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炮灰们的逆袭-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敏也是无可奈何,她就知道她爹这个脑子只怕都还没想到那里去。只得提醒道:“老爷,你也是遍读史书的,可见过几个天子长寿的?咱们这位陛下打小继位,现在都多少年了?便是长,也有个数罢,哪儿就能真的百年千年了,最多也不过就几十年的光景,然后谁还认识咱们,到了那个时候,人家拿着你的欠条喊咱们还钱,哪么大一笔钱,你老人家莫不是要逼死咱们么?”

    代善只听得目瞪口呆。

    贾敏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丢了杯子再接再厉,“老爷,这再忠心总也有个亲近远疏,老爷你跟家里的那些奴才关系再好,可你会为了他们去伤害自己子孙的利益么?”

    代善嗤笑道:“这怎么可能?”

    贾敏双手一摊,“话同此理,这还不明白么,陛下便是再看重老爷,可也不会为了老爷去伤害自己儿子的利益。再说了,接下来的那位,天知道是个什么脾性儿,人家有自己的一帮子人要照顾,哪里还认得老爷你们这些人。”

    代善倒吸一口凉气,不错,他一直都在为贾家的发扬壮大打算,想将贾家打造成百年世家,可却忘了,陛下的年纪渐大,而皇子们已经开始成长,虽然都还说小,可是不过十年的时间,这些小皇子可就要开始成家立业了,到了那个时候,代善光想想就觉得头疼,嘶,自己该怎么办?

    贾敏淡淡的道:“现在的这几个皇子不足忧虑,毕竟陛下春秋正盛,这几个估计都成不了气候。”

    代善默然,他懂贾敏的意思,皇帝春秋鼎盛,对那些早早长大成人的皇子来说并非好事,皇子,那太子呢?代善突然懂了贾敏的意思,惊恐的抬起头来,“敏敏,你的意思是,太嘶。”这个太子做不长久?

    贾敏森然一笑,“呵呵,哪儿有几十年的太子呢?除非,哼哼,咱们那位陛下可还在不停的添丁呢,以后,真的会很热闹啊。”你老以为他是后世的那位岛国王储么,可以一口气当六十多年的太子,人那可是有宪法保护的,哪儿像咱们这位,一大堆如狼似虎的兄弟盯着,都打算把他从那个位置拖下来呢。

    代善木然退了一步,见惯了权力倾轧的他眼前已然是一片尸山血海,皇子越多,自然以后的变动就更大,他基本可以肯定,现在的这位太子,多半不得善终。

    贾敏阴测测的道:“呵呵,到时候定是热闹得紧,老爷,你那俩个儿子么,可要小心点儿哦,千万莫要上错了船,那可就不大妙了。”

    代善打了寒颤,一下抬起头来,恳切的道:“敏敏,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他们好歹是你的哥哥呀。”

    贾敏不错眼的看了看代善,似笑非笑,“老爷,哥哥可不是叫一声就算的。”就咱那二哥哥,他配么?

    代善一噎,的确,就贾政那货,他都不知道该说啥才好了,可好歹是自己的骨血啊,他也不能眼睁睁看他往火坑里跳罢。

    贾敏笑道:“老爷只要好好带着我给的东西,我想有你老人家看着,他便是再蠢,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代善叹了口气,瞬间便如老了十岁,这儿女果然都是债哟。他以前总以为陛下年轻,想都没想过这些问题,现在,他不得不开始重新打算了。

    只是这皇帝对元后的深情,他们这帮跟在康熙身边的老人是看得最清楚不过的,这太子,到底是元后托付给皇帝,还是在那种情况下,应该不会跟其他的太子一样罢?看康熙帝对太子,便是对自己都没那么好,太子所用器物,无一不是康熙帝精挑细选,有些东西连皇帝自己都舍不得用,可是对太子倒是没啥不舍得。

    这样的父子关系,也还是会?

    代善都不敢想下去了。

    贾敏冷笑道:“父子间的关系再好有什么用?挡得住那些别有用心的再三挑拨么?老爷你想想,这太子已经开始进学,陛下已经给他指了太傅少师了罢,哼,这也就是说,太子已经开始有自己的班底了,这些人跟了太子,自然指着太子登基后给他们回报的。可是,老爷,你也看到了,这陛下风华正茂,便是再过个十来年,也不是什么难题吧?”

