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檐-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福临解脱了,他自由了,他带着终于让母亲为他骄傲了一回的得意和兴奋,朝额娘伸出手。

    “福临!”玉儿箭步冲上来,承托住儿子的身体。

    “额娘,儿子不孝。”福临倒在母亲的怀里,再也无力直起背脊,“我先走了”

    “不要,福临不要

    “儿子!儿子”

    “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冲主,佐理政务,而告中外,咸使闻知。”

    王熙的声音,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是皇太后的哭声,响彻宫宇。

    玉儿抱着已无生息的儿子,痛不欲生:“把我的儿子还给我福临,你不要丢下额娘,不要丢下我。”

    “皇上!”哭声四起,哀嚎一片,越过宫墙,散向紫禁城。

    景仁宫的墙下,元曦怔怔地站在那里,刺耳的哭声,将她的心碾成碎片。

    “额娘。”玄烨拉起母亲的手,用力地紧紧抓着。

    “玄烨。”元曦低头抚摸儿子的脑袋,“你阿玛走了。”

第682章 四大辅臣() 
玄烨点头:“额娘,以后我来保护您。”

    此时,丧钟响起,响彻苍穹,向天下昭告,帝王驾崩。

    元曦再次望向乾清宫,眼神空洞地念着:“待紫禁城解禁,额娘带你去给阿玛磕头,你不能再自己跑出去,听见了吗?玄烨”

    可她的话未完,就有人匆匆来到景仁宫门外,朗声诵读先帝遗诏,玄烨被册封为皇太子,先帝驾崩之日起,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继承皇位。

    宫苑内外,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怔住了,三阿哥被选为继承人并不值得意外,可他们眼下,却不知道是该哭,该是该拜新君。

    元曦低头对儿子道:“告诉他们,一切以大行皇帝为重。”

    玄烨抽回了自己的手,挺起背脊,大声道:“宫中时疫尚未解除,一切以先帝治丧为重。”

    众人纷纷磕头领旨,又哭成一片,元曦缓步走上前,对来宣旨的人道:“请转告太后,我会照顾玄烨,之后事,只等太后旨意。”

    那几人却互相看了眼,欲言又止的模样。

    很显然,现在慈宁宫已是太皇太后,景仁宫这位则母凭子贵成了太后。

    然而眼下正乱,大行皇帝咽气才不过片刻,什么也计较不过来,到时候了,该有的规矩,自然就有了。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本该普天同庆新年的时刻,福临走了。

    虽身染恶疾,但走得安宁祥和,倒在了母亲的怀里。

    他一生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无奈,所有的荒唐,所有的罪孽,都结束了。

    玉儿生不如死,抱着福临久久不肯松手,十八年来,又一次放声大哭,几度昏厥。

    可是眼泪换不来世道太平,眼泪在权力和欲望之中起不到任何作用,那些贪婪凶恶的嘴脸,立刻就逼到了慈宁宫门前。

    他们甚至顾不得宫中天花肆虐,也要来问问皇太后,到底为什么,选了四位外臣,做辅政大臣。

    十八年后,一切重头再来,大清又将迎来一位年幼的皇帝坐上龙椅,玄烨足龄还差两个月才堪堪满七岁,可就算八岁、九岁,又有什么区别,小孩子就是小孩子。

    昔日辅政大臣,乃多尔衮、济尔哈朗一辈德高望重的亲王,他们曾经有多辉煌,现在的各位就有多大的欲望。

    可遗诏上写得清清楚楚,四位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没有一个姓爱新觉罗,难道这是要把大好江山,交给外人来做主。

    毫无疑问,先帝的遗诏,必然经太后首肯,甚至于就是布木布泰的主意,选四位外臣为辅政大臣,从此真真是被奴才踩到主子的头上,宗室亲贵们,不答应了。

    慈宁宫中,小宫女怯怯地端着热茶,请皇太后喝一口。

    玉儿从水盆里,抬起湿漉漉的脸,取过帕子蒙面,再放下手时,虽两眼红肿,泪痕已然洗净。

    她再接过茶,喝下大半碗,吩咐道:“为我梳妆,那些王爷们,还等着见我。”

    玉儿四下看了眼,问:“苏麻喇呢?”

