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箫鸳梦-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我和孩子之间是有太多的隔阂,不像大哥与他,如此亲近。”很久之后,朱正熙才出声。这一出声,倒是让秦雪清大吃一惊。

    “其实……”她正想说话,却被他用扇子一挥,示意闭口。

    “也许他对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父皇,不知心里存在怎样的意念。而且,我这个父皇,并不能为他提供很有价值的一切。还是有些距离的。”扇子轻轻拨动,朱正熙的动作,有些茫然。

    “血浓于水,你对他的关心,他会看得到的。而且,没有你这个父亲,又何来他这个儿子?你可以教他为君之道,这些,就是有价值的东西。”秦雪清看到他的汗珠依然流落,丝娟上的湿意由暖变凉。

    “为君之道?”朱正熙停止了摇动的手臂,脸色凝固了。他的笑变得怪异。

    “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件众所周知,失败的事,我又何德何能,能教导我们的孩子?”

    他的话里有些伤感。秦雪清很想说什么,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心头困顿地,压抑着。

    四月,燥热的天气,必然显示着这气候的不正常。本是深春的惊寒并没有出现,反而是让所有人都差异的热气,提早地来临。这热气带来的隐患,出现了重重的困扰。大片大片的良田因为雨水稀少,干旱出现,承恩十六年初,最大的民生难题,就是要抗旱。

    连年的争战,已经让很多农田荒废,刚刚出现的百废待兴,大举鼓励农民开垦良田,植被一方,却要面临如此艰难的局面。又,时值一边是南方干旱的困扰,另一边,那本来被赶出了关外的喀而喀人,却因为这气候的原因,又是出现了大肆骚扰的迹象。北方也同样被气候的反常干扰的草原贫瘠,自然要让这些以牧草为生的喀而喀人,感到浮躁不安。

    刚刚出现的和平,又因为这上天的异象,出现了民心浮动。最可怕的,就是那些慢慢蔓延的,足可以颠覆朝廷根基的言论。

    看着朱延成小小年纪就如此凝重的表情,秦雪清也不仅有些伤心。想不把他看成小孩儿,可是他确实,还是如此年轻。

    “这些纸条从那里收集的?”

    手中的每一张小条子,都是那么几个字。

    天怒人怨,时不容我。愤而反之,安身立命

    “这些,已经流传了多久?”

    “从出现旱情的时刻,就有人在田地里挖出了这些。有些并没有文字,只有图画。”

    “画的是什么?”

    秦雪清皱皱眉头,看着那些从朱延成手中递过,留存着黄泥痕迹的小纸条。图画中是缺了一角的太阳,寸草不生的山,流着汗水耕作的人群。那龟裂的地面画得如此的惊心。小纸条皱皱巴巴地,却有无穷的影响力。

    “闽浙两广都广为流传这样的纸条,封疆使臣都有奏折呈上旱情,如今不但栽种无望,稻苗早蔫,且民生困苦日增,只怕动荡不安会持续加重,这不利朝廷初期的政令实施。”听起来还有些稚嫩的声音,藏着深深的顾虑。

    “天灾人祸,从来紧密相连。缓解民情,还要属意封疆大吏不要激化矛盾,随时禀告灾情和民意,莫让问题扩大。”

    秦雪清牵起朱延成的手,拉着他走到了天井中。

第306章 影落澄心明月光下() 
墨黑的天,明朗如玉的月。月光中,依稀可见漫天繁星。地面铺了一层白霜似的月光,照得人影长长。朱延成站在秦雪清的身边,足足高了一个头。秦雪清伸手,才足够搭上他的肩膀。朱延成拉着秦雪清走到长廊边,自己坐在石凳上,秦雪清再与他说话,不用仰着头了。

    宽慰地笑了笑。这样的动作虽然看似自然,却让人感到温暖。

    整理了他的玉冠,秦雪清将手上的纸条叠好,放回到他的手心里。

    “你只要记住,不管有多少人要动摇信念,只要你能得到更多人的忠心,就必定不会失败。且,这必须要靠你自己去争取,发现更多人心里渴望的东西,对症下药。”

    秦雪清感觉到背后的目光,她转过头,看到了另外一张脸。像是重叠一样的放大的两张脸,她的心房有一瞬间的悸动。而她身边的朱延成,突然站起身。

    “父皇。”

    “有查探过这些纸条的确切来历吗?”朱正熙的步伐很缓慢,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有,但流传得太广,也没有头绪。”

    “愤而反之,安身立命。”朱正熙似是自言自语地重复,抓着纸条,紧紧地捏住。“喀而喀人不会用这些手段,会用这些的,除了闵海的余孽,或者……”

    朱正熙停顿下来,抓着纸条的手越加地用力。

    “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你弄清楚了吗?”他的脸上有了微微的笑意,“这只是一个非常粗鄙的手段,糟糕到只要有点心思的人都会想清楚,怎么可能会有一张纸条泡在泥地里,而丝毫无损,完好地被拿出来?”

