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腹黑相公:赖上傲娇小娘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客人们听到这话,顿时更高兴更真心了,好话更是不要钱一样向唐言蹊说出来。
秦父秦母对唐言蹊的大方举动没有丝毫意见,事实上他们现在已经完全沉浸在儿子考了乡试第一的喜悦中,根本没听到唐言蹊在说什么。
“我儿子现在是举人老爷了!老天保佑!”秦母满眼泪花地拉着秦向远的手完全不想放开,实际上,当望子成龙成为现实时,一辈子都跟泥土庄稼打交道的秦母惊喜得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虽然她知道秦向远从小就会读书,也一直期盼他能读出个名堂来,但等到他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跟天上掉了馅饼一样,都觉得不太真实了。
“一定要回族里祭告祖先!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咱们族里多少年没出过举人了!”秦父抚着自己下巴上的短须,激动过后便是让秦向远回家祭祖,通知祖先这个喜讯了。
其实秦家的祖先并不在这里,毕竟他们一家都是从外地搬去唐家村的,只属于秦家的一个小旁支,否则不会搬到这小小的村里来,但秦父不愿忘掉自家祖辈的光耀,这会儿自己儿子中了举,他当然想要祭告祖宗,以表示自己没有辱没祖宗。
第123章 宴席、亲事()
因为要回家祭告祖宗以及宴客,唐言蹊便让糕点铺停业了两天,把安娘和灵云、灵月带回唐家村去帮忙宴客的事。
秦家在唐家村并没有宗祠,因为他们是属于外来人员,而且唐家村除了少数几家杂姓人家,几乎全是唐家一族的人,所以唐家倒是有个祠堂。
秦家的祖先牌位其实并没有多少,还不到十个,但秦父是个非常注重宗族的人,即使自己已经被分出去,跟主支没什么联系了,但他自己那一支往上数五代的祖先还是被他从族里带来了。
因为秦家在唐家村没有宗祠,所以这些祖先的牌位只摆在了家中一个安静狭小的小房子里,这小房子是从柴房的墙壁里挖出去而成的一个小密室,平时小密室的门被柴房的柴草遮住了,所以唐言蹊之前根本没有发现过,只在前一年过年要祭祖时,她才知道原来这里还有个小密室摆着秦家祖先的牌位,不过这跟她没什么关系,因为她作为女人,是不被允许进入祠堂的,就连准备拜祭祖先的饭食蔬果都不能让新媳妇触碰,就连嫁过来好多年了的秦大嫂也不行,只有嫁给秦父几十年,还生了儿子的秦母才堪堪有资格擦洗牌位前的祭器。
刚知道这些规矩时,唐言蹊心中非常不舒服,她来自男女平等的现代,而这种赤、裸、裸鄙视、轻视女性的规矩让她很反感,但这里不是现代,所以她不能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还必须入乡随俗,避开祭祖的一切事项,这让她想起了鲁迅笔下那个可怜的祥林嫂,因为她死了丈夫孩子,所以主家连祭祖的祭器都不能让她碰,而她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不配触碰。
唐言蹊不能明着反抗这些不合理的规矩,否则会被人唾沫淹死,但她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何况家里也不用她出现在祖宗面前。而她想了想自己毕竟不是本土人士,跟秦向远也只是挂名夫妻,有名无实,不见他的祖宗倒也没什么,这么想过之后,她果然觉得不见更好,以免她以后跟秦向远分道扬镳了心中有愧,即使她现在跟秦向远关系好了许多,但也没到拜见祖宗的份上,因此唐言蹊心安理得了许多。
不过秦大嫂可不忿了,她自认为是秦家的嫡长媳,又嫁过来了这么多年,在秦家当牛做马的,应该早就有资格面见祖先了才是,否则就算嫁给了秦大郎那么多年,没有祭告祖宗自己的身份,就觉得名不正言不顺。
然而秦母用一句话就说得秦大嫂再也不敢提在祖宗面前禀告自己身份的事,因为她没有生儿子:“你连儿子都生不出来,有什么资格去见祖宗?”秦母当面就这样说她,说得秦大嫂脸色青白,她一下子就萎了,在这时代,一个女人生不出儿子,就是最大的罪,永远低人一等,况且她不说儿子了,连个女儿都没生出来。
秦大嫂可怜,不过唐言蹊也没得到好,因为她已经嫁给秦向远两年了,也同样连块叉烧都没有生,秦母见了她也是没有好脸色,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然而唐言蹊并不在意这个,她都跟秦向远有名无实,生得出来才怪!要是生出来了她才要后悔!
