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纵连横-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劝留不可能,他俩就主动提出要去帮忙收拾物品,苏秦正求之不得。
淳韦和集舟返回到部落里,赶来了两辆马车,由于人手多,他们三下五除二地将山谷里的东西收拾完毕,将居住和冶炼的痕迹小心地掩埋了起来。
苏秦将史昌扶上马车,自己亲自为他赶起马车,一起回到桂霜人的营地。当天,苏秦等人又在桂霜人的帐篷里借住一宿。
苏秦见史昌所造的物品还剩下一些,他就想着用把它们和桂霜人交换一匹马,让史昌骑着,他和那两个亲随徒步而东归。
苏秦告诉史昌自己的想法,史老爷子心疼苏秦,于是暗中藏了心眼儿要帮助他一下。
淳韦和集舟回到部落后,立刻向依丹婻女王报告了苏秦等人要离开的消息,依丹婻很想报答一下苏秦,所以临时决定在非节日的当晚,举办一个盛大的晚会。
晚会仍在主帐前的空地上举行,在篝火旁,闻风而来的桂霜人尽情地歌舞。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女王邀请苏秦对舞,她一边跳着,一边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苏秦,情意款款,眼神倾诉着思慕。
也许是酒力所致吧,依丹婻随即不顾一切拉着苏秦来到主帐中,热情地邀吻。
时届夏日,依丹婻身穿柔软的纱袍,紧贴身上,玲珑浮凸,尽显修长丰满的动人体态,高耸的胸脯急剧起伏,心急促地跳着,身体也不由轻微蜷动。她的火热丰满和有弹力的胴体,具有爆炸性的诱惑魅力。
苏秦在那一瞬间,又是感动,又是刺激,身体紧拥了上去,脸贴着依丹婻嫩滑的脸蛋,嗅着她吐气如兰的气息,紧拥着她火辣的身子,他的嘴唇迎了上去,吻着她娇绝欲滴的香唇。苏秦尽管对依丹婻不敢有所深图,仍此时哪忍得住阵阵销魂。
苏秦真心地享受她的香吻。依丹婻的确是使男人动心的尤物,两人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相互迷失在她高燃的热情里,仿佛一对热恋中的情人。
两人抵命缠绵热吻了很久很久,可是双方因为有上次的尴尬,都不好意思继续宽袍解带。依丹婻仿佛也在等待着苏秦,苏秦却不敢造次,挣扎着,逃也似的离开主帐。
依丹婻不一会儿也返回到宴会现场,苏秦不好意思地偷眼观瞧她,却发现她已恢复了沉静似水神态,外表得体大方,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一定是女王的责任感使她能够压抑常人的爱恋,她好像也明白苏秦其实是在为她今后的地位作考虑,所以才放弃了一逞男人雄风的机会。所以,依丹婻并没有因此而责怪苏秦,反而更增添了对他的感恩和敬意。
既然不能相守,何妨相忘于江湖,把祝福和留吻深藏记忆深处。有一种爱比之于身体的结合更触动人的心弦。
在宴会的空档里,史昌找到了淳韦和集舟,比划了很久,好不容易说明白:在归途中需要一辆马车,他本意是说要用自己的金属制品来换的,可是淳韦还没等他说出后面一层意思,就毫不犹豫地答应送给他们一辆马车。
史昌又喊来舒直和严宁,命令他们将剩余的金属制品悉数搬来,全都送给淳韦和集舟,淳韦和集舟当然也是特别欢欣地收下。
宴会结束后,苏秦回到帐篷,史昌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苏秦喜出望外,这样无疑远胜过步行,会更快些到家。
他原本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现在史老爷子能主动出面,苏秦从心里很是感激,心想:“这个世界毕竟是好人更多一些,因此才让绝大多数的人都渴望美好,追求美好。”
第64章 宝剑入鞘()