    朱正熙慢慢地放开了手,展开了纸条。

    “有没有派可靠的人去到那个流传这些纸条的地方查探过,这是个事实,还是,本来就是捏造的?”

    “又或者,甚至连这流传的事实,都有可能,是蓄意的?”

    朱延成的脸色,变得异常地惊愕。

    “这纸条哪里来的?”朱正熙突然问道。

    朱延成迟疑了片刻,但很快,躬身回答。

    “是大师傅拿过来的,还有,那些封疆使臣,也有奏折呈上,情况无二……”

    朱正熙的微笑,变得也是很怪异。

    “你大师傅的羽翼,已经延伸到了沿海四省两广地区了,或者,更大的地方,他都可以顾及得到,那些地方的封疆使臣,你都很了解吗?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什么身份,什么来历,还有,都有什么经历,什么背景,这些,你都了如指掌了?”

    月光下,朱正熙的神色依然平和,可是,他说出来的话,却让朱延成的小脸上满是疑惑。连秦雪清也没想到,这些纸条可以引起朱正熙如此多的疑虑。虽然,他想到的,未必不是不可能……

    朱正熙像是意识到自己的话太多了,突然换了一个缓和的微笑。

    “或者是我考虑得太多,但不管怎么样,有出现这些,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就是。皇儿还需谨慎对待才是。”

    朱正熙说完,自己微笑着,转身进了殿内。秦雪清转头,看到的是朱延成,还是一副疑惑的表情。她看到朱延成小心地,收起了这些纸条。

    “父皇的话,儿臣是会谨记在心的。请母后莫为儿臣操心。”

    脸上还是皱着眉,秦雪清看着朱延成离开的脚步,有些迟缓。

    天井中的月光依然明朗,长长的身影,却带着一些,灰暗的阴影,模糊不清。

第307章 流年错伤艳阳天上() 
看着还是湛蓝的天,那些晴朗的天气开始让人忧郁起来。这雨水一日不来,就要多一日的困顿。老天像开玩笑一样的,你求什么,它偏不来什么。

    你不求什么,它偏要给你制造些麻烦。

    “皇上去了天坛多少天了?”

    “大概有四天了。”

    小喜子的声音很轻,轻得秦雪清以为他都没有回应了。

    “这皇上的斋戒,还不能感动老天爷啊。”秦雪清在太阳下看着那黝黑的影子,这影子像是笼罩住她担忧的心,惶惶不得安宁。

    “皇上已经交待了,说他年轻,身强力壮,不会有事的。且是为万民祈福,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请娘娘放宽心。”小喜子的声音终于放大了。

    秦雪清抬头看看那刺眼的阳光,用手挡住了那些光芒的照射。

    水利建设支援,粮仓储备调配,加上税赋的减免,劳役的减缓,这些都足以在这段时间让民心安稳,祈求共渡难关了,就连朱延成也去了天坛斋戒祈雨,与民众同甘共苦。那些小纸条带来的讯息,仿佛也是一种征兆。但,只是未明所以,而已。

    “霍三山可是有消息回来?”

    “还没有。”

    霍三山去调查小纸条的事实,从出发到现在,已经四天有余。秦雪清展开那些皱巴巴的小条子,那画中缺了一角的太阳,却还是光芒四射。这点寓意,倒是蹊跷。

    “有消息回来即刻来禀,不得耽误。”

    “奴才知晓。”

    天气越发地闷热,站在阳光底下不一会儿,就感到有些许的烦燥了。秦雪清转身正想进殿,却突然看到有小太监匆匆跑来。

    “娘娘,户部尚书秦大人求见。”

    “大哥?怎么这时候来了?快请。”

    烈日当空,正当午时。皇帝这两天不在禁城,大臣们免去朝礼,平时大都在各自的官邸内办公,有事才会通传。所以也不用,在这时刻来禀?

