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乐小地主-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村长的问话声,大家伙儿都住了嘴,也停下了各自的动作,就那么傻呆呆地看向了村长。

    被这么多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村长就是脸皮再厚,这会儿也有些支撑不住了。

    站在村长旁边的里正,悄悄地戳了戳村长的后背,意思告诉他,要镇定。

    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可不能就这么后退。

    经由里正这么一推,村长心里顿时又来了底气,他的声音也陡然拔高了,对着在场的人吼了起来。

    这回村长的声音可是真的高了,大家伙儿也都静了下来,或坐或站或躺着地上,静静地听着村长的话。

    刚开始大家还都安安静静的在那里听着,可是,过了好一会儿,村长的话,头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大家伙可就不耐烦了。

    有啥可说的,翻来调过去的,不就是说让他们和睦相处,不要争吵,不要打架。

    和和睦睦,大家才能安居乐业。

    这些话大家伙心里都懂,所以听了就更不耐烦了,没一会儿,老公,大家伙儿也不再听村长在那里絮叨,一个个都转身向李大旺家的院子外面走去,他们也没有犯什么王法,只不过是和自己村子的人打了一架而已,这根本不够让县官老爷治罪的。

    大家伙儿心里都是这么想的,一个个的也就不害怕村长和里正都在来这里了。

    村长也没有想到他连话还没说完呢,这些人竟然就都跑了,真是一点脸面也没给他留啊,他心里气了个半死,却也不好对着村民那摆脸色,毕竟他这个村长,还是村里的人一同选举出来。

    原本村子里只有一个里正,而自从五年前,皓月帝国面向全国颁布了一下法令。那就是,以前只有一个里正管理村子。现在可以让村民们选举出来一个人,作为他们的代言人。

    整个皓月帝国的百姓,都不明白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不过那也无所谓,照着做就行了。

    帝君的想法,那是他们这些百姓可以去猜测的。

    村长和李政在这里起不到什么作用,倒是那边缓过劲儿来的张氏,见大家伙儿都散了,她这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不请自来的李家老头子和老太太身上。

    她一点儿也没客气,冲着杨家老头和老太太就喊了起来,“你们两个没脸没皮的老货,又来到我们家做什么?这里还有你们可以刮油水的地方吗?”

    张氏这话说得可谓一针见血,就是那脸皮堪比城墙厚的李家老头老太太,听到了张氏的这番叫骂声,也是不由自主的变了变脸色。

    不过他们两个,可不是一般人物,就张氏这几句话,还不能把他们给弄走。

    张氏对李家老头和老太太的德性,是了解得一清二楚。

    张氏心里打定了主意,她是绝对不会让李家的老头和老太太,在他们家再待下去了。

    他没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都是上赶着到他这里来找晦气,他要是再给他们好脸色的话,那她这个张字肯定就要倒着写了。

    “好,你个不要脸的东西,我们二老在这里,哪有你这个婆娘说话的份?

    就算你是个会下蛋的鸡,我们老李家也未必看得上你。

    也许这样不孝顺的东西,我一定要让大旺休了你。”

    没等张氏继续骂下去,李家老太太已经拿起拐杖指着张氏的鼻子骂了起来。

    张氏气得浑身直哆嗦瘫,抡起手中的锄头就向李家老太太砸了过去。

    张氏这个举动可把俺村长和里正给吓坏了,这一锄头砸中了,李家老头和老太太,这骨头就要交代在这里了,还是在他们两个的眼皮子底下出的事,他们两个是真的脱不了干系呀

    村长和里正立刻向张氏冲了过去,就要拦住张氏的动作,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村长和里正,冲过去之前,张氏已经定住了,一下也动不了。

