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时衣-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冬当然知道安王一言九鼎,他既然有把握说不是,那就一定不是。事实上小冬也实在难以相信,皇后能干出这种事儿来。
  “那会是谁?”
  安王摸摸她的头:“这个为父和你哥哥自然会处置,你不要担心。”
  太后也说让她不用管,安王也是这样说。小冬有点儿郁闷。虽然安王不再象从前一样将这些事对她一概隐瞒,可是现在也没好哪儿去,说一半藏一半,
  小冬点点头,又禀告一件事:“父亲,我同太后娘娘说了,以后就不去学堂了,在家里学学女红什么的。”
  安王微微意外:“是么?这是你自己的想头儿?”
  “是赵芷来和我说的,她说她不上学去了,学里教的东西,将来过日子用不上,景郡王妃给她找人在家教些东西。我觉得她说的也对……”
  “所以你也不想去了?”
  小冬讪笑:“起早贪黑的……我们学文章诗书其实也没什么用嘛。”
  安王竖起指头在她脑门上弹了一下,小冬捂着头泪汪汪地看着这个在外人面前严肃正经的爹。
  “太后怎么说?”
  “太后说很好,还送了一个针线师傅给我。”
  安王的手轻轻拂过她柔软的额发,心中难免有些感喟。在他心中小冬仿佛昨天才刚会走会跑,牙牙学语。
  时光飞逝如电,孩子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一样。
  “那你要好生学。”
  “嗯,”小冬笑着说:“等我学会了,给父亲和哥哥做鞋袜穿。”
  安王果然露出笑容:“好,那我等你的好鞋袜。”
  不用上学了,小冬觉得又轻松,又有些失落,老老实实安安份份学起本事来。
  上辈子上学考试求职,也是求口饭吃,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我要改变这个世界”“我要创造一片新天地”的想法。这辈子女人是不必求职的——或者说,也是求职,不过职业只有一份贤妻良母,老板也只有丈夫或是公婆一家人。现在学女红,厨饪,管账,和上辈子考试求学一样,都是为了以后求职做准备。
  针线活看着是容易做,一根针一团线一块布,只要长着手的人只怕都会穿针引线。可是要做得好,那就难了。小冬陆陆续续和胡氏学了一些,自己也动手做过几件简单活计,不至于钉个扣子把衣裳和床单缝到一起,或是针脚错落密疏如蜈蚣乱爬过的一样。但是看着吴娣拿出一张手帕来,淡青的颜色,上头云纹氤氲浮动,如调淡了水墨绘上去的一般,说不出的淡雅天然。丝绢帛缎上头绣了花,总会显得有些不平整,绣的花比布面上旁的位置是要高出来的。可是这块帕子上的花纹仿佛印花一般平整,整块布提起来依旧轻薄柔滑,摸上去竟然感觉象没有绣花。
  “吴师傅这手艺当真了得,我还是头回看到这种绣法。”
  “这也不难,针线这事儿,没什么天资分差,只要勤快细心,都能做好。”吴娣是个十分和气的人,虽然小冬叫她一声师傅,可是她自己很拎得清,她在针工局不过领一份儿月俸,到了安王府之后,头一个月便拿上了丰厚的月银,且宫里那份儿也是照发不误,安王让人传了话,只要教得好,另有重谢。待遇也好,吃穿用度都比在宫中强了不知多少,如此厚待,吴娣当然教的更是尽心尽力。
  针线活太累眼,小冬做一会儿就歇一会儿,闲闲问:“吴师傅是哪年进宫的?一直就待在针工局吗?”
  “我是元和二十一年进的宫,先前也只是在掖庭充杂役,针线是后来学的。”
  小冬算了算,她在宫里待了得有二十年还多了:“那你没想出宫吗?”
