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74年重生日常-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赫连轩点了点头,一个手势,整个队伍就加快了行军,赫连池一路上打马跟着,虽然还没打仗,可是三军点兵,五十万精锐之师的锐气亦是势不可挡,赫连池也受到了这份豪情的熏染,一路上都是精神奕奕。
双腿一夹马肚,追上了前头的赫连轩,扬声笑道:“大哥,咱们总算要到了,这仗什么时候能打啊?”
赫连轩淡淡扫了赫连池一眼,目光虽淡,却也让赫连池面色一凛,讪笑道:“将军。”
出发之前,赫连轩就说过,三军之中,只以军衔论称呼,没有兄弟。
重楼一脸打趣的看着每每在将军面前受憋,却还一脸神往的二爷,小声道:“二爷,这打仗可不是说打就打的,总要了解了敌我情况,占据有利地形方可。”
“臭小子,少在你二爷面前显摆,你二爷没上过战场,可也不是啥也不懂的,那兵书你二爷从小读到大,只怕你还不认字的时候,你二爷都能背个通篇了。”赫连池在赫连轩跟前消停,却不能让重楼这小子把他看轻了去,这一路行来,这小子也是威风八面的,手下一干先锋兵,来往情报传送,敌情分晰,得心应手不说,每每还屡出奇思,难怪这小子能从大哥跟前的一个小厮做到了现在的位置,真应了那句强将手下无弱兵的话。
大军进营的时候,赫连轩直接进了将帅营帐,陈副将在大营门口迎了定北将军进来,从眼里到心理都是恭敬无比,营州一带一直以来都是赫连家把守重地,当地将士多是从打赫连老将军开始就跟随至今的,算下来也有几十年的经营,就是新进营来的小兵对于传说中的冷面将军,也是慕名已久,只余见面。
“将军,大长公主已经带人去往安州,令属下留守将军情向定北将军呈报。”赫连轩方进大帐,陈副将就进帐回道。
帐中早就按着赫连轩的习惯摆好了沙盘,上面山地、丘陵还有各个城池都以缩小片惟妙惟肖的展现出来,沙盘的后面放着一张足有长宽各五尺的地图,详细记载了营州附近城池以及山川、小路、来往北国之间的路径清晰的标记出来,赫连轩立于沙盘之前,回身望了眼地图问道:“大长公主走前可有什么嘱咐?”
陈副将点头回道:“回将军,安亲王世子慕容少安率二十万将士驻守邺州,兵部尚书的公子苏少凌率三千精锐跟随。大长公主说邺州不足为忧,只安州的高欢步兵不满三万,骑兵不过二千,虽然北国军队绕到安州的可能性不大,可是为了以防万一,大长公主在得知将军还有一日即到时,便带着手下的人起程去了安州,以行程算想来明天也能到。”
赫连轩点头称道:“左、右中尉可在?”
陈副将点头道:“校场练兵一日不敢耽搁,左右中尉亲自监督,将军若要叫人,末将马上派人请左右中尉过来。”
左右中尉是赫连轩一手带出来的亲兵,赫连轩回京交印之后两人就留在了营州,作为赫连轩的眼睛,自打那年赫连轩被人诱回京城遭了伏击以后,这些亲卫们就再也不敢松懈了。
赫连轩摆了摆手道:“召集屯长以上的将领全部校场集合,营台搭上,我要看看这些人在我不在的这几年有没有偷懒。”
陈副将脸现喜色,似乎对于赫连轩这般的精力旺盛早已习以为常,更为了赫连轩能亲自考校这帮小子的功夫而替这帮小子高兴,将军早就说过,到了战场上,只有你死我活,没有仁慈之分,只有你的本事过硬了,才能争取活命的机会,而能得到将军的亲自指点,那是再求之不得的事。
赫连池瞧着这些人对大哥极亲近,眼里极崇拜的样子,心理也忍不住暗赞,看来大哥在军中的威望果真是极高的。
重楼自是瞧出了赫连轩眼里不断变化的神采,听说与亲眼所见自是不同,重楼有些骄傲的说道:“将军带出来的兵,从来都是以一敌百,若无此等本事,连上战场杀敌都不配,将军教导我们,若是不能让自己练就一身好本事去杀敌,不如回家种地养活老娘,省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白生了一场。”
第120章 处理赏赐()
说到这,重楼又卖着关子道:“二爷且看着吧,军中人对咱们将军信服,可也不只凭的将军的冷冽之气,更是因为将军能将军中任意一个只要是兵部有案在册的将领,都能道出其为将的始末,更甚者连你祖宗八代家里旁系都能说个一清二楚,就这一招,不知让多少人对咱们将军肝脑涂地呢!”
