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生涯之贾赦-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皇上体恤,臣必不让皇上为难。”贾源心里何尝不难过,手里手背都是肉,分家还能保全。若是不分,只怕真要骨肉相残,不得善了。届时,他又该如何?分了也好。

    “爱卿办事,朕放心。只一点,莫要为了这点子事损了身体。”泰聪帝亲手扶起贾源。

    “谢皇上。老臣有愧,皇上日理万机,老臣还为了家事让皇上烦心。”

    “尔乃我家老人,这点事又算的什么呢。”泰聪帝安抚般的拍拍贾源的手。

    贾源也是知情识趣,又是感激涕零铭感五内的,君臣相得的戏份也是演的足足的,这才退了出来。

    正好,贾源退了出来,就遇到正在准备觐见皇上的沈阁老。那两人真是针尖对麦芒,偏贾源还要撩他。

    沈阁老可不吃这套,一甩袖子,冷着脸进殿了。哼,竖子不与为谋。

    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虽然这分家之事也算的上私事,但律法还在。何况这贾家不是平头百姓,因此分家一事若不处理清楚,难免遭人话柄,御史也不是吃闲饭的。

    分家之事势在必行,贾源事先打了预防针,因此分家之事倒是轻松了许多。

    这边贾源一到家。赏赐也跟着来了。其中就有一根拐杖。

    原本这分家的帖子发了出去,知道消息的,那闲话是压都压不住。又有御史在一旁虎视眈眈,摩拳擦掌的准备给贾府来个大的,这会皇上的赏赐下来了,各方也就暂时熄火了。

    心里有事,时间过得慢。伸头缩头都是一刀。这刀终于是落下了。

    分家是在东府祠堂进行的。除去姻亲,见证人,荣国府凡是姓贾的,一个都没落下。这也是特例了,毕竟长辈建在,自然不能同旁的一样。

    这古代分家自有规矩,嫡子继承祖宅,爵位。祭田,永业田不能动。其余能分的,像穷人家没说头,就是一些田地,牲口,并桌椅板凳几副碗筷,还有一些农具。这富人家,那说头就多,比如:房子,田庄,店铺,现银,古董,字画,奴仆,珠宝首饰等等。嫡子自然多占。

    为了不落人口实,贾源把其他几房的姻亲也都叫来了。但是这主持的,还是宁国公贾家族长和贾老太太的娘家兄弟,孟老太爷。除去公证人,还有见证人三位,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分家之后皆是要按手印的。

    时辰已到,贾演发话了:“这分家有例可寻,嫡子占七,庶子占三。”这话刚落下,姻亲那一片就开始有声响了。

    贾演暗自叹了口气,这庶枝姻亲实在上不得台面,未见这史家都未发话么:“虽是如此,可国公夫妇不愿如此,因此,并不按例。嫡子占三,其余几房等分。这主母嫁妆是私房,不入家产。家主健在,自留一份。诸位可有异议?”

    嗨,这说话喘大气,简直要人命了。众人等了又等,互相对视,确定这国公爷没有其他的话儿了,这才放下心来。

    这时,孟老太爷又发话了:“既然没有异议,便让嫡子先选?诸位以为如何?”

    这才对嘛,娘舅亲。这不帮着亲外甥,还能帮谁。

    众人也不觉诧异,毕竟这七都变成三儿了,还不让人家先选?

    这余者也是乖觉的。莫说这孟家,就是史家,也是得罪不起啊。

    众人也以为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可是这贾代善并不占长,因此又多出一桩来。这荣国公有一庶长,名代律,虽庸碌,性情却平和。因此贾老太太虽不待见,却也为他寻了一门还算过得去的亲事。

    这姻亲姓韩,虽不算显赫,却也是诗书传家。韩家家主嫡亲弟弟韩斯,年轻有为,官任吏部给事中,乃是贾代律嫡亲妻弟。韩斯其人,为人板直公正,本不欲多说,却也拧不过家中老母,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某有一言,可说得?”

    “亲家但说无妨。”贾源坐在椅子上,眼皮也未掀过。

    韩斯这脸皮并不算薄,这接下来的话却有些难以启齿,踌躇了一刹,还是吭吭哧哧的说出口了:“今日分产,某并无异议,只是这外甥女今后的婚事该当如何?”