  吴娣放下手里的活计,笑了笑:“先帝驾崩后,宫里放了一批人。可我出去做什么呢?家中父母早去世了,弟弟弟媳妇未必肯给我一口饭吃。我在针工局也挺安稳的,出去了未必比现在强。”
  吴娣也可算是这年代的职业女性了——如果嫁人嫁得不好,倒不如自己挣自己吃。
  可嫁人还是第一选择,吴娣这只是退而求其次。
  吴娣打开自己的针盒让小冬看过,里面不同绣针有十来种,照吴娣说这还是少的。最细的那根针象头发丝儿一般,小冬以前只听说有的绣针细如牛毛,风吹得起,落水不沉,现在才算真正见着。
  “这还不是最细的呢。”吴娣笑着说:“我的手艺在针工局也不算是顶好的。”
  小冬笑着说:“师傅教我是绰绰有余了。”
  除了针线,她也开始每天进出厨房。胡氏不许她上灶台,不让她拿刀铲,小冬也只先看别人收拾,菜要什么样的新鲜,肉要哪一个部位的口感更好,里头学问也大着呢。连淘米怎么个淘法,用什么样的水蒸出来的米饭更香,大有讲究。柴禾火候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
  秦烈忙碌了起来,但是教她的事一直没耽误,隔三差五的过来。每次找她的时候,小冬不是捧着针线在用功,就是捧着账册在学着登账。
  “胖子也不是一天吃成的,慢慢来不用急。”
  两个人已经习惯了把声音压的低低的说话,秦烈问她:“今天白天都学什么了?”
  “吴师傅给我个样子让我照着绣来着,我手慢,一上午才绣好两个花瓣。下午在厨房里头,看他们做蒸糕来着。”小冬笑嘻嘻的转过身,端过一个盘子放在秦烈面前:“樱桃糕,你尝尝。”
  糕已经凉了,但是仍然软糯可口,带着浓浓的樱桃香。小冬笑眯眯地看着他吃,灯光照在她身上,映得脸庞光洁晶莹,融融生光。秦烈看了一眼便垂下眼帘,将一大块糕都放进了口中。
  “呀,慢些,别噎着。”
  ——————————
  其他人都下乡去了,家里只剩下俺一个人,怕怕~~ 



第三十四 杨梅

  第三十四 杨梅
  秦烈没怎么嚼,两下把糕吞了下去,笑着说:“在外头的时候干粮那么硬,也没见噎着我了。”
  “有多硬?”
  秦烈笑着说:“有回遇着马匪,有人一时没有趁手的家伙,拿装干粮的袋子去砸,把一个马匪砸得口吐白沫了。”
  小冬啊一声:“真的?”
  “自然是真的。饼做成那样才结实顶饿,也能搁得久。”
  “那么硬,怎么吃?”
  “有热汤的时候用汤浸,没有的时候一口饼一口水,在嘴里含得软一点了再咽。”
  艰辛被他说的平平淡淡。小冬过了一会儿才问:“现在还要这么东奔西跑的吗?”
  秦烈听出她话里的怜惜,不知怎么就觉得脸微微热起来:“出门在外总是这样。十天半个月洗不上澡,也不见得每天都能找着客栈投宿。有时候就在荒山野岭里头,一走好几天,吃和住就得胡乱对付过去。”
  他一说完就后悔,小冬一向爱洁,十天半月不洗澡这话可不该说。不过小冬的注意力可没放在洗澡不洗澡上头,托着腮出神:“怪不得咱们去东华山庄的时候,你烤鱼这么利索熟练。”
  她左手和右手互相比划给秦烈看:“是这里吧?我上次练得总觉得不太对。”
  “要再靠上一些。”秦烈的指尖在她手腕上点了一下。
  “这儿?”
  “对。”
  小冬捏了一下,果然自己的半条小臂都麻软的抬不起来了。
  “啊,找对了。”
  秦烈笑笑,把自己的袖子卷起来,手臂横放在桌上:“来,你在我手上找找看。”
  小冬瞅他一眼:“行么?”
  “怎么不行。”
  小冬试探着伸手点了一下:“是这儿吗?”
  秦烈摇了摇头。
  小冬看了一下,又朝上移了半寸:“那是这里了?”
  她没敢用力,秦烈的嘴唇抿了一下,告诉自己不要太紧绷了。
  虽然……小冬的指尖从皮肤上划过去,痒酥酥的,低声说:“就是这儿。”
  小冬收回手,秦烈怔了一下,随即浑若无事地把袖子放下:“下个月我要出门,你有没有什么要我捎带的?”
  “要去什么地方?”
  “向西去,经甘州,平凉,翻过伊山,会在昌德停留,也许还会再向西走。”
  小冬睁大了眼:“再向西,那是什么地方了?”
  “已经出了我们大夏国了。”
  “那要去多久?”
  “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三个月吧。”
  “那么远……”小冬只在京城周围打转,最近的也就是到闲云庄去。外面的天地有多么广阔她可以想象,但是也许这一生她都不能亲眼去看一看。
  “幸好你现在不去宫里,不然我走也不会安心。快想想,有什么想要的?”