告别桂霜部落的那天清晨,苏秦等人很早起床,收拾好行李后,等了一小会儿,淳韦和集舟一起赶着一辆很新的马车过来,依丹婻女王也带着四个侍女前来送别。
苏秦依依不舍地和大家作别,登上了马车,不忍回头,一路向东而去。
回去的路上要比来的时候轻松得多,因为没有了那么多的尔虞我诈。
苏秦决定:先把那舒直和严宁两个义渠人送回到他们的家园,于是,马车仍从来时的路返回到义渠国境内。
已到盛夏季节,草原上绿意正浓,野花灿烂,苏秦和史昌欣赏着美景,心旷神怡,所以并没感觉旅途的难熬。
两天后,一行四人到达义渠国的营地,当时已是黄昏时分,舒直和严宁劝苏秦与史昌在义渠营地休息一晚,明天再去赶路,并自告奋勇给苏秦和史昌做向导。
苏秦用眼色征求史昌的意见,史昌点了点头,苏秦也就答应他们。苏秦和史昌二人于是跟随他们一起去寻找合适的客栈。
舒直和严宁将他们带到当地的一家颇具义渠族群特色的客栈中,只见它有六个小型的毡包组成,专门提供给来往的商人。
客栈并不豪华,但比较整洁,苏秦和史昌哪里还计较设施的豪华与否,谢过了舒直和严宁,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他俩并不缺少义渠钱币,因为当初霍轩摔下了悬崖,遗留下来的包袱里存有很多义渠国的通用钱币,如不在此地使用,拿回到秦国,再也难有什么用场,苏秦和史昌决定:就在义渠将它们使用完了事。
当晚,苏秦和史昌对于舒直和严宁仍然存有一点点戒心,尤其是苏秦,现在毕竟回到了他们的地盘,谁知会不会有意外发生?因此他一晚都不敢踏实睡去。
然而当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很正常。
苏秦心想:“大概是舒直和严宁与自己相处了很长时间,彼此生出了熟悉感,再加上几次饶过他们,他们可能也心生感激,所以并没有加害之心吧。看来反而是自己多虑了。”
史昌之所以同意在义渠多停留一日,原来还有其他的打算:因为义渠人的皮制品在各国都非常有名,他要在此地给青霜剑配一个上好的剑鞘。
第二天醒来,两人一早就出去,走了很久,终于选定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皮匠作坊,史老爷子一点都没吝啬,几乎花光了所有的义渠钱币,他不仅向作坊定做了青霜剑的剑鞘,还定做了缠绕剑柄的皮绳等等。
他们请作坊的工匠量好了剑的尺寸,选好了剑鞘的样式,并约定好当日傍晚来取货。
二人在等待取货的过程中有些无聊,就在义渠人的营地里四处逛逛,苏秦感兴趣地观察了一下义渠人的日常生活。
他发现义渠人虽财物不多,生活平淡,但相对平等,人的贪念少,容易团结。
设想义渠人象陇关内的人一样亟争于利,耽于享受,内部猜忌,勾心斗角,那么以他们的人口、兵器和战阵,哪里是华夏人的对手?
苏秦想到这些,不禁感慨起来,史昌忙问原由,苏秦一一告诉他,史老爷子也深以为然。
二人正闲庭信步地走过一条大路时,突然从路上慌里慌张地跑来三、四十个人,一边跑,一边吵吵喳喳道:“不好了,秦国公主自杀啦,大家快去看看吧。”
苏秦听得懂义渠话,明白他们的意思后,连忙将这个消息告诉史昌,两人都感到震惊不已。不知不觉地随着人群一起去看究竟。
他们到王庭前,看到王庭的卫兵已经在路上拦截前来看热闹的人群,义渠的王庭并没有围墙,可以看到里面来来去去忙碌的警卫和侍女。
苏秦认出了义渠王子冒都,他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披头散发地走来走去。
苏秦听到身边有后来者询问详情,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告诉他说,自杀的是秦国的嬴琪公主,昨晚服毒自尽,今天早上发觉时已经救不活了。
人群中有人发出感慨:“她在这里生活二十多年,一直没名没分,太不容易,死得太可惜了。”