    这贾家庶子虽已成婚,这底下还有国公府的孙女呢。这庶孙女无人可出头,这庶嫡孙女又当如何?毕竟这从国公府出嫁又与分出府不同。贾代律还有一嫡亲女儿还未出嫁,因此这倒也算的一桩。

    这是男权时代,谁又会为了个女子出头。就连贾代律这个亲老子也未想过这茬。可这当娘的却是心疼女儿。眼见着快要出嫁了,这好了么分了家了。因着分家,这出嫁后又是何等光景?每每想起,这韩氏便要偷偷垂泪,只为那命苦的女儿,亲自求了老太太,只盼娘家为她那可怜的女儿出一回头。

    众人不解有之,鄙视有之,却也并不插言此时。只看这贾家几位如何说。

    “罢了,今日之事虽遗憾,却也盼分家之后,和几位兄弟守望相助。虽是侄女,却也是血亲。某愿意将这家产平分,也是为着未出阁侄女们尽一份心了。”贾代善想起舅爷的话,暗自捏着拳头。

    嚯,却也是没想到有这等好事,这会整个祠堂都闹腾起来了。

    “亲家?”贾源也是没想到,今日竟是这种局面。

    “我这外甥是个有志气的,这都是姓贾的,你们乐意也就罢了。”说完,孟老太爷只笑笑,看着贾演,不置一词。

    贾演心思一转,看向三位老郡王,又与贾源对视了一眼,只觉今日之事蹊跷,却又摸不着,只道:“既如此,倒是好事,就这么办吧。”

    未免再出意外,贾演也不再磨蹭。将写在纸上的田庄古董等都制成纸签,放在托盘中。依旧让贾代善先选。

第三十六章() 
/》

    本来几位王爷出行也不欲声张,因此双方拜会过也不多留,贾赦一行人就又退了出来。

    人老不禁累,两位老人岁数也都大了,闹哄哄的过了一会子,便也觉的乏了。于是贾家一行人对王爷和相熟几家打了招呼,又呼啦啦回府了。

    这才将将过了十五,全城忽然戒严了,衙门里抓了好些个人,倒是破了好些拐子案,百姓倒是拍手称快。

    风俗来说,上元节三天灯会,戒严来的很不寻常。贾赦可自由出入贾家两大书房,却是知道,这不是官府良心发作了,而是大皇子的幼子丢了。就在上元节那天。

    当今现存皇子一个巴掌数的过来,前头三位皇子皆有家室,余者两位小皇子还住在宫里。有家室的皇子里除了大皇子有嫡子,余下的都才成亲。据说大皇子的嫡子身子骨也是个不好的。余者自是不必多提,这孩子在重重护卫下丢了,也是丢的蹊跷。

    贾赦回想那天在酒楼会面的场景,除去宗室的茂王爷,大皇子和二皇子还有五皇子都是在场,一幕幕闪过,却是想不明白,总觉的漏掉了什么。无奈他现在人小,贾代善既是知道了什么,也不会与他多谈。能让他进书房于是破例,何谈其他。

    很快贾赦就没有时间想这些了,先生一一回府,课业又提上了日程,真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要不怎么说,这大儿子小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呢。这贾老太太是生怕大孙子受了委屈。若是照着原来的贾赦,照这么宠,成了纨绔也不奇怪。

    人心都是肉做的,贾赦虽是个男人,却也不是粗枝大叶。老太太和贾母拿他博弈,他心里门清,可对这老太太对他还真是没话说。他也不是个白眼狼,自然也投桃报李,拿老太太当亲奶奶孝顺。歇了半个时辰,贾赦就起了。按理说今儿他休假了,可该练的,却一点也没能落下,不然回头还得挨板子。

    贾老太太也心疼,可这件事上,她是一点没有置喙的余地。老太太就这么在旁边看着,不时的绣上几针,再瞧瞧,这乖孙孙怎么这么惹人爱呢。

    这时,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杏儿轻声走了进来,对着老太太耳语了几句,老太太这才把针线放下了:“让人进来吧。”

    话音一落,杏儿给守在门口的青儿打了个手势,青儿快步出了门,没一会儿,带着几个媳妇子小丫鬟进了来。

    青儿领着人进了屋,又到门口站着,前头一个婆子,快步上前两手交叠,带着媳妇子丫鬟蹲了一礼,眼里含笑道:“老太太大安,今儿个总是幸不辱命,并着针线,首饰一并制了出来,请老太太过目。”原来这是府里针线房的总揽事,夫家乔大是金银器皿房的大管事,因此都唤她乔大家的。

    贾老太太取了玛瑙框水晶眼镜,随眼瞧了,也不说满意不满意,就问贾赦道:“哥儿看着如何?”