    小宫女怯然道:“姑姑哭得要昏过去了,被大家送回她自己的屋子了。”

    玉儿叹息:“你们好好照顾她。”

    她起身往妆台走,仿佛自言自语着:“我要等一等,等一等才能再哭。”

第683章 明天起,收起你的眼泪() 
不论如何,眼下这些宗亲里的王爷们,远不及昔日光景。

    功在千秋的那几位,早已驾鹤西去,留下的二代三代,或是那些腆着老脸把别人的功劳算在自己头上的,都没有真正可以向皇太后叫板的底气。

    玉儿和颜悦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拿出女人家的柔弱,诉尽她的不易和悲伤,把这一波愤怒怨怼,先挡了回去。

    但接下来,她就不会再客气,不然也不用费尽心血,选四位外臣来辅佐朝政。

    再回到乾清宫,大殿已布置成了灵堂,福临体面光鲜地躺在棺椁之中,玉儿用自己随身的丝帕,盖在了儿子的脸上。

    大悲大痛之后,她的身体已经干涸,几乎要裂开的脑袋,不允许她再嚎啕大哭,她要保持清醒,要继续捍卫皇权,捍卫新君。

    “额娘。”皇后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玉儿转身看,柔弱的人一身缟素,双眼红肿,难为她被福临如此亏待,这一刻,还能为他掉眼泪。

    “这里还不干净,你来做什么?”玉儿道,“大行皇帝的大丧,待这阵疫病过去后,自然会大操大办,到时候,有你要忙的。”

    皇后泪眼相望:“儿臣从来也没为皇上做过一件正经的事,到如今,没有资格再享受这荣华富贵。额娘,您把我送回科尔沁吧,我不配再在这里。”

    “孩子,你是怕将来我也死了,你从此无依无靠?所以提前为自己想好退路?”玉儿走上前问。

    “不,不是。”皇后慌忙跪下,哀求着,“儿臣不是这个意思,额娘”

    “可外面的人,都会这么想,会觉得我们科尔沁不行了。”玉儿冷然道,“你和元曦亲如姐妹,玄烨很喜欢你,将来奉你为太后,你和现在一样,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必操心,什么权力斗争都不要搀和,就当个富贵闲人,这是你的命,也是你的福气。你这辈子注定,得不到丈夫的恩爱,可你能享受除此之外世间所有的好,不成吗?”

    皇后摇头:“可是,儿臣不配。”

    玉儿说:“你认为,什么样的女子,才配做皇后?你姑姑?还是董鄂葭音,又或是元曦?你以为人人都能像孝端文皇后那样,拥有智慧、气度和胸襟,母仪天下?”

    她搀扶皇后起身,温和地说:“你善良,好相处,后宫的妃嫔们都喜欢你,因为你,也让她们能和睦相处,这就是最大的功劳。是我和福临,没有给你机会,去做那些所谓的正经事,不是你不好。”

    皇后泣不成声,楚楚可怜地望着福临的棺木,他们终究是夫妻,在皇后眼里,她这辈子不会再想第二个男人。

    即便福临带给他的,永远是噩梦般的惊恐彷徨,她也从没想过,要自己的丈夫,走得这样凄惨。

    “科尔沁的女人,是最骄傲的。”玉儿道,“永远要把你的背脊挺直,纵然是生命消逝的那一刻,也不能弯腰。”

    皇后怯然点头,颤颤地走上前,为皇帝上香,虔诚叩拜。

    他们的孽缘,结束了。

    “额娘,玄烨做了皇帝,那将来玄烨的皇后?”皇后转身问,“也要从科尔沁选吗?”

    玉儿担心年轻的皇后心思太简单,被人利用,便道:“自然是的,一代一代都是这样来的。”

    皇后叹了一声,她无法成为太后这样,足以支撑一切的人,将来的孩子们,恐怕只有靠自己了。

    可是玉儿心里早有算计,科尔沁若非要送人来,也只能位在妃位,玄烨的皇后,不能再从蒙古来,科尔沁的皇后,就到此为止吧。

    夕阳西下,太医院的人来禀告,今日紫禁城中,未添新病患。

    元旦以来,唯一的新病患,只有皇帝,乾清宫中那些没得过天花,但不得不留在这里伺候的太监宫女们,也安然无恙。

    玉儿对棺木里的儿子说:“福临你看,你不仅没有害任何人,你还承担了所有的灾难,你多了不起。”

    不久后,苏麻喇来了,面色惨白的人,连路都走不利索,需要小宫女搀扶才行。

    玉儿见了她,便道:“回去吧,这里用不上你。”

