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时衣-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这就是皇室的精英教育?
  安王似乎没有教他什么,一切只让他自己说,自己想,自己去体会揣摩,而不是自己告诉他该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小冬不太懂得这种办法好不好。不过,有句话她知道。
  旁人给的东西,终究不是自己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等安王和赵吕聊完,又过来问小冬:“今天见着秦女了?”
  安王也知道她?
  小冬点点头,说:“她唱的曲很好听。”
  “下次请她来府里给你唱了听。”安王摸摸她的头:“你母亲喜好音律,尤擅箫管,你也该学一学才是。教坊中现在也有两个不错的教习,可以请了来教你。”
  安王顿了一下,好象还想说什么,但是没有再说,取出一个小小的盒子来,打开来之后,里头赫然也是两枚菩提果。
  “你和哥哥一人一枚。可不要再当成什么点心果子给随便吃了。留着当用的时候再用。”
  呃,上次他们分吃菩提果的事,原来安王爷也知道了——
  小冬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告诉过安王这件事,也许赵吕说过。
  也可能,安王对于王府里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一清二楚的?
  沈芳沈蔷姐妹第二天就把那锦织袋佩上了,还别说,虽然是胡人的东西,可是串了梅花绦,下面又缀了排穗流苏,看着倒别有意趣。
  胡氏替小冬结好辫子,轻声说:“对了,后日是初九,太后召郡主,还有两位沈姑娘入宫呢。”
  “初九?”这日子有什么说头?
  “太后娘娘每月初九的时候,总会召宗室命妇,郡主、小姐们进宫。只是例行请安叙话。”
  小冬拉过辫梢看了看,这一世她的头发和前世一样,虽然黑似乌木,柔滑如丝缎,可是头发却不密。将来她想如那些贵夫人一样梳起如云发髻的话,那非用假髻填梳不可。胡氏倒是笑微微地说:“都说贵人不顶重发,郡主是好命的,有福气。”
  虽然她这样说,小冬还是希望头发能生得更浓密些。
  沈蔷愣了:“进宫?”
  “是啊。”胡氏把木梳上小冬落的细细的头发收起来放进一只白绢织就的袋子里头,红英手脚麻利将镜盒妆奁收拾整齐。小冬身量矮,坐在椅子里两脚沾不着地,胡氏将她抱下来,对沈蔷说:“两位表姑娘到京城也有段日子了,宫里头自然知道。圣德太后娘娘一向喜http://www。345wx。com欢年轻的晚辈,再说,再过上一年半载,郡主该进学了,蔷姑娘你自然是要做侍读一起入学的,到时候可是要天天进宫的,还是早些习惯的好。”
  沈芳轻声问:“蔷妹妹也能进集玉堂读书么?”
  胡氏笑着说:“按例,公主是可以选两名伴读的,我们郡主可以带一名,不过别家郡主有带一名的,也有家里托着关系想进内学堂,给姑娘增点才气名气的好说亲的,所以带两名的也有不少。看王爷的意思,必是蔷姑娘了。”
  是的,沈芳点了点头。
  她的岁数比小冬大得多,伴读的差事落不到她的头上来。
  而且,家里人送她们来时,只怕已经想好了。沈蔷能给郡主侍读,多结识些人。而且曾经给郡主侍读,又在宫中念过书,将来嫁人的时候身份自然给抬高了。
  而她……家里人更希望她能和赵吕……
  沈芳一整天都有些恍恍惚惚的,连管事福海特意差人来给她们讲解宫中礼法,该如何行礼,称呼,该避忌什么注意什么,她都屡屡走神,还没有沈蔷听得认真。
  “芳姐姐,你今天在想什么?一下午都神不守舍的。”
  沈芳回过神来,微微摇头:“嗯,也没什么……”
  “是不是想到要进宫,心里没底?”沈蔷说:“我也有点儿怕。不过,听说圣德太后娘娘是极好的人,圣慈太后娘娘性子孤清,不太好……”
  “别乱说,你懂什么。”
  沈芳记得母亲说过的,圣德太后陈氏无子却一直得先皇爱重,中宫之位牢不可破。若没有心机手段,这位置怎么坐得稳?皇帝的生母是圣慈太后王氏,可是王氏到现在依然要在陈氏面前执妾妃之礼。皇帝的正宫皇后李氏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可是**中但凡有大事还是要听陈氏的。
  这事儿很不妥。
  母亲是这样说的,伯母也是这样说的。
  如果是皇帝的亲娘圣慈太后当家做主,或是皇后李氏执掌宫权,都好。
  “只怕早晚会……”母亲虽然没有说下去,可是沈芳想得出来。
  只怕早晚会出乱子。
  现在这个时候,圣德太后召她们一起进宫去,只是为了看一看这么简单吗?