苏秦也为嬴琪公主感到不平,为她的死深深难过,几乎要泪水盈眶。
苏秦和史昌围观了将近一个时辰,见不会再有什么新的消息,就离开王庭,回到歇脚的客栈,随便吃了些干粮当午饭。休息了一个下午后,傍晚时,他俩去取青霜剑的剑鞘。
工匠将刚刚做好的剑鞘拿出来,苏秦和史昌觉得眼前一亮。俗语说人配衣服马配鞍,的确,宝剑也要漂亮的剑鞘才更显得不凡。
苏秦见那剑鞘以硬牛皮制成,朱红色的外层被油脂浸润得光滑、锃亮,宝剑插入其中刚刚合适,工匠用搓好的牛皮细绳紧紧缠绕住剑柄,松软适度,握起来特别得劲儿。量身打造的东西就是不一般,再加上义渠皮匠杰出的才艺,剑鞘配合着青霜宝剑,真可谓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苏秦和史昌不由得向那位工匠伸出了大拇指,他却一副害羞的样子,腼腆地笑了笑。
史昌把青霜宝剑插入剑鞘之内,郑重地把它们交给了苏秦,说道:“这件宝物从此就跟随着你啦,但愿英才配宝剑,声名震天下,将来大有成就。”
苏秦谦虚地说:“我哪里是什么英才,不过是寥落书生而已。”不过,他还是恭敬地接过了它们,佩戴在腰下。一旦宝剑在身上,苏秦自己也觉得气宇轩昂,英气勃发。
苏秦感动万分,欢喜万分,他对青霜剑当然是极其爱惜和珍视。当天晚上他竟然抱着青霜宝剑痛痛快快地睡了一个好觉。史昌半夜醒来,看着他的睡姿,不禁莞尔一笑,他与苏秦相交一场,同生共死,已觉情同父子,所以他才舍得将如此宝物赠与苏秦。
苏秦一觉醒来,已是天色微明,史昌比他起得还早,他俩就迅速收拾了行李,计划尽早赶路,趁着天亮前翻过艰险的陇关,之后就能到秦国的境内了。
出发后,两人一路上不敢耽搁,果然,如他们所愿,在中午时分他们就驾着马车到达了陇关的关口。
第65章 闯三关之义渠()
苏秦和史昌根本没料到义渠国不知什么时候却在陇关前设置了关卡,那些驻守的义渠骑兵见到苏秦和史昌的马车,把他们拦截下来,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细细检查了一遍。
史昌老爷子看着他们粗蛮无礼的行为,不满地撅着嘴,冷哼了好几声,嘴里小声地嘟囔道:“真是小题大做,拿根鸡毛当令箭。”
义渠骑兵反正也听不懂他说的华夏语,苏秦也未加劝阻史昌。
义渠骑兵的队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壮年汉子,头上绑着一根宽牛皮大带,装扮威风,学着中原武将的样子,脑袋后面也插了两根鶡鸟的尾羽,红色的羽毛和黑色的羽眼相衬,煞是好看。
他身上披挂着两层兽皮缝制的甲衣,那可不是一般的甲胄能比的,足以抵挡力道强劲的弓矢和刀剑。
骑兵队长听见史昌老爷子的嗤嗤冷语声,狠狠地瞥了他一眼,更加仔细盘查,可是最后仍然是一场空,根本没有发现里面藏着什么值得怀疑的东西。
骑兵队长很不甘心,带着故意刁难的心理,怀疑苏秦和史昌出关的动机,横加阻拦,就是不放行。
苏秦用并不十分通顺的义渠话一个劲儿地向他们解释,说自己是普通的商人,刚刚运货物到义渠,正要返回去。骑兵队长就是不听,一个劲儿地摇头不允。
史老爷子不由得恼怒起来,他撺掇苏秦尽快闯关,别再与他们废话,以免耽误时间,拖延到傍晚才能过陇关,那时陇关道路就变成了随时让人送命的危途。
苏秦却有些踌躇,他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并不希望诉诸于武力,所以仍冀望于说通义渠骑兵队长,对他们网开一面,放行马车。
史昌见苏秦太过文雅,自己一气之下,直接赶着马车向前飞奔而去,那些骑兵可不是好惹的,马鞭一扬,一百多骑士在队长的率领下旋风般追了上来,向着马车的两翼包抄。
骑兵队长居于正中,仗着自己的马快艺高,一马当先,紧追不舍。
义渠骑兵们“呕、呕、呕”地呼啸着,周中的长矛和弯刀直接就招呼向马车。史昌绝没想到义渠的骑兵如此迅捷和凶悍,老爷子不由得心惊肉跳的。
