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警中剑-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城素有聚餐的习俗,官场上互相联络感情,商场上生意交易,官商间互相请托。
民间里也习惯隔三差五坐,约上亲朋好友坐在一起,喝点酒,吃次饭,增进感情,交流信息。
因此,在青城的信息传播,是成几何倍数地递进,再加上微信的互联互通,一夜之间就传遍青城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
马敢骑当时接到这个电话时,正准备在自己的情妇家中过夜。
闻听朱海洋的下场,他心情马上沮丧起来,没有了留下过夜的兴趣。
倒是情妇闻听此消息,很为自己妹妹婉惜,显得提心吊胆,央求着马敢骑不要走。
她声称有马敢骑在身边,自己心里不害怕,安全有靠山。
然后,当马敢骑一离开,她马上打电话给自己的妹妹,叮嘱快把能够转移的财产转移保存好,以防检察机关到时封存起来,没收非法所得,落得个两手空空。
她跟随马敢骑多年,没少捞好处,也学会了不少官场知识和经验。
她自愿成为马敢骑情妇的目的,非常简单直接,就是通过马敢骑捞取财富,各取所需,互不影响。
因为她如此明白事理,马敢骑才会与她相好多年,而且不再移情别恋,把她培养成了一名职业经理人。
她的妹妹看好姐姐的富婆幸福生活,就学着进入姐姐的圈子,一来二去,勾引上了青城权倾一方,根深蒂固的朱海洋,主动投怀送抱。
她们天真地认为如此,色诱官员,即便他们犯事,自己也会落得下浮财,不会有事。
因此,马敢骑的情妇马上电话时嘱咐了一阵妹妹。
当马敢骑急匆匆地返回,有些慌张地取忘在房间里的钥匙包时,她也只是冷冷地看了一眼,不再那么热情地搭理。
目的实现了,她估计马敢骑是与朱海洋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在劫难逃。
她嘱咐完妹妹,也开始打起了自己全身而退的主意。
她知道马敢骑与朱海洋关系密切,都是因为庞玉的原因。
这些年,自己依靠马敢骑,苦心经营的数百万财富,也大部分投放在庞玉的集团里,此时恐怕要尽快取出来,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山雨欲来风满楼。马敢骑的情妇还知道这些道理,也算是明智的,然而当她给庞玉打电话时,却无人接听。
她一头雾水,隐隐预感不妙,却无法求证,于是就转而收拾家中细软,尽快转移到娘家。
她叮嘱自己的妹妹,也照样办理。
而且,她无师自通地早就在娘家屋地下修建好了暗道,此时正好用上。
马敢骑看到情妇如此冷漠的眼神,才感到古人所言不差,“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自古戏子无主婊子无情。”
感叹一声,用眼睛的余光打量了最后一眼这个与情妇居住了数载的房间。
此处房子,早办到情妇的名下,到底她有没有福享受这套房子,也需要看她的造化了。
如果纪委检察部门查得不细,或者自己侥幸过关,她算是白捡了数百万元的好处。
如果严查,她也难以幸免,下场好不了哪里骈。
马敢骑聪明的大脑飞速运转着,检讨着自己的点点滴滴,也对应着中央反腐新形势新动态。
自己做过的事情,如果严格追究起来,判个无期算是轻的,情妇跟着也要服十年以上的徒刑。
事已至此,唯一的生路,就是想尽千方百计逃避受到牵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要搞清朱海洋进去之后,会如何交待。
数十年的交情,他又做过大半生的警察,估计会知轻重缓急的,不会轻易缴械投降的。
从马敢骑了解朱海洋的个性上来看,朱海洋是个顽固分子,肯定会死抗,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
他们三兄弟之中,最容易当叛徒的,只有庞玉。
当年庞玉的老爷子就笑话过自己的小儿子,声称如果日本鬼子再打进中国,庞玉肯定会歪戴礼帽,太君长太君短地欢迎。
庞玉骨子里唯利是图,缺少气节,是个最容易突破的薄弱环节。
马敢骑想到此处,马上拨打了庞玉的电话,也是没有接听。
只拨过一遍,等了很久,庞玉也没有回话。
情况极度不正常,马敢骑警觉起来,下意识地把电话里的通话记录删除。
他本想打电话叮嘱一番庞玉,管用不管用的,打预防针总不打强。
然而,一切都失算了。
马敢骑直接坐车回了自己的家中,一路上心事重重,一语不发。
下车后,就让司机回去了。
他这么早回家,是少有的事,怕老婆起疑心,就躲在小区的一处避静树林后,装作锻练身体。
他慢慢地踱着方步,细细思量着事情前前后后。
青城的盖子,明明已经被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再无其它节外生枝的事情。
