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系统)清墨书香-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真的是实在生活不下去,或者天性中死也不愿意困守后宅的,一点儿宣讲,一点儿语言,能起到的作用着实有限。

    穿越小说《秦梦》连载过程中,虽然争议特别大,连报社有时候也会觉得压力很重,但它确实很受欢迎,很多人都去读,而且,好多女性读到女主角王燕为了能在嘴炮技能不管用的时候逃命,努力锻炼自己的身体,想尽各种办法自制武器的时候,就忍不住掀起大锻炼的浪潮来。

    书中女主自嘲,幸亏她当年是穷苦人家的女儿,要干活,爹娘没给她缠小脚,要不然在这种乱世,走不动跑不动的,只有等死的命。

    就这么几句话,比报纸上宣传几个月鼓励女子放足都管用。

    很多父母都改了主意,不给自家女儿裹小脚,已经裹了的,也有好大一部分给放开。

    都说当时是乱世,可现在这个世道,也实在说不上有多好,谁知道会不会有战争打到家门口?

    要是真有战争,自家女儿因为一双小脚跑不动再遭了难,岂不是让人心疼死?

    大部分人家还是心疼自己的孩子的,别管儿子还是闺女,都是娘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儿肉,怎么会不爱?

    给她们裹小脚,那也是爱。

    董婉点了把火,回过头去就还是有条不紊地写她的小说。

    一本《秦梦》,加上还要写福尔摩斯,学校那边也该销假去上课,忙得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至于报纸上那些恶评,那些从评价小说中延伸出来,简直要人身攻击的恶评,她就实在没精力太当回事儿。

    …………

    董婉抱着书本进了低低矮矮的房屋大门,就见一群学生都没舍得打开电灯,就是在窗台上放了几根蜡烛,她一进来,这才开了灯。

    半年前,董婉以前建的‘读书会’里,有几个学生提议,想要开办夜校,让本地想识字的人都能来认识几个字,工人们要是认识了字,也能更好工作。

    这是好事,董婉自然不会反对,于是夜校就开办起来,从一开始只是简单教一些字,人数也就个位数的人,到半年后,董婉亲自来上课,学生人数每次都有几十人,男女都有,也就过了小半年。

    她都没想到,这些人对于读书识字会有这么大的热情,每天白天辛辛苦苦地劳作,但晚上一节课也不肯落下,有的要走好几里地的路,也要赶过来读书。

    有好大一部分学生,都是从城郊赶来,十分的辛苦。

    可惜她□□乏术,让自家的学生们大半夜跑远一点儿,去城郊也不现实,要不然在他们工厂附近建一个夜校,能省事很多。

    不过,如今借了女学的光,有肖女士支持,给提供了些经费,不光是笔墨纸砚都解决了,还能用上电灯,也算不错,要是去郊区,总不好让人家给拉一条电灯的。

    现在用电那么昂贵,估计这些人宁愿劳动一下脚板,多走走路。

    董婉进来的时候,还看到很多人拿着巴掌大的小本子,借着微弱的烛光拼命记忆前几日的课程。

    随手开灯,她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好了,以后大家进教室就开灯,要不然每人自己带一根蜡烛,不要在黑暗里读书,小心坏了眼睛,眼睛坏了,可比浪费电要严重得多。

