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时衣-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后三个小尾巴一个跟一个跳下车来,福海看了小冬一眼。
  “这是家里亲戚的孩子,姓李。”
  福海恍然,他也听说过,不过没想到小冬把他们一块儿带来了。
  李家三个孩子平心而论并不讨人厌,即使顽皮捣蛋过了头,看着还是活泼可爱,充满朝气。燕子到了陌生地方,看来淑女得多,土生个子最高,保成和他哥哥比显得更秀气一点。
  小冬领着这三个孩子去见安王。
  安王到了夏天总是更清瘦些,穿着件青布直裰,腰系玉带,小冬先行过礼,安王笑着说:“过来我看看。”
  小冬站近了些,安王把她从上到下打量过:“嗯,气色不错。看来秦烈没敢欺负你。”
  “他敢,”要不是当着人的面,小冬很想冲安王撒个娇:“爹和哥哥可饶不了他。”
  后头李家三兄妹也行过了礼,正眼瞅着安王,三双眼乌漆漆圆溜溜的。
  燕子不确定地开口:“你……真是王爷啊?”
  安王点头一笑。
  燕子十分好奇:“可是王爷不是也穿黄袍的吗?”
  小冬看着安王镇定正若的表情,觉得老爹的涵养功夫实在高深莫测。
  “王爷为什么一定要穿黄袍呢?”
  小冬已经预料到燕子下一句是什么了,果然她说:“戏台上的都穿嘛。”
  安王也有黄袍,可是在自己家里没事儿穿那个做什么?哪有布袍来得舒服自在?
  安王呵呵笑了:“戏台上的人不穿黄袍,看戏的人就当他是王爷了。”
  燕子点点头:“对。你不穿黄袍也是王爷。”
  真是大实话。
  小冬觉得带李家兄妹来也不是件坏事,起码童言童语的安王听着也开心。
  王府里头太安静了,缺少笑声。
  等赵吕一回来就更加热闹了,赵吕不是自己一个人回来了,还带了三四个年轻人,都穿着戎装佩着宝剑,看来说不出的威风土生和保成兄弟顿时两眼放光,一左一右地扑了过去,保成伸出手,讨好地问:“这位大哥,这……这是真盔甲啊?能让我摸摸吗?”
  赵吕很是大方,一挥手准了,兄弟俩顿时一起上下齐手。小冬忍着笑走过去:“哥哥怎么穿着这一身儿就回来了?”
  “上午去了校场,赶着回来就没有换。”赵吕不由得伸手想摸摸小冬的头,可是一看自己手上又是灰又是汗,又缩了回去:“我先去洗把脸,回来陪妹妹说话。”
  “好。”
  赵吕朝一边走,李家兄弟舍不得撒手,被他一左一右的拖走了。燕子有些羡慕,不过她再怎么顽皮也是个姑娘,不能象她两个哥哥一样扑上去一通乱摸。小冬拉着她的手:“我去厨房看一看,你跟我一块儿过去吧。”
  燕子不情不愿,也只能答应下来。
  小冬挽起袖子,亲手炒了一道笋尖银芽,又蒸了一个蜜渍肉脯,燕子在一边儿转来转去的,说是打下手,不如说是看热闹。
  “婶子,我能尝尝吗?”
  小冬递了个勺给她:“尝尝吧。”
  燕子舀了一点肉和汤汁尝尝,点头说:“婶子你手艺真不错,比我锦凤婶子强多了。她就做过一回菜,还烧糊了。”
  “是么?”小冬记得以前锦凤是不谙厨艺的,想不到过了这么几年,她还是老样子。
  “是啊。就是他们成亲之后嘛,我家的那几个老叔叔婶子都来了,要吃新娘子做的饭菜。嘿,结果我嫂子就烧了一个滚肉,还成了糊肉了。”
  “我做的其实一般,也不是天天做的。”
  燕子又尝了旁边的点心:“嫂子,你为什么会嫁我秦叔呢?你是郡主呀,郡主不都要嫁什么大才子,大将军的么?”
  小冬寻思着,这八成又是从戏上看来的。
  “哪有啊,皇室郡主多得很,个个要嫁才子,世上哪来这么多才子啊。”
  “这倒也是。听说我们那儿也有人家娶了郡主的。”
  小冬手一顿:“是么?”
