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歌尽桃花,锦书难寄-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了进来。
“娘娘,现在嘉福宫那边风平浪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是。”佩荣面无表情。
“是吗?如此倒是真的有趣。”皇后顿了顿,接着说道:“本宫昨夜道是做了一个甚为有趣的梦。”
“能让娘娘如此回味无穷,定然是好梦。”一时之间有些好奇,胡真便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本宫突然想到,当初先皇后刚刚薨逝,后宫无主,修仪妹妹家世高贵,进宫资历又比本宫早,继位为皇后也是众望所归。”
“而本宫出身寒门,即便后来家里日渐兴旺,也是承蒙皇恩浩荡,皇上的日渐提携。正是因为如此,本宫所言所行,皆依照宫规而行,不敢有丝毫行差踏错,生怕祸从天降,祸及家人。”
“只是不知为何,前朝,后宫皆以本宫红颜祸国之名,在背后私议本宫。”
皇后高氏的神色微变,继而有些痛苦,虽是隔着镜子,胡真却将皇后眼角滴落的那一个眼泪看的清清楚楚。
“连本宫都未曾想到,皇上未提及立后之事,本宫也没有提及立后之事,那些自诩为朝廷重臣的人,为何要率先提出来。还要做的如此明目张胆,毫不留情。”
“后来所做之事,更是将皇上和本宫逼上了绝路,令皇上和本宫不得不周密计划,反戈一击。”
第50章 封后之路()
胡真没有想到,原来人人艳羡的当朝第一宠妃,竟然是这样。
当朝第一宠妃又如何,锦衣玉食又如何,若不得快活逍遥,倒不如在瑶光寺中清修百年。
不知怎得,胡真感到一片心惊。
若说前面的事凶险,后面的事,才是真真的令人害怕。
朝中重臣越是逼宫,皇上越是感到了自己的皇权受到了威胁,越是不肯想方设法的拖延立后议程。
可是谁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皇上突然性情大变,在与朝臣关系最为微妙的时候,不顾前朝,后宫之人的劝阻,突然传出了立贵嫔高氏为后的圣旨。
消息传到前朝,朝臣哗变,众臣相约罢朝,以红颜祸国为名,在午门处长跪不起,求太皇太后出来主持朝局。
在各地就番的亲王们也蠢蠢欲动,想要从这场朝变之中分一杯羹,纷纷与朝臣勾结,拉帮结派,密谋造反。
国之将危,天下大乱,一触即发。
“其实太皇太后也是反对本宫立为皇后的,说来可笑,也是因为红颜误国,本宫母家出身寒门。皇上虽非太皇太后的亲孙,可是多年的养育之恩不可灭,若是太皇太后也反对,自是无话可说。”皇后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不悲不喜。
“皇上颁下立本宫为后的旨意,实则是为了试探前朝的态度,若前朝没有反应,太皇太后稍加反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是啊,立后之事有关社稷,牵涉甚广,岂能想立便立。”胡真不解,又问道:“后来呢?为什么后来的情况完全变了。”
“在午门长跪逼宫,看似合理,实则有辱天朝尊严,也将太皇太后陷入不义之地。”
本朝自立国之初,便有后宫不得干政之说,虽然后宫数次干政,但是至少有皇权加以牵制,故而朝局甚为稳当。
“太皇太后也知道,她此番真的不能在反对了,如果她在此情况下依然反对,便是同皇帝公开决裂,就算以后可以借助大臣之力控制朝局,因为自身的限制,必定会被大臣所牵制,到时候不仅仅是逼宫那样简单了。江山易主,并非难事。”皇后接过佩荣递过来的一蛊茶,一饮而尽。
“当日众臣逼宫的事传到乾式殿时,皇上怕惹怒太后,准备将此事尽力压下去的,可谁知太皇太后一早就知道了此事,为了缓和皇上与众位朝臣的矛盾,搬出了这祖宗之法。也是上天垂怜本宫,竟然让本宫赢了这一局。”
