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女迎春-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小院儿说是给薛家人住着,可它隔壁就是周瑞一家之前住的。隔着一堵马头墙就是宁荣二府后街。显然,这声儿是街面上传来的,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贾宝玉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尖利的尖叫声,吓得浑身发抖,王夫人也顾不上薛宝钗了,连忙搂了贾宝玉在怀。

    贾琰搂着惜春,至于邢夫人,她早就打发王善保家的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儿。王善保家的去了没多久,就带着一老一小进来了。

    那老的极老,看上起至少比贾母大了十多岁,脸上、身上、手上,一点肉都没有,皮干巴巴地贴在脸上,整个人黑瘦黑瘦的,一身粗布的衣裳,想来之前应该是干净的,此刻不但被扯破了,还带着脚印子和泥土。

    那小的看着跟惜春差不多大,虽然衣裳没有被扯破——显然被这个老的护得很好——可是那双眼睛,怯怯的,脸上还带着泪痕,发现有人看着他,越发胆怯,直往那老的身上缩。显然,他被吓坏了。

    王善保家的道:“回太太的话,就是这两个人。”又对那老妇人道:“刘姥姥,你是为了什么才进京的?你只管放心大胆的说。”

    刘姥姥头都不敢抬,早在地上磕了几个头了。她干巴巴地道:“见,见过太太。我,小妇人是京郊的农妇,女儿嫁到了王家,因为女婿祖上做过官,因此跟统制县伯王大人家里连了宗”

    刘姥姥年纪虽然大了,可腿脚灵便,口齿也利索,几句话就把她的来历和遭遇交代得明明白白。

    虽然说她女婿家里跟王夫人王熙凤的娘家祖上连过宗,算是王夫人的娘家族人,可王熙凤从来没有听说过,显然是久不联系了。这样的人家,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不会上门来找王夫人。因此在座的经历过些事情的人都在琢磨着刘姥姥是不是来打秋风的,唯有贾宝玉在心里盘算着,这个刘姥姥是京郊的农户,是不是听说了红薯的事儿,这才上门来。

    实际上,在贾家,刘姥姥也只知道王夫人和周瑞而已,王夫人又不是等闲人能够见到的,因此刘姥姥也只能说找周瑞。她哪里知道周瑞刚刚因为盗窃之罪被下了狱已经被判了绞刑,别人听说她是来找周瑞的,自然就把她当作了周瑞的同党。

    方才也是有人要夺刘姥姥怀里的板儿,刘姥姥就这么一个外孙,因此才尖叫起来,不想惊动了正好来探望薛宝钗的邢夫人等人。

    邢夫人万万没想到一惯踩着她的王夫人也有这样的穷亲戚,她一面训斥下面的丫头婆子:“傻站着做什么?没看见刘姥姥这么大年纪了吗?还不去搬张小杌子来!”一面忍着笑对王夫人道:“弟妹,这人说的可是真的?”

    刘姥姥对女婿曾经说过王夫人泼辣爽利还不拿大,还知道王夫人嫁到了荣国府里,自然是来荣国府见过王夫人的,就是赖家和周瑞已经完了,贾家还有别的老人呢,容不得她抵赖。

    王夫人一点头,贾琰就笑了:“可巧呢。之前父亲就说,跟我这样的女孩儿打小就在内宅里面大的从小到大看到的也是四角的天空。父亲还担心我将来长大了被下面的人糊弄了去呢。刘姥姥来了也好,正好给我们讲讲这农桑之事,也免得我将来五谷不分,在贵人面前出了丑。”

    邢夫人道:“正是这话。姥姥也不妨在这府里住两天,也是亲戚一场。”说着,又对王善保家的道:“我记得这隔壁的院子空着吧?收拾起来,给刘姥姥住。”又对刘姥姥道:“刘姥姥,对不住,下面的人不认得您,倒是让您委屈了。”

    隔壁的院子之前住的是周瑞一家,周瑞下狱了,时间也短,自然空着。

    刘姥姥原以为今天晚上要在京兆府大牢里面过了呢,却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当即就在地上连连磕头。

    刘姥姥跟着王善保家的从薛家的院子出来去隔壁的院子歇脚吃饭,忍不住就问起了王善保家的。

    王善保家的笑道:“我们太太是我们老爷明媒正娶的妻子,这府里的一等神威将军夫人。至于开口的那位姑娘,便是我们老爷唯一的女儿,朝廷钦封的一等嘉善县君。”

    刘姥姥一听就上心了:“就是献上红薯的那位?”