    苏麻喇摇头:“奴婢要为皇上守夜,皇上的魂魄回来,要有热饭热菜等着,要有衣裳穿,要有地方住,交给别人,奴婢不放心。”

    玉儿朝外头的天色看,又下雪了。

    “你守着吧,明日一早,我就要把福临,送去景山寿皇殿。”玉儿道,“暂时在那里停灵。”

    “太后?”苏麻喇无法接受格格这么快就要把皇帝“撵走”。

    玉儿平静地说:“要尽快把乾清宫挪出来,朝廷大事可不等人的,我也想让福临在景山上好好看看,让他看见宫里的安定,朝廷的安定,让他踏踏实实,放心地走。”

    乾清宫的灯火,彻夜不眠,隔天一清早,天蒙蒙亮,慈宁宫的人,就来了景仁宫。

    穿戴整齐的玄烨,被他们带走,他一步一回头地看着母亲,元曦朝儿子摆摆手:“去吧,额娘在家等你回来。”

    玄烨被拥簇着来到乾清宫,宫人们为他穿戴全套的孝服,待走进大殿,看见冰冷的棺木,小小的孩子,立时就绷不住了。

    “皇阿玛”玄烨扑通一声跪下,伏地大哭,“皇阿玛”

    玉儿从边上走来,温和地说:“皇上,您来了。”

    玄烨抬起头,怔怔地看着皇祖母,确认她是在对自己说话。

    “玄烨,还记不记得,你对皇祖母说过什么?”玉儿蹲下来,擦去孩子脸上的泪水,“还记得吗?”

    玄烨点头:“孙儿说,皇阿玛要是不做皇帝了,孙儿来做皇帝了。”

    玉儿指向棺木:“玄烨,大声告诉阿玛,谁来做皇帝?”

    玄烨哭着喊:“皇阿玛,我是玄烨,我会照顾皇祖母,照顾额娘”

    他抽噎了一阵,抹掉眼泪:“阿玛,玄烨,会做个好皇帝。”

    “阿玛听见了,他会听见的。”玉儿搂过孙子,将他紧紧抱在怀里,“玄烨不怕,皇祖母会保护你,没能和你阿玛一起走完的路,皇祖母会把着你的手,带你走下去。”

    玄烨伏在祖母怀里,嚎啕大哭,他害怕、彷徨,对于未来一片迷茫,七岁的孩子,拥有帝王家传承的胆魄和勇气,可除此之外,就只剩下柔弱的小身体。

    玉儿心里很明白,之后的路会有多难走,昔日她和福临还能躲在多尔衮的庇护下,从今往后大清的一切,都要玄烨和她自行面对。

    但是,十八年后的大清,二十八年后的大清,她要让全天下人看看,让福临,让皇太极,让多尔衮,让爱新觉罗家的男人们都看看,那将是怎样强大而繁荣的江山。

    “今天哭完了,明天起,收起你的眼泪,到你阿玛出殡落葬的那一天,再挤出几滴来,给大臣们做个样子。”

    玉儿严肃地对孙儿说:“从今往后,你可以为了任何事哭泣,但不许再为了你阿玛的过世掉眼泪,你流再多的泪,阿玛也不会回来。”

    玄烨哭得咳嗽恶心,玉儿为他拍背顺气,喂他喝水,等孙儿终于平静下来,他毫无顾忌地窝在自己的怀里,紧紧贴着祖母。

    玉儿抚摸玄烨的脑袋,安抚悲伤的小人儿,福临说他羡慕玄烨,连玉儿也羡慕,性情这东西,想来是天生在骨子里的,倘若福临拥有玄烨的性格

    不去想了,玉儿冷静地告诫自己,这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眼前残酷的现实。

    “皇祖母。”玄烨小声呜咽。

    “怎么了?”玉儿问。

    “额娘没哭。”玄烨道,“从昨天起,额娘就没再哭,额娘不哭,我也不敢哭。”

    “好孩子,额娘她很坚强,阿玛不在了,从此她既要当爹又要当娘。”玉儿说,“玄烨,接下来你有很多事要做,一会儿大臣们到了,你也要接受他们的跪拜。把额娘交给皇祖母,皇祖母来照顾她。”

    玄烨坦率地问祖母:“可是,我见了大臣们,该说什么?皇祖母,玄烨不会。”