  “嗯,听人说过。”
  “你给我讲讲。”
  燕子用力的回想:“我也不知道真假,就是听人这么说过一句,多半不是真的。真是郡主的话,肯定很神气,很威风啊。”
  那可不是。
  如果真是赵芷的话,她绝对威风神气不起来。
  因为她是个坏了事的郡主,她爹景郡王已经被玉碟除名了,她自然也……不再算是宗室郡主身份。幸而皇帝没有追究出嫁之女,不然赵芷怕也会被牵连获罪。
  ————————————
  好想把儿子一起打包带走啊~~~呜呜,要有两周见不着他了~~
  出行倒计时中……
  5号晚上的火车。
  以前特别怕出门的。
  现在不知道为什麽,突然期待起来。
  我想我期待的不是出门的经历,而是……出门本身。可以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的面孔。 异乡的景色,不熟悉的口音,陌生的城市,吹在脸上的风…… 



第九十七 返乡

  第九十七 返乡
  燕子剥了两粒花生扔进嘴里:“是上回我婶子带我去镇上闲逛的时候,那些人知道我家里过得好,买东西舍得花钱,拿了一匣子首饰给我们挑,说是一位郡主的东西。我当时不信,我们那儿天高皇帝远的,哪来的什么郡主。那人言之凿凿,说就是位郡主的。我婶子倒是很识货,说那些东西的确是京城的式样手工,有两件还是内府的,旁的地方可做不来。”
  “你们……买了吗?”
  “我婶子说她不喜http://www。345wx。com欢京城的东西,所以就看看算了。”
  小冬点了点头,燕子善意地提醒她:“婶子,那个该起锅了吧?”
  “哦。”小冬他掀开蒸笼,热腾腾的白气一下子涌出来,带着一扑股鼻的香。
  燕子又忍不住了,取了筷子夹了一块儿尝味儿。
  “婶子,要是我能多住些天就好了,我想和你学学做菜呢。”
  小冬一笑:“你不想家?”
  燕子顿时泄了气:“想……不过我们回去肯定要被罚一顿。”
  这是当然的。都发展到烧房了还不罚?那说不定下回就杀人了。
  “婶子,你要不要去遂州啊?”
  小冬怔了下,遂州啊……
  虽然她从来没去过,可是她对那里……一点也不陌生。
  秦烈曾经许多次和她描述过,遂州的景色有多么天然秀美,那里是他的家乡。
  小冬也十分心动——
  但是……她和秦烈计划的是,要么过年时回去,要么明年春夏之交回去,天气不会很热,水路陆路都好走,到遂州过个夏天,权当避暑了,等过了夏天的时候再回京城来,还能赶在下第一场雪之前到京城。
  赵吕的几个同袍大约是对安王这么个位高权重的王爷有些发怵,没留下吃饭,但是有李家兄妹在,这场面也冷清不了。在安王面前也很放得开,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吃相虽然不粗鲁可也绝不斯文,安王府的厨子为了郡主回娘家特意大展身手,吃得李家三小眉开眼笑。
  看着他们的吃相,连安王都比平时多添了半碗饭。
  小孩子的纯真一点儿不掺杂,他们心中还有没有权势的概念,对安王是纯粹的好奇而不是象旁人一样是为了什么才来讨好。安王显然心情很好,几乎有问必答。
  燕子眼睛圆溜溜的,忽然问了句:“王爷,你能让婶子和我们一起回遂州吗?”
  小冬一怔,安王显然也有些意外,不过他是何等城府,脸上当然不会露出什么来,只笑着问:“怎么?”
  燕子的筷子在碗沿儿划来划去,有些忸怩:“我们……其实是偷偷从家溜出来的,跟着石家姐姐一起来的京城。在家……闯了点儿祸。要是我们自己回去,我叔肯定饶不了我们……嗯,烈叔和婶子要是一块儿回去……”
  小孩子也狡猾呀。
  安王笑了。
  当然,要是秦烈把他们送回去,当着客人,家里长辈当然不能教训的太狠了。再说,秦烈肯定会替他们求情的。要是小冬一块儿回去,那把握就更大了。
  小冬气也不是,乐也不是。
  小孩子狡猾归狡猾,但是他们的狡猾显得很稚气可爱,并不招人讨厌。
  安王忽然说了句:“小冬,你和秦烈是怎么个打算?”
