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歌尽桃花,锦书难寄-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儿,你今天气色好多了”魏国夫人看胡真气色恢复的差不多了,趁着胡真心情还不错,便将莫问师太的消息简洁的告诉了胡真,本以为胡真会难过,然而胡真平静的如一潭死水,这波澜不惊的样子,当真让魏国夫人且喜且忧。
“母亲过虑了,母亲为真儿请的是京城第一郎中华远,郎中妙手,真儿自是恢复的极快。”胡真微微的向魏国夫人颔首,竟然没有半分的伤神。
“倒是母亲,日日操劳府中之事,还要担忧真儿的身子,真儿不能为母亲分忧,当真是罪过。”胡真并未接着和魏国夫人讨论莫问师太和她的病情,反而有些担忧的询问魏国夫人。
魏国夫人接手胡府之事多年,胡真的心思她多多少少也是猜到了,知道胡真想好好的散心,魏国夫人便也随了胡真的意:“正好,今天太夫人要我过去,太夫人的居所离这里不远,倒是可以陪着你走一走。”
胡真微微的颔首,既是同意,又是感激。
“还记得当初你小妹未出阁时,最是喜爱梅花,太夫人慈爱,特特命人去寻最好的梅花遍植此处。”魏国夫人很是沉醉的想着,一边回忆着过去,一边倾诉着过往。
“当初这梅园开第一树梅花的时候,你小妹年纪尚小,但是也是对此处很是喜爱。后来啊,有一次皇太后巡幸胡府,第一眼便被你小妹的曼妙舞姿所折服,知是我胡府嫡出的小姐,当即便赐婚当时还是清河王世子的圣上,你的小妹是我胡府的骄傲。”魏国夫人不住的夸赞,胡真也顺势静静的听着。
“后来清河王世子成为了皇太子,皇太后也并未因门第之见悔婚,只是求了太皇太后答允这门亲事,是以皇上立太子妃时,并未昭告天下选秀女。”
“小妹这一路走过来也是不容易,现在听到母亲这样说,女儿的心中也很是感动,只是这些年,女儿偏居瑶光寺,母亲和小妹所受之苦,竟然半分不知,当真是罪过。未能与母亲分忧,也是女儿不孝。”胡真听了。竟然也很是惊讶,原本她以为只她独自在瑶光寺受苦,殊不知众生皆苦,都很是不容易。
“好在,现在都过去了,只要都安安分分的,想来日子也是能过下去的。以后啊,母亲再不求什么富贵荣华,只要你和瑶儿都能安安稳稳的,我这一生啊,再无所求。”魏国夫人很是怅惘。
第141章 孑然一身()
“话说回来,其实太夫人也是很好相处了,知是你回来了,也很是高兴,这次找我,便是商量你的归宿。现在想想,过去的便过去了,都是自家人,不必挂怀。”魏国夫人走到了岔路口,知是不能再同胡真走下去了,匆匆交代了胡真几句话,便随着一众人离开了。
一直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的午儿,这才痴痴的对胡真说道:“太夫人和夫人能如此的厚待小姐,也是实属难得。”
胡真听出了话中有话,有些好奇的问道:“何以这样说?”