  沈芳可没有沈蔷这么乐观。
  初九那天又是起了个大早,这回赵吕不能陪她,他得上学去,虽然同乘一车,可是进了宫门就分开了。
  进宫这种事也是一回生二回熟,相比起沈芳和沈蔷来,小冬算识途老马了。
  殿中依旧是衣香鬓影,满眼缤纷。小冬和头一次来的时候感觉不太一样——上一次她总觉得自己是掉进了蜘蛛精的盘丝洞了,眼花缭乱难辨东西,一屋子女人香得呛人。
  这回也不用东张西望,先拜倒给太后请安。
  圣德太后笑眯眯地说:“快起来吧,”又跟旁边的人说:“今天可算跪得稳当,没东倒西歪的。”
  小冬站了起来,沈芳和沈蔷接着叩拜行礼。
  “哟,这就是沈家的两个丫头?上前来我瞧瞧。”
  沈芳和沈蔷走到她身前,圣德太事挨个看了,笑着说:“都很好。”吩咐人赏出两份儿见面礼来,又拉着沈芳的手说:“这丫头倒是很象她姑姑。我记得萍丫头头一次进宫的时候,也是这么大吧?”
  圣慈太后淡淡地说:“也就是十二三的年纪。”
  “是啊,我那时候还说呢,这姑娘品格好儿,既文静又大方,谁娶了她可真是有福气,结果她后来果然嫁了端儿。”
  安王的名字就是赵端。
  沈芳含羞低头,圣慈太后又问:“听说沈三也到京城了?”
  “正是,堂兄他随世子在集贤堂读书。”
  “我可听说他是个有名的才子,河东可真称得上是地灵人杰啊。” 



第二十三章 礼物

  这一回的主角不是小冬了,变成了沈芳和沈蔷姐妹俩。大的温柔文静,小的活泼机灵,很是抢眼。小冬腾出空来打量屋里的人,上回她可没来及一一细看。
  皇后依旧是全副披挂,金光灿烂。
  但是这次,离圣德太后极近的地方,还坐了一个宫装美人。
  她一身粉缎宫装,妆容淡雅秀丽,坐在离圣德太后不远的锦墩上,她身后立着一个穿淡绿衫子的宫女,这一身绿,衬着她的一身粉,仿佛春天里头初绽的粉茶花。虽然是冬日,却有一股春意盎然的温煦和软,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
  如果她是皇帝,也肯定会喜http://www。345wx。com欢和这样的美人在一起。
  小冬的目光没来及收回来,被打量的人也发现了她,朝她微微一笑。
  身旁宫人对小冬说:“这是明贵妃娘娘。”
  哦啊,原来这就是明夫人的姐姐。
  据说明贵妃在宫中是极为得宠的,有的时候说话分量比皇后还重。
  是不是就因为这个原因,自己家中那个明夫人,虽然安王不待见她,可也只是把她远远供起来?
  小冬朝前走了两步,朝明贵妃屈膝行礼。不等她蹲下身去,明贵妃忙扶她起来,笑着说:“郡主不必多礼。上一回你进宫来,偏我身上不好,没有见着。后来还是听芷儿说见着了你。”
  明贵妃的声音就象廊前风铃,声音脆而绵软,听着让人觉得身上有些麻酥酥的。
  要论起相貌,明夫人比明贵妃还美三分,但是明贵妃言谈举止让人觉得如沐春风般舒服。
  有时候,气质比相貌要重要得多。
  因为皇宫里不缺美人,再好看的脸,不等衰老已经看烦看厌了。
  可是气质不一样,气质是不会老的。
  明贵妃能得宠,果然有道理。
  明贵妃的手温软滑腻,挽着小冬坐在她身边,轻声问她在京城住不住得惯,爱吃什么,平时在家做什么消遣。小冬或是答两个字,更多的是低下头不说话。
  “再过段时日,你就能进学了,和你五姐姐她们一起读书。”明贵妃柔声说:“你五姐姐也一直说想要个小妹妹呢,你要有什么不懂不会的,尽可以问她。”
  小冬拈着荷包上的穗子,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圣慈太后忽然朝这边招了下手,小冬怔了下,一旁宫人忙说:“郡主,太后娘娘叫您过去呢。”
  小冬有些意外,她见了圣慈太后两次,可两次都没有说什么话。
  宫人领着她到了圣慈太后跟前,圣慈太后摸摸她的头,轻声问:“饿不饿?”