于是秦向远中了举,要祭告祖宗,其实也没唐言蹊什么事,她主要回来帮忙办宴席的,这样大的喜事,秦母早早就把消息宣扬得满村都知道了,这也是唐家村几十年来唯一一个中了举的,因此,即使不是自己家的人,唐家村的人也都为秦向远高兴,毕竟这是为村里争了光的时,以后村人们出去跟人交往,都可以说“那个中了举的秦某某就是我们村里的人!”
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秦母最近更是脚下生风,走路都比平常轻盈了许多,而乡邻们全都夸她养了个好儿子,喜得她整天笑得合不拢口。
唐言蹊带着安娘她们把从青阳镇里采购回来的各种材料都做成了菜肴,几个女人忙得团团转,但还是来不及做够来赴宴的客人们吃,毕竟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这可不是个小事,幸好有一些先吃好了的大娘大婶们来帮忙,这才把这场宴请办得圆满了。
这个日子,秦向远就是主角,客人们跟他贺喜,然后劝酒,因为都是乡亲长辈,且又都是为恭贺自己而来,秦向远便不好太拒绝,所以几乎每个成年男人端着酒杯上来,他都得给面子喝一杯,几圈下来,秦向远便酒意上头了。
宴席上大家酒饱饭足,男人们开始谈天说地,女人们开始互传八卦,而等到秦向柳端着饭菜出来时,她们的目光便放在了秦向柳身上。
秦向柳现在已经十五岁了,脸上张开后便看得出俏丽可爱,而身材也亭亭玉立起来,又因为秦家人宠爱她,不让她干重活,因此肤色细嫩白皙,跟一般村里的小姑娘都不一样,格外惹人喜爱。
在座的三姑六婆看到她,这才发现,秦家这位小娘子似乎还没有许配出去?于是她们顿时心中火热起来,这秦小娘子不光看着就秀美可爱,现在她还有了个举人哥哥,日后说不定还会中进士当官!这些大婶大娘们瞬间意识到,秦小娘子绝对是这十里八乡最受欢迎的未出阁的姑娘了,这天之后,上门提亲的人会踏破门槛!
要是把她娶回家去,那就可以跟举人老爷拉上关系了,这是多大的诱惑啊!简直跟娶了个金疙瘩回去一样!于是便有着急的婆娘拉着秦母神神秘秘地低声说起来:“你家姑娘,说亲了没有?”
秦母顿时明白这些人的想法,但她这时候已经看不上村里的后生了,自己儿子已经是举人了,那作为举人老爷的妹妹,女儿怎么可以嫁给一个乡野村夫呢?肯定要找大户人家的!秦母心中看不起问话的这些人家,但为了不得罪人,她肯定不直接回绝,只是委婉地说:“还没有!不过她哥说不让我们插手他妹妹的婚事,他有好些同窗都没有娶亲,到时候他会帮妹妹找个好夫婿的!”
秦母也不是个笨的,把秦向远拉来当大旗,挡住了下面她们可能出说出口的试探,毕竟不管成没成,姑娘家的亲事都是非常要紧的,可不能被人抓到话柄坏了声誉。
第124章 推销侄子的方式()
“姑娘家还是嫁给知根知底的人家比较好。万一要是嫁到不熟悉的家庭里受了欺负,娘家人都没办法给她撑腰!秦嫂子你说是不是啊?”一个吃得满嘴流油的胖大嫂笑眯眯地对秦母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秦母听了不太高兴很不忿地道:“谁敢欺负我家女儿?我儿子可是举人老爷!有她二哥在,我女儿还能被欺负?我女儿嫁到谁家都是他们家的福气?他们不供着我女儿就算了,还敢欺负?二郎不会放过他们家!”
