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却幽然的笑笑说:“从今以后我就是马荣的媳妇了。”

    我听了一惊,心中不由担忧起来,说:“你们还没结婚呢,可不能瞎说,你以后还得再嫁人的。”

    碧云幽幽的说:“我以后再也不嫁了,只希望将来到了地下马荣哥能认我这个媳妇。”

    我见她这样,不敢深劝,想着也许过段时间她缓过劲来就能真正的放下了,暂时就先由着她吧。

    时间过得飞快,不久后皇上封李渊为唐王,封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秦国公。

    而战争并未结束,李世民又要出去打仗了,我与众姐妹送他出征。

    临行前,他单独将我叫到一边说:“你也别难过了,想太多伤身。”

    我一听,眼圈红润了起来,他是最了解我的,虽然我表面上没有说,但他知道马荣的事其实我也是很伤心自责的。

    我点头答应着说:“你也是。”李世民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碧云刚好,我却病倒了,病得十分突然,一开始只是觉得头晕,但慢慢的竟开始头痛、乏力,没几日竟下不了床了。

    碧云找来大夫给我看,却瞧不出什么病来,最后只道是心内郁结,伤及脾胃,只是给我开了点简单的药物并嘱我放宽心。

    碧云听后很是难过,对我说:“小姐,你怎么只知道说我,竟不知关心自己呢?若你难过,大可以找我说道说道,若觉得我不方便,随便找个丫头婆子说也好啊!”

    我轻笑着说:“好,以后有什么事我先跟你说。”

    可喝了大夫的药我也没见好,只是越来越乏,一日里睡着的时间竟比醒着多,没有办法,碧云换了很多大夫,但每个都瞧不出什么来,只说是让我放宽心。

    这日天气晴好,碧云想着带我出去晒晒太阳,就叫人在院子里摆了张躺椅,她将我抱起,说:“小姐,你怎么瘦成这样了,我轻轻一抱就能抱起来了。”

    我强打精神说:“可能这阵食欲不好吧。”

    碧云一听,哭了起来,我说:“傻丫头,你哭什么?”

    碧云将我放到躺椅上,可能觉得让我看到她哭对我的病情更不好,她赶紧背对着我将眼泪擦干,我就这么躺在椅子上,今日太阳很好,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不一会我就昏昏欲睡了。

    我对碧云说:“你去把我的枕头拿过来,这么躺着有点硬。”

    碧云听后去拿我的枕头,不想,她刚拿起枕头,竟有一个东西夹带着一并掉了下来,碧云低头一看,竟是一个香囊!

    自从郑莲送过有毒的香囊后,碧云一直对这东西非常警惕,如今一看我的枕头下竟有这东西,非常震惊,赶紧捡起来,跑着去找我。

    我一见她跑着回来了,就笑着说:“这都多大了,还如此着急忙慌的,我不急,你慢慢来。”

    碧云跑过来,看了看左右没人,气喘嘘嘘的说:“小姐,你看,这是什么?”

    我看向她手上拿的香囊,说:“香囊啊!从哪拿的?”

    碧云激动地说:“从你枕头下掉出来的!”

    我一听,为之一愣,说:“怎么会在我枕头下的?”

    碧云也很奇怪的说:“我也觉得奇怪啊!不是你让放的?”

    我一脸茫然的说:“不是!”

    碧云说:“那这东西就有问题了。”

    我很同意她的看法,她说:“小姐,我去找个大夫来问问。”

    我点头同意了,碧云想去,我突然叫住她说:“你去找林太医吧!你还记得他吗?世民的朋友,曾经给我治过脚的。”

    碧云想了想说:“好。”

第121章 中毒() 
很快,她就将林太医带了回来,我已经叫人将我抬回房中了。

    林太医来了说:“夫人,好久不见。”

    我笑着说:“不好意思,还得麻烦您前来,实在是我病的动不了了,才敢劳驾请您老来。”

    林太医客气的说:“哪里,夫人尽管找我就是。”

    我对碧云使了个眼色,碧云将门关上,拿出那个香囊给林太医,说:“麻烦太医帮我们看看这里面有什么?”

    林太医拿来闻了闻,脸色大变,不敢置信的又拿起来仔细闻了闻后说:“夫人,我可以打开看看吗?”