    贾赦抬头瞧了一眼,满满当当数十位丫鬟婆子,呈着好些个红木缠枝纹托盘,一水的衣裳首饰香囊,想来皆是应季之用,疑惑道:“这些可是用作祖母身上?赦儿如何懂这些个。”

    贾老太太看贾赦一本正经的样子,好笑道:“可不是我一人用的,也有你的,今日是去做客的,是该好好挑挑的。”

    正说着,捧着衣裳的丫鬟,把一件件衣服敞开来,小如贾赦穿的,大如老太太穿的。贾赦放下手中的笔,专心和老太太品论了起来。

    大抵是贾老太太无聊了,偶尔梳妆打扮,总会问问贾赦。贾赦依着现代的审美观,也能回答上那么一两句。

    今儿出门是要做客的,因此,等贾老太太梳妆打扮好了,贾赦腰上也是配了一圈挂件。一切妥当之后,外头传话,说是东府的大太太和府里的大姑娘恰巧在院口遇到了,便一道过来了。

    贾老太太赶紧唤了人进来,众人道过礼,这大太太才道:“来的正是巧呢,竟是遇上这两丫头了。”

    “可不是巧,这会子都收拾妥当了,可见你是个会躲懒的,竟是不好打发。”贾老太太嗔她,眼睛落在孙女身上,这才又点点头道:“今儿都来的哪些人?”

    大太太娘家姓沈,是东府家主贾代化的嫡妻。先头东府老太太仙逝多年,家中事物皆由她掌着,这会一并收了帖子,因此两家碰过头,这才好接应:“说是能来的都来了,却未曾请了北静王妃的娘家。说来奇怪,这会北静王妃回了京,王爷却也并未回来。”

    贾老太太拍了拍沈大太太的手:“嗨,不说这个了,今儿倒是没带敬哥儿来?”

    这就有意思了,沈大太太想了一瞬,也明白了,这会北静王妃独自回来,只怕里头也是有事。便也不再多问,随老太太的话道:“这天热,哥儿怕热,便也随了他,不然还能带着赦儿一道,倒是可惜了。”随即话风一转,又道:“倒是这丫头,瞧着清清爽爽,越发可人疼了。”

    古人说话都会艺术,特别是官宦人家的夫人太太,这会子一问一答,一听,都能听出好几个意思。

    贾赦一边观察着这东府大太太和他未见过几面的姐姐。这个庶姐也是个有意思的,坐在他的旁边,并不怎么开口。若是老太太和他伯母提起她了,她便捏着帕子,低了头。若是不提她,便坐在那儿,用芊芊素手剥着松子,一直对他笑。看起来不像是贾府的小姐,倒像是那个书香门第走出来的小姐。

    “是时候了,可别迟了。”贾老太太道。

    沈大太太理了理衣袖,笑道:“和您一道,什么时辰都算不得迟。”

    话音一落,众人都笑了。这是在恭维贾老太太呢。说的也是,贾老太太是超品国公夫人,这京城,还真没几个人能越的过她。

    北静王府隔着贾府有两条街,不算远,却也是不近了。因此众人移步车驾,约摸着一刻钟,这才到了北静王府。

    北静王妃并不拿大,待到贾老太太一行人进了屋子,立时迎了上去,笑道:“偏了老太太捧场,您能来真是荣幸。”

    虽不是皇室宗亲,却也是扎实的异性王爷,这话是相当给国公府面子了,贾老太太却是个分寸的,听了这话并不得意,连连恭谦道:“王妃的话真是愧煞老身了,只盼王妃不嫌弃老身这把老骨头才好。”

    两人这会互相谦虚,一旁的牛国公的家眷牛太太道:“王妃婶母,你们俩倒是谈上了,都把我们这些个人晾着凉快了。”

    “就你皮,王妃快请上座。”贾老太太拍了牛太太一下,弓着请王妃落了座。

    北静王妃既是主场,这会自然要发话的:“众位夫人家事繁多,偏了今个儿还劳大家走这么一趟。”

    话一落,右座一位着着酱色百福褙子珠光宝气的妇人道:“王妃真是折煞我们了,我们啊难得松散,还是王妃体恤,这才偷得半日闲。”