“呵呵要是小娘子嫁给比不上你们家的人家那就肯定会过得好啊!但要是高嫁到比你们门户大得多的家庭里去,那二郎就算是举人老爷也没办法帮他妹妹撑腰啊!那小娘子岂不是一样受苦?所以我说亲嫂子,还不如一开始就让小娘子嫁给门户差不多的人家,那样夫家肯定会什么都依着她!看在二郎的面子上,婆家人不敢不对她好!况且就算夫家一开始比不得那些高门大户贵重,但只要二郎以后出息了,提拔一下他妹夫,那门第不就升上来了吗?有了这份恩情上,他们家还不得把小娘子当菩萨供着啊?”胖大婶笑眯眯地说出了这番话来,仿佛是在真心实意地帮秦向柳着想,只是她两只眯缝眼中不时闪过的精光表明了她并不是那么无私地说出这些话的。
但秦母显然被她的话绕进去了,听着居然觉得还挺对,要是秦向柳真的凭着她二哥的面子嫁进了高门大户那也很可能被婆家瞧不起,毕竟自己家就是泥腿子出身,那些眼睛长到头顶上的大户人家向来是瞧不起从地里刨食的人,到时候就算女儿成功嫁进去了也很难过得舒心,而二郎现在根基还很浅,也没法给妹妹撑腰,所以别人的话说得挺有道理的,秦母这样想道。
但要是还把女儿嫁给村里或附近这些山野村夫,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虽然他们肯定不敢对秦向柳不好,但秦母却觉得不甘心,毕竟秦向柳被她养得好看,况且自家的门庭现在可比别人家高多了,她不甘心把自己尽心培养的好女儿嫁给还不如自己的人但比自家门庭高的人又会出现胖大嫂说的情况,所以秦母一时之间就为难起来。
胖大婶多精明一个人啊,她看出了秦母的为难,于是说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当然了,你家小娘子这么出色的一个小姑娘,肯定也不能找个乡野村夫、凡夫俗子的,那也配不上小姑娘!要我说啊,还是找个跟她二哥一样的读书人比较好,读书人斯文俊秀,脾气温和,不像庄稼人那样脾气躁,动不动就出手打人。况且读了书的,不是说那什么怜什么香惜什么的,肯定不会打老婆,反而很会疼人才是!”
秦母一听,顿时茅塞顿开,觉得胖大婶给自己提的建议很正确,他们这些村子里,秀才举人很少,但读过几年书,没有考上功名,还在努力之中的书生还是有的,而且不算少!秦母心中激动不已,在她印象中,那些读书人个个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肯定不会打人,又是斯文人,连吵架可能都不会,况且有条件读得起书的人,家庭状况肯定不会差,这不正是女最适合女儿的对象吗?
秦母顿时激动地拉住胖大婶的胳膊,说道:“你可真是提醒了我!读书人还真不错!而且就算现在没有功名,但是二郎以后可以辅导他啊!到时候他考上了秀才举人,还不得感激二郎?还能对小娘子不好?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舍不得她吃苦,也就只有在帮她挑选亲事的时候多仔细一点了,看来什么高门大户都是假的,只有门当户对的读书人才是最好的选择啊!”
胖大婶见秦母上了勾,顿时更加笑得见牙不见眼起来,反握住秦母的手,状似不经意间地提道:“说起读书人,我娘家的侄子也是个读了几年书的,虽然比不上二郎聪明早早就有了功名,但学识还是很不错的,他的先生都说他日后必定能考上秀才,要是再拼一拼,举人也是不在话下的!”
“真的?那可真不错,将来少不得也是有出息的。”秦母惊讶了一会,然后便有心地询问道。
胖大婶巴不得引起她的注意,于是连忙道:“当然是个有出息的!我爹娘、我哥嫂可都指望着他考上秀才、举人光宗耀祖呢!那孩子也是个懂事的,为了专心读书,就连他老子娘给他说媳妇他都拒绝了!说是什么不考上功名就娶妻!”
“哎呀,真有志气!你侄子还未娶妻啊?多大了?”秦母眼睛一亮,一听到自己关心的部分就急忙询问。
“还小着呢,都不到二十,读书又努力,对父母长辈又孝顺,再好不过的一个孩子了!”胖大婶笑得跟个弥勒佛一样。
“还不到二十啊?真是年少英才!不知道他家里情况是怎么样的?”秦母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打听起来了,显然忘了她小儿子也不到二十,可是已经是举人了,而胖大婶的侄子却连个秀才都不是,算什么少年英才?