“大小姐,你是不知道,以前小姐在的时候,早就被当作储妃教导着,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别家的小姐大都随性自在,但是小姐却是不同,宫中的规矩,小姐早就习惯了。”午儿仿佛听到了一件很是可怕的过往,“所有的这一切,又何尝不是小姐应得的。”
“是啊,这一切都是大家应得的,没有什么后悔不后悔。”胡真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多想无益,只要以后都好好的,我便知足了。
胡真自此开始,似乎真的适应了胡府的生活,每天只是静心的修养,似乎要将这些天的紧张尽数的释放,只是在天气好的时候,每每总是唤了午儿,独自去梅园呆着,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竟然能一呆便是半日。
有时候服侍的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偷偷的禀明了魏国夫人,魏国夫人也不在说什么,只是说大小姐想做什么,随她去便好。
这样的日子古井无波,不过短短的数日,胡真的身子便大安了,莫问师太依旧没有找到,便是当日的惊心动魄,也差不多被胡真淡忘了,只是觉得皇宫中的生活恍若一场梦,梦醒之后,梦中何如,胡真早已不大在意。
晃晃数日之后,胡真每日皆是如此浑浑噩噩的活着,只是每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胡真总是会忍不住的想起她过去的点点滴滴。
忽有一日,众人发现,此刻的胡真与往日都不大一样,她不再每天浑浑噩噩的,但是却是意气风发。当众人都在为胡真的觉醒而高兴时,胡真却是在独自收拾行礼,并不在意众人的疑问。
“你要走。”最先发现胡真异样的午儿终究是没有忍住,趁着胡真不注意,匆匆的去了魏国夫人的房间,将胡真的异样悉数的禀告了。
魏国夫人久失爱女,便是胡真的一举一动,皆是担心,在听到午儿的禀告之后,放心不下,终究没有忍住,不顾这几日胡府诸事繁忙,匆匆的赶到胡真居所。
“母亲,孩儿身子已经大安了,只是想散散心罢了,过去的事情,孩儿心里却过不去,或许孩儿出去转一转,便也能看开了。”此刻的胡真,很是淡然,既没有当日在皇宫中的恐惧,也没有在瑶光寺时的忧愁。
魏国夫人虽然与胡真不过只见过寥寥的数面,但是多年的主事经验,又让她对胡真的脾捉摸的很透彻。胡真既然要走,那便真的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
第142章 飘渺江湖()
“既是要走,母亲也不便拦着,只是从此以后,你便是胡府明正言顺的小姐了,只记得如果哪天你累了,便,随时记着还有为娘便好。”魏国夫人强忍着心中的难过,有些不忍的分别道。
胡真终是没有忍住,还是失声痛苦:“其实真儿也不想这样的,但是每当真儿想到莫问师太,心中总是过意不去的。”
魏国夫人却是不发一言,只是带着随从们匆匆的走了。
“小姐,刚刚夫人说,你若是走,一定要见一个人,或许见到了他,你的心可以有所缓和。”午儿有些难过的看着胡真。
胡真闻言,正在收拾行李的手顿了顿,接着不紧不慢的说道:“不必了,既是要走,自是要了无牵挂的走,何必要留如此多的羁绊。”
紧接着,很是潇洒的将包袱背在身上,转身便向胡府的正门走去。
远远的,胡真发现,有一位蓝衣少年,正定定的站在马车边,正门口的两树梅树开的极好,胡真不可置信的看了看,待确定之后,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
“秦太医,你为何在此处?”胡真慌忙的飞奔过去,很是激动的看着秦川。自那日的劫难之后,她再没有看到过秦川,也在没有听到过有关秦川的任何事,仿佛过去的一切,早已烟消云散,如今乍然见到故人,自是很激动。
“听说你要走,我放心不下,特地来送行。”秦川一如既往的谦和有礼,“真的要非走不可吗?”秦川放心不下。
“大人与在下深交已久,自是知道在下既然决定了,必不会改变的。”胡真很是坚定的说道。
“便知道拦不住你,如今这世上哪里还有什么秦大人,当初的太医院妙手郎中秦川,早就在桂宫失火的那场劫难中遇难了,如今站在你面前的,还是往日的秦川。”秦川摇摇头,似乎对于胡真口口声声所称的秦大人并不认同。
“如此,再好不过了。恭喜秦大哥脱离苦海。”胡真很是欣喜的看着秦川。
