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合纵连横-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不远不近地跟随在押解屈辛的马车之后,发现快到了一个岔路口,郦齐急忙紧走了几步。他勇敢地伸开了双臂,右手高举着中军的令牌,喝道:“中军主将有令,立即停下马车来。”

    四个护卫立即上前去,瞪着眼睛,有人就问郦齐:“你是什么人,为何将马车拦了下来。”

    郦齐扬了扬头,理直气壮地说道:“我是中军的信使,奉主将之命,要押解犯人到中军去问话。”

    一位个子高大的护卫上前打量了几眼郦齐,又仔细地瞧了瞧他手中的令牌,一时拿不定主意是否让他带走马车中的人犯。这时,马恢也从旁边跑了过来,他急吼吼地向郦齐说道:“主将让你去押解犯人过去,你怎么这么慢,还没有一点儿动静。”

    郦齐回道:“我这不是正与护卫们交涉呢!你急什么?”

    马恢气呼呼地说道:“我这是为你着急,主将都让我来催你快点带人犯过去了。”

    郦齐和马恢这一唱一和的,搞得真像那么一回事儿,四个护卫不由得相信了他们,于是任由他们两人处置“犯人”屈辛。郦齐和马恢都上了押解着屈辛的马车,然后让赶车的马车夫下车,他们两人接过了马的缰绳和马鞭,然后向前催动了马车。

    他们沿着山路走了没多久,就到了岔道口,郦齐将左手的缰绳一拉,将马的前进方向改为了左侧的岔路,接着再给马狠狠地加了一鞭,马儿受了一鞭,四蹄奋起,拉着马车快速地向前飞奔而去。

    那四个护卫以为郦齐和马恢会押解屈辛去见主将,他们正放松了警惕,庆幸从紧张的任务中解脱呢。突然其中一人看到了马车方向改变,沿着岔路跑了,他急忙告诉了其他同伴,这几位护卫几乎同时惊叫了出来。

    他们急忙前去追赶,可是等到了岔路口,才发现马车早已没有了踪影。四人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追赶,急忙去找陈稹去禀报情况。

    当陈稹得知屈辛被不知名姓的两个年轻人诳走了之后,气得破口大骂那几名警卫。陈稹的骂声惊动了此时正在中军的景池,他急忙从马车中探出头来,向陈稹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当景池得知了屈辛失踪的消息,他心中还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景池本来就和屈辛的父亲无冤无仇,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现如今自己到了一趟渑池,不仅撤换了屈辛,还将他押解起来,心里很不好受。他其实也有心回国后,为屈辛美言几句,现在屈辛竟然被人假传将令给带走了,景池感到一丝欣慰,于是就劝解陈稹道:“算了吧,谅那屈辛逃跑之后,再也难回楚国,就由他去吧。”

    陈稹自己也无可奈何,心想:“自己总不能命令大军停止前进,专门去追屈辛。”他决定就此作罢,任由此事过去了。

    郦齐和马恢赶着马车狂奔出了十几里,他们一直向后看,没有发现有人追过来,这时才在一片空地上停下了马车。郦齐掀开了马车的车帘,看到了被紧紧绑缚在马车一个角落里的屈辛,他的嘴里还被塞上了一团布。

    郦齐这时才明白为什么马车之中一直没有动静,也是他们第一次做了这么刺激的事情,心里十分地紧张,竟然没顾上看看屈辛究竟在不在马车之中。郦齐想到了自己的疏忽,心中不由得也偷笑自己的大意。

    他给屈辛取下了嘴里的布团,屈辛立即张口便问:“我们这是在哪里?”

    郦齐看了看身后的马恢,问他道:“马恢,你知道咱们是在哪里呢?”马恢也摇了摇头,表示不知情。

    屈辛表情十分地着急,向郦齐说道:“快给我解开绳索,我要出去看看。”可是绑缚屈辛的绳索捆得相当结实,都深深地勒进了屈辛胳膊上的肌肉里,郦齐和马恢一起,费了好大的郦齐才给屈辛松了绑。

    屈辛顾不得身体又麻、又酸、又痛,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他向四周望了一下,发觉他们正处在一个山谷之中,这个地方之前根本没来过。

    屈辛又把郦齐和马恢叫到了身边,向他们询问了情况,他意识到楚军已经一路向南,越来越远离了渑池前线。屈辛想到:“看来自己是被陈稹给出卖了。可是这陈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擅自褫夺主将职权,率领楚军南归?”