“我爹妈身体都还硬朗,家务活、田地活都能干!我嫂子大哥更是年轻力壮,家里好几十亩田地,全是一家人自己种的,而且我大哥还会木匠活,平时给人做木工,赚得也不少。家里就我侄子一个男丁读书,条件不说多好,但比起十里八乡六七成人家来好多了!况且我爹娘大哥大嫂都是脾气很好的人,姑娘嫁过去不会受气”
胖大婶开始跟秦母极力推销起自己侄子来,说的唾沫四溅,秦母心里开始蠢蠢欲动,恨不得立刻就能见到男方,好让她看看看适不适合当女婿,但幸好她的智商还在线,没有当下就答应跟对方相看,而是说要跟老头子商量一下,考虑考虑。
眼看着秦家是要开始发迹了,打着跟秦家拉近关系的人还不少,其中最快最好的套近乎的方式,就是秦向柳娶回家。唐家村的人虽然没什么见识,但这点子头头道道还是能想明白的,于是明里暗里跟秦母打听秦向柳亲事的人就多了起来,有些人还直接推销起自己家中未成亲的男人来,但跟秦母说的人多了,她的选择就广了,秦母反而不着急了,想着一个个慢慢地挑。
第125章 各施奇招劝纳妾()
不过有些人家中没有适龄的男子,却有正值妙龄的女儿,不能打秦向柳的主意,但却能打正主秦向远的主意啊!
如今秦向远已经是举人老爷了,算是半个脚踏进了官场,只等着来年春闱考进士当官了。现在哪个当官的不是三妻四妾的?所以秦向远有一两个妾也是正常的。
至于唐言蹊这个妻子,她能碍得了什么事?一个孤女,能嫁给秦向远已经是她祖坟冒青烟了,要是识相的话她就应该主动给丈夫找人才是?难道还能阻拦丈夫纳妾不成?
而且现在刚好秦向远又中了举,不正好纳个小妾来红袖添香,双喜临门吗?当然还有更加正当的、无可挑剔的理由,那就是——唐言蹊嫁给他已经两年了,却没有孩子,所以为了子嗣计,秦向远都不得不纳妾啊,多光明正大的理由啊!
脑子灵活一点的人已经想到了这点,又恰巧家中有适龄未嫁女儿,若是能嫁给秦向远,就算是个小妾,那也是赚了啊!只要跟一个举人老爷沾上关系,那是多大的荣耀啊!而且这不仅仅是荣耀,还能有切身的利益啊!要是自家跟他沾上了亲,那他随便提拔一下自己家,飞黄腾达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于是不仅秦母跟前围了许多别有居心的人,连唐言蹊跟前也来了明里暗里打听的人,她们都是用一副宽容大度的贤良大妇的口吻对唐言蹊暗示,秦向远已经不是普通的男人了,他有资格纳妾来开枝散叶了,况且唐言蹊自己生不出孩子来,那就更不应该拦着男人不让他有别的女人,这是事关子嗣的大事,她不能善妒小气,而应该主动帮丈夫纳妾,那样丈夫还会高看她一眼,也会更敬重她这个正妻。
拐弯抹角地劝完了唐言蹊应该贤惠大度不介意秦向远纳妾,这些人又开始鼓动她把纳妾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找些好拿捏又不会威胁她地位的女子来伺候秦向远,而这些最合适的女子,就是她们口中说得天花乱坠的女儿、侄女们了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唐言蹊啼笑皆非地听着这些大婶大妈们努力地给自己洗脑,绞尽脑汁企图把自己家中的女子塞给秦向远,都恨不得立刻就让她们跟秦向远圆房的架势,真是丑态百出,而她们自己却是一点都不自知。
不过,村里人这样手段直接而迫不及待的行为虽然讨人厌了点,但却比那些高门大户用的暗戳戳的手段把人不着痕迹地送上秦向远的床要好对付得多了。
以秦向远的本事,等他日后为官,想要拉拢他的人不会少,那女色、联姻便是最直接方便的手段了,而官场上的人家,可不会像这些乡村人的手段那样简单,而是会委婉但却更难拒绝,甚至会逼迫得人不得不收下所以比起那些大户人家的复杂也不容拒绝的手段,唐言蹊更愿意面对这样简单粗暴的当面明示暗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唐言蹊会同意秦向远纳妾,至少在她还没结束跟秦向远的这段婚姻关系的时候,他不能纳妾;若是日后他们的关系名副其实了,那唐言蹊就更不可能同意秦向远纳妾了,她虽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但不代表连三妻四妾这点都要妥协,若是秦向远以后变心了想要纳妾,那唐言蹊绝对会跟他一刀两断,因为专一,这是她对爱情婚姻最低的原则,即使她也许并不会拥有这样的爱情和婚姻,但既然她跟秦向远有了想要继续走下去的念头,那就从一开始就要遵守专一的原则了。
唐言蹊好不容易从一堆想要把女人塞到自己丈夫床上的三姑六婆中脱身,就感觉自己像是跑了万里长征一样累,要应付这些极力想要黏上来的人可是个苦差事。
不过她这边应付了想给自己丈夫纳妾的女人们,而秦向远那边遇到的则是同是男人的乡邻们了,他们首先夸了一顿秦向远有出息,然后暗示了一下秦向远不要忘了他们,要“苟富贵勿相忘”,当然了,他们说不出这句概括的话来,但意思是这样的,都想从秦向远身上得到好处。
他们跟秦向远拉近关系的办法跟那些大娘大妈们不约而同了,因为他们除了这个办法,就没有其他有效而直接又省力的途径了,毕竟他们大字不识一个,见识也有限,除了种地就没有其他本事了,就算秦向远想要提拔他们,也找不到可提拔的地方啊!