    王妃的帖子,谁家来的不是当家主母,话说的不假,只是未免太过谄媚,这时右座的老妇人道打圆场道:“谁说不是呢,光是几个小的,都够操心的了。”说着,笑了一声,指着贾老太太道:“哟,今儿个老姐姐总算把您的宝贝疙瘩带出来,快过来,让祖母亲香亲香。”

    说话的是理国公的夫人,柳老太太,因着和那位妇人有点亲缘,倒是解了围。今日来的这些人,多数都是老亲勋贵,倒也没有那些不开眼的。这是这妇人聚在一起聊什么,聊孩子啊。辈分大一点的,聊孙子。因此柳老太太这话算是个比较安全的话题。

    这都是老亲了,贾老太太也不挑小辈这么点事儿,因此也道:“哪里是宝贝,分明是个小魔星,哪有你家的俊。”说着,对着贾赦指了指:“快去给众位长辈请个安。”

    贾赦一进屋站在老太太身边,这会让他动,他也不会给老太太出幺蛾子,乖乖的给众位请了安。

    本来么,贾赦岁数还小,雌雄莫辨的年纪,浓眉桃花眼,睫毛微微颤颤像扇子似的。前些日子还圆了点,这些日子瘦下来,倒是越发俊了,瞧着跟观音坐下的小金童似的。妇女最爱的就是这个,可不得把人抱在怀里揉搓。一圈下来,不光腰上挂了许多荷包,脸上也多了好几层粉。想起妇女们的热情,他的脸绷的更紧了。惹的贾老太太笑的直捂嘴。

    贾老太太最是知道自家孙子的,平日里除了和她略亲近些,奶嬷嬷和那些个丫鬟,这没见着哪个近了身的,瞧着孙子有些别扭,也不再与顽笑他,便对众人道:“偏了你们给他这些好东西,我们家这个,岁数越大,倒越发不爱与我亲近了,说是男女授受不亲呢。”

    “嗨,可不是,我们家这个也是的,说是男女七岁不同席。他小小人的,尽是一些大道理。都蒙咱们这些睁眼瞎呢。”北静王妃也笑了,她的小儿子才八岁的年纪,多年不见,反而有些疏远了。这小孩子一天一个样。现在笑了,等会就恼了,摸不着看不到。

    众人一谈起个孩子,就没完了的。这屋里小的才不过五六岁,最是坐不住的时候。北静王妃可不敢拘着小孩,保不齐等会就能给你闹出来。因此让丫鬟引了到偏厅去。

    说是偏厅,王府自有规制,比起正厅也不差什么,是一应俱全。

    刚开始,这些小孩倒是矜持,不过一会儿,都闹了起来。虽是贵族家的小孩,可也都是孩子呢。撒起欢来,能把屋顶掀了。

    柳谧与贾赦并行,瞧着牛斌与贾赦配合无缝,同幼年一般无异,摇头失笑。这牛斌也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

    “伤眼,伤根。”贾赦顺嘴解释了一句。

    王子胜比较迟钝,到底没明白,牛斌揽过他的脖子调笑道:“来,叫声哥哥,我就告诉你。”

    “幼稚。”贾赦挥起马鞭,就往自家庄子方向驾去。柳谧紧追其后。队伍一行分成了两拨,默契的各自修整。

    贾家的庄子离这儿不过两三里地,不一会儿就到了。

    一行人下了马,前头早有奴仆候着,一位约莫五十来岁穿着体面的管事赶紧上前行了礼:“少爷大安。”

    话音一落,后头一行奴仆呼啦啦跟着行了礼。

    “董叔快快请起,祖父祖母还时常念叨您,万不可如此。”此人是老太太身边的老仆,贾赦也不托大,亲自将人扶了起来。

    “哎。”董庄头见小主子待他这般和气,激动的手都抖了,好歹没忘了正事:“前些天说是少爷要来,上好的草料,屋舍被褥一应皆是备齐了,就等着主子。”

    老管事说话有些颠三倒四贾赦也不见怪,连连点头很是给了管事面子,随手招呼众人不必客套。

    乡下的庄子不比城里豪奢精致,却又多了几分野趣,因此这些公子哥倒真跟乡下人进城似地,这看看那瞅瞅,好似先前疲累都是假的。

    董管事虽还有些激动,贾赦见他安排得当,便也不再多言。熟门熟路到了大院正堂歇着:“董叔很不必亲自上手,您忙着,有事我再唤人便是。”