如果事情发酵,他很快就想到是省委联合调查组的动作。
对于省委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他专门向省委负责此事的常委纪委书记求证过,对方称没有大事。
他与省纪委书记还是有交较为深厚的交情的,共同在中央党校学习,还共同师从一位导师读的在职研究生。
平时,玩笑起来,还会互称师兄弟。
他说没有大事,应该就算是安全的。
至于姜山,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省公安厅下来的青年后生,侦察破案算是高手,但是玩弄政治权术,还是嫩了点。
因为,马敢骑通过拿下他的得力干将仇同,又严肃处理过一位支队长私设小金库的事情。
在与姜山诫勉谈时,他看到姜山眼神里的诚实厚道,尽管没有直白地说出来,但是收敛了很多。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姜山安稳了很多,少有动作,只是把公安局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积极响应着市委的号召。
马敢骑还亲自去公安局视察了一次,说了些肯定与勉力的话,并登在市报上。
马敢骑懂得媒体的力量,在此期间,他增加了活动的频繁度,以此来正视听,消除坊间的胡乱猜测和议论。
他在小树林徘徊,回想着自己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每次大起大落都是经历过重大抉择。
他人生的每次抉择,都是明智的选择。
大学毕业,他聪明地以孤儿身份,选择了留校任教。
在重视学历的年代,在为人师尊与服务领导之间,他果断地放下副教授架子,忠心恭恭地服务赏识自己的领导。
正是选择了服务领导,让他有机会挤身窄小的官途,并依靠着有关知遇之恩的大领导,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不知京城金老怎么样了,他给金老家中去了个电话。
金府的管家接听的电话,电话里说“金老生病住院了,金主席也在接受组织调查。”
打完电话,马敢骑失神落魄,独自在小树林走着。
前思后想,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不知不觉露水打湿了衣衫,身上感到冷冰冰的。
他抬腕看看表,时针指上凌晨三时五分了。
他望望家中的窗户,老婆早就熄灯睡下了。
内心突然涌动一股热流,家是心灵的港湾,很想尽极回到家里睡个温暖的觉。
马敢骑算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主,每次做事,都做好了成与败的两手准备。
他教育手下“不要只看到小偷吃肉,也要看到小偷挨打。”
要吃肉,就要挨打。这是他每次拿到巨款时的心里准备,不怕挨打,才能吃上肉,吃上更多的肉。
他打定主意,不管发生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先回家睡觉去,马敢骑真有些敢作敢为的良好心理,步伐坚定地回家去了。
小树林里,留下一地的脚印。
第152章 高森之死()
第十七章高森之死
第二天一大早,姜山刚洗刷完毕,就接到警令部的汇报,说青城常委副市长高森死在家中的小树林里。
青城的常委副市长死亡,事关政治大局,不得不慎重。
这种死亡现场,姜山必须亲临一线,并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的技术及法医专家出现场,确保现场勘查环节上不出一丝失误。
事关市级领导的政治声誉,更关系到一方政治局面的稳定。
副市长高森分管城建工作,又位列市委常委,在青城位高权重,而且非常为马敢骑依重。
马派的得力干将,姜山仅知这些事情。
至于什么原因死亡,还需要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加上调查情况,才能分析判断出来。
姜山打电话让秘书与司机接上他,同时安排分管刑警的副局长联系了省公安厅刑警总队。
在去现场的路上,姜山大脑里回忆着对副市长高森的点点滴滴印象。
高森是位非常潇洒的副市长,戴付金丝眼镜,一表人才。
他自身有才,又善于利用裙带关系。
在正处级老岳父的指导和帮助下,攀附上了一位曾与他岳你共事的副省长,仕途一路顺风顺水。
高森分管城建工作,政绩非常显着。
用马敢骑的话说,高森是把利剑,勇于开拓,专门治理疑难复杂问题,所向无敌。
本身市政府有位常务副市长了,但是马敢骑力排众议,把刚干了两年副市长的高森破例提拔成常委。
高森正处在风生水起的人生巅峰,怎么会死呢?