    屈辛再一想:“即便陈稹可以趁自己不在的时候,鸠占鹊巢,攻进了中军大帐。但是,楚国军中那么多的将领,他们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听从于屈辛的号令,自愿跟随他撤退?”

    屈辛想到了这里,已经猜到了楚国大概是派人到了渑池前线,宣布了临时换帅的诏令,军中将领们不过是执行朝廷新的指令而已。

    屈辛这时又想到了合纵军的主帅苏秦尚且不知楚军的变动,楚军南撤,留下了一个大的缺口,如果给渑池城中的秦军利用了,趁机突围而去,那合纵军的攻城计划不就彻底泡汤了吗?

    屈辛于是急切地想尽快赶到合纵军的总部,向苏秦报告楚军的变动,奈何他们又转了向,不知该往何处走。屈辛和郦齐等人也不敢再走回头路,无奈只好沿着山谷中的道路向前走,边走边寻找路人,希望能向他打听到渑池怎么走。

    后来又向前走了大概有十多里路,郦齐发现在路旁的半山上有一个牧人正在放山羊。郦齐于是就下车,向牧人赶了过去问路

    之后,这三人才顺着牧人所指点的道路,从山里转了出来。等到他们赶到了合纵军的总部时,已经是接近中午的时分。

    屈辛自己赶车一路以最快的速度奔向苏秦所在的中军大帐,到了那里,苏秦正在帐中研究一张渑池的城池布防图,他筹划着要一举攻破城池,全歼秦军于渑池城中。

    猛然间他看到屈辛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披头散发,满身的风尘,狼狈不堪,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急忙问屈辛道:“屈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屈辛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定了定神,向苏秦说道:“大事不好,楚军发生兵变,陈稹抢得了主将之位,带领楚军离开营地撤回楚国去了。”

    苏秦“啊呀”了一声,手中的地图扑棱一下子,就掉到了地上,他上前扶住了屈辛的胳膊,焦急地问:“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楚军撤离的?”

    屈辛于是简要地把自己回营路上,被陷害捉拿,以及后来看到的情景,向苏秦做了汇报。苏秦立时奇怪地说道:“这陈稹哪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一定是有人从中捣乱,他得到楚王的密令,才胆敢如此行动的。”

    苏秦马上将命令中军侍卫,将所有的传令兵都找到了中军大帐之中。苏秦紧急地命令他们,抓紧一切时间,分头向渑池周围的合纵军各路人马传达新的命令,让他们抛开手中的一切活计,以最快的速度集合,赶到渑池城的西郊。

    发布了命令之后,苏秦自己则带着中军的五、六百名将士,直奔渑池城的西郊而来。到了那里,他先去楚军大营看了看,发觉早已人去营空。

    苏秦不作停留,立即从渑池的西门进入渑池城。此时城门虽然紧闭,但是却无人把守。苏秦手下的军士轻轻一推,就打开了城门。

    就是这渑池城门,之前他们曾费尽了心机和力气,甚至牺牲了那么多士卒的生命,都没有能够攻破。今日竟然打开得如此轻松,众人无不觉得其中定有蹊跷。

    果然,当苏秦率领手下将卒进城之后,他发现城中已经丝毫没有秦军的踪影。渑池城中的百姓在城池被秦军占领期间,逃跑了很多,现在所剩人数并不多,而且也大都闭门不出。整座城池,此时一片死寂之中。

第532章 时也?运也?() 
苏秦进城后不到一刻钟,从城中的各种诡异迹象上,他已然料定了秦军悉数逃离了此地。他干脆连战马都没下,向手下挥了挥手,命令道:“快随我出城,咱们追击秦军去!”

    苏秦再次到了渑池西郊,这时从渑池城的四面八方已经赶来了合纵军的各路人马。宁钧、颜遂、周绍等诸位将领看到了西郊楚军大营的场景,也都惊讶得瞪着大眼睛,不敢相信一夜之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苏秦来不及清点合纵军的人马,他指令宁钧、颜遂和周绍等将领,率领各路合纵军部队,分清次序,顺序前进,向函谷关方向追击。

    苏秦自己则一马当先,充当了全军的先锋。他此刻的心中简直懊悔得肠子都青了,悔自己既然看到了楚军副将陈稹的危险,提醒小将屈辛防备,但是却没有亲自动手,除掉此人,也悔没有抓紧时间进攻渑池,早日破城杀敌。