还是嫁女儿侄女妹妹更方便有效,进可攻退可守,要是秦向远就此一飞冲天了,那有自家人在他跟前,还怕他会忘了自己?要是他后续无力,当官后被贬被罚什么的,作为一个小妾的娘家人,不连累不到自己,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办法!
于是就有村中威望不低的老伯也开口跟秦向远试探起来:“大侄子啊,你这也是有出息了,光宗耀祖了!可惜你不是咱们唐家的人,要不然咱们唐家也能出个光耀门楣的后人了!可惜啊可惜!”
另有心知肚明的人就给他搭轿子、递梯子:“哎!就算秦小子不是咱们唐家人,但不也是咱们唐家的女婿吗?虽然唐秀才家的闺女(唐言蹊)跟族里关系不好,但多纳几个咱们族里最正统的唐家女那不就行了!秦小子啊!咱们唐家一族虽然不算什么大家族,但族人众多,有出息的也不少,你成了咱们唐家的女婿,日后要用什么人当自己的亲信,那不是随你挑吗?咱们互帮互助,你得了不怕背叛的忠心手下,咱们唐家人也承你的恩能把家族发扬光大,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男人们的说法倒是比唐言蹊跟前那些女人高明了许多,把纳妾一事提升到族人利益以及他自身的前途发展起来,说服力强了不少,毕竟秦向远一家是外来的没有根基的外族人,要是多纳几个唐家跟族里关系好的女子为妾,那唐家一族也就成了他的助力,以后他官做大了,就会需要许多信得过的人来办事,所以这些跟他关系亲密的唐家人就是最好最合适的人选,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双赢,若是秦向远是个不择手段的人,他也许就答应了。
但他不是,要是他真的纳了唐家的女子为妾,那置唐言蹊于何地?她本来就跟唐家族人关系疏远,几乎没有往来,要是他纳了唐家女,那就是背叛了她,秦向远不会这么做的。
第126章 批判夫人的借口()
秦向远没想到自己才只是中了个举人,这些人就已经像是他已经飞黄腾达了一样,等不及要送女人到他床上,迫不及待地想要利用一番自己这块大肥肉。
人人都是自私的,这个认识秦向远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些不择手段想要跟自己搭上关系的人无非是想要从自己身上得到利益,而以他们的身份和能力,只能想到要用纳妾这个手段来把自己跟唐家绑在一起——即使自己现在的妻子唐言蹊已经是唐家女了,但因为唐言蹊跟他们宗族的关系已经很淡了,所以他们就想要用别的女子来代替她,毕竟一个跟族里关系书院的女子和自己的亲女儿、亲妹妹比,肯定是自家人更信得过啊!
秦向远想到唐言蹊那双清亮而倔强的眼睛,知道自己要是真的跟别的女人有了关系,那她绝对会头也不回地抛弃自己,然而他却并不想失去她。
“各位叔伯说笑了,我夫人是唐家人,大家又是乡里乡亲的,我跟你们的关系又怎么会不够亲密呢?日后有什么事要仰仗大家的,还请大家不要吝啬伸出援手。至于纳妾之类的就不必了,小子能娶一个唐家女已经是三生有幸,哪里能再耽搁各位姑娘的好事?所以这事还是不要再提了。”
秦向远话虽然说得委婉客气,但语气和眼神确实坚定的,若他真的收了唐家女做妾,那成什么了?如今自己除了有个功名,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