自杀?还是他杀?都令人费解。
姜山凭着直感判断,自杀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高森居住的小区保安十分严密,身死在小区的小树林里,除了自杀,不会有其它原因。
一切都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依法依规办理,不能留下任何的疑点与失误,必须准确无误,万无一失。
姜山指示早赶到现场的分管副局长和刑警支队长。
现场及周围,早被出警的民警用警戒带围起,小区里只有极少几个早起的老年人,探头探脑地在远处张望。
高森的尸体,是小区巡逻的保安发现的。
因为事关市领导,从保安到出警民警,都非常重视,没有人敢马虎从事。
现场保护得非常完好,小区物业怕影响到小区居民,还专门调来围档,把现场周边全部遮挡起来。
姜山沿着勘查现场的刑警用石灰撒出的线路,进入现场,看见曾经风流倜傥的副市长高森正静静地依附在一棵小树上。
他身休倾斜着,把小树拉弯成一张弓,远看的话,如锻练身体的样子。
当时小区保安看到,以为高市长在锻练身体,还想上前问候一番,没有想到数声问话,没有回应,才发现他脖子上有条领带。
领带不是系着,而是围着打了个结,又拴在小树的枝桠上。
高森的瘦长身体,保持着生前的西装革履,只有领带挪作它用,舌头也只是顶在嘴巴的牙齿上,没有出现探出口腔外面的恶相。
金丝眼镜戴在眼睛上,只是脸色青紫,估计裤裆里也会臭不可闻。
刑警们有条不紊地在固定,提取着现场留下的鞋印及烟头、毛发之类的物证。
姜山知道他们还在等省公安厅的专家们到现场,才能正式尸检,做出结论。
“高市长平时不抽烟,只是当秘书时有过吸烟历史,这一头的烟头,估计是他抽的,整整抽了一盒软中华!”
快言快语、烟瘾极大的刑警支队长,向姜山汇报着有关情况。
他的嘴巴里牙齿焦黄,说话时喷出的气息带着烟草的味道,在清晨的小树林里,显得特别刺鼻。
“初步从现场的情形分析,高市长自杀的可能性占了七八十。从目前初勘情况来看,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打斗和其他人员的痕迹。”
刑警支队长说话直截了当,有些先入为主,好在是自己人,这样说说也没有什么。
“丁局长亲自带人到高市长家里去了,他们再调查出结果来,就能够互相证明了。”
刑警支队长说的丁局长,就青城市分管刑警工作的副局长丁立仁。
姜山正听着刑警支队长的汇报,电话响了。
马敢骑书记要来的电话,姜山马上接通,马敢骑电话里直接问到“高市长是什么原因死亡的?”