    这次渑池之战非同于安邑之战,当年合纵军人数优势不明显,而且只是一场赵、魏、齐三国联盟的小合纵,人心不齐,所以与秦军硬拼不确定因素太多,那时他只能是虚张声势地吓唬秦国人,以期利益最大化。

    然而,此番在渑池,合纵军几倍于渑池城中的秦军,再加之事先出其不意地用兵,将秦军团团围困于城池之中,已成瓮中之鳖,合纵军取胜于秦军,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儿。可谁曾想到手的鸭子飞走了,功亏一篑。

    苏秦一边快马加鞭往前赶,一边喝令手下的将士,不惜一切代价向函谷关方向快速行进。苏秦心想:“尽管秦军已经逃离险地,但是不过是两、三个时辰之前的事,如果合纵军赶得及时,说不定仍能困住了秦军的大部分兵力。”

    他不再有丝毫的畏手畏脚,决定放手追逐秦军,尽管可能会存在着被秦军反击的危险,可是,坐视秦军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苏秦又悔又恼,怎肯善罢甘休!

    然而,等到他赶到了去往函谷关的必经之地——白石城,发现其南城驻守的楚军竟然也放弃了城池,此时苏秦隐隐意识到渑池之战最大的胜利成果可能已经失去了。

    合纵军自从开赴渑池战场以来,他们收复了焦阳城、白石城,也解开了上官城之围,击

    死、击伤秦军多达三、四万之众,但是都没有最后将司马错所率秦军主力困在渑池的成果大。

    如此有利的局势,本来如果顺利完成,从此天下几十年内,再也不用忧心于秦国的强大,说不定又将重回到百年前群雄并起的初争时代。

    可是,就在这短短的一夜之间,竟然一不小心放跑了渑池的秦军精锐之师,无疑失去了一个历史契机。苏秦心痛地想到:“这种天赐良机,可能再也难以出现第二回了。”

    他也隐隐地想到了秦军的这次机会来得不会这么凑巧,仿佛他们预知了楚军的突然撤离,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这个稍纵即逝的缝隙间钻了过去。

    纵使世间千奇百怪的事屡有发生,但也决计不会如同这次这么前后因循,天衣无缝。

    “这难道不是人谋是什么?可是如果是人谋,谁人有如此惊天的算计与安排?”苏秦苦思良久,同时快马加鞭往前赶路。他想到了师弟张仪,觉得能破自己的合纵之谋者,非张仪的连横莫属,然而,张仪师弟不过是入秦不到一年,怎么会得到秦国人如此的信任。

    他深知,如果不是秦君赢驷完全将指挥权和处置权交给张仪,秦军就不能严丝合缝地执行他的命令,他的连横策略也会大打折扣。

    “张师弟纵然是有舌绽莲花的口才,能打动秦君赢驷,谋得一个重要的官职,但这宰制全部秦国政坛和军事的权力,怎么可能这么快交给他呢?”

    苏秦接着想到了一个他最难以置信的结果,那就是张仪师弟已经被任命为了秦国的国相,成为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执政大臣。非得有如此的权势,才能调动起秦国的一切力量,破解秦军渑池危局。

    而且,渑池战局并非是以秦国国力简单相拼搏、相竞争就能扭转的。

    合纵联盟必须是秦国采用连横策略方能破开。根本不是好勇斗狠、头脑简单而四肢发达、逞一时之爽、图一时之快、感情冲动而幻想幼稚等等弱智拼杀,所能够消解的。

    之前,苏秦认为秦君赢驷不过就是一个尚有毅力,但是有点偏执、幼稚的君主,又无识人之明,他不可能对张仪师弟言听计从,因此对于渑池的战局已然是胜算在胸。现在发生了这么蹊跷而惊天的变化,他怎能不怀疑是张仪师弟受到了秦国高度重用而导致的?

    苏秦从后面紧紧追击秦军,但秦军撤退的速度也一点儿都不慢,他们之前在张仪的布置下,已丢弃了大部分的辎重,全部是轻装前进,因此行军速度大大地加快。

    作为追赶者的合纵军当然是可以全力前行,行进得要快于作为逃跑者秦国渑池作战部队。可是,秦军毕竟是提前了两个多时辰动身,再加之楚军让开了大路,秦军毫无阻滞,最后,当他们终于望见了函谷关的巍峨高大的关楼时,秦国士卒都欢呼起来。

    这九死一生的经历深深地镌刻进了他们的记忆之中,历经渑池近两个月的战场煎熬,他们被闭锁在了一座孤城之中,本来大家都已快失去了回家的奢望,以为此生就将要告别亲人或妻子,埋骨他乡了。

    这突然而至的三百里大逃亡,最终竟然安全返回到了秦国的家门——高耸峭立的函谷关,怎能不令所有参加过渑池会战的秦国每一位将士欣喜若狂?