    看到秦晨睦一身的汗水,秦雪清就知道他是跑步过来的。

    “大哥看来甚是着急,轿辇也不坐了,真的是跑过来的?”

    “对……”秦晨睦不忘用衣袖抹掉脸上的汗水,大口大口地喘气,以求尽快平复气息。“五百里加急,能不跑过来吗?”

    秦雪清听到这不同寻常的话语,看到连平时稳重的大哥都如此地失仪,她想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是什么奏折,所奏何事?”

第308章 流年错伤艳阳天中() 
“江浙一带出现粮庄抢购事件,鲁地暴民围劫粮仓,出现暴乱。还有,粮道很多运粮的车船,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暴民哄抢事件。就连京城,今日粮庄前也排起了长龙。臣已经派人去调查过,今日的米价,与前段时间相差甚多,价格暴涨。”

    秦雪清看到了背在秦晨睦身后的布囊,囊中尽是那些黄澄澄的奏折,有几十本之多。

    “这都是今天才来的?”

    “是,从昨儿半夜就不断地送来,那场面你没看到,看到会心跳加快的。”秦晨睦抹了一把汗水,拍了拍胸口。“我在户部当值多年,这么多的加急,还是头一回看到。就连以前争战的时候,都没这么恐怖过。”

    春旱的阴影还没消散,这么快,就出现粮价飙升和抢粮事件?翻开那些奏折,那些黑黝黝的墨字,在秦雪清眼前,像一只只恐怖的爪子,伸手就要向她抓来。

    “这么大范围的动乱,可能是有集体预谋的,都在同一天发生,这中间一定有什么,是我们看不到的。连朝廷调配粮食的车辆和船只都有人下手。太后,孰臣直言,这应当早就在别人的掌握之中。”秦晨睦的语气,说得有些轻颤。

    一字一句,那些墨汁的呛鼻味道,似乎要熏染了这殿中本来清新的茉莉香。有些奏折很明显的是还没等字迹干涸,就已经盖上封印,直接送来京城。那匀染出的点点墨迹,都似一团黑色的迷雾,消散不去。

    “事件的范围都涉及了哪些地方?”从内殿突然出现的声音,将秦雪清和秦晨睦都吓了一跳。

    朱正熙的身影出现在殿中,秦雪清疾步过去,拉住他的手。

    “怎么出来了?”

    “听到如此的大事,怎么也是闲不住的,所以来了。”

    等上了座,朱正熙直指面前成堆的奏折。

    “这些从半夜就送过来?”

    “是。”秦晨睦匆匆行礼,点头应答。

    “那这事情,该不止这一两天才开始发生。这蔓延到京城来,也该有些时日,至少三两天。今天的京城粮庄,是如何应对抢购的场面?”

    “大抵遇到这事情,粮庄老板们当然是开门迎客,了不得的大生意,不做了可惜。”秦雪清有些讪笑地回答,她看到朱正熙的脸色稍稍变化,隐隐有些怒气浮现在脸上。

    “抢粮,哄抬米价,米价暴涨,这本就是正常的反应。可是为何京城粮庄的老板们,倒是备足了粮食,还能够撑住场面不乱?”

    朱正熙握住了秦雪清的手,笑得有些不自在。

    “这就是商人那敏锐嗅觉,闻到了这银子的味道。寻味而上。”

    “看来这地方官府,也是迟了上奏才是。且,还是有心隐瞒的。”秦晨睦像是有所顿悟,眉头皱成一团。

    “看来秦大人这监管力度还是不够。且调配的粮食被抢,这可是国库里的损失啊。”朱正熙这次,说得似是语气轻松了。

    “臣有责,望太上皇严惩。”秦晨睦应答时,震惊的表情浮现在脸上。

    秦雪清翻翻那些奏折,抬头也看到了秦晨睦那难为的脸色。她刚想开口,却又被朱正熙抢了话头。

    “这也不能怪秦爱卿,怎么说这奏折,也是加急才送到的,而且,爱卿这么快就就近了解了京城的境况,也算是尽责尽职了。”朱正熙微笑着,转头,突然喊了一声,“小喜子。”

    “奴才在。”小喜子诚惶诚恐地低头应答。

    “传朕旨意,召城中各粮庄东家觐见,朕要在文华殿召见这帮人,看看他们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309章 流年错伤艳阳天下() 
秦雪清一踏入文华殿,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人的出现,顿时让她心凉了半截。胸闷气喘,她的头,嗡地一声,开始头疼。怎么就什么事他都要掺和?