姜山内心一阵酸麻,这样露骨小儿科地问话,估计马敢骑是乱了阵脚,感到四面楚歌了。
“我们正在勘查现场,初步分析,自杀的可能大些。至于死亡原因,还需省公安厅的专家来到,共同尸检过,再进行详实的调查,才能最终做出结论。”
姜山气正腔圆地回答了马敢骑的问话,内心涌出对马敢骑的一丝同情。
电话另一端,马敢骑语气透着疲惫不堪,“啊,这样子,那到时再说。不过,要注意保密,传播成谣言,会影响大局。”
他还是没有忘记叮嘱一番,保持大局稳定,是市委书记的首要任务。
姜山答应着,电话中断的那一刻,似乎看到了马敢骑那付沮丧无奈的神情,肥阔的脸色肯定苍白如纸。
姜山接着打电话,把情况向常委政法委书记汇报过,又亲自汇报给省公安厅厅长。
因为之前,起床晚的会惊扰了清晨最甜的美梦,此时快要到上班时间了,汇报正好。
工作按照程序进行着,到高市长家中调查的丁立仁副局长也回到现场。
他见到姜山,就汇报到高市长家中调查的情况。
“他老婆情绪很稳,听到噩耗,没多大变化,好象早有预料一般。看来夫妻关系较差,再就出身大家庭里,经历风雨的原因,处变不惊。”
丁立仁看着姜山的脸色,进行汇报时需要选择词语,他似乎感到刚才自己用词过于武断,于是改成中性词语,接着汇报。
“高森家中只夫妻二人同居,女儿留学美国,复式楼房,二百余平。平常夫妻分房居住,昨晚高森彻夜未归,他妻子还以为睡在书房里了,因为晚上十一点时,他妻子临睡觉前,看见他仍在书房里写着什么。”
写什么?难道是遗书?
丁立仁汇报到此,停了停,看到姜山神情一振,知道引起了兴趣,故意卖关子一样。
“昨晚十一点前,高森在家中没有任何异常。晚饭也是在家中吃的,没有在外参加任何活动。”
“他的手机留在书房里,昨晚也没有通话记录。电脑里储存着文件,也发过邮件,但是需要破解密码后,才能知道发的什么邮件。”
“相关证据,全部固定保全。需要一样样地调查了解。家中的其他能够证明高森死亡原因的物品,也一并取证。他妻子非常配合,理智而冷静。”
高森的妻子,出身正处级干部家庭,兄弟姊妹众多,能够嫁给一位最有出息的丈夫,肯定头脑清醒,心思缜密。
姜山没有见到本人,却感受到她有一双清沏似潭地眼睛,能够穿透人心。
出生在官宦之家,是人生幸事,也是人生无奈之事,任性不得,做事全部需要权衡利弊,选择最大利益化的事情去做,选择最大利益化的路子去走。
牺牲自我,没有自我,是国官宦之家儿女经常遇到的人生窘境。
人生色彩单调乏味,过度的理智,人渐渐变得势利无良,冷酷而无情。
姜山估计高森之妻就是这样子的。
一双冷得让人心寒的眼睛,不知高森黄泉路上是否知晓。
第153章 纸条邮件()
第十八章纸条…邮件
高森的死亡,如果是他杀,与他有关的一切人员都需要列入侦察范围,进行认真调查甄别。
尽管法律上,开始适用疑罪从无,但是实际侦察工作中,却仍需疑罪从有,利用证据证实。
如果是他杀,高森妻子的嫌疑也难以轻松摆脱。
姜山这样想时,丁立仁将一份从高森书房里取到的证据纸条,密封在透明塑料袋内,递给姜山看。
姜山接过密封袋,看到纸条只有二指宽,长约九公分。上面写着一行莫名其妙的字迹,全部用规整的楷书书写。
“相寂名亦遣,心融境亦亡,去来终莫见,语默永无方。”纸条上的字迹,书写时力透纸背,倾注了极大的心力。
规整的楷书功夫极深,简直可以作为字贴来用。
姜山猜测到,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高森所为。
他曾经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成为大领导的秘书,在文字方面下的功夫不是一般的深。
他妻子说昨晚十一时,看到他仍在书房里写东西,这样也就互相吻合了。
姜山挖空心思,没有想出这是什么出处的文字。
丁立仁在边上,直说莫名其妙,不会是佛教的什么偈子之类的东西吧?