    “正是我们姑娘。”

    “阿弥陀佛。”刘姥姥连连念佛,“我也听说了,那红薯亩产上千斤,金贵着呢。我们这些人,也只听过不曾见过。”

    王善保家的笑道:“这有什么的。我们姑娘的院子里现种着呢。回头我帮你求一求我们姑娘,我们姑娘必然会给的。”

    刘姥姥听了更加高兴,连连道谢。

    在她看来,红薯这种东西才是农家人的宝。如果真的能够得到红薯,哪怕是一根枝条也比上百两的银子来的实惠。

    王善保家的也是经过事儿的,即便刘姥姥说了几句不碍事儿,王善保家的还是帮着请了大夫,还拿出自己的衣裳给刘姥姥换洗。倒不是王善保家的看不上刘姥姥,而是邢夫人年轻,她的衣服不适合刘姥姥。

第42章() 
稍晚一些时候,就连宁国府那边也知道了一向富贵显赫、威风八面的王家也有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了。虽然说尤氏跟王熙凤关系不错,可王熙凤跟秦可卿的关系更好,偏生贾珍和秦可卿的那点子事情已经闹得连扫地的焦大都知道了,尤氏的心情可想而知。

    本着眼不见心不烦,尤氏借口惜春搬到贾赦邢夫人这边,带着丫头婆子并给惜春准备的一些玩器摆设过来了——之前惜春第一次搬家的时候尤氏就已经备下了,只是王夫人给惜春安排的屋子小用不上,这才罢了。如今听说邢夫人这边给惜春准备的独立的院子,跟贾琰的院子一样,光屋子就有十来间,还有独立的小花园。得到这样的消息,尤氏能不来吗?

    尤氏过来的时候,邢夫人正带着惜春的奶嬷嬷替惜春布置屋子呢,听见尤氏带了摆设玩器来,连忙道:“我正要找你呢,可巧你就来了。”

    尤氏一听,连忙请问缘故。

    邢夫人便道:“若论身份,四丫头就是比那边的大丫头还高些,只不过是吃了年纪小的亏罢了。她在老二身边的时候我不理论,不过,她既然来了我这里,断没有再跟那三丫头一个例的理。如今她身边就两个丫头,入画和彩屏,你这个做嫂子的是不是应该表示表示,把人给补上?”

    下面的二等丫头、三等丫头、粗使丫头、粗使婆子什么的都容易,可这姑娘身边的大丫头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够做的。惜春的院子里的那些小丫头们,邢夫人已经配齐了,不过这大丫头还是要尤氏来安排更妥当。

    尤氏连忙道:“让太太费心了。我就是再能干,这身边的人也比不得太太这里受奉仪指点过。若是太太问我有什么人选,大的没有,就是有两个小的,别的做不了,给妹妹磨墨、伺候纸笔倒是可以的。”

    邢夫人笑道:“四丫头才多大?哪里着急起这个来?”想了想,又道:“我记得林丫头刚来的时候便已经读完了四书。想来读书人家都是如此。你们大老爷也是进士出身,想来是希望女儿能够满腹书香的。我知道了,就这两个罢。”

    有了尤氏带来的摆设玩器又有王熙凤叫平儿送来的东西,惜春的屋子看上去已经很有些样子了,邢夫人吩咐了王善保家的几句,便带着尤氏往上房来——贾琰、探春、惜春都在邢夫人上房套间里面说话呢,听说尤氏的来意,贾琰和探春都为惜春高兴。

    贾琰也就算了,探春在为惜春高兴的同时,也是自卑的。

    前年的时候,三姐妹中虽然贾迎春的年纪最长可说话的份量却是探春最重,迎春、探春、惜春这三姐妹隐隐以探春为首。可是去年年初的时候,贾琰不但回到了贾赦身边,得到了父亲的关爱,还得了宫里的青眼,成了京里少有的有封爵的贵女。现在,惜春虽然没有回到父亲身边,可是她作为贾家宗族嫡支的千金小姐的份量也开始体现出来。

    唯有探春,是个庶女不说,上面还有个嫡母压着,还有拖后腿的亲娘和弟弟,不像贾琰这么自在不说,连官家小姐的尊严都没有,还要讨好薛宝钗这个商家女出身的罪人之妹!