    秦晚舒也看到了秦雪清,他笑得异常的诡异。

    “参见太上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赐座。”

    “谢太上皇。”

    秦雪清一路眼望着秦晚舒,看到他坦荡荡的表情,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她的头又嗡嗡嗡,像绕着千万只蚊子,在耳朵边飞个不停。

    “今日,朕延请各位到来,是确实有事情需要向各位讨教一番。请务必实情相告。”朱正熙一边举起手中的酒杯,一边笑着脸,直言正题。

    来文华殿的粮庄老板一共只有三个,秦晚舒就是其中之一。他俨然成了这些人的代表。

    “谢太上皇恩典。草民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望太上皇指教,草民洗耳恭听。”

    “莫不是,居宁侯?”朱正熙似乎听出了些端倪。

    “正是,太上皇,好耳力。”

    朱正熙微笑不语,端起酒杯将酒喝下。

    “想不到,竟然是居宁侯来此,朕还真是意想不到的。”朱正熙握紧了秦雪清的手。示意小喜子倒酒。

    “来,即是居宁侯,朕可是欢喜。怎么说都是熟悉的人,问起话来也方便些。”朱正熙又举起酒杯。

    “谢太上皇。”一下就喝完了酒杯中的酒,秦晚舒放下酒杯,瞄了秦雪清一眼。

    “不知居宁侯可是猜出,朕今日所问何事?”

    “快给太上皇倒酒,也给各位粮庄东家添酒,哀家也敬各位。”秦雪清看到秦晚舒要开口,急忙开口。她望着秦晚舒,心头焦急的情绪表露无疑。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那可是,犯了大忌的。

    秦晚舒看着小喜子添完酒,他看着秦雪清的表情,笑得更加地诡异。

    “请太上皇指教,草民必是竭尽全力,为太上皇分忧解难。”秦晚舒说完,又瞄了秦雪清一眼。

    够给你面子了吧?

    秦晚舒的表情看在秦雪清的眼里,那脑袋里的嗡嗡嗡,奏得更响。秦雪清看着朱正熙平静的表情,转头,瞪了秦晚舒一眼。

    小心为上,别又给我惹麻烦。

    秦晚舒转开了头,只用眼角眯着看秦雪清。

    “居宁侯向来就是行家。朕一贯都甚是佩服。朕想问问,这京城里,突然出现米价暴涨,排队抢购的事情,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这……”秦晚舒的语气,看起来似乎很是犹豫。“这几月天旱无雨,各地出现稻苗早蔫,早春已经是此等境况,恐是秋收之时会受影响。所以,抢粮事件,也是无可避免的。这民以食为天,恐怕所有人心里都恐惧着到了秋收时,也会出现粮食缺乏的境况。米价暴涨,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对我们粮庄来说,这抢购粮食,难道草民眼看着有生意不做,还要囤积着米粮,那不太吃亏了吗?”

    秦晚舒身后坐着的那另外两个粮庄东家,倒是小鸡啄米似地附和着,频频跟着点头。

    朱正熙听到了秦晚舒的话,静默不语。他轻轻地放下一直端着的白玉酒杯。

    “居宁侯果然大言不惭。这关系国计民生的行当,怎能由你们来操纵!”

    只是片刻的静默,突然朱正熙猛拍了桌面一下。震耳欲聋的声响吓了众人不小。

    “来人,将此等刁民押入大牢,等候提审。”

    底下的三人,包括秦晚舒,面面相觑。那另外的两人突然抓住秦晚舒的衣裳,大声地嚷嚷。

    “居宁侯,你说这事你一定可以摆平,不会出差错的,怎么……太上皇饶命,饶命……”

    三个人被拉出了文华殿。朱正熙的脸,不知是因为喝酒,还是愤怒,涨得通红。

    “你听到了?”

    秦雪清有些无措,听到朱正熙的发问,倒是一时不及应答。

    “这就是商家的灵敏嗅觉,而且,他们还真是迫不及待了。”朱正熙的脸色,慢慢地缓和。

    “难道你认为,这是他们联合起来,故意耍的手段?”