赫连轩有些不信,要说对身边亲近的将领了解的详细一些,这还可信,毕竟自己重用之人自该多了解一些,可是整个军中不论大小将令,何止几千,几十万的军队里面大小将领再加上身边可信的亲兵至少就要占到十万左右,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对这些人的身家背景都能记录清晰,那可真算的上是神人了。
“行了,你们两个也别嘀咕了,重楼带着二爷先去休息吧,一会到校场寻我。”赫连轩披一边交代着重楼,一边往仗外走着。
赫连池本就是跟着来锻炼的,再说同样的行军速度,连主帅都没歇着,他一个跟班哪能歇着,连连摆手道:“将军,我也去校场看看。”
赫连轩也不多拦他,点头道:“你随意。”
待出了营帐,重楼紧随赫连轩左右,听着校场传来的震天吼声,知道这些兄弟们是知道将军来了而欢呼,高兴的说道:“将军,兄弟们都想你了。”
赫连轩虽然没有什么喜悦的表情,说起来他也想念这些兄弟们了,京里繁华富贵每每都让他厌烦不已,大臣之间勾心斗角,心思放到国事上的不多见,反倒想着法的扩展各自的势力,若是把这心思用到一半在国事上,国家昌盛且不多说,单只说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不少,就是各个边关的饷银、奖赏也不会差了去。
营台之上,赫连轩威风凛凛,玄衣玄袍上金丝浮动的光芒,耀目中带着寒意,让下面原本沸腾的兵士更加激昂了士气,纷纷高喊着:“定北将军,定北将军!”
赫连池立于赫连轩的身后四五步的距离,环视四周只见营帐环肆,沿着山谷铺展开来,壮阔辽远地漫向天际,粗木缘搭建的高大营门上锦旗飞扬,校场上声势浩大的排兵演练,光是看着,就能让热血男儿汹潮澎湃,这一刻,赫连轩才真正懂得男儿要从军的意义,真正体会到了赫连家长房矢志不渝的把守北边的意义,那般汹涌的气势只在定北将军一个挥手间便顷刻安静下来,天地间似乎连微风吹过的声音都清晰入耳,这般的军容军纪,终是让他体会了赫连家这些年在北边的经营,根基牢固。
赫连轩自打整顿军纪以后,也许是北国那边得了消息,两边的战况很快就拉开了,或许北国人就像是在等着他到来一般。
安州,营州,邺州互为脊背,却要属邺州的兵力最弱,不过有大长公主镇守,赫连轩自然就不会担心,大长公主手下奇人倍出,若他的军士是以一敌百,那么大长公主手里的人以一敌千也未夸张多少,再加上安州那边又是安亲王世子坐镇,安亲王爷原就是以武助称的王爷,安亲王世子又得安亲王从小悉心教导,再有各武将家传授的经验,独挡一面自然不在话下,两边不用担心,赫连轩就全心应战。
一时间边关的战报频频传出喜训,就是朝堂上也喜讯不断,打了有八、九个月的仗,竟是有一分胜负的趋势,天子一高兴,人都没回来,赏赐就发下了不少,这些自然交到了吴情的手里。
只是于吴情而言,这些东西却是不知道如何处理,皇家的东西,除了直接给银子还得是那种没刻上“皇”字的,才能用,若是连这个字都刻上了,那是想花也不能花,只能供着了。
不过皇上想来是真心的想给东西,赏下来的东西都是不带皇家字样的,还考虑到赫连轩新娶了媳妇,边女眷的布料也赏了好些,吴情瞧着袁妈妈手里捧着的东西,揉了揉刚才跪的有些痛的膝盖,叹道:“妈妈也别捧着了,把东西都放下吧,打发人去请焦大娘过来。”
过了一会,焦大娘就赶了过来,刚才接赏的时候,太监直接到了大少爷的院子里,并没有让全府一块接,她自是去等了自家男人送了太监,回了话,她又去老太爷那里回了,这才有空往过来。
吴情瞧着微有些气喘的焦大娘,忙示意着雨桐倒了杯酸梅汁送了上来,笑道:“大娘且歇歇吧,七月流火,又是这大中午的,最是热人,府里的事大娘受累不少,还是要注意身体才是。”
作为主子,能像吴情这样细致的关心下人的身体已是极难得,而且还是和颜悦色的,再加上吴情自打嫁过来,说起来也快一年的时间了,竟是半分麻烦都没给府里添,除了过年的时候回国公府给长辈请了安,并不出去走动,只在院子里或是绣花,或是下棋,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琴音,不真切,可也不会刺耳,尤其与八位姨娘相处的极其融洽,尽显一个主母的宽泛,让原本对她不大看好的焦大娘也不得不赞上一句。