  小冬摸摸肚子,点了点头。
  圣慈太后扶着宫人的手缓缓站起身来,朝圣德太后说:“姐姐,时候不早,我就先回去了。”
  圣德太后微笑着说:“你去吧。”
  圣慈太后携着小冬的手说:“你跟我去。”
  小冬和圣德太后行了礼,跟着圣慈太后出来。太阳已经升了起来,小冬抬手在脸前挡了一下,阳光从指隙间流淌过来,她的手小小的,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象是乳冻一般。
  经过偏殿时,圣慈太后忽然指了指后面一排矮房说:“我还做昭仪的时候,就住在那里。”
  小冬转头去看了一眼,圣慈太后说了这一句话,又继续朝前走,小冬急忙跟上。
  圣慈太后一直不说话,等早膳摆上桌,才轻声说了句:“吃吧。”犹豫了一下,又说:“也不知道你喜http://www。345wx。com欢吃什么。”
  圣慈太后的早膳和圣德太后那儿可差太多了,不论是品目还是器具都次了一等。当然也绝不会不够吃——就是让人觉得有些心酸。
  小冬倒是真饿了,早上胡氏让她垫两口点心她不肯。她在桌上看了看,指着黄灿灿的南瓜小米粥说:“要那个。”
  圣慈太后忙招呼宫人替她盛粥。
  圣慈太后这儿也没有那据说极昂贵稀有的百草羊乳羹。
  隔着袅袅热气,圣慈太后的脸容清丽,一点儿看不出是已经做了祖母的人。
  当然,她一定是美人,不然,她怎么可能当上昭仪,先生下皇帝,又生下安王,现在还能做了太后。
  小冬只是好奇。
  圣慈太后前两回见她都显得十分冷漠,这次却主动把她邀了来——这是为什么?
  小冬现在有个模糊的概念——皇宫里的人,绝对不会做没有目的的事情。
  不想那么多,先填饱肚子再说。
  南瓜小米粥熬得软稠如蜜,香喷喷的味道极好。小冬连喝了两碗,还吃了两个水晶包子一块枣泥糕,才满意地打了个饱嗝儿,放下了调羹。
  圣慈太后问:“够么?要不要再添些?”
  “够了。”再吃她的小肚子都要撑破了,拍一拍,现在都撑成鼓样了。
  奇http://www。345wx。com怪,也许是一起吃饭拉近了她们之间的距离,小冬现在看着圣慈太后,感觉仿佛是认识了很久的并不陌生的长辈一样。
  也许是因为……虽然圣慈太后话不多,可是她看小冬的目光,就象小冬的乳母胡氏一样。
  那种看她吃比自己吃还幸福的那种目光,小冬天天可以在胡氏那里感受体会到,已经太熟悉到闭着眼睛都不会产生错觉的地步了。
  毕竟……这个看起来不过人过中年的十分美貌的圣慈太后,可是她的亲祖母啊。
  “来。”
  圣慈太后打开一个盒子,递给小冬:“这些给你。”
  小冬伸手一接,盒子比想象中重得多,她差点没抱住。
  里面满满当当的,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首饰。
  “这些?”
  “是从前……先帝赏的,我是用不着了。”
  这盒子里的东西,恐怕小冬将来什么也不干,躺着吃躺着花也够她挥霍一辈子的。
  看来先头的皇帝……呃,也就是她的爷爷,对圣慈太后真是偏爱啊。这盒子里的东西可都不是平凡货色。
  一向寒酸窘迫的圣慈太后居然一出手就是这么价值连城的宝贝,这反差实在太大了。如果是圣德太后有这样的私房,那倒一点不让人觉得奇http://www。345wx。com怪。
  圣慈太后看起来就象是恶婆婆身边的小媳妇一样,可是……
  可是为什么给她?皇帝也有好几位公主啊。而且她们生长在宫中,和圣慈太后怎么说也比她要亲近得多。
  圣慈太后为什么要送给她这些呢?
  “好好收着,将来……给你做嫁妆。”圣慈太后摸摸她的头:“我让人给你送回王府去,这个不要告诉旁人,知道吗?”
  小冬呆呆地点了点头。 



第二十四章 学堂

  圣慈太后又打开一个小些的盒子,里面是四枚菩提果。
  “这个你随身收着吧,就算不吃,放在枕头边儿每天闻着,也有好处。”
  简直象做梦一样,小冬从圣慈太后那里出来,还晕乎乎的回不过神来。
  那么,那么值钱的,漂亮的珠宝首饰——全归她了?