    “天旱无雨,如果到时秋收受损,朝廷必然要调配粮食。说不定,就要向他们这些粮商征粮。这些人害怕被无辜征粮,就提前制造事端,想和我们谈条件。地方官员也是怕事情闹大,开始不敢上奏,等到情况升级,才不得不发急奏。”

    “如果我没猜错,你三哥一定还另有目的。区区一个米价暴涨,是不能满足他的胃口。”

第310章 别有幽愁暗恨生上() 
令人预料之外的,京城三大米庄老板被囚,原以为可以控制形势,不至于会将事态扩大,却偏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闹遍了江浙鲁地并波及京都的抢米风波越演越烈,且有出现暴乱的趋势。各地送至京城的加急奏章,如暴风骤雨般地砸向禁城,闹得人心惶惶。

    “粮价继续暴涨,且很多粮庄又出现断粮无粮的状况,很多商民都惧怕这粮食造成了无米之炊,那原来就出现的旱灾演变成更可怕的粮荒,饥荒,更多的人在担惊受怕之后涌向了粮庄讨要米粮,讨不到就闹,闹不成就抢,且这粮庄东家被囚,各家底下人心不服,本就意图聚众闹事,各方闹成一团,更有有心人乘机谣言四起,场面已经难以控制,请皇上,及早定夺。”跪在底下的秦晨睦像是说完了,头一低,匍匐在地。

    “秦卿家不必如此,平身。”朱延成直着身体,看得出是听得仔细,也想得认真。即使他已经伸手示意秦晨睦起身,却看见跪在大殿之中的人,动都不动。

    “秦卿家,平身。”朱延成很无奈似的,站起身走到御座台阶前,再次伸手示意。秦晨睦还是一动不动。

    “请皇上及早定夺。”秦晨睦的声音听起来有几分闷气。他的头没有抬起,就这样跪在地上出声。朱延成握紧了拳头,讪讪然地回到座位上坐下。

    “三大粮庄老板承此时机哄抬米价,囤积居奇,剥削民众,本就无可原谅。粮庄底下人心不服,聚众闹事,那是断断不可原谅的。”

    出声的是朱正熙。秦雪清坐在他身边,听得出,他是带着怒气,几乎是在用吼的说话。

    “秦卿家所说的谣言,是何为之?”

    朱正熙的问话,终于让秦晨睦抬起了头。

    “请太上皇恕臣无罪,臣方可说出。”

    朱正熙皱了皱眉,拳头捏得死紧。

    “如果这样,那就不必说了。”

    大殿之上一片安静,众人都屏息。这时,内阁首辅李仲元朝前一步,拱起双手。

    “眼下情急之时,必先平息抢粮风波,谣言之事,容待细查。臣已经联同阁臣及六部尚书制出新的措施,以静制动,祈早日平定这抢粮的动乱,以慰太上皇及皇上忧国忧民之心。”李仲元高高举起手中的奏折,和秦晨睦并排跪在了大殿之中。

    两个人看似有些突兀。秦晨睦无意识地,转头看了李仲元手中的奏折一眼。

    这个小动作,让秦雪清看了个一清二楚。

    “而今之际,重中之重是抑制商民焦躁之情绪。旱灾本就造成民心絮乱,加上一些不应当的行为作怪,才会出现连连的祸端。臣已命国库、各粮道及粮仓竭尽全力调剂米粮以应不备之需,同时在各省调查闹事作怪的罪魁,对散播谣言引起祸端者,以行动造成动乱者,以刑罚之。对心存祸心者必重罚之,不留余地。对祸事严重的地方实行米粮限量出售的新措,以限制粮庄和商民哄抬哄抢的举动。着各省总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备足兵力,以挟祸事不使蔓延扩展并消灭于源头为重。各省道官道民道驿站驿馆随时听候动静,保证加急奏章及时传送入京,不得延误。各衙官员各司其职,随时了解事态进展,保证所有有关消息及时全面传送内阁六部,及时面圣,以慰皇上与太上皇解除民困之心。”

    李仲元说完,那朱正熙的拳头,也慢慢展开。他握住秦雪清的手。

第311章 别有幽愁暗恨生中() 
今日的朝会临时去了太和殿,回来时看到朱正熙,满头的汗水和汗湿的衣裳。这让秦雪清万分地惊讶。

    “那帘子后,可不是那么热才是。”她一边掏出手绢替他擦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