    我点头同意,碧云拿了把剪刀给他,他将香囊剪开,细细的从一堆干花里捡出一片花瓣,放到鼻子下闻了闻,又用舌头舔了舔,然后狠狠地吐出来说:“夫人,这里面混有曼陀罗花!”

    碧云看林太医的表情态度,就猜到这花有问题,急切的问道:“这曼陀罗花是什么?”

    林太医说:“这曼陀罗是一种极毒的植物,其根茎花全有毒,若服之可致命,若这么当香囊慢慢闻之,可使人头晕、头痛、浑身乏力,直至昏睡而死,此毒药性极强,却也罕见,一般人不会分辨。”

    碧云听后看着我,我也觉得林太医说的和我的症状很像,我说:“那麻烦林太医帮我诊诊脉,看我是否中毒?”

    林太医过来诊过脉后说:“夫人已中此毒,但幸好夫人中毒尚浅,还能治好,我为夫人开几服药就行,还有,夫人还有些心内郁结,夫人还要放宽心啊!”

    我沉思了会,客气的说:“多谢林太医,不知林太医可能看出我中毒多久了?”

    林太医想了想说:“应该不出十日。”

    我心中想道:“也就是在世民离开以后的事。”

    我对碧云使了个眼色,碧云拿了包银子给林太医,林太医推辞,我笑着说:“我误用曼陀罗花的事还望太医帮我保密,若让人知道了只会徒惹笑话。”

    林太医明白这其中的意思,再不推辞,将银两收下,说:“在下明白。”

    碧云送走林太医后,给我煎了服药,我喝了后立觉舒爽,我对碧云说:“那个香囊你拿去烧了吧。”

    碧云说:“好,不过小姐,你觉得是谁放到你枕头下的?”

    我想了想,让她将屋里的丫头、婆子都叫来,她们进来后,我问道:“这一阵可有什么外人来过我房间?”大家齐齐摇头都说未见。

    我让大家都散了,心中想道:“会是谁呢?郑莲?杨惠?还是别人?会是她们派人进来放的还是屋里已经被人按插上人了?屋里的这些丫头婆子有从太原一直跟着回来的,也有回来后才来的,若真有人,会是她们中的哪一个呢?”

    碧云见我只想不说话,就急的道:“小姐,你觉得是谁干的?”

    我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但她们既然都说没见外人进来,你以后还得多注意着她们点。”

    碧云深沉的说:“小姐,你是怀疑她们中”

    没有证据我什么都不敢想,也什么都不愿想,只是摇了摇头。

第122章 龙腾虎跃唱大戏()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四月份,李世民又消除了大片武力集结,回到长安。

    这日我正在房中看书,却见李世民心事重重的进来了,我看他如此,就问他:“夫君可是又有什么烦心事了?”

    李世民说:“今日裴寂向我提出想让父亲废掉皇上自立为王。”

    我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试探的说:“那夫君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想了想说:“我是还不清楚现在的时机到没到。”

    我见他还有些犹豫,就说:“曹操一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初定他就自立为王了。”

    李世民见我这么说,有些惊讶的看着我说:“夫人的意思是同意裴寂了?”

    我笑着说:“前方局势我还不是非常清楚,但我知道几点。”

    李世民问:“哪几点?”

    我说:“其一、皇上现在还小,尚好控制,若一旦大了就很难控制了,其二、若他在位时间太久,集结其他势力,到时候他翅膀一硬那时别说咱废掉他,他必然要先废掉咱的。其三、现在还没有其他强大的势力能与咱们抗衡,时变事变,到那时咱们再想称王可能就难了。”李世民点头同意。

    我接着说道:“其四、现在烽烟四起,各地自立为王的比比皆是,若咱们现在称王还不至太引人侧目,若等着咱把所有势力都清除了,咱们再称王,人心思定,到时就会有很多人反对。其五、现在虽没什么可与咱们抗横的大势力,但还是动荡不安,现在皇上还离不开咱们,所以咱们让他禅让,他也还会配合咱们,但如果到时天下太平你再想让他配合,他就会说你是篡位的逆臣贼子了。”