“想不到在外人看来简单的事,对娘娘来说却是如此凶险,当真是可怕。”胡真低下头,接着又劝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皇后娘娘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集万般荣华于一身,集天下大权于一身,自然也是会失去一些东西的。”
听到这祖宗之法,胡真心惊,早年在瑶光寺时,闲来无事,平日里住持管理寺院又甚为严格,不准随意出寺。她便时常前去拜访经常出入宫闱的姑母,听她讲一些宫闱秘事,其中曾经讲到过有关立后的祖宗之法
第51章 祖宗之法()
这有关立后的祖宗之法,还要从这大魏朝的第一代君主说起。
人人都道这位君主开始的番地不过是蛮荒之地,远离文化繁盛的国都,以为只凭借这一点,他便不足为敌。
当时的时局混乱,势力最大的八国皆以自己为皇室正统,以安定国家,清君侧的名义纷纷起兵,皇城一夜之间被焚为灰烬。
这位远在蛮荒之地的君主自知不敌,并未参与到那场斗争之中。
后来百姓们为避战乱,纷纷逃到了这位君主的番地,随之带来的,便是国都先进的农耕技术以及发展繁盛的文化。
那位君主以此为契机,高价聘请当时最是德高望重的,隐居于此地避祸的王先生前往王宫讲学,甚至在闲暇时,与这位王先生秉烛辩学。
一时之间,举国上下,皆以此为佳话,形成了乐学好学之风。
君主的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举国上下的向善求学之风,再加上远离战争,使这个蕞尔小国,蛮荒之地,不过三年时间,一跃成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国家,政治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争取最大的支持,这位君主采用了最古老的联姻制度。从对国家经济,政治影响最大的世家大族之中甄选适龄女子入王宫为王妃。
可是最可能影响全国政治局势的王后之位却一直空悬。
在未打下天下的时候,大家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倒也相安无事。
可是在王先生的谋划之下,那位君主以惊人的速度将已经争斗多年,两败俱伤的八国势力消灭殆尽,占领了当初的皇城遗址。
矛盾,也在此刻爆发。
在修皇城,迁国都之后,接着便是这位君主即位为皇,在背后出谋划策,立功最大的王先生无疑官拜宰相。
但是立国之前王后之位空悬,立国之后皇后之位却再不能空悬。但是宫中后妃皆是功臣世家之女,便是按她们母家的功绩来看,依然有五位后妃的母家不相上下。
由于刚刚立国,皇帝掌权极少,且朝局不稳。而那五大家族几乎将全国的经济牢牢掌控,若是不立这五大家族之中的所出之女,势必会引起这五大家族的不满。
可若是立了其中的一位女子,势必会得罪其他的四个家族,而各大家族实力不相上下,若是其余的四大家族联合,轻则逼宫,重则会废帝,刚刚稳定的朝局又将不稳。
皇后不能不立,也不能随意立,新帝陷入了深深的愁苦之中。
那位王先生洞观朝局,皇帝又极为倚重,因故成为了各大家族争相拉拢的人物,但他不想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此无一例外,所有大家族的拉拢都被他回绝了。但是从各大家族的费心拉拢之中,他预见到朝局又将变乱,不忍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心血毁于一旦,也不忍天下苍生重新饱受战乱之苦,他苦思冥想,突然柳岸花明,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
当时正直深夜,他顾不得休息,急忙入宫面圣。
第52章 手铸金人()
不出所料,当晚这位王先生又是与君主秉烛夜谈,没有人知道,那一夜他们到底谈了一些什么内容。只知道第二天一早,风云变幻。
第二天早朝时,立功最多的王先生突然请辞,告老还乡,君主不舍,百般挽留,亲自派侍卫护送王先生回府,指派太医院最好的太医前去诊治。
待王先生回去以后,皇上突然下旨,让平准令丞带后宫众位夫人妃嫔前往文思院侯旨。
众臣百思不得其解,文思院是专管内廷铸造的,皇上让众位夫人妃嫔前往文思院,有违常理。