  而且她和圣慈太后仅仅见过三次面,说的话满打满算也就十句?二十句?不会再多了。
  还有,她袖子里还沉甸甸的放着四枚菩提果呢。
  不是说这果子稀罕珍贵之极吗?可是这么短短的日子里,已经在她面前出现第三回了。
  赵吕一回,安王一回,然后圣慈太后这里一回。
  红绫小声嘱咐:“郡主小心脚下。咱们是不是去寻两位表姑娘,然后再出宫?”
  “胡妈妈呢?”
  “去内府去查领郡主的东西去了,上回做的冬衣好象有两件没做好,胡妈妈肯定得耽误半上午呢。”
  “哦啊……”小冬眨眨眼。
  这种感觉真不赖,突然间觉得自己特别有钱——
  宫人已经去问了消息回来:“郡主,两位表姑娘已经离了蓬莱宫,去集玉堂了。”
  小冬十分讶异:“集玉堂?”
  沈芳和沈蔷又不上学,去学堂做什么?这又不是能随便串门的地方。
  宫人解释说:“圣德太后娘娘刚才将沈姑娘指给四公主做了伴读,让高女官领她去集玉堂四公主那里去了。还有,沈姑娘以后就不住安王府了。”那个宫人生恐小冬不明白一样,补充了一句:“是沈芳姑娘。”
  小冬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就吃个早饭的功夫,沈芳怎么就成了四公主的伴读了?明明来时是三个人,可回去时只剩下了两个?
  小冬的呆滞被红绫和其他人认为是她并不明白刚才宫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宫人解释说:“四公主原来的伴读是袁将军家的二小姐,上个月她订了亲事,须留在家中备嫁,所以学堂是不能来了,正好沈姑娘和四公主只差一岁,所以……”
  理由当然是堂皇的,充份的,好象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一刻完美的重叠在了一起,恰恰让沈芳赶个正着,于是乎,被太后随手钦点为四公主的伴读了。
  表面上迷惑而平静的小冬正在肚子里嚎叫——哪有这么巧的事啊!
  可是她只知道这个指派有不对劲的地方,却不知道有什么不对劲。
  毕竟,从前的她没经历过这种无声的,不见刀光血影的宫闱搏杀。这皇宫里的哪一个人,哪怕是看起来应该天真无邪的六公主,在勾心斗角争宠倾轧上头的本事都比她要强得多得多。
  更何况现在出手的是高高在上的圣德太后。
  嗯,按常理来想,姜是老的辣。
  圣德太后这么做,一定有原因。
  可是小冬当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红绫小心翼翼地问:“郡主,那我们是不是在这儿等蔷姑娘回来?”
  小冬摇摇头:“咱们去找她们吧。”
  集玉堂在皇宫东北侧,小冬她们穿过御花园,远远就能看到集玉堂的屋顶。
  那宫人停下脚步,轻声说:“郡主,我先过去探问一声。区女官很是严厉,她若不允,咱们就不能进去。”
  区女官?
  小冬点点头,目送那宫人快步而去,幸好没多久便回来了,笑着说:“今日区女官倒是好说话,她已经允了,来,郡主,咱们先进去吧。”
  小冬心里压着事,可还是对古代的女学挺好奇的。
  第一印象是:这集玉堂院子真大。
  红绫笑着轻声问:“这位姐姐以前没有见过,不知怎么称呼?”
  引路的宫人也低声回话:“我叫采姑。”
  “采姑姐姐以前来过这里吧?”