    玉儿道:“什么都不用说,只要用你的眼睛看着他们,仔仔细细地看着他们,看穿他们的衣裳和皮肉,看到他们的心里去。不仅是现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你都只能看着他们,但也要看紧他们。”

    话音落,门外的人来禀告,大臣们已经到乾清门。

    玉儿带着玄烨站起来,整理他的衣袍,牵起孙儿的手,再看了眼福临的灵柩,长舒一口气,祖孙俩缓缓走了出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万岁的声音,响彻紫禁城。

    景仁宫里所有人,呆呆地看着乾清宫的方向。

    他们知道,这一声声万岁,已然不是故去的那一位,而是他们的三阿哥。

    “三阿哥”石榴忍不住落泪,可是转身看小姐,元曦只是微笑着,听那地动山摇般的呼声。

    良久,她看向石榴,安宁地说,“阿玛的心愿,实现了,他的外孙,到底做皇帝了。”

第684章 新君立后() 
因天花之故,福临的棺椁在乾清宫停放一日后,第二天就请去了景山寿皇殿。

    乾清宫里迅速撤下灵台香烛,洒扫熏蒸,门窗大开,闲杂人等一概不得再入内,只等一年后,新君即位。

    玉儿和四位辅政大臣,已有商议,新君元年自次年开始,玄烨的登基大典,亦于明年元旦举行。

    疫病之后,宫内宫外,人也好,事也好,都需要时间来缓和,皇帝十四道罪己诏之下,很多事都要逐一实行,朝廷官员的任用,内廷事务的管辖,都要重新来过。

    而一年的时间,也足够玄烨来适应他身份的改变。

    慈宁宫里的人,已全部改口,称玉儿为太皇太后。

    历朝历代,中原帝国的皇权更替数千年,能有几个女人能成为太皇太后。

    在这世道并不愿歌颂女子的数千年里,那些安宁地躺在历史长河里的伟大女子,都是玉儿所敬仰的人。

    只是,如今玉儿才真正体会到,昔日的崇拜敬仰,是要在今日付出一生的代价,她们,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吧。

    玉儿并不想被载入史册,可她注定要在青史留名,福临的错,是她的失败,她不能让玄烨,再重蹈覆辙。

    静谧的慈宁宫佛堂里,范文程向佛祖上香后,跪坐在了太皇太后的身后。

    一声“太皇太后”,肝肠寸断,范文程哽咽道:“太后,老臣近来,觉得身体越发不如从前,但经此变故,老臣会把人参往肚子里嚼,不论如何,也要为您和皇上,再撑几年。”

    玉儿道:“不用那么费劲,为皇上挑选几位有出息有作为的年轻人吧,你们早晚要走,我也要走,这大清这江山,都是年轻人的。”

    “是。”范文程咽下眼泪,又道,“请太皇太后,千万保重。”

    “范先生。”玉儿说,“一次又一次,我怎么就死不掉呢,福临身上的脓包溃烂成那样,我抱着他,竟然也什么事都没有。可福临只是去了趟阿哥所,只是抱了抱他的女儿,就把命搭上了。”

    范文程无言以对。

    玉儿说:“有阵子,宫里传言,董鄂葭音命太硬,克父克母克子。现在想来,他们大概是不敢传我吧,比起我,董鄂葭音那点经历,算什么。”

    玉儿苦涩地摇头,自嘲道:“我在说什么呢,谁会拿这样的事来比,我再也不想提董鄂氏了。”

    范文程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他毕竟是来与皇太后,商量正经事的。

    玉儿道:“玄烨的年号,福临的谥号,这些事,都要尽快办妥。至于十三衙门的裁撤,我会和四大辅臣商议。再有后宫妃嫔的安排,这便是家里的事,无须外人干预。”

    “是。”

    “你虽不能位列四大辅臣,但是我一直以来,最信任也最亲近的人。”玉儿道,“往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巴结你,四大辅臣早晚也会人心涣散,各自为营。到时候,望你明哲保身,不要被他们拖累,我只愿,于大清有功之臣,能善始善终。”

    太皇太后这番话,是提醒,亦是警告,范文程知道这个女子的魄力和手腕,几十年来,他从没有因为自己的“得宠”,而沾沾自喜。

    “还有一件事,最最要紧。”玉儿道。

    “太皇太后是说,新君立后?”