    李世民听我说了那么多,心中已有了些想法就说:“娘子说的有理,那我再与裴寂商量商量看看。”我笑着点头。

    李世民心想:“确实,以前的皇上就是疑心父亲功高盖主,想杀父亲,现在父亲不仅是功高盖主这么简单了,简直是把持朝政,一旦小皇帝翅膀硬了第一件事就是除掉父亲,到那时,不管用什么方法也是躲不过的。而且只能是现在天下初定,还未全定,小皇上还得仰仗父亲的时候,若到时天下大定,皇上肯定会鸟尽弓藏,先杀而后快。”

    过得几日,下人到我房中来请,说世民在书房等我,我去了一看,裴寂也在,我笑着说:“裴叔来了,好久不见。”

    裴寂说:“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其实我一见他来就明白他有何事,就将门关上,坐到李世民旁边。

    李世民说:“我们想一并商讨父亲称帝之事。”

    我心中早就猜到,并不多言,只是点头笑笑。

    裴寂为难的说:“如何将此事做得让人都觉得信服呢?”

    我想了想说:“先造舆论,让普通老百姓都觉得公公是天命所归。”

    裴寂却说:“你哄骗一人可以,天下子民千千万,怎么可能都骗过?”

    我笑着说:“其实普通大众还是好控制的,有时候人云亦云,咱们只需如此即可。”

    我神秘的压低声音将计策说出,裴寂疑惑的说:“会有用吗?”我神秘的笑笑。

    然后接着说:“等到时再让皇上下一纸禅让诏书即可,但到时公公也别表现的太想做皇上,到时他再三推让,你再联系些咱们的人一直上书劝告,如此天下百姓都会信服的。”

    裴寂和李世民听后都点头同意,然后我们一起商量了一下每一步的计策。李世民就去与李渊商议,李渊也觉得我们的方法很好,所以我们就着手实施了。

第123章 真龙出水() 
又过了几日,长安街上疯传一首童谣,大街小巷的孩子都在唱:“真龙出,满天光。合家欢,李代杨。开盛世,百姓喜。家家乐,共欢颜。”

    然后大家都到处传说李渊其实才是真龙天子云云,现在的茶楼街市上大家把李渊的事迹神化的传将起来。

    什么李渊每次遇难都有神仙庇佑,逢凶化吉;李世民出生的时候霞光万丈,有人曾看见有一条龙盘踞其上等等。

    很快,这些就在长安传遍了,甚至都传到了其他地方,有人说只有李家才会得上天庇佑,平定乱世,带领人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李渊对此结果很是满意,就叫来窦夫人和我一起去劝告王贵妃让她劝说恭帝退位,她现在已经是王太妃了。

    我们又再次准备进宫,这次进宫已不像以前那样还得提前很久上折,到门口等候召见。

    李渊去说了一声,我们直接就可以进宫了,而且我们这次是直接坐着马车就进了宫门,到得二宫门下才下车,自是有人在那等候我们了。

    我们下得车来,有一位公公迎了上来,我们一见,还是原来那个公公,窦夫人笑着说:“公公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那公公赶紧点头躬身道:“谢王妃挂念,小人多亏唐王关照,最近很好。”

    窦夫人笑笑,接着问:“王太妃可好?”

    那公公献媚的说:“太妃很好,听说您要来,已在那恭候多时了。”

    说话的功夫已到了王太妃现住的宫门前,有人远远见我们来了,赶紧进去通传道:“唐王妃到。”

    我和窦夫人刚到就有人将我们请了进去,王太妃已经在厅里等着我们了。一见我们来,就迎了过来,窦夫人一见赶紧行礼。

    王太妃赶紧将窦夫人扶住,说:“舅母不好如此多礼,这么久没见,可想煞侄女了。”然后对旁边的宫女说:“还不看座,上茶?”

    王太妃亲扶窦夫人到上位椅子上坐下,窦夫人初时推让,但后来拗不过王太妃坚持,才与她平座在王太妃旁边。王太妃热情的说:“舅母这次进宫可是有什么教诲?”