    代善不由的道:“陛下自小习武事,身子一向打熬得很好。”别说十几年了,照代善看来,康熙帝便是再活个二三十年也不成问题。

    贾敏笑道:“可是问题就在这里啊,老爷,你是跟着陛下的老人,自然不觉得,当然想着陛下长命百岁,活得越久越好。可你替那些跟着太子的人想想,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载光阴,他们好不容易奋斗到这一步,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十年,二十年,一个人一生中有几个十年二十年?老爷,你说他们甘心么?他们是不会老老实实陪着太子呆在那个位置上的,他们不为太子,就是为自己也得做点儿什么,你说不是么?老爷。”

    代善悚然一惊,是呀,千里当官,大家求的什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数十年如一日的呆在那个位置上什么都不做?他们等不起,大家都有一家子人,谁不为自己的儿女打算?肯定都要借那个位置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可是,只要陛下还在,那么不管太子一党人怎么不甘心,他们都只是后备,是摸不到那真正的权利的,自然也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利益,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就免不了会与当今的利益发生冲突。到时候,便是那俩父子想要维持住那情分只怕都不可能。

    何况,太子身后还有他的外家,对于他们来说,元后已死,他们能牢牢抓住的只有太子。而陛下新近又立了自己的表妹佟佳氏为后,而新后据说已经有孕,那么对太子而言,自然是一大威胁。而以康熙帝的年纪身体,以后皇子肯定会越来越多,而太子日后的威胁也只会是越来越多。对元后一族来说,几番比较之下,自然是太子越早登基越好,拖得越久,这变数就越多。

    那么,这太子日后估计必然是要与当今有一拼的了,到时候只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稳住,千万不要被这父子之间的争斗卷了进去,代善越想越惊。

    还有早就与太子斗得你死我活的大皇子,大皇子的外家那拉氏是满洲的老姓了,大皇子的舅舅纳兰明珠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当年因为周培公一句话立了太子,他接着就能将人弄到那冰天雪地里去,听说周培公因此落了病根,恐怕没几年好活了,若非这三藩战事,估计这一代名将只怕就葬身在那里了,唉,现在这人正跟王辅臣对上,也不知道谁死谁活。

    还有三皇子,四皇子,还有他们背后的外家,代善光想想这些,就已经是心惊胆战,头痛欲裂了。

    贾敏看代善的脸色实在是难看,连忙扶他坐下,惊道:“老爷,你这样子,不是答应了别人什么吧?”想当年贾家就是太想当然了,上了太子的贼船,再也下不来了。

    代善勉强摇了摇头,苦笑道:“还没有,你这丫头,当你爹真那么蠢么?何况,陛下春秋正盛,太子等年纪幼小,他们便是有心,也不敢做得太明显。只是。”

    只是一些自己一直想不明白的事,现在是终于明白了,没想到他们已经走了这么多步了,不过现在江山飘摇,估计这几人也没心思内斗了,还是得抱成团先一致对外吧。

    贾敏松了口气,“老爷想明白了就好,以后当心点儿就是。”

    代善笑了笑,便是要争,也还早着呢,毕竟这几个都太小了,陛下的帝王心术也不是假的。以陛下的英明,他们私底下斗得再凶,敢拿到明面上来么?那自己又何惧之有。

第170章 海量绅士() 
贾敏之所以要光明正大的从贾家出来,只为了一样,求财。

    现在不同于后世,发财的路子到处都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的财富要么囤积在家里,在地上打个洞,把家里的值钱的东西埋起来。要么就是不要命的买不动产,比如田地,铺子,房产,而这些想要变现,就没那么容易。

    贾敏的确在去蜀中和回来的时候顺手牵羊发了些小财,但是对于她的用途来说,这些都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要知道,这造反就得打仗,就得拉拢人,不管是自己的手下还是自己的盟友,这些都是利益伙伴,都得拿钱来维持。你总不可能指望别人一边给你卖命,一边还得自掏腰包,贾敏自问自己不是银子,没有那么大的魅力。