    一群年龄从十五六到三十七八的学生们,老老实实地答应。

    他们都是男女混坐,不得不说,寻常的穷苦百姓们都没什么讲究,不像上层社会,还要计较男女大防,他们往日干活,也多有男男女女一起工作的情况,到不计较这个。

    董婉也有点儿意外,没准儿她开的这个夜校,算得上是开了男女同校的首例了。

    今天先上数学课,董婉一开始讲,底下就只剩下刷刷刷地记笔记的声音。

    照例是两个小时的课程,讲完了,出题目布置作业,董婉坐着等学生们过来问一些问题,天色已经很晚,她才拿出一盒子药递给坐在最前面的张岚。

    他的祖父得了伤寒,愿意试一试作坊生产的新药,说是新药,其实实验都做得差不多了。

    张岚是个十九岁的小伙子,是张旭介绍过来的,听说两个人是亲戚,一开始在天津那边打工,后来被同乡介绍,到京城的药铺里打工,闲暇就想读读书。

    前些时日,董婉和孙老爷子他们商量,打算筹资办工厂生产药品,不过,因为一开始怕不成功,投入太大不好调头,就先办了一个作坊似的的小厂子。

    张岚就辞了工,投到她的厂子来。

    一开始,董婉还有点儿怀疑张岚的身份,怕他是革命党,纯粹是现在的革命党,破坏还算有一手,在建设方面,着实不能指望,不过,盯了他一段时日,这小伙子虽然年轻,性情还算稳重,当然倾向于革命,但对眼下那些刺杀之类,也很不赞同,应该还是挺理智。

    既然如此,董婉就没有不收下他的道理,还把他弄进夜校,让他多少读读书。

    拿了药,张岚还不肯走,过来借了董婉自用的一本笔记本,打算去誊抄一下。

    董婉想了想还是给了他,只叮嘱别随便外泄,主要是她的本子上,记录了不少不知道该不该外传的言论——最近宪政是热门话题,人人在讨论,清廷还派人出洋考察去了,看着有那么点儿立宪的意思,董姑娘在读书会也听学生们谈起,便不阻止,只让学生们考虑中国的宪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她也在本子上记录了自己理想中的宪法,不过,仅仅是理想而已。

    总觉得这些东西私底下谈谈还行,公开说就有点儿没事找事了。

第65章 绑架() 
在夜校上完了课,董婉出来的时候,家里管家李乔,就等在外面接她。

    除了管家,还带了六个保镖。

    董婉就不免笑了:“行,麻烦诸位走一趟,我请喝酒。”

    这些人可不是家里的家丁,都是李乔雇佣来的保镖,据说是很能信得过,董婉不清楚。

    不过,自从看了这些人的身手,董婉出手就非常大方。

    仅仅晚上接一次,给的工钱就和寻常工人辛苦做一日工的数目,就这个,她还觉得让中南海保镖级别的高手接送她回家,居然才花这么一点儿钱,她还真是个周扒皮。

    李乔和孙妈妈他们到一直说,小姐仁厚,给的工钱实在多,平日里又总请大家喝酒吃肉,实在是个好主顾。

    听董婉这么说,护着她上车的一个姓戚的中年男子就笑了,一张嘴一口天津口音:“多谢小姐惦记。”

    每天拿着沉甸甸的铜钱,他都觉得,要是主家是这位小姐的话,让他放弃自由,投入人家门下正经做个家丁,看家护院,也没什么。

    一路走,一路聊天,董婉就给他们讲几个武侠故事,讲了戚继光抗倭的故事,还讲了说岳全传,一讲岳飞,董婉到想起他写得满江红来。

    唱出来气势磅薄,很是好听。

    路上有点儿黑,走夜路寂寞,她就干脆教这几个汉子唱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词虽然也能算雅致,却并不难,没唱两遍,所有人就都会唱了,只是这些人气息足,声音太响亮,唱出来气势太强,到免不了扰民,惊得不少人家都点了灯,简直鸡飞狗跳。

    董婉吓了一跳,这帮汉子也面面相觑,忍不住都笑起来。

    笑着笑着,董婉就摇头,这种词,除了军人外,还是孙老爷子那等有豪气的文人书生唱着好听。更能捕捉到其中的韵味,听着也悦耳。

    她以后也许可以让孙老爷子给她唱一唱,老爷子精通琴曲,说不得还能给重新谱曲。

    说说闹闹,大家都很开心。

    “小姐故事讲得真好,前几日我还去淘了一套陆小凤传奇,等下次拿来,小姐给签个名吧。”

    董婉笑着应了。

    这些人多爱听董婉写的陆小凤系列,像福尔摩斯之类,反而不怎么感兴趣。

    老残游记到也有读,只是读起来太费力,反而不如听着痛快方便。

    也只有陆小凤传奇这一系列的书,经常能在茶馆酒楼里听一听,他们这帮武人,虽然也认识几个字,可到底不是正经的读书人,整日都忙,也没闲钱,更没精力去买书。

    这种消遣活动,还是经济实惠更好些。

    “小姐,有情况。”