马车上款款的走下一位少妇,胡真本不大在意的,可是待她认真的看过之后,才突然发现,竟然与平平有八分的神似,只是平平素日喜欢淡妆,如此的浓妆艳抹,胡真也不大确信,眼前是不是平平。
“娘娘,平平寻找娘娘多日,终于见到了娘娘,如今看到娘娘一切安好,我便安心了。”平平很是恭谨的问安。
胡真看到很是祥和的平平,并没有再多问,只是有些欣喜的说道:“当日小妹曾经告诉我,秦大人与同乡的一位姑娘相识于微时。只是因为那位姑娘入宫,大人才入的宫,如今兜兜转转的,本宫竟然没有想到,竟然是平平。”
“既然众人皆安,本宫也安心了,就此别过,相忘于江湖吧。”胡真虽然是别离,却全无任何担忧,很是潇洒的转身。有时侯,知道彼此安好,却视而不见,定然是最好的选择。
第143章 就此别过()
秦川也淡淡的说了一声:“就此别过。”搀扶着平平上了马车。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有时候,知道彼此安好,心安便好,虽是无言,却胜过千言万语,有时候虽然相隔万里,但是只要默默关心,却胜过朝朝暮暮。
胡真要走时,午儿曾经问她,一介女子,如何在外面生存,将来有何打算。胡真早已看淡了一切,只说是自幼办法。可是她真的有办法吗?她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就这样信步的走着,兜兜转转,胡真不知走了多久,忽有一日,她走了一天也并未见到一户人家,此时夕阳西斜,胡真未免有些担心,倘若天黑之前还没有找到歇脚的地方,她将如何办。
突然眼前一亮,火红的梅花遍植山野,在梅林的深处,有一个小木屋,此刻已近黄昏,在夕阳的映射之下,格外的妖艳。或许是到了晚上,劳累一天的主人早已归家,小木屋逐渐生出了袅袅炊烟,虽然里德很远,但是炊烟中木柴与粥混合的香味还是令胡真沉醉。胡真突然发现,在此处停留,也是极好的。
信步往小木屋走去,走在山间的小道上,沉醉于冬日特有的清香之中。
“不知姑娘到此处有何贵干。”眼前出现一袭月白色长衫,胡真细细的看了看,对于突如其来的问题竟然无从回答。
“今日太过劳累,路途遥远,无从下榻,不知公子可否收留一晚。”胡真沉醉于眼前的景象,一时之间有些慌忙。
但是那位公子极是淡然的说道:“无妨,只要姑娘不嫌弃寒舍简陋便好。在下赵良,幸会。”
胡真仪态万方的颔首,算是答允了提议,便随着赵良向小木屋走去。
“不知姑娘从何而来,又要到何处去。”赵良似是遇到故人一般,很热络的同胡真聊了其来。没由来的,胡真竟然想起,很久以前,她第一次见到秦川时,也是这样这样的情景,只是那时的她们,只是无忧无虑的谈天说地,并没有预料到,有一天竟然会发生如此艰难的事情,会有无数的无辜之人卷入此事之中,平白的丢了性命,这样的过去,她不想要,她也不期待,未来的生活会葬送在过去的悲惨之中。
“四海为家,随遇而安,吾心安处便是吾家。”胡真淡然的看着远处黑压压的群山,有些惆怅的说道。
“既如此,倒不如姑娘在此处多停留些时日,歇歇脚。”赵良极是自然的留客,胡真盛情难却,便这样应承了下来。赶了多日的路,是时候停下来歇歇脚了。
赵良很是欣喜的看着胡真,继而便恭敬的引着胡真向屋内走去。胡真却依旧痴痴的看着漫山遍野的梅花,沉醉在其中不能自拔。
渐渐的,胡真心中升起了疑问,随着巨大的疑惑存在心头,胡真终究还是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不知此处是何地,为何竟然有如此众多的梅花聚集在此处。”
第144章 随遇而安()
本就不远的赵良却听的清清楚楚,脚步极是不自然的停了一停,犹自发呆的胡真差点儿与赵良撞了个满怀。赵良略显尴尬的看了看胡真,沉默了半响,有些不自然的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何,只是看着这满山遍野的梅树极好,便在此处停留了。”
或许是心事太重,胡真竟然没有看出不妥之处,或听出不当之处,赵良说什么,她便真的相信了。
“想不到竟然连你也不知道。”因为问不出什么所以然,胡真也自知无趣,并不打算再问下去,只是有些失望的说道:“在我的记忆中,有两处梅花开的极好,可是那两处的梅花,终究与我没有半分的关系。”
“有没有关系,关键在于种植的含义,姑娘既然到了此处,见到了这片梅林,自是与姑娘有关系的,姑娘何必为了一些琐事而烦恼。”赵良看到胡真有些失望,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的劝说。