当皇上的圣旨圣旨传遍后宫时,合宫震惊,有好事者为了一探究竟,买通内侍,想假扮成侍卫前往文思院一探究竟。只是那些人统统没有想到,但凡不是乾式殿的人,统统被挡在了殿外,似乎这件事十分隐秘。
因为此事太过隐秘,皇上越是不想让人知晓,越是有人费劲心思的前去打探。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终于还是有人易装,冒着株连九族之罪,成功的潜入到了文思院之中。
据后来的坊间传闻,当时皇上让后宫的众位夫人妃嫔以介品高低坐好,同时置办了数个熔炉,招了京中最好的百位铜匠进宫,将国中成色最好的铜矿汇聚于此,只说是冶铜。
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皇上齐声令下,让众位铜匠齐齐的点燃发、熔炉之火将铜矿融化,一时之间,文思院烟雾缭绕,一大片的烟雾将整个文思院所笼罩,冶铜所生之烟,直冲天际,众人皆以为是佛祖显灵,所见之人无不震慑与烟雾之威,跪下来不住的叩首祈福。
只有文思院的众位夫人妃嫔们痛苦不堪,她们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从小衣食无忧,不食人间烟火,此刻那里会突然受得住这烟熏火绕,早已被呛的近乎于窒息,烟雾进入眼中,造成的眼部酸涩令她们痛苦不堪。
此情此景之下,早已有些人支撑不住,向皇上所在的地方偷偷望去,许是想要趁机溜出这文思院。
皇上或许知晓此刻众位夫人妃嫔的心思,又或许是他有意为之,故意考验众妃的忍耐力,就在众位夫人妃嫔最痛苦的时刻,最想要放弃的时刻,他突然下令:“但凡身体不适者,可自行退出文思院,不必前来跪安。”
院门被内侍们缓缓的打开,白色的烟雾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出口,不住的向外冒出。有些低等介的妃嫔,早已按捺不住逃跑的心,火速向院门处飞奔,
院门处一时之间人潮涌动,许是透着烟雾,皇上分辨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故而脸上也是不辨喜怒。
大约一盏茶后,院门处众人散尽,院中的烟雾也因为院门大开,散了不少,在坐之人,皆出自那五大家族之中。
那五大家族的女子,既然能替代家族政治联姻,一定是宫斗宅斗的佼佼者,见惯了大场面,如此场面,对她们来说不算什么。
直到这时,皇上才说出了他的真实用意。
第53章 胜者为后()
这烟雾缭绕只不过是下马威,只是想试探一下后宫众人的心思。
待铜炉之中的铜矿全部熔尽,皇上让剩下的妃嫔在铜匠的指导之下,浇筑金人,并当忠承诺,但凡铸金人以成者,皆为天定的皇后。
因为这个礼仪是先皇帝首创,后来即位的皇帝,但凡立后者,皆遵照这一礼俗。
“皇后娘娘万福,一朝封后,皆为天意。”对于此次立后风波,胡真内心很是惊讶。开国数百年,所封皇后,皆是依照此礼。
但是能由宠妃,一跃而成皇后者更是寥寥不过几人而已。
“皇后娘娘,刚刚修仪娘娘派人前来通告,说万世皆已处置妥当,娘娘大可安心移驾嘉福宫了。”一位宫女的声音适时的在门外响起,虽然极细极小,但是内室之人,皆听得清清楚楚。
“如此,甚好。”皇后恢复了往日的神态,继而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柔声吩咐道:“佩荣,你且先给本宫梳妆罢,众妃朝拜,万不可失了衣冠之礼。”
接着,皇后隔着梳妆用的黄色镜子,轻描淡写的看了胡真一眼,有些随意的说道:“婉华妹妹既然在此,也不必先走了,一会儿同本宫一道回嘉福宫。”
“是”胡真明知走不掉,也不想费心反抗,顺势便应承了下来。
清晨的嘉福宫笼罩在薄雾之中,昨夜的合宫夜宴所饰之物还未来得及褪去,大红的帷幔随风摇曳,华丽的宫灯之中,几支残烛犹自闪着微弱的光芒。没有了昨日的莺歌燕舞,没有了昨日的高朋满座,没有了昨日宾主的把酒言欢,嘉福宫恢复了它往日的沉寂,往日的庄重。
就连宫外的池塘,也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只有几支初秋的荷花,还在独自绽放。
