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媳种田记-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归来时并没有跑路,不过依照牛的速度,等到回到刘婶儿家里时月色也已经挂上了天空。

    刘婶儿早就备好了饭在锅里热着,等到两人洗了洗吃过饭,没有怎么聊天就都过去睡觉了。

    不过在这之前,花芝提出了给马拉车的建议,刘湘南又怎么会没有想到这样方便的多,可马儿雄壮高大,与那头母牛相比,简直是大了一截,马和车完全不匹配嘛!

    就明儿还拉一车,再找来栓子那些物件儿也费劲的很,不值当,还不如就凑合得了,

    花芝听相公的话自然有理有据,可还是推促着让他今儿晚上把马给喂足了。

    刘湘南今日累的很,出了院子看到窗户底下的一堆草,悉数给放到了牛槽里,迷迷糊糊的就进了屋子里睡了。

    隔天儿天不亮,窗外公鸡鸣叫,花芝默默的穿了衣服出去,

    马儿竟然已经和车子连在了一起,不用想,肯定是小漾施法了。

    那头肥牛也给拴在了梨树枝上,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为了不让刘湘南怀疑,花芝在不远处的地里溜达去了,直到天大亮了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

    而此时,刘湘南也含了一大口水在门口唰着嘴巴,看到这样急促进来的娘子,纳闷问:“你这是做什么去了?都没有见你这会儿,今天起的也太早了。”

    花芝慌张的说话:“哦,我是去村里,那个”

    “嗯?车子连上了马?这是怎么回事,这样就省事儿多了。”

    刘湘南的目光已经转移到了马车上,正跑去检查这些装备,看上去还算牢固,很是精心的栓着。

    “这是怎么回事啊?还有这牛,你栓上的?”

    刘湘南不可思议,疑惑满满的看着花芝,这让她打起了哆嗦,结巴着说:“那个,是村子里的,我爹栓的,他给修整了一番,说是这样快多了,人也不费劲。”

    刘湘南面色舒展,应手的点了点头。

    这的确省了不少人力和时间,刘湘南昨儿晚上做梦还为拉粪的事情忧心呢,没有想到一起来烦心事儿都给解决了。

    花芝舒了一口气,回到灶房里帮刘婶儿做饭去了。

    马车的速度的确是很快,可牛也得给杨伯家拉去,去的路上,花芝赶着马车,刘湘南掌控着牛的前进,所以也并没有省多少力气。

    反而因为牛要吃路旁的草,去地里追了几次,惹的他是大汗淋漓。

    一波三折后,总算是到了主人家里。

    可这样好好的牛栓子,非得把人家的给修减了,以后都配不上牛车了,这等于是糟~蹋了工具。

    杨伯不干了,粪也不让拉了,坚决要还栓绳。

    这可如何是好,刘花二人在杨伯家院子里急得冒汗。

第七十八章黑色土地上的浪漫() 
花芝本以为编织了一个还算合理的理由,现在可好了,不光路上惹了大大的麻烦,现在把人家的工具给破坏了?

    因此杵在院子里干生气。

    双方是都有矛盾了,不光牛粪拉不了,杨伯红了脸在院子里叫嚷着:“今天这车栓子你们得给我陪,现在就算给我我也不要了。”

    刘湘南极其姑妈家里三辈子的人不是贫穷就是居住于闹市区,根本没有养过牲畜,哪里会有这个只有牧人家里才有的物件儿。

    就算是去街上买兴许也罕见的很,刘湘南皱缩着眉头回道:“杨伯,可你这东西我实在是不知道哪里能买到啊,要不我拿银两陪给你。”

    刘湘南摸了摸袖筒,身上满装了十五文,昨儿还给了杨伯十文,现在只有两文钱,这可怎么给出的手,他捧在手里泄气的打量着,面红耳赤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毕竟是自己这边没有经过允许把别人的工具给修改了,错在自己,他是心里又气又睹。

    好好的事情,怎么就这样了呢。

    花芝看这杨伯怒色不减,恶狠狠的瞥了一眼刘湘南手里的钱。

    “湘南,先别说这把栓子了,我的母牛肚子上已经划破了一层皮,它肚子里的牛娃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杨伯看上去面色铁青,自己悉数的家产就是这几头牛了,而且这头大母牛为尊,年年生一个牛仔,也算是少有的多产的牛了。