    探春是越想越是不甘心。

    可是她有什么办法?这不是她能选的。

    就在探春心乱如麻的时候,吴有良家的替薛家送宫花来了。

    周瑞一家下狱之后,吴有良家的就上来代替周瑞家的成了王夫人身边得用的人。只不过吴有良家的比不得周瑞家的体面,很多事情也不敢擅自主张,因此见过邢夫人和尤氏之后,就忙忙地把那锦盒给开了:

    “回太太的话,这是姨太太打发我送来的宫里时新的堆纱花儿。说是我们家三位姑娘每人两支,另外的六支,两支给林姑娘,剩下的四支给二奶奶。只是太太,您看这花儿,都是大红的,林姑娘如何能戴得?”

    邢夫人想了想,道:“正是这话。而且姨太太行事也不妥当。虽然说我们二丫头得了朝廷钦封,可到底是姐姐。林丫头是客又是妹妹,理应她先挑才对。先交代给我们家的三个孩子,再给林丫头,又都是大红的。若是我们二丫头收了,林丫头到底是收还是不收呢?我听说薛家的哥儿很不像样子,原以为是哥儿顽劣不堪造就,如今看来,是姨太太行事有缺教不了儿子。倒是那个宝丫头,近来听说还不错。罢了,你先回去见了宝丫头,看她怎么说,若是她还是不妥当,你再告诉她之前林丫头给兄弟姐妹们的礼。”

    吴有良家的听说,连忙退了下去。她一走,惜春就开口了:“二姐姐,林姐姐守孝一事薛家不是知道的吗?为什么还要送大红的堆纱花儿给林姐姐?”

    跟原着里面不同,原着里林黛玉根本就没有为父母守孝的机会,贾敏死的时候是如此,林如海死后也是如此。无论是林如海死后林黛玉陪贾元春游赏大观园作诗也好,还是贾敏死后贾母想把林黛玉跟贾宝玉凑一对也罢,反正林黛玉至始至终都没有机会为父母守孝。因着贾母先不把林如海和贾敏两个放在眼里,下面的人才有这个胆子顺着王夫人的意欺负林黛玉。

    可是现在不同,原着里薛家人可以说他们不知道林黛玉要守孝,可如今林黛玉连贾母的屋子里面都不去,更别说跟贾宝玉青梅竹马在一间屋子里大了。

    如今贾家只要是个人提起林黛玉基本上只有一句话:“林姑娘如今在守孝呢,我也没见过。”

    所以说,现在薛家明晃晃地送大红宫花来,自然是有几分没把林黛玉放在眼里的意思了。

    连惜春这样的小孩子都知道,正经人家的姑娘应该为父母守孝,只有那贱籍的丫头奴才们没有资格为自己的父母服丧守孝。

    王善保家的忽然道:“老奴听说,那断案的应天知府原是林姑娘的西席先生。会不会应该是因为这个?”

    邢夫人和尤氏想了想,都道:“很是。十有八、九是为了这个了。这案子原是那位写信给那应天知府这才如此断了的。她们不去怪那位折腾林丫头算什么?有本事跟那位去闹啊,折腾林丫头这一点点大的孩子做什么?可见是个欺软怕硬的。”

    薛家的案子是王夫人料理的,给贾雨村的信件也是王夫人叫贾政的清客相公们写的,就是现在出了事儿也该找王夫人啊。不敢得罪王夫人,拿林黛玉撒气算什么本事?

    不独邢夫人,就连尤氏也看低了薛姨妈薛宝钗母女。更别说探春了。

    探春奉承薛宝钗原是无奈,如今见这薛家母女竟然是这样的为人,再想到自己还要继续奉承薛宝钗,越发不自在。

    只是她是王夫人的女儿,又跟王夫人住在西大院儿,因此只能多多奉承着贾母和贾宝玉,这都是后话了。

    且说当天稍晚一点,贾母也知道了刘姥姥的事儿,听说刘姥姥还挨了打,贾母立刻就紧张起来:“不要紧吧?可叫了大夫?”

    鸳鸯笑道:“老太太尽管放心,大太太身边的王妈妈安排刘姥姥住下之后,第一时间就叫了回春堂的大夫。大夫说,刘姥姥原是庄稼人,身子骨瓷实,后街上的人看她年纪大了,也没用多大的劲儿。因此身上只有几处淤青,抹了红油膏就没事儿了。”

    贾母连声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就好这就好。”

    鸳鸯道:“二姑娘还说,让刘姥姥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她好请教这农桑之事。”

    贾母奇道:“二丫头要跟这个乡下婆子请教?”