许是缺少了主人,许是宫门紧闭。胡真并没有被这座宫殿所折服,反而看到了这宫殿华丽的外表之下,是深入骨髓的死寂,令人喘不过气来。
晖章宫和嘉福宫本就不过十数米,但是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宫道,穿过数道宫门,跟在这连脚步声都没有的仪仗之中,胡真没有懈怠,没有轻松,反而感到了无尽的疲惫。
后宫诸事繁杂,她根本理不清,秦川在她入宫之时就提醒过她,她以为很简单,但是真正置身其中之时,想要后退,才发现早已无路可退。
“婉华妹妹的容貌甚美,见到婉华妹妹,本宫感到很是亲切。”皇后突然问出的话,让胡真的心惊了一惊。
“皇后娘娘厚待嫔妾,是嫔妾之福。”她不得不回,却不知如何回,只好这样敷衍。
“第一眼见到你,本宫还以为是遇到了故人。”皇后不依不饶。
胡真这才想起来,昨夜皇后刚入侧殿时,隔着一层珠帘,不过是大致看到了她的一个背影,竟然倒头便行大礼。能与她容貌相像的,而与皇后相熟的,只有自己的小妹,也就是不日前故去的先皇后了。
“昨日之事,纯属误会,让娘娘受惊了。”顿了一顿,胡真紧接着答道:“昨日如此大礼,娘娘实在行不得。”
第54章 结识众妃()
“如今已到嘉福宫外,嫔妾万不敢先娘娘一步入宫,娘娘先请。”胡真见皇后不再言语。又见到这仪仗离宫门越来越近。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此甚好。”皇后话音刚落,胡真便退到了一旁。
待皇后的仪仗都过去了,胡真才紧赶慢赶的跟了过去,趁着宫门未关,紧接着便进了嘉福宫。
由于皇后还要去寝殿更衣,胡真不好跟过去,进入嘉福宫之后,便径直往主殿走去。
宫道两旁的奇草甚多,昨晚虽然灯火通明,胡真还是漏掉了一些。这些奇草在暗夜里是幽静之美,而在这朝阳之下竟然呈现出活泼之姿。
“原来是婉华妹妹来了,一大早从宣光殿赶来,想必极是辛苦。还在外边愣着干嘛,且先进殿来喝杯热茶暖暖身子。”修仪从主殿之中款款而出,见到在外面徘徊的胡真,微微有些惊讶。
胡真本以为,她同皇后一同回宫,定是最早一个到宫里的,因着自己位份低微,且入宫时日尚早,因此虽然到了主殿之外,却不敢贸然进殿,怕惹人闲话。
修仪的突然出现将她着实吓了一下,她这才本能的向主殿之中望去,才发现主殿之中,早已有多位夫人妃嫔在此等候。她们或坐或立。有的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唠一些家常理短,有一些呆呆的坐在那里,不住的打着哈欠。还有的疲惫至极,已经垂下头,沉沉的睡去。
此刻许是听到了修仪的声音,在一起唠家常的,齐齐的向殿外看去,见到胡真,纷纷的走出了主殿。便是那些打瞌睡的,有些困的,也纷纷提起了精神向胡真看去。
“原来这就是刚入宫的婉华妹妹,久仰久仰。”刚出了殿门,众妃便开始调笑。
胡真有些尴尬,“初次前来朝拜,有些礼仪还未熟记于心,让各位姐姐们久等了。”
谁知她话音刚落,众妃便止不住的哄堂大笑,就是众妃之中最为稳重的修仪,也在强忍着没有笑出声。
众人嗤笑良久,最先止住笑声的人上前一步,拉住了胡真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妹妹言重了,妹妹昨日很早便回宫歇息了,宣光宫和这里又相距甚远,今日来晚,也是情有可原。”
“承华妹妹说的不错,都是自家姐妹,何来久等之说。况且皇后娘娘才是这嘉福宫之主,娘娘都还没来,没有发话,我等又岂敢在这嘉福宫中造次。”眼见承华前去劝解,众人也迅速的止住了大笑,不在出声。修仪这才道出原因。
“想不到本宫的嘉福宫一大早便如此热闹,大家一大早在殿前大笑,不知有何开心事要和本宫分享。再者修仪妹妹刚刚说本宫还没有来,可是在怪罪本宫来晚了?”众人纷纷循声望去,一身蓝色长裙的皇后正在一干宫女的簇拥之下沿着宫道向殿门走来。
这一身蓝色长裙上金线绣的大片牡丹甚为奢华,但是相比于昨天的凤穿牡丹礼服,多了几分成熟,多了几分亲和。
第55章 众妃朝拜(一)()
“见过皇后娘娘,嫔妾失言,娘娘恕罪。”修仪惊了一惊,慌忙跪地。