苏秦被义渠骑兵的疯狂激怒,大喝一声,手中青霜剑刷地一声出鞘,只见寒光在空中一闪,然后漫天飞舞,弯刀和长矛的尖头像朽木一般被削掉,十几个尖头几乎同时坠地,那些追击的骑兵和苏秦都是一愣。
青霜剑竟然锋利到这般不可思议的地步,连苏秦自己也是未曾预见到。
苏秦趁势长身而起,一把将最靠近马车的那个义渠骑兵推堕马下,抢过他的坐骑,杀入到义渠骑兵阵中,手起剑落,展开天舞剑术中的进击剑势,之间片刻之间,一段段兵刃的尖头飞上了天。
苏秦左冲右突,将义渠骑兵的阵脚彻底地冲乱,他有意不下杀手,只是或击破对方的兵器,或击伤对方的马匹,不到一刻钟,义渠骑兵就留下了五十多个伤员。
剩下的骑兵们都被吓呆了,心说:“这是哪门子邪门宝剑和独门剑法,怎么一闪而过,都没看清楚就被伤到,幸亏躲闪及时,方才没有性命之忧。”
他们其实所不知的是,苏秦有意未下杀招。不过他们哪里还敢再拼命向前,追击的阵势顿时一挫。只有那个队长仍然不死心,带着十来个随从策马狂追史昌赶着的马车。
他们堪堪再有几步就赶上马车,正不断地用手中的长矛和弯刀击打马车。苏秦见状,担心他们伤着了不会武功的史老爷子,心急如焚。他紧踹马蹬,并用剑柄使劲戳打坐骑的后臀。
苏秦胯下的马儿受到刺激,使出极限速度向前狂奔。
他尚且未追上义渠队长的坐骑,身子就向前一纵,青霜剑出手,一道寒光闪过,直削过义渠骑兵队长的头皮上部。
青霜剑未触及对方的头部,但是已削过鶡羽,那么柔弱飘舞的羽毛,在锋利无比青霜剑下,也瞬间断成了两截。
骑兵队长感觉到头顶有凉意拂过,觉察到苏秦已到身后,他毕竟是当队长的,并未惊慌失措。
他将手中的弯刀的刀尖向后指了指,身边的随从们马上明白了他的指意,只见他们在急速向前奔跑的过程中,突然拨转马头,同时手中的兵刃齐刷刷地向苏秦砍戳而来。
义渠人不愧是在马背上长大的,竟然能在转瞬之间,将马头调转,而且身体不摇不晃,还能借势使力,对准苏秦一个目标合力击杀。
苏秦惊觉义渠骑兵改变了攻击方向,他想要闪避已经根本来不及了。情急之下,他手中的青霜剑纵横飞舞,将守势中的封的招式放弃,全取削的招式和劲道,也不管是否伤及对方的人员。
只见对方的刀茅折断,血肉横飞,转眼之间,那些义渠骑兵手中的兵器成了废铁。
骑兵队长一见,瞠目结舌。他的那身坚韧得足以抵挡刀剑劈刺的兽皮铠甲,不知什么时候被青霜剑的剑锋所扫过,从左到右裂开一尺多长的口子,露出了受伤的肋部。
义渠骑兵彻底给青霜剑的锋利震慑住了,一个个地呆若木鸡,连队长都停滞不前,剩下的随从哪里还敢再拼命追赶。
苏秦将青霜剑直指义渠骑兵队长,用义渠语向他怒喝道:“我暂且放你们一马,如果你们继续追赶,可别怪我手中青霜剑不留你们的性命。”
他说罢,打马擎剑,向前追赶上史昌的马车,两人一起向陇关的口内驰去。
等到义渠骑兵队长醒过闷,想起可以放箭射击马车时,苏秦和史昌二位的一骑一车早已绝尘而去。
史老爷子见此情景,得意万分,哈哈大笑个没完没了。苏秦初试青霜剑,没想到它的威力如此惊人,心中自然也是狂喜不已。
两人翻越陇关的几十里山路仍然十分费劲,尽管山路大多是下坡,但因为道路狭窄,坑洼不平,需要十分小心地控制着马车的速度。
苏秦干脆让史昌骑着自己抢来的战马,自己下马去牵着驾车马匹的缰绳,随着路况调整着马车的快慢进度,他一路几乎都是在徒步而行。二人费尽千辛万苦,在天黑的时候,总算走出了大山。
第66章 闯三关之秦界()
苏秦和史昌走出了陇山,正准备加快行进速度,结果又遇到了秦兵的盘查。
秦军在关口设置了一个简易的巨石垒筑的城堡,城堡上架立着烽火台,秦国的弓箭手和骑兵守卫在城堡里,时刻警戒着山谷的出口。
望见那座烽火台,苏秦就觉得不妙。心想:“义渠与秦国不是半年前刚刚互通了使团吗?为什么仍然如临大敌地防备着对方?”
果不其然,片刻之间从城堡中出来了五、六十名兵士。十多名骑兵队伍在前,后面是整齐的步兵方队。
领兵的长官高声向苏秦和史昌喊话:“来人停下,接受秦国哨卡检查!”