    她就那么两只手高高地举着锄头,却是怎么也砸不下去。

    没等张氏察觉出自己的异样,就被村长和里正给拦住了。

    所以张氏根本没有发觉自己刚刚身体动不了,只以为是村长和里正把她给拦下来了。

    村长和里正又是规劝又是恐吓的,这才把张氏给镇住了,让她再也不想着抡锄头了,这才放开了她。

    转过头,村长和里正又去规劝和恐吓,李家老头和老太太。

    现在的村长和里正已经不是李家,老头和老太太刚到村子里时,认识的那个村长和里正了。

    所以他们并没有使出当年的威风,而是就那么听着村长和里正在那里说话,不时的点点头应和一下。

    不是他们两个不想使出当年的威风,而是他们两个如今年纪已经大了,身手也不灵活了,你拄着一个拐杖,我也拄着一个拐杖,哪还有当年那个蛮横霸道的劲儿了,而他们的身边,更没有,一个可以顶门立户的子女。

    所以你家老头和老太太,这会儿对着村长和里正的态度,那叫一个客气。

    村长和里正也没想到李家老头和老太太这样的好说话。

    很快,李大旺家的院子又恢复了平静。

    张氏却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她看着满院子的狼藉,抱头痛哭起来,真没想到他只不过是到地里,干了也不到三个时辰的活,家里就变成了这副鬼样子

    本来就穷的够呛了,这下可怎么活呀?

    张氏只觉眼前一片黑暗,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下去了。

    就在这时,张氏的鼻子突然动了一动。

    好香的味道啊!

    张氏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她顺着这个味道一直向前走啊走

    前后院子也没离多远,不一会张氏就走到了李二娃子的房门前。而在她身后,还有一脸好奇,跟着走过来的李大娃子。

    张氏想也没想,推开门就走了进去。

    在张氏的脑子里可没有窍门这个概念。

    这是她们家的院子,而这个屋子又是她儿子的,又有什么不可以进的呢?

    门一推开,张氏就傻眼了,他们家吃饭的桌子,啥时候跑到这里来了?还有那个坐在桌子前面,一口一口的喝着不知道什么鬼东西的人,我就是那个,李二娃子捡回来的小乞丐吗?

    算了,小乞丐在这里就在这里吧,她也没有想和他计较的意思。

    不过这个小乞丐手里端着的那个碗,还有那桌子上的大木盆,倒是引起了张氏的注意。

    看小乞丐在那里一小口一小口,十分优雅的喝着,张氏的口水就不由自主地要往外流了。

    真是丢人哪

    张氏用衣袖抹了抹自己的嘴角。

    她想起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人已经在小乞丐面前转了有一段时间了,而小乞丐却像没看见似的,就那么自顾自的喝着汤。

    张氏发现自己的窘态之后,连连后退了十来步。

    她这一退,就到了门外边去了。

    刚刚李大娃子的眼睛也直勾勾的盯着桌上的那一大碗汤,他对小乞丐手里的那一个小碗,并不感兴趣。

    他知道那个大木盆里装的是肉,整整一大锅的肉啊,真香啊!

    真的是好想吃啊!

    李大娃子觉得自己要是甩开腮帮子的话,这一大盆肉根本不够他塞牙缝的。

第135章 收拾() 
没等李大娃子和张氏开口,小乞丐已经放下了手里的碗,默默地站起身来。

    张氏也不知道小乞丐要去做什么,她心中疑惑,目光也不由自主的从肉汤上转移到了小乞丐的身上。

    见小乞丐站起来一副要走的样子,张氏的脸突然就红了。

    她都一把年纪的人,竟然能盯着人家手里一碗肉汤不转眼珠,这能不丢人吗?

    张氏没等小乞丐迈步,就已经急急地吼了起来:“你这是要干什么去?我们可没有要抢你肉汤的意思。”

    张氏这话一说出口,就是站在一旁的李大娃子都觉得脸火辣辣的烧了起来。

    娘这话说的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太直白了吧!

    就算他们要喝着肉汤,也得委婉一点儿的说,好吧?!

    李大娃子人虽然憨厚老实,可是他却也不是一个傻子。

    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张氏也觉得自己这是想吃肉想疯了吗?

    竟然说出了这么丢脸的话来。

    张氏动了动唇,想说什么,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

    算了,她自个儿是越说越错,还不如不说的好。

    这时一旁的李大娃子,走上前去,看着小乞丐,说道:“你要做什么去?我和娘站在这里,是不是打扰你吃饭了?