    董婉正说得开心,那个姓戚的保镖就一摆手,脸上严肃下来。

    不用他提醒。

    路边忽然冒出十几个拿白布裹着脸,都是短打打扮的男人,她也知道事情不对了。

    对方明显提前踩过点儿,动手的地方很偏僻,几个人分别缠住那六个保镖,剩下两个直奔马车。

    董婉也吓了一跳,愣是让一只粗壮有力的手给拉了下去,一个踉跄,吓得李乔‘花容失色’扑过来想救人,就看见他们家柔弱无力的小姐也不知怎么抓了下,就拧住一个绑匪的大拇指,一使劲儿,那绑匪嗷了一嗓子,让小姐一抓一摔就推了出去,紧接着一记撩阴腿……

    另外一个绑匪也跳着脚嗷嗷叫。

    李乔:“……”

    他家小姐不可能这么凶悍!他家小姐是淑女来着!

    董婉做完这个,那几个保镖也腾出手,两个人过来护着他,事实上那些绑匪一看没得手,再等下去没准儿就要惊动衙门,已经撒丫子扯呼。

    人都跑了,几个保镖才松了口气,回头又有点儿兴奋。

    他们保护董婉好几个月,一直白吃白喝,没有用武之地,今天总算是展示了一下身手,虽然,咳咳,他们的保护不是特别完美,而他们保护的人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柔弱。

    李乔看了自家小姐一眼,还是把雇佣保镖的预算再多提高些。

    就算小姐好像有那么一点儿身手,到底是个女孩子,这一次出其不意,能占得先机,下次人家有准备,自家小姐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可绝对不够看。

    这都是以后的事儿,此时天色已晚,保镖们直接把人护送回家,又被招待了一顿丰盛的夜宵,光是大饼就吃下去足足二十张,他们一共才六个人。

    孙妈妈对他们十分的感谢,亲自下厨给做了一大锅红烧肉。

    她做的红烧肉,董婉老觉得味道不正宗,不舍得用油和糖,但人家这些人可吃得满嘴流油,特别的满足。

    董婉还一人送了他们一整套签名的陆小凤传奇,一行人高高兴兴走了。

    姓戚的那位还叮嘱了几句,让董婉小心门户,他们也会在外面查一查,看看这帮绑匪都是什么来头。

    董婉也不太在意,继续窝在书房里写自己的小说。

    到是李乔他们四处托关系打听情况,连孙老爷子也被惊动了,衙门的人都来了好几次,询问具体的情况。

    京城那个很有门道的大佬王三爷都出面,还放出话去,谁要是让董先生心情不好,让他看不到后面的陆小凤传奇,后果自负。

    这一句后果自负可不是闹着玩的。

    衙门这边为了不出现可怕的案子,也加紧了追查,想从董先生有没有仇家入手。

    但董婉真没和人结过仇怨。

    她最近写得小说,或许是让一些人不大高兴,但也仅仅是有点儿不高兴,这一部分人,说不定大部分还喜欢看她写的其它的书,最多就是在报纸上声讨一下,说她江郎才尽,居然开始写华而不实,只有外皮好看的东西。

    大家都是读书人,总是要信奉君子动口不动手的。

    再说了,董婉也没怎么和他们骂战。

    再有,就是某个王孙子弟。

    董婉一直怀疑,在东北动手脚让她置身险地的,就是这个混蛋,问题是没证据。

    她忍不住叹气,多少觉得憋屈得慌,现实便是如此,她抱着金手指穿越而来,自以为可以潇潇洒洒了,还是很难真正肆意妄为,除非她就想盛放一把,不去考虑将来,能活多久就活多久。

    可惜,董婉虽然不怕死,对这重新得到的生命,也没有那么不珍惜,穿越清末,再无语,再难受,到底是活着,若是留在二十一世纪,等待她的,不是死亡,就是在监狱里过一辈子,和这两者比,她到宁愿来到这样一个乱世。

