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警中剑-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侦破工作就要费些周折了。

    省厅相关部门老同事曾经在电话里暗示,厅长已经专门安排力量进行秘密调查,不会给青城公安任何压力,就是要避开地方势力的干扰。

    果真如此,姜山的内心就稍稍轻松了些,至少他临时不需要与马敢骑面对面地交锋。

    马敢骑的鲜明态度,表明了朱海洋是他的人,牵扯到了他的利益共同体,甚至是涉及更多内幕。

    至于庞玉与马敢骑是什么关系,姜山还难以判定。

    但是,从马敢骑对朱海洋网络事件这种狠辣动作和过激反应上,肯定是触动了马敢骑的敏感神经。

    如此,社会上风传,仇同曾经暗示,朱海洋与马敢骑共同享用着一对孪生姊妹做情妇的事情,就是真情实事。

    共同享用,就会共同拥有秘密,秘密除了财富与权力,就是情色。

    利欲之交,才会如此荒唐。

    姜山不由地暗自感慨,这种丧心病狂的人还大量存在,中央的反腐力度就需要更大,只能永远在路上。

    采访结束后,宣传处长过来向姜山汇报。

    于大林一起过来,只说一切顺利。

    因为电视台台长亲自带队前来,出于礼节和今后公安工作的宣传工作考虑,姜山马上从办公室前往会客室,宾主相见,并进行友好交谈。

    电视台台长是个非常健谈风趣的人,与姜山也是一见如故。谈话进行的非常愉快,关系密切起来。

    姜山仔细观察,发现电视台台长王介山是个人物。

    他海阔天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滔滔不绝,却一点也不会触及敏感话题。

    全是些别人少闻的有趣段子,令人捧腹大笑之余,还会引起共鸣,发人深思。

    简直是出神入化,很多人能够发表宏篇大论,却触及不了痛痒,这就是水平!

    让王介山当电视台台长,真是屈才了。

    如果让他主持档节目,肯定会火爆走红。

    只会比周立波强,不会比周立波差!

    姜山这样开着王介山的玩笑,王介山并不以为然。

    潘倩在旁边,看见姜山对王介山非常感兴趣,还这样夸赞,就适时插话介绍,称王介山曾经在央视主持过一档深夜才播的节目。

    王介山到青城电视台做台长,是被马书记发现挖掘过来的,获得过青城市宣传特别贡献奖。

    奖金五十万元,史上绝无仅有的。

    大家天马行空地谈着谈着,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姜山出于礼节虚让了一下。

    没想到王介山是满口应诺,还说自己带着酒,简装茅台!

    姜山内心惊了一下,原来王介山是有备而来。

第140章 宅中夜宴() 
第五章宅中夜宴

    饭菜早就准备了一些,都是些家常菜。

    姜山为了应对新常态下的接待工作,外地公务来宾,在定点招待饭店或者食堂,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对于外地前来看望自己的亲朋好友和本地结识的朋友,他利用自己在局里的宿舍,设计了一处小餐厅。

    自购冰箱和饭菜,以新鲜蔬菜为主。简单些的自己与司机动手做,复杂些的委托食堂代为加工。

    多少算是沾了集体食堂的煤气与调料便利,每月自己也交上些份子钱,以此避嫌。

    这样一来,遇到王介山这样的豪爽之辈,倒也应付得下来。

    自备酒菜,在自己的临时住所招待,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至于分管副政委、宣传处长什么的,去陪吃陪喝的时间长了,也会自觉地把遇到新鲜的物品送去保管着,算是凑了个份子。

    否则,单靠姜山的工资,早就吃得揭不开锅了。

    就是这样,姜山内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如果细究起来,这也是问题啊!

    然而,中国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和酒文化,一时半会怎么能够全部抛弃呢!