    窦夫人说:“不敢不敢,只是想来感谢王太妃一直以来的照顾。”

    王太妃笑着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谢不谢的,互相照顾那是应该的。”

    窦夫人也笑着说:“不能这么说,该感谢的还是得谢。”

    王太妃见茶水上来,拿起碗来,抿了一口说:“舅母尝尝,这是新采的好茶,刚刚进上来的。”

    窦夫人也抿了口,品了品说:“果然好茶,如此兵荒马乱的时节,想喝到茶都是不易,更何况是这好茶,也就这有了。”

    王太妃笑着说:“是啊,如今兵荒马乱,人心恍恍,交通不便,想喝口茶都是不易,也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喝上了。”

    窦夫人别有深意的说:“娘娘放心,只要有我们李家在,娘娘想喝什么茶都会有的。”王太妃看了窦夫人一眼,窦夫人淡定的拿起茶碗又轻抿了一口。

第124章 勾心斗角() 
王太妃将茶碗放下,看着宫门口的方向,幽幽的说:“皇上还是很孝顺的,经常来看哀家,也不知今天还会不会来?”

    窦夫人也随着王太妃看向宫门外,笑着说:“娘娘还这么幸福,我那些儿子就不行了,一长大了,翅膀硬了,你说什么他就不听了,特别现在都有了老婆了,平时都听他那老婆说,哪还有空听我说什么,哈哈。”王太妃听后陪着干笑了两声。

    窦夫人接着说:“我那儿子还算孝顺的,毕竟我是他们亲娘,你还记得你远房那个表姨吗?少时无所出,就上外边抱养了个孩子,不想,现在孩子大了,翅膀硬了就嫌她碍眼了,想将她赶出去,她要是说句什么一点不顺他心的,他就喊打喊杀的。哎,碰上这么个逆子也是没办法,我和你舅舅就想着将她接过来,以后就供养着她,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也让她老有所依。哎,现在外人是靠不住的,还得是咱们这些亲戚才靠得住。”

    然后看着王太妃的反应,只见王太妃听到这有些惊讶的看着窦夫人,手不小心碰到了茶碗,差点将茶碗碰掉。

    窦夫人见她已明白自己话中意思,就笑着说:“娘娘觉得是吧!”

    王太妃暗自镇定了一下,面上已恢复以往的泰然自若,笑着说:“她那儿子也太不成器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这样的。”

    窦夫人叹了口气说:“其实这也是可想而知的,那么大的家业,谁不想要啊!以前是她孩子小,又惧着他父亲的权威,现在他父亲一没,他又长大了,自然想独占这份家业,谁要是在这时候碍了他的眼,他可不是要喊打喊杀的?”

    王太妃听后面色稍变,端起茶喝了好几口,转而道:“哎,可老住亲戚家也不自在啊?”

    窦夫人却笑着说:“自家亲戚怎么会不自在,就和在自己家一样。”

    王太妃听后,已明了窦夫人今日所来目的,知道现在大势已如此,不得不说:“舅母说的也在理,若是那表姨的儿子真不养他了,还得麻烦你多多照顾她啊!她一贯人也是不容易。”

    窦夫人也明了了王太妃的意思,就笑着保证道:“那是自然。”

    窦夫人与王太妃又闲话了一下就离开了,我跟着一起行礼告辞。

    我们离开后,王太妃想道:“现在唐王和皇上都还想着争取我,若等皇上真的翅膀硬了,到时第一件事就是除掉李家,现在李家就是我的依靠,到那时我的依靠没了,皇上又不是我亲生的,肯定怕我干政,怎么会容我,权利这东西一向是排他的,不过现在时局未定,我也不能帮他们,不然最后谁胜了还不一定。但让他们知道我默许了还是行的。”

    回到家中,窦夫人将王太妃的意思说了一遍,李渊听后说:“现在就看小皇上的态度了。”

    然后对李世民说:“现在传令下去,明日校场上本王要阅兵,我去让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带上兵马在校场集合。你叫上几个可信任的在暗中准备着,如若有什么变化,咱们直接行动。”李世民领命而去。

第125章 阅兵() 
第二日,李渊一早就进宫请见皇上,李渊上奏说:“今日校场阅兵,将士们都想一睹天颜,还请皇上移驾校场。”

    隋恭帝怕李渊有诈,就推辞道:“如此大事还是唐王代朕前往吧。”

    李渊认真的说道:“皇上,将士们一直为皇上浴血奋战,今日只是想一睹天颜,若皇上不去,会寒了将士的心的。”

    隋恭帝还是不敢前往,就说:“那唐王代朕好好劝解一下不行吗?”