苏秦和史昌这回并没有立刻逃跑,他们想:自己与秦国的哨兵语言相通,沟通当然不成问题。
苏秦向秦兵耐心地解释自己随秦国使团出使义渠,因为受到义渠奸人的迫害,所以现在才回来。
领兵长官狐疑地望着他们,一个劲儿地要他们交出出入关口的官牒,就是一方竹简,上面书写了秦国的篆书,出关时领一半,回来时与另外一半核对。
如果是对得上竹简的纹路和字样,方能证明他们是官方允许的通行。
苏秦和史昌出关大半年,出使义渠的时候,是跟随使团的,根本不需要领官牒,所以回来时当然也拿不出来。
纵使两人磨破了嘴皮子,领兵长官仍然坚持要官牒。如果无法交回官牒,秦兵就要例行公事,扣押他们,以及那匹马和那辆马车。
史老爷子暗中用胳膊肘捅了捅苏秦,让他如法炮制,苏秦想想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于是也不再废话,两人打马向前,向前飞驰而去。
领兵的长官大喝一声:“你们是什么人,胆敢闯关,不怕死无葬身之地吗?”
他连忙率领十多个骑兵追赶,让步兵们通知城堡中的其他人。步兵们为了能使城堡中的同伴发现,吹起号角,呜、呜、呜的声音响彻天空。
只见在傍晚朦胧的霞色中,从城堡方向竟然涌来了上百名骑兵,为首的是一个头戴紫金冠,身穿绿色战袍,腰下陪着剑,骑着一匹高大黄骠马的年轻将官。
秦国的骑兵风驰电掣,不到一刻钟就追赶了上来,绿袍将军厉声喊道:“你们速速勒马,否则,休想生离此地。”
苏秦正要回话,史老爷子命他别说话,尽管往前冲。绿袍将军见二人不听号令,仍然狂奔,怒火中烧,拔出佩剑,策马向前去拦截他们。
史老爷子低声叫苏秦道:“你少跟他啰嗦,正好用青霜剑和他斗一斗。”
苏秦心想:“你倒好,为了试剑,一路闯关,所过之处都是打打杀杀的。玩闹也不分时间和情形。”
不过,当他看到那个将官年轻气盛,口出狂言,也想压一压他的威风,于是,在对方的黄骠马就要与自己的坐骑平行的时候,突然从马上纵身一长,挺剑刺向他。
绿袍将军突觉眼前青光一闪,光彩炫目,大吃一惊,心想:“这是什么东西?竟有如此光华?”
他根本不知,正是在月光之下,青霜剑更显出夺目的青碧光轮,这等宝剑从前一般人听都没听说过,更何谈见到过。
绿袍将军见那道青光直奔自己而来,速度奇快,慌忙之中举起佩剑来挡。苏秦这回却不想一下子削断他的宝剑,而是要试试自己几个月来练就的武功套路。
他转变剑路,冲着绿袍将军的黄骠马的辔头轻轻一撩,竟然将辔头轻轻切断,那匹马顿时失去控制,它被青霜剑的夺目光彩给惊着了,一个尥蹶子就把背上的绿袍将军给掀翻在地。
苏秦也下了马,挺剑扑了上去,使出精心钻研的天舞剑术,闪展腾挪,进退自如,将那个将军玩得晕头转向,手足无措。
这时,有骑术精湛的六十多个骑兵率先赶来,见将官被打得稀里哗啦,他们纷纷涌上来,团团围住了苏秦。
苏秦在朦胧的光线中,看见兵刃、头盔或甲衣等反光物体,青霜剑便会毫不犹豫地斩削过去。青霜剑具有无坚不摧的威力,加之苏秦超卓的天舞剑术,剑下竟然没有哪个人能抵挡一个回合。
苏秦越战越兴奋,挥舞着青霜剑,击、挑、削、点,所过之处,断裂的兵刃乱飞,哨兵的头盔和甲衣散落一地,狼狈不堪,他们纷纷后撤。
那个绿袍将军却不死心,再次扑了过来。苏秦觉察到一把剑从右侧刺来,风声呼呼,显见对方也是非凡的高手。他心中一凛,回剑向来剑削去。
绿袍将军已知青霜剑锋利无比,他避开与宝剑硬碰,佩剑向下一沉,往苏秦的大腿筋脉挑去。苏秦快速向左侧一闪身,拿捏着分寸,刚刚避过了他狡猾的一剑。
苏秦经历了一番战斗,渐渐地也战红了眼,他决定不再戏弄于绿袍将军。青霜剑在空中巧妙地转了一个圈,改守势为攻势,一口气连击绿袍将军的佩剑、紫金冠和战袍等多处目标。
青霜剑在空中龙蛇飞舞,令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那个绿袍将军霎时间佩剑断成了两截,紫金冠被挑飞在一边,征袍变成了褴褛的破衣烂衫。
绿袍将军冠盔掉落,原本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发髻被挑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