    刘花芝二人凑近母牛看了看,的确是右边肚皮下蹭了一大块皮,血渍沾满了周围的牛毛,看上去好似还瑟瑟发抖,喘着气儿什么的,

    这可怎么办?希望这牛肚子里的孩子没事事情!花芝在心里默念着保佑牛母子平安,那会儿在路上这牛是撒欢的跑,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也不知道在那个疙瘩角里给刺破了,偏偏这牛还是枣红色的,沾上了血也不容易察觉。

    看样子,得给杨伯陪一笔钱了,不然自己心里也过不去,刘湘南眉尾下弯,肃然问道杨伯:“杨伯,今天这事情是我们的不对,您看得多少银两可以解决,咱们立个字据,我午时来给您凑一些,剩下的以后慢慢还好不。,”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了。

    可那杨伯抹不过面子,毕竟是祖辈上沾了亲戚的人,自己还是个长辈,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受了小辈的钱,以后可还怎么在村子里做人。

    杨伯别过脸思索着,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远处,杨伯老来得子那孩子小康追着鸡蹿过来了,看样子,跟鸡闹得是热火朝天。

    杨伯没有理会刘花二人,只是憋足了今儿吼着那孩子:“小康,就知道追鸡,母牛肚子都快钻通了,你也不过来看看,这傻孩子。”

    杨伯大跺着脚,似乎是自己的孩子把牛给皮给划破了一样。

    小康子听牛身上流血破了皮,扔掉了手里的赶鸡棍子蹿了过来。

    只见几只黑白色的鸡渣渣的跳了起来,漫在院前的菜园子里飞腾着。

    “爹,牛怎么了?哪里破了?”

    小康绕着母牛转了几圈,哇哇哇的大哭了起来。

    “爹,大牛肚子里的牛娃会不会破啊?”

    小康嘁嘁嘁的打着梆子,看上去凄苦无比。

    花芝想着这孩子和大牛的感情太好了,竟然哭的这样惨,心里也不是滋味,莫名的抹了一把眼泪。

    “哭什么哭啊?牛肚子都破了,以后看用什么种地。”

    杨伯拉着脸骂自己的孩子,其实花芝知道这杨伯是吧情绪给发到自己的儿子身上了。

    刘湘南是个读书人,讲究以礼待人教人,杨伯如此的粗鲁,他也叹了几口气勒住:“杨伯,这是大人之间的事情,跟孩子没有关系,他还这么小,知道什么啊。”

    杨伯脸色抽搐起来,那排白亮整齐的牙齿也合了上去,他背着手蹲到了窗户底下。

    “怎么没有关系,他是我的命根子,我的东西不是他的呀?”

    花芝无语,已经说明白了用银子抵消,他这是闹得那出啊?

    她也恼了,真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卖的什么葫芦,也不管不顾的说话:“你这人真奇怪,给你钱你也不说要不要,又把孩子给叫来在我们面前哭嚎一通,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嫌弃钱不够?十两够不够?”

    杨伯埋着头不语,晦涩的侧脸似乎有些愉悦起来,

    刘湘南以前就听闻这杨伯贪财好敛,优柔寡断,还爱面子,也是没有亲自经历过,这下他是明白他现在的目的了。

    他理了理头绪,叫小康在家里拿个笔墨,原这孩子也在私塾上学,识得几个简单的字,家里定然也会存留笔墨。

    小康嘁咽止住,看了一眼爹爹进了屋子里。

    拿到纸笔后,刘湘南在纸上洋洋洒洒的留了几行字。

    刘湘南深谙其中的道理,只是叫小康在纸上画了一个圈儿。

    大概就是到今年秋收之前,给杨伯还十五两银子,今日于是先还一两,适时还有十四两。剩下的牛栓就送给了刘湘南,至此之后再也不能多纠~缠。

    这样的话,杨伯不仅得到了数目还算多的银子,还省的给乡亲们留下一个欺诈亲戚的污名。

    这个讹人钱财的罪名也顺势给按到了不懂世事的小孩子身上。

    做好了这些手续之后,杨伯爷晦着脸让再拉上一车。

    “偏不要,你说啦就拉啊,我们都别处去拉去,”

    花芝拉住了刘湘南,看那老头子倚老卖老的样子,当真是看着不顺眼。

    完罢,他二人赶着马车出了院子。

    刘湘南脸色僵硬,闷闷的不说话。

    倒是花芝拉着马绳啦啦啦的唱了起来,“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清脆的桑音回荡在马路上,还有小姑娘在路边驻足盯着看,花芝开心的狂欢起来,拉着相公一块唱。