    说起来,姜山经过参加国际刑警组织的联合行动,对内地的酒局记忆全部淡化掉了。内心深处对此,深有抵触。

    让他自己主动组织这样的酒局,打死也不会。有时间还不如他清水白菜地吃吃,保养保养自己的肠胃呢。

    王介山真的带着矿泉水桶装的白酒,纯正茅台镇上的小酒厂产的原浆。

    他的弟弟专门做这行买卖。

    当年茅台酒市场紧俏时,这买卖真的来钱。外包装如同茅台酒一般,甚至印上白皮或者某某单位内招,更好卖。

    价钱比起茅台酒来,略低。但是喝起来,如茅台酒一般无二,只是口感略差些。总比起喝假茅台强些。

    有时遇上好酒质的,不比茅台酒差。在一茅难求、唯茅至尊的奢糜时光,这真的是一条好财路。

    王介山边倒酒,边普及这酒的好处。

    姜山笑话他是为弟弟做广告来了,他应对到:“品鉴,品鉴,厂家赠品。不喝白不喝,免费的好酒!”

    冰箱里保鲜柜里的四样熟食与酱菜一上桌,王介山就嚷嚷着开喝。看来,酒瘾不小。

    姜山的秘书与司机还在分头准备其余新鲜蔬菜。

    这种条件下,这般喝酒倒也充满了情趣。

    姜山回忆起来年轻下乡办案时、到村支书家中坐在炕上喝酒的情形。

    话题一提起,王介山居然大有同感。

    他高考失利后,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乡镇文化站长,后来参加成人高考,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共同的苍桑感,让姜山与王介山找到了共同的话题。

    不过,姜山内心深处老存在着一种怪怪的感觉了,如同在市委办公楼走廊里时的感觉。

    老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紧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他从来到青城工作,就老提醒自己,保持着这种置于众人眼下的警醒。

    此时,王介山每个话题都恰到好处地切入自己的内心感受。这就是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功夫在诗外,醉翁之意不在酒。

    菜还没上多少,在王介山极具煽情的劝说下,三杯酒下肚了。

    席间,王介山关于喝酒的段子讲得更是妙趣横生。

    他手下主播与编导的响应与补充,文采飞扬,酒局不大,气氛极端热烈。

    小心中枪!姜山席间多次暗暗提醒自己。

    很快,王介山醉态百出,逼劝酒开始。

    他的属下都跟在后面起哄,追风,不管姜山等人喝不喝,一律自己先干为敬。

    诚意是足了,副政委及宣传处长自然挡在前面,尽到地主陪客之谊,姜山负责殿后。

    王介山等大好反客为主的意思在其中,那酒喝得有些不论次序了。

    在姜山看来,纯属借机找醉。

    潘倩在席间一直紧持没有喝酒,开始还被纠缠着表示表示,可酒过三巡,全部把她忘在一边上。

    她也就帮着姜山的秘书负责起了斟酒沏茶的零活,隐身酒局之中,避免了酒害。

    姜山因为内心里有些警醒,就注意到这一点,对这位女主播有了很大的好感。

    对于王介山这类的酒徒,姜山历来是按照老规矩,给他一次足够记忆深刻的下马威,让他再不敢在酒上有所造词。至少在自己面前,不敢造词。

    他在饮酒过程中,采取了被动应付与主动出击相结合,多喝水,多吃菜,饮酒时挥洒自如、留有余地。

    潘倩正坐在姜山的左侧,给姜山斟酒时保持稍欠些,白开水及时供应,对姜山透着明显的好意。

    看来,转赠的茶叶与态度上的谦和,让她有些护着姜山。

    其实,姜山不知道,潘倩早就私下对他到青城的一系列表现了如指掌了。

    她可是只花瓶那么简单,深厚的背景与超群的能力,她内心深处是有着其它的目的,更不是姜山能够知晓的。

    酒局进行到最后,王介山是彻底地醉倒,不省人事。饭都没没吃了,宣告酒局结束。

    姜山吩咐秘书配合宣传处长,一定把王介山几人找地方喝茶醒过来,再安全送回家。

    如果不行,就找医生帮助输输液,一定不能出问题。

    这方面的教训,大家都懂。不管谁出了意外,都不是小事,连带责任,少不了受处分。

    这种事情,只能下不为例。姜山内心暗暗警醒自己。

    他把众人送走,就留在宿舍里,准备洗刷后早休息。头脑昏昏沉沉的,酒局如战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尽管把王介山等人陪醉了,自己也喝多了,醉的不轻,保持清醒也只是种表象。

    酒意发作的晚些,睡觉后身上的疲惫,就是喝酒过多的后果。有人说,喝一场大酒,如同生一次肝炎,一点也不为过。

    这酒场上,也是“淹死些会游泳的”。不会喝酒、不喝酒的,肯定避免了酒精的伤害。

    姜山醉意朦胧的头脑中,思虑着人际关系一旦熟络了,这宿舍里的小酒桌也要撤掉,坚决撤掉!