    秦军将士得知这场成功撤退的指挥者是一位新任的秦国丞相——张仪之后,大家都议论:“此人真乃神机妙算,若非出类拔萃的能人,怎么会有如此神来之笔!”

第533章 谁的安排() 
逃脱险境的秦军将士听说张仪正是鬼谷子的高足,也是渑池战场之上合纵联军的主帅苏秦的师弟,又不禁啧啧惊叹,觉得离奇而有趣:同一个师父培养出来的两位门徒,一位是合纵军的统帅,兼任六国的丞相,决计对抗秦国;另一位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国的丞相,以连横妙策破解东方的合纵联盟。

    天下竟然有如此巧合而又纠结的事情,它是上天的无意造就?还是人间恩怨情仇氤氲聚积的产物?谁人又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

    张仪率领的秦军到达函谷关之后,已经提前率领增援部队抵达那里的樗里疾公子,下令立刻打开关门,迎接渑池秦军入关。秦军拖着疲惫的步伐,络绎不绝地开进了关内。

    函谷关的关门狭小,只有不足两丈宽,七、八万之众的秦军,全部进入关内,也非一朝一夕之事。仅仅是渑池秦军入关,就消耗了一个多时辰,尚且还有四、五千人等候在关门之外。

    这时,从渑池方向传来了阵阵战鼓之声,路上灰尘大作。张仪站在函谷关的关口下,正在指挥秦军入关,见此情景,知道是合纵军追击了过来,他催促部队再快一点,抓紧行动的步伐。

    苏秦与合纵军诸将一路追来,看到了秦军的队尾已经快要进入函谷关中,苏秦着急万分,他向身边的将士们喊道:“三军将士齐心用命,我们再加快一些,尾随秦军攻入函谷关里去。”

    可是,就在苏秦率领的部队离函谷关的关口尚有百丈之余的时候,从函谷关的关楼上忽然冒出了成千上万的秦军士卒,这些人个个手挽强弓硬弩,齐刷刷地向着合纵联军冲击的部队射出大量的弩箭。

    苏秦猛然看到了秦军在函谷关上现身,就觉得不对劲儿,再一眼看到这些人都手持弩箭,知道他们是准备以令人胆战心惊的秦军箭阵阻挡合纵军的进击。

    对于秦军的箭雨,苏秦领教过不止一次,当年在河水岸边的九死一生逃往,差点丧命与箭雨之下,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苏秦急忙喝令道:“将士们停止前进,小心关楼上秦军的箭阵!”他同时连忙命令合纵军的盾牌手紧急上前遮蔽箭雨。

    然而,由于合纵军各部队都是仓促之间上阵,随着苏秦追击而来,哪里能顾得及带上盾牌,因此,尽管苏秦下达了命令,但是能抽调到阵前的盾牌寥寥无几。无奈之下,苏秦再次发布命令,让三军将士往后撤退到安全的地方。

    苏秦看到函谷关的关楼之上闪出了一面大纛旗,纛旗之下站立着一个人,顶盔掼甲,威风凛凛。定睛再一细看,隐约发觉那人好像是秦君赢驷的弟弟樗里疾。

    果然那人高声向苏秦喊话,听声音,分明正是樗里疾无疑,他喊道:“苏秦先生,别来无恙,今日不期而遇,可真是有缘。你还想入我这函谷关吗?岂不是太不自量力!”

    苏秦骑在马上,抬起头看着樗里疾,发觉他正得意洋洋,苏秦也话里带刺,回敬道:“原来是樗里疾公子,你们秦军被我们合纵军追得狼奔豕突,仓惶逃窜,仗着函谷关地势险要,才逃过了一劫,算什么英雄!有本事你们就开出关来,咱们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一回。”

    樗里疾仰天大笑了几声,说道:“你以为几句激将的话,就能让我们秦国人上你的当吗?那也太小看我们的智慧。所谓大丈夫宁斗智不斗力,好像这句话还是你告诉我的吧。你自己难道就忘了吗?”