    刘湘南只觉得丢人,埋着头示意她不要再唱。

    赶了一截车,二人又找了村子牧户老王的家里,因为自带车子,所以只花了十文拉了一车的羊粪。

    黄昏之前,羊粪已经全部给洒到了地里,二人好生的费力,坐在地旁的草丛里歇着。

    一阵凉嗖的风吹来,弥漫了一大片,二人都没有那么热了,把干活脱下的外套又给穿了上去。

    春日和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落日余晖下更显清脆的花草,将大自然的景色装饰的惟妙惟肖,相信没有一个人见了这般景色不为之倾倒。

    花芝仰天躺在草丛上,把目光聚集向山顶的太阳。

    抓一只猫尾巴草,握在手里把玩,小时候玩耍的回忆,忆起从前那世,花芝闭上了眼睛,努力的去想每一间事情,从家乡的河滩里游戏,第一次背着书包去上去,在学校里和同学闹矛盾,再到考上理想大学的激动之情。

    那时那刻,鸿鹄之志支撑了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爬到象牙塔的最高端。

    然而,现如今却沦落在一个偏僻的古代村落里抓着羊粪在地里摸爬滚打,曾经无数梦想着踩着高跟鞋在明亮的写字楼里回旋的场景,一切都化作了泡影。

    花芝越想越乱,不知觉得,眼角已经流淌满了眼泪。

    只是这样静谧的,一点清~凉缀在了脸颊上,是梦里?

    可这梦太清晰,一抹清凉顺势滑落在了唇间,花芝张开了眼睛,热烈袭击而来,紧接着,一切顺其自然,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夜色已经上空了,甚至更晚,二人收拾好上了马车回到了家里。

    倘若不是春日立这样冷的天气,兴许野外的环境更加适宜居住,每个从冬季越过来的人,都需要经历这个过渡期。

    回到家时,刘婶儿屋子里的烛光还亮着,听到院子里吁吁吁的马叫声,吱吱呀呀开了门出来。

    “呀,你俩儿终于回来了,怎么这么晚啊,担心死我了。”

    刘婶儿披了一件外衣,缩着在门口。

    “姑妈,你快进屋子里吧,外面冷,我们栓了马就回去了。”

    刘湘南去解绳子去了,花芝跑过去拉着刘婶儿的手,冰冰凉凉的。

    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战。

    “花儿,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坏人吧?”

    “没有,姑妈,这夜里难道还会有强盗啊!”

    花芝打笑着说。

    其实,这一带在州长的管辖下,国泰明安,百姓生活安宁,几十年了街上更是没有出现过强盗。

    这丰硕的伟绩是人尽皆知的,花芝想着刘婶儿真的是多度担心了。

    “那就行,花儿啊,以后出门小心点啊,晚上尽量少去人烟稀少的地方,山里林子密,野兽要是跑出来该怎么办?还有转告湘南,叫他也不要随便出去,你两以后也不要去南坡哪里的草屋了,那块更危险。”

    刘婶儿一脸窘迫的样子,看上去似乎是受了什么惊吓似的。

    “姑妈,你这一天净担心那些没用的,快回去歇着去吧。”

    花芝放开刘婶儿的手腕,也叫她不要多想,这么晚了该睡了。

    刘湘南等了花芝过来一块的进了屋子。

    其实,上个月发生的惊悚还让刘婶儿心有余悸。

第七十九章恐惧的往事() 
那是立春的一天清晨,刘婶儿因为身体恢复了一些,又睡不着觉,便起来去外面溜溜,活动活动筋骨。

    积雪皑皑的一片,一切都似乎是明亮的,远处的黑星点点也尽收眼底,不过却是黑糊糊的瞧不清楚,只能大概得看个轮廓。

    她伸展着腰骨,做一些伸展运动,奈何头上围着的围巾掉了下去,刘婶儿拄着坡儿跳了下去去捡。

    忽然的有一阵狂烈的风吹来,围巾随风刮了几米的距离?

    刘婶儿因为久病初愈,也是仔细的护着身子,悠悠的走了过去。

    刚弯腰去捡,耳边传来了“吁吁嘘嘘”通气声,她撑着腰转过去,不远处的墙根底下窝着个黑糊糊的一团东西。

    刘婶儿屏住呼吸也不敢动弹,只是视线凝住在那团东西里,心中不由得一阵寒意袭来。

    在黑色的阴影里,那团东西呼啦呼啦的翻了一下身子,刘婶儿惧恐万分,这可如何是好,怕是冬日里野兽在山里没有东西吃,所以来到人家找吃的?