修仪这一跪,带的在殿门口看热闹的妃嫔也纷纷下跪谢罪。原来在殿内坐着打哈欠的妃嫔不敢再坐着了,也纷纷下跪。一时之间,殿内,殿外,凡是看到此事的宫女,侍卫,宫妃,除去皇后,皆纷纷下跪谢罪。
“好大的阵仗。”牵涉其中的胡真早已跪下,从未见过如此巨大场面的她一下子置身于此番情景之中,心底里未免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样的场面显然皇后没有预料到,眼见大大小小的宫女侍卫都跪下了,刚刚还笑容满面的皇后一时脸上挂不住,生生的将笑容僵在了脸上。在这僵硬之中,还有一丝慌乱。
“看妹妹说的,好像本宫气量有多小似的。”皇后微微一思索便上前去扶修仪。
“行了,大清早的,大家也别跪着了,都起身吧。”皇后在扶修仪之时,还不忘顺势让众人起来。
众人见皇后亲自去扶修仪了,一时明白皇后的意思,纷纷起身。殿内殿外,一时之间又恢复了刚才的情景,唯一不同的,便是此刻一片寂静,在没有了方才的随性自在,再没有了方才的热闹。
“请皇后娘娘上座。”惊魂未定的修仪刚刚起身站稳,便请皇后进去。
皇后也没多说什么,等众人慢慢的闪开一条道路之后,接着不紧不慢的走了进去。众位妃嫔见到皇后坐定之后,紧跟着内侍进殿,以品阶大小排好,款款落座。
许是提前都知晓自己坐在哪里,倒也没有出多大的差错。胡真刚来,有些不懂,见众人进去,未免有些慌乱。
修仪恰逢其时的察觉到了这一情况,并没有急着进殿,只是等众人走的差不多的时候,轻轻拽了拽胡真的衣袖,示意她跟自己走。胡真何其聪明,不肖修仪提点,便跟上了修仪的脚步。
走到右侧中间微微靠前一些的时候,走在前方的修仪稍微停了停脚步,胡真明了,这是在示意自己站在这里,而这里恰巧空出了一个位子。
顾不得旁人是否看见,胡真赶忙闪了过去,定定地站好。
没有平平提点的胡真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无论顺境逆境,多多少少总会不安,就害怕有任何的行差踏错,惹来杀身之祸。
“多想无益。”有些慌乱的胡真别无他法,只好暗暗的告诫自己镇定下来。
刚刚抬首,便看到站在最前方的修仪刚刚站定,这一次皇后身居在殿中的主位之上,一脸的肃然,不悲不喜,不怒不惧。不似昨日的合宫夜宴之上,与修仪怒目相对,只是柔柔的看了修仪一眼,便看向了前方。
胡真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高坐之上的皇后,有些可怜。以前她是宠妃,纵有千般不是,总有后宫之主替她扛着。现在她是皇后,便是没有不是,稍不注意,便会惹来是非。
身居非常之位,必做非常之事,必担非常之责。
在胡真这样的可怜之中,高位上的人开始了她的训话。
第56章 众妃朝拜(二)()
“本宫入宫不过数月,承蒙上天垂眷,得以铸金人以成,享这皇后之宝。”皇后顿了一顿,复又说道:“只不过资历尚浅,后宫诸事繁琐,忝居后位,实在有愧。以后之事,多赖众位姐妹扶持。”
“嫔妾谨遵娘娘教诲。”众位夫人妃嫔齐齐列班而跪。
趁着起身之余,胡真望向了那个坐在主位上的皇后,发现她虽然柔弱,眼神之中却充满了刚毅之色。
“修仪妹妹入宫日久,且多次协助先皇后处理后宫之事,以后后宫琐事,还是要劳烦妹妹稍加指点一二。”出奇的,这声音之中没有一丝波澜,没有一丝的愤恨,只有真诚之音。胡真很是想不明白,为何一夜之间,皇后的转变如此巨大。正在疑惑之间,修仪从从容容的起身,福了福身子。没有一丝嫉妒,没有一丝惊奇的说道:“能为娘娘效劳是臣妾之福,承蒙娘娘不弃,若娘娘有吩咐,嫔妾定当竭力完成。”
皇后听到此话,对众位夫人妃嫔投来一丝赞许的目光,继而与修仪对视良久,才收回目光,沉声说道:“本宫要说的,便只有这些了,若是无事,众位妹妹便回去吧。”
“嫔妾告退”又是齐齐一拜,但是起身之后都没有急着出殿。
反倒是皇后,在随侍宫女的搀扶之下,款款起身,下了主位,向殿门处走去,不疾不徐,将衣服上的牡丹,衬托的恰到好处。
原来这便是众妃朝拜,也不过如此。许是众妃朝拜的时间过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