  “我们原打算,要么回去过冬,要么明年回去消夏。”
  安王点点头:“其实你们今年回去也好。这几个孩子看着就不老实,别回来半路上再跑了。”
  小冬也是这么担心的。这三个孩子实在太不让人省心了,虽然秦烈说派人送他们回去,可是他们在遂州闯了祸被关起来,还能偷着跑来京城呢,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可是……”小冬很是犹豫。
  说来说去,其实,是她舍不得安王和赵吕。
  刚刚出嫁,还在适应新的宅子和新的生活,陡然间要去那么远的遂州,心里不可能不忐忑。那里对她来说是全然陌生的,那里也没有宠着她的安王,护着她的赵吕。秦烈……秦烈是她的丈夫,可是,她毕竟同他生活的日子还很短。
  再者说,在这个时代出一趟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现代一切好说,买张机票,一个小包就成了。可是在这个时代,吃的穿的用的样样要备齐,乘车乘船坐轿,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小冬还没有去过远处,顶多是去山庄消闲,那不过一天两天,和这样的长途跋涉是两码事。
  其实还有一方面原因,他们不急着回去,是因为遂州虽然是秦烈的老家,可是他在那里除了秦氏也再没有亲人了。林家那边都差不多是仇人了,秦氏的娘家……那也早就一刀两断了。既没有亲戚要拜访,也没有祖坟祠堂要祭扫上供。这时候人们说割不断的乡土情,其实多数是对亲族的眷恋。秦烈没这种牵挂,自然不急着回去。
  “回去看看也好,遂州……”安王有些出神:“你母亲是在宿安出生的。你要是经过了,可以去看看……”
  啊……
  是啊,那里也是姚青媛的家乡。
  小冬对这位母亲的眷恋并不深。一是因为她有前世的记忆。二是,姚青媛走得太早,一直以来抚养照顾小冬的都不是她,如果说起来,胡氏更象一个母亲。她照顾她十几年,小的时候替她穿衣穿鞋,喂她吃饭,哄她睡觉。等大一些了,许多女孩家的道理规矩也是先由胡氏教导她……
  “也好……回去,我同秦烈商量一下。”
  燕子和土生兄弟俩对望一眼,露出得逞了的微笑。
  这三个孩子八成早就琢磨着给自己找靠山好避免挨罚吧?当时找到京城来估计也是这样想的,可没料到来晚一步,李万河和秦氏已经走了。他们要是再被秦烈送回去,李万河估计不光要和他们算烧房子的账,还有他们离家偷跑上京城的账。两罪并罚,肯定轻不了。
  赵吕倒是露出不舍的神情:“父亲,妹妹还从来没远离过京城……”
  “早晚总是要去看看的。”安王若有所思:“若不是俗务缠身,我也真想去看一看。”
  赵吕闭上嘴巴闷头吃饭。
  小冬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回去后同秦烈商量此事,秦烈倒是十分开心:“现在去也好,正好刚下过了雨,往后这些天,天气应该不错,路上也应该好走。”
  “可是……”小冬轻声说:“我还从来没离过京城……”
  而头一次离开,就去遂州那么远的地方。而且一路上水陆辗转……
  秦烈笑着搂住她:“这有什么,将来我还想带你去更多地方呢。你知道么?一直向西,过了洮州,就是你哥哥曾经驻守过的叶安。从那儿再向西,出双井,过丹霞,就是一片大漠。我曾经走过两次那条路,沙漠白天酷热,可是晚上又极寒,裹着皮袄还冻得人簌簌发抖。守夜的时候,月亮显得特别的近,似乎一伸手就能摸着。天是墨蓝的,星子比最明亮宝石还要美丽璨灿。月光照得远远近近的沙丘一片银白如霜,就象落了一层雪一样,美极了。那会儿我想起你,想起自己走过的很多地方——我想都带你去看一看。这天下大得很,处处都那样美丽……”
  小冬被他描绘的美丽打动了。
  是的,她的视野太狭窄了,只困在京城这么一块四四方方的天地里。这个时代的女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她一直也不觉得自己这样生活有什么不妥。
  可是秦烈却给她打开了另一扇门。
  这个世界很大,不光只有京城这么小小的一块天空。
  “嗯……”小冬轻声说:“你让我想起坐井观天的故事,我就象那只青蛙一样,坐在井底,不敢跳出去。井底虽小,可是安全……外面的世界虽然广阔美丽,可是却也陌生,充满了危险。”
  “不用怕,有我在。”
  小冬向他微微一笑。
  是的,她又不是自己一个人。秦烈象座山一样稳健可靠。
  更何况,只是回一趟老家。四公主那么娇贵挑剔,还跟驸马一同回乡祭祖呢。虽然回来后百般抱怨……
  “那,好吧。”
  一锤定音。
  突然间就要面对许多事情,出行的准备工作可不轻省,要穿的衣裳,准备的吃食、药材,光这些东西就能装大半船,铺盖,平日看的书,茶壶茶杯碗筷,甚至脸盆,漱盂,马桶这些也都要带。小冬有些诧异:“这些……也带着?”