于是,姜山拨打徐小贵的电话,这家伙对佛教有研究,正沉迷其中,三迷五道的,他准能知道其中意思。
果然,把语句念给徐小贵听了,他也不问何事,只就事论事,很快找到语句的出处。
此语出自《金刚经》颂圆成的偈语,意思是圆满之后,一切皆空。
姜山反复打量着纸条,看着上面虬劲有力的字迹,品味着其中的念义,想象着高森写下绝笔时的心情。
他肯定会给唯一的女儿留下什么,发邮件的可能性最大,或者是留下更多的文字。
他是一个追求完美极致的人,传闻他尽管公务繁忙,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还会坚持写日记。
而且是用毛笔写工作日记,写在专门订制的宣纸本上。
如果真是那样,书法功底深厚的他,动心用情写下的日记,也是极好的一笔文化财富。
这么优秀的人物,竟然说死就死了,令人扼腕,也令人生疑。
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姜山从一地的烟头,一地纷乱的鞋印,蹲下隐约可见的毛发,可以推断出高森经历怎样痛苦又无奈的抉择。
徘徊在死亡的边缘,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与折磨。
姜山暂时了解了高森死亡事件的大体情况,放下心来,先回局处理公务,然后等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共同勘察现场,形成定论。
姜山刚进办公室,网络警察支队的支队长就后脚跟进来,把网络上热炒的高森死亡事件要情专报递上。
姜山大体看了看,就签字“呈报市委、市政府。”然后签名,只是把高森同志称谓后的“同志”重重划掉。
事情没有结论时,保持中立态度,是明智的选择,也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签完网络要情专报,姜山就打开网络,查到相关帖子,仔细看了起来。
有人把高森前前后后的任职及政绩摆在一起,更有人把传闻中的高森种种行径总结成文字,一大段,一大段的,如同传记文学。
事实详实,情节生动,高森在外包养的情妇照片也曝光了。
只是照片美女形象出现五位,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缭乱。
高森女儿在美国留学的照片也上了网,甚至有人把高森与情妇的聊天记录也翻腾出来,贴在网上。
真真假假,为夺人眼球,语句间全是些暴料刺激的字眼。
网络上网名为“青城侠”的帖子,全是有关高森政绩、先进事迹及光辉形象的报道。
“青城侠”估计是政府行为,一边乱贴,一边加入这类正面贴子,把原帖“副市长高森被查,害怕事发自杀。”顶成热帖。
这“青城侠”真是个“青城傻”,做着推波助澜、欲盖弥彰的盲撞事情。
网络上的高森笑容可掬,平易近人。
现场上的高森沉寂成古,尸僵吓人。
姜山翻看过网络帖子,就主动给马敢骑打了个电话,汇报了网络上的事情。
马敢骑态度十分明确,要求公安机关配合市委网络办公室删帖沉压,同组织精干力量,落地查人。
从源头上把帖子删除,保证政治大局稳定。
网络上,有人言称高森被省委联合调查组叫去谈过话,才会害怕事发自杀的。
姜山为了证实一下事情真伪,就打电话给省公安厅督察总队总队长孙爱民,意外地得到认可。
孙爱民同时告诉他,马敢骑也马上就要被“双规”,稳住阵脚,不要被他狗急跳墙,胡乱咬到。
姜山内心忍不住惊喜,盼望的那一天到了,终于可以还仇同的清白,也终于没有白费心血。
他刚才主动给马敢骑打电话,内心里隐隐有着想探知马敢骑心情如何的想法。
此时,他更想当面守着那张肥宽的扁脸,看他变化多端。城府再深,面对省纪委的“双规”,也不可能镇定自若。
姜山有些促狭的心理,让他自己也是深感自责。
但是,想想来到青城的数月时间,处处受到的掣肘,受到的憋闷,这种心理也就情有可原了。
姜山接待了省公安厅刑警总队的专家们,结论统一认定高森系自缢身亡。
同时,还邀请了当地检察院和法院的相关人员见证现场勘察过程和尸检情况,三级四个部门共同研究,形成结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