    于是,她不得不把眼光对准长安那边的银库,以前没有机会,但是现在一迁都,哼哼,那就不要怪她手下无情了,反正这就是个敌消我长的问题,那银子她不拿,康熙帝肯定就拿来对付他们了。

    与其被康熙帝拿来对付自己,那还不如老娘先动手,先将它揣进兜里,正好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一举两得,多么美好的事啊,真真是百年难得一遇哦。

    哈哈,还是自己拿鞭子抽王辅臣那小子抽得好啊,不然估计他到现在都还骑在墙头两边望呢。小子,天下哪儿有如此美事,让你白拣几座城来当城主?老娘削尖了脑袋都还没碰上呢。

    微微侧头,瞟了眼紧紧跟在后面的宋胖子,贾敏轻轻一笑,死胖子,就凭你那点儿本事也想监视我?正好,老娘就用你来做个证人罢,证明我天天都在这北京城内,呵呵,多么现成的证人啊。

    贾敏算过,自己若是利用灵宠法宝,往来于这二者间时间不过区区半个时辰,而自家搬空银库想来连一刻钟的时间都要不了,可这往来之间自己耗费的灵石却未免不值,不如干脆再将内库的那些珍藏再搜罗一部分走,也省得白便宜了那小麻子,一边收刮汉人的宝贝,一边却又大肆作践汉人。

    贾敏永远也忘不了他那败家子孙子是怎么骂汉人的,堂堂的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人家是怎么说的:“朕以为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谈国事。”弄得纪晓岚“倡优大学士”的名声传遍朝野,连辞官归故里的心都有了。

    可见,在这些异族的心中,何时又曾将汉人真正视作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老祖宗的话是再不错的。只可惜那些蠢蛋儿却想不明白,总觉得自己会是那个例外,至于其他人为什么会那么倒霉,那是因为他们的运气不好呗。

    孩子,好运气不会永远跟着你的,等你没有了利用价值,你的好运气也就到头了,你就等着跟那些倒霉蛋儿一样吧,到了那个时候,你再去好好体会一下那小麻子的满汉一家亲吧,就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诸位还能不能笑得出来了。

    贾敏冷笑,当年曾有人做过统计,清初的大屠杀政策使得汉人人口从明光宗泰昌元年的五千一百多万下降到一千多万,而如果按照当时的真实情况来说,因为要躲避人头税的缘故,实际上当时的民间隐匿了大量人口,若真实算的话,估计明末(满清入关)时的真实人口应在八千万到一亿五千万之间。

    而清军入关后烧杀三十九年始定,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口只有人,我们不要说后面的真实人口了,就按有史可查的人数来算,清军杀了多少汉人,整整四千多万啊,比中国抗战十四年死的人都还多。

    当然,若要按那可能的真实人口数来说,那可就真的是触目惊心了,将近一亿左右的人口消失,这个可以和整个二战死亡的总人数相比了。

    至于屠杀的模式就不细细描述了,不然有可能又被和谐甚至被禁,但我们在这里带一笔,当时清军屠杀劫掠时,连郑成功的母亲都没有放过,她被虐杀致死,郑成功为了洗刷她的耻辱,将她的内脏都拖出来洗过之后才下的葬。

    有子如郑成功的贵妇人尚且如此,其它普通女性所受的遭遇我们可想而知。

    曾经有人说过,日本人在中国所做的算什么,清军当年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

    后世的有识之士亦曾言道:“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满清的大屠杀是野蛮民族对先进文明的残酷破坏,从此中国步入了半奴隶半封建制的深渊,奴性也从此深深地刻在了华夏子孙的脸上。同样,因此一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严重的摧残了明朝中后期已经方兴未艾的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的经济直到乾隆年间才基本恢复到明代万历时期的水平。

    贾敏在后世每每念及此都是切齿痛恨,这简直就是开历史的倒车,怎么可能会在封建制之后反倒出现了奴隶制?只要一想到那些个所谓的饱学之士一个个磕头于地,口称奴才,贾敏就想笑,然后再狠狠赏上几个耳光,你们读书人不是最讲气节么?你们的气节到哪里去了?你们就知道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么?(这个不是作者吹的,大家可以去查kong家在满清入关后的表现。)