  “嗯,以前送东西来过一回。”
  回廊上空荡荡的,就象以前的校园。上课铃响过后,刚才还暄闹的校园一下子变得静寂空旷。
  转了一个弯,前面是间正堂。采姑的脚步放得极轻,指了一指屋里。
  小冬紧走了两步,到了那门坎前,红绫急忙将她抱起,跨过了门坎。
  屋里头暖融融的,墨香,茶香,脂粉香,还有书的味道,老房子里沉郁的木头的味道,全都掺混在一起。小冬一进屋,屋里头原来细语,轻笑的声音顿时一静。
  四公主笑吟吟地站起来,朝小冬招了招手:“小冬妹妹,快过来,我们刚才还说起你呢。”
  沈芳神情平静,看不出成了公主伴读之后她是喜是悲。沈蔷在一旁正捧着一碟碧玉梅花糕,嘴角边甚至还沾着糕屑,可见刚才一定是只顾着吃了。
  小冬觉得自己刚才的担忧有些可笑,白费功夫。
  沈芳比自己大好几岁,自己不懂的她未必不懂,自己想不明白的,她未必不明白。
  而沈蔷——她看起来比自己可轻松多了,有好吃的绝不亏待自己。
  “小冬妹妹,这个可好吃了,你尝尝。”
  小冬摇摇头:“我吃饱了。”
  是了,也不能怪沈蔷贪吃。她们和自己一样一早就进宫来,也顾不上吃东西。自己在圣慈太后那里用了早饭,可沈芳和沈蔷却还饿着呢。
  “小冬妹妹过来坐。”六公主扯着她的袖子,拉着她在自己旁边坐下,小声说:“你表姐成了四姐的伴读了,以后谁陪你玩啊。”
  沈蔷忙着把嘴里的糕咽下去:“还有我陪着呢。”
  六公主只是一笑。
  这屋里看来象一间休息室,坐了十来个少女,象齐刷刷的一把春笋一样,透着一股蓬勃而鲜嫩的生命力。
  “干脆小冬妹妹也留下来和咱们一起上课吧。”五公主提议:“我记得小冬妹妹虚岁也五岁了,当年大姐姐不也是五岁进的学么。”
  四公主笑着说:“大姐姐那会儿算的可不是虚岁吧?再说,小冬妹妹刚到京城,恐怕还没有习惯,现在进学早了一点儿。”
  这时候虚岁周岁也不知是怎么算的,若按周岁,小冬现在还不到四岁,可按虚岁,已经可以算五岁了。
  旁边有个小姑娘,看来也不到十岁,穿着水红的缎袄,下头是缃色八幅褶裥裙,抱着一只手炉,小声说:“这会儿也不是入学的好时候,天气冷得很,天天早上起身我都恨不得一头撞在床栏上,撞晕过去了好再多睡会儿。”
  一旁的人低低地笑出来,四公主也忍不住莞尔:“你呀,就是个懒丫头。”又对小冬说:“这是景郡王家的琴儿,你喊琴姐姐就是了。”
  赵琴皱着鼻子,看起来极俏皮:“我怎么最懒了?我就不信你们天天起床的时候能来个鲤鱼打挺。”
  小冬和她相互见礼,还未来及说话,外面传来当当当的声响,一屋人忙着都站起来,说着:“呀,上课了。”
  四公主忙说:“小冬妹妹先回去吧,沈姑娘也先回安王府,将随身的东西收拾打点一下,明日再正式来进学。书簿纸笔什么的不用带,这里一应都有。”又嘱咐红绫:“好生照看你家郡主。”
  满屋人呼喇喇一下子走空了,沈蔷把嘴里的糕用力吞下,嘀咕了一句:“这进学看起来也不是什么美差啊。” 



第二十五章 玉环

  “表姑娘成了四公主的伴读?”胡氏一怔:“是太后指的?”
  小冬点点头。
  胡氏的手顿了一下,没说什么。她替小冬把鞋穿好,抱她下地站稳,吩咐人替沈芳收拾打点准备进宫。
  圣慈太后送她的那只沉甸甸的盒子已经放在了床边,小冬看看屋里没有别人,招手让胡氏走近,把盒子推到她面前:“胡妈妈,这个你替我收好。”
  圣慈太后派来的宫人将这只盒子和几匹锻子,几盒宫点放在一起送了来,并不显眼。胡氏只当是寻常玩意儿,笑吟吟地打开盒盖,盒子里那氤氲浮动的光华象霞雾一般映在她的脸上,胡氏大惊,回过神来,“啪”一声将盒盖扣上了。
  小冬正在想,原来珠光宝气这个词是这个意思,果然又有珠光,又有宝气,软而柔亮,有点象月亮边上的晕华。
  胡氏压低声音问:“郡主,这些东西哪里来的?”
  “太后娘娘给的。”小冬说:“说留给我做嫁妆。”小冬把盒子又打开,在里面翻了翻,找出一只两寸大小的玉马来,在手里比了比:“胡妈妈,给这个串起来,我要送给哥哥。”她再看看盒子里其他东西,又翻出一只簪子来,喜孜孜地捧着说:“这个给爹。”
  胡氏还没回过神来,看着那簪子只说了句:“这是凤头钗,王爷可戴不得。”
  “咦?”小冬左看右看,也没看出这上面是个凤头。她当然不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