    李渊锲而不舍的说:“那些人虽一直效忠皇上,但都是些粗通文墨之人,多有些不受教束的,一时兴起,再闯进皇宫惊扰了皇上就不好了。”

    隋恭帝一听李渊的话中已有威胁的意思,心道去也得死,不去也得死,只得说:“那好吧,摆驾出宫。”

    隋恭帝随李渊来到校场,只见乌压压几万人将校场挤了个满满当当,吓了一跳,心想:“如果李渊现在反将起来,朕连跑都跑不了。”

    隋恭帝强装笑容的对李渊说:“唐王好本领,竟有如此多的将士。”

    李渊笑笑,领着恭帝走上讲台,李渊刚上去,台下将士就齐声喊:“杀!”

    喊声震天,吓得恭帝向后一退,李渊笑着说:“皇上觉得我军士气如何?”

    隋恭帝说:“士气如洪。”

    李渊向前一步,指着隋恭帝对台下将士说:“这是当今皇上。”

    台下将士并无反应,隋恭帝站在那有些尴尬。

    李渊停了停,接着说:“让我们山呼万岁!”

    台下将士这才一起齐声喊道:“万岁,万万岁!”

    隋恭帝一看这架势,立刻明白了,说:“唐王好号召力,今日来此校场不虚此行。”然后摆驾回宫了。

    回到宫中,隋恭帝屏退左右,独自沉思道:“李渊今日是来威慑朕的,他是想告诉朕,这皇帝我让你做,你才是皇帝;我不让你做,没人认你这皇帝。现在李渊手握兵权,实在不是朕能抗衡的,只是不知他想干什么?”

    第二日,裴寂就上奏说:“唐王李渊德高望重,深得民心,有圣人之风,皇上应效仿古人,让贤禅让。”

    隋恭帝看到此奏折,想到:“原来这就是他的目的,时势所迫,看来只能让位了。”然后准了裴寂的奏折。

    再上朝时,隋恭帝说:“今民心所向,唐王圣德,堪成贤帝,朕决心效仿古代先贤,禅让与李渊,群臣可有异议?”

    现在的群臣不是跟随李渊起义的将士就是与李渊沾亲带旧的自己人,大家都知道这是唱的哪一出,所以都跪地山呼:“皇上英明,皇上万岁!”

    这时只见李渊站出来说:“皇上不可,我李渊一直衷心效忠皇上,所作所为并不为权为利,只为这大隋江山,黎民百姓,臣无心做皇上,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隋恭帝说:“唐王为民之心人尽皆知,只有有你这大德之人才适合做皇上。”

    李渊听后说:“请皇上收回成命。”然后固辞着离开了。

第126章 禅位() 
次日,裴寂领着一些大臣上奏,所云还是唐王李渊大德,适合做皇上之类。

    隋恭帝知道李渊称帝已是大势所趋,而李渊的固辞只是装装样子的,若自己此时不上道的陪着大家演这出戏,说不定到时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这出戏必须演下去,还得演好,演的合了大家,合了李渊的心意。

    再次上朝时,对李渊说:“唐王称帝是民心所向,理所当然,朕感其大德,特此禅让,还望唐王能够成全。”

    李渊赶紧跪地说:“皇上爱臣之心,臣已感知,非常感动,但让臣做皇帝,臣是万万不能的,还请皇上收回成命。”然后跪行离开。

    再日,裴寂带领满朝文武具上奏,所云还是让唐王称帝一事。

    隋恭帝上朝时再次对李渊说:“唐王大德,有治世平天下之才,众所周知。如今这乱世就需要您这样的圣贤来做皇上,请唐王为万民苍生考虑,就不要再固辞了。”

    然后隋恭帝拿起玉玺捧着走到李渊面前,李渊还想再辞,裴寂站出来领着跪地说:“请唐王为万民苍生考虑,就不要再固辞了!”

    群臣一见,赶紧都跪地说:“请唐王称帝。”

    李渊一见如此,心中暗喜,但面上还是装作为难的接过玉玺说:“皇上这是在难为我。”然后对群臣说:“你们这是在逼我啊!”

    隋恭帝一见李渊接过玉玺,跪地说道:“恭请新皇登基。”

    群臣也山呼道:“恭请新皇登基。”李渊这才装作不情不愿的登上皇帝宝座。

    隋恭帝于是下诏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