  “有,”小冬点点头,正色说:“你一定要答应我。”
  “说吧。”
  “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秦烈没想到她说的是这么一句话,小冬郑重其事的又重复了一遍:“你要好好保重,早去早回,钱没了不要紧,人平安是最要紧的。”
  秦烈低声说:“我知道了。”
  “光知道不行,你得答应下来。”
  “好,我答应。”
  小冬笑了,把盛着樱桃糕的盘子朝他推近一点:“再吃些。”
  秦烈说:“你也吃。”
  “好。”
  两人一人取了一块樱桃糕,小冬的手指还在另一边手腕上比划。
  “你自己也要多保重。”
  “我知道。”小冬咬了一口糕:“我听人说昌德那里有许多的胡商,那些人骠悍得很,只要有人出钱,什么东西都会卖。”
  “是,有的名义上是商人,其实也兼职做强盗,把抢来的货再卖出去,昌德有许多这样的铺子,价格比别人低两三成,但是你不能问货的来处。”秦烈说:“昌德最多的是金饰、玉石,香料,还有胡商们带来的其他东西。我这趟过去带了茶叶,丝绸和瓷器什么的,在那边也很紧俏。”
  天已经不早,秦烈也该回去。小冬站起来到窗边送他,再小声嘱咐一次:“早去早回,多多保重。”
  “知道了。”
  秦烈象只大猫般从窗户跃出去,身形在夜幕中隐没。小冬掩上窗户,想起他们刚才的对话,尤其是自己最后说的那句,怎么听着……咳,好象要分别的小夫妻一样?丈夫即将远行,妻子谆谆叮嘱?
  错觉,一定是错觉。
  小冬踢了鞋子爬上床去,翻身躺了下来。可能是屋里太静,她听着自己的心怦怦直跳。
  秦烈应该不是她喜http://www。345wx。com欢的那种。上辈子小冬还没来及恋爱过,但是她理想中的另一半应该是斯斯文文的,温柔可靠。嗯,大概就象安王那一类男子。秦烈可不一样,他若穿上长衫系上文士巾,也能充下斯文,可是斯文人会天天跳窗户么?
  秦烈走了之后,小冬有好些天不太适应。
  她总习惯了留一扇窗不闩,可是却不会有人再从那里跳进来。习惯真是件奇妙的事情,他来的时候也许没有觉得他有多重要,可是他一不来,就让人觉得空落落的不适应了。明明日子还是四平八稳地过,但总觉得缺了什么。
  天气一天天热起,小冬拿针的时间也缩短了,因为天气一热,手捏针总是打滑。杨梅初熟,盛在盘中有如深红的珠宝。小冬在厨房里和人学着做糖渍杨梅,杨梅汁,还学着如何酿杨梅酒。
  不知秦烈走到什么地方了,到了昌德没有。京城已经够热了,听说昌德那种地方只会比中原更干热。
  “郡主,想什么呢?”
  小冬回过神来,把手里捏的那颗杨梅放回篓子里:“我在想用杨梅做道菜给父亲和哥哥尝尝。”
  管厨房的人笑呵呵地说:“正是,这会儿天也热起来了,杨梅生津开胃,做菜最相宜。杨梅豆腐啊,梅汁虾仁啊都不错,清清淡淡的。”
  “那今天先做豆腐吧,明天再做虾仁好了。”
  小冬的玉芳阁这边,厨房里头手艺高妙的是一位朱娘子,她将一块豆腐削成许多张,每张都既薄且匀,雪白透亮如上等宣纸。小冬啧啧称赞,忍不住想,这等手艺自己这辈子九成是学不好了,不过秦烈说不定能够办到——该细心的时候,他也一点儿都不含糊。
  ——————————
  章节名呀真难取。。 



第三十五章 做客

  第三十五章 做客
  小冬亲自把豆腐给赵吕送去,赵吕极为捧场,不但杨梅和豆腐全吃了,连汤汁都喝得一干二净,一抹嘴说:“妹妹手艺见长啊。”
  小冬忙说:“我只帮着打下手。”
  赵吕充耳不闻,一副“就是好吃”的陶醉表情,看得小冬汗颜,琢磨着怎么也得学会一两道拿得出手的菜,不能辜负赵吕这么偏心眼儿。
  红芙从外头进来,托着一封信:“郡主,芷郡主打发人给您送了封信来。”
  小冬大为诧异:“信?”
  她接过信来:“送信的人呢?”