    前世她不能做什么,但是这一世,还要想她老老实实接受这一切,想都别想。

    别的且不说,这奴才两个字她听着就觉得刺耳,想她堂堂的天诛大魔尊,若是什么都不做,这个“奴才”她只怕也是当定了。一想到自己对着那些满清鞑子磕头下跪,口称奴才的场面,贾敏就想吐血。

    贾敏觉得,华夏会落到最后那个地步,跟这些没有骨气的无良文人也有脱不开的关系,一个个鼠目寸光,固步自封,都只顾眼前利益,再没看到西方的发展与壮大。

    在贾敏看来,儒学一道在明朝已然发展到了极致,失去了后劲,虽然有了后来的阳明心学,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帮助了,他的种种教条反而束缚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发展,一切新的思维新的发展,都因为危及这个集团的利益而被早早扼杀。什么海禁什么文字狱,还不是都是因为这个集团上上下下都心中无底,害怕不如人家胆怯闹出来的,若真的这个国家强大如汉唐,会连区区几个海上商客都怕么?

    他们所害怕的是,那些海客带来的思想,那无法无天的说法才是真正让他们感到害怕的。

    贾敏微笑,你们害怕,可我不怕。非但不怕,老娘还举双手欢迎。哈哈,现在,这片大地,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百废待兴,如同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他急需要新的学术,新的知识,新的血液来注入。还有什么时候,比这个时机更好的呢?所以,她是万万不会错过此次良机的。

    不要来跟她说什么仁义道德,那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仁义道德”,当年孔夫子诛杀少正卯为的是什么?董仲舒更是裸的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连理由都懒得找了。直接给皇帝说,我们帮你在学术上思想上找理由(让你统治这个国家),而你帮我们在现实中统一大家的思想(让我们在思想上统治这个国家),大家互利互惠。当然,皇帝也很聪明,俩家一拍即合,开始了长达俩千余年的合作,在思想上和现实中统治了这片土地。

    现在,他们的合作即将走向终点,因为,他们已经不再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应该被抛弃了。本来,他们是有机会修正自己的错误,还可以多统治这片土地几年的,可惜,因为不能舍弃眼前触手可得的利益,他们自己放弃了。

    凡事都有几面,满清杀戮过甚,对这个民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他同样也伤害了原本根深叶茂的儒家一派,有骨气的都逃到东瀛以及朝鲜等周边国家去了(贾敏叉腰狂笑,你们去了就别再回来了,就在那里慢慢毒害他们吧,中国不需要你们了),剩下的,只能在满清的屠刀下苟延残喘,他们已经无法再阻挡这个国家出现变法,出现新的学术,新的思想了。

    贾敏觉得这真的是天赐良机,她若不好好利用,真的会遭天谴的。

    上一世黛玉缘何会认定贾宝玉?不过就是因为贾宝玉温柔体贴,会讨女人喜欢。而且在那么一个国家都大男子主义的衬托下,哪怕贾宝玉所做的只是口头上讨漂亮女孩子的喜欢,也被人传了个尊重女性的名声出来,捞了顶情圣的桂冠来戴着。

    其实要贾敏来说,娘的,你丫那也叫尊重女性,怎么那些大妈太婆你就不待见了呢,难道她们不是女的是男的?不过就是颜色不在,韶华已逝,你就立刻狗眼看人低,骂人死鱼眼珠子。别忘了,如果没有这些死鱼眼珠子,哪里来的你?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好色之徒罢了,情圣,我呸,老娘现在打算用流水线批量生产大批的英国绅士法国骑士德国的博士出来,到时候,你老的那些论调可就落伍了哦,想来也迷不了我黛儿的心智。

    贾敏忍不住反倒期盼起那个场面来,哈哈,对着海量的绅士骑士博士,帅哥,你就去宣扬你那原始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吧,那个场面一定有趣得紧。

    一个贾宝玉或许很稀奇,可是触目皆是贾宝玉,甚至比贾宝玉还贾宝玉,那就半点儿稀奇都没有了。

    而且那些绅士比贾宝玉所宣扬的理念都还先进的时候,那位所宣扬的东西还有意义么?