  胡氏重重点头:“要带着。”
  呃……
  小冬问秦烈,秦烈也点头说:“既然能带得了,那就带着吧,不然在外面你会很不习惯的。路上最好的客栈,里面的东西也就是那样,何况在船上要消磨许多天,不带着的话,难免处处不方便。”
  小冬很想表白一下自己并不娇惯——可她这十来年的确是娇生惯养下来的。让她用不洁的马桶,附着水圬的脸盆,或是粗制的那些用具,她……呃,可不能打包票说自己一定适应得来。
  还有就是带什么人去,胡氏是一定跟着的,虽然小冬劝过,觉得她不比年轻人,还是留守在府里得好,可是胡氏十分坚持,似乎小冬离了她饭也不能吃觉也不能睡了一样:“郡主要让我留下来,我肯定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担忧。”
  至于其他人,红芙打理小冬贴身的活计,什么梳头更衣端茶叠被的全都是她来,所以她是必带的。红荆沉默寡言但是心细谨慎,也是要带的。其他人就由胡氏筛了又筛选了又选了,最后可儿妙儿几个也得以随行。
  李家兄妹三人也激动得天天上窜下跳,京城虽好,可他们毕竟想家,已经是归心似箭了。
  府里筹备着,其他出行的大事,车船安排,护卫人手什么的都是秦烈在张罗。
  小冬忙得头晕,可是忽然想起件事来。
  那位石秀姑娘,是留在京城她表兄处?还是跟着一起回遂州?
  ————-
  啊啊啊啊,明天就要出门啦,好紧张好紧张。。
  求票票。。
  出门期间俺也不会断更的。。握拳 



第九十八 疑惑

  第九十八 疑惑
  小冬猜的一点儿没错。不但石秀要跟他们一起回遂州,甚至安王还送了一个人来。
  张子千。
  小冬十分惊讶,请张子千进来坐下,上了茶。他们曾经共患难过,说话也不用多顾忌:“你怎么会想去遂州的?”
  张子千说话也坦白:“我早就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虽然王爷收留我,我却见识短浅帮不上什么忙。正好这一回和你们一起上路,得麻烦你们多照应了。”
  小冬说:“这是哪儿的话,快别这么见外。我也是头一次出远门,咱们这回可是互相照应。”
  小冬也问了安王,她觉得张子千说的固然有理,但应该不是全部原因。不过安王说的却也和张子千一样。
  张子千只带了一个薄薄的小包袱,一个长随。相比之下,小冬简直汗颜。看看她自己那大包袱小行李,如同搬家一样,再看看人家,这才象个出门的样子,轻装简从,两袖清风。
  但是要让她象张子千那样,她肯定办不到。别的不说,光是衣裳就是好几大包袱。同样都是没出过远门的人,差距实在太大了。
  张子千的到来并没有让小冬有什么烦恼。相反,张子千多少算是娘家人,有他在,小冬还觉得有种踏实的感觉。
  另一个的的确确是麻烦。
  想到石秀,小冬的心情就轻松不起来。
  小冬当然不想让她留在京里,可是回去的这一路上,难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知道别人一直惦记自己家地里的东西,就算她偷不走,可老这么惦记着也让人不舒坦啊。好象吃了一口凉凉的夹生饭,就这么噎在喉咙里头,咽不下,吐不出,堵得发闷。
  好在把她送回遂州交给她家人,这件事总算可以告一段落。
  还有,小冬想着,他们路过屏州,也许可以见到赵芷。
  究竟燕子说的那些被卖的首饰是不是赵芷的?当时景郡王妃给了她那么丰厚的陪嫁,光是压箱的金银,也足以吃穿不愁,怎么会落到要卖首饰的地步?她过得好不好?是不是婆家的人欺负了她?
  也许,都是自己在杞人忧天。那首饰未必是赵芷的,或是旁人以讹传讹,打着内造的旗号想多抬抬价。
  小冬进宫去请安,也顺便辞行。圣慈太后病已经渐好了,精神也好得多了。听说小冬要去遂州,她倒是出了一会儿神。
  “不是说,今年不去么?”