  “是个小厮,在前头候着,说芷郡主要他把回信一并带走呢。”
  安王府与景郡王府同在安乐坊,离得极近,小冬倘若想去景郡王府串门,从自家西角门出去,车轿都不用,几步就到。
  所以赵芷才经常把她家当自己家似的来串门。这么近,还用得着写什么信?
  说起来是有好些天没见她了。
  小冬拆开信看,信不长,从头到尾全是赵芷在诉苦,说景郡王妃给她请的那师傅有多么多么严厉古怪,将她折磨得求死不能。景郡王妃一向疼爱她,这次却站到师傅那边儿去,对自己亲生女儿的死活不管不问……小冬一边看一边笑,赵芷在后头说,连这封信也是偷了空才写出来的,请小冬这两天千万千万抽空去景郡王府一趟探探她,也能让她趁机会喘个气儿歇半天云云。
  小冬将信看完,吩咐红芙磨墨,写了一封短短的回信给赵芷,答应明儿就去看她。
  第二天她吃罢早饭让人备车去了景郡王府,还带了一篓杨梅一篓桃子去。景郡王府她也常来,门口的人早就飞奔进去禀报,紧接着赵芷几乎是痛哭流涕的奔出来迎她,活象见了亲人解放军,一把抓住就不放:“你可来了……”赵芷带着哭腔说:“还好你今天来了,要是再晚来两天,兴许就见不着我了……”
  “胡说。”小冬忍着笑:“王妃待你严厉,那也为你好啊。”
  “我情愿她别为我好。”
  小冬摇摇头不理会她,先去拜会景郡王妃。
  景郡王妃保养甚好,看上去不过三十上下,皮肤白皙,说话斯斯文文特别秀气。旁边一溜儿站了四个儿媳妇侍候,两个是亲生儿子娶回来的,两个是庶子娶的。花红柳绿的,一室粉脂香。
  有时候小冬觉得景郡王家简直天天上演的是一部现成的红楼梦式家庭lun理大戏。家中成员之多关系之复杂事件之狗血实在称得上精彩纷呈,天天看都不带重样的,绝不会郁闷——呃,这是对看戏的人来说。对景郡王妃和赵芷她们来说,这日子如果能消停太平过几天那都是奢望。
  小冬向景郡王妃请过安,将带来的两篓鲜果送上,景郡王妃笑得十分慈爱:“你这孩子,回回来都这么客气。听芷丫头说你也不去上学了?”
  “是啊,太后娘娘给了我一个师傅,让我踏踏实实好生学习女红针黹。”
  景郡王妃点点头:“太后娘娘看中的人,想必一定是手艺高超的。”
  “是针工局的吴师傅。”
  赵芷插了句:“我那师傅也是针工局出来的,可没有你家那吴师傅脾气好……”
  景郡王妃瞪了她一眼,赵芷顿时蔫了半截,把话咽了回去。
  呃,看来赵芷这些日子是真的倍受摧残啊。
  说了几句闲话,景郡王妃很是善解人意:“好啦,你们姐妹到后头说话去吧,不用在这儿陪我们。”
  赵芷早就巴不得这一句,立马拉着小冬起身走人。
  若论大小,景郡王府也同安王府差不多。可是安王府才住了几个人?景郡王府里住了多少人?小冬到现在都只知道赵芷嫡亲的兄姐有几人,却没理清那些庶出兄弟姐妹究竟有多少个。
  景郡王虽然文不成武不就,可是在为赵氏宗室开枝散叶方面堪称劳模,安王若和人家一比,那真是太相形见拙了。
  两人还没进赵芷的院子,迎面遇上一个穿青衫的女子,看起来三十左右年纪,头上装着高挑假髻,眉间一道深深的川字纹,嘴唇紧紧抿着,一副不苟言笑的端肃模样。
  赵芷一见她顿时如老鼠见了老猫,忙停下步子:“卢师傅,我这有客人,是安王府的小冬妹妹。”
  那个卢师傅看了她们一眼,裣衽向小冬行礼:“见过郡主。”
  “不用多礼。”
  “卢师傅,我这有客,你也先回去歇着吧,咱们明天再接着学。”
  小冬几时也没见过她对人这样忌惮,等那卢师傅走远了,她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咱们进屋说话吧。”
  “这卢师傅很严厉?”
  “啊!可不是一般的严厉啊!”赵芷连声叫苦:“谁知道我娘从哪里寻来的这么一个人,从来就没见她脸上露出过笑模样儿,坐在那儿半天一动都不动,死死盯着你,活象尊瘟神一样。”
  她说的咬牙切齿,小冬却只想笑。
  “她教的可好?”