    贾敏打赌,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黛玉,是打死都不可能会对贾宝玉动心的,毕竟他那老娘跟祖母实在是太拉后腿了。

    王夫人铁定是一个恶婆婆,黛玉只要眼睛不瞎脑子不瘸就绝不可能往她的枪头上撞。

    至于贾母,贾敏冷笑,她就算是再疼黛玉又怎么样,人给宝玉的姨娘通房丫头准备的还少么?要真疼黛玉,会拿这些东西来碍她的眼?贾母心中,能给黛玉留多大的地儿?说到底,这外孙女,始终还是外的,怎么能跟那一直养在身边的比。

    让在接近现代环境下教养长大的黛玉去接受贾宝玉那一套灌水的女权主义,外带还要买一送二附赠一个黑心的婆婆拖后腿的祖母,估计那小子铁定会被抽得很惨。

第171章 劫国库REens。() 
问了林海想要些什么,贾敏就毫不客气的动手了,也不过几眨眼的功夫,银库中的几百万两银子就不翼而飞,被拿了个精光,连块银角子都没给康熙帝留下。

    反倒是那些珍藏,让贾敏颇费了番周折,毕竟你要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收藏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真如海底捞针一般,贾敏叹气,早知道自己就该连问都不要问,直接全部收了才是。

    在上上下下跑了几趟之后,极不耐烦的贾敏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挥手间便将里面的珍藏收了干干净净,然后祭起星槎,一溜烟回了燕京,连贾赦都没去看。

    不为别的,就怕贾赦一个掩饰不到位,漏了馅,到时候她哭都来不赢,最好的掩饰,莫过于压根儿就不要让他知道,不知道自然用不着去掩饰了。

    要知道,这将国库内库盗劫一空,还是在这节骨眼上,这得安个什么罪名?抄家灭九族都算轻的。

    正在撤离途中的康熙帝得讯当即就吐血晕了过去,这打击太大了,几乎是致命的。他因为是逃跑,自然只能先带轻巧的东西撤,这些太过厚重的,都是留在后头,却没想到,竟然便宜了别人。

    贾赦得信也是大惊,妈呀,就这手法,让他一下想起了储物袋,他敢打赌,身上要是没这玩意儿,你休想做到这一步。

    啥叫我们才刚巡视过的,明明东西当时都还在,怎么可能连一个时辰都不到就被人搬得干干净净?那你得多少人?手脚得多快?才能做到这一步,悄无声息的搬空银库内库,还连个狗都没惊动!

    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出来的事!

    贾赦快要被吓死了,就他所知道的人里面,这事儿不是林海就是贾敏做的,可是妈哟,咱这还在迁都途中,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你们要我怎么办?

    他提心吊胆的等了两天两夜,本以为那俩人多半要来找他,结果连只苍蝇都没等到,他也奇了怪了,难道不是那俩人做的?也是啊,听林海那小子说,天下修炼的人也不少,不定就是他们做的。

    这么一想,他又开始失落起来,妈的,怎么老子就没想到,不然悄悄也转移过二三十万银子出来也不错,忍不住又骂起自己没胆子来。

    迁都就在贾赦的纠结与康熙帝的暴怒中继续进行。

    当然,贾敏的这次行动对康熙帝的打击基本是致命的,虽然以后还会有银子继续送过来,可是,眼下的事情怎么解决呢?

    一个国家,你可以没有皇帝,没有足够的官员,可是,就是不能没有钱。

    想想吧,前线将士的军饷,眼前百官的薪水,后宫的妃子,太监宫女,那个不指着这些钱?这个消息如果传出去,这康熙帝根本就不用再打仗了,直接带人回关东算了。

    大家想想看,没钱了,谁还会为他卖命?

    是以康熙帝现在也是焦头烂额,一边要安抚,一边要该杀的杀,尽量控制住消息不要泄露出去。一边又要选派合适的人手赶紧追查,毕竟这样大批的银两与珍藏,是不可能一下都运送出去的,自然是另外有地方匿藏。而这样大的行动,他们不可能不露出行迹来。

    贾赦暗暗看着这些人忙碌,撇了撇嘴,就你们?是查不出来的,他现在也疑惑,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