只是吴情身边的丫头、婆子,除了那个叫十五的,还有袁妈妈是真心为她办事以外,依她所见,这个雨桐,还有那个兰心、兰朵,只怕都有别的心思,或是后面有什么人也没准。
在府里几十年了,经历的事也让焦大娘学会了万事多看,多听,莫要议,就算是老太爷从不拿她们两口子当下人,当然,她们两口子也不算是真正的下人,老太爷信任他们,让他们两口子掌着家里的内外院,二夫人对她有忌,亦有恨,可是她们两口子只认老太爷,只认这一份信任,老太爷的心思就是她们的心思,老太爷想把这些都留给大少爷,那这府里的一草一木就都是大少爷的,二房和三房若是分家,自然按着章程,拿其应得的一份,可若是想多贪,小来小去,老太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她也就松松手,可要是真想弄大的,别说她不答应,就是老太爷也不会答应。
心思变化,喝了口酸梅汁,瞧着大奶奶一脸笑意的看着她,焦大娘面上的颜色缓和了一些,方道:“大奶奶可是有什么话吩咐?”
吴情瞧着焦大娘一点点的对自己态度的变化,笑意就越发的真了,道:“原本不想麻烦大娘的,只是今儿这赏赐,将军不在家,我却是不好独专的,想请大娘问问,这以往将军得没得过赏赐,这赏赐可有地方规置?”
焦大娘心理不禁划过一丝赞叹,难怪老太爷说与聪明人为伍,心情舒畅。
聪明人在周围人都是聪明人的情况下会越来越聪明;但是若是处在周围人全部都是不堪雕的朽木的环境之下。就会让这个聪明人觉得自己举世无双,自信心膨胀,从而变得愚笨了。
幸运的是,吴家九姑娘周围的人都是有心计,有成算的,丫头婆子个个都有心思,不管是心思用在谁身上,至少不会让人变得愚笨了去。
焦大娘声音虽然还是那般的冷硬,却把话说的细了一些,道:“大少爷以往得了赏赐,大都收在了府里的库房,统一的登记造册,后来先大奶奶嫁进来以后,大少爷也得过不少赏赐,先大奶奶也都按照府里一往的规矩办了。”
焦大娘一边说着一边注视着吴情的表情,见吴情听到这些赏赐收进库房并不见任何的表情变化,不喜不惜,心下暗转。
吴情笑的越发的温和,道:“多谢大娘提点,我也正为这些东西发愁呢,有了大娘这话,正好圣旨和东西都在这,一会让袁妈妈和兰心、兰朵随着大娘一块回去,这些东西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自打进门将军就不在府,这些事务我原本也没打理过,有大娘经心,也省得我跟着操心了。”
焦大娘垂手而立,回道:“原本奶奶若是不提,我也不好过来分说,如今奶奶提出来了,剩下的我就来办了,却是不劳烦奶奶跟前的丫头了。”
吴情也不勉强,东西送出去就好,笑着点了点头,依桌招了袁妈妈一带着兰心和兰朵送了焦大娘出去,就算焦大娘带人来也是在院外侯着。
焦大娘安置了东西,自然把芳馨园的事都秉报给了老太爷,同时别的院子里的丫头也纷纷回复了自己的主子。
从东西进院到太监传旨,再到太监离府,一直都有各院的丫头来回打听消息,二夫人裴氏正歪靠在大迎枕上听着彩云小声的在耳边说着小丫头新打听来的消息,嘴角的笑意这才盛开了一些,轻抚着自己图满蔻丹的指甲,笑道:“真不愧是吴家出来的姑娘,虽然不是嫡女,却生生的让吴家给养出了嫡女的气度,竟是比着早先去了的大奶奶一般不爱钱财,只是不知道这些是一味的效仿想在大侄子回来之前留下个好印象呢,还是真真的就是这般的性情,若真是这般的性情。”余下的话没说,却也是眼露笑意。
裴氏身边的两个贴身丫头,一个彩云,一个追月,最是能猜度裴氏的心思,新沏的杯茗,呈了上来,道:“府里的内院自是夫人运筹帷幄,就算是那人蹦的再欢,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罢了,说到底,夫人才这府里真真正正的女主子。”