    苏秦心知以樗里疾的沉稳和智谋,靠激将法是无济于事的,但是他心中的恼怒就像是秋天的野火,烧过了干枯的秋草,难以控制。

    苏秦再讥刺道:“你们秦国人不过是欺软怕硬之徒而已,想想几个月前出兵侵占韩国的渑池地区,是何等的不可一世,自以为天下无敌。现在竟落荒而逃,只顾着逃窜,不亦羞耻乎!”

    樗里疾听到苏秦的这几句嘲讽,有点挂不住了,他略一停顿,没有即刻还嘴,不过再过一会儿,樗里疾又喊道:“秦军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这是我们统一的计划,何须与你苏秦先生商量。你有本事就彻底摧垮我们,可惜办不到啊!”

    他再次笑了几声,说道:“你有你的算计,我们有我们的对策,天下之大,不容你一个人说了算。只怕是不服气你的人不少吧,就连你身边的亲近之人,与你分道扬镳的人还少吗?你的师弟张仪先生有识见之明,离开你之后,到了秦国,很快就登上了相位,不正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吗?”

    樗里疾也是有心要让此时正在关口的张仪听到这番话语,他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当然会利用时机,激化苏秦与张仪的龃龉,令师兄弟二人彻底翻脸,从此张仪也就只剩下了为秦国连横这一条路可走。

    果然,苏秦被樗里疾的话说得脸色变白,这番话才是戳到了他的痛处,他想起了自己与师弟张仪的同门时光,以及共同为合纵大计奔波操劳的日子。同出一个师门,形势相迫成敌,这是谁的安排,这是谁的过错!

    苏秦这时往函谷关下仔细地瞧了瞧,发现了正在关口亲自指挥秦军的师弟张仪,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苏秦的心中怪不是滋味,不知是喜悦还是怨恨。

    按说师弟张仪能这么快就荣任了秦国的丞相,也算是鬼谷师父教导有方,而且又是自己的亲密师弟,这应该是好事。即便是当初自己知道张仪师弟到秦国后,可能会成为劲敌,但是为了他的前程,自己还不是派苏代暗中相送了五百金。

    然而,当张仪师弟这么快就变成了自己的最可怕的对手时,苏秦强烈地感觉到了合纵事业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迎来了真正的挑战。如果自己再不抓紧时间促成合纵各国的实质性联盟,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连纠集合纵各国一起议事,也将成为一个特大的难题。可是,这一切竟然是自己曾经最亲密的师弟造成的,苏秦心中怎会好受?

    他深深明白这渑池之战的大局已定,难以再更改,但是就此罢休,苏秦也心有不甘,他在思量着如何再从渑池战役中取得实质的益处。

    樗里疾见苏秦被自己的话给噎住,窘迫地不加回答,他十分快慰,得意地说道:“苏秦先生,你怎么就没有话了呢,刚才还不是振振有辞的吗?这会儿理屈词穷了吧!”

    苏秦在刚才的思量的工夫,已经想好了初步的将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他这时才又有心思与樗里疾斗斗嘴,回敬道:“我理屈什么!天下自古都是有为者居之,你们秦国人也不遑相让吧。”

    “渑池之战尽管未逮着你们秦军的司马错将军,可是秦军折损十万大军于渑池战场,元气大伤,几十年都缓不过来。我们合纵军赢得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大胜仗,正当弹冠相庆,怎么会如你们秦国人一般,灰心丧气,没精打采,恐怕从此便萎靡不振了。”

    苏秦故意把这段话几乎是高喊着说出,也是为了让合纵军的将士们鼓一鼓士气。他心想:“我们本来就是战胜者,何不扬眉吐气的。即便秦国渑池守军最后逃跑了,合纵军取得的胜利也不可小视,何不夸大一番,气一气秦国人。”

    樗里疾并不知道秦军在渑池真正的伤亡数字,因为司马错率领的秦军还未彻底地回到秦国,人马尚未清点,伤亡尚未统计,如若让他一个言而有信的秦国公子,说出那为了挽回颜面的虚假数字,也根本就不合他的性格。因此,苏秦在那里夸大其词,渲染渑池之战合纵军的胜利成果,樗里疾竟不能立即反对。

    张仪也听到苏秦近乎最高音量的夸大话语,他昨夜与司马错相谈,知道秦军实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