    否则早晚被人惦记上,被算计了。出事也是早晚的,教训深刻,也惨痛。

    当官,就不能有爱好,不能留给别人空子。否则被钻破也是早晚的事。

    夜间,他睡一阵,起床喝水,方便,折腾得没睡好,梦纷纷乱乱,亦真亦幻。

    看来自己的神经过于紧张了。

    姜山次日醒来的很早,洗刷过后,头脑有些清醒了。

    他独坐在床前,暗自思量昨晚的情景及一些事情的经过。

    他需要梳理一下,王介山好象成心找酒喝,还要喝大些,为了拉近与自己的关系?还是怀有其它目的?

    还有潘倩,不喝酒,一直保持清醒,还不断地照顾自己,临走握手告别时,那力度也是特别的用了劲,难道有什么暗示?

    有背景的美女,不可忽视。

    姜山不是个登徒子,他对这类有修养、有头脑、有背景的美女,可是尊敬有加,也会保持君子风度,建立良好的友情。

    隐约之中,第六感告诉姜山,此次与地方势力的交锋,还需要借助潘倩在京城的一些背景势力。

    这场交锋,早晚会来。

    借着网络事件,有些早露锋芒啊!

    姜山看看手机,六时五十一分。马上就要到吃早饭的时间了。

    他吃早饭非常准时。

    在单位食堂里,值班的局领导、警令部主任与秘书也会按时前去。

    各人用自己的餐具,自助取几样简单的早餐,围坐在一张桌子上,一边吃,一边交流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好多值班中遇到的问题顺便汇报沟通了,一些不需要上党委会的小事情,也就拍板决定了,同时安排一些临时性的事务性工作。

    他给这个早餐起了个雅名,冷餐会。其实是个小型局长办公会。

    这还是他早年刚工作那阵,跟着自己的第一任老局长学的招数。

    那会叫作“碰头会”,小城县局党组成员总共五人,早餐时基本上凑齐了,有事说事,大事小事全定了。

    一上班,各自分头下基层、到一线,哪里还有那么多会议。把党组的会议精神分头下到乡镇派出所传达了,顺便把工作检查了。

    那阵子,姜山跟着副局长下去过。

    工作真是从天明到天黑。每次下乡镇,返回城里都是披星戴月的。

    早餐的“碰头会”,那会各人用自印饭票打饭,现在各人刷卡罢了。车况等装备也大为改观。

    姜山之所以叫作“冷餐会”,因为他感到此时人最清醒,互相之间保持的关系是最冷静,就工作论工作,很少有感情色彩掺杂其中。

    做公安工作,保持清醒最重要,最好是时刻保持清醒,时时处处保持清醒!

    他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后,也知道了王介山等人没事,内心再次警醒自己。

    他悄悄吩咐秘书,把小餐室的餐具送给食堂用。

    自己的宿舍,以后只供自己及自己的家属吃住用,不再有这类接待。

    真是针眼大的空,透过拳头大的风啊!

第141章 图穷匕现() 
第六章图穷匕现

    姜山警醒如此,还是被敲山震虎地约谈了。

    马敢骑与纪委接到举报,有人反映姜山在公安系统拉帮结派,安插自己的人在重要岗位,把持着要害,对市委的安排部署阳奉阴违,更为关键的是打击、清除异己。

    看来,借朱海洋出问题发挥,意图转移视线,敲山震虎地整治姜山一下。

    马敢骑态度明朗,只是让纪委书记与组织部长约谈了姜山,表明态度,就事论事,让姜山注意些影响就行了。

    姜山坐在旷达的市委常委会议室里,迎面墙上悬挂着金灿灿的党徽

    他面对着两位常委,内心涌出诸多的想法与感慨。

    在这么庄严的地方,派出两位常委进行约谈,一位管着政治生命的,一位管着组织纪律的。

    真是用心良苦,把脸蛋与屁股浑然一体。

    那些屁股不干净的,到此肯定会两股颤颤。改革大潮里,哪里去找屁股一干二净的人?