    “这,这,”董庄头惦记着贾老太太吩咐,生怕伺候的不好。

    “董叔别多心,您安排的再周到不过了。只不好让您再跑上跑下,将您身边的小子留下伺候便罢了。”

    贾赦宽言让董庄头舒了口气,赶忙招手让他家小子过来:“这是我家小二,主子能看上他是他福气。”说着又道:“好好伺候着少爷。”

第三十七章() 
此为防盗章一慢两快,更声三响;瘫倒在地的奴仆一个激灵;像是认命般的都站了起来;

    这时一个穿着褐色棉袄小厮打扮的下人快步走到贾赦跟前,上前一番耳语。

    贾赦点点头;张开眼睛扫视心思各异的奴仆,直至都收了声,这才开口道:“今日大皇子逼宫造反,难免要波及我贾家。我贾家也不是个狠心的;有那想走的;我再是不留;都收拾了包袱自去。愿意留下与贾府共存亡的;纵是丢了性命的,子嗣后代我贾家自当供养。若有违此誓;我贾赦人神共弃,天地不容。”

    话音一落;底下顿时跟炸了锅似地。

    厚赏有何用,性命最是要紧。稀稀拉拉好几个人都出了列。贾赦看也不看;又对众人道:“可还有要走的,我一并放了契。”

    听得此话;又有几个走了出来。一个个都低着头;抬手遮了脸;生怕被人鄙薄。世情如此;背主之仆;天下再无容身之处。即便如此,却也比丢了性命强。

    老铁头与贾赦对视了一眼。一个手势,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背主逃命的奴仆无了声息。

    逼宫之事无论是哪位皇子做下的,重臣之家首当其冲,若是让这些奴仆走了,到时候逼问出什么,只怕贾府更加危险。府里的人数早就用名册点了,仆下的子嗣全都关在了银库密室。防的就是趁火打劫,临时反水。

    贾赦闭上眼挥挥手,亲兵训练有素的把几个人拖了出去。见此情形,先前还暗自后悔的奴才,这会才觉的庆幸,真真劫后余生。

    还未等众人心定,脚步声由远而近,来了。

    府里防卫有老铁头,并不需要贾赦半吊子指挥,老铁头本打算让他乔装打扮藏起来,他也拒绝了。他也不能退,亲兵还好说,家中壮丁若知道他逃了,只怕都要跑了。现下还不知道大皇子分了多少兵力围攻贾府,一旦他逃了,靠着几十个亲兵,整个荣国府上下几百口只怕性命堪忧。

    好说歹说,贾赦退了一步,移步到荣禧堂。

    黑黢黢的夜,零星的火光一点一点,直至京城亮如白昼。贾赦知道,这只是开始。

    和平年代生人,从未体会过乱世下的悲歌,那些鲜活的生命,还未尝尽人间百味,就倒在了皇权争斗之下。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死,就已经赤条条的走了。

    兵刃相接,厮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贾赦抹了把脸,他不能坐以待毙:“来人,上笔墨。”

    省去之乎者也,略去文采,通篇不过几十字,易先生却知道,这就是檄文:“主子是想?”

    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命比想象中要更加矜贵。贾赦点点头:“把东西送出去,现下虽才开春,京城举子士子也不是没有,抄的多了都散出去。找个机灵的想办法让这些人聚到皇宫大门去,大皇子不敢将读书人杀绝。”

    “属下马上着人去办。”不等易先生回话,从阴影处窜出一位相貌寻常的年轻人应声而去。

    贾赦的目的是拖延时间,同样的,也希望大皇子集中兵力往皇宫去。城里住了太多重臣,武将家还好,文官府邸只怕要遭殃了。一旦那些士子到了,大皇子就顾不上旁的,这时贾府就可以联络其余几家集中兵力,把人堵在皇宫。既然贾源收到风声,当今不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因此,拖的越久,就会越安全。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贾赦等的心焦,却不能与任何人言说。直到皇宫附近烟花放了好几茬,天蒙蒙亮,外院的声音越来越少。下人来报,退兵了。

    贾赦的肩才松了一点,深吸了口气道:“吩咐下去都别追了。”

    兵是退了,贾府却死了不少人,半个前院烧了大半,一地残骸。贾赦叠声吩咐,该救治的救治。余下的也不能松了,分班修整,以防卷土重来。

    贾母并贾政两人早就让贾赦吩咐人藏好了,他是府里正经的主子,年岁虽小,又有老铁头一众支持,下人再是不敢小瞧,后续安排倒也顺利。

    府里能做主的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