了嘴。

薛明睿淡淡地道:“府门前黄御医的话岳父也听到了,老太太的身体似是并不好,岳父常年在衙里,有些事却也不能不在意。”

陶正安还没说话,薛明睿已经站起身,“我去看看老太太和太太就和容华一起回去了。”

陶正安忙跟着站起来,“宴席已经准备好了……要不然侯爷就在家里吃过饭再走?”

薛明睿细长的眼睛一抿,不怒自威,“容华只是担心老太太和太太的身体。”

陶正安顿时不敢再开口。

第202章 侯爷之威(下)

花厅的宴席还没有摆好,就有丫鬟来道:“老爷让八姑奶奶去老太太房里。”

大太太脸上的笑容一收,“怎么了?”

那丫鬟道:“侯爷知道老太太病了,要去看看,老爷说让八姑奶奶陪着侯爷一起过去。”

大太太点点头,侧头看容华,“快去吧,别让侯爷等急了。”

容华福了福身刚准备走。

大太太嘱咐容华,“一会儿和侯爷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就别来我这里了,直接去花厅,我让人摆好宴席。”不等容华说话,大太太又挥挥手,“快去吧。”

容华刚出门,舅太太起了身,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装,“这可怎么好呢,我没想到会遇到侯爷,这身衣服是不是要失礼。”

大太太笑道:“失什么礼,他是侯爷却也是我们家的姑爷,哥哥虽然没有功名在身,却是静妃的爹爹……”

舅太太慌忙摆手道:“那可不一样。姑奶奶是常见富贵的人大概未曾理会,刚才八姑奶奶手里拿的帕子,跟我进宫时在贵人那里看到的一样,妆花纱和上好的鲛丝用在手帕上虽不是第一次见,可是那质地和一般的又不一样。要不是手帕上绣着花纹,我还真当八姑奶奶手里没握着绢子。”

大太太听得这话手指不由地收起来,淑华身上没见过的富贵倒是都在容华身上见到了。

舅太太笑道:“还是姑奶奶有福气,身边有这样的女儿。”

福气?有什么用,毕竟不是自己的,隔层肚皮隔层山,谁知道她心里想着什么,不像淑华、瑶华将来不管有什么事都是母女连心的。

想到淑华大太太心里一酸,脸上却冷笑,“你啊,初来京畿,真正的富贵你是没见过。将来还怕你女人不挣给你。”

舅太太笑了,“那倒是。”

大太太道:“好了,快去花厅吧!一会儿侯爷也该去了。”

……

容华见到陶正安,陶正安正在薛明睿身后,拿了帕子擦汗,整个人似是十分的不自在,见到容华过来才松口气。

容华上前叫了一声,“父亲。”

陶正安急忙道:“容华来了,快……侯爷正要去看老太太。”

容华抬起头来看向薛明睿,薛明睿细长的眼睛眯着,脸上没有半点笑意。

容华走在薛明睿、陶正安中间,仔细看两个人的神情。

陶正安微勾着肩膀皱起眉头,若有所思,目光是不是地瞄着薛明睿。薛明睿身姿挺拔,穿了一件深蓝色暗纹行袍,腰间束着深紫色长穗丝绦,脸色淡然,紧抿着嘴唇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并不像是到岳丈家里来做客。

薛明睿淡淡地问,“老太太的病有多长时间了?”

陶正安不等容华回话,已经抢先道:“老太太是有些旧症,家里一直没间断过郎中。”

看到薛明睿眼角一翘。

陶正安又道:“这次多亏容华请了御医来。”

薛明睿这才“嗯”了一声。

三个人去看了老太太,老太太话语中颇为客气,“还劳烦侯爷来看。”

薛明睿道:“是我们应尽的孝道。”

老太太微微一笑,“难为你们惦记着,前些日子听说侯爷在堤上,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没想到我这一把老骨头越发不中用倒是添乱了。”说着老太太看了一眼陶正安,“我的身子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刚才御医也说了大媳妇的病也要好了,容华才出嫁多少日子,以后别总是去叫容华回来。”

陶正安不敢有微词,急忙应承。

老太太又问道:“弘哥在那边书读的如何?”

