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箫鸳梦-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抱起了秦雪清。她没有睁开眼睛。他喜欢抱,就让他抱着吧。或者这样,可以满足了他的,占有欲。

    是这样吗?如果是,那她应该欢喜,欢喜她拥有的一切,来之不易。

    晚膳的时候,一切都是默默地。之前在乾清宫,是皇帝不肯跟她说话。如今,是她不想和皇帝说话了。皇帝也没有强求,只是自顾地,将想说的话说了。

    “月妃的葬礼,以贵妃的礼仪进行,如何?”

    “嗯。”秦雪清只是轻轻地应了声。

    “朕已经想好了,就以号‘宁’为赐,如何?”

    “嗯。”秦雪清还是轻轻地应了声。

    朱正熙没有再说话。反正他要说的话,也已经说完。他默默地看着她吃菜,她的胃口很好。虽然孙长生说她的胎象不稳,但是可以肯定,她和他一样,都很想,很想要这个孩子。有了这个孩子,他就可以有理由,去准备秦鹤元的事了。

    最近弹劾秦家的奏折满天飞,虽然不是每件都证据确凿,有些也不是在直接指责,但是,秦鹤元之前留下的那些祸根,总是要有人收拾的。

    最怕的,不是倒秦。而是已经出现的异心。或者应该说是,那些已经降不住的异心。

    朱正熙看着秦雪清把碗里的菜都吃完,他的心揪着,想不起来,要怎样才能消了她的悲伤。他知道月妃的死,对她是很大的打击。也因为如此,孙长生才会说得那样慎重,要所有人都要小心不要再让她受刺激。之前她已经有过小产的过去,这样对她的身体,已经造成了伤害。如果再不小心,很容易地,又会出事。

    如果再出事,他怕她会受不了,然后,失去……

    朱正熙的心,象针扎了一下。失去,失去她……他受不了。

    “将菜都撤下。”他吩咐了一声之后,抱起秦雪清,将她安置在躺椅上。

    他握住她的手,不停地摩挲。她的手,软弱无力,十指相扣的时候,就象是在抓着他的心,让他的那颗心,隐隐地生疼。

    “最近太医可有说什么?”朱正熙看着她闭上眼,知道她不想再说话。他放下她的手,转头望向翠菊。身子已经站了起来,往外殿走去。

    “回皇上,孙太医只是说要好生看好娘娘,不要让娘娘情绪过于低沉,影响了胎儿。

    “怎么今天会让她跑到西片那去了,那个地方,是可以去的吗?”

    翠菊慌张地跪倒在地上。

    “回皇上,奴婢该死。”

    朱正熙轻轻地叹了叹气。

    “起来吧,好生看着,如有不慎,你们知道后果的。”

    “是。谢皇上恩典。”翠菊站起身,不敢再出声了。

    内殿的秦雪清听得一清二楚。她本来就揪着的心,感觉,更痛了些。

    皇帝何苦要这样呢?那些奴才们的命,都系在了她的身上,她的心,本来就沉沉的,如今,更是沉重无比,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她一直都闭着眼睛。知道皇帝回到内殿来。她不睁开眼睛,一直闭着。

第151章 乍暖还寒难将息下() 
朱正熙看着她抑郁的神情,在无意间流露的浓浓的伤感,邹起眉头,将她轻轻地,搂在怀里。

    “不要再这样了,好吗?朕……”他停下了话语,感受着心里那抽筋般的疼痛。他感觉到了她的颤抖,那样无声的抖动,连带着让他的心,无法平静。

    秦雪清无法向他明说她心里的罪孽感。那些人命,就像梦魇一样,缠绕着她。每次她想到这些,就总是心神不安,然后,惶惶的感觉袭来,她的胸口就象憋了口气,想说话,都无法完整。

    他们只是默默地搂在一起,安静的空气,凝固在这一刻。

    许久,终于有了声音。

    “皇上……”

    秦雪清轻微的话语,在安静的空气中,显得更加微弱。

    “怎么了?”

    朱正熙发现她的身体没有再颤抖,将手一圈,将她的身体搂得更紧。

    “秋月……什么时候出殡?”

    朱正熙的手,捏紧了她的肩膀。

    “你问这个做什么?”