    那我和娘回去好了。”

    不论是谁和小乞丐说话,都是不会得到回应的。

    面对李大娃子的问话也是同样如此。

    即便这个时候,李大娃子把嘴皮子磨破了,小乞丐也是不会搭理他的。

    小乞丐站起身之后,就向门外走去。

    站在他身后的张氏和李大娃子,都闹了一个大红脸。

    张氏和李大娃子这个时候都觉得人家小乞丐弄的肉汤,他们两个要是厚脸皮给吃了,那就更丢脸了。

    张氏和李大娃子母子二人,看着小乞丐出去之后,就想跟着他一起走出去算了。

    可是两个人刚要向外面走,突然就瞥见到了躺在炕上的李二娃子。

    这都什么时辰了,二娃子怎么还在炕上睡觉呢?

    张氏和李大娃子心中疑惑不已。

    他们两个便向炕边儿走了过去。

    等他们两个走到了近前,仔细一看,李二娃子确实在呼呼大睡。

    他那脸上怎么还有未擦干的血渍?

    就在这时,张氏突然尖着嗓子叫了一声。

    刚开始他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仔细一合计,李二娃子脑袋上那些血渍的由来,她就想明白了。

    刚刚从这里离开的李家老头和老太太,从来就不是一个会留守手的主儿。

    他们家二小子肯定是吃亏了。

    李家老头和老太太向来对待他们这一家子人,都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根本没把他们当人看。

    再说,这李二娃子脑袋上的伤,肯定不会是小乞丐弄的。

    不知怎地,张氏脑袋里第一想法就是这伤不是小乞丐弄的。

    她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儿,就是一种感觉。

    整个后塘村,能做出这种事儿的,张氏觉得除了李家的老头和老太太,就再没有第三个人了。

    那两个老货在家里,一直是说一不二的。

    只不过在他们与那一家子划清界限以后,这三年来的日子虽然比黄连水还要苦,可这头上压的那些大山确实没有了,日子倒是舒心了不少。

    到了这会儿,张氏才记起了,那两个老货的种种恶行。

    这三年里,李家老头老太太和那几个子女之间发生的事情,张氏虽然说没有关心过,可是村子里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议论一些,他也是听到过的。

    知道这两个老货身体越来越不好,日子也过得非常不顺心。

    不过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张氏心里还是觉得非常解恨的。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想让自己的儿女孝顺父母,那自己首先就要做的正,行的端。

    对待儿女们,也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向。

    当然她张氏没有见过,李家老头和老太太的父母,也就是李大旺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什么。

    她过往也怀疑过你家老头和老太太,还有他那个宝贝大儿子,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你说,能不奇怪吗?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怎么可能连一个亲戚也没有呢?

    因着这件事情,张氏也曾在私下里问过李大旺,他们家为什么一个亲戚也没有。

    李大旺是这样回答的,他说爹娘和他的父母兄弟姐妹,是在发洪水的时候走散的。

    而那个时候在李大旺年纪也小,好奇的问过之后,爹娘也回答他了,就把这事儿给撂下了。

    现在仔细想来,那样的回答,实在是太过牵强。

    怎么可能爹娘两个人的家人,全部走散了呢?

    不过你家老头和老太太有没有亲戚,与她张氏真的一点关系也没有。

    张氏真的不在乎,她只是觉得就算你家老头和老太太一个亲戚也没有,那他们也不可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即便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也不会像他们那样铁石心肠。