  赵芷叹气:“我娘说她的手艺在针工局算是首屈一指的,精通圆州和北地的两种绣法呢。”
  小冬吃了一惊:“那可真是了不起。”
  “什么呀……你说她这么吹毛求疵的为什么呀?我将来又不靠给人做绣活儿挣饭吃,随便学学知道怎么绣不就行了?她可好,绣歪一点儿都让我拆了重来,你看看,我手指都练肿了。”
  小冬仔细看,好象并没有变肿的样子,可看她委屈的那样还是尽力安慰:“能学本事总不是坏事,将来你学好了,先给景郡王和王妃一人做一件绣活儿,他们包准开心,比吃了什么好东西都强呢。”
  赵芷悻悻地说:“我娘也说过这话了,好象从小到大就指着我这个闺女学了针线给她装脸挣面子似的,说不得,就拼命学呗。”
  丫鬟端了木盘进来,桃子和杨梅分别盛在玉白瓷碟和琉璃盘中,杨梅上沾了水珠,晶莹剔透,赵芷也不和她客气,一口一个吃得头都不抬。
  “少吃些,小心倒了牙。”
  “倒了就倒了。”
  赵芷抬起头来,小冬给她递帕子擦手,赵芷抹了抹嘴:“这是前天宫里赏的吧?我家也得了,可是统共那么一点儿,我也就分着几个。我嫂子有了身孕,我娘的心偏得都没法儿说了,一门心思指望我嫂子给她生个白胖孙子,我嫂子现在哪怕说想吃龙心凤肝,我娘只怕也要想法儿让她吃上。唉,我觉得我还没嫁人,却已经成了外人了……”
  小冬拍拍她的手:“别这么想,你想吃什么玩什么,去找我去,反正我现在也不上学了,和你一样天天窝在家里头。”
  “我出不去啊。”赵芷苦着脸:“我娘现在不点头,我就不能出门,只好求你常常过来了,你来了,我那个阴气森森的师傅总得给你面子。”
  “不说这个了,你些天都绣了什么了?让我看看。”
  赵芷把绣篮捧出来,挑出两样:“喏,这是我做的。”
  小冬仔细看过,安慰她说:“做的蛮好嘛,比我强多了。”
  外头传来女子说话的声音,赵芷顿时脸色一变。
  ——————————
  二更会晚些,大家明天再来看吧。
  啊,在这儿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对了,今天是一号,求粉红票票。 



第三十六章 来客

  第三十六章 来客
  赵芷的丫鬟进来回话:“郡主,表姑娘来了。”
  赵芷呸了一声:“她是谁家的表姑娘,说我没空,让她走。”
  丫鬟出去了没一刻,小冬就听着外头说:“表姑娘,表姑娘,我们郡主正有客呢……”
  帘子一掀,一个穿桃粉衣裙的女子走了进来。
  小冬虽然知道景郡王府里时常乱成一团,可这还是头一次闹到她面前来。进来的那姑娘十五六岁,凤眼嘴唇,身姿窈窕,笑吟吟地说:“这位想来是小冬妹妹了吧,我姓徐,单名一个雯字。”
  小冬听成“单名一个蚊子”,险些笑场。赵芷在她身后小声嘀咕:“狐狸精。”
  小冬不知道这是赵芷家哪个亲戚,望着她等她解释。赵芷没好声气:“这是我四嫂的娘家表妹。”
  呃……小冬连她四嫂似乎都没说过话,更不要说她的娘家表妹了。这位徐姑娘当真自来熟,没人请她进她也进来了,没人理会她已经开口自说自话的和人称姐道妹了,赵芷满脸都写着“讨厌”,她权做没看见,一斜身就在桌边坐了下来。
  “哟,这蜜桃是贡品吧?到底与市卖的不同,听说望乡贡上的桃子就是好,皮薄汁多,赛似蜜甜……”
  这位徐蚊子姑娘当真能说会道,就算小冬和赵芷都不开口,只她一个人撑着居然也不冷场,说完了桃子说杨梅,说完了杨梅又赞起小冬身上穿的衣裳来。俗话说抬手不打笑脸人,她殷勤陪笑,小冬只好嗯,啊,哦的应着。不想蚊子姑娘一说便滔滔不绝,坐下来便没挪动过,一直说到正午时分,赵芷忽然起身:“小冬,你该回去了吧?”
  小冬原也没打算在景郡王府用饭,不过赵芷渴盼她来解救,现在却忽然要送客,不免让小冬有点意外。
  “嗯,是该回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