容华道:“我看是颇有进益。”

老太太笑道:“这就好,家里太平,子孙能成材这才是正经事。”

陶正安眼睛一暗。

“我已经知会了黄御医,让他时常来请脉,”他的声音清亮,不徐不疾让人无法忽视,“老太太好好养病。”

老太太慈祥地道:“好,好,好。我这边你们就放心吧,有什么事我会让人捎信去。”说着又想起了什么,“听说昨天皇上赏赐了容华云肩霞帔?”

容华低头微微一笑,“是皇恩浩荡。”

老太太道:“好孩子,我们陶家还从未有过如此的荣耀。”

从老太太屋子里出来,薛明睿去给大太太请了安,薛明睿话也不多,只是问问大太太的病,就和容华一起告退。

没过一会儿,陈妈妈进来禀告,“太太,侯爷和八姑奶奶回去了。”

大太太一怔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

陈妈妈道:“侯爷和八姑奶奶没有吃饭就回去了。”

大太太胸口一闷,再想想今日之事,几乎所有血液都冲上了脸,厉声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老爷呢?”

陈妈妈恭敬地道:“老爷去送侯爷和八姑奶奶了。”

大太太听得这话几欲挣扎着起身。

陈妈妈忙上前扶着大太太,“大概是因为有事,太太别急,一会儿老爷就回来了。”

大太太咬紧了牙,“你去和瑶华说,让瑶华去花厅陪舅太太,就说薛家有事,侯爷和容华先走了,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陈妈妈低头应下。

陈妈妈出了屋,大太太等到陶正安从外面回来。

陶正安端起茶碗喝茶,大太太已经迫不及待地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不吃饭就走了?”

陶正安道:“自然是有事,不然也不会特意来一趟。”心里却暗自琢磨薛明睿的话。

“有事?”大太太冷笑一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还没怎么样就嫌弃起娘家来了,连碗饭都不愿意端,却别忘了,可是陶家的饭食将她养大的,家里的事不过问也就算了,请回到家里,却还摆一品夫人的架子,这要是传出去,她这个一品夫人脸上也要无光,就连皇上都要奉行孝道,不过就是个一品夫人罢了。”

“够了,”大老爷将茶杯放在桌子上,眼睛一瞪厉声道:“你也太短见了些,你瞧瞧你屋子里这些礼物,容华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请御医来给你瞧病,刚才又留下了名帖方便家里有事请御医过来,你还要让外面人知道什么?”

大太太顿时一怔,眼睛看向房里的礼物,越看眼睛越冒出火来,“我早知道她没安好心……外表这样孝悌,其实她哪件事是由了我们的意思?怪不得连瑶华都说她这个八妹妹是礼数周到,办事妥当的。”

“这件事暂时先搁下。”陶正安阴沉着脸。

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凝滞住了。

大太太猛然看过去,“老爷是什么意思?给静妃的礼物不送进宫了?”

陶正安若有所思,“侯爷的意思还是少生事的好。”

大太太听得这话,顿时更加尖利起来,“这哪里是生事……侯爷来坐一坐,老爷整个心思都变了不成?”

陶正安烦躁起来,“现在政局不明,谨慎一些总没有坏处。”说着顿了顿,“你虽然病在床上,母亲那边你也该关心关心,母亲病了几日你竟然都不知道,”说着话语也冷下来,“倒让侯爷看了笑话。”也不再多说别的,站起身走了出去。

大太太急于开口叫住陶正安,却不想碰掉了床边的汤盅,汤汤水水撒了一床,大太太顿时怒火中烧伸出手将汤盅扔在地上。

丫鬟们听到声音急忙进来收拾,大太太恨得咬牙切齿,早知道有今日就不应该让她嫁去薛家,竟然被她那平日里柔顺的性子给骗了,还盼着她能听话……真是白白养活了一个狼崽,救活了她,她转口就咬起人了。

……

容华转头看向薛明睿。

上了车之后也绷着脸,似是生气了。

难不成是因为她没跟他说,今天会回娘家?只是她还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