    这种冠冕堂皇的约谈,确实是整治那些贪官污吏的杀手锏,但是被更大的贪官污吏掌控着,也是惩治异己的利器。

    感慨而已,内心坦然。

    姜山平静地倾听两位常委分别传达举报内容及组织上的意见。

    他十分地有耐心,万分地冷静。

    这是图穷匕现。

    公安机关的调查,基本指向庞玉的竟争对手,花钱雇用的跟踪偷拍高手,还是从京城寻找的正规专业民调公司,也有着一定的背景。

    省公安厅的调查结论也独立做出,向媒体公布了调查的初步结果,事实确凿,已经涉嫌违法犯罪,移交相关司法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

    这没有青城市委的意见在其中。

    更没有马敢骑的意见,也就是对于马敢骑的指示精神,姜山没有汇报到省公安厅。

    这是什么行为?显然是无组织无纪律。

    显然,马敢骑也故意忘记了朱海洋已经是省公安厅管理的干部,如何处理,没有必要向他通报。

    然而,朱海洋的问题发生在青城市!姜山身为青城市公安局长,还是受他领导的。

    其实,这才是马敢骑最为关心,也最为生气的。

    他想到的更可怕后果,就是这些问题就如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

    青城的廉政风暴正在拉开帷幕!

    姜山从马敢骑安排两位常委约谈自己,就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从两位常委的肩头上,他也望见了风暴的边刃。

    他的上任局长,没有起到那只蝴蝶的作用,倒是一名常务副局长的羽翼恰好充当那只蝴蝶的翅膀,掀动起来。

    事情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最简单的理解,上任局长没有混进风暴中心,而朱海洋常务副局长正处风暴中心,而且羽翼丰满,翅膀有力。

    姜山对于两位常委还是有所了解的,组织部长是马敢骑的心腹,纪委书记是有把柄在马敢骑手里抓着。

    据说,他因祸得福,意外混成纪委书记,全因投靠马敢骑,被法外开恩意外收获,因此特别地忠心耿耿,如同一条狗。

    打一棍子、给个甜枣吃的权术,马敢骑玩得非常娴熟。

    是心腹就极力安排得人尽其才,不是心腹就千方百计,多种手段综合施治,变成心腹。最好如一条狗。

    因此,他的政治圈子也就非常紧密,做起事情来,真是“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

    姜山对于两位常委没有更多的话要说,只态度诚恳地表示感谢组织关心与照顾。

    他心情放松地走出常委会议室时,感到天上的太阳特别明亮,特别刺眼。

    行至大楼门口处,他忍不住回头望了望大楼上方镶嵌的巨大国徽和大门口持枪站岗的两名武警战士。

    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基座中,还有着蛀虫。

    自己做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是需要发挥必要作用,做出必要的贡献的时候了。

    国之利器,党之刀把,关键时刻,必须出鞘!

    姜山脚下的步伐更加有力,匆匆地上车,一路风尘赶往省公安厅。

    一路上,他打电话给省公安厅厅长,预约了汇报时间。

    一切都如所料,一切都在省公安厅的掌控之中。

    打黑除恶斗争,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更需要综合各种力量,还需要上级领导的支持与保障。