胡真望着那些梅花,微微一笑:“这一生,我从来命不由己,从来没有随性的活过,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自由,自是不会白白的失去,从此以后我要真正的为自己而活。”
赵良并不知道胡真在说些什么,又或者是她过去到底经历了什么,不过从胡真的话中,他能知道,胡真绝不简答,胡真也绝不是一个随风飘零的人。而自见到胡真的第一眼起,胡真眼底深深的忧郁也令他动容。
“姑娘,在下也不知道姑娘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既然姑娘已经决心要同过去告别,又何必总是提及过去之事呢?”赵良很是同情的宽慰道:“姑娘已经脱离苦海,多想无益,倒不如好好打算打算,以后要到何处安身,又要如何的生活。如今的一切太平盛世,不过是一番假象。姑娘也该为以后好好打算打算了。”
胡真听到赵良对眼前的状况分析的头头是道,未免又有些警觉,可是警觉过后,胡真却是在心中苦笑:“她现在已经不是宫中的昭仪娘娘,也并非是胡府嫡出的大小姐,如今孤苦无依,便是真正有谁利用她,又能做些什么呢?多想无益,倒不如好好的寄情山水,忘却过去的烦恼。”
“是啊,是该为以后好好打算了。”胡真随性的叹道,“可是以我目前的境况,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不急,来日方长,这片梅林,用来修身养性极好,姑娘若是不介意,可在此处多停留几日,为未来打算。”赵良微微有些尴尬。
有时候,胡真觉得,就这样静静的呆在这里,整日与梅花相伴,也是极好的。
赵良虽然早已出世,但是偶尔也会去离这里最近的集市上买点儿东西,偶尔也会带来些胡府和皇宫中的一些消息。
开始胡真还津津有味,饶有兴趣的听上一听,时间久了,也便觉得无趣了,只是觉得胡府便是胡府,皇宫便是皇宫。
有时候赵良看她整日在屋中闷闷不乐,有意带她出去散散心,但是她总是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了。
自上次赵良赶集回来,胡真明显的感觉到赵良眼中的忧郁。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近日见你如此的忧郁”终究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胡真还是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赵良有些犹豫,思索再三,还是将心中的困惑说了出来:“皇上有令,天下禁绝梅林。”
啪,胡真手中的一束梅花一下子便掉到了地上。
她原本以为,她不过一个替身而已,却没想到,元庄为了她,竟然禁绝梅花。
她也刹那间便有些心神不宁,原本开朗的心也因为这一句话变得忧郁。良久,她才略微有些恋恋不舍的说道:“一树梅花而已,不要便不要了罢,总比丢了身家性命要好。”
“无妨,无妨,不过一树梅花,你既然喜欢,留着又有何妨。”赵良似笑非笑的看着胡真“此地地处偏僻,甚少有人经过,便是看到,也不会生出是非的。”
多年以来的独自生活,胡真已经可以独自一人默默承受。但是她也知道,现在劝不住,也没法劝,兀自叹了一口气,便向屋内呐呐的走去。
可能元庄跟本不会相信,又或者,元庄从未相信。
当晚的那一幕又涌上了心头,胡真的身边,仿佛又是那些黑衣人。
只可惜,皇宫中的梅花从不属于她,属于那个素昧平生的瑛儿。
第145章 漠然释怀()
胡府中的梅花从来也不属于她,哪里承载了小妹太多的悲欢离合。
其实,她想离开,也多半是因为那个梅园,每每到了梅园,她总会想起小妹以前的事。
“为何皇上突然在天下禁绝梅花。”虽然内心早已知晓答案,但是胡真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原因。
“宫中出了大事,原本桂宫失火倒也没什么,只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偏巧将太皇太后钟爱的梅园给悉数烧毁。皇上禁绝梅花,多半也是为了重修梅园。”赵良娓娓道来,胡真静静的听着。
“坊间只是盛传,皇上钟爱的慎淑昭仪因为那场火灾,骤然薨逝,皇上也多半是悲痛欲绝。”听到此处,胡真心下里却有些不平静。