    董婉在家里没事儿人似的,外面报纸上都乱了套。

    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是着名作家董卿险遭人绑架的新闻。

    好在这些报社还顾忌董婉的背景,没敢胡写,要是给写成已经被绑架,那更麻烦。

    读者们都炸了锅,到处在讨论究竟是什么人对董先生出手,各种阴谋论都来了,还有人怀疑,是日俄等外国人动手,因为董先生画了很多揭露他们邪恶嘴脸的图画,而且连欧美国家的人都非常喜欢,希望能够收藏。

    这属于小道消息,未经证实过,可人家读者就是相信。

    事情闹得有点儿大。

    在京城,只要真心想查一件事,就没有查不出来的道理,对方要盯梢,总得用人,只要有行动,就会留下痕迹。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官方也好,私底下也罢,很快就查清楚了。

    董婉给小说报新一期的稿子还没写出来,衙门的人就登门,说是那帮兔崽子已经被抓住,到不用劳动她去指认,让李管家走一趟即可。

    这个没问题。

    李乔走了一趟,扫了一眼,就百分百确定就是那些人。

    虽然当时天色很暗,这些家伙又蒙着脸,但打斗中,还是有两个让撕了脸上的白布条,一个长得比较有特色,有个酒糟鼻子。

    李乔一看见那鼻子,便把人认出来。

    此事却没有传言中那么复杂。

    官府这边审完,报给顺天府尹,府尹一看,也是无语。

    反正就审讯得来的消息看,这帮人纯粹是见财起意,外面那些阴谋论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

    这十几个人,都是一个村的人,一起从乡下到京城讨生活,来之前,以为京城遍地是黄金,想怎么拣,就怎么拣,结果出来才明白,眼下的世道,什么地方都不好混。

    京城生活更难。

    吃不饱,穿不暖,到处被人欺负,一行人蹲在道边喝闷酒,就听人说,自己是什么红十字会的,董先生又捐了一幅画,那画居然也卖出一万,虽然说天时地利人和赶在一块儿,有大财主出高价,但有了这么一回,下次卖不了这么高,千把块总有,董先生每年捐一幅,他们保证资金充裕。

    他们连饭都吃不饱,那边居然一万两万的,说捐就捐了,怎能不让人生气?

第66章 读报() 
“那个什么董先生既然还有钱捐出去,家里肯定金山银山一大堆,就是不行,抓住她,让她给我们画几幅画,这一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一群傻绑匪一脸笃定,还颇为义正词严,完全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错。

    给他们画画?

    脑子生锈了不成,就是董先生当真被逼迫画了画,他们上哪儿销售?怎么变现?这样巧取豪夺来的东西,真有人敢买?再说,董婉的画能卖出高价,不是她的画就真有那么多的人欣赏,她才气是有,可现在也不至于到随便画几幅画,就招来别人千金竞购的局面。

    所谓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书画作品和古董一样,都是太平盛世才能卖出高价的东西。

    董婉最近的画值钱,第一,卖的是人情,第二,卖的是感情。

    她画的东西,正好处于这样的战乱中,画的内容,又足以触动人心,还有典故在,于是,那些富豪很乐意掏这笔钱。

    他们买下来的,不仅仅是一幅画,还有面子,还有气派!

    但这些道理,眼下的绑匪显然是不懂,他们只知道董先生的画值钱,只知道她有钱。

    董婉:“……”

    听了完整版本的消息,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只能摇头苦笑。

    原来捐款竟然还能捐出祸患!

    这些人的心思,她实在是无法理解,只因为自己有闲钱做慈善,救助那些受到兵灾的东北百姓,所以就‘十恶不赦’,就要被他们绑起来好刮一层油水?