    秦雪清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朱正熙也看着她,这么久以来,她第一次眼睛里,有了神色。

    “明天。”

    “我要去送秋月。”秦雪清转开了头,看向了窗外。

    她的话语里,有了不容有外的语气。听在朱正熙的耳朵里,这样的话,本是大逆不道。

    他再捏紧了她的肩膀。

    “好。但是,”朱正熙放开了她的手,将她的头转了过来。

    “你必须待在朕的身边,一步都不许离开。”

    秦雪清只是凝望着他,眼里有了柔和的神采。

    朱正熙看着她,突然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这样的感觉,他从来没有,没有……

第152章 念及风云一转折上() 
黑色的棺木盖着白色的幡帘,一路上,白幡翩飞,白纸飘扬,安静,安静,还是安静。

    秦雪清静静地坐在车里,静静地望着那些飘扬的白纸。朱正熙默默地凝望着她,她的脸色苍白,眼神呆滞,面无表情。这些,都是他猜到了的。他一直都不让她进灵堂,不让她看月妃,为的就是不想让她看到月妃最后的样子。现在想起,他自己都觉得心悸。月妃的毒性发作,脸色变黑,形容削瘦,七孔流血,双眼坍塌,指甲和手上的筋脉,都有於黑的痕迹。

    月妃这样子让她看到了,铁定要肝肠寸断,撕心裂肺。哭,会伤心伤身,这他绝对不允许。他知道不让她看月妃,她肯定也会怨,但总比将这样的景象印在她心里,让她一辈子心神不宁,愧疚不安,好得多。

    悲伤可以慢慢化解,她心里的不平,他也会慢慢地抚平。

    不要她伤心,这绝对不行。

    朱正熙坐近她身边,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冰凉的感觉,让他震惊。

    “怎么手这么凉?”他脱下了身上的披风,将它披在她的身上。

    秦雪清没有回头,还是一径地往窗外望去。她不想回头。也不想说话。没有看到秋月的最后一面,是她最大的遗憾。可是,他总是拒绝。理由就是,不要她再触景伤情。

    反正怎么都会伤心,为什么就不能,让她的抱憾少一点呢?

    她知道他懂得她在闹脾气,这是秦雪清从来不对他发作过的,可是现在,她忍不了。

    不说话,就一直安静吧,反正有话,也无从说起。

    皇帝已经又加了件披风在她身上,还用手紧紧地搂实了她。她纹丝不动,任他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似乎并不强求她,紧紧地握住她的手,那传过来的温暖,让秦雪清仿佛,开始融化。

    霜降已过,这样冷的天气,即使真的融化了,还是会再结冰的。

    葬礼过后,好几天,皇帝都不来怡清殿。秦雪清的生活照常,照常一大堆人围着她,为着她,小心谨慎。

    一切如常,仿佛又是没有发生过任何事,只是她,不再心慌。

    从那天偶然地去了储秀宫那边之后,她一切都想清楚了。

    不能慌,慌则乱事。

    她有一大堆的事情要想清楚,怎么能总沉浸在无边的哀怨中,慌神误事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促成的事,她也有。父亲和哥哥们在外头,已经在想办法。

    罗四海和小喜子能够为大哥传递消息,这是最重要的。

    皇帝已经看过了那些密折,但是迟迟没有批复。朝堂上多有父亲的门生,这些人暂时还想靠父亲的威望生存,自是要全力阻止事态的变化。她怀孕的消息传到前朝,确实让那些弹劾的人有了片刻的无措,但并没有因此就偃旗息鼓,反观,让秦雪清气闷的,是那更嚣张的理由,外戚专权。

    朱正浩那边,没再有动静。他手上现在没有兵权,想起事,恐怕也难。

    最安静的,是慈宁宫。

    以皇太后的性格,她怎么可能会坐视不理?何况这些事,如果和秦家有关,和朱正浩有关,她更应该慎重。

    朱正浩如果有心要举事,那最好的理由,就是当年那被擅改过了的,遗诏。

    这一点,有多少人知道?朱正浩自己,又知不知道呢?

    秦雪清抚抚自己的肚子。她的孩子,三个月大了。

    “娘娘,张总管送汤药来了。”

    “好。”

第153章 念及风云一转折中() 
皇帝没来,但张德海每天都来。她知道皇帝就是通过他这个奴才,知道这里的状况的。

    “翠菊,将前几天大哥带来的那个鸡血石玉章,拿来给张总管鉴赏鉴赏。”

    翠菊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应声去取了出来。

    张德海有些发愣,但总归也是禀性所致,一看到宝贝,就爱不释手了。

    “张总管可是昌化人?”