    刘婶儿尽量屏着气儿没有大喘,挪到前方的根角爬了阶上。

    她向后眺望了一眼,并没有追上来,这才嗖的冲进了屋子里栓了门,又把屋子里的桌椅给推到了门内堵着。

    窗户也给钉了几个薄木板,一切给按紧了,刘婶儿依旧恐慌的很,趴在门口听风声。

    因为刘湘南前一天去县城里给刘婶儿买药去了,恰好赶上雪天,因此就没有归来去客栈住了一晚。

    刘婶儿一个人在家里,还是南坡处的草房,周围荒芜没有亲近的人家,距离清河村一里的路,一一般出了大马路上过来的很少能够碰到人。

    这样想来,刘婶儿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更是一个人缩在屋子里不敢出来,做了饭也食不下咽,她窝在炕头上,在窗户旁细细的听着外面的声响。

    外面每一次的风吹草动,刘婶儿的心便颤抖忐忑起来,她越发的觉得口干舌燥,后来眼皮子也不听使唤,最终没有了知觉。

    直到午时归家的刘湘南摔着家里的门唤姑妈,却没有人应,他趴在窗户上戳了一个洞,发觉了在炕头上昏迷不醒的姑妈。

    便拼了命的撞着窗上的木板,可丝毫不为所动,刘湘南跑去东房里抡出了斧头把窗户上的木板给劈了。

    只听稀里哗啦的一堆破响,窗户彻底开了花,零碎的木头摔掉了,刘湘南爬过窗户进了屋,背着刘婶儿去镇上去抢救,这才恢复了过来,

    这事情在湘南的心里留了一个疙瘩,等到把刘婶儿给接到清河村的屋子里,又把南坡前房子里的东西给拉回来,这草房事彻底给锁了。

    以后就住在了村子里的房子里,很少去南坡那块去。

    这事儿刘婶儿没有向任何人提及,总之说是为了开春种地方便,想回到村子里。

    罢此,刘婶儿刚入夜就忐忑不安了,生怕遇到些不干不净的东西,因此也只锁了门赶紧睡觉,偏偏一点睡意都没有,翻来覆去找了一本书看。

    这下的,看到湘南和花芝回来了,刘婶儿也放心的进去躺着睡了。

    隔天儿天一亮,和往日一样,花芝早起给相公做了饭,刘湘南也去私塾里了。

    花芝把吃剩的碗筷给摞在了一块,又回到屋子里躺着了。

    这几天她总觉得胸口闷得很,有意无意的觉得胸口闷得很。

    那是立春的一天清晨,刘婶儿因为身体恢复了一些,又睡不着觉,便起来去外面溜溜,活动活动筋骨。

    积雪皑皑的一片,一切都似乎是明亮的,远处的黑星点点也尽收眼底,不过却是黑糊糊的瞧不清楚,只能大概得看个轮廓。

    她伸展着腰骨,做一些伸展运动,奈何头上围着的围巾掉了下去,刘婶儿拄着坡儿跳了下去去捡。

    忽然的有一阵狂烈的风吹来,围巾随风刮了几米的距离?

    刘婶儿因为久病初愈,也是仔细的护着身子,悠悠的走了过去。

    刚弯腰去捡,耳边传来了“吁吁嘘嘘”通气声,她撑着腰转过去,不远处的墙根底下窝着个黑糊糊的一团东西。

    刘婶儿屏住呼吸也不敢动弹,只是视线凝住在那团东西里,心中不由得一阵寒意袭来。

    在黑色的阴影里,那团东西呼啦呼啦的翻了一下身子,刘婶儿惧恐万分,这可如何是好,怕是冬日里野兽在山里没有东西吃,所以来到人家找吃的?

    刘婶儿尽量屏着气儿没有大喘,挪到前方的根角爬了阶上。

    她向后眺望了一眼,并没有追上来,这才嗖的冲进了屋子里栓了门,又把屋子里的桌椅给推到了门内堵着。

    窗户也给钉了几个薄木板,一切给按紧了,刘婶儿依旧恐慌的很,趴在门口听风声。

    因为刘湘南前一天去县城里给刘婶儿买药去了,恰好赶上雪天,因此就没有归来去客栈住了一晚。

    刘婶儿一个人在家里,还是南坡处的草房,周围荒芜没有亲近的人家,距离清河村一里的路,一一般出了大马路上过来的很少能够碰到人。

    这样想来,刘婶儿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更是一个人缩在屋子里不敢出来,做了饭也食不下咽,她窝在炕头上,在窗户旁细细的听着外面的声响。