    他被选中,前往青城市任职,有着省委与省公安厅双重的慎重考虑与选择。

    首先,自身清廉,经得住考验。

    其次,肩负使命,经得住风雨。

    再次,经验丰富,能不辱使命。

    到达青城市任职后,姜山一直配合着省厅打黑除恶专案组的工作,把以庞玉为核心的黑社会团伙及其幕后保护伞的组织体系及其主要违法犯罪事实,全部秘密调查清楚。

    利用网络事件,拿下朱海洋,居然惊动了马敢骑。

    这种反扑,来势凶猛。

    仇同也被约谈了,与姜山一前一后,处理意见是停职接受调查。

    所要调查的问题,就是仇同任刑警支队长时,接受当事人的贿赂,徇私舞弊。

    尽管姜山意图保护仇同,还是被人盯上,给上了眼药。

    姜山是省公安厅下派干部,青城市委不能随便停职。但是仇同就不一样,只要被免职,就难以恢复。

    即便姜山据理力争,但是还需要青城市委同意,这其中耽搁一两年,也就退二线了。

    行车的途中,姜山接到不少的电话,有的关心,有的安慰,更多的青城来电,是探听口气的,也有假惺惺装好人的。

    出乎姜山意料的,是青城市电视台的女主播潘倩来电话,先笑话了一阵那些装腔作势的官们,最后暗示着什么。

    她给姜山鼓劲打气似的,吹捧姜山前途无量,要求姜山得到重用后,请她到皇家酒店里吃饭。

    潘倩的通话时间最长,正好替姜山阻挡了那些惺惺作态的烦人电话。

    她开玩笑式的通话,一切风清云淡,心情爽快了不少。

    此去省厅,姜山是有底牌的。

    真凭实据不少,更重要的,这次能够促成省委下定决心,一举把青城的涉黑势力连根拔起,青城就能长治久安。

    此次行动,已经上升到省委主要领导关注的层面。

    一旦动作,将惊动老虎!

    能否落网,还要看更高层面的决定!

第142章 省城汇报() 
第七章省城汇报

    快到省城时,车子驶上迎宾大道,车流滚滚。

    姜山居然在车上睡着了。

    秘书王辉与司机一路上没敢打扰他,下了迎宾大道,车行至去省公安厅的单行道上,王辉才小声喊醒了他。

    此时,华灯初上,街道上车流如潮,人流熙熙攘攘。

    姜山醒转过来,喝了半瓶纯净水,用一次小毛巾擦了擦脸,彻底清醒起来,保持着精神状态最佳。

    准备好自身的精神状态,接着姜山还是细心地把手头的材料一样样的对照着,检查和温习了一遍。

    这村料可是马虎不得。

    主要材料要呈给领导阅看,剩余的汇报辅助材料,就需要他一一向领导汇报了。

    如果需要更多旁证材料,或者需要补充回答具体细节,姜山还有助手。

    为此,他带着一位调查案件的主办人。

    那人是名资深侦察员,一直陪伴在身边,一言不发。

    王辉怕发生意外,一直没有闭眼,与司机共同观察路况。

    省城作为内陆城市,雾霾很重。路灯及沿街门店的霓虹灯都闪得睡不醒一样,发着各色光晕。

    姜山看着车外的情景,如同目前的心情,大的形势明了,但是具体的斗争情形还不甚明了,还需要争取各方的齐心协力。

    这种问题,在此前的年代里,肯定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领导干部么,谁还没有点错,处理完主要当事人,至于牵扯到的,都是交友不慎造成的。

    内部组织纪律处分,内部通报,汲取教训,力戒今后。

    中央的反腐决心与力度空前,省委也是积极响应的。

    原本和眼前街景一样扑朔迷离的形势,越来越明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在史无前例地矗立起一座丰碑。

    依法治国的车轮滚滚前行,谁挡在前面,必死无疑!

    天马行空的想象着各种情形,姜山内心里溢满豪情。

    “来电话了!好象是厅长的。”

    王辉把姜山睡觉时代为保管的电话递过来,为防止打扰姜山难得的休息,他细心地把电话调成振动,拿在手里。

    姜山接过来,厅长在电话里,让他直接到省纪委,询问了基础材料及相关情况,又叮嘱了几句。

    厅长叮嘱内容,主要是讲究汇报的策略,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引起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即可。

    作为公安机关,在打黑除恶中,主要打击对象是涉及黑恶的刑事犯罪分子,作为案件背后牵扯到的幕后保护伞,获取犯罪事实后,还需要纪委和检察部门的及时介入,否则会陷入僵局。

    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