    鸳鸯道:“正是。听二姑娘身边的薄荷几个说,二姑娘原话是这样的:这红薯乃是前朝的时候进入中原的,却一直明珠暗投,没人发现他的好儿来。既然这红薯是二姑娘发现的,恐怕在万岁的心里已经留下了二姑娘精于农事的印象。若是万岁不问也就算了,若是有一天,万岁忽然跟二姑娘说起农事儿,二姑娘说不上来,或者错误百出,怕是会失了圣心”

    贾母听说,浑身一凛。

    可不是这话?

    谁都知道贾琰献上了红薯,皇帝也许不会跟别人说起农事,但是绝对会跟贾琰开口。

    贾母想了又想,忽然笑道:“我看二丫头是盯上了拙园,让你来敲边鼓吧?”

    农事在文人的口中又叫拙政,自古以来,文人就有在花园里面开辟菜园子的传统。贾家虽然是暴发户之家,却也学着文官的样子,在后花园里开了一片地。这块地方,就是后来大观园里稻香村的位置,有稻田,有菜地,还有几间茅舍。房子看着是不出彩,景致也只能说一声得三分天然,却胜在地方大,占地十余亩,占去了如今贾家后花园的三分之一。

    鸳鸯笑道:“二姑娘打着什么主意,我却是不知道的。我只知道,二姑娘的前程好了,府里自然跟着受益。”

    作为深受贾母重用的丫头,鸳鸯自然是跟贾母一条心。鸳鸯很清楚,贾元春进宫四年,眼看着都快二十了,青春不再,怕是没有起来的机会了。

    可贾琰不同。她注定了前程似锦。

    这种锦上添花的事儿容易做,也好做。

    贾母听说,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很是。二丫头是个主意正的,而且她也有这个运道。不就是一处景致么。横竖老大和老二都用不上,给了二丫头也好。反正也就这几年的时间。另外,明儿个派人去接云丫头。我有些日子没有看到她了。”

第43章() 
这个时候的史湘云并没有故意冒犯林黛玉,自然也没有失去贾母的喜爱。贾宝玉为了薛宝钗而旷课一事,贾母的反应虽然没有王夫人那么严重,可对薛宝钗的膈应却是实打实的,贾母需要一个人来转移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注意力。

    因为贾母的交代,也因为王夫人的配合,第二天早上,大家给贾母晨昏定省的时候,就看到了一身海棠红地坐在贾母身边的史湘云。

    史湘云一开口就是:“我不过是半个多月没有来,三姐姐和四妹妹都搬走了。”

    史湘云上次来的时候还是跟着史家人一起来跟贾母拜年,那个时候薛宝钗还没有进贾府呢。

    王熙凤见状,笑道:“云妹妹还是这个样子!你这叫三妹妹和四妹妹如何回答你呢?!这是我那表妹,跟你二姐姐一般大,你叫宝姐姐便是。”

    看见王熙凤拉着薛宝钗过来,史湘云连忙过来跟薛宝钗见礼,口称宝姐姐。

    不得不说,薛宝钗的外表和气质很容易赢得史湘云的好感,没一会儿,史湘云跟薛宝钗两个就已经姐姐妹妹地叫了起来,看得贾母十分膈应,只得转头问贾琰:“林丫头可好?”

    史湘云听说,立刻转过头来,道:“林姐姐也真是的。来了这么久,竟然一次都不曾给老太太请安。回头我一定要问问她!”

    贾琰立刻道:“你在这里充什么荆轲聂政?难道袭人她们没有告诉你林妹妹要守母孝吗?”

    史湘云万万没想到贾琰直接堵了回来,不觉愣了一下。

    那边贾宝玉早就抛下薛宝钗和史湘云两个,道:“二姐姐,林妹妹可好?我记得林妹妹是花朝节的生辰?那可没几天了。林妹妹的生辰打算怎么办?要不要请凤姐姐帮忙”

    贾宝玉记得上次贾琰过生日的时候,就是王熙凤帮忙张罗的。那个时候,贾琰刚刚封了县君,贾母开口,还请了亲友来热闹了好几天。

    贾琰笑道:“生日么,不就是那个样子?只不过林妹妹在孝中不能热闹,不然外头看了也不像。至于别的,太太早就准备了一百斤长寿面,姑爹给林妹妹的生辰礼也到了。”

    贾宝玉道:“一年就一回是生日,冷冷清清的,也不知道林妹妹有多难过呢。”

    “你又不是林妹妹,也不曾跟她说过话,怎么就知道她难不难过?林妹妹早就说了,母孝之中这生辰宴就不必了,只是早上起来用碗长寿面就成。林妹妹自己也说横竖生辰年年都有,也不差这一回。”

    贾母听说,方笑道:“林丫头就是心诚又多礼。”

    惜春忽然道:“也是二姐姐护着,老爷太太疼着宠着,要不,林姐姐才来了府里,必然是处处不便。”

    说得贾母也笑了起来:“可不是这话。二丫头是个好的。”

    贾琰立刻捂着腮帮子,笑道:“既然如此,在老太太跟前,我就抢一回老爷太太的功劳,领了老太太这声夸赞。”

    惹得王熙凤指着她取笑:“好你个二丫头,竟然抢老爷太太的功劳!”