  “是突然了些,”小冬解释说:“也不会待太久,冬天下雪之前会赶回来的。”
  “嗯,去吧,出门在外不比在家中,什么事都得当心,不要伤风着凉,不要贪吃积食,也别任性的增减衣裳,不太平的地方一定不能去。”
  “是,我记下了,太后娘娘。”
  “其实若能够,我也想出去走一走。”圣慈太后说:“从十几岁进了宫,这么些年最远也就去过温泉行宫。”
  小冬笑盈盈地握着她的手说:“那,我把路上见的风景拣好看的画下来,带回来给您看。”
  “好。”圣慈太后吩咐采姑去取东西,过了一会儿回来,是各式各样的常用的药丸。什么祛痛丹啊八珍丸啊桑杏散啊,甚至还有外用的药膏药酒,另外专治晕车晕船的药更是大大的一包。小冬忙说:“这些我也都备了。”
  “多带一些,有备无患。宁可现在琐碎些,别到了要用的时候却没有。太医院制的这些也比外头买的强。”
  正说着话,四皇子来了。他大概是刚从集贤堂回来就急急赶过来,一脑门的汗,小脸儿热得通红。
  “给太后娘娘请安。”
  “你看你,怎么走这么急?”圣慈太后吩咐人:“把那冰糖银耳雪梨羹端一碗来给他。”
  四皇子小声说:“那个甜腻腻的……太后娘娘,我还想喝上次那个冰镇酸梅汤。”
  “那个不成,太凉了,太医还说你脾胃虚,不合吃那样冷的。我也嘱咐过你身边的人了,让他们不能给你冷的东西吃。”
  看来四皇子很投圣慈太后的缘哪。
  以往除了小冬自己,还没见过哪位皇孙公主能让圣慈太后这么关切唠叨呢。
  不过,想想也是,四皇子没有亲娘,虽然有皇后照看,可是皇后对待二皇子那套明捧暗杀的手段,小冬也是心里有数的。圣慈太后和其他的孙子,孙女都不亲近,那是因为前期还有圣德太后夹在其中的缘故。现在到了四皇子这儿,却没有什么妨碍了,四皇子来得也勤,圣慈太后待他也慈蔼。
  “小冬姐姐,”四皇子走到她跟前:“听说你要出远门了?”
  “嗯,是啊。”小冬替他理一理头发。四皇子还没戴冠,头发还束成童子的样式,颈上戴着一个黄澄澄赤金镶宝石的长命锁,气色好,精神好,渐渐不再象当初女孩子似的精致苍白文弱,有种男孩子的虎头虎脑的气势了。
  “我也想去。”
  小冬一笑,还没说话,圣慈太后说:“你还小呢。”
  “可是,那天那三个孩子也不大啊,还不是大老远从遂州跑到京城来了……”
  他还没忘了李家兄妹呢。嗯,也是。宫里没什么和他同年龄的孩子,去集贤堂读书,两个伴读也都比他大,十分老成沉稳。再加上李家兄妹三人鲜活生猛,吃相惊人,他印象不深刻才奇http://www。345wx。com怪呢。和他们一比,他平时见的那些人都和木头一样。
  “所以这回就要把他们送回去,回去了肯定会重重挨罚。”小冬把后果讲得严重点,以免四皇子也生出什么离家出走玩玩的心思——那可就糟糕了。
  李家兄妹三个和石秀能大老远从遂州来到京城,多半原因是他们从前就常常出门,土生年纪不大,已经跟李长河跑过商队去过一次婆夷国了。他们的结实泼辣和四皇子不是一个级别。
  圣慈太后问起李家兄妹三人事情来,小冬拣要紧的说了,圣慈太后又是摇头又是笑:“大胆,荒唐。他们也不想想,路上万一有个闪失,那得让他叔叔婶子心里一辈子过去。两个男孩子就罢了,怎么把妹妹也带上?女孩儿家更吃不起亏。”
  “是啊,秦烈也是这样训他们的。可惜你训他们也不疼不痒,要打吧,终归又不是自家的孩子。”
  “说的是。”圣慈太后说:“赶紧送回去交给他自家叔叔,你们就不担这个干系了。”
  四皇子有些怏怏不乐,一口一口象吃药似的吃那冰糖银耳雪梨羹。采姑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