    范文程果然是所剩无几,能了解玉儿心思的人。

    玉儿转身看向他:“立谁,决定着玄烨帝王之路能走多远,这一步棋,我绝不能走错。”

    而这一日,索尼忙完朝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时,长子噶布喇正在内院,和他的三弟索额图大打出手。

    家人们把他们拉开,他们还要打,见了老父亲也不收手,索尼怒道:“都给我关到马棚里去,拿马尿灌醒他们。”

    索尼气得青筋凸起,撂开手就回正院去,索尼夫人赶来,生怕老爷有个三长两短,好在索尼稳住了。

    “到底为了什么?”索尼问。

    “索额图从外面找来什么名医,要给舒舒看病,替她去了额头上的疤痕。”索尼夫人道,“舒舒哭得可怜,大儿媳妇不干了,要轰人走。推推搡搡的,噶布喇回来看见,以为索额图要对嫂子动粗,两个人就打起来了。”

    “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他们这样在家中大闹,就是大不敬,就是死罪。”索尼把茶杯砸在桌上,气愤地说,“一个个,都不想活了。”

    他顿了顿,问妻子:“给舒舒看什么病,索额图管大房的事做什么?”

    夫人朝门外看了眼,紧张地说:“你这个儿子,在算计新皇上的中宫呢。”

    白发苍苍的人,眼珠子瞪得老大,三子索额图,精明古怪,是诸子之中,最适合在朝堂沉浮的人。

    索尼知道儿子的斤两,只觉得他将来,成败都会是因为他的精明,因此一直以来,都压制着他的成长。

    可他不得不承认,想要赫舍里一族,能长久荣耀,他死去后,这个家,非三子来当不可。

    “别人家求个儿子,烧香拜佛,把脑袋都磕破了,也求不到半个。”索尼夫人说,“偏偏我们家,得个女孩儿那么难。我也好,偏房们也好,生来生去都是的带把儿的。好容易盼来儿媳妇们了,这么些年,就得了舒舒一个心肝宝贝。”

    索尼喝茶,闷声不语。

    夫人道:“老爷,先帝那样的,你舍不得,那新君呢?三阿哥从小聪明,性情开朗,得过了天花一生无忧,将来必定比先帝长寿,比先帝英明。如此,您也不动心吗?”

    索尼蹙眉:“话是不错,可舒舒额头的疤痕那么深,怎么医得好?你们别瞎折腾孩子了,新君后宫,轮也轮不到我们,祖宗规矩摆在那里呢。”

    夫人轻声道:“老爷,我听人说,咱们闺女,差点儿就要当皇后了。”

    索尼愠怒道:“什么话?”

    他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们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安亲王岳乐续弦,女儿要做皇后,不就是说岳乐要当皇帝?

    夫人道:“据说,先帝曾有圣旨,本是要禅位于岳乐,被太皇太后阻止,如今外头都传遍了。”

第685章 人活着为什么() 
索尼目光凶狠,瞪着妻子道:“这样的话说出口,你也不想活了吗?这种事,你连想都别想,管好家里的一张张嘴巴,有一个说的就打死一个,有两个说的就打死一双,别到头来,害了一家子人跟着陪葬。”

    夫人道:“你别生气,我这不是告诉你吗,你心里也好有个准备。你如今是四大辅臣之首,朝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些个宗亲王爷们,还不急红了眼?你是知道的,他们到处在外头说咱们赫舍里氏乃下人奴才之后,从头动脚都看不起咱们。”

    “那也不过是逞口舌之快,不说别的,就说慈宁宫那一位。”索尼道,“从她年轻时到如今,几十年都在风言风语里过来,人家连眼皮子都没抬过。”

    夫人笑道:“那是自然,皇太后岂是常人能比。”

    索尼叹了一声:“她这一生,如此坎坷,手中大拳紧握,可从来也没想过,夺权窃国。曾听闻,玉福晋憧憬武周则天,我还隐隐担忧她会效仿武氏,然而大清入关十七年,我几乎没有在乾清宫见过她的身影。一个至高无上,却不贪权的人,到底是靠什么支撑她度过风风雨雨?”

    夫人说:“对太宗的情意吧。”

    索尼蹙眉看向妻子:“就这样?”

    夫人感慨不已:“这样还不足够吗?”

    索尼眼神一晃,问:“那么多尔衮?”

    夫人道:“只有太皇太后自己知道,只有天知道了。”

    转眼,已是元宵佳节。

    今年的元宵,冷清凄凉,但京城之中已然解禁,元旦至今,再无新增的病患,绵绵不绝的暴雪和寒冷,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