这话自是奉承的成份多些,可彩云知道裴氏一门心思想掌了府里内院的钱财,如今对外说是她管家,可在府里,说到底竟不如老太爷在外面带回来的一对夫妻得用,甚至动用几十两的银钱都要经过那个老虔婆的手,每每都让二夫人恨的牙痒痒,二老爷在外面的应酬还有打点,哪里是那点奉禄能够的,原想着在公中挪出些银子应付,可那账目被焦大娘把的死死的,连着外院也让焦伯看住了,这一时一外,夫人竟是半点方法也使不上,就是账房上的人,夫人以往还能收买一个,也不过才挪出了千来两的银子,后来就无声无息的消失了,这种大家府里,这无声无息可是相当在门道的,尤其还是武将之家,老太爷和大少爷那可都是上过战场,杀人不眨眼的,帐房里的人压根就不用谁再去警告,自然是老实本分起来,别说是二夫人,就是二老爷、三老爷,想要动用五十两以上的银子,都要老太爷发话,为此,府里的主子都是恨极了焦大娘两口子。
追月也笑着说道:“咱们早先还提心怕大奶奶进府,依老太爷对大少爷的宠爱,没准就把这管家的事交到了大奶奶的手里,可奴婢瞧着大爷这意思,怕是也没把大奶奶放心上的。”
说到这,微顿了一下,才道:“说来,咱们这位奶奶进府也有快一年了吧,咱们这些下人竟是半分真容都没见过,从打进了府就在芳馨园里,偶尔出来那么一次半次的也不过大半日的时间就回来了,竟像是被禁了足一般,只怕京里不少人对咱们这位奶奶议论纷纷呢。”
二夫人却是摇头道:“你们呀,到底还是见识差了些,你们也不想想,这续贤进来的大奶奶出自哪里?”
“吴家啊!”彩云和追月异口同声的答道。
二夫人见两丫头还没反映过来,又道:“你们再想想,之前的那位出自哪里,可曾见过咱们那位大爷对她加以辞色过吗,就是有了身孕,也不过是在院子里深居简出罢了。说起来,咱们这位大爷到真真是艳福不浅的,只是不懂得怜香惜玉罢了。”裴氏有句话压在心底没说,就是吴家的姑娘,哼,就算是大爷想怜香惜玉,只怕也惜不起来,吴家的心思何等深,当年摆着一副被逼无奈的样子,生生的让一国公主自降了身份嫁了进去,吴家吃尽了香头的同时,还没断了吴家继承人的前程,这般的算盘,哪里是一般的人家能打的起来的,难怪人家都说吴老国公就是一只老狐狸,老狐狸养出来的小狐狸又哪里真的会单纯善良了去,也就是外界不知情况的人那般传说罢了,若不是先头那位短命了一些,若是生下了嫡重孙,这府里如今还指不定是个什么样呢,一想到这,二夫人就笑的有些得意。
彩云听了半天笑道:“有几个人能像二爷这般风流倜傥,怜香惜玉的,咱们大爷啊,只怕是在战场上杀的敌人多了,已经麻木了,怕是连什么叫做笑都不会了。”
若是别的丫头这般非议主子,早就被拉下去乱棍打死了,可是彩云和追月却是二夫人的心腹,又加这这些话原就是二夫人心理喜欢的,自然是满脸的笑意,只是一提到自己的儿子,二夫人心理就恼的不行。
作为二房的长子,偏偏自己的儿子跟他大哥打小就亲近,就是他大哥不常在府,甚至是三年、两年的才回来一回,等再见面,还像是从来没分开过一般,就是在外面也是形影不离的,反倒与自己的亲兄弟都疏远了,为此煊儿都没少跟她抱怨。
不过到底是亲娘,埋怨是一方面,心理的担忧也是真真的,因着前方捷报不断的传了回来,可领功的就只见赫连轩,却不见有赫连池的名字,二夫人心下要说没怨也不可能,想着兄弟之间,既是弟弟跟着去了,好歹应该给一份功劳,回来也是一个体面。
如今非但功劳没听见,就是一点消息也无,每次从驿站发出去的书信,只见去音,没有回音,自打赫连池走了这么久,也就回了一封信,只写了几个字:“安好,勿念。”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气得裴氏是又急,又担心,可又不敢总跟二老爷报怨。
男人跟女人的想法不一样,二老爷到觉得自己儿子这次去没准就能得到一个机会呢,二夫人之所以能同意,也是因为二老爷的因素,这次二老爷极强势的参与进来,连自己的娘家哥哥都递了话进来,让赫连池跟着去,争得一两分的功勋,前程才能更进一步。
裴氏不傻,隐约觉得自家老爷跟娘家哥哥没准是想着借着这次机会让赫连池也在老太爷的心中占上些份量,不能让赫连轩一人独大,只是就算是要锻炼,朝廷用人的地方有的是,也没必要非去北边打仗啊,刀剑无眼,若真伤了哪,可怎么办?