    还是看她一个女人好欺负。

    就她那点儿钱,和真正的商贾巨富比,天差地远,再说,这些人要是真有本事,完全可以去抢外国人。

    呃,抢外国人也一样是犯罪,但那些日本人还有西洋人,从国内搜刮走的财宝不知有多少,若是这些人真有勇气,去把中国自己的财富夺回来,那董婉说不得还能说一声佩服。

    既然知道此事没什么阴谋,就是几个白痴搞出来的,董婉便放下了心,却不免更难受别扭。

    就是消息一传开,整个报界先是鸦雀无声,居然有一天都没报道相关文章,到第二天,才炸了锅。

    所有报纸都报道这件事,许多知名的文人,评论家,对此事发表评论,简直说什么的都有。

    就连国外的报纸也进行了报道。

    董婉看到那些报道,就忍不住皱眉,心里挺不是滋味。但她一句话都没有说。

    就连宋编辑他们来邀稿,希望她就此事说几句,哪怕批判几句也好。

    董婉想了想,还是没有火上浇油。

    只是在孙老爷子,还有王炽,另外黑白两道不少知名人物都表示了愤怒之情的时候,她刊登了几句感激的话,并表明自己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失望害怕。

    到也不是全部都是坏事,算是免费给红十字会,还有董婉自己的善堂做了一次宣传。

    不少有财有权,从来没有想过还能捐出去的大人物们,纷纷慷慨解囊,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人也参与进来。

    不过,和他们捐款相比,董婉更乐意和他们一起做生意。

    这阵子她的制药作坊,在实验室里正在研究几种药,其中就有堪称液体黄金的青霉素,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只是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体试验,也就没有传扬开。

    要是这种药一传扬开,肯定有很多人想要,以董婉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可能一个人保有它。

    可若是像对待别的药物一般,直接公开专利,那未免太可惜,她还想着多保有几年。

    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她想要钱的话,从来不缺手段,问题是手里握着这么个大杀器,随便抛出去也太傻了,用它说不定能换到很多东西,必要的时候,拿出制作方法,也并非不能接受,只看能换得的好处有多少而已。

    这是后话了,绑架事件闹了好几日,风波才渐过了。

    总会过去的,京城五花八门的新闻八卦一大堆,董婉就算是比较有名气,能占据头版头条这么多天,就很够意思。

    只是家里还是很紧张。

    至少孙老爷子,孙妈妈,甚至还有小刘山,一听见有动静就特别紧张,每次她出门,都恨不得让家里所有家丁们全都跟着去。

    李乔也特意专门雇了一大票保镖,跟进跟出,连白天出门也跟。

    没办法,为了让家里人安心,也只能放任。

    反正最近呆在家里的时候多,影响不大,这件事儿一过去,董婉反而想写一些东西。

    第一篇,就谈中国人的气节。

    她在文章里详细讲了中国的英雄人物,讲文天祥,讲岳飞,讲屈原。

    用的是古今人物对话的一种形式,把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连董婉自己都没想到,她只是稍微使用了一点儿情感药片,就灵感迸发,一口气写完这些,连修改也没有,直接刊登出去,就让读到的读者们,一半以上红了眼睛。

    那种澎湃的感情,多少让人觉得宽慰许多。

    到女学上课,董婉干脆就趁着心中的激荡还没有完全平缓,讲了一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一群学生们,每天早晨都改成在校园里朗诵文天祥的正气歌。

    这首文天祥的正气歌,在这个时空并没有流传下来,也不知道他写了还是没有写。

    不过,董婉说这是文天祥写的,那群学生里,就没有一个会认为不是。

    本来也是。

    一时间,到在京城开始流行起解读历史人物的旋风来,董婉到没有想到。

    时光匆匆而逝,转眼就到了三十二年。

    董婉刚在读书会的夜校里,跟一帮学生们一起读报。

    报纸上最近改良派和革命派吵得越来越热闹,那些学生们也关注,只是还是忍不住问董婉,按照他们谁说的那样,中国就能强大,就能不受外国的欺负,以后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董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只能摇头叹息。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她想了想,还是道:“无论如何,现在已经是差得不能再差,已经沦落到谷底,大家要是不做出改变,不去反抗,那老百姓们就绝对不会过上好日子。”

    还是以鼓励为主吧,总要让大家看到一点儿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