    外面每一次的风吹草动,刘婶儿的心便颤抖忐忑起来,她越发的觉得口干舌燥,后来眼皮子也不听使唤,最终没有了知觉。

    直到午时归家的刘湘南摔着家里的门唤姑妈,却没有人应,他趴在窗户上戳了一个洞,发觉了在炕头上昏迷不醒的姑妈。

    便拼了命的撞着窗上的木板,可丝毫不为所动,刘湘南跑去东房里抡出了斧头把窗户上的木板给劈了。

    只听稀里哗啦的一堆破响,窗户彻底开了花,零碎的木头摔掉了,刘湘南爬过窗户进了屋,背着刘婶儿去镇上去抢救,这才恢复了过来,

    这事情在湘南的心里留了一个疙瘩,等到把刘婶儿给接到清河村的屋子里,又把南坡前房子里的东西给拉回来,这草房事彻底给锁了。

    以后就住在了村子里的房子里,很少去南坡那块去。

    这事儿刘婶儿没有向任何人提及,总之说是为了开春种地方便,想回到村子里。

    罢此,刘婶儿刚入夜就忐忑不安了,生怕遇到些不干不净的东西,因此也只锁了门赶紧睡觉,偏偏一点睡意都没有,翻来覆去找了一本书看。

    这下的,看到湘南和花芝回来了,刘婶儿也放心的进去躺着睡了。

    隔天儿天一亮,和往日一样,花芝早起给相公做了饭,刘湘南也去私塾里了。

    花芝把吃剩的碗筷给摞在了一块,又回到屋子里躺着了。

    这几天她总觉得胸口闷得很,有意无意的觉得胸口闷得很。

    可又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得劲,花芝爬进被窝里又漫了进去,只是觉得窝在里边身子舒服的很,不会有很僵硬的感觉。

    倦意袭来,花芝眯着眼睛睡了。

    日上三杆,刘婶儿想着怎么花芝今儿还不起来,自己因为昨天晚上迟睡醒来的迟了。

    恐怕也是花芝累了,只是趴在窗户上探了探,还在被窝里钻着。

    刘婶儿进了灶房把吃剩的碗筷给洗了,又熬了一大锅底的红薯粥,这是邻居张婶儿昨天送来的,说是去年秋天收成好,地窖里藏了一窖,因此就送了半麻袋子来。

    刘婶儿喜出望外,自家常年以种玉米为主,红薯这些东西看上去更是有些欠,昨天她就想着能熬制几碗给尝尝。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左右,刘婶儿做好了饭菜唤花芝起来,连叫几声,花芝慵懒在被窝里好一会儿才起身。

    刚出了院子,花芝灵敏的嗅觉已经捕捉到那股浓郁的香味,匆忙漱了口冲进了灶房里。

    “姑妈,今天做的什么饭啊?”

    花芝抓了一双筷子已经坐在了桌子前焦急的等待着。

    刘婶儿这会儿做好了饭一直在锅里温着,看到花芝饥饿如~虎的样子,咧嘴笑了,道:“花儿啊,饿了吧,先喝一碗我自创的红薯大米粥,可好喝了。”

    刘婶儿熟练的下了玉米馒头和几张黄色的饼子,舀了满满的一碗粥给放到了桌子上。

    “谢谢姑妈,我要开动了。”

    花芝把筷子给插到了碗里,在碗角吹了吹抿了一口,“真香!”

    “喜欢就多喝点,锅里多的是。”

    刘婶儿喜气洋洋,今天的心情甚是欢喜,好似吃了糖瓜一样甜。

    她自己也给舀了一碗过来吃,夹了一块凉拌萝卜放到了嘴里,和红薯粥和在一起吃,当真是美味十足。

    可花芝喜欢吃甜的,找来柜子底的糖精给洒了一把,这一顿,吃两张煎饼,喝了三碗红薯粥。

    吃过饭后,花芝歇息了一会儿又扛着锄头来到了灶房前。

    “姑妈我去地里干活了啊,等到明天湘南空闲了,我两儿把玉米种子那些给种了。”

    说罢,花芝嬉笑着要出去,刘婶儿额头冒汗,其实,她当然不是个糊涂人,自己的孩子种地哪里有不帮忙的道理,可那个地方,自己实在是有了芥蒂,上次的事还心有余悸,一想起来身上冷热交替瑟瑟发抖。

    去了自己心里恐慌,不去又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