彩云和追月两个觑了觑裴氏的神色,知道这是又想起二少爷了,偏巧院里小丫头来报,二奶奶带着语姑娘过来了。
彩云迎了出去,追月半扶着裴氏坐了起来,裴氏有些头痛的揉了揉太阳穴,对于自己这个儿媳妇,裴氏也真有些不满意,贤良是真贤良,单看跟前的姨娘都能顺利的生下孩子,这就是贤良的地方,只是这个儿媳妇却不能拢信男人的心,男人要去战场,不能尽己之力留住,只一天哭丧着个脸,跑到她这来问消息,若不是碍于她娘家占着重职,她早就霹头盖脸的骂一通了事了。
韩氏的娘家现任河南布政司,从六品,占着实权,很得皇上的器重,当时能娶到这门亲事,还是自己娘家嫂子出的力,为此,裴氏没少感谢娘家,可是这个儿媳妇除了娘家给力些,自己却是不堪大用的。
第121章 安抚()
果不出裴氏所料,韩氏一进屋就又是苦着脸打听起了自家男人的事情,到是语姑娘,不过才四岁,确能有模有样的给裴氏请安,问候裴氏的身体如何,饭吃的如何,心情如何,觉睡的好不好,晚上醒来几次,细致贴心的让人想不宠爱都不行,裴氏少不得也把语姑娘搂到了怀里亲切的摸了摸头,问了许多问题,祖孙两个热热闹闹的说了会儿话,一时间到把韩氏晾在了一边。
韩氏几次欲张口都被裴氏漫不经心的打断,心理虽然不大自在,可是瞧着祖孙俩的样子,也是心理甚慰,虽说自己没能给二爷生个儿子,可好歹自己也贤惠,扶了几房姨娘,只是姨娘的肚子也不争气,连着生的也是丫头,再加上二爷这都走了快一年了,她就算再贤惠,再想添丁也添不上来啊。
可偏偏昨儿四弟妹又抱着一岁多的赫连洛熙在她面前不停的炫耀,显摆,自己好歹是二房长媳,就因为没能生个儿子,在婆婆跟前没得个好脸不说,就连弟妹也时常挤兑她,要不是这般,女儿哪能小小年纪就学会察言观色,甚至刻意的讨好。
一想到这些韩氏就心酸,说起来也只能怪她的肚皮不争气,三弟妹也是进门头胎就得了个小子,如今孩子也都四岁了,瞧着虎头虎脑的,极是可爱,每每都把她喜的不行,可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只有艳羡的份。
韩氏咬了咬唇,觑着裴氏的脸色,见祖孙两个说话的空档,小心的打听道:“太太,二爷最近有没有家信送回来,我听说大哥打了胜仗,朝廷的赏赐都发下来了,是不是二爷他们就要回来了?”
裴氏心理微叹,连眉头都懒得皱了,目视森森的看着韩氏,问道:“你自己男人的事,难不成要我这个当婆婆的给你看着不成。”
也许是觉得下面的话当个孩子的面说不好,裴氏给跟着语姑娘过来的奶娘一个眼色,再有裴氏身边的彩云也笑着上前,抱起语姑娘道:“语姑娘,奴婢前儿出去办事,瞧见个好看的玩意,最适合小姑娘玩了,奴婢带姑娘去瞧瞧,若是姑娘喜欢,奴婢就孝敬给姑娘了。”
语姑娘人小,心思却灵,知道这是祖母中自己娘有话说,便笑着点了点头,道:“祖母,孙女告退。”
裴氏笑看着语姑娘自己走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