    “正是。”

    “那本宫这鸡血石,可是真正的昌化玉岩山产物?”

    张德海将玉章左右摆弄,脸上不由自主的出现了惊喜之意。

    “这鸡血石若是张总管喜欢,就拿去吧,反正本宫得到皇上的赏赐也不少,不在乎多少。”秦雪清说得云淡风轻,眼睛转向了窗外。

    张德海一脸的惶惶。

    “张总管,皇上有多少天,没来怡清殿了?”秦雪清端起汤药,吹了一吹,复又放下。“皇上这几天,都去哪了?”

    “皇上这几天,都在养心殿里,哪都没去。”

    “嗯。”

    秦雪清将汤药一饮而尽。

    “本宫今晚准备了皇上喜欢的菜肴,请张总管代为通传,如何?”

    张德海一脸的释然。

    “娘娘请放心,奴才见这几天皇上忙于政事,也该歇息歇息了。”

    “好,有劳张总管了。”

    等张德海退出了殿外,翠菊那一直疑惑的眼神,移向了秦雪清。

    “娘娘,您这是……”翠菊靠近了秦雪清,“娘娘,皇上在养心殿里几天,您是知道的,皇上没有去其它宫里,这已经在宫里是不争的事实了,依奴婢看来……”

    秦雪清扬扬手,示意她停止。

    “本宫的目的,不只是要让他请皇上来。”

    “娘娘……”

    秦雪清又是一扬手。

    “皇上来了之后,本宫可不可以达到目的,那才是重点。”秦雪清顿了一下,“小喜子的信,送到了吗?”

    “他早上就去了,还没回来。”

    “好。等他回来,要他即刻来见我。”

    翠菊似有所悟,应声下去。秦雪清握紧了双手,看看窗外。

    天,快黑了。

    月上柳梢头,波平湖边的点点宫灯,缓慢地移动。皇帝的身影出现在湖边。秦雪清隔着湖水,一眼就看到那明黄的身影。

    “小喜子,信准备好了吗?”

    “好了,是秦大公子亲手写的。”

    “好,拿来。你们退下。”

    秦雪清跪坐下来,面对着湖边,双手合一,做祈祷状。

    朱正熙远远地,就看到了那湖边的身影。那熟悉的身影,就这样跪坐在地上,他的心顿时,一下子揪紧。

    她在做什么?

    他加快了脚步,越走越近,抽泣声传来,匍匐到秦雪清面前,看到她容颜憔悴,脸色哀伤,头发随意披散,简单的薄衫,没有妆容,这让他更加无措。

    “怎么这样子?在这里做什么?”

    秦雪清的身体一阵颤抖。她睁开眼睛,望着眼前人,有一瞬间,那深切关怀的神情,差点让她说不出下面的话。

    “皇上……”她颤抖着声音,身体软软,就势倒在皇帝的怀里。手里的信,掉了下来。

    朱正熙看到了掉落的信笺,他伸手捡起,那纸上的字迹,唤起了他的记忆。

    秦晨睦。那个喜欢将颜体字写在奏折里的臣子。

第154章 念及风云一转折下() 
“你大哥的信。”

    秦雪清闭上眼睛,偎在皇帝的怀里,有气无力地喘着。

    皇帝一把将她抱起。等进了殿,将她安置在床上后,才慢慢地,打开信。

    “……父急病卧床,医尤忧之,其为弹劾论,昼不能膳,夜不能寐,心神俱损。悔之无法呈天子以明说。思清于宫门内,安和是佳,念及近况,忧患难脱,唏嘘声渐,安得平和,尤为清先……”

    “秦三司病重?朕怎么没有接到消息?”

    秦雪清看着皇帝,微微勾起嘴角。

    “父亲不让大哥外传。怕是突然有他病重的消息,那些人,就真的会,将臣妾的家人,赶尽杀绝……”秦雪清哽咽着声音,紧紧地扯着皇帝的衣裳,像是,在抓着救命的稻草。

    朱正熙的脸色凝重了起来。

    “皇上,臣妾不求皇上如何赦免父亲犯下的错,但求可以让臣妾……”秦雪清停顿了下,语气断续,说得上气不接下气,“随伺父亲身旁,承欢膝下,让臣妾……”她已经说不下去,那哭声渐大,“让臣妾……送父亲的最后一程……”

    说完,秦雪清抑制不了地哭开声,完全不顾礼仪了。

    朱正熙深深地吸了口气。将身边的人再次搂紧。

    许久之后,朱正熙才开声。

    “明天下朝后,朕与你去秦家看看,如何?”