    张氏伸手去推李二娃子,想确定自家二小子是不是好好的,要是真的有事儿,还得赶紧请郎中过来,给他仔细瞧一瞧。

    张氏不知道的事,小乞丐点了李二娃子的睡穴,不睡足三个时辰,李二娃子是不会醒过来的。

    就在张氏和李大娃子想着办法弄醒李二娃子的时候,小乞丐已经去而复返,回到了屋子里。

    回到屋子里的小乞丐,仍然是默不作声,又坐回了他原来的那个位置上。

    只不过这个时候,小乞丐面前的桌子上,却是多出了两只木碗。

    他仍是面无表情,拿起其中一只木碗就舀起了汤来。

    片刻之后,两碗汤已经盛好,他默默的放在了桌子上,又为自己的碗里添了一碗汤,继续喝了起来。

    张氏和李大娃子看到小乞丐的动作,都是不由自主的愣在了那里。

    还是张氏先反应过来,他一拍大腿,眼睛里的泪水也跟着流了下来,激动的说道:“真是个好孩子,你懂我猪油那件事情,我就不和你计较了。”

    李大娃子的动作可比张氏快多了,他已经坐到了桌子前面,端起碗喝了一口汤。

    听到张氏说的那些话,一口汤就呛进了嗓子眼儿。

    这下可把李大娃子给呛坏了,他不停的咳嗽起来。

    这一咳,可就停不下来了。直咳得他头晕,脸也憋得像猪肝色似的。

    李大娃子这个样子,可把张氏给吓坏了。

    她急忙住了嘴,跑到了李大娃子的身边,不停地捶着他的后背。

    张氏想帮着李大娃子赶紧缓过劲儿来,可是他的做法却是越帮越忙,李大娃子的咳嗽,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愈发的厉害了。

    张氏急得都要掉眼泪了,这个时候小乞丐突然站起身来,他拿着一根筷子,对着李大娃子心口处轻轻地戳了一下。

    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李大娃子却是立刻止住了咳嗽。

    李大娃子还保持着刚刚那个咳嗽的动作,却是一声也咳不出来了。

    这真是太神奇了!

    李大娃子惊奇地看向了那根筷子的主人。

    原来是小乞丐!

    张氏也随着李大娃子的目光看向了小乞丐。

    母子两个谁也没有想到,一个这么不起眼而落的,落魄到去讨饭的孩子,竟然有这样神奇的手法。

    这样高明的手段,别说是村里的郎中,就是镇上或是那些个府城里有名的大夫,也不一定有这般的手段。

    他们家真是捡到宝了!

    张氏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出来的,就是这句话。

    李大娃子的想法却是与张氏大相径庭,他非常感激小乞丐的出手相助,却没有想过,小乞丐这样一个小小孩童就有这般高明的手段,是很不合乎常理的。

    李大娃子满眼感激的看向了小乞丐,激动的说道:“谢谢你,太谢谢你了!

    要不是你,我觉得我这会儿,我非得去见阎王爷不可了。

    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弟弟,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以有啥事,只管找大哥,大哥会帮你出头的。”

    李大娃子说出这番话,绝对是没在意参水分的,他是真心诚意的感谢小亲爱的出手相助。

    张氏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她家大小子啥时候这样的豪气冲天了。

    这还是他的儿子吗?

    张氏表示怀疑。

    可不管他怎么横看竖看,这儿子都是他的呀,谁又会来冒充她的儿子呢?他们家这么穷,根本没啥可图的呀。

    张氏还在这里胡思乱想,那边的李大娃子和小乞丐已经热络起来。

    李大娃子就像得了话痨一样,这嘴巴就没停过,把村子里的大事小情都给小乞丐讲了一遍。

    就连他们家和老宅的人籽了亲的事情,他也老老实实的全都说了。

    张氏的脸色青白交错,难看至极!

    张氏的目光已经变成了两把小刀,不停地刮着李大娃子。

    而李大娃子却是一点儿也没有发现,还在那里乐滋滋地讲着他说知道的全部事情。

    李大娃子的想法很简单,小乞丐初来乍到的,肯定对什么都不知道。

    而他要做一个好兄长!