    邢夫人也笑:“我原没做什么,二丫头的确好,当得老太太这声夸赞。”

    看着邢夫人贾琰母女和乐,贾母越发满意。

    史湘云一直是颇得贾母宠爱,早两年在贾母跟前的时候,三春都不如她,想不到今年头一回一人来贾家作客,竟然被贾琰当众下面子,当下心里有气,忍不住道:“二姐姐身份不同了,这脾气也越发大了。”

    贾琰一挑眉,道:“云妹妹,你今年也七岁了,说不得哪天你的婶娘们就带你外出作客。难道你在外面也这么口无遮拦来着?还是说,你以为外头的人会跟自家人一样永远让着你?在这里,除了四妹妹,你是最小的,不要紧的事儿,大家让让你倒是无妨。可在史家、在别人面前,你也这么着?”

    史湘云在贾家的正经称呼是史大姑娘,自然是因为她在史家是最大的女孩子,她的两个叔父即便是有女儿,年纪也只会比她小。她在贾家娇憨爱笑要求贾琰探春等人尽让着她,在史家,她自然只能让着她的堂弟堂妹的份儿。

    史湘云一听,立刻红了眼睛:“我怎么了我?”

    “难道我还说错了?你一没有见过林妹妹二来也不知道林妹妹的事儿三来根本就没有把守孝之礼当回事儿却毫无缘由地往林妹妹的头上扣了一顶不敬尊长的帽子。你自己问问自己,做得可对?还是说,我不该拦着你?”

    史湘云涨红了脸,忽然道:“我不要你管。”

    “说得好想你本来归我管一样。”

    贾琰跟史湘云也不过是远房表姐妹而已。

    王夫人道:“二丫头,你很会欺负你妹妹。”

    贾琰笑盈盈地道:“不过是帮亲又帮理罢了。谁让林妹妹是姑妈的亲闺女,老太太嫡嫡亲的外孙女儿呢?林妹妹的模样三分像了老太太,我看着就亲近,爱她都爱不过来了,那里离舍得她受了委屈?再者,林妹妹好好的窝在自己的屋子里为姑妈守孝,我若不替她辩白辩白,只怕这天外飞锅都要把她的院子给埋了呢!”

    说得贾母都笑了起来:“你这张嘴啊,真真跟刀子一样。我看将来有几个人受得了你!”

    贾琰道:“说不定还有人就爱我这副刀子嘴呢。”

    惜春神来一句:“刀子嘴豆腐心。”

    贾母越发笑的前仰后合。

    贾宝玉道:“二姐姐,你要拙园做什么?”

    贾琰道:“就跟你听到的那样,学点儿农桑之事,下次参加亲蚕礼的时候,也不致于只有傻站着的份儿。”

    薛宝钗道:“难道这次亲蚕礼有人给二妹妹下绊子了不成?”

    贾琰道:“什么下绊子不下绊子的。太上皇也好,万岁也罢,都是注重农桑的,这宫里上上下下对着这农桑之事都能够说出一二三四五来。你说,我能不上心一些吗?”

    贾琰觉得薛宝钗就是多心,或者说,这个薛宝钗的心思从来没有花在正途上。遇到事情想到的不是提升自己而是推卸责任,要不就是勾心斗角。这样的人,维持个面子情分也就够了,倒是不用深交。

    薛宝钗一听,第一反应就是她也要找个农妇来请教一二,可转脸看到王夫人,看清了王夫人的脸色,薛宝钗就灰了心。

    她的好姨娘是绝对不会让她进宫的。

    王夫人依旧是那副模样,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心里的想法——早知道如此,她就让女儿学这个了。学了那么多琴棋书画,学了那么多的诗书在肚子里面,一点用处都没有。万岁宫里什么样的美女没有呀,就是大儒家的姑娘也有好几个,其中也不乏饱读诗书之辈。贾元春就是再用功又如何?她是比得上书香门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