    秦雪清停住了哭声,迷蒙着眼睛,看着皇帝。

    “朕不放心你一个人去,只是去看看,无妨。”

    “谢皇上。”秦雪清收敛起哭声,抚着发红的脸庞,这时,小喜子闯了进来。

    “回皇上,张总管说有重要消息禀告。”

    “传。”

    张德海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皇上,李大人有要事禀告。”

    “李卿家?”

    从后面跟进来的李仲元,已经铁青了脸色。

    “皇上,廖继嗣隐瞒军情,喀尔喀人早在两月前,就侵入我辽东以北地区,蚕食我大片土地,如今,已到郸城附近。望皇上即刻定夺,出兵镇压。”

    朱正熙的脸色为之一怒。

    “这是怎么回事?”

第155章 高谈妙曲听其真上() 
皇帝没有回乾清宫,只是走到外殿,就和李仲元商讨起事情来。李仲元会赶到这怡清殿来禀报,想必,事情已是非常严重。

    从刚才那一句,秦雪清当然能听出端倪。

    廖继嗣隐瞒军情,这可是比擅改朱批,更加严重。

    秦雪清拿起绣框,一针一线地,绣起小孩儿的衣裳。

    父亲果然料事如神。这廖继嗣,必然也有不可告人之事,才会突然,这么紧迫逼人。所谓陈焕辉勾结外使,贩卖军机,伺机叛国,那都是他廖继嗣的儿子搞出来的。不是这样,如何让喀尔喀人,如履平地,一下就侵占了那么大片地方,然后,廖继嗣还要隐瞒?

    这军机大事,可不比儿戏。

    父亲自然记得那辽东换将之事。当时,这突然请求换将的奏折,父亲阅过,虽然有些耽搁,但换将也要有人选,一并奏请皇帝,才可一气呵成。这虽不近人情,但始终一时,也难以酌情处理。后来的奏折,父亲就没看到了。这样说来,这后面几道所谓有皇帝朱批的承认换将的奏折,父亲根本不知晓。

    这换了的辽东守将沈初豪,父亲根本,一无所知。

    谁可以接触到这些奏折,内阁,六部,司礼监,仅此而已。

    许久之后,皇帝终于和李仲元谈完了。进内殿的时候,满脸的阴郁。

    “沈初豪,果然是个人才。损兵折将,还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皇帝拿起桌上的杯子,一气扔于地上。“荒唐!”

    秦雪清示意翠菊收拾,走到皇帝面前,慢慢地抚着他的背。

    “别生气了,生那些荒唐的人的气,徒增烦恼而已。”

    朱正熙又拿起一只杯子,秦雪清一手将它按住,拿了过来。

    “皇上,臣妾这杯子,可都是银子,经不起皇上摔的。”说着,她倒满杯,凑到皇帝嘴边,用眼神要求,像是,你就这样喝了吧。

    朱正熙覆上了她的手,将茶一饮而尽。

    “这沈初豪,跟他廖继嗣的几个儿子,根本同出一气。”他的语气淡淡的,脸色,似是已经恢复了平和。

    张德海的声音在外殿传来。

    “皇上,廖继嗣等人已全部抓入刑部大牢,等候发落。”

    “知道了。”

    朱正熙从容地拿起茶壶,倒满了杯,转过头,抵在秦雪清的嘴边。那眼神,也在示意她喝下。

    秦雪清微微一笑,将他的手举起,把茶倒进嘴里。

    “皇上可别忘了,那在辽东的沈初豪,也是罪魁。”

    这时,张德海的声音又传来。

    “皇上,豫王求见。”

    皇帝的脸色一变。

    “传。”他的音调有些怪异,但还算平和。

    皇帝出了外殿,那把久违的声音,传入秦雪清的耳朵。

    “皇上,臣已押解沈初豪回京,等候皇上发落。”

    许久的静谧。

    “大哥如何,能得悉先机?”