    一个好兄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李大娃子思来想去,他觉得应该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讲给自己的弟弟听,不让自己的弟弟吃亏受气什么的,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小乞丐一直默不作声,就那么静静的听着。

    李大娃子,直到说得口干舌燥,才停了下来。

    “大哥知道的事儿都说完了,等以后我还要想起来什么?还会再告诉你的。还有啊,就是你在村子里一定不要胡乱的瞎跑。

    咱们村的孩子可野着呢,他们要是走起人来,那拳头一个个可都是硬得很呢,我小的时候可是吃了不少亏呢。”

    张氏听得一愣一愣的,她一直以为自己家的大儿子,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孩子。

    打架什么的,肯定跟他根本不挨边儿。

    可是到了这会儿,张氏才听明白,原来这小子在很小的时候也是在村子里打过架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时候被打傻了?

    在外面挨揍了,回到家里却是重来没有说过。

    张氏在心里恨恨的想到,这个大傻子啊,在外面挨了揍,竟然不回家说说,就这样白白地吃了那么多的亏。

    其实这事儿,张氏可是冤枉了李大娃子。

    在李大娃子小的时候,他们一家子还和老宅那些人一起过日子呢

    不说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自己家里的几个孩子,也成天的欺负他。

    更别说在外面挨了欺负,回到家里要是说出来,也是没人撑腰的。

    李大娃子年纪虽小,但他心里也像明镜似的,知道自己说了也是白说。

    所以李大娃子选择了沉默,即便是受了伤,也是自己躲到一角落里默默地承受了。

    就在李大娃子停下话头,准备继续喝汤的时候,一旁的张氏却是突然跳起来,她一把拧住了李大娃子的耳朵,吼了起来:“你这个大傻子,快给我说说,当年你都是挨过谁的揍?

    看老娘不去找那帮小兔崽子算账去!”

    李大娃子的耳朵被揪得生疼,他一边拽着张氏的手,一边哎哟哎哟地告着饶。

    “哎哟,我的亲娘啊,你这手劲儿可得轻点儿啊,儿子的耳朵要掉了,当年的事儿就别提了,他们现在都长大了,一个个的力气都比我还大着呢,咱们能打过谁呀?就这么认了吧,况且那个时候也不过是小孩子打架罢了,没必要那么较真儿吧,娘啊,你快放手吧,放手吧。”

    任凭李大娃子,怎么说软和话,张氏就是不肯放开手,她觉得自己生了一个窝囊儿子,连着欺负了都不敢吱声,真是活得比他还窝囊,这样的人,以后怎么顶门立户过日子,真是让人操心呢。

    这软和的毛病,一定得让李大娃子尽早改过来。

    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顶天立地,吐了吐沫,都能钉进土里去。

    张氏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这个软柿子,娘告诉过你多少次了?用不着怕他们,你比他们凶他们自然,就不敢再找你的麻烦了。”

    李大旺受伤以后,张氏就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坚强,我要厉害,我要泼辣,再泼辣一些,才能把这个门户撑起来。

    如果她也是一个软和性子的人,早就被那些人给捏巴死了,还能活到今天吗?

    李大娃子是他和李大旺的长子,如果长只是个面团人,谁来都能欺负一下,那她和李大旺的后半辈子可就更没指望了。

    张氏这是铁了心,要收拾李大娃子,她这手就是拧住子不撒手,可把李大娃子弄得叫苦连天。

    可他却是不敢与张氏顶嘴,更不敢硬掰开张氏的手。

第136章 新奇() 
不管张氏和李大娃子是不是闹了个天翻地覆,小乞丐仍然是老神在在地喝着他的那碗汤。

    张氏把李大娃子好好地修理了一顿,直到李大娃子保证今后只要打架,他必定全力以赴。

    不说打出一个头名状元来,也一定要把别人揍得连他娘都认不出来才好。

    张氏这才满意地拍了拍手,松开了李大娃子的耳朵。

    “这才是娘,的,好儿子嘛!”张氏夸赞了一句,而后端起自己面前的那碗汤,喝了起来。

    教子无方,被别人戳脊梁骨,这是张氏最不愿意见到的。

    张氏这些年,日子过的苦成这个样子,却从来没有回过一次娘家。

    都是因为家里,那位大哥和大嫂,都是极品中的极品。他亲爹和亲娘死得早,家里的亲戚也就只有哥哥和嫂嫂了。

    他小的时候就是跟着哥哥和嫂嫂一起过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