她一直以为,被打入冷宫之后,她早已对生活不抱希望,她本想着,或许那些黑衣人,皆是元庄派的杀手。
“真儿,你怎么了,似乎脸色不大好。”正谈到兴头赵良突然停止,定定的看着胡真,无不担忧的问道。
胡真略微有些尴尬的看看赵良,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的回答。
“起风了,寒风刺骨,约莫是天气突然转凉的缘故罢了。”
她有些心虚,她有些难过,她后宫妃嫔的封号,自是独一无二的。
缘来即便是她逃离了皇宫,她也无法摆脱宿命的安排。
她终究还是不敢将过往告诉他,不知道他若是知道了她是慎淑昭仪,不知道还肯不肯收留她。
“也是,是我考虑不周。”赵良有些懊恼的看着胡真,不住的自责道。
胡真仔仔细细的思索着前前后后的事,突然之间便有些后怕,以元庄的执着,既然是尸骨无存,定然是不会相信她薨逝的事实的。
她有些不假思索的问道:“既然慎淑昭仪是皇上的宠妃,骤然薨逝,皇上伤心也是必然,只是这么久了,怎么不见告哀使者昭告天下。”
赵良却有些纳闷的喃喃自语:“是啊,这么久了,不但没有告哀使者昭告天下,便是出丧的音讯也是全无。”
这样的待遇,不但不像宠妃,反而像是废妃。
“只是慎淑昭仪娘娘生前与太皇太后不睦,听说也是因为太皇太后才被打入桂宫的。若是有太皇太后拦着,宠妃又如何,皇后又如何。全无生路的。”赵良好似想到了一些事。
是了,胡真这才恍然,慎淑昭仪生前在永宁宫寿宴之上冲撞太皇太后,早已被夺了封号,禁足桂宫了。
既然是废妃,又何来告哀一说,又何来大葬一说。
“太皇太后虽然禁止丧信外传,但是皇上却以龙体欠安为由,缀朝三日。”赵良似是想到了有趣的事,似笑非笑。
胡真本就不平静,听到这里,更是不平静了。
“对了,最近去集市上,可有见到生人?”胡真闷闷不乐。
“说来也奇怪,最近京城中倒是来了人,说是追捕逃犯云云,其实这也正常,现在苛捐杂税严重,早已民不聊生,若说是有逃犯,倒也不奇怪。”
但是,但是还有不妥吗?
第146章 疑惑密布()
“只是虽说是追捕逃犯,但是却未张榜,更没有透露有关逃犯的任何信息。”赵良很是纳闷。
听到这些,本来有些放松的胡真却刹那间又紧张了起来。她害怕哪些人本就是来找她的,她害怕重蹈覆辙。
“对了,最近京城中可有异动?”胡真不经意之中想要打探更多的消息。
可是赵良却并不关心,只是一如往常。
胡真自知无趣,便也不再问了。现在的她早已对不在意的人,不在意的事,漠不关心。
“对了,听说是与桂宫走水之事有关,但到底是宫闱内事,若是后宫不安,与国与家都不利。却然是不会外传的。”赵良有些疑惑。
既然是与桂宫有关,那些黑衣人的事定然早就被怀疑了。
元庄肯派人探查此事,说明他肯定也在怀疑此事。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那些黑衣人是关键,那些黑衣人的幕后指使者,定然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胡真有些疑惑,更是有些气愤,无论是谁,那些人定然是要置她与死地的。
她不明白,她自幼信佛,在瑶光寺潜心修道,对师姐师妹们礼爱有加,并未曾得罪什么人。
便是入宫之后,虽然越级晋为婉华世妇,但是众人仅仅是猜疑罢了,赐居宣光宫也好,抚育太子也好,终究是避世独居,除了曾经同居一宫的达奚兰儿,她也并未同后宫之人有何深交。
到底是谁,这幕后的一切到底是为何,疑惑渐渐的涌上心头,她下定决心,定然要将这一切弄个清楚,讲个明白。
“即是与我们无关,我们还是少听些吧,这些年,自保尚且不及,又为何生事,去管别人呢!”赵良无不担忧。
胡真的内心却很是赞同,她远离宫廷已久,一路从京城走到此处,对于这些事也是有所了解。
在没有解决温饱之前,人们是断然不会谈论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她也记得,元庄励精图治,没少想办法整治朝堂,拯救民生。但是不知道为何,明明很好的办法,真正执行的时候却是漏洞百出。
“我原来在京城中时,听到官员们无不赞叹皇帝如何的励精图治,如何的英明神武,为何真真正正的看到的,确是苛捐杂税严重,民不聊生。”胡真有些不真切的询问着,她有些难过,其实在她的心里,她是希望看到一番太平盛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