第156章 高谈妙曲听其真中() 
“臣在郸城时,辽东以北的战事未及郸城,可是一概人等,皆行迹可疑。当时,已经开始防备了。臣后来发现蛛丝马迹,就走访各部将领,得些线索,铤而走险,终获悉,原来廖家,有通敌卖国的嫌疑。而沈初豪,只是摆在那里的一颗棋子。臣已经有密折上奏,只是怕中间的耽搁,所以,先斩后奏,望皇上恕罪。”

    又是许久的静谧。

    “大哥此事,办得妥当。朕万万想不到,这辽东换将之事,原来是如此的计算法。”

    “臣惭愧,承皇上隆恩。”

    “将沈初豪交由刑部处理,大哥辛苦,先退下吧。”

    “是。”

    过了很久,皇帝还没有进内殿来。秦雪清也静静地坐着,想起之前,还好父亲深思,才会有此想法。

    朱正浩联络将领之事,也让他自己说得冠冕堂皇了。

    皇帝终于进来。他的步调缓慢,眼里,有着不可捉摸的神情。

    “原来,这是廖继嗣自己排的一出戏。”

    秦雪清勾起了微笑。

    “皇上不必为这些烦恼。最后,事情不是也解决了吗?”秦雪清一边帮他解衣服的扣子,一边,轻轻地笑着对他说。

    皇帝默默了一阵,但是看他的神情,似乎还在思考。

    “朕之前以为,那是豫王所为。”

    秦雪清的手,轻轻的振了振。

    “也许,真是朕想错了。”

    秦雪清看上皇帝的脸,他已经恢复了之前轻松的神态。

    “朕今晚,真的可以好好地休息了。”说着,他不由分说地抱起秦雪清,走到床边。“朕只想好好地抱抱你。别紧张。”

    一瞬间,换了秦雪清不能轻松了。他的反复,还是难以捉摸。

    第二天,一辆小车,将皇帝和秦雪清,载到了相府门口。没有通传,没有侍驾,秦家总管秦波在门口接驾,一路,就将皇帝和秦雪清,引到了后院。

    转入回廊,就闻到了阵阵的药味。这药味如此的浓,想必,药香在此,也飘游了有些日子了。

    秦雪清急急地穿入内堂,见到的,是卧病在床,颜容憔悴的父亲。赵姨娘在床旁,正在侍候秦鹤元起身。

    “爹……”秦雪清不顾在一旁的皇帝,俯身跪倒在秦鹤元的床前。

    秦鹤元和赵姨娘的脸色一变。

    “万万不可……”秦鹤元作势就要下床,赵姨娘扶着他,满脸的担忧。

    “皇后娘娘,臣罪该万死……”秦鹤元已经下了床,俯身就跪倒在秦雪清面前。

    “爹,您不要这样……”秦雪清声音哽咽着,和赵姨娘互相扶着,将秦鹤元又扶回了床上安置。

    “秦相就在床上安置了,礼仪可免。”朱正熙的脸色一直都是平和,没有任何改变。

    “秦相身体可好?为何不派人告与朕知?”朱正熙走近了床边,秦波已经摆好了木椅,等坐好之后,语气温和地问道。

    “臣自知愧对皇上,无颜再见天颜,老身惭愧啊……”秦鹤元咳了几声,用沙哑的声音,顿了顿。“老身只求皇上开恩,准与老身自行了断,也算,了却心愿……”说着,秦鹤元又咳了起来,这次,气喘吁吁,面色涨红,已经无法开声了。

    “秦相为国操劳,怎能如此妄自菲薄?”朱正熙看了秦雪清一眼,“朕知秦相终日担忧国是,才落得这一身的病痛,朕得知秦相身体违和,也心生担忧,已传令太医院,好生侍候,还要秦相,放宽了心才是。”

    秦鹤元的脸色,没有那么涨红了,他的眼神,有了些微的变化,秦雪清看在眼里,听着刚才皇帝的话,心里有些惊慌。

    “老身不敢居功,皇上体恤,老身感恩不尽。”秦鹤元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恭敬,却是一听就出。

    朱正熙微微一笑,又看了秦雪清一眼。赵姨娘起身,领着众人退下,内堂,就剩下他们三人了。

    皇帝站起身,走到圆桌前,看着还留在桌上的药碗,一片安静,没人启齿。

第157章 高谈妙曲听其真下() 
“秦先生可还记得,那贴在朕书案后的,十二句训诫?”皇帝没有转过身,秦雪清看了父亲一眼,发现父亲的脸,有了些安